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北省2017届高三历史4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湖北省2017届高三历史4月模拟试卷(含解析)

2021-05-16 来源:乌哈旅游
2017年湖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曾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庶。这一事件说明( )

A.嫡长子继承制日渐制度化 B.分封制收到重大冲击 C.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的废立 D.中央集权制已现雏形

2.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丞相计21人,22人次,考其出身地域,其中齐鲁人合计7人,8人次。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 )

A.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壮大 B.儒学的政治影响力显著增加 C.察举成为人才选拔主要途径 D.黄河下游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3.如图是我国某个历史时期东南沿海主要外销瓷窑口分布图。该历史时期最早可能是( )

A.唐 B.宋 C.明 D.清

4.在明朝,粮食的主要产地是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但江南所产粮食不能满足本地需要,以至于“吴中等地,全恃湖广、江西”。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城市居民的迅速增加 B.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D.重农抑商事实上的松弛

5.1902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学的学生们为反抗校方的专制统治而集体退学。受其影响,东南许多地区的退学、罢课、集会等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被社会上称为“学界风潮”。这种现象表明( )

A.清末“预备立宪”丧失民心、 B.民主共和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C.新型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崛起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6.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抗暴自卫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其意图主要是( ) A.论证中国抗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 B.揭露日本侵犯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希望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暴自卫 D.呼吁世界各国制止日军的侵略行径

7.“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在这里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期间的农民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下的土地革命 C.1947年启动的土地改革 D.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运动

8.如表是1952年主要工业品总产量的国际比较,据此可知( )

原煤(亿吨) 原油(万吨) 发电量(亿度) 钢(万吨) 水泥(万吨) 中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法国 印度 0.66 44 73 135 286 5.1 2.6 0.4 29 449 0.5 15 330 865 742 0.3 25 51 146 266 26671 3788 3887 912 8785 2733 484 3872 1019 446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B.重工业发展出现急躁冒进情绪 C.中国工业生产基础和水平落后 D.冷战形势制约了中国战略选择

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道:1968年11月底,北京重新发表了毛泽东在1949年3 月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其中有段引人注目的话是:“我们不应当怕麻烦、图清静而不去接受这些谈判……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这表明中国政府( ) A.调整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B.寻求中美和解的意向比较明显 C.改变了“一边倒”的策略 D.力图冲破美国的遏制孤立政策

10.公元前445年,罗马保民官坎努利斯提议平民有权当选执政官,因贵族的执意抵制,改设贵族、平民均可当选的军政官,行使执政官职权。贵族随即提出增设检察官,只从贵族中推选。该历史现象说明了( ) A.罗马对外征服过程中的矛盾突出 B.罗马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C.万民法的出现是历史选择的产物 D.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尖锐复杂性

11.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它客观反映了( ) A.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 B.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 C.“斯大林模式”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D.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12.观察漫画(如图),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合理主题是( )

A.两极格局彻底崩溃 B.美国追求单极世界 C.狭隘民族主义泛滥 D.全球化趋势的困惑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通常的理解,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按照此定义,迄今为止的西方出现过两种民主

的形式,即:古典民主(古代希腊城邦的公民民主)和现代民主(在现代民族国家范围内,以代议制形式存在的民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巴达的制度比较精英化,只有贵族出身的人才能直接执行公务,其行政机构元老院只有30人,军事指挥员即国王只有两个。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期间,伯利克里曾发表过著名的演讲;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多数人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但战争的结局,雅典被打败,斯巴达却胜利了。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封建社会。西方崛起的第一步,就是依靠专制王权消除分裂、统一国家,它是一种新的国家形态,是你们所知道的“民族国家”,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

材料三 13世纪末以来,英国议会的角色不断变化。在封建时代,议会是等级君主制的议事场所。在专制时代,议会是专制王权的统治工具。议会反抗王朝的统治是在斯图亚特时期,那个时候,议会是革命的领导核心。

