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经济学考研的院校专业选择与备考

经济学考研的院校专业选择与备考

2021-09-10 来源:乌哈旅游


目录

经济学考研的院校专业选择与备考 ....................................................................................... 1

择校择专业 ....................................................................................................................... 1

主观因素 ................................................................................................................... 1 客观因素 ................................................................................................................... 2 备考注意事项 ................................................................................................................... 2

信息搜集 ................................................................................................................... 2 专业课复习策略 ....................................................................................................... 2 复习时间表 ............................................................................................................... 3 复习时间安排 ........................................................................................................... 5

经济学考研的院校专业选择与备考

由于竞争的不断加剧,为了考研成功,充分了解信息与采取高效的复习策略显得更加重

要。如何能更好地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专业?采取何种复习策略,如何规划自己的复习才能最大化成功的概率?下文将给出全面的分析和建议。

择校择专业

不论是选择本专业考研或者是跨专业考研的考生,选择适合自己的院校和专业都是至关重要的。这决定这你需要承受的风险与付出的努力程度。

不少人由于不愿意从事自己本科专业的对口工作,选择跨专业;还有些人不满意高考时没能进入名校的遗憾,选择凭借自己的努力通过考研“逆袭”。而由于经济学专业中,各大名校招生规模相对较大,专业门槛较低,是跨专业考研或进入名校的首要选择。

主观因素

个人兴趣。那么考生应该如何选定专业?考生在选择专业时,首先要考虑兴趣,自己对什么专业最感兴趣,对什么专业了解最多,对哪方的研究领域最擅长,以后想从事哪方面工作。兴趣是内在驱动力,是内因,最能调动起考生的主观能动性。即使最后失败了,也算是为自己的追求努力过,从过程中也会得到宝贵的经验。

考研目的。学术兴趣还是就业压力?为了学术兴趣,就可以选择名校的理论经济学专业,名校可以增加做学术的筹码,而理论经济学专业竞争难度也小于应用经济学。如果是为了就业压力而考研,想增加就业的选择面,就可以选择应用经济学专业或者金融硕士等以就业为

导向的专业硕士学位。

竞争实力。竞争实力很强的考生,自然可以往高处考,报考热门院校的优势学科;而竞争实力一般的考生则应注意避开白热化的竞争点,报考稳妥一些的志愿,可以选择名校的相对冷门专业或者去一般高校的热门专业。

客观因素

地域因素:考虑自己的职业规划,选择适合自己职业发展的区域。如果希望在北上广等一线城市发展,那么选择该区域的名校或一般学校就具有较大优势。若希望在二线城市工作,则可以考虑全国著名高校或者当地具有影响力的学校。

专业因素:通过一段时间具有针对性的复习,或者在过来人的指导下,自己的成绩会有一个较大的提高. 但是在选择时也要考虑到自己的基础,不能太过保守,也不能太激进. 对于基础较好的考生而言,力争名校热门专业会调动自己的积极性,努力复习.这会是较好的选择. 对于基础一般,但还想上名校的考生,选择二线城市的名校,或者选择名校的相对冷门经济学专业(如理论经济学等学术类专业)会具有较大可能性. 对于基础比较薄弱的考生,则需要冷静考虑,根据自己能够承担的风险和愿意付出的努力选择院校和专业.

备考注意事项

信息搜集

需要收集的信息:招生专业目录、公共课考试内容与题型、专业课考试内容与题型、录取调剂信息;搜集考研信息的渠道 :报刊、电视、网络等大众媒体;招生单位;人际网络;有关资料;权威的考研辅导班等。

其中最重要的信息是专业课考试内容与题型以及专业导师信息。这些信息一般比较难以搜集,需要通过刚考取该专业研究生的师兄师姐和专业导师等来了解。考生可以从他们那里多多少少获得有关信息。可以参照“兼听则明”的古训,多咨询几位,以保证信息的准确性。人际网络的开辟一定要胆大,扭扭捏捏是不行的。直接找熟人,或者经由熟人介绍当然最好,但即便是素昧平生,也可以直接上门,自报家门。面对虚心的求教,师兄师姐们是不可能拒人于千里之外的。

