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兵车行》学案

《兵车行》学案

2021-05-30 来源:乌哈旅游


兵车行

一、体裁简介

歌行,古代诗歌的一体。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二者虽名称不同,其实并无严格的区别。后遂有“歌行”一体。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 ,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行”是乐曲 的意思。

所谓“沉郁”,主要表现为意境开阔壮大、感情深沉苍凉;所谓“顿挫”,主要表现为语言和韵律屈折有力,而不是平滑流利或任情奔放。形成这种特点的根本原因,是杜甫诗歌所要表达的人生情感非常强烈,而同时这种情感又受到理性的节制。他的思虑常常很复杂、心情常常很矛盾,所以他需要找到恰当和适度的表达方法。这样,使得诗中的情感之流成为有力度而受控制的涌动。

二、作者简介

杜甫,字子美,曾居长安城南少陵以西,自称少陵野老,世称杜少陵。出生于巩县,唐代现实主义诗人。曾漫游各地,寓居长安十年,“安史之乱”被俘,逃出后任左拾遗,后弃官移家成都,筑草堂于浣花溪畔,世称浣花草堂。其作品显示了唐由盛转的历史过程,风格沉郁顿挫,被称为“诗史”,有《杜工部诗集》。代表作《自京赴奉先县咏五百字》以及组诗“三吏”、“三别”。

作者生平:

⑴读书游历时期(712-746)35岁以前,读书和壮游时期,代表作《望岳》

1

⑵困守长安时期(746-755)35-44岁,代表作《兵车行》、《丽人行》等,十年困守的结果,使他变成了忧国忧民的诗人,文风走向现实主义。

杜甫称做官为他们家族的“素业”——世代相袭的职业,他的各种文化教养都是与这一点相联系的。三十五岁左右,杜甫来到长安求取官职。开始,他满怀信心,“自谓颇挺出,立登要路津”,并相信自己能“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但滞留十年却一再碰壁。

杜甫到长安的第二年,恰值唐玄宗下诏,命有一艺之长的人到京参加考试,而实际主持这次考试的李林甫却玩弄手段,下令不录一人,而后上表祝贺皇帝,说是“野无遗贤”。杜甫参加了这次欺骗性的考试,结果大失所望。天宝十载(751)正月,唐玄宗接连举行三个盛典,杜甫借机写了三篇《大礼赋》献给玄宗,玄宗十分赞赏,让他待制集贤院,命宰相考试他的文章,但由于李林甫从中作梗,考后却永无下文。此后他又以诗干谒一些权要,如京兆尹鲜于仲通、来京朝谒的哥舒翰、左丞相韦见素等人,希望他们援引,然而并不见效。大约在杜甫到长安不久,父亲就去世了,他的生活因此变得艰困起来,为了生存,为了求官做,杜甫不得不奔走于权贵门下,作诗投赠,希望得到他们的引荐。种种努力的结果,是到天宝十四载才获得右卫率府胄曹参军这样一个卑微的官职,而这已是安史之乱的前夕。

⑶陷贼与为官时期(756-759)45-48岁,代表作《春望》、《月夜》、《悲陈陶》、《北征》《羌村》、和“三吏”、“三别”等,创作达到了现实主义高峰。

安史之乱爆发后,杜甫一度被困于叛军占据下的长安。后来只身逃出,投奔驻在凤翔的唐肃宗,被任为左拾遗。这是一个从八品的谏官,地位虽不高,却是杜甫仅有的一次在中央任职的经历。但不久就因上疏申救房琯的罢相而触怒肃宗,后于乾元初被贬斥为华州司功参军。由于战乱和饥荒,杜甫无法养活他的家庭,加之对仕途的失望,他在乾元二年

2

(759)丢弃了官职,进入在当时尚为安定富足的蜀中。从安史之乱爆发到杜甫入川的四年,整个国家处在剧烈的震荡中,王朝倾危,人民大量死亡,杜甫本人的生活也充满危险和艰难。而他的诗歌创作,因了血与泪的滋养,达到了颠峰状态。