材料四 现代民主不是从古典民主发展出来的,它的源头在中世纪。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但民主制度并没有到来。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创造的是“少数人的统治”,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这个制度在英国历史上叫“旧制度”。从1832年到1928年,总共5次议会改革,英国实现了不分性别、不分财富、不分职业、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的平等选举权,现代民主制度也在英国最终确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希腊的两种基本政治形式,并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材料四所说的“现代民主不是从古典民主发展出来的,它的源头在中世纪”的理解。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旧制度”的基本内涵,并分析推动该制度走向“现代民主制度”的主要因素。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口的职业结构 大类 专业人员 比例 5% 政府部门 社会部门 商业人员 30% 细类 官员、胥吏、职业性的安保人员等 职业文人(老师、作家等)、医生、牧师、僧人等 个体批发商 商品经纪人、钱庄主、批发坐(行)商、买办等 个体零售商 零售店老板、小额高利贷者、饭店老板、游商等 雇员 运输人员 制造业人员 建筑人员 农业人员 边缘群体 30% 10% 10% 5% 10% 账房先生和学徒、商业劳动者等 运输代理人、船主与水手、长途挑夫、从事当地运输的驮夫等 工匠、手工作坊的学徒和雇工等 技工、建筑学徒和工匠等 土地耕作者、牧畜饲养人、渔民等 保镖、门房、家仆、艺人(卖唱、说书等)、乞丐、无业者等 ﹣﹣摘自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

解读材料,围绕“社会变迁”提取一个合理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晚清历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1小题,满分15分)

15.材料 隋唐时期是历史学的繁荣时期。此前各种史书都由私人修撰,唐太宗贞观三年,始设史馆。史馆设监修国史1人,由宰相兼任,是修史活动的主持者;修撰4人,是兼任的修史者;直馆若干人,是专任的修史工作者。

唐朝君臣所重视的首先是当朝史的修撰,分为实录和国史两种。前者主要是史官和宰相们记录的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处理军政大事的时政记,后者与实录并行、改实录的编年体为纪传体。《唐会要》“诸司应送史馆事例”载,各地方州县、中央各部门都要定期把本地本部门的有关资料送交史馆存用,并严格了送交资料的种类、方式和时间。史馆人员如果需要还可随时调阅各地各部门的有关资料。唐太宗专门令魏征对所修各史“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据材料概括唐代所设史馆的主要特点。

(2)唐太宗专门令魏征对所修各史“多所损益”的主要意图是什么?据此,你如何评价其设置的史馆?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小题,满分0分)

16.材料 如图所示

图中左图是某地空投的情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美国及其盟友都在向该地运输给养物资;右图摄于1951年夏天,一个朝鲜姑娘背着她年幼的弟弟,他们身后是一辆美军坦克。

﹣﹣摘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中两幅图片的拍摄者都是“西方人”,请提取它们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 (2)这些历史现象对上述两个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国际影响?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1小题,满分0分)

17.材料 刘鸿生,早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肄业。清末为开平矿务局上海办事处买办、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刘鸿生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被称为“煤炭大王”。此后,刘鸿生又开始向火柴业进军。

当时,在中国的火柴市场上畅销的主要是瑞典的凤凰牌和日本的猴子牌,而国产火柴因容易自燃且有毒性,难以与其竞争。……及至鸿生火柴厂于1920年正式创立时,刘鸿生已成为精通安全火柴关键生产技术的专家。……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引发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抵制日货浪潮,鸿生火柴厂的产品则更加畅销。当瑞典火柴公司收买日商火柴厂企图东山再起时,刘鸿生多方奔走说服中华、荧昌两个火柴厂与鸿生火柴厂合并,组成实力更加雄厚的大中华火柴公司。……至20世纪30年代,大中华火柴公司已拥有7个分厂,资本多达365万元,刘鸿生自然而然地又登上了“火柴大王”的宝座。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刘鸿生登上“火柴大王”宝座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主要影响。

2017年湖北省高考历史模拟试卷(4月份)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

1.据《国语•周语》记载,周宣王曾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庶。这一事件说明( )

A.嫡长子继承制日渐制度化 B.分封制收到重大冲击 C.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的废立 D.中央集权制已现雏形 【考点】12:西周的分封制.

