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成都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考察报告

成都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考察报告

2022-08-09 来源:乌哈旅游


晓看红湿处 花重锦官城

——成都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考察报告

针对成都的旧城改造与新区开发考察了锦里、芙蓉古城、清华坊、太平巷、宽窄巷子、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等地方。烟雾缭绕的天气,给这个城市蒙上了神秘的面纱,平添了几分诗意与厚重。看一座城市并不一定要去看高楼大厦有多高,因为那是被市场经济同质化了的东西,而真正的城市味道却在那些寻常巷陌之中。我们带着这样的想法,钻进成都的大街小巷,去细细品味、欣赏、学习这个城市的点点滴滴。

一、旧城改造类 1、锦里

锦里,位于成都市武侯祠旁边,是成都市首座以传统川西古镇为建筑风格的集中展示巴蜀民风民俗和三国蜀汉文化的民俗风情街区。街区全长350余米,有茶坊、客栈、酒楼、酒吧、戏台、各种风味小吃、工艺品、土特产等,集旅游购物、休闲娱乐为一体,与旁边的武候祠构成三国文化区。

古色古香的街道

锦里夜景

1

整个街区以“三国文化”为主题,建筑风格以明清为主,间杂汉风,建筑色彩总体上以青黑、灰白、木黄为主色,整体上具有亲切热闹的平民化风格。

从平面布局上看,它仍属于基本的哑铃式布局,如同:——○——○—

—○—— 即步行街——广场——步行街——广场……整体呈线状发展,通过面(广场或庭院)来联接线(步行街)与线,同时,在街、广场、庭院等基本元素中点缀以各种点状功能

酒吧一条街

性设施(如牌坊、诸葛井、碑碣、笮桥等)以完成整体商业空间的营造。

在空间段落划分三段:大门——锦里墙、隔墙——牌坊。单,但她特别强调旧的渗透与交融,从而强大功能的互补。

内部景观

方面,锦里可简单分为广场、锦里广场——隔锦里空间段落虽看似简街空间与历史文化空间形成富有情趣的借景与

在业态规划上,充分考虑了各街区的商业情景与功能属性,动静分

2

区控制得比较好;在业态比例规划上,餐饮约占16%,购物约占56%,休闲娱乐约占18%,其它约占10%。

廊坊、天井、花园,房前屋后,假山耸立,绿树成荫,流水潺潺,环境清幽,是个怀旧寻梦的好去处,其在深厚民俗文化根基上营造出安逸、闲适、幽静的休闲气氛更值得细细回味。

2、太平巷

成都太平巷改造项目,给我们留下了极为深刻的印象。

太平巷,坐落在锦江畔,九眼桥与安顺廊桥之间。明清时,这一带是热闹的老码头,茶馆酒肆林立,贩夫走卒忙碌,码头千帆而聚,一片繁荣兴旺。站在据

太平巷俯瞰

说是马可波罗来过的廊桥上,太平巷尽收眼底,堪称成都老码头的缩影。太平巷很早以前就是成都码头工人的棚户住宅区,后来又逐步变成了贫困居民的低洼棚户住宅区。居民经济收入低,居住条件较差。

2004年7月,武侯区政府决定对其进行改造,打造一条具有川西民居特色的川西市井小巷子和平民院落,还原老码头的“杂乱美”,形成“码头、廊桥、川西民居”的“老成都码头文化风情休闲街”。

3

川西风格的临街酒吧和茶馆

稍作整饰的二线旧宅

太平巷改造计划和别处不同之处在于:太平巷里的居民不用搬出去,政府和市民一起出钱把以前的破房屋改造成统一风格的新房屋,最后将那些以前住人的房屋变成商铺,老板则自然是以前住这些房屋的老街坊。太平巷的改造模