⑷漂泊西南时期(759-770)49岁以后,漂泊十一年间,竟写诗一千多首,代表作《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闻官军收河南河北》等,770年冬,死在由长沙至岳阳的一条破船上。

到成都不久,杜甫依靠朋友的帮助,在城西建了一座草堂。后来,杜甫的故交严武出任剑南东西川节度使,对他的生活也多有照顾。当严武第二次镇蜀时,并表荐杜甫担任了节度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后世因此称他为“杜工部”)。杜甫是为了避乱谋食来到蜀中的,最初二年多时间,他闲居草堂,生活确实比较安逸,当时所写吟咏草堂周围自然景物的诗篇,也显出一种清新闲淡的韵致。但这种情形并没有维持很久。从全国来说,安史之乱虽于公元七六三年宣告结束,但唐王朝的瓦解之势并未因此而停止。外患方面,有吐蕃的严重侵扰,甚至攻入长安,迫使代宗仓皇出逃;内乱方面,则出现普遍的军阀割据或半割据状态,而政治的腐败、官吏的横暴,也是有增无减。从蜀中地区来说,它既是吐蕃进攻的一个重点,也是容易发生军阀割据的地方。 就在严武二次镇蜀的间隔时期,就曾发生一场严重的军事叛乱,杜甫因此一度逃离成都,携家流浪。一场暴烈的动荡转化为持续的衰乱,这使得杜甫对国家的前途更觉失望,他后期的诗歌,情绪甚至比安史之乱中更显得沉重。

永泰元年(765),严武去世,蜀中重又发生大乱,杜甫在成都的生活也失去凭依,他又带着全家老小,登上一条小船,过起流浪逃难的生活。先是在云安居住了一段时间,后又在夔州居住了近两年。到五十七岁那年,终于乘舟出三峡,却仍是在湖北、湖南一带的水路上漂泊,最后于大历五年、五十九岁上,在耒阳附近客死旅舟。杜甫艰难漂泊的一生,在这里得到一个凄凉的结束。

3

三、创作背景

《兵车行》是历史生活的真实记录。唐玄宗天宝年间,朝廷对边疆少数民族频繁发动进攻。八载(749),哥舒翰奉命进攻吐蕃石堡城(在今青海省境内),久攻不下,后虽侥幸取胜,但所部六万三千人损失大半;到这年冬天,所派驻龙驹岛(在青海湖中)的二千戍卒也全军覆没。十载(751)四月,剑南节度使鲜于仲通又奉命进攻南诏(主要辖境在今云南省),结果大败,士卒死者六万人,仲通仅以身免。由于这两次战争中丧师巨万,朝廷乃大举征兵。这件事,在《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里有生动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时任宰相)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如此摧肝裂肺的图景在历史上也是罕见的!《兵车行》这首诗,可能就是诗人见到这样图景的当时或其后不久写的。

四、探究赏析

1、诗歌开篇就呈现出悲惨的送别场面,它是如何描写出来的?

2、征人从哪些方面具体展现“点行频”所给征人带来的苦难?

3、诵读诗歌,鉴赏名句

(1)牵衣顿足拦道哭,哭声直上干云霄

(2)去时里正与裹头,归来头白还戍边

(2)生女犹得嫁比邻,生男埋没随百草

4

五、拓展阅读

咸阳——古渡的沉思

马萧萧,车辚辚,士卒弓箭带在身。

父母妻小来相送,咸阳桥上滚烟尘。

牵衣难舍放声哭,哭声凄惨飘上空……

分明是杜甫的《兵车行》,为什么语言倒换变了音韵?

这确是杜甫不朽的作品,我们怎敢亵读伟大的“诗圣”!