【分析】本题考查西周的分封制,分封制是西周的政治制度.从目的看,是为了巩固奴隶制国家政权.从具体做法看, 周王把王族、功臣和先代的贵族分封到各地做诸侯,建立诸侯国. 【解答】“周宣王曾强立鲁武公的少子为嗣君,宣王起兵伐鲁,废嫡而立庶“表明天子有权干涉诸侯的废立,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2.自昭宣时期到西汉末年,丞相计21人,22人次,考其出身地域,其中齐鲁人合计7人,8人次。这段材料客观上反映出了( )

A.地方豪强地主势力不断壮大 B.儒学的政治影响力显著增加 C.察举成为人才选拔主要途径 D.黄河下游成为政治文化中心 【考点】38:儒家思想的发展演变.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汉朝儒家思想的影响,要求学生街和汉朝董仲舒强化儒家思想所产生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解答】A.从材料可以看出,汉朝武帝以后受齐鲁文化影响的宰相人数相对较多,这主要反映的是思想对政治的影响,不是体现出地方豪强势力的作用.

B.是儒家思想的发源地和重要的代表地区,汉朝对丞相的选拔任用有相当部分来自齐鲁地区,说明儒学对当时社会政治的影响力明显增强. C.材料没有体现出察举制的内容.

D.宰相出自齐鲁,并不能说明中国政治中心在齐鲁地区.

故选B.

3.如图是我国某个历史时期东南沿海主要外销瓷窑口分布图。该历史时期最早可能是( )

A.唐 B.宋 C.明 D.清 【考点】2E:中国古代陶瓷业的成就.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的陶瓷业.需要掌握宋朝制瓷业的发展状况.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图示的解读,结合宋朝制瓷业的发展状况解答即可.

【解答】依据题干图示中“景德镇窑”、“龙泉窑”等信息可知,这一时期是宋朝,是宋朝五大瓷窑中的代表,故B项正确.ACD三项均不符合,应排除.故选B.

4.在明朝,粮食的主要产地是长江下游的江南地区,但江南所产粮食不能满足本地需要,以至于“吴中等地,全恃湖广、江西”。导致这种现象的原因主要是( ) A.城市居民的迅速增加 B.区域间长途贩运的发展 C.经济重心的南移完成 D.重农抑商事实上的松弛 【考点】2V:中国古代经济发展的特点.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古代城市经济发展的相关知识.解题的关键是结合所学知识对江南所产粮食不能满足本地需要原因的准确解读.

【解答】结合所学知识可知,随着商品经济的发展,城市人口增加,同时,商业的发展在一定程度上对粮食的发展带来一定的冲击,故A正确.

此时长途贩运刚兴起,谈不上发展,依据材料“全恃湖广、江西”可知与区域间长途贩运关

系不大.故选B. C在宋朝完成,故排除. D说法不符合史实,故排除. 故选A.

5.1902年11月,上海南洋公学的学生们为反抗校方的专制统治而集体退学。受其影响,东南许多地区的退学、罢课、集会等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被社会上称为“学界风潮”。这种现象表明( )

A.清末“预备立宪”丧失民心、 B.民主共和成为主流社会思潮 C.新型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崛起 D.封建思想统治地位受到冲击 【考点】9A:辛亥革命.

【分析】本题考查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思想上给中国人民带来了不可低估的解放作用.革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深入人心.反帝反封建斗争,以辛亥革命为新的起点,更加深入、更加大规模地开展起来.

【解答】”上海南洋公学的学生们为反抗校方的专制统治而集体退学.受其影响,东南许多地区的退学、罢课、集会等反抗斗争风起云涌“表明新型知识分子在政治上崛起,故C正确; ABD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C.

