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9.古诗两首(1)反思

29.古诗两首(1)反思

2022-07-19 来源:乌哈旅游
乌镇镇民合小学电子备课格式

二〇一三学年 语文 学科备课表

年 5 月 14 日 教学内容29.古诗两首 课题 主备教师 徐金文 预设 字。 总( 2 )课时第( 1 )课时 使用教师 1.认识“乞、霄、烛、晓”4个生字,会写“乞、巧、霄”等8个生教学目标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3.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教学 任务定位 重点 教学 了解诗中蕴含着的民间传说,并愿意讲给别人听。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古诗,背诵古诗。 难点 1.生字卡片、教学挂图、古典音乐。 教学准备 2.收集牛郎织女和嫦娥奔月的故事。 板书 教学过程预设 一、谈话导入,激发兴趣 1.同学们已经学了很多古诗,谁愿意把你喜欢的古诗背给大家听? 2.同学们背诵的这些古诗,有的描写大自然的美景,有的反映人与人之间的亲情、友情等,而今天我们学的这两首古诗却取材于民间神话传说。 3.板书课题,理解“乞巧”。 a.认读“乞”,组词:乞求、乞丐等。 b.联系课后资料袋理解“乞巧”。 二、自主学习,初步感知 1.自由朗读,读正确、读流利这首诗。 2.同桌互读互查。 3.出示生字卡“霄”,认读、组词,与“宵”区别。(留给学生自己发现,为《语文园地八》中的“我的发现”留下伏笔) 课堂即时生成 2013学年第二学期

乌镇镇民合小学电子备课格式

4.尝试读出诗的节奏韵味。 三、再读感悟,品味诗意 1.学生自读自悟。 2.小组合作,根据课后资料袋和“牛郎织女”的故事来理解诗意。 3.全班交流,吟诵诗句。 四、练说促背,趣味识记 1.教师激趣:一个节日中蕴含着一个美丽的神话故事,一首诗又取材于一个美丽的传说。同学们了解了神话故事,又学习了这首古诗,收获一定不少,现在我们分成两组,进行一个比赛,一组看挂图讲牛郎织女的故事,一组配乐背诵古诗,看谁故事讲得好,古诗背得棒。 2.小组练习。 3.进行比赛。 五、识字写字 1.自主识字,仔细观察怎样写好字。 2.教师范写“乞、霄”,学生练写。 六、拓展阅读 阅读《寒食》《元日》《清明》等以节日为题的古诗。 《乞巧》是唐代诗人林杰描写民间七夕乞巧盛况的一首古诗。农历七月初七夜晚,俗称“七夕”,又称“女儿节”、“少女节”,是传说中隔着“天河”的牛郎和织女在鹊桥上相会的日子。过去,七夕的民间活动主要是乞巧,所谓乞巧,就是向织女乞求智巧的意思。乞巧最普遍教后反思 的方式是对月穿针,如果线从针孔穿过,就叫得巧,这一习俗唐宋最盛。 培根说过:“读诗使人灵秀。”那是因为诗中有意境。在这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的是创设情境、互动教学的方式,也就是意境互动教学策略,事实证明还是比较成功的。 2013学年第二学期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