注意事项
1.考试结束后,请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2.答题前,请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填写在试卷及答题卡的规定位置. 3.请认真核对监考员在答题卡上所粘贴的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与本人是否相符.
4.作答选择题,必须用2B铅笔将答题卡上对应选项的方框涂满、涂黑;如需改动,请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作答非选择题,必须用05毫米黑色墨水的签字笔在答题卡上的指定位置作答,在其他位置作答一律无效. 5.如需作图,须用2B铅笔绘、写清楚,线条、符号等须加黑、加粗.
一、积累
1.依次填入下列语段中的关联词语,恰当的一项是( )
文学现象之间的相似点,往往是文学现象之间存在相互联系的一种外在表现, 容易成为比较研究关注的热点和切入口。 表面上的相似,并不一定具有多高的比较研究价值,而表面上风马牛不相及的事物,有时却存在着内在的可比性。 单纯着眼于相似性,或者停留在相似点的罗列,比较研究就会流于肤浅,甚至得出错误的结论。
A.因为 但是 而且 B.尽管 虽然 但是 C.因而 但是 所以 D.因而 而且 所以
2.下列各组词语中,读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纠葛(gě) 绮丽(qǐ) 赫(hè)然 随声附和(hè) B.静谧(mì) 饶恕(shù) 蹉(cuō)跎 良莠(xiù)不齐 C.炽(zhì)热 栖(qi)息 摩挲(suō) 拈(zhān)轻怕重 D.匀称(chèn) 造诣(yì) 湮(yān)没 危言耸(sǒng)听 3.下列词语中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炽ng) 参热(chì) 矜持(jīn) 凝视(ní差不齐(cēn) ....B.溃ng) 扑朔退(kuì) 缄默(jiān) 棱角(lí迷离(shuò) ....C.真挚n) 蛮横ng) 长途跋(zhì) 盘桓(huá(hé涉(bá) ....D.澎湃i) 拾掇ng) 怒不可遏(bà(duo) 遒劲(jì(è) ....4.下面对名著内容有关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
A.白骨精是唐僧师徒西天取经途中所遇到的一个妖怪,她曾先后变成年轻女子、老妇人和老公公来哄骗唐僧师徒,但都未能逃过孙悟空的火眼金睛。
B.《水浒传》中“智取生辰纲”的几位好汉分别是晁天王晁盖、智多星吴用、白日鼠白胜、入云龙公孙胜、立地太岁阮小二、短命二郎阮小五、活阎罗阮小七、赤发鬼刘唐。
C.《格列佛游记》中小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 D.利立浦特小人国用比赛绳技的方法来选拔官员。蓝红绿三色丝线分别影射英国嘉德勋章、巴思勋章和蓟花勋章的绶带。
5.根据要求默写古诗文。青青子衿,_____________ 。(《诗经・郑风》《子衿》)长风破浪会有时,_____________ 。(李白《行路难》)安得广厦千万间,____________。(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____________。风休住,蓬舟吹取三山去!(李清照《渔家傲》)子曰:“ _____________,小人长戚戚。”(《论语·述而》)花无语,人有情,花草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莲洁身自好、质朴庄重里常折射出人的精神魅力。周敦颐在《爱莲说》中以“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写出了梅花虽遭摧残但始终保持清的高贵品质。陆游在《卜算子·咏梅》中以“
真绝俗的高尚节操。下列诗句与“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表达的情感不相同的一项是(____) ...A.共看明月应垂泪,一夜乡心五处同。 B.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 C.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D.不知何处吹芦管,一夜征人尽望乡。
6.名著阅读。
鞘翅随即张开,斜拖在两侧;双翼整个儿展开来,似两张平行的船帆立着,宛如脊背上竖起阔大的鸡冠;腹端蜷成曲棍状,先翘起来,然后放下,再突然一抖,放松下来,随即发出噗噗的声响,宛如火鸡展屏时发出的声音一般,也像是突然受惊的游蛇吐芯时的声响。
(1)上面这段文字出自《昆虫记》中哪个情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法布尔认为螳螂的形象和它的习性有着怎样的反差?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阅读
7.阅读甲,乙两段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
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夫学须静也,才须学也,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到不能治性。年与时驰,意与日去,遂成枯落,多不接世,悲守穷庐,将复何及!
