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2021年中考满分作文集锦:写人篇 2021年中考满分作文(写人篇)集锦 1.2021年新疆统考中考范文
【题目】请在下面两个题目中,任选一题,按要求作文。 总要求: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 题一:请以“阅读,让我长大”为题目,写一篇文章。
要求:(1)要有自己的亲身经历或体验,不得抄袭;(2)除诗歌外,文体不限;(3)不少于600字;(4)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题二:请以“触动心灵的”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先将题目补写完整,如“故事”“歌声”“友情”等,再写作文; (2)用你最擅长的文体表达积极真挚的情感; (3)不少于600字; (4)字迹工整,不写错别字。 【范文】 触动心灵的背影
背影,《背影》,不同的背影,同样饱含深情。 ——题记
初次翻开语文书,一幅图片吸引了我的目光,那是一个笨拙的身影,正在艰难地攀爬着高高的铁道月台。于是我开始品读文章,那是朱自清的《背影》。 正当我想要温习功课时,“吱呀”一声门开了,爸爸轻轻地走过来,手中捧着杯子,热腾腾地冒着气。“爸,怎么不敲门就进来了,真是的!”我不满地向他埋怨道。“我,我给你倒杯水,怕你渴了。”说完,他放下杯子转身离开,那背影在灯光的包围下,有些似曾相识。《背影》读过一遍,却不太理解“背影”背后的含义,老师在课堂上的讲解让我明白了些:朱自清的父亲为了不让儿子受苦,宁愿自己艰难地爬上铁道对面的月台买橘子,那是爱子情深。我总觉得朱自
1 / 19
清太矫揉造作,为一个父亲的背影流了两次泪。可我却不知道,有一天我也会为了那个背影流下泪来。
一个冬夜,凛冽的寒风呼啸而过,路上行人稀少,寂寞而冷清。枯叶从树上飘落,打了个旋儿,还未回到树根就被寒风吹得无影无踪。我坐在公交车上,颠簸着到了站。只看见路灯下有个背影,穿着单薄的衣衫,在寒风中瑟缩着,呵出的白气如一缕青烟,又化作一只蝴蝶,飞走了。旁边还有我再熟悉不过的“小毛驴”。不知为何,两行清泪顺着眼角流下,流进嘴里,咸咸的却暖暖的。我站在暗处,他却发现我了。我用手一抹,向他奔去。“爸!”坐在电动车上,我搂着爸爸的腰,却发现他早已被寒风冻得冰凉了。“爸,你怎么穿这么少?”“哦,走得急,怕错过你的车。没关系,我不冷。”一句话让我心头一热。车在街道的路灯下穿行,昔日顶天立地的背影何时变得不再挺拔?泪又来了,溢满眼眶,再也抑制不住,湿了爸爸的衣衫。流吧,让我温热的泪给爸爸带来些许温暖。 语文书中,那幅画依然吸引着我。再读《背影》,我终于读懂了那种爱,藏匿在深情的背影中。图片上父亲艰难的背影,爸爸灯光下的背影,不同的背影,却同样饱含深情。再读《背影》,我也终于理解了朱自清情不自禁的泪流。读懂《背影》,我在成长。“吱呀”一声,门又开了,我轻轻走进爸爸房间,手里捧着一杯热茶,热气氤氲,温暖着爸爸和我…… 2.2021年辽宁锦州中考范文
【题目】题目(一):请以“交流”为话题,写一篇文章。 题目(二):请以“不一样的”为标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如果选择题目二,先把题目补充完整,然后作文。 (2)文体不限(诗歌除外),字数不少于600字。