专业课复习策略

历年过来人的考研经验,以及标准化考试具有的固有特点, 可以让我们在复习之初就明确整个复习进程中的学习策略。从而有的放矢,提高复习效率。

1准确理解和掌握基本概念,并能比较灵活的运用。一些基本概念不是死记硬背能解决的,必须从各个不同的方面加以理解,并且不能求大概。在熟练掌握这些基本概念的基础上就可以根据基本概念来串联相关的知识和内容。

2形成自己的知识体系。对于这一点来说,就是要在脑海中随时可以浮现出这门课程的全貌,而不是支零破碎的,或者很多知识只有当别人提醒时才能回忆起来。把握好整个知识的逻辑结构就可以避免知识点的遗漏和盲点。

3重复复习。重复是应付考试最笨却是最有效的策略。不断重复能加深我们对基础概念的理解,使自己熟练掌握。

复习时间表

考研复习内容多,时间跨度长,如果没有一个总的复习规划,势必造成前松后紧、顾此失彼,因此在复习计划的安排上必须遵循阶段性的原则,不同时期不同侧重,按部就班,有条不紊,从而提高整体复习效率。可以将整个考研复习全过程依据复习重点和性质的不同划分为五个时期:

起步期(3月至6月)

在起步期,考生对考研信息了解不全面、不系统,客观上难以进行全面系统的复习。各种各样的考研书籍,各种各样的考研广告,各种各样的考研讲座,鱼目混珠,真假难辨,在一定程度上也会影响考研人的平静心态。我们建议在起步期考生利用有限的自由支配时间完成如下任务:

(1)确定自己的奋斗目标,并鼓足为成功不惜悬梁刺股的斗志。考研是人生的再一次重大抉择,纵使有千百个别人无法体会的难处,纵使未知的前方路途漫漫,但请给自己一次拼搏的机会。“Here you must give up all distrust here all cowardice must end ”(这里必须摒弃一切犹豫,这里任何怯懦都无济于事。)将但丁的这句名言牢牢印在脑海中吧。当你沮丧、失望、痛苦、悲伤时,记住你正在完成一个神圣的使命。

(2)了解考研信息,普及考研知识,避免在考研复习上走弯路。以政治理论课为例,每年大纲都有一些适应形势发展的新变化,这些变化毫无疑问地对整个命题思路和命题方向都有很大的冲击。因此,政治的复习安排在新大纲出版后再开始为宜。类似的,对于跨专业的考生而言,专业课也应及早了解具体情况,极无把握的科目也要提前准备——或请教别人,或旁听课程。

(3)开始英语和数学的第一轮复习,因为两者的复习都具有基础性和长期性的特点。英语第一轮复习重点是考研词汇和复杂长难句。建议购买一本适合自己的词汇书,反复背诵,利用一切可能的机会熟悉并熟练掌握考研词汇--毕竟,词汇是整个语言大厦的基本。复杂长难句的要害在于它的难——一方面,考生复习要花费很大工夫才能克服;另一方面,在命题人员眼里,由于长难句在理解上的难处,它恰恰非常适宜选拔区分的考研命题原则,因此在英语知识应用、阅读理解、翻译甚至写作中,常常可以体会到长难句的味道。因此,提前做好啃骨头的准备不失为一个好的复习方法。数学重点在于基本概念、定理、公式及其基本应用。可以选择适合首轮复习使用的基础复习资料,如大学本科使用的教材,或选择一些打基础的长期班或预备班来给自己充电。很基础的理解性复习即可,诸如死抠难题、从历年题开始的做法都大可不必。

(4)对于跨专业考研的同学而言,这个阶段就需要着手准备专业课的复习了。首先要选择一本较为简单的教材(如曼昆的经济学原理),通读一遍,对经济学学科有个大致的了解。建立该专业的学习框架,培养自己的经济学思维方式。进而,在春季对意向院校的专业