(《诫子书》诸葛亮) (乙)
许衡,字仲平,怀之河内人也,世为农。幼有异质,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久之,师谓其父母曰:“儿颖悟不凡,他日必有大过①人者,吾非其师也。”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稍长,嗜学如饥渴,然遭世乱,且贫无书。
既逃难徂徕山,始得《易》②王辅嗣说。时兵乱中,衡夜思昼诵,身体而力践之,言动必揆诸义而后发。尝暑中过河阳,渴甚,道有梨,众争取啖之,衡独危坐树下自若。或问之,曰:“非其有而取之,不可也。”人曰:“世乱,此无主。”曰:“梨无主,吾心独无主乎?” (选自《元史·列传第四十五》)
[注]①过:过人之处。②《易》王辅嗣说:王辅嗣对《易》的解说。 1.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1)非宁静无以致远(________) .(2)非学无以广才(________) ..(3)年与时驰(________) .(4)师大奇之(________) .(5)衡夜思昼诵(________) ..2.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1)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到不能治性。 (2)遂辞去,父母强之不能止。如是者凡更三师。 3.结合甲乙两文内容谈谈你对学习与志向关系的理解。 4.下面对两文的分析有误的一项是( )
A.“学须静也”的“学”已经不只是一般的学习,而含有修养自己的人格和品德的意思,“静”也不只是单纯的宁静,而有淡泊名利的意味。
B.“淫慢则不能励精,险躁到不能治性。”从反面阐述了“淡泊”“宁静”的重要性。
C.许衡从小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上学时,就表现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有不凡的颖悟力。年纪稍长,嗜学若渴,即使在避难中也昼夜勤学不辍。
D.许衡酷暑天外出,别人都摘路旁的梨吃。唯有许衡不为所动,不食道旁无主之梨体现他自律、自爱的良好的价值标准和道德修养。
8.(四)阅读下文,完成各题。
侯蒙,字元功,密州高密人。未冠,有俊声,急义好施,或一日挥千金。进士及第,调宝鸡尉,柏乡知县。民讼皆决于庭,受罚者不怨。转运使黄湜闻其名,将推毂①之,召诣行台白事,蒙以越境不肯往。湜怒,他日行柏乡,阅理文书,欲翻致其罪;既而无一疵可指,始以宾礼见,曰:“君真能吏也。”率诸使者合荐之。 (注释):①推毂(gǔ):举荐。 ②疵:缺点或过失。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
⑴进士及第(___________) ⑵召诣行台白事(__________) ..2.下列对画线句理解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②
A.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通过翻阅文书寻找侯蒙获罪。 B.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翻开文书案卷导致侯蒙获罪。 C.黄湜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侯蒙获罪。 D.黄湜整理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到达侯蒙获罪。
3.侯蒙及第后的故事表现出他是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人。
9.古文阅读于是入朝见威王,曰:“臣诚知不如徐公美。臣之妻私臣,臣之妾畏臣,臣之客欲有求于臣,皆以美于徐公。今齐地方千里,百二十城,宫妇左右莫不私王,朝廷之臣莫不畏王,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由此观之,王.之蔽甚矣。”王曰:“善。”乃下令:“群臣吏民能面刺寡人之过者,受上赏;上书谏寡人者,受中赏;能谤讥于市.朝,闻寡人之耳者,受下赏。”令初下,群臣进谏,门庭若市;数月之后,时时而间进;期年之后,虽欲言,无可进者。燕、赵、韩、魏闻之,皆朝于齐。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节选自《邹忌讽齐王纳谏》)吏部尚书唐俭与太宗棋,争道。上大怒,出为潭州。蓄怒未泄,谓尉迟敬德
①
曰:“唐俭轻我,我欲杀之,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敬德唯唯。明日对仗云,敬德顿首曰:“臣实不闻。”频问,确定不移。上怒,碎玉珽②于地,奋衣入。良久索食,引三品以上皆入宴,上曰:“敬德今日利益者各有三,唐俭免枉.死,朕免枉杀,敬德免曲从,三利也;朕有怒过之美,俭有再生之幸,敬德有忠直之誉,三益也。”赏敬德一千段,群臣皆称万岁。 ①尉(yù)迟敬德:唐初大将。②玉珽(tǐng):天子所持的玉板。 .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实词。 ①宫妇左右莫不私王 .②王之蔽甚矣 .③碎玉珽于地 .④群臣皆称万岁 .
2.下列各项中“以”的用法和意义与例句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皆以美于徐公 .A.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
3.用“/”标出下面句子的两处停顿。 卿 为 我 证 验 有 怨 言 指 斥 4.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①此所谓战胜于朝廷。 ②频问,确定不移。