现状改建工地

式被称为“不动迁模式”,采取的是统一规划但不统一征地拆迁的“新政”,同时鼓励投资主体多元化。政府主要负责整个太平巷片区原有建筑保留部分的基础设施投入,如绿地、水、电、气、管网等等。200多个原住户不必搬迁,可以作为投资主体参与开发,他们可以引资、合资等方式自筹资金,在原居住实际占地面积的基础上分别进行改建,已逐步改建成型的川西民居风格的新房子,产权仍然归原来的住户。首批民居改建完成后,原居民用自己的房子开了茶舍、酒吧。由于每家改建的面积不同,筹资的速度不一致,这个改造工程既没有固定的进度表,也不追求整齐划一的效果,目前改建工地的新房老房同处一地。

虽然太平巷改造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原住居民世代居住于锦江河畔,缺乏市场经营的经验,对“以自己的房屋为资本参与商业项目”的形式表现出了一些顾虑,甚至有人选择放弃产权离开太平巷。但太平巷这种温和的旧城改造模式,可以说是中国城建史上一种全新的思路。这种改而不拆、改而不迁的方式,是对过去旧城改造中只有“拆迁”、“搬迁”等简单做法的修正和完善,对于保留一个原汁原味的城市形象和内涵非常必要。同时,也表明政府在实施旧城改造拆迁时,更多地尊重群众的

4

利益和意见、尊重历史文化,“以人为本”的观念得到了体现,是旧城改造中一个健康的发展方向,具有象征和指导意义。但该项目在改造过程中同时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突出表现在政府只对沿街建筑进行了集中改造,而二线建筑虽进行了市政和部分外立面的整饬,但最终仍未能从根本上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沿街一线“居改商”的模式使原本相对安静的二线居住环境得到了破坏。因此,该项目在突出一线建筑改造的同时,也应该对二线建筑一并改造或采取相应的措施解决一线商业经营对二线居民居住环境的干扰。

3、宽巷子、窄巷子

宽巷子、窄巷子是成都两条著名的老街,康熙五十七年间(即公元1718年),准噶尔部窜扰西藏,清兵平息叛乱后,选留兵丁在此永留并修筑满城(即少城),从此,北方四合院建筑相继在此修建。当时宽窄巷子大多住的是达官显贵,所以是高尚社区。后来这些八旗子弟家道中落,到近代,成了一些大军阀的府邸。再后来,普通百姓也住进了这里。

宽巷子、窄巷子,这两条长约300米的老街已有200多年的历史,以平行线状隐于成都市喧嚣繁华的闹市中,是清朝

藏与小巷深处的龙堂青年旅舍

清代宅院

在成都惟一遗留下来的保存完整的古街道,这里聚集了大量的茶馆、艺

5

术社、弄堂国际青年旅舍等,被认为是最具老成都味的地方,更被誉为“成都第一会客厅”,在被全球旅游背包客奉为经典的《Lonely Planet》(《寂寞的星球》)中,宽窄巷子享有一页笔墨。

我们慕名而去,穿过杂乱的施工场地,越过深挖的沟壑,然而,看到的却是令人扼腕叹息的拆迁、改造,大量的

令人痛惜的大拆迁

老建筑被拆毁,曾经留给很多人以深刻记忆的巷子已经面目全非,从残存的古旧平房或四合院,被年月熏得发黑的屋檐和墙体显得越加凝重,不经意地沿墙泻下的几缕青藤,雕花的窗户、气派的门楼、讲究的门饰虽然老去,仍掩饰不了当年的辉煌,它像一部活历史,向世人讲述着老成都的世事沧桑。据当地居民介绍,这里要进行改造。回来后,在网上查阅了有关宽窄巷子的信息,才知道成都政府要借鉴上海“新天地”在此投资7亿元打造一个“集历史、文化、商业、旅游于一体的新型都市景观”。

虽说按照规划建立保护区,将“只迁不拆”、“整新如旧”,但我们仍对此心怀不安。抽去了内在的文化底蕴,只剩下建筑的表皮的宽窄巷子还有什么值得留恋品味的东西。现代化的步伐越是加快,人们越是重视把历史的元素尽量的保存一点下来。上海新天地的做法是一种保存方法,就其商业运作来说可以说是成功的,那里已经成了外籍人士、外资企业白领、新新人类们聚会的场所。作为旅游者却感到那里没有多少值得观赏的东西,更谈不上什么石库门文化。那里保留下来的只是旧上