6.八一三事变爆发后,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抗暴自卫声明》:“中国之领土主权,已横受日本之侵略,国联盟约、九国公约、非战公约,已为日本所破坏无余。”其意图主要是( ) A.论证中国抗日是世界反法西斯的一部分 B.揭露日本侵犯了“凡尔赛﹣华盛顿体系” C.希望组建抗日民族统一战线抗暴自卫 D.呼吁世界各国制止日军的侵略行径 【考点】9S:抗日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抗日战争.需要掌握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抗暴自卫声明》的目的.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与分析.

【解答】依据题干材料可知,国民政府外交部发表《抗暴自卫声明》德目的是呼吁世界各国反对日军的侵略行径,故D项正确.

AB两项不符合题干的主旨,应排除. C项材料没有体现,应排除. 故选D.

7.“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辛亥革命没有这个变动,所以失败了。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毛泽东在这里描述的是( ) A.北伐战争期间的农民运动 B.“工农武装割据”下的土地革命 C.1947年启动的土地改革 D.新中国成立前后的土地改革运动 【考点】9K:国共合作和北伐战争.

【分析】本题考查国民大革命.需要掌握北伐战争期间农民运动的作用.解题的关键是对“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的分析理解.

【解答】依据题干“国民革命需要一个大的农村变动”、“现在有了这个变动,乃是革命完成的重要因素”可知,强调是国民大革命时期农民运动的重要性,故A项正确. BCD三项均与题干时间不符, 应排除. 故选A.

8.如表是1952年主要工业品总产量的国际比较,据此可知( )

原煤(亿吨) 原油(万吨) 发电量(亿度) 钢(万吨) 水泥(万吨) 中国 美国 苏联 日本 法国 印度 0.66 44 73 135 286 5.1 2.6 0.4 29 449 0.5 15 330 865 742 0.3 25 51 146 266 26671 3788 3887 912 8785 2733 484 3872 1019 446 A.国民经济恢复工作基本完成 B.重工业发展出现急躁冒进情绪 C.中国工业生产基础和水平落后 D.冷战形势制约了中国战略选择

【考点】G3:一五计划.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经济建设.需要掌握中国工业生产基础和水平落后的表现.解题的关键是对题干表格的解读与分析,注意表格中的国家与数据.

【解答】依据题干表格可知,1952年中国与美国、苏联、日本、法国等国在工业品总产量中比重较低,说明中国工业生产基础和水平落后,故C项正确. 从题干表格中不能看出国民经济恢复工作的信息,故A项错误. 题干表格反映不出重工业发展出现急躁冒进情绪,故B项错误. D项不能从题干表格中得出,应排除. 故选C.

9.《剑桥中华人民共和国史》写道:1968年11月底,北京重新发表了毛泽东在1949年3 月七届二中全会上的讲话,其中有段引人注目的话是:“我们不应当怕麻烦、图清静而不去接受这些谈判……我们的原则性必须是坚定的,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这表明中国政府( ) A.调整与苏联的外交政策 B.寻求中美和解的意向比较明显 C.改变了“一边倒”的策略 D.力图冲破美国的遏制孤立政策 【考点】FP:中美关系正常化.

【分析】本题考查新中国的外交调整,关键对材料内容的理解,抓住时间“1968年”和内容“我们也要有为了实现原则性的一切许可的和必需的灵活性”,联系当时国际环境变化对中国外交调整的影响.

【解答】根据所学,1968年,当时国际关系中,美苏争霸美国处于劣势,中苏关系恶化,“一边倒”早已放弃,苏联成为中国外交安全的最大威胁,中国外交正处于困境之时,因此为了共同对付苏联,中美有着共同利益,中美关系可以调整.故B项正确,ACD不正确. 故选B.

