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时:4 章、节 第六章 醇、 酚、 醚 1. 掌握醇、酚、醚的结构、分类、命名; 2. 掌握醇、酚、醚的主要化学性质; 3. 掌握醇、酚、醚的鉴别方法 重点:醇、酚、醚的命名;醇、酚、醚的主要化学性质和鉴别方法 难点:醇、酚、醚的主要化学性质 教学内容及学时分配: 醇、酚和醚都是烃的含氧衍生物,它们可以看作是水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烃基取代的化合物。 HOH水ROH醇ROR'醚教学目的和要求 教学 重点 难点 §8.1 醇〔2学时〕 §8.1.1醇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教学进程一、醇的结构 〔含章节醇可以看成是烃分子中的氢原子被羟基〔OH〕取代后生成的衍生物〔R-OH〕。 教学内容、 学时分配、3教学方法、sp3HO原子为sp杂化 教学手段、sp3杂化轨道上有未共用电子对,由于在 RCO 辅助手段〕 10两对之间产生斥力,使得∠C-O-H小于8.9°H3H109.5°sp 二、醇的分类 1. 一级醇〔伯醇〕、二级醇〔仲醇〕、三级醇〔叔醇〕。 2. 脂肪醇、脂环醇和芳香醇 3. 一元醇、二元醇和多元醇。 两个羟基连在同一碳上的化合物不稳定,这种结构会自发失水,故同碳二醇不存在。另外,烯醇是不稳定的,容易互变成为比较稳定的醛和酮。 三、醇的命名 1. 俗名 :如乙醇俗称酒精,丙三醇称为甘油等。 2.简单的一元醇用习惯命名法命名。 例如: 3. 系统命名法 结构比较复杂的醇,采用系统命名法。选择含有羟基的最长碳链为主链,以羟基的位置最小编号,称为某醇。 例如: OHCH3-CH-CH-CH2-CH-CH3CH3ClCH3-CH-CH2-CH=CH2OHCH-CH3OHCH2-CH2OH1 -苯基乙醇(α苯乙醇) 2 -苯基乙醇(苯乙醇)β CH3CH3CHCH2OH异丁醇CH3COHCH3环己醇OH苄醇CH2OHCH3叔丁醇2-甲基-5-氯-3-己醇4 -戊烯-2-醇 多元醇的命名,要选择含-OH尽可能多的碳链为主链,羟基的位次要标明。 例如: CH3OHOH顺1甲基1,2环己二醇 CH2-CH2-CH2OHOH1,3丙二醇§8.2 醇的性质 §8.2.1 醇的物理性质 1. 性状:〔略〕 2. 沸点: 3. 溶解度: 4. 结晶醇的形成 低级醇能和一些无机盐〔MgCl2、CaCl2、CuSO4等〕作用形成结晶醇,亦称醇化物。 如: MgCl2 6CH3OHCaCl2 4C2H5OHCaCl2 4CH3OH结晶醇:不溶于有机溶剂,溶于水。可用于除去有机物中的少量醇§8.1.2 醇的化学性质 1.与活泼金属的反应 Na与醇的反应比与水的反应缓慢的多,反应所生成的热量不足以使氢气自燃,故常利用醇与Na的反应销毁残余的金属钠,而不发生燃烧和爆炸。 CH3CH2O 的碱性比OH强,所以醇钠极易水解。 --CH3CH2OH + NaKCH3CH2ONa + 1/2 H2K粘稠固体( 溶于过量乙醇中)CH3CH2ONa + H2O较强碱较强酸CH3CH2OH + NaOH较弱酸较弱碱 醇的反应活性: CH3OH > 伯醇〔乙醇〕 > 仲醇 > 叔醇 pKa 15.09 15.93 > 19 醇钠(RONa)是有机合成中常用的碱性试剂。金属镁、铝也可与醇作用生成醇镁、醇铝。 2.与氢卤酸反应〔制卤代烃的重要方法〕 R-OH + HXR-X + H2OCH36CH3CHOH+ 2AlCH3CH2(3 Al + 3H2 3CHO)还原剂有机合成中常用的试剂1〕 反应速度与氢卤酸的活性和醇的结构有关。 