6

海文化中的微量元素——建筑物的外衣,瓤子里却都变了味了。因为,老上海人在石库门的生活风情在那里已经荡然无存了。所以,我们认为保护城市历史街区,不能不考虑那里积淀下来的人文内涵,历史特色的保护不仅仅是物质及环境的再造,更应是文化内涵与非物质要素的继承与发扬光大,要尽可能的保存一些那里过去人们的生活方式、生活情趣和民俗风情。现在,宽、窄巷子的市政改造正在进行,从其改造图上,不知宽、窄巷子的改造将会是什么景象,低矮建筑尺度幸运留下来,但原住地的生活情趣与闲适的生活方式是否留下,我们只能拭目以待。推而广之,武汉的旧城改造值得深深思考。

4、小结

整体上来看,成都的旧城改造有个共同的地方,就是重视文化内涵的深度挖掘。锦里的建设表现出设计者合理利用城市空间的智慧(原为武候祠与一部队用地间的空闲狭长地带),太平巷“以人为本”温和的改造模式对旧城改造的创新,宽窄巷子的保护与改造,虽有不尽人意的地方,但我们仍觉得“文化”在城市建设中是一个不可忽视的因素。

城市空间改造无疑是在多方利益博弈中前行的,城市建筑文化与现实利益之间的冲突,往往十分复杂。在一些城市的发展中,全新的规划主导的城市空间的急速变迁,这个空间的生活印痕时常在有意无意间被抹平,有时,一些不合理的规划甚至会怠慢与这个空间休戚相关的人群。这类规划所关注空间的价值,往往只是空间的经济价值,他们有时也会谈论空间的历史与文化,不过这既不是有机的历史,也不是血肉相连的文化。他们珍视传统,是因为传统可能创造新的价值,而且是可能含有

7

经济成分的价值。这样的城市改造过程,更多地只看到了物,而忽略了人,更多地注意了“景观”,而忽略了人文价值。更重要的是,这种改造同时还遗失了原住民这一群体,其实,原住民本身就是一种文化的体现,他们是城市形象的真实的载体。因此,无论从发展文化还是塑造城市形象的角度上看,城市改造都应该尽可能地让人能留下来,让人的感受、记忆和情感留存下来。

二、新区开发类 1、芙蓉古城

“芙蓉古城”是由成都置信实业有限公司开发,四川省建筑设计院总体设计的一个高品质社区。它地处“金温江”的永宁镇,属于成—温—郫国家级生态农业保护带,上风上水,空气清新。其最大特色也是销售卖点是住宅建在风景区内,为创造大环境,该公司先投资了一个具有文化底蕴的3A级风景区,优美的环境满足了部分业主住在风景区享受物质文化生活的要求。“芙蓉古城”一、二期占地53 3公顷,初步规划建筑总面积约11万平方米。“芙蓉古城”在功能设置上集居住、休闲、购物、运动健身、娱乐于一体,在建筑风格上采用以川西民居、江南民居等中国传统名居的精华为线索,辅以灵巧情趣的江南园林,二者有机结合,再现“清明上河图”的意境。

“芙蓉古城”在其建设完成后,将是一个集川西民居之灵气、巴蜀文化之精华、古成都之淳朴、江南园林之情趣的世外桃源。“芙蓉古城”汇集了川西民居、苏州民居、云南民居、唐风建筑等四种建筑风格。其中苏

8

州民居风格建筑是居住建筑面积最多的一种。它充分体现中国传统建筑的精华,巧妙组合相应特色建筑符号,建筑细部、环境要素相得益彰,在原有地方风格上加以创造和发展。同时,在保持外观古朴的情况下,住宅内部强调实用性,采用观代智能配套相关设施,以满足现代生活需求。

总之,“芙蓉古城”之苏式院落实际立足于“芙蓉古城”整个小区的规划立意,发挥传统建筑的风采,促进“芙蓉古城”建设成人、建筑、自然融合贯通,思忖传统文化的一个生态、精神家园。