5.请结合具体内容分析(甲)文中的邹忌和(乙)文中的敬德在劝谏方式上有何不同?从他们两个人的劝谏方式上你得到了什么启示?
B.以俟夫观人风者得焉 .
C.以为且噬己也 D.以残年余力 ..
10.人生因阅读而气象万千 陈凌
①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1940年10月22日,英国遭受空袭,位于伦敦的荷兰屋图书馆也难以幸免,几乎被炸成废墟,墙壁倾颓,砖石满地,但有3名男子竞不顾敌机刚刚离去,在尚未倒塌的书架前翻检书籍。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
②或许,也会有人不解: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为的是什么?“很多人被生活的艰难折磨得心灵枯萎,但有书香滋润的灵魂不会。”——不久前,在一家书店里看到的一则读者留言,或许可以作为解答。对于那3名男子而言,阅读绝非是暂时忘记战乱的“镇定剂”,而是勇敢面对现实,让精神再次振奋、让意志战胜泪水的方法和途径。
③阅读何以有这样的伟力?一位作家曾指出,阅读实际上会给人以两种收获,一种是通过读书,知道自己原来不知道的东西;另一种是通过读书触发反思,知道自己本来就有的东西,并激活它。前者是知识,后者是智慧。越是走在人生的“三岔口”,越是面临困难和选择之时,阅读的力量就越能显示出来。一个人的努力往往会让自己有更多的选择,知识让我们理解每一项选择的意义,而智慧还能进一步让人知道,自己的选择是符合内心的,从而坚定前行的意志。
④人生如果远离了阅读,就等于一间房子没有窗户。曾国藩一生饱览群书,文章笔力雄厚,就连梁启超都称赞他“可以入文苑传”。然而,即便有如此深厚的功底,他依然认为自己有“三耻”,居第一位的,就是对天文和算学“毫无所知”。一物不知,便深以为耻,曾国藩们之所以会有如此的认识,就因为他们深刻地知道,“书籍并非是装点门面的饰品,而是精神的营养品”。
⑤读书或许并不必然导向外在的成功,但它必然指向内在的丰沛。这些年,两季“中国诗词大会”的冠军,惊艳了无数人,一位是第二季的武亦姝,另一位是第三季的雷海为。令人动容的,并不仅仅是武亦妹50多首诗词记忆量的才情,也不全是雷海为以外卖小哥身份成功逆袭的不凡,更是因为他们身上散发的那种“闲看花开花落,漫随云卷云舒”的从容淡定。这样一份独特的气质,正源于阅读的滋养。有句话说得好,“读书多了,容颜自然改变。许多时候,自己可能以为许多看过的书籍都成过眼烟云,不复记忆,其实它们仍是潜在的,在谈吐上、在胸襟中、在气质里,当然也可能显露在生活和文字中。”
⑥有人以为,读书太多,容易脱离生活。其实不然,读书并不是要逃离这个世界,而是要让人拥有平视世界的眼睛,阅读本身就是为了更好地生活。正如哲人所言,“一个人和书籍接触得愈景密,他便愈加深刻地感到生活的统一,因为他的人格复化了,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⑦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这便是阅读之于人生的独特意义。 ——摘自《人民日报》2018年04月23日04版(有删改) 1.请说说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
2.有人认为将第④⑤段和第⑥段调换位置不会影响文意的表达,你的看法呢?请谈谈你的观点和理由。
3.第⑥段面线句子中加点的词语能否去掉?为什么? 他不仅用他自己的眼睛观察,而且用着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 4.下列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选文第①段提到“每到世界读书日,这样一张照片所定格下的历史瞬间总会被人提起”,表明这则例子虽已被反复用过,但每次引用都足以让人震撼。
B.选文笫①段中画线句采用了对比论证的方法。
C.第⑤段中武亦妹和雷海为身上那种从容淡定的独特气质就是“内在丰沛”的体现。
D.选文从多角度论述了阅读的作用,尤其是第⑥段针对一般人可能有的认识进行论述,使论证更严密。 5.下面一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请说明理由。
二战期间,美国士兵往往因为战争间歇期间生活乏味而士气涣散、训练消极,长官为此头痛不已。在政府向军队提供了1.2亿本“军供版”图书后,士兵很快就恢复了士气,积极投入训练中。 11.文学类文本阅读
保护色星新一在某个办公室角落的一张桌子前,S先生正在认真地工作。他的衣服非常朴素,领带也非常朴素。如同他普通的外表一样,他在公司的地位也非常普通,没有任何职务。突然,有一位女职员走过来对他说:“S先生,总经理找你。”S先生满腹狐疑地站了起来,不解地朝总经理办公室走去。会是什么事情呢?总经理竟然点名要见自己这样的普通职员。肯定不是什么好事吧。迄今为止,自己没做过什么有损公司形象的事情啊。不过,好像也没做过什么对公司有贡献的事情。是不是什么地方得罪过总经理?还是情况更糟?S先生摇摇头,想驱散掉脑子里冒出的不良预感。他战战兢兢地走进了总经理办公室。总经理满面笑容地对S先生说:“别那么拘谨嘛。快坐下。”“噢,请问您有什么吩咐?”“是这样的。我想给你发一份任免书。”“是。我早就有思想准备接受您的辞退了,我也知道自己工作并不出色。”“不,你误解了。不是辞退,是晋升。我想让你做我的秘书。跟我学学经营之道,将来想对你委以重任。”S先生越发紧张起来,摇着头说:“我恐怕无法胜任这样重要的工作。咱们公司有好几百人,我是最不起眼的一个。您太高看我了。”总经理坚持道:“我看中的就是你这点!咱们公司员工确实不少。可是净是些溜须拍马之徒,为了出人头地,不惜损人利己。我调查过了。只有你,本本分分地干自己的工作,从不邀功。