10.公元前445年,罗马保民官坎努利斯提议平民有权当选执政官,因贵族的执意抵制,改设贵族、平民均可当选的军政官,行使执政官职权。贵族随即提出增设检察官,只从贵族中推选。该历史现象说明了( )

A.罗马对外征服过程中的矛盾突出 B.罗马公民的权利受到法律保护 C.万民法的出现是历史选择的产物 D.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尖锐复杂性 【考点】4C:古代罗马的政治制度.

【分析】本题考查古代罗马政治制度的演变情况.关键信息有:因贵族的执意抵制,改设贵族、平民均可当选的军政官,行使执政官职权.贵族随即提出增设检察官,只从贵族中推选. 【解答】AC均出现在罗马对外扩张时期,罗马对外扩张是在公元前3世纪开始,故排除. B材料不能体现,故排除.

依据材料依据材料“因贵族的执意抵制,改设贵族、平民均可当选的军政官,行使执政官职权.贵族随即提出增设检察官,只从贵族中推选”可知贵族与平民矛盾尖锐,体现出平民与贵族斗争的尖锐复杂性.故D正确. 故选D.

11.1929~1930年,美国有36个州的几百家企业参与制造苏联的订货;1931年美国机器设备出口总量的约50%为苏联所购买。它客观反映了( ) A.美国寻求商品销售市场的迫切希望 B.美苏两国贸易关系相对稳定 C.“斯大林模式”世界影响力不断扩大 D.美国出现国家干预经济模式

【考点】D1:1929﹣1933资本主义经济危机.

【分析】本题主要考查1929年经济危机的影响,要求学生结合29年经济危机对美国和苏联的影响来分析材料.

【解答】A.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经济危机是商品生产过剩的危机材料,可以看出当时美国几百家企业纷纷向苏联出口产品,反映出他们迫切需要寻找商品市场,减缓经济危机对他们的影响.

B.材料主要反映的是美苏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看不出两国贸易关系是否相对稳定. C.材料没有看出斯大林模式对苏联的影响和对世界的影响,主要反映的是美苏两国之间的贸易发展.

D.材料没有体现出美国政府对经济采取的措施,看不出国家干预经济模式的存在.

故选A.

12.观察漫画(如图),你认为作者想要表达的合理主题是( )

A.两极格局彻底崩溃 B.美国追求单极世界 C.狭隘民族主义泛滥 D.全球化趋势的困惑 【考点】EP: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

【分析】本题考查经济全球化的发展趋势,经济全球化是当今世界经济和科技发展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适应了生产力进一步发展的要求,促进了各国经济的较快发展.但同时,也使世界经济的发展蕴藏着巨大的风险.

【解答】从图中的”全球化“可知,全球化趋势的困惑,故D正确; ABC材料未体现,排除. 故选D.

二、解答题(共2小题,满分37分)

13.通常的理解,民主是“多数人”的统治。按照此定义,迄今为止的西方出现过两种民主的形式,即:古典民主(古代希腊城邦的公民民主)和现代民主(在现代民族国家范围内,以代议制形式存在的民主).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一 斯巴达的制度比较精英化,只有贵族出身的人才能直接执行公务,其行政机构元老院只有30人,军事指挥员即国王只有两个。公元前431年雅典和斯巴达之间爆发战争。期间,伯利克里曾发表过著名的演讲;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多数人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但战争的结局,雅典被打败,斯巴达却胜利了。

材料二 西罗马帝国崩溃后,在西欧出现了“我的附庸的附庸不是我的附庸”的封建社会。

西方崛起的第一步,就是依靠专制王权消除分裂、统一国家,它是一种新的国家形态,是你们所知道的“民族国家”,是民族国家的第一个阶段。

材料三 13世纪末以来,英国议会的角色不断变化。在封建时代,议会是等级君主制的议事场所。在专制时代,议会是专制王权的统治工具。议会反抗王朝的统治是在斯图亚特时期,那个时候,议会是革命的领导核心。