HX的反应活性: HI > HBr > HCl 2〕醇的活性次序: 烯丙式醇 > 叔醇 > 仲醇 > 伯醇 > CH3OH 例如,醇与卢卡斯〔Lucas〕试剂〔浓盐酸和无水氯化锌〕的反应: CH3CH2CHCH3OH卢卡斯试剂室温CH3CH3COHCH3( )浓HCl + ZnCl无水2室温CH3CH3CClCH3+ H2O1min钟混浊,放置分层CH3CH2CHCH3Cl10min钟混浊,放置分层+ H2O CH3CH2CH2CH2OH卢卡斯试剂室温CH3CH2CH2CH2Cl+ H2O放置一小时也不反应(混浊)加热才起反应(先混浊,后分层)Lucas试剂可用于区别伯、仲、叔醇,但一般仅适用于3—6个碳原子的醇。 原因: 1—2个碳的产物〔卤代烷〕的沸点低,易挥发。 大于6个碳的醇〔苄醇除外〕不溶于卢卡斯试剂,易混淆实验现象。 3.与酸反应〔成酯反应〕 1) 与无机酸反应 醇与含氧无机酸硫酸、硝酸、磷酸反应生成无机酸酯。 高级醇的硫酸酯是常用的合成洗涤剂之一。如 C12H25OSO2ONa〔十二烷基磺酸钠〕。 CH2-OH CH-OH+ 3HNO3CH2-OH HO 3C4H9OH +HOP = OHO 2〕与有机酸反应 CH2-ONO2CH-ONO2CH2-ONO2CH3OSO2OCH3CH3CH2OSO2OCH2CH3CH3CH2OH +HOSO2OHCH3CH2OSO2OH减压蒸馏CH3CH2OSO2OH + H2O硫酸氢乙酯(酸性酯)(CH3CH2O)2SO2 + H2SO4硫酸二乙酯(中性酯)有机合成中的烷基化剂,有剧毒+ 3H2O三硝酸甘油酯可作炸药(C4H9O)3P = O+ 3H2O磷酸三丁酯(作萃取剂,增塑剂)R-OH + CH3COOHHCH3COOR + H2O(见第十三章)4. 脱水反应 醇与催化剂共热即发生脱水反应,随反应条件而异可发生分子内或分子间的脱水反应。 CH2-CH2HOHCH2-CH2HOHH2SO4,170℃or Al2O3,360℃H2SO4,140℃CH2 = CH2 + H2Oor Al2O3,240~260℃CH3CH2OCH2CH3 + H2O醇的脱水反应活性: 3°R-OH > 2°R-OH > 1°R-OH 例如: CH3CH2CH2CH2OH CH3CH2CHCH3OH75% H2SO4140℃60% H2SO4100℃CH3CH = CHCH3CH3CH = CHCH380%(CH3)3C-OH20% H2SO485~90℃CH3CH3-C = CH2100%醇脱水反应的特点: 主要生成札依采夫烯,例如: CH3OHH(主)CH2CHCH3OHHCH=CHCH3(主)CH3CH2CHCH3OHHCH3CH = CHCH3 + CH3CH2CH = CH280%20%+CH2CH=CH2CH3+CH25. 氧化和脱氢 1〕氧化: 伯醇、仲醇分子中的α-H原子,由于受羟基的影响易被氧化。 伯醇被氧化为羧酸。 仲醇一般被氧化为酮。脂环醇可继续氧化为二元酸。 RCH2OHK2Cr2O7 + H2SO4RCHOCH3CHOORCOOH2-CH3CH2OH+ Cr2O7橙红+ Cr3+绿色K2Cr2O7CH3COOHCH3CH3-CH-OHKMnO4, HOCH3-C-CH3丙酮 OH50%HNO3,V2O5OO环己酮CH2CH2COOHCH2CH2COOH己二酸50~60℃环己醇叔醇一般难氧化,在剧烈条件下氧化则碳链断裂生成小分子氧化物。 2) 脱氢:伯、仲醇的蒸气在高温下通过催化活性铜时发生脱氢反应,生成醛和酮。 RCH2OHRR'CHOHCu325℃Cu325℃RCHO + H2RR'CO+ H2C-CH3OCHCH3Cu325℃OH § 8.2酚〔1.5学时〕 § 8.2.1酚的结构及命名 1.结构 酚是羟基直接与芳环相连的化合物〔羟基与芳环侧链的化合物为芳醇〕,即酚是烃的羟基衍生物。 2.命名 酚的命名一般是在酚字的前面加上芳环的名称作为母体,再加上其它取代基的名称和位次。特殊情况下也可以按次序规则把羟基看作取代基来命名。 §8.2.2酚的化学性质 羟基即是醇的官能团也是酚的官能团,因此酚与醇具有共性。但由于酚羟基连在苯环上,苯环与羟基的互相影响又赋予酚一些特有性质,所以酚与醇在性质上又存在着较大的差异。 1.酚羟基的反应 (1)酸性 酚的酸性比醇强,但比碳酸弱。 OHO+ HPKa 10≈(不能使石蕊试纸变色) CH3CH2OHPKa 17 10OHH2CO36.5故酚可溶于NaOH但不溶于NaHCO3,不能与Na2CO3、NaHCO3作用放出CO2,反之通入CO2于酚钠水溶液中,酚即游离出来。利用酚的这种能溶于碱,而又可用酸将它从碱溶液中有离出来的性质,工业上常被用来回收和处理含酚污水。 利用醇、酚与NaOH和NaHCO3反应性的不同,可鉴别和别离酚和醇。 当苯环上连有吸电子基团时,酚的酸性增强;连有供电子基团时,酚的酸性减弱。 (2)与FeCl3的显色反应 酚能与FeCl3溶液发生显色反应,大多数酚能起此反应,故此反应可用来鉴定酚。 6ArOH + FeCl3[ Fe(OAr)6 ] 3-+ 6H+ + 3Cl蓝紫色棕红色 -CO2+ H2OOHOH+ NaOHONaHCl+NaHCO3OH+NaClOH+Na2CO3X不同的酚与FeCl3作用产生的颜色不同。见P292表10-6。 与FeCl3的显色反应并不限于酚,具有烯醇式结构的脂肪族化合物也有此反应。 (3) 酚醚的生成 醚不能分子间脱水成醚,一般是由醚在碱性溶液中与烃基化剂作用生成。 OH NaOH 在有机合成上常利用生成酚醚的方法来保护酚羟基。 CH2=CHCH2BrRCH2BrONa(CH3)2SO4OCH2R+ NaBrOCH3+ NaBr苯甲醚( 茴香醚)OCH2CH=CH2+ NaBr苯基烯丙基醚酚也可被卤素取代,但不象醇那样顺利;酚也可以生成酯,但比醇困难。 2.芳环上的亲电取代反应 羟基是强的邻对位定位基,由于羟基与苯环的P-π共轭,使苯环上的电子云密度增加,亲电反应容易进行。 〔1〕卤代反应 苯酚与溴水在常温下可立即反应生成2,4,6三溴苯酚白色沉淀。 OH+ Br2(H2O)BrBrOHBr+3HBrOHCOOH+ (CH3CO)2O水杨酸H2SO465-80℃OCOCH3COOH+ CHCOOH3乙酰水杨酸(阿司匹林 )OH+ CH3COOHH+反应 很灵敏,很稀的苯酚溶液〔10ppm〕就能与溴水生成沉淀。故 此反应可用作苯酚的鉴别和定量测定。 如需要制取一溴代苯酚,则要在非极性溶剂〔CS2,CCl4〕和低温下进行。 OH+ Br2CS20℃BrOH+OHBr+ 3HBr〔2〕硝化 苯酚比苯易硝化,在室温下即可与稀硝酸反应。 可用水蒸汽蒸馏分开OH+稀HNO320℃OHNO2+NO2OH邻硝基苯酚易形成分子内氢键而成螯环,这样就削弱了分子内的引力;而对硝基苯酚不能形成分子内氢键,但能形成分子间氢键而缔合。因此邻硝基苯酚的沸点和在水中的溶解度比其异构体低得多,故可随水蒸气蒸馏出来。 3.氧化反应 酚易被氧化为醌等氧化物,氧化物的颜色随着氧化程度的深化而逐渐加深,由无色而呈粉红色、红色以致深褐色。例如: 多元酚更易被氧化。 对苯二酚是常用的显影剂。 酚易被氧化的性质常用来作为抗氧剂和除氧剂。 四、重要的酚 〔自学〕 OHKMnO4 +H2SO4OO对苯醌(棕黄色)OOH2AgBrOHO+ 2Ag + HBrO§8.3 醚〔0.5学时〕 §8.3.1醚的结构,分类和命名 1.结构 2.分类 芳香醚简单醚饱和醚不饱和醚混和醚CH3CH2OCH2CH3CH3OCH2CH3CH2=CHOCH=CHOO2ROR'109.5°sp3杂化CH3OCH2CH = CH2OCH3OO 环醚O大环多醚(冠醚)3.命名 1〕 简单醚在“醚”字前面写出两个烃基的名称。例如,乙醚、二苯醚等。 2〕 混醚 是将小基排前大基排后;芳基在前烃基在后,称为某基某基醚。 例如: 3)结构复杂的醚用系统命名法命名。可以看作是烃的衍生物来命名,将较大的烃基作母体,剩下的RO- 部分看作取代基。 