听说有一次工作中,本来是你的功劳,你却拱手把荣誉让给了别人。”“噢,实在对不起,好像是有这么一回事。”“对于企业经营者来说,你这样勤勤恳恳、不计较个人得失的员工是最值得珍惜的。比那些爱出风头、自吹自擂的员工强多了。而且,我也调查了你的生活情况。你生活规律、从不酗酒,平日也不多言多语。无论多么重要的公司机密,交给你去办都一百个放心。”总经理表扬起人来总是滔滔不绝。S先生还是一个劲地推辞:“不过,像秘书这样的重要工作我实在是无法胜任。对于我现在的职位,我已经非常满足了。”总经理感叹道:“真是太令人钦佩了。在这物欲横流的社会中,你竟然有这样一份难得的平常心。太伟大了,我的左膀右臂就应该是你这样的人。”“承蒙您看得起我,可是……”总经理摆摆手,说:“不许推辞了。这是命令!任命书很快就公布,明天你就来秘书办公室上班。工资就不用说了,肯定会涨。对了,今晚下班后我们去喝一杯庆祝庆祝吧!”S先生结结巴巴地答应道:“噢,好吧。不过请安排明天
晚上喝酒庆祝吧。”S先生无力地从总经理办公室走出来,心想:“唉呀,糟了。这次又得连夜逃走了。又要重新找工作了。”几年前,S先生偶然目击了一个黑社会的杀人事件。黑社会的人记住了S先生的长相,一直在追杀他。S先生本想报警,可是这样一来,反而会暴露自己。虽然警方会保护他,但也难以获得每天24小时的长期保护。于是,从那之后,S先生一心一意地低调生活,避免在社会上抛头露面。可是,他越是想不起眼地生活,就越会得到晋升。如果得到晋升的话,他的交际面就会越来越广,一旦被黑社会的人发现,说不定就会有一颗子弹飞到他的脑袋上。所以,S先生暗暗决定绝对不能升职。为此,他已经从3家公司辞职了。现在又遇到了这个难题。他又不能把事情的原委和盘托出,否则一旦传出去他可就惨了。唉,做人可真难啊。难道没有什么办法能避免晋升吗?有了!S先生突然开窍了,下次找到工作以后,就像其他人一样,阿谀奉承、欺下瞒上、拉人后腿,为了出人头地不择一切手段往上爬就是了……
1.关于S先生,以下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S先生任劳任怨、诚实可靠,从不参与职场的你争我夺,甚至把属于自己的荣誉拱手相让,高风亮节。 B.S先生听到晋升的消息,“越发紧张起来”,真正的原因是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秘书这一重要的工作。 C.S先生目睹了一次杀人事件,为避免被认出,他低调生活、工作,曾经工作的3家公司都打算给他升职。 D.“S先生”这一代号表明他是一个不起眼的小人物,表明需要“保护色”来保全自己的人具有普遍性。
2.“他的衣服非常朴素,领带也非常朴素。如同他普通的外表一样,他在公司的地位也非常普通,没有任何职务。”有读者质疑这样的语言过于哕嗦,结合加点词,联系上下文,分析作者这样描写的作用。 3.结合语境,简要分析文章第(18)和(23)段两处省略号的作用。
4.某微信公众号刊发这篇文章时,配了如下标签和文字,请结合小说内容和编者按,简述编者选择这三个词语作为标签的理由。
编者按:得到升职的消息,S先生决定连夜逃走。这样的事先前已发生过三次,为什么?而他为自己选择的保护色又将是什么?日本当代小小说名家星新一(1926-1997)的作品, 一篇情节出人意料、耐人寻味的小小说。 标签:小人物 荒唐 讽刺 三、应用
12.根据要求,完成小题。
国学,是以先秦经典及诸子百家学说为根基,涵盖各朝各代的各类文化学术,相对于西学而言的“中国之学”。它不仅仅是一种传统文化,也是中华民族核心的价值理念和追求,是中华儿女的血脉和精神。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迎接中华文化繁荣兴盛的今天,学习、传承国学任重而道远。
1.圆梦中学文学社决定将下一期月刊的主题定为“国学热”,想要向全校师生征集有关国学经典的文稿。刊物将在五月中旬发行,你作为文学社编辑部的一员,请你写一份征稿启事。
2.美国某孔子学院的学生将到圆梦中学进行友好交流,下面是交流会上主持人对一些国学经典的推荐语,请在横线上再补写一个句子。要求:紧扣主题,从《诗经》《唐诗三百首》《西游记》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作为素材,与前面的句
式保持一致,构成排比句。
《水浒传》——从传奇的故事中感受栩栩如生、个性鲜明的英雄群像;《论语》——从简练质朴的语言中领略中国儒家思想的博大精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作文。
看着教室里悬挂的中考倒计时牌,小顺不禁感叹:“现在离中考只有40天了,我现在才觉得自己要认真复习,只是恐怕时间来不及了。” 同桌听后连忙安慰道:“40天也是时间啊,而且是最后的黄金时间,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段宝贵时间,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老师听后,鼓励他们说:“其实中考也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放眼整个人生,怎么会来不及呢?而且,时间可长可短,珍惜每分每秒,时间就会变得很长。” 看到这段话,你有怎样的联想想象或感悟?请自拟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可以讲述自己的经历感受,也可以讲述身边人的故事,发表你的看法。(2)题目自拟,字数不少于600字。(3)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校名。
参考答案
一、积累 1、C 【解题分析】
试题分析:第一空,前后句之间存在着因果关系,重在表达结果,因而选用的是“因而”;第二空,从空后的“表面上的相似,并不一定”可知,与前面的语句间是转折关系,应该选用“但是”;第三空,前后句间又构成因果关系,应该选用“所以”。据此,依次填入的关联词语是:因而-但是-所以。故答案为C。 2、D 【解题分析】