材料四 现代民主不是从古典民主发展出来的,它的源头在中世纪。光荣革命后议会成为权力的中心,但民主制度并没有到来。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创造的是“少数人的统治”,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这个制度在英国历史上叫“旧制度”。从1832年到1928年,总共5次议会改革,英国实现了不分性别、不分财富、不分职业、不分种族、不分宗教信仰的平等选举权,现代民主制度也在英国最终确立。

﹣﹣以上材料均摘编自钱乘旦《西方“民主”的历史与现实》

(1)据材料一,概括古代希腊的两种基本政治形式,并结合材料二、三,谈谈你对材料四所说的“现代民主不是从古典民主发展出来的,它的源头在中世纪”的理解。

(2)据材料四和所学知识指出“旧制度”的基本内涵,并分析推动该制度走向“现代民主制度”的主要因素。

【考点】4B:古代希腊的政治制度;61:近代西方民主政治.

【分析】本题考查西方民主政治的发展历程.考查古代希腊的两种基本政治形式;对“现代民主不是从古典民主发展出来的,它的源头在中世纪”的理解;光荣革命后“旧制度”的基本内涵以及推动该制度走向“现代民主制度”的主要因素.需要掌握雅典民主政治的特点、弊端;英国君主立宪制确立的历程及其影响等知识.

【解答】(1)第一小问的形式,依据材料一“斯巴达的制度比较精英化,只有贵族出身的人才能直接执行公务”可以得出斯巴达为代表的以贵族为主的少数人的统治;“我们的制度之所以被称为民主政治,是因为政权在多数人手中,而不是在少数人手中”可以得出雅典为代表的以公民为主的多数人的民主.第二小问的理解,实际上考查雅典民主政治的弊端和欧洲的中世纪的政治、经济状况,依据材料二、三,结合所学可知,现代民主是在现代民族国家范围内、以代议制形式存在的民主;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典民主存在致命的弊端;而在欧洲的中世纪,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影响后世深远的议会. (2)第一小问的内涵,依据材料四“光荣革命解决了一个人统治国家的问题,但创造的是少数人的统治,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结合光荣革命的影响可知,内涵是“少

数人的统治”,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光荣革命后逐渐产生的君主立宪制.第二小问的因素,结合英国君主立宪制的发展历程、工业革命的影响等知识可以得出因素是18世纪中后期以来的工业革命;1832年以后的议会改革;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如自由主义思潮). 故答案为:

(1)形式:斯巴达为代表的以贵族为主的少数人的统治,雅典为代表的以公民为主的多数人的民主.

理解:现代民主是在现代民族国家范围内、以代议制形式存在的民主;以雅典为代表的古典民主存在致命的弊端;而在欧洲的中世纪,诞生了现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现代意义上的民族国家,影响后世深远的议会.

(2)内涵:是“少数人的统治”,几十个大贵族通过议会来进行统治,光荣革命后逐渐产生的君主立宪制,

因素:18世纪中后期以来的工业革命;1832年以后的议会改革;一浪高过一浪的思想解放潮流(如自由主义思潮).

14.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材料 汉口的职业结构 大类 专业人员 比例 5% 政府部门 社会部门 商业人员 30% 细类 官员、胥吏、职业性的安保人员等 职业文人(老师、作家等)、医生、牧师、僧人等 个体批发商 商品经纪人、钱庄主、批发坐(行)商、买办等 个体零售商 零售店老板、小额高利贷者、饭店老板、游商等 雇员 账房先生和学徒、商业劳动者等 运输人员 制造业人员 建筑人员 农业人员 边缘群体 30% 10% 10% 5% 10% 运输代理人、船主与水手、长途挑夫、从事当地运输的驮夫等 工匠、手工作坊的学徒和雇工等 技工、建筑学徒和工匠等 土地耕作者、牧畜饲养人、渔民等 保镖、门房、家仆、艺人(卖唱、说书等)、乞丐、无业者等 ﹣﹣摘自罗威廉《汉口:一个中国城市的冲突和社区》

解读材料,围绕“社会变迁”提取一个合理的历史现象,并结合晚清历史的相关史实,进行简要阐述。(要求:明确写出所归纳的历史现象,阐述须有史实依据) 【考点】MH:中国近代化道路的曲折性.