是他呼喊着人民的心声,那么悲壮,那么沉郁,那么凝重。

历来诗人墨客,多写咸阳古渡的绮施风情;渔舟唱晚,夕阳洒金。一桥飞架,楼阁倒影, 何等安逸逍遥的渭河美景。然而封建社会的漫漫长夜,群雄争霸,战争频仍,拉夫派丁,苦役劳动,黎民百姓陷于水深火热之中!草履布衣的杜甫哦,每句诗中都喷涌着血泪和悲愤!

今天,在这咸阳古渡,愿意纵向地把历史重温,实在找不出贴切的语言,才借助你杜翁。

渭河从西流向东方,在咸阳打了个弯折向北行,关中大地被切成东西两岸,咸阳成了东西交通重镇。秦朝兵马自西来,把咸阳建为京城,设舟架桥疏通两岸,多少故事在这里

5

发生!

从秦孝公到胡亥这不肖子孙,秦朝走过了一百四十四年历史;多少代皇帝在这里扮演角色,给中国历史增添了戏剧性内容:

完壁归赵,商鞅车裂,焚书坑儒,荆轲刺秦……这些都是人所共知的事情。他们挥霍民脂民膏,在渭河两岸建殿、立庙、设官……

二百七十多座华美建筑,这规模和数字多么惊人;最宏伟壮美的要数阿房宫,从咸阳盖到骊山所在地临潼,一百里的长度建造了一座宫殿,这在世界建筑史上也堪称奇闻。

楼阁相接逶迤绵延遮天蔽日,宫娥彩女佳人美女无法数清; 秦始皇在这里纵酒淫乐歌舞, 清晨倒掉胭脂水把渭河染红。 阿房宫工程浩大尚未最后完工,秦始皇就暴死在巡幸的途中!

项羽把阿房宫付之一炬, 宫殿燃烧了三月仍火焰熊熊。 极权暴虐的秦始皇没有长寿, 却一直在阿房宫做着长寿的迷梦;最好是万寿无疆,长生不老,他为此日思夜想,心事重重。“上天台”被改为“妄想台”, 黎民百姓对天命是如此清醒,而“高贵”的始皇却始终不醒。

从秦又到明清近两千年,咸阳古渡车水马龙沸沸人声,给人们留下了深沉思考,:多少王朝兴废事,那一桩不是人民血汗写成?

又怎能忘记杜甫的《兵车行》,又怎能忘记那辚辚驰行的战车,那萧萧战马的嘶鸣,那滚滚桥头的尘烟,那依依诀别的哭声……

6

【点评】“咸阳古渡”是长安八景之一,二千年的历史长河里有着太多的故事,值得我们回味、思考,作者把《兵车行》中描写的生离死别的痛苦场面与雄伟的秦代宫殿、秦始皇的骄奢淫逸作对比,从而引出了自己对历史的深沉思考。

作者成功的关键就在于把独立的、单个的场景与现象,还原到它所在的大的历史背景、历史事件中去,通过联想、比较,形诸文字。

我们学过的很多课文都可以通过此种方式,把它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去,或把课文当作一个例子,或用以引起话题,或和现实对比等等,从而增加文章的厚重感和历史的纵深感。

【素材宝典】

◆《资治通鉴•唐纪三十二》有这样的记载:人闻云南多瘴疠,未战,士卒死者什八九,莫肯应募。杨国忠遣御史分道捕人,连枷送诣军所……于是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振野。

我们知道杜甫是一个关心百姓疾苦的伟大诗人,“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的诗句还依然萦绕在我们的脑海中,《兵车行》就是他在天宝年间目睹统治者穷兵黩武,大肆征兵,造成“行者愁怨,父母妻子送之,所在哭声震野”的凄惨景象而写的为人民呼喊的杰作。