A. 葛gě—gé;B. 莠xiù—yǒu;C. 炽zhì—chì, 栖qi—qī, 拈zhān—niān。 3、A 【解题分析】
此题考查的是字音。B项中的“棱角”应为“léng”,C项“蛮横”应为“hèng”,D项“澎湃”应为“pài”。故选A。 4、C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故事情节的把握。ABD三项正确。C项错误。应为“大人国”的国王公正无私,治国有方,藐视权力,主张和平,他代表了一种理想君主的统治。
5、⑴悠悠我心 ⑵直挂云帆济沧海 ⑶大庇天下寒士俱欢颜 ⑷九万里风鹏正举 ⑸君子坦荡荡 ⑹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濯清涟而不妖; 零落成泥碾作尘, 只有香如故 (7)C 【解题分析】
本题考查背诵默写及对诗句情感的理解。理解性默写比根据上下文默写要难,注意根据题干的提示确定诗句。这两个类型的默写首先都要选准诗句,然后不要出现错别字。注意“悠”“沧海”“庇”“濯”等字词的写法。(7)“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思念家乡,表达了作者思念战乱中流散的舍弟、家人,盼望战乱早日结束的愿望。ABD项均表达了对家乡的思念之情。C句引用向秀、王质的典故,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怀念,对物是人非、人事变迁的感慨。情感与其他几项不同,故选C。
6、(1)螳螂捕食。 (2)螳螂体型矫健,体色淡绿,薄翼修长,小嘴尖尖,头可以左右旋转,俯仰自如,捕捉器非常漂亮;它休息时整个身躯一副安详状,捕捉器折起来,一副祈祷的架势。一旦有猎物出现,它立刻收起那副祈祷姿态,杀死一切从旁经过的猎物;它力大无穷,嗜肉成性,专门吃活食,是昆虫界和平居民的老虎,是埋伏着捕捉新鲜肉食的妖魔。 【解题分析】
(1)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从“鞘翅随即张开”“腹端蜷成曲棍状”可知,文段写的是螳螂捕食。(2)从“平时,在它休息、不活动的时候,螳螂只是将身体蜷缩在胸坎处,看上去,似乎特别的平和,甚至会让你觉得,这个小动物简直是一只热爱祈祷的温和的小昆虫”“无论是蝗虫,还是蚱蜢,或者甚至是其他更加强壮的昆虫,都无法逃脱这四排锋利的锯齿的宰割。它可真是个了不得的杀虫机器”可知,螳螂表面温和,实际是一个了不起的杀虫机器。
二、阅读
7、1. (1)到达,实现 (2)增加才干 (3)增长 (4)以……为奇,认为……奇特,感到奇特 (5)白天诵读
2.(1)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
(2)(老师)于是辞别离去,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总共换了三位老师。
3.人有志向才能更好潜心学习,不会轻易被改变。“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一个勤学的人一定是一个有志向的人。甲文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
都证明了这一点;乙文中许衡不只为中科举而读书。 4.C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奇”是意动用法“以……为奇”;“驰”是古今异义词,这里是“增长”的意思。
2.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淫慢(放纵懒散)、励精(振奋精神)、险躁(冒险急躁)、治性(陶冶性情)”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遂(于是)、去(离开)、如是(像这样)”几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3.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从甲文中“非学无以广才,非志无以成学”“非淡泊无以明志,非宁静无以致远”和乙文中许衡“七岁入学,授章句,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师大奇之。每授书,又能问其旨义”的不只为中科举而读书。可以看出:人有志才能更好专心学习。“志”是“学”的前提和动力,“学”是“志”的具体表现。据此理解阐述学习与志向关系作答即可。
4.试题分析: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与分析。依据“问其师曰:‘读书何为?’师曰:‘取科第耳!’曰:‘如斯而已乎?’”可知,C项中的“就表现出对单纯读书做官不以为然的态度”的理解是错误的,属于过度解读文章。故答案为C。 【题目点拨】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甲】君子的行为操守,从宁静来提高自身的修养,以节俭来培养自己的品德。不恬静寡欲无法明确志向,不排除外来干扰无法达到远大目标。学习必须静心专一,而才干来自学习。所以不学习就无法增长才干,没有志向就无法使学习有所成就。放纵懒散就无法振奋精神,急躁冒险就不能陶冶性情。年华随时光而飞驰,意志随岁月而流逝。最终枯败零落,大多不接触世事、不为社会所用,只能悲哀地坐守着那穷困的居舍,其时悔恨又怎么来得及?