【分析】本题考查近代中国的近代化.考查1860~1895汉口近代化的现象及其说明.需要掌握列强入侵对中国的影响.

【解答】第一小问的现象,依据材料汉口的职业结构表可以概括现象是1860~1895年,汉口近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第二小问的阐释,结合1860~1895年汉口出现新兴职业的原因、影响说明即可,最后得出结论. 故答案为: 示例:

历史现象:1860~1895年,汉口近代意义上的商品经济有了长足发展.

阐述:这一时期的汉口出现了职业作家、商品经纪人、买办、运输代理人、技工等新兴职业,它是 19世纪 60年代以来汉口的开埠通商、洋务运动的展开以及汉口自身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而传统的农业人员比例的不断下降,表明当地的自给自足自然经济在逐渐瓦解,经济结构发生了重大变化.

总结:该历史现象是近代中国口岸经济的一个缩影,是中西文化碰撞的结果,推进了中国近代化进程.

选做题【历史上重大改革回眸】(共1小题,满分15分)

15.材料 隋唐时期是历史学的繁荣时期。此前各种史书都由私人修撰,唐太宗贞观三年,始设史馆。史馆设监修国史1人,由宰相兼任,是修史活动的主持者;修撰4人,是兼任的修史者;直馆若干人,是专任的修史工作者。

唐朝君臣所重视的首先是当朝史的修撰,分为实录和国史两种。前者主要是史官和宰相们记录的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处理军政大事的时政记,后者与实录并行、改实录的编年体为纪传体。《唐会要》“诸司应送史馆事例”载,各地方州县、中央各部门都要定期把本地本部门的有关资料送交史馆存用,并严格了送交资料的种类、方式和时间。史馆人员如果需要还可随时调阅各地各部门的有关资料。唐太宗专门令魏征对所修各史“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

﹣﹣摘自张岂之《中国历史•隋唐辽宋金卷》

(1)据材料概括唐代所设史馆的主要特点。

(2)唐太宗专门令魏征对所修各史“多所损益”的主要意图是什么?据此,你如何评价其设置的史馆?

【考点】MI: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

【分析】本题考查中国历史上的重大改革.考查唐代所设史馆的主要特点;唐太宗专门令魏征对所修各史“多所损益”的主要意图;对史馆的设置的评价.解题的关键是对材料的解读,提取有效信息,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概括即可.

【解答】(1)本小问的特点,依据材料“唐太宗贞观三年,始设史馆,史馆设监修国史1人,由宰相兼任,是修史活动的主持者;修撰4人,是兼任的修史者;直馆若干人,是专任的修史工作者”可以得出是国家常设的一种专门编修史书的政府机构;“唐朝君臣所重视的首先是当朝史的修撰,分为实录和国史两种.前者主要是史官和宰相们记录的皇帝言行的起居注、处理军政大事的时政记”可以得出首重当朝史尤其是皇帝事迹的修撰;“各地方州县、中央各部门都要定期把本地本部门的有关资料送交史馆存用,并严格了送交资料的种类、方式和时间”、“史馆人员如果需要还可随时调阅各地各部门的有关资料.唐太宗专门令魏征对所修各史总加撰定,多所损益,务存简正”可以得出资料征集制度具体而完备.

(2)第一小问的意图,依据材料,结合所学可知,意图是统一思想和撰史标准.第二小问的评价,依据前两问的特点和意图,结合所学知识可知,唐朝史馆的设置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体现;便利了史料的收集与整理,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限制了史学的发展,使史学进一步成为政治的附庸. 故答案为:

(1)是国家常设的一种专门编修史书的政府机构;首重当朝史尤其是皇帝事迹的修撰;资料征集制度具体而完备.

(2)意图:统一思想和撰史标准.