课真题特点和命题规律有个大致的了解,学习指定或者通用参考书的基础知识。这一阶段的复习任务相对较轻,可以把较多时间放在专业课的复习上。因为跨专业,需要特别注意专业课的复习。专业课是个比较系统的学科,需要一定时间的积累。 强化期(7月至8月)

因为复习时间集中,其它学习任务最轻,暑假便天然地成为了考研复习的黄金时间。这一段黄金时间的利用效率和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到下一轮复习,并与最终的结果紧密相关。那么,如何有效地利用这两个月的复习时间呢?一般而言,有三种基本复习模式: (1)完全自我复习。适合那些基础较好、对自己超级自信的人。采取此种模式的考生要注意两个方面,一是要选好过硬的复习用书,否则只能是事倍功半;二是自学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较强,不要让其它事情如恋爱、出国等影响复习计划。时刻提醒自己:成大事者,不惟有超世之才,亦必有坚韧不拔之志。

(2)在暑假之初先进行自我复习,然后在后半部分时间里带着问题上一个质量有保证的辅导班。这种模式适合于暑期参加英语、数学强化班的学员,以及准备参加下半年政治强化班的考生。当然,前期的复习也要高效率的进行,最好能将上课内容过一遍,找出其中的困惑点和自己认定的重点。

(3)先上辅导班,然后再进行自我复习。这种模式适合在暑期上强化班的考生。同样需要注意的是,在后期的自我复习中要整理归纳并消化辅导班上的内容,毕竟短期的强化辅导班节奏快,强度大,内容密集。很多时候考生只能一边简单理解一边做笔记,很难在课堂上就所上内容当场消化掉。

巩固期(9月至11月)

巩固期的任务在于全面系统复习所有内容,可以看作是整个复习的成熟期。这个阶段另一重要任务是稳定自己的心理,很多人在这个阶段,因外界的干扰或复习进程不顺的打击而丧失斗志,自己打败了自己。找一个固定的复习场所,找一些志同道合的考友,安排好复习进度和复习内容,静下心,专心复习。将外界的干扰减少到最低限度,摆正自己的心态。

模考期(12月开始)

模考期一般在12月份,既可利用复习资料进行自我测式,也可参加模考班。两者的区别主要有两点:一是真实模考时有正式考场、监考人员、正式答题卡和答题纸,有实战演练的临场感;二是模考班实行阅卷、讲评,参加者可根据平均分估计自己的应试水平。专门设立模考期的意图在于正确评估自己的真实水平,做到心里有底;同时通过模拟的测试,找出自己的薄弱环节和欠缺的方面,进行最后的补缺补漏。

冲刺期(12月至考前)

冲刺期各科均进行第三轮复习,重点放在全面梳理知识点、强化答题、解题技巧,查漏补缺等方面。另外,时事政治内容也基本确定国,应进行高效的复习。本阶段要避免题海战术,关键是找一些切实有用的内部冲刺资料、模拟资料来训练就可以了。参加串讲、冲刺班也有很大好处,特别是政治,因为涉及时政问题,尤为必要。当然,临考心态的调整也十分必要,自信一点,不去过多的思考诸如考不上怎么办的消极念头。

复习时间安排

复习时间的分配又包括两方面:一是总体复习时间在所有公共科目和专业科目之间如何进行分配、以取得最佳均衡的问题;二是每一复习时间段(比如一天)中各科如何分配时间、以求得最佳微观复习效率的问题。总之,复习时间的分配要遵循突出重点、弱项倾斜的原则,切忌“平均主义”,将时间分割得七零八碎。具体到每一天复习时间的分配,首先要注意的是不能将时间分割得太零碎,否则就只看见忙忙碌碌,桌子上堆满了各科书籍,却根本没有效果。建议起码以小时为单位来分配复习时间。但要避免的另一个极端是连续长时间复习同一门科目(比如一整天),这样效果也会大打折扣。学习行为研究已经表明,学习同一门科目一般在1-2个小时左右进入效率的高峰期,随之会有下降趋势。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