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古代文学中的名词解释

古代文学中的名词解释

2021-01-26 来源:乌哈旅游


上官体:

是唐代诗歌史上第一个以个人命名的诗歌风格称号。指唐高宗龙朔年间以上官仪为代表的宫廷诗风。题材以奉和、应制、咏物为主,内容空泛,重视诗的形式技巧、追求诗的声辞之美。

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我国唐代初期四位文学家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的合称,简称“王杨卢骆”。

大历诗风:

是指大历至贞元年间活跃于诗坛上的一批诗人的共同创作风貌。他们的诗不再有李白那种非凡的自信和磅礴气势。也没有杜甫那种反映战乱社会现实的激愤和深广情怀,大量的作品表现出一种孤独寂寞的冷落心理,追求清雅高逸的情调。诗歌创作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有雄浑的风骨气概转向淡远的情致,转向细致省净的意象创作,以表现宁静淡泊的生活情趣,虽有风味而气骨顿衰,遂露出中唐面目。

唐代古文运动:

是唐代韩愈、柳宗元等人发起的一场以恢复先秦和汉代散文内容充实、长短自由、质朴流畅的传统,反对浮华的文风的文学革新运动。他们所提倡的散文实际是一种新型的散文,既有所继承,又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时代特点。自内容言,是明道载道,把散文引向政教之用,和当时的政治形势有密切的关系;自形式言,是由骈体而散文,是散文自身

发展的一种要求。这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今人习惯把它称为“古文运动”。

唐传奇:

唐传奇是指唐代流行的文言短篇小说。它远继神话传说和史学文学,近承魏晋南北朝志怪和志人小说,发展成为一种以史传笔法写奇闻异事的小说体式。唐传奇内容更加丰富,题材更为广泛,艺术上也更成熟。唐传奇“始有意为小说”,标志着中国古代小说创作进入了一个新的创作阶段。

敦煌曲子词:

本世纪初,大量五代写本被发现于甘肃敦煌莫高窟(又称千佛洞)。随之而重新问世的唐五代民间词曲,或称为敦煌曲子词,或称为敦煌歌辞。它们是千年词史的椎轮大辂,内容广泛,形式活泼,风格繁富,有鲜明的个性特征和浓郁的生活气息,反映了词兴起于民间时的原始形态。敦煌词的辑本,有王重民的《敦煌曲子词集》,饶宗颐的《敦煌曲》,任二北的《敦煌歌辞总集》等。

30.上官体

上官体为唐初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其诗多为奉和应昭之作,风格上绮错婉媚,体物精工,形式上讲究对称,内容多描写宫廷生活,它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

31.文章四友

“文章四友”是指崔融、李峤、苏味道、杜审言。其中杜审言成就最高;他们都是宫

廷诗人,诗文多应制颂圣,粉饰太平,风格典丽精工,其中杜审言的《和晋陵陆丞相早春游望》等五言律诗的创作艺术对近体诗的形成和发展有一定的贡献。

32.初唐四杰

初唐四杰是指活跃于7世纪下本期文坛上的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他们在思想性格、生活遭遇、文学主张相似,以致创作实践上都有许多共同倾向,故合称初唐四杰又称为“王杨卢骆”。他们反对绮糜的文风,追求刚健的骨气,在理论上强调文学的惊世教化的作用,实践上更侧重于文学的抒情感发的作用,追求壮美的审美境界。他们力图改变齐梁以来的浮靡诗风,但所做诗文未脱尽绮丽习气,但题材较为广泛,风格也较清峻,初具雄伟气势,对唐代文学风气的转变起了一定作用。

南唐词

指五代时候,以词人李璟、李煜、冯延己等为代表风格的词。词以白描手法,抒真挚情,有着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十大才子