【乙】许衡,字仲平,怀州河内人,世代务农。自幼就有与众不同的气质,七岁入学,老师交给学生剖章析句,许衡问他的老师说:“读书是为了干什么?”老师说:“为了科举考试中第!”许衡说:“就为了这个吗?”老师大为惊讶(惊奇)。每次教他读书,他都要问书文的旨义。时间长了,老师对他的父母说:“这个孩子聪明非凡,将来有一天肯定能远远超出常人,我不适合当他的老师。”于是告辞离去,许衡的父母极力挽留也没能留住。像这样共换了三任老师。逐渐长大之后,许衡嗜好读书如饥似渴,可当时遭遇天下大乱,且家里贫穷,没有藏书。后来逃难到徂徕
山,才开始得到王辅嗣对《易》的解说。当时正处在战乱时期,许衡晚上思考,白天诵读,亲身体验,努力践行,举止言谈一定要揣度书中的大义然后才实行。许衡曾经在大热天走路,非常口渴,路旁有一棵梨树,很多人都争着摘树上的梨子来吃,只有许衡一个人端正地坐在梨树下,有人问他:“你为什么不摘梨子吃.”许衡说:“不是自己的梨子,摘取下来吃是不行的。”又有人说:“这棵梨树是没有树主的.”许衡说:“梨树没有主,难道我们心中也没有主吗?” 8、1. ⑴及,达到 ⑵诣,到 2.C
3. 公正严明 正直无私 【解题分析】
1.考查文言实词。先要大致了解文章内容,弄清句子的意思,根据句意和对文言常用词的掌握来判断字词义。解释时要注意辨析词义和用法的变化,根据语境判断字词义。此题注意古今异义词,及,达到。诣,到。 2.考查句子的翻译。阅:审阅。罪:使动用法,使……获罪。故选C。
3.本题考查学生把握文中人物形象的能力。先了解文章内容;再掌握分析人物形象的方法:如人物描写方法,作者对人(事)物的评价,文中人物的身份、地位、经历等;最后结合文中重点段落和句子答题即可。此文运用侧面描写,侯蒙不肯越境禀报工作,转运使黄湜大怒,想借审查工作治侯蒙的罪,却发现无可指责,最后以礼相待。表现侯蒙精于治理,敏于干事,正直无私的人。 【题目点拨】 参考译文
侯蒙字元功,是密州高密县人。还不满二十岁的时候,就有好的名声,为正义的事情急于奔走,喜好施救有困难的人,有时一天就花掉千金。考取进士后,调任宝鸡县尉,后来又任柏乡县知县。百姓打官司都是当庭判决,受罚的人都没有任何怨言。转运使黄湜听到他的名声,要推荐他,叫他到衙署禀报事情,侯蒙因越过了自己的县境而不肯前往。黄湜很生气,一天巡视柏乡县,审阅文书案卷,想要推翻已定的案子使他获罪;后来(发现)没有一点瑕疵可指摘,这才以宾客之礼接见他,说:“您真是能干的吏员啊。”黄湜便率领各位使者一起推荐他。 9、1.(1)偏爱;(2)受蒙蔽;(3)使……碎裂;(4)全,都 2.C
3.卿/ 为 我 证 验 /有 怨 言 指 斥 4.(1)这就是所谓的在朝廷上战胜(别国)。 (2)(唐太宗)多次问他,(敬德)依旧确定不变。
5.邹忌采用的是类比说理(比喻说理也可)的方式,由家庭小事推广到国家大事,将深奥的道理通俗化,含蓄委婉地规劝了齐王;尉迟敬德对唐太宗采取的是直言进谏的方式,以至皇上大怒,但是他坚持自己的意见,正直不谄媚,做事有原则,正是他的坚持使得唐太宗最终能醒悟过来,接受并赞赏了他。启示:劝说要讲究方式方法,委婉劝说,这样才能使对方愉快地接受意见;用身边小事设喻说服别人既能让人感到亲切,又能将道理说得浅显易懂 ,具有很强的说服
力。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理解常见文言词语在文中的含义。理解文言词语的含义要注意其特殊用法,如通假字、词类活用、一词多义和古今异义词等;平时要多积累文言词汇,要能结合具体语境,弄清句子的意思来辨析推断,揣摩其意思。比如本题中的“碎”是“使……破碎”;“私”是古今异义词,“偏爱”的意思。
2.A项中“以”试题分析:此题考查常见文言虚词在文中的意义。题目中的“皆以美于徐公”中的“以”是“认为”;是“因为”;B项中的“以”是“连词,来”;C项中的“以”是“认为”;D项中的“以”是“凭借”。故选C。 3.试题分析:考查文言文语句的句读。解答此类试题,要在整体感知文章内容的基础上,先对句子作简单翻译,初步了解大意,然后根据句子的意思和古文句法进行句读;同时利用虚词来辅助句读。句读时要注意古汉语的语法和句式,句读不能出现“破句”的现象。语句“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的意思是:你为我证明他有顶撞并指责我。依据主语和谓语,谓语与宾语之间要句读。正确的句读为:卿/为我证验/有怨言指斥。
4.试题分析:本题考查翻译文言语句的能力。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找出关键实词、虚词,查看有无特殊句式。尤其要注意一词多义、古今异义词、通假字等特殊的文言现象,重点实词必须翻译到位。(1)句中的“此(这)、谓(说)、于(在)”几个词是赋分点;(2)句中的“频(多次)、移(改变)”两个词是赋分点,翻译时要注意省略的内容。翻译时要做到“信、达、雅”。
5.试题分析:(1)考查对文章内容的理解和对比阅读。《邹忌讽齐王纳谏》一文以“孰美”的问答开篇,将生活小事与国大事有机地联系起来。由自己的“敝”,用类比推理的方法委婉含蓄地讽谏“王之敝甚”,充分显示了邹忌巧妙的讽谏艺术与娴熟的从政谋略。《朝野佥载》中,尉迟敬德坚持自己的意见,正直不谄媚,对唐太宗采取的是直言进谏的方式,最终使得唐太宗能醒悟过来,接受并赞赏了他。可见两人的劝谏截然不同。(2)从两个人的劝谏方式看,劝说要讲究方式方法,委婉劝说,更能使对方愿意接受意见;能用身边小事设喻说服别人,更能将道理说得浅显易懂。围绕着“劝谏”方式,结合生活实际来谈启示。答案不唯一,但要观点正确。 【题目点拨】
在文言文翻译过程中,必须遵循“字字有着落,直译、意译相结合,以直译为主”的原则。翻译文言语句要抓住句子中的关键词汇,运用“增、删、调、换、留”等译文的基本方法,做到译句文从字顺,符合现代汉语语法规范,句意尽量达到完美。 参考译文:
【甲】于是邹忌上朝拜见齐威王。说:“我确实知道自己不如徐公美丽。可是我的妻子偏爱我,我的妾惧怕我,我的客人对我有所求,他们都认为我比徐公美丽。如今的齐国,土地方圆千里,有一百二十座城池,宫中的姬妾和身边的近臣,没有不偏爱大王的;朝廷中的大臣,没有不惧怕大王的;国内的百姓,没有不对大王有所求的:由此看来,大王受蒙蔽一定很厉害了。”
齐威王说:“说得真好。”于是下了一道命令:“所有的大臣、官吏、百姓,能够当面批评我的过错的,可得上