【运用指向】战争、穷兵黩武、民不聊生……

◆“为人性僻耽佳句,语不惊人死不休。”这是杜甫在《江上值水如海势聊短述》中的句子,意思是说:我为人性格内向、怪僻,唯一的嗜好是写诗,追求写出美好的诗句;如

7

果写不出惊人之语,那就至死也不肯罢休。

这是杜甫自述创作经验的诗句,他以通俗易懂的语言,剖露了他作诗的苦心,表明诗人在诗歌创作中十分重视语言的选择和锤炼。诗人性好佳句,对诗歌语言的刻意求工,对文学创作的严肃认真态度,是他成为伟大诗人的重要条件之一。

【运用指向】执著、坚韧刻苦、遣词造句、追求极致……

◆在古代,忠君也就是爱国,而忠君爱国,就要关心人民疾苦。杜甫作为一个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他时时关心着政治,关心着社会,关心着人民。他最初的理想就是要“致君尧舜上,再使风俗淳”。 后来又在《自京赴奉先县咏怀五百字》一诗中写道:“穷年忧黎元,叹息肠内热”。声明再怎么穷途潦倒,也要为百姓的疾苦呼吁。

而诗人自己在长安应试落弟期间,曾向贵人投赠,过着“朝扣富儿门,暮随肥马尘,残杯与冷炙,到处潜悲辛”的生活,《兵车行》、《丽人行》等批评时政、讽刺权贵的诗篇即是在这期间完成的。正是这种穷困潦倒却依然悲天悯人的情怀,他的诗才伟大,才被人们称赞为“诗史”,他也被人们称赞为“诗圣”。

【运用指向】胸怀、理想、心怀百姓……

◆在文学史上与李白可称双峰对峙、二水分流的杜甫,每每与李白一起被后人誉为唐诗的双子星座。公元744年,杜甫与李白初次相逢于洛阳,两位诗坛泰斗一见如故,同饮同醉,携手同游,“醉眠秋共被,携手日同行”,酣饮豪歌,慷慨怀古,在猎猎秋风中揭开了中国文学史上最为激动人心的一幕。

8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读杜子美的《梦李白》,我们会为他们之间的这种情谊而感动。二人既无师生之情,又无同门之谊,可是他们却走近了,并有了一段时间的相伴相依。并且杜甫比李白晚生十一年,二人的友谊,可以称之为忘年之交。他们的友谊是中国诗坛上最为动人的佳话。

【运用指向】友谊、感动、忘年交……

9

四、1明确:从视觉、听觉以及动作等方面,给读者强烈感受,淋漓尽致地表现出千万家庭 因征战而妻离子散的悲剧,来揭露当时的最高统治者连年发动“开边”战争,所给百姓带来的深重苦难。

2、戍边——无休止 家园——尽荒芜

索租——何太急 青海——群鬼哭

3、(1)明确:连续的四个动作,把送行者那种眷恋、悲怆、愤恨、绝望的动作神态表现的细腻入微,诗人笔下,灰尘弥漫,车马人流,令人目眩;哭声遍野,直冲云天,震耳欲聋!集中展现了上万家庭妻离子散的悲剧,也表现了对人民悲惨遭遇的同情,对人民命运的关切。

(2)这是对前两句“或从十五北防河,便至四十西营田”所作的形象说明,读罢使人心酸不已。古代孩子留长发,15岁开始用头巾束发。如今,一个刚到束发年龄还不怎么会束发的孩子就被征入伍,而且要到远离父母的北方去“防河”,这是何等可怜啊!所以,连里正也动了心,替他束发。人过40,头发渐白,又刚从前线回来,理当休息了,不料又被派到前线去。从这两件事可以看出统治者的残酷简直到了无以复加的地步。

(3)这两句写社会心理的变化。在封建社会里,人们重男轻女,生男则喜,生女则悲;可是现在不同了,反以生男为“恶”,生女为“好”。这种变化是由繁重的兵役负担和士兵大量死亡的事实造成的,反映了人们心灵受伤害之深。这样的不平常的心理变化实际也是对统治者穷兵黩武政策的有力控诉。

1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