(3)字迹工整,书写清楚,卷面整洁。(达到此项要求,可奖励2分)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人名、校名、地名等。 【范文】
不一样的爱
“磨剪子咧,戗菜刀!”每到傍晚时分,家门口总会有一个人拖着沙哑的声音,这样叫唤着。但我们却总是只听声,不见其人。(提分点:在人物独特的声
2 / 19
音中引出,有先声夺人的效果。也正是这种与众不同的开篇,文章也便下笔出彩了。)
这天,一个熟悉的声音又叫唤了起来。“喂,磨刀!”“哎!来了。”没想到伯父这次把他给叫住了。这时,磨刀人的身影第一次出现在我的视线里。他是一个年过半百的老人,穿着一件土黄色的衬衫,一条脏得像抹布的裤子和一双非常“透气”的胶鞋。他的头发很稀疏,微驼的背上背着一条板凳和一个破旧上堪的麻布袋子。(提分点:简单的几句描写,人物形象跃然纸上。无论是衣着,那是形象,均能让人看出其“贫穷”。这下文的故事作了铺垫。)
他走到门前望了我们一眼,便开始准备工作。只见他熟练地放下凳子,从袋子里掏出几块大小不一、形状不同的石头放在一端,自己则坐在凳子的另一端,等着伯父拿刀来。这时,邻居家的一位朋友小声说道:“他的发型真酷啊!”他好像察觉到是在说他,便问道:“你们在说什么呢?我可以听一听吗?”小朋友倒也机灵,说:“没什么,我是说你随身携带这么多东西不累吗?”老人微微一笑,“没办法呀!谁叫我没读过书,只能做苦工呢!”说罢便给我们讲起了读书的重要性。听完,小朋友像是不好意思,便跑进了房里,再也没有出来。 刀来了,他看了看刀便开始干活儿了。我是个外行看不懂。只见他不断地换石头,不断换磨刀的动作,并还不断地擦汗。半个多小时过去了,一把锈迹斑斑的刀被磨得闪闪发光。这时他才端起我们给他倒的茶喝了几口。“多少钱?”伯父问道。“两块。”他喘着气回答说。“两块”这个价钱,使我不觉一惊,他辛苦这么久,却只要这么一点回报。接过钱,他说了声谢谢便转身收拾好东西离开。夕阳下,他的背影拉得很长很长。(提分点:一“换”一“磨”一“擦”,将老人劳动的场面展示得淋漓尽致。加上时间及效果的说明,这段文字也便极为精彩了。)
进到屋里,传来了伯母抱怨声:“刀不会自己磨?还要花这钱。”过了许久伯父才说:“伸出我的手,帮一把,这也是一种关怀。”关怀?我久久地思索着。 朋友们啊!请你们记住,以后若是遇上这样的人,请不要看不起他们,不要嘲笑他们,更不要让他们在你面前品尝施舍的苦涩。赠人玫瑰,手留余香!这样的玫瑰,是一种不一样的爱!(提分点:由一次磨刀,引出如此深刻的社会问题,立意极为巧妙,真可谓小中见大。)
3 / 19
3.2021年山东济宁中考范文赏析
【题目】生活在世界上,总会有邻居,人与人、人与动物、国家与国家之间都可能成为邻居。邻居家的人或事,因近切定会引起你更多的关注,给你留下更深的印象;邻里之间有的还曾演绎出许多故事,结下深厚的情缘。中国文化中也有很多词语描述邻居间的关系,如“德不孤,必有邻”“远亲不如近邻”“以邻为伴”“以邻为壑”等。
请以“邻居”为题,写一篇不少于600字的文章。
要求:1.除诗歌外,文体不限;2.文体特征鲜明;3.要有真情实感,不得抄袭和套作;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校名、人名等信息。 【范文】 邻居
她,是我家的邻居,上个星期才搬来的。她们家刚搬来的这一段时间,可让我烦透了。每天,她都会来我家,张口便是借刀、借碗、借桶,等等,我家竟成了她的借物处了,而且还不是“常借常还”。(提分点:开头交代“我”对邻居的态度,在情感上先作好压抑。)
一天,我实在看不下去了,便对妈妈说:“妈,她们家怎么什么东西都要向我们家借呀?真烦人!”