等奖赏;能够上书劝谏我的,得中等奖赏;能够在众人集聚的公共场所指责、议论我的过失,并能传到我耳朵里的,得下等奖赏。”政令刚一下达,所有大臣都来进言规劝,宫门庭院就像集市一样喧闹。几个月以后,有时偶尔还有人进谏。一年以后,即使想进言,也没有什么可说的了。
燕、赵、韩、魏等国听说了这件事,都到齐国来朝见(齐王)。这就是人们所说的在朝廷上战胜了敌国。 【乙】吏部尚书唐俭和唐太宗下围棋,(唐俭)抢占有利的位置,唐太宗非常生气,把唐俭发配到潭州。(唐太宗)余怒未息,对尉迟敬德说:\"唐俭轻视我,我想要杀他,你为我证明他顶撞并指责我。\"尉迟敬德谦卑地答应。第二天对仗,尉迟敬德磕头说:\"我实在没有听到。\"(唐太宗)多次询问,(尉迟敬德)确定没有更改(主意)。唐太宗生气,将玉板摔碎在地上。拂袖而去。很久后举行宴会,允许三品以上的官员都来赴宴,唐太宗说:\"尉迟敬德今天的利和益各有三个:唐俭不用白白地死去,我不用白白地杀人,尉迟敬德不用违背自己的想法听从我,这是三个利处;我获得自责错误的美誉,唐俭获得重新生存的幸运,尉迟敬德获得忠诚耿直的名声,这是三个益处。\"赏赐给尉迟敬德一千匹绸缎,大臣们都说万岁。
10、1.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
2.影响。第④⑤段和第⑥段分别对应第⑦段中“阅读塑造丰盈的内心”“(阅读)给人以丰富的生活”两个分论点,且由“精神”写到“生活”,符合人们一般认知规律。
3.不能去掉。这一组关联词是递进关系,强调了“用无数心灵的眼睛观察”的重要性,使论证更严密。去掉后无此表达效果。 4.B
5.能。事例中士兵通过阅读丰富了精神生活,提振了士气,具体论证了本文“阅读可以丰盈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的观点。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考查对中心论点的提取能力。通读全文,梳理脉络,分清层次,综合考虑,提取要点,找到关键句即可。可提取尾段的“阅读既塑造丰盈的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让人生气象万千”一句作为答案。
2.试题分析:考查安排材料的顺序。第④⑤段对应的是第⑦段中的“阅读塑造丰盈的内心”这个分论点。而第⑥段应的是“阅读给人以丰富的生活”这一分论点。它们属于一一对应的关系。读懂文章内容是作答的前提和基础。 3.试题分析:考查词语的表现力。递进关系主要强调的是后一个分句,去掉这组关联词,使文章强调的内容无法突出。也就是说,用此关联词是表达中心的需要。
4.试题分析:B项对文本信息理解不正确。“战火的残酷与读书所展现的不屈意志,两相对比,不仅给人以强烈的视觉冲击,更给人以持久的感动。”此句的意思是战火纷飞,还不忘阅读。所以不是对比论证,应该是举例论证。 5.试题分析:考查观点与材料的关系。观点一定要能统率材料,而材料一定要能证明论点。材料与观点必须统一。论据与论点是证明与被证明的关系,因此论据与论点之间应有内在联系、有契合点才行,否则就不能证明论点。所给材
料中士兵通过阅读提振了士气,可以论证了本文“阅读可以丰盈内心,又给人以丰富的生活”的观点。所以这则材料能否证明本文的中心论点。 11、1.C
2.加点词反复强调S先生尽力保持朴素和普通,然而平淡无奇的他却因这一特点受到经理的赞美和赏识并即将升职,此处的平淡与下文他的际遇形成巨大的反差,增强了讽刺效果。
3.第一处省略号表明总经理打断了S先生的推辞,省略的是S先生越来越苍白、无力的推脱,表现出总经理的不容置疑和S先生面对升职的无奈;第二处省略号收束全文,可谓是言有尽而意无穷,既可以让读者对后面即将发生的事情有个了解,又显得意味深长。两处省略号都有不说之说的妙处。
4.能结合文本内容,理解作者通过“小人物”S先生升职事件表现的种种“荒唐”,以此解读本文对社会现象的“讽刺”,表述完整且有条理。示例:《保护色》一文讲述了S先生的不愿升职和经理一定要给他升职最后S先生不得不连夜逃走的故事,情节出人意料且耐人寻味。S先生本为一个毫不起眼、对公司的贡献平平的小人物,然而却得到了经理的赏识,经理给他升职的理由十分荒唐:因为周围都是溜须拍马,为了出人头地不惜损人利己的人,仅仅是品质就成为升职的条件;S先生拒绝的过程也显得十分荒唐,S先生越是拒绝,在经理心中的形象就越高大,在其他公司的经历也大致如此:越是想不起眼的生活,就越会晋升,饱含讽刺;而最后S先生找到的“保护色”也十分荒唐:和其他人一样,阿谀奉承、欺上瞒下、拉人后腿,为了出人头地不择一切手段向上爬。作者这样的安排,讽刺了当时社会道德沦落的人占大多数,使得正常的反而不正常,不应该的反而成为常态;同时S先生连最基本的人身安全都难以得到保障,体现出小人物生存之艰难。 【解题分析】
1.A.表述错误,S先生任劳任怨、诚实可靠,从不参与职场的你争我夺,甚至把属于自己的荣誉拱手相让,不是“高风亮节”,而是为了低调生活,不被别人发现;
B.表述错误,“越发紧张起来”的原因不是担心自己的能力无法胜任秘书这一重要的工作,而是怕被别人发现自己; D.表述错误,“S先生”这一代号具有讽刺意味,批判这一荒唐的社会现象。 故选C。
2.鉴赏文章中富有表现力的语句,一般遵循“方法+效果+情感”这六个字的原则,但是,无论运用什么写作方法,在分析效果时,都必须与人物的形象与情感联系起来,同时还要有全局意识,即联系全文来鉴赏要分析的句子。这段话反复强调S先生尽力保持朴素和普通,然而平淡无奇的他却因这一特点受到经理的赞美和赏识并即将升职,此处的平淡与下文他的际遇形成巨大的反差,增强了讽刺效果。
3.本题考查相对省略号作用的理解能力。省略号有以下作用:表示引文的省略;表示列举的省略;表示重复语句的省略;表示说话断断续续的省略;表示意在言外的省略;表示语意难尽的省略;表示语言中断的省略;表示沉默的省略;表示数字延续的省略;表示语音延长。第一处省略号表明总经理打断了S先生的推辞,省略的是S先生越来越苍白、无力的推脱,表;第二处省略号收束全文,言有尽而意无穷。
