4.1916年9月,陈独秀在《青年杂志》发刊词《敬告青年》中提出“民主”与“科学”的口号。 5.胡适发表了《建设的文学革命论》,提出“国语的文学,文学的国语”,以此为文学革命的宗旨,把白话文运动和国语运动结合起来。
6.《小说月报》是20年代小说界第一刊物。
7.各文艺团体中,影响最大、最具有代表性的是文学研究会和创造社。 8.创造社的文学活动以1925年五卅为界,分为前后两期。
9.第二次文学论争,1922年,新文学阵营又与《学衡》派进行了斗争。
10.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鲁迅根据生活实感创作了以辛亥革命为背景的短篇小说《怀旧》。 11.鲁迅自己认为《故事新编》是一部“神话,传说及史实的演义”的总集。 12.郁达夫自己称王以仁“他是我直系的传代者。”
13.浪漫抒情派小说是五四文学中最明显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文学现象。 14.《倪焕之》是叶绍钧唯一的长篇小说。
15.许地山以在文学创作中表现出宗教意识与宗教热情而被称为“中国的夏多布里昂”。 16.冰心体是冰心文学创作的最大成就,也是冰心的文字风格。 17.周作人的《小河》有“新诗中的第一首杰作”之称。
18.鲁迅颇推崇冯至的抒情诗,称之为“中国最杰出的抒情诗人”。而朱自清则更看重冯至的叙事诗,以为其“叙事诗堪称独步”。
19. 20年代中后期出现于诗坛并对于新诗的发展形成重大影响的是新月诗派(朱自清称之为格律诗派)与象征诗派。 朱湘确认自己“只是东方的一只小鸟”(《南归》) 20.闻一多提出了“三美”主张,即音乐美、绘画美、建筑美。 21.徐志摩是“新月”诗派最有代表性的诗人。 22.《女神》是郭沫若的第一部新诗集,也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第一部具有杰出成就和巨大影响的新诗集。 23.中国现代话剧发端于留日学生组织的春柳社。 由于中国初期话剧在内容与形式上都有别于旧戏,故被称为“文明戏”。
24.在20年代戏剧创作中,成绩最丰的是田汉。 25.梁遇春被称为“中国的爱利亚(伊利亚)”(即英国散文家查尔斯.兰姆) 26.新月派和现代评论派的散文,以徐志摩和陈西滢影响最大。 27.周作人的散文历来就有浮躁凌厉和平和冲淡两种风格。
28.最能表现周作人散文个性的却是他称之为“美文”的艺术性散文,即散文小品。 29.鲁迅是中国现代文学史上大量尝试散文诗创作的第一人。
30.“意在言外,文必已出,哀而不伤,动中法度”这是郁达夫对冰心的性格和散文风格的评价。 31.鲁迅评价“浅草—沉钟社”是中国最坚韧、最诚实、挣扎时间最久的团体。 32.《戏剧》月刊是现代文学史上第一个戏剧杂志。
33.胡适《尝试集》是新文化运动中第一部白话新诗别体。 中国现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第一时期(1917—1927)“20年代文学”、第一个十年文学 萌芽期 第二时期(1928—1937)发展期 第三时期(1938—1949)相对成熟期
五四文学革命的主要内容:提倡新道德,反对旧道德;提倡新文学,反对旧文学;提倡白话文,反对文言文
五四文学革命的历史意义:、在内容上彻底批判、否定了整个封建制度及其思想文化体系;、文学观念发生了重大变化,文学语言获得了解放,文体形式经历了全面革新;奠定了20世纪中国文学的基本审美价值取向和多元并存的接受心理基础。、建立了中国文学与世界文学的密切关系,形成了面向世界而又不脱离传统的开放性现代文学。
五四文学风貌的基本特征(创作潮流和倾向):
理性精神的张扬; 感伤的精神标记; 个性化的追求;
创作方法的多样化探索。
文学研究会 1921年1月成立于北京。发起人有周作人、朱希祖、蒋百里、郑振铎、耿济之、瞿世英、郭绍虞、孙伏园、沈雁冰、叶绍钧、许地山、王统照12人。会刊是《小说月报》。活动口号:研究介绍世界文学,整理中国旧文学,创造新文学。创作倾向:“为人生”(反映和讨论人生的一般问题,社会问题)创作方法:写实主义
创造社 1921年7月成立于东京,成员有郭沫若、张资平、郁达夫、成仿吾、田寿昌、穆木天、等人。刊物:《创造》季刊、《创造周报》 创作倾向:为艺术而艺术 创作方法:浪漫主义
