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架桥现浇箱梁工程施工质量控制
摘要:高架桥箱梁施工是现浇箱梁桥梁施工中重点、难点。其施工质量控制的好坏不仅关系着整个工程施工的成败,更关系到桥梁建成后的使用性能和寿命。下面我就苏州高新区北环西延二标箱梁施工的情况谈谈箱梁施工的质量控制。
关键词:满堂支架 现浇砼箱梁 施工质量控制
一、工程概况
二标段高架桥修筑范围为K1+809.743~K4+289、C匝道及D匝道全线。跨越联港路、湘江路、金枫路交叉口。长度为2479.257m。具体情况如下:
本工程高架桥共计2479.257米,均为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共28联,采用满堂支架现浇施工。跨径包括30米、30.539米、31.037米、32米、33.177米、45米,梁高均为2m。C、D匝道各一联,梁高1.6m。
二、施工质量控制
整个现浇箱梁工程施工,首先编制专项施工方案,通过专家论证后实施。严格根据施工图和经专家论证后的专项方案要求合理安排施工,施工过程中各道工序严格实行施工班组先自检,自检合格后上报项目经理部复检,复检合格后报现场监理验收,在各项报验验收合格后进行下道施工工序。在首件工程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总工、工程部主任及专业工程师全部在现场进行技术监督、质量控制。在正常施工过程中,项目经理部专业工程师对施工进行跟踪控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施工流程:测量放样→地基处理→支架搭设→支架预压→支座安装→模板安装(第一次)→钢筋安装(第一次)→波纹管定位→预应力筋穿束→砼浇筑(第一次)→模板安装(第二次)→钢筋安装(第二次)→砼浇筑(第二次)→ 砼养护→钢铰线张拉→压浆封锚→支架拆除→箱梁检测。
1、支架及基础
(1)支架地基处理
A、支架地基处于既有道路路面上, 搭设支架时可直接利用,不必再进行地基硬化处理,只将施工承台时破坏的路面部分要重新进行回填和硬化。基坑回填采用级配碎石分层回填到顶,层厚为30cm,并用电动夯机夯实。在碎石顶面浇注20㎝厚C20混凝土进行硬化处理。C20混凝土顶面与老路面平。
B、支架地基处于原老路绿化带地段
先挖除至现有绿化带的下50cm,整平碾压密实,然后分层填筑30cm4%灰土,浇筑20cm C20砼;地基处理宽度为每侧支架宽度+30cm。
C、支架地基位于人行道地段
由于人行道下有很多管线,在管线未迁移前,拆除人行道道板砖并整平。然后直接浇筑20cmC20砼,作为箱梁支架地基。在管线拆除后用4%石灰土满沟槽回填,然后浇筑20cmC20砼。
支架全部改为稳定性较好、搭设方便的碗扣支架。支架纵向间距90cm,横向间距60cm,在墩顶位置进行加密,支架顶设纵向10×15cm方木(10a工字钢)及横向10×10cm方木。
(2)跨路门洞支架搭设
设置两个净宽4.0m,净高大于4.5m的车行通道,在车行通道外侧设置净宽2m的人行通道。门洞车行道采用直径为60cm壁厚8mm的钢管支撑,人行通道外侧用碗扣支架作支墩。为便于拆除,钢筒上放置砂箱,砂箱在使用前需在试验室压力机上进行预压。砂箱上横桥向放置I36a型工字钢,中支墩两根并排使用,为加强双拼工字钢的整体性,在I36a型工字钢上面每隔1m焊接一块10cm×28cm的1cm厚的钢板;I36a型工字钢上顺桥向铺设I32a型工字钢,其间距为:顶底板下为65.7cm,腹板下为30 cm,翼板下为120 cm。