评价:是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重要体现;便利了史料的收集与整理,保存了大量珍贵的史料;限制了史学的发展,使史学进一步成为政治的附庸.

【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共1小题,满分0分) 16.材料 如图所示

图中左图是某地空投的情景,在近一年的时间里,美国及其盟友都在向该地运输给养物资;

右图摄于1951年夏天,一个朝鲜姑娘背着她年幼的弟弟,他们身后是一辆美军坦克。

﹣﹣摘自帕尔默《现代世界史》

(1)材料中两幅图片的拍摄者都是“西方人”,请提取它们反映的共同历史现象。 (2)这些历史现象对上述两个地区产生了怎样的国际影响?

【考点】E5:冷战对国际关系的影响.

【分析】(1)本题主要考察战后的冷战格局,要求学生结合冷战在欧洲和亚洲的具体表现来分析材料.

(2)本题主要考查柏林危机和朝鲜战争的基础知识,要求学生结合二战以后德国的分裂和朝鲜的分裂的过程来分析材料.

【解答】(1)从材料可以看出,第一幅图片是指柏林危机,第二幅图片是朝鲜战争,他们的共同信息应该都是美苏两大国的对抗,主要体现的是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对共产主义社会实行冷战,同时也可以看出冷战使冲突地区的人民生活受到影响.

(2)结合所学知识,我们可知,柏林危机,使德国一分为二,从东德和西德,朝鲜地区的冲突,最终也导致了朝鲜的分裂,但影响到东亚地区的政治格局变化,使中国和苏联联系更加密切.日本美国韩国逐渐形成军事同盟关系.美国将日韩作为亚洲反共的基地. 故答案为:

(1)美国为代表的西方社会力图遏制共产主义的扩张;大国间的暴力冲突影响当地民众生活. (2)左图:德国分裂;欧洲的政治边界逐渐被分成两半(或加剧美苏冷战).

右图:朝鲜分裂;中国与苏联的联系日益密切;美国与日本和解,日本逐渐成为美国在亚洲对抗的共产主义的主要基地.

【中外历史人物评说】(共1小题,满分0分)

17.材料 刘鸿生,早年在上海圣约翰大学肄业。清末为开平矿务局上海办事处买办、第一

次世界大战期间,刘鸿生以经营开滦煤炭起家,被称为“煤炭大王”。此后,刘鸿生又开始向火柴业进军。

当时,在中国的火柴市场上畅销的主要是瑞典的凤凰牌和日本的猴子牌,而国产火柴因容易自燃且有毒性,难以与其竞争。……及至鸿生火柴厂于1920年正式创立时,刘鸿生已成为精通安全火柴关键生产技术的专家。……1925年“五卅惨案”发生,引发全国各地风起云涌的抵制日货浪潮,鸿生火柴厂的产品则更加畅销。当瑞典火柴公司收买日商火柴厂企图东山再起时,刘鸿生多方奔走说服中华、荧昌两个火柴厂与鸿生火柴厂合并,组成实力更加雄厚的大中华火柴公司。……至20世纪30年代,大中华火柴公司已拥有7个分厂,资本多达365万元,刘鸿生自然而然地又登上了“火柴大王”的宝座。

﹣﹣摘自朱英《中国近代史十五讲》

(1)据材料和所学知识,概括刘鸿生登上“火柴大王”宝座的主要原因。 (2)据材料和所学知识,简要分析其主要影响。 【考点】A5: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展.

【分析】(1)本题考查刘鸿生登上“火柴大王”宝座的主要原因,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刘鸿生自身的努力,如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

(2)本题考查刘鸿生登上“火柴大王”宝座的主要影响,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解答】(1)结合所学知识可知,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刘鸿生自身的努力,如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 (2)结合所学知识可知,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故答案为:

(1)辛亥革命为民族工业的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此起彼伏;刘鸿生自身的努力,如经济实力、技术创新、制度创新等.

(2)推动了中国民族工业的发展;对外国的经济侵略起到了一定的抵制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