新月社 1923年始于北京,主要成员徐志摩、胡适、闻一多、孙大雨、朱湘、林徽因。1924年夏成立。刊物:《晨刊副刊》、《新月》月刊、《现代理论》 政治倾向:作为资产阶级知识分子,反对军阀统治具有一定的进步性。 文学主张:重视形象美 主张理性、节制、情感 有古典主义倾向 贡献:在于对格律诗的提倡与实验
语丝社 1924年11月 代表成员:周作人、鲁迅、林语堂、刘半农 创作倾向:为人生 刊物:《语丝》周刊 创造功绩:语丝社在指责社会弊端和抨击旧文化方面有贡献,对散文创作产生深远影响。 爱美剧 “五四”文学革命开展了对中国旧剧的讨论,批判堕落的文明戏,翻译介绍欧美话剧。在此基础上,一些戏剧家提出了“爱美”的口号(英文 Amateur 的音译,意为非职业戏剧,不以营利为目的。) 1921年陈大悲在《晨报》发表了《爱美的戏剧》,第一次提出“爱美剧”问题。
小诗:是指五四诗坛上流行的诗行短小的自由体新诗。小诗多书写个人即时的感兴,托物喻语,或借景抒情,侧重于表现创作主体的内心表现。代表诗人有朱自清、刘半农、冰心。最具代表的作品:冰心的《繁星》、《春水》
早期白话新诗的特征:
重实感,不重想象 偏于说理 形式上有散文化倾向 闻一多“三美”主张:
音乐美:诗歌音节和韵脚的和谐
绘画美:诗歌词藻方面力求华美,富有色彩美,讲求诗歌的视觉形象性和直观性 建筑美:诗歌的外型匀称整齐
问题小说 1918——1920年间,小说创作方面出现了“题材热”,作家在小说中提出一种社会问题,借小说来研究,此类小说称“问题小说”。 代表人物有:冰心、王统照、许地山、叶圣陶、庐隐(人生究竟是什么) 主要特征:有鲜明的时代气息和社会针对性 追求哲理色彩 “只问病源,不开药方”
许地山创作的特征:异域色彩 宗教氛围 爱情线索 乡土小说 是指20年代初中期,一批寓居北京、上海等地的青年作家以自己熟悉的故乡风土人情为题材,旨在揭示宗法制乡镇生活的愚昧和落后,并借以抒发乡愁的小说。是现代文学史上最在写入流派风范的创作潮流。代表作家有鲁迅、许杰、许钦文、王鲁彦、蹇先艾、废名(冯文炳)、巴人(王任叔) 乡土小说的创作风格:刚健、清新、质朴、富有地方色彩 自我小说(自叙传抒情小说、私小说):20世纪初叶,在日本文坛盛行一种小说创作潮流,具体是指忠实的表露作者私生活的记录性小说,即以“我”为中心的题材小说,着力表现“我”及其身边的生活与情感,表露“我”内心深处的隐秘。代表作家:郁达夫、张资平、陶晶孙、冯沅君、王以仁 《新潮》小说作家群1918 罗家伦 德 《新潮》 1919、1、1《新潮》 代表作家:罗家伦、叶绍钧、俞平伯、汪敬熙、杨振声、欧阳予倩 《新潮》小说创作特征:注重小说的思想启蒙
写作技法幼稚(平铺直叙) 注重面对现实,写人生
五四散文发达的原因: 中国散文自身悠久的历史传统 外国散文的艺术借鉴
散文样式自身的轻快,便利
五四时代风云的影响
文明戏 (1907—1918)中国话剧的早期形式,区别于旧戏,也称为“新剧”。与旧戏的最大区别在于:它以对话为主要表现手段(男女不同台) 初期代表:李叔同、曾孝谷 二集思想内容:反封建主题思路
农民题材小说占重要位置 关注农村妇女命运
大量描写知识分子题材的小说 《呐喊》 《彷徨》的艺术性、艺术成就: 创作方法多样化 艺术风格多样化
格式特别,表现深切 注重情节的提炼和设置 ⑤塑造人物手法高超
二集之于中国小说现代化的贡献:①新的小说观念 ②新的人物题材和思想主题 ③新的多种创作方法的开拓 ④新的结构方式,叙述方式,角度及表现手法 ⑤新的现代文学语言 《狂人日记》
狂人的形象:是一个丰富复杂、蕴藉深厚的成功形象,是一个兼有病狂和清醒双重特征的反封建战士形象。
狂人形象是现实性和象征性的复合体:现实性、在现实生活中,狂人确实是一个迫害狂患者,在妄想中会想出一些强受迫害的观念。 象征性、狂人的言行中包含着真理和正义,即病态性的思维特征可以使读者产生共鸣和同情。
《狂人日记》思想价值和艺术价值:
1、思想价值 表现封建礼制与家族制度的吃人本质 表现出强烈的反抗和变革精神 2、艺术价值 现实主义和象征主义相结合 塑造了狂人典型
《故事新编》的创作特征:将历史题材和现实斗争紧密结合 (以古写今) 将现实主义原则与浪漫主义想象和谐统一 运用“油滑”的手法,将古人写活 《女神》的思想特色:
呼唤新世界的诞生对自我的崇尚和对自然的礼赞 彻底的破坏精神和大胆的创新精神 《女神》的艺术特色:
诗歌的形式自由多变,诗体得到完全解放 运用比喻、象征、排比等修辞手法 想象奇特,语言粗犷 构思宏伟,情调激越 《凤凰涅槃》浪漫主义色彩:第一首浪漫主义抒情长诗 表现:丰富的想象力增强了作品的浪漫主义色彩
奇特、夸张的语言也为作品的浪漫主义增色不少 借鉴中外各种浪漫主义艺术方法 郁达夫《沉沦》“他”的形象:是“零余者”的典型代表,是一个在日本的中国留学生因追求自由和民族解放,反抗封建专制,被国内学校开除,在异国他乡倍感孤独屈辱,成了忧郁症患者,他渴望真正的爱情,并愿为此抛弃一切,然而在现实中难以实现,于是内心失去理智的控制,开始自渎,但娱乐过后是更大的空虚,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最终投海自尽。
零余者:五四时期沾染了五四时代病,彷徨,苦闷,找不到出路的青年的典型 特征:愤世嫉俗,孤傲善感,放浪形骸 《沉沦》的艺术成就:“他”的形象的成功塑造 大胆的描写“欲”与“色” “自叙传”的叙述方式
叶圣陶《潘先生在难中》 叶圣陶小说的艺术成就:
突出的现实主义成就,在于他对“灰色人生”的冷静观察和客观描写 同情与讽刺兼备 结构多变,精于布局,讲究结尾饶有余味
潘先生的形象:是一个带有小市民、可气、可鄙、可笑又可怜的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的形象,是一个奴性十足的利己主义者。
性格特征:苟安自私 卑琐庸俗 麻木不仁 软弱动摇 没有原则 精神枯槁 逆来顺受 随遇而安 《潘先生在难中》的艺术特色:
冷静客观的写实笔调 双重批判精神 注重细节和心理描写 注重人物性格刻画 《阿Q正传》阿Q的形象:
阿Q是一个落后的不觉悟的,带有某种精神病态的农民形象。 是一个被剥夺的一无所有的“贫农”
阿Q是一个深受封建观念侵蚀和毒害的,带有小生产者狭隘保守特点的落后、不觉悟的农民 不觉悟突出表现在阿Q对革命的认识态度 阿Q的主要思想特征: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
精神胜利法以自轻自贱、自尊自负、自我谴责、自欺欺人、自残自慰等方式进行自我安慰和灵魂的自我救赎,以求得心理平衡和精神上的满足,冲抵在现实生活中所遭遇失败和打击造成的心理苦痛。 产生原因:中国民族文化中缺乏庄严和崇高 文化传统中缺乏自我批判精神 国民品性中缺乏诚和爱
阿Q形象的意义:具有普遍的社会意义 揭示社会变革的道理 《阿Q正传》的思想性及艺术性: (一)思想性
深刻关注农民问题 具有广泛的社会主义 作品具有深刻的历史意义 (二)艺术性
典型人物的塑造 高超的讽刺艺术 用喜剧的笔调写悲剧
郁达夫为代表的浪漫抒情派小说,在艺术表现上有一些共同的美学特征,形成了独特的小说文体,为中国现代小说提供了崭新的写法: 侧重自我表现,主观色彩浓厚。
不注重事件的外部描写,侧重宣泄、表现作家的情绪、感受、心境、心态 在创作方法上,以浪漫主义为主,同时又兼采某些现代主义技巧。 浪漫抒情派小说是五四文学中最明显受西方文学影响的文学现象。 郁达夫式的抒情小说的主要特征:
自我的写真 感伤的抒情 结构的散文化 流利、清新的文笔 徐志摩的抒情诗具有相当高的艺术造诣:
构思精巧,意象新颖 韵律和谐,富于音乐美 章法整饬(chì),灵活多样 词藻华美,风格明丽
田汉20年代的剧作,在思想内容上的共同特质是:感应着那个时代思想解放、个性解放的节拍,一方面,无情地揭露了当时社会以及传统势力剥夺人的自由与幸福的罪行,并随着创作历程的推进,对社会问题的关注与表现也在不断加强;另一方面,则着力表现人们面对黑暗现实所产生的苦闷、思索以及对光明的热烈追寻。
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融为一炉、交互辉映,是田汉这一时期艺术上的一大特色。 把抒情性与戏剧性有机的结合起来,是田汉本时期剧作趋向成熟的标志之一。 现代散文的主要特点:
(一)、五四运动对于“人”的观念的发现,影响于散文,便是表现个性,革新了散文的内容。 (二)、扩大了表现生活的范围。
(三)、文体多样,表现自由,不拘一格。 (四)、承受了世界文学的广泛影响,
(五)、新文学运动初期和20年代的散文,都表现着散文作者们的深厚的学养,在思想、艺术上达到了很高的成就。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