4.本题考查学生对文章主旨的理解概能力。在整体把握文章内容的基础上,找出文章的重要语段,反映文章主旨的内容是一篇文章具体记叙的主要材料。文章详写部分常常是重点语段,是最能表现文章主旨的。作者通过“小人物”S先生升职事件表现的种种“荒唐”,表现对社会现象的“讽刺”,对阿谀奉承、欺上瞒下、拉人后腿,为了出人头地不择一切手段向上爬者的批判。据此分析作答即可。
三、应用 12、1.示例:
征稿启事
为了响应“宣传国学计划,绽放国学经典”的号召,激发同学们的创作热情,我校文学社面向全体同学征集以“国学热”为话题的文章。文体不限,千字以内。请有意参与的同学在5月20日,将稿件送至我校文学社编辑部。
圆梦中学文学社编辑部 2019年4月28日
2.示例一:《诗经》----从音韵和谐的吟唱中体会劳动人民纯朴的精神内涵。 示例二:《唐诗三百首》---从朗朗上口的篇章中欣赏诗歌黄金时代的旷世杰作。 示例三:《西游记》---从作者丰富的想象中聆听一曲降妖伏魔、百折不挠的赞歌。 【解题分析】
1.试题分析:征稿启事一般是为了某项活动而进行的一次性征求稿件的通知。征文(稿)启事的写作,关键是要做到内容清楚。内容一般有如下几项:①征文的宗旨,即本次征文的意图。②征文的对象,即哪些人可以参加本次征文活动。如中小学生,参加工作人员等。③征文(稿)的要求,包括是否限定题目、题材,对体裁及字数的要求。④征文的时间,即征文从什么时间开始,到什么时间结束。⑤稿件的处理,如怎样评定奖次,设哪些奖级,是否公开发表等。⑥其他事项,如对稿件投送地址、接收人的交待,是否交评审费用等。结尾处有落款,即征文活动的发起单位或组织;还有启事发出时间。注意启事不用致敬语。据此要求和格式围绕“国学热”这一活动主题拟写征稿启事即可。 2.试题分析:仿写句子原则是:既要做到“形似”,又要做到“神似”。形似——结构、修辞、关联词等方面的相同或相近;神似——语境契合、格调高雅、思想健康、努力创新。本题作答,从《诗经》《唐诗三百首》《西游记》三部作品中任选一部作为叙写对象,依据作品的内容或写作手法拟写作答。答案是多元的。
四、综合性学习与写作 13、珍惜现在,把握未来
上帝是公平的,他让每一个人都揣着一分幸运,这份幸运就是时间。
成功者用幸运创造了奇迹;而碌碌无为者让时间蹉跎,抱怨命运的不公。面对相同的起点,睿智的人会抓紧一切可以利用的时间,走完自己的坎坷之路;愚蠢之人则会走走停停,拖延时间,浪费光阴,等待他的是无尽的荆棘之路。显然,只有会利用时间,珍惜眼前之人,才可以一览人生的壮景,把握未来的方向。珍惜现在才能让生命谱出华丽的乐
章。
陈玉蓉一位普通的母亲,但她却用他的大爱谱出了生命的赞歌。当儿子被检查出肝豆状病后,陈玉蓉深刻地认识到儿子的生命将要走到尽头,她要为儿子捐肝。不幸的是陈玉蓉患有重度脂肪肝,但她不惧怕,她坚信只要抓紧每一分每一秒时间去锻炼,就会换取儿子重生。幸运之神总是眷顾珍惜时间之人,奇迹总是发生在珍惜现在之人身上,陈玉蓉与儿子的换肝手术很成功,儿子也因母爱而获得第二次生命。珍惜现在,珍惜还在你身边的人,珍惜你还拥有的一切。韶华易逝,岁月易老,不要等待物是人非之时,才感叹时间之可贵。
陈玉蓉或许是因为儿子才拼了命地暴走锻炼,但无可争议的一点是如果陈玉蓉没有珍惜当下,而是整日以泪洗面不作任何努力,那么怎能让她的儿子再次绽放出生命的色彩?珍惜现在才能登上人生巅峰。诺贝尔凭借自己的力量推动了科学技术的发展,他把毕生精力都奉献于科学技术上从未间断。当时,也曾有人质疑过他,但他却说;我不管未来是什么样子,我珍惜的是现在,至少现在我热爱科学。为此,他珍惜现当下,努力拼搏,最后才拥有如此骄人的成绩。我想说,在他逝世时,他应该没有遗憾了。因为他珍惜了生命中的每一个现在,让他成为了科学巨子,登上了人生的巅峰。
列宁曾说;“珍惜现在,就是对过去最完美的释怀,对未来最好的诠释。”李明博总统或许是真的想要好好报答他的母亲,然而时光不等人,与其空想不如动手行动。时光不会倒流,人生没有以后,只有当下。只有抓住现在,才不会让未来留遗憾。所以,请珍惜现在,不要等待。 【解题分析】
这是一篇材料作文,首先仔细研读材料,通过事件挖掘背后的主题。材料中“我们一定要珍惜这段宝贵时间,说不定会有意外的收获。”“其实中考也只是漫长人生中的一个时间节点,放眼整个人生,怎么会来不及呢?而且,时间可长可短,珍惜每分每秒,时间就会变得很长。”指向了要珍惜时间,不要在等待中蹉跎岁月。题目参考:时不待我;时间都去哪儿了;用短暂铸就永恒;把握时间等等。可以“要学会如何重视今天”为论点,首先开门见山点明论点,接着具体阐述过多担心明天的无谓之处,再来对“重视今天”的含义进行说明,区别辨析“重视今天”与“得过且过”,然后进一步阐述“重视今天”与“追求明天”的辩证关系,最后总结全文,再次强调论点。可以“珍惜时间”为论点,首先点明时间的宝贵性.接着具体阐述时间的宝贵在于一去不返并引出论点;然后用引证法和例证法论述成功就要珍惜时间,并从反面论证浪费时间的后果,最后结合当前实际,再次强调论点。时问宝贵,人人都应该珍惜时间,但只有紧张地学习工作才珍惜时间吗?现代人生活节奏快,精神高度紧张,找一些时间进行放松,是否算浪费时间?珍惜时间的标准是什么? 【题目点拨】
写“给材料”作文,应该注意把握好以下几点:①认真阅读材料,准确把握题意。正式写作前,首先要认真阅读这些材料,把握材料的内涵与要旨,搞懂命题所提出的写作要求,准确地理解和掌握题意,然后据此写作。否则,写起来就会发生偏差,不合命题要求,甚至出现离题现象。②紧扣材料要求,把握写作重点。在读懂材料内容、明确写作要求的基础上,要紧紧围绕材料和要求来构思如何写作。除了要明确写作的文体要求之外,还必须紧扣材料的中心内容、
正确把握写作重点,尤其是文题中的关键性词语所提示的写作要求。如果我们对材料所提出的关键内容理解不透、不深,题目中的限制条件也不能在文章中表现出来,应当写的重点都未写,就会使文章内容游离于材料和题目之外,这就不合要求了,自然不会写出好文章。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