例如: 4) 环醚:命名常采用俗名,没有俗名的称为氧杂某烷 CH3-CHOCH2CH2CH2CH2OHCH34 -异丙氧基-1-丁醇CH3OCH2CH = CH2甲基烯丙基醚OCH2CH3苯乙醚 5). 多元醚:首先写出潜含多元醇的名称再写出另一部分烃基的数目和名称,最后加上“醚”字。 §8.3.2 醚的化学性质 醚是一类不活泼的化合物,对碱、氧化剂、复原剂都十分稳定。醚在常温下与金属Na不起反应,可以用金属Na来干燥。醚的稳定性仅次于烷烃。但其稳定性是相对的,由于醚键〔C-O-C〕的存在,它又可以发生一些特有的反应。 1.烊盐的生成 醚的氧原子上有未共用电子对,能接受强酸中的H+ 而生成烊盐。 R-O-R+ HClR O RHR O RH+ Cl+ HSO4R-O-R+ H2SO4烊盐是一种弱碱强酸盐,仅在浓酸中才稳定,遇水很快分解为原来的醚。利用此性质可以将醚从烷烃或卤代烃中别离出来。 醚还可以和路易斯酸〔如BF3、AlCl3、RMgX〕等生成烊盐。 烊盐的生成使醚分子中C-O键变弱,因此在酸性试剂作用下,醚链会断裂。 2.醚链的断裂 在较高温度下,强酸能使醚链断裂,使醚链断裂最有效的试剂是浓的氢碘酸〔HI〕。 醚键断裂时往往是较小的烃基生成碘代烷,例如: CH3CH2OCH2CH3 + HICH3CH2OCH2CH3HI(过量)H2 CH3CH2I+ H2OICH3CH2I + CH3CH2OHRR-O-R+ BF3ROHBHHCH3CHCH2OCH2CH3CH3+ HICH3CHCH2OH+ CH3CH2ICH3芳香混醚与浓HI作用时,总是断裂烷氧键,生成酚和碘代烷。 3.过氧化物的生成 醚长期与空气接触下,会慢慢生成不易挥发的过氧化物。 Pπ共轭键牢固,不易断O CH357%HI120~130℃OH+ CH3IRCH2OCH2RORCHOCH2RO O H(过氧化物) 过氧化物不稳定,加热时易分解而发生爆炸,因此,醚类应尽量防止暴露在空气中,一般应放在棕色玻璃瓶中,避光保存。 蒸馏放置过久的乙醚时,要先检验是否有过氧化物存在,且不要蒸干。 检验方法:硫酸亚铁和硫氰化钾混合液与醚振摇,有过氧化物则显红色。 2过氧化物+ FeFe3SCNFe(SCN)6红色3+除去过氧化物的方法:〔1〕加入复原剂(5%的FeSO4)于醚中振摇后蒸馏。 〔2〕贮藏时在醚中加入少许金属钠。 教法:启发、互动教学,培养自主学习能力 1.通过设问、启发来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激发兴趣 2.通过讲授、讨论解决问题 3.“教、学、做”相结合 手段:多媒体课件、板书、课堂练习 书本上的作业:8.1(a, c, h, i)、8.5(b, d, h)、8.6(b, c)、8.8、8.9(a, c, e, g, h) 完成作业看参考书的相关内容 预习第七章 醛、酮、醌 《有机化学》范望喜,张爱东 主编 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7 《有机化学》汪小兰 主编 〔第四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 《有机化学》王积涛 主编 (第二版) 南开大学出版社,2009 《有机化学》胡红纹 主编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 《有机化学》邢其毅 主编 (第三版) 高等教育出版社,2005 :// asiacoat / ://wenku.baidu :// baike 备注
涉及到醇的酸性可能学生难以理解,要以相对性来解释;醇和酚的性质上差异和化学鉴别方法是重点。 作业 主要 参考资料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