指中唐大历年间的十位诗人,即李端、卢纶、吉中孚、韩翃、钱起、司空曙、苗发、崔峒(一作)、耿津、夏侯审,大历初年他们曾在长安参加重要唱和活动,又创作倾向和诗风相近。其中以钱起、卢纶、戴叔伦成就最高。大历诗人创作内容较贫乏,诗风以清丽空灵、省净纤巧为主要特色,相对盛唐,由壮阔变为清秀,由重气势变为重韵味,艺术显得更为精工。

沈宋体

武后时期的重要宫廷诗人沈佺期和宋之问在永明体的基础上,把四声二元化,即把四声归纳为平仄两种。还解决了粘式律的问题,完成了从律句到律篇的过渡。从而创造了一种既有程式约束,又有广阔创造空间的新诗体,也是律诗。在律诗定型的过程中,贡献最大的就是沈宋,是他们最后完成了律诗“回忌声病,约句准篇”的任务,因此律诗最初被称为“沈宋体”。

8.古文运动:

古文运动是指唐代中叶以及北宋时期以提倡古文、反对骈文为特点的文体改革运动;因同时涉及文学的思想内容,所以兼有思想运动和社会运动的性质;“古文”这一概念最先由韩愈提出,他把六朝以来讲求声律及辞藻、排偶的骈文视为俗下文字,以为自己的散文继承了先秦两汉文章的传统,所以称“古文”;韩愈提倡古文,目的在于恢复古代的儒学道统,将改革文风与复兴儒学变为相辅相成的运动,在提倡古文时,进一步强调要文以明道;除唐代的韩愈、柳宗元外,宋代的欧阳修、王安石、曾巩、“三苏”等人也是其中的代表人物。

9.唐传奇:

是在前代志怪小说和史传文学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闻言小说;与六朝小说相比,传奇作者更注重作品的审美价值和愉悦性情的作用,由此形成“作意好奇”、“始有意为小说”的特点;唐传奇器材扩大,篇幅加长,能够比较完整的反映复杂生活,而且在情节构思上曲折离奇,人物刻画细腻逼真,真切的反映社会人生;唐传奇代表了中国古典小说发展的质的新变,它的出现,标志着我国文言小说发展到了成熟的阶段;代表作品有王度《古镜

记》、白行简《李娃传》、杜光庭《虬髯客传》等。

4.元和体(长庆体):

是指唐代诗人元稹、白居易在唐宪宗元和年间所形成的诗风;据《新唐书元稹传》记载:“稹尤长于诗,与居易名相垺,天下传讽,号元和体。”后来模仿元白风格所作的作品,也称元和体;又因白居易编有《白氏长庆集》,元稹编有《元氏长庆集》,故后人也把这种诗风称为“长庆体”。

5.上官体:

指唐初宫廷诗人上官仪为代表的一种诗体。他的诗多为奉和应昭之作,绮靡浮艳,是齐梁宫体诗的余风;据《旧唐书上官仪传》记载,上官仪“工五言,好以绮错婉媚为本,仪既贵显,故当时颇有学其体者,时人谓之上官体”;上官体代表追求形式技巧与声辞之美的宫廷化倾向,但有一种天然媚美之致,体现了较为健康开朗的创作心态和雍容典雅的气度,成为代表当时宫廷诗人创作最高水平的典范;对律诗形式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10.变文:

变文称为“变”,它是在佛教僧侣所谓“唱导”的影响下,继承汉魏六朝乐府诗、志怪小说、杂赋等文学传统而逐渐发展成熟的一种说唱体的通俗文学;变文和后世的“演义”相类似,即把古典的故事重新演说一番变化一番,使人们容易明白;变文以长篇叙事为主,极善于敷衍故事,充分发挥了佛教文学思想的想象奇特、色彩瑰丽、布局宏大、场景宏伟的特点;变文在艺术形式上也有独特的创造,除了叙事曲折、描写生动、想象丰富、语言

通俗外,体制上韵文与散文相结合是其重要特点;变文对唐传奇、讲唱文学及杂居、南戏曲文学都有积极的影响。

理解“盛唐气象”?