真不知道妈妈是怎么想的,眼看着我们家的东西一天一天被借走了,她却不生气,反而说:“她也挺辛苦的,丈夫工作在外地,自己又要到老远的地方去打工;晚上,还那么悉心地教育孩子。邻居嘛,能帮就帮一把。再说‘远亲不如近邻’嘛!”(提分点;妈妈的态度热情、大度,既与我形成对比,也反衬了下文邻居的态度,同时也为下文作铺垫。)
放学了,我飞奔回家,谁知爸爸妈妈都不在家。我开了门,躺在沙发上,打开电视看起来。不知不觉,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爸爸妈妈仍然没有回家,我的肚子开始“咕咕”地抗议起来了。
“笃笃??笃笃??”一阵又一阵急促的敲门声。妈妈回来了!我箭步跑去开门。站在我面前的,不是妈妈,却是那个邻居。
4 / 19
“孩子,借个碗吧!”她微笑着似带几分歉意地说。我极不情愿地拿了一个给她,心里却不断地嘀咕着。
“还没有吃饭吧?”她关心地问。我撇了撇嘴。 妈妈到底去哪儿了,我又一次埋怨她。
“孩子,开开门。”又是那个邻居。我开了门,看它端着一碗热气腾腾的饺子。而那个碗,正是我刚才借给她的那个。
“我想你没有吃饭吧?来,先把这碗饺子吃了,你妈妈一会儿就会回来的。”我不好意思地接过碗,连“谢谢”都忘了说。
我双手捧着那碗饺子,原来的烦恼与埋怨都溶化了。妈妈说得对,做得对,我现在明白了:我家有一个好邻居!(提分点:结尾与形状形成“我”的态度形成了巨大的反差与对比,强有力地突出了人物形象,较好地突出了文章中心。) 学习与借鉴;
1.题目新颖。“邻居”连续重复两次在文题中,这是反复修辞的拟题法,也很新颖醒目。在文题中又添加了标点符号“?”和“!”,清新活泼,形象生动,给读者留下广阔的悬念空间。
2.先抑后扬。小作者就是这样通过捕捉生活中的一件小事,用朴实无华的语言,为我们刻画了一位邻居形象,可贵的是,文中对邻居的情感先是“厌恶”,后是“赞美”这种先抑后扬的手法更有力地表达了邻里之间要互帮互助的真实情感。从而告诉我们要学会与周围的人和睦相处,学会关心和帮助他人。 4.2021年广东省卷中考范文赏析
【题目】特别,意思是“与众不同,不普通”。生活中,一丝微笑,一个眼神,一声问候;或者一次旅行,一场球赛,一段情谊;甚至一缕阳光,一抹色彩……都令人回味、感怀。
请以“特别的_________”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把题目补充完整; (2)自选文体; (3)不少于500字;
(4)文中不得出现真实的姓名和校名。 【范文】
5 / 19
特别的我
我,一个非常普通的girl。名优是这个大千世界中微不足道的一位。虽然我其貌不扬;虽然我有数不胜数的缺点;但我每天仍然以豁达、开朗和自信去面对属于我自己的人生,就因为我那些“缺点”让我更为特别,受到更多的瞩目,想认识那个特别的我吗?请跟我来吧—— 学习篇
我,是一个典型的“落王”,此话怎讲?凡是认识我的人,都对此见怪不怪了。因为我整天都是丢三落四,比如刚刚放在桌面上的笔,过一会儿,我又因为找笔而把我那个“书桌”(其实也可称为“书柜”专门收集学习上垃圾的柜子)。搞得天翻地覆,找到后,我又会说出我的经典名言“怎么在这,害我找了半天!”我的家人每凡看到这一幕,在摇头叹气;而我却已更搞笑的话语来反驳他们:“怎么,没见过‘王’吗?”只有我这种天才儿童才能早年称“王”,你们应该高兴才是! 爱好篇
想认识一个人,必须要记住那个人的外貌才行,而如果你到我家,在对我毫无认识的情况下,你看到抢电视机遥控器跑在最前头的那个人,那就必定是我。我表哥曾搞笑的说过,如果我这个表妹去参加马拉松长跑,冠军必定是我,因为我只要在终点放一台电视就行了。我恨死表哥了,他总是这样取笑我,但这也是事实,这就是我,一个爱看电视的我。 饮食篇
俗话说得好:民以食为