除跨门洞部分支架预压采用105%超载预压外,支架预压采用等载预压方式,为减少污染、便于清理模板,全部荷载采用砂袋加部分水袋的型式,由于地基处理及支架布置的合理,从预压结果来看,地基沉降几乎没有,主要支架变形为杆件接头的非弹性压缩变形及支架的弹性变形,均在1cm以内,且均在满载24h内能稳定。
2、模板
在支架顶托上先铺10×15cm方木(10a工字钢),再铺10×10cm方木,竹胶板按顺桥向铺在方木上,底模以桥中心线为基线,横向向两侧分布竹胶板。为防止漏浆,模板板缝间粘贴双面胶,并适当挤紧。
板材用铁钉固定,铁钉应全部钉入模板,避免钉帽进入砼,造成脱模困难,铁钉长度3寸,以便有足够的咬合力,防止施工过程中松动,造成竹胶板起拱。
预压完成后,由于支架变形引起的底模标高超出规范要求的则通过调整顶托来保证底模标高符合设计要求。
本工程底模与侧模连接均采用底包帮型式,从实践证明,底包帮型式便于侧
模位置的控制,从而有利于外腹板线型控制和箱梁边角漏浆控制。
为防止砼浇筑过程中外腹板涨模,对外腹板模板支撑采用上下三道斜撑,便于底板位置支架连通。
箱室内模除设置交叉支撑外,对模梁、腹板有条件的采用对拉方式进行模板固定,确保了模板的不变形。
3、钢筋
根据预先制定的钢筋绑扎就位顺序,确定支模和绑扎钢筋的先后次序,以减少钢筋绑扎时的困难,避免返工情况的发生。
钢筋间距、数量应符合设计要求,绑扎应牢固。混凝土保护层应符合设计要求,注意垫块放置应均匀规则,以提高梁体外观质量。钢筋搭接或焊接长度应符合设计要求,焊接头应错开布置,每断面焊接头数量不得超过钢筋总数的50%,搭接不超过25%。底板、腹板、顶板钢筋应按设计设置架立筋,架立筋间距50cm,按梅花形布设,以保证能承受受施工荷载,不变形。施工中应注意各种预埋筋(件)的定位及安装,如支座钢筋网片及上承钢板、护栏、伸缩缝预埋筋等,避免疏漏,造成损失。
底板锚垫板箍筋应与底板最底层钢筋联结,顶板锚垫板箍筋应与顶板最顶层钢筋联结。锚具螺旋筋应与锚板背面点焊固定。
钢筋施工中我们做到钢筋接头以焊接为主,绑扎为辅的方法,严格控制接头数量。
对于锚槽部位及人孔部位的钢筋连接,我部采用预留钢筋焊长度,等钢绞线张拉完成后再进行绑条焊接。
钢筋焊接时用2mm厚铁皮做成“V”字形料斗放在接头的下方,防止焊接熔渣落到模板上烧坏竹胶板,影响混凝土的外观质量。
4、砼施工
按照横向分块、纵向分段、竖向分层、由下往上、先底板后腹板、对称施工的顺序浇筑砼。
横向以腹板为分界进行人员分工,每道腹板安排1台振捣器进行振捣。
底板先于腹板浇筑,浇筑进度为底板砼向前推进5~6m后进行腹板砼浇筑,以保证振捣腹板砼时不至砼流出底板过多导致倒角处形成蜂窝,同时不致于因底板砼推进过长,分段砼间因超过初凝时间而形成冷缝。
腹板施工时先浇中间腹板,现浇两侧外腹板。
浇筑时横向两台泵出料做到基本同步,纵向进度一致,避免一侧过快而将模板整体挤到另一侧。
底板厚度范围内砼一次布料到位,高度略低于设计标高1cm左右。腹板分4次布料,每层30~40cm,第一次基本布满倒角处,第一、二次振捣时流入底板的砼基本能满足补充底板厚度不足部分,多余的砼不可立即清理。
腹板砼振捣完成将后方2~3m处的底板多余砼清理出底板,进行底板砼找平,初步收面。
锚垫板后砼布料时从距锚板1m处向锚板方向布料,在锚板位置全合拢,振捣也采取同样的原理。
箱梁顶板砼表面极易出现收缩裂缝,为避免收缩裂缝的出现,最后压面的操作人员应一字排开,反复搓抹。第一次先严格按照砼面高程来粗平,待砼面泌水较少时进行精平。最后,砼具备一定稠度时,用铁抹精细收面、拉毛,收面、拉毛结束后及时做好保护工作,防止人员踏踩、雨水浸泡及其它原因而损坏砼面的外观质量。