2、世纪城·新国际会展中心 成都世纪城·国际会展中心位于成都新城南天府大道中段,占地1504亩,于2003年12月28日破土动工,2004年底主体工程展馆落成,2005年7月展馆投入使用。该项目拥有西南最大的全钢结构展馆主体,占据了展厅长度、全钢结构、建筑跨度、雨棚伸展长度等多个西南之最。

整个展馆分为1-9号展区,全长达850米左右,堪称西南最长的展馆。展馆两侧还有0号和10号展区,这两个展区属于会展中心精品街,因此并未计入这两个展厅的长度。展区的建筑跨度

售楼部里的总平面图

展馆雨棚

天鹅湖边的音乐餐厅

9

最大为97米,最小也有56米,每个展区的长度都达100余米。展馆主体建筑呈圆弧形,面向广场的墙面采用深色镀膜玻璃和白玻间隔镶嵌,全部以透明阳光板镶嵌的雨棚伸出展馆长度达29米,覆盖了整个馆前平台,使整个展馆更显气势恢宏,美仑美奂。

主体展馆外侧为全长1500米的铜锣湾时尚天堂街区,2-3层的走廊中将云集大量满足人们吃穿、娱乐、购物以及艺术鉴赏的商铺、画廊。展馆南面广场紧依引锦江之水打造的大型人工湖天鹅湖,临湖建有六栋小型音乐艺术餐厅,餐厅采用全玻璃外墙,具有极佳的视觉景观。

目前世纪城中人工湖、主体展馆、世纪天堂大饭店(五星级)等主体建筑已经完工,世纪天堂大饭店西面的西蜀廊桥古镇、海洋乐园等正在紧张施工中。城中景观建设也已成规模,绿树浓荫、碧波悠悠、野鸭低徊,尽管天气阴沉依然风景如画。城东南的天鹅湖花园一期已经开盘,售价约为5000元/平方米。

3、小结

成都的新区建设体现了成都的城市发展战略:采取有效措施,引导城市向东向南发展,建立两个副中心。通过城市向东向南发展,可以有

10

展馆内部及外墙

世纪城景观

效保护成都平原耕地资源,保护城市大气和水环境,保护文物古迹,还可以疏解城市功能和人口,将辐射影响本市或小范围区域的商业零售、居住生活、行政管理功能转换出来,形成更加合理的功能分区和城市结构,突出中心城区的地位和作用,强化中心城市的辐射影响力度。

在住宅建设方面,成都在加大对中心城区旧城改造力度的同时,与武汉一样也积极开拓近郊大型居住社区的建设。坐落于成都西郊青羊界,新成温公路成-温-郫生态城市带快速通道旁的芙蓉古城是本次考察的重点,新颖精致的策划文案让芙蓉古城在全国居住楼盘中脱颖而出,其深远的探寻、浓郁的古风古韵、鲜明的古建筑形态、凝重的古城景观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也给我们带来了强烈的视觉美感和心灵震撼。城南的世纪城会展中心建设规模浩大,天鹅湖花园住宅的巨大空中花园也带给我们无穷的遐想,同时,该项目汇集50亿民间资金的筹资手法也引起了我们的极大兴趣,在参观宏大的展馆建筑和精美的园林景观的同时我们也在思考武汉是否也可以借鉴此法来疏通城市开发的资金颈瓶。

三、著名楼盘(清华坊) 由小地产商开发的小小成都“清华坊”,却是国内众多地产大亨必看的教科书。

清华坊规划思路参考了中国传统民居街巷里弄的街坊模式,在平面空间布局上院落间隔方正,规格严整,气

11

清华坊入口

内部别墅建筑

氛宁静。在采用旧式民居这一建筑形式的同时也糅合了现代建筑的使用功能。建筑立面是一种新乡土主义风格,传统得建筑要素与适应现代生活得大的玻璃体块相互穿插,浑然天成,较好处理了新与旧的关系。坊内街道边上各种名贵植物巧妙穿插其间,幢幢朴素淡雅、古典轻盈的别墅,林立两旁、户户相对,青瓦白墙、屋檐飞扬,人字屋顶线条流畅,古韵悠然的三层小楼棱角分明,显得无比和谐与幽雅。

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