参考答案:盛唐诗歌内容丰富,思想深刻,体制大备,艺术精湛,思想和艺术都超越前代而臻于唐五代诗的顶峰。欣欣向荣的时代造就了一代人胸襟开阔、抱负远大、热情开朗、乐观自信的精神风貌,也激起了他们入世与出世、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从而在内容方面形成盛唐诗歌所特有的理想主义、英雄性格和浪漫色彩,在艺术上则表现出清新自然、雄健高华、兴象超妙、声律圆融的鲜明特色。

【古文】

古文之名,始见于司马迁,指汉时先秦文字。古文作为文体,始于韩愈,指上继先秦两汉、奇句单行的文字,是相对于盛行于六朝、在唐代仍占据主导地位的骈体文而言的。

【古文运动】

中唐时期由韩愈领导、得到柳宗元大力支持、有“韩门弟子”参加的,以“文以载道”相号召,以古文反对骈文的一场运动。是一次有目的、有理论主张、有广泛参与者并且有深远影响的文学革新。它带来了散文创作的大繁荣,造成了中国古典散文发展的又一个高峰。古文运动扭转了六朝至唐初骈文统治文坛的局面,在散文的思想与艺术发展上也都取得了重大成就。

【变文】

民间曲艺“转变”所用的底本。对“变”字的解释,历来有多种不同的见解和推测,或认为是梵文citra(图画)的音译,或认为是“变更”、“神通变化”等义,或认为是佛教语“因缘变”(因果变换)的简称,迄无定论。现存变文的内容主要是三类:一是演唱佛经故事的,二是演唱历史故事的,三是演唱民间传说的。后二者往往相互渗透,即历史故事多带有传说色彩,民间传说常牵扯历史人物。另外有一种比较特别,数量也少,是演唱当时重大事件的。

沉郁顿挫“:1)是指感情而言,”沉郁“者,”意“也,”沉郁“是指有深挚、沉雄,郁结,抑塞的感情内容;”顿挫“者,”法“也,”顿挫“是指感情的力度,深度,浓度,侧重于意和思想,是指感情表达的方式。沉郁与作品的内容主题有关;顿挫与作品的谋篇、结构、遣词造句等表达方法有关,而两者之间又是统一的。纵观杜甫的作品,思想内容博大精深、韵味深远;感情境界凝重深沉、忧郁悲壮;表达方式百转千回、反复咏叹。

2)沉郁顿挫在杜诗中,有感情和形式两方面的体现。在感情上,是深厚、悲怆。感伤、郁结的,体现了杜甫的忧国忧民之情。沉郁顿挫“风格形成的原因与杜甫的经历、思想、美学观点有密切的联系。

2、初唐四杰:初唐四杰是王勃、杨炯、卢照邻、骆宾王。四杰在文学主张上都竭力反对华而不实的绮靡之风,提倡抒发真情实感。对齐梁文风的批判尤显自觉。四杰诗文在内容上有较大的开拓,由宫廷走向市井,由台阁移至江山与塞漠。题材扩大了,思想严肃了,五言八句的律诗形式也有了初步的定型。他们的诗带有强烈的热情与幻想,愤懑与牢骚,不仅反映了齐梁所没有的大唐盛世气象,而且气势雄壮,意境宏博,节奏有力,语言浏亮,富于个性,壮而不虚,刚而能润,雕而不碎,按而弥坚。四杰为结束齐染文风,开启盛唐之间做出了功不可没的贡献。

12、花间词:五代后蜀时,卫尉少卿赵崇祚将晚唐五代词人温庭筠、韦庄等十八家词编为《花间集》,这是我国最早的一部文人词总集,花间词派因此得名。其核心内容不脱冶游宴乐、男女私情,风格绮艳婉丽,对宋词产生了直接而深远的影响。

1.盛唐时期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是以王孟为代表的(山水田园诗派)和以高岑为代表的(边塞诗派)。其中的“王孟”是诗人(王维)和(孟浩然),“高岑”是诗人(高适)和(岑参)。