5、预应力施工
塑料波纹管采用钢筋按“井”字型点焊成型,定位间距为直线段80cm,曲线段40cm,其端部严格垂直于锚固平面(锚垫板)。
钢绞线切割使用砂轮切割机,严禁使用电气焊烧割。
钢绞线在钢束前进端安置宝塔形锥形头(用电焊焊接成尖头,注意焊缝一定要打磨光滑,否则易损坏塑料波纹管)后部用人工抬着往里穿,或单根穿束。P锚安装后须经常检查P锚头与钢板是否有间隙,约束环位置是否正确。
每联张拉前首先项目部人员根据试验数据进行张拉力和伸长量数据计算,交监理复核无误后再正式施工,每次张拉时查对千斤顶与油表是否对应。
6、支架拆除
支架拆除安排在张拉压浆全部结束后进行,支架拆除应按设计的顺序进行,设计无规定时,应益遵循先支先拆,后支后拆。拆时严禁抛扔。
7、线型控制
施工前,由项目部测量人员对工程附近的导线点进行加密联测,作为施工控制依据。施工中着重抓好平面位置与高程控制,使得每联箱梁衔接平顺。
现浇箱梁施工线型控制分三步走,支架调整后在底板上精确测放腹板边线,顶板施工前精确测放翼缘板边线,护栏立模前根据平曲线要素测放护栏控制线。
8、高温季节的质量控制
由于箱梁浇筑大多在高温季节进行,为确保箱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主要采取以下措施以保持混凝土温度不超过32℃。
(1)集料及其他组成成分的遮荫或围盖和冷却。
(2) 在生产及浇筑时对配料、运送、及其他设备的遮荫或冷却。
(3)喷水以冷却集料。
(4)用致冷法或埋水箱法或在部分拌和水中加碎冰以冷却拌和水,但在拌和完后,冰应全部融化。
(5)与混凝土接触的模板、钢筋、及其它表面,在浇混凝土前应冷却至32℃以下,其方法有盖以土工布或棉絮、喷雾状水,用保护罩覆盖或其它认可的方法。
(6)砼运输时尽量缩短时间,运输过程中应慢速搅拌。
(7)砼浇筑前应准备充分,保证连续浇筑,从拌和楼到入仓的传递时间及浇筑时间要尽量缩短,并尽快开始养护。
9、试验检测
材料采购实行“甲控乙供,执行市场准入制”。在施工过程中,对于各种进场原材料、半成品件(如钢筋、砼等),及时报告试验监理工程师,在监理旁站的情况下取样进行检测工作,保证合格的材料使用,不合格材料作退场处理。对于混凝土所用的水泥、砂石料、外加剂、掺合料对其进行原材料检测,然后选定符合设计及满足规范要求的砼配合比进行验证试验。
混凝土浇筑前通知混凝土厂家试验人员,按要求测定砂石料含水率,调整施工配合比,试验员在搅拌过程中随时抽查配料系统和原材料是否稳定,确保混凝土后盘在控制之中,最后,混凝土供应到现场后,目测混凝土工作性能,无明显缺陷情况下,连续检测坍落度,不符合要求坍落度的混凝土坚决退回处理。
三、结束语
只要严格按照技术规范的要求进行施工,箱梁的施工质量是完全能够得到保证的。做到梁体线型顺畅,砼成品内实外美。
参考文献:
1.《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J041-2000)
2.《公路工程质量检验评定标准》(JTG F80/1-2004) 3.《桥涵》(下册)交通部第一公路工程局总公司主编 人民交通出版社2000.3
4.《建筑施工碗扣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程》(JGJ166-2008)
5.《建筑施工模板安全技术规范》(JGJ162-200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