2.“三吏”、“三别”是唐朝诗人(杜甫)的代表作,这些诗反映了“安史之乱”给人民造成的巨大灾难,被称为“诗史”。

3.中唐诗坛影响最大的两个诗派是祟尚险怪的(韩孟诗派)和崇尚浅俗的(元白诗派)。前者的代表人物韩愈“以文为诗”的倾向对宋诗影响深远,后者以创作讽喻时事的新乐府著称。

4.白居易的词作《忆江南》其一中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是脍炙人口的佳句。

5.晚唐词人(温庭筠)被后人称为“花间鼻祖”,他被列为《花间集》中十八位词人之首,入选的作品也有六十六首之多。

6.“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是南唐词人(李煜)的《虞美人》(春花秋月何时了)一词中的名句。

7.建安时期著名诗人(曹操)的《步出夏门行》(东临碣石) (又称《观沧海》),可以

说是我国诗歌史上第一首山水诗。

8.为山水诗奠定基础的是南朝宋诗人(谢灵运),他山水诗中的名句“池塘生春草,园柳变鸣禽”,被历代诗人所赞赏。

9.南朝齐诗人(谢朓)对山水诗的发展起了很大的推进作用,他的山水名句“余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也历来被人称道。

10.东晋大诗人陶渊明开创了田园诗歌,他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种豆南山下,(草盛豆苗稀)。晨兴理荒秽,(带月荷锄归)”,描写农村生活的悠然和田间劳动的快乐,都是田园诗中不朽的名句。

11.与沈佺期一起开创沈宋体的唐代诗人(宋之问)的山水诗也很有特色,他《灵隐寺》一诗中的“楼观沧海日,门对浙江潮”是历来为人称道的写景名句。

12.唐代诗人孟浩然的诗风以清淡著称,但他《临洞庭》中的名句“气蒸云梦泽,(波撼岳阳城)”却气势壮阔。

13.盛唐诗人王维将绘画的技法运用到山水诗的创作中,他的名作(《终南山》):“太乙近天都,连山到海隅。白云回望合,青霭如看无”就体现出绘画的构图和色彩之美。

14.王维的《山居秋暝》中“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几句创造出一种水月镜花般不可凑泊的纯美诗境。

15.“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是宋代大文豪苏轼对唐代诗人(王维)的诗和画的评价。

16.李白笔下的华夏山水气势磅礴,神奇秀丽,如(《将进酒》)中“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又如《望天门山》中“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17.唐代诗人李白在《蜀道难》一诗中用“蜀道之难,(难于上青天)”这样的句子来渲染蜀道的雄伟、奇险和神秘。

18.杜甫早年创作的山水名作《望岳》中“(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透露出一股少年的英气;他的(《登岳阳楼》)则表现出一种忧国忧民的情感,其中的“吴楚东南坼,(乾坤日夜浮)”是描写洞庭湖的名句。

19.中唐山水诗的风格比较清雅闲淡,如韦应物广为传诵的名句“春潮带雨晚来急,(野渡无人舟自横)”充满了宁静闲逸的野趣。

20.柳宗元的(《江雪》)一诗中塑造了一个“独钩寒江雪”的孤傲高洁的渔翁形象,而他的《渔翁》一诗则塑造了一个超凡脱俗的渔翁形象,诗中“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更是造语新奇,意境悠远。

21.唐初诗人王绩可以算是唐代第一位田园诗人,他的代表作(《野望》)写道:“树树皆秋色,山山唯落晖。牧人驱犊返,猎马带禽归”。

22.南宋诗人陆游的《游山西村》一诗完全脱胎于孟浩然的《过故人庄》,诗中“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写景明丽,又颇含哲理,历来为人称道。

23.唐代诗人(王维)以画家的眼光和绘画的笔调来描绘田园风光的淡雅优美,意境清远,他的代表作《渭川田家》和《新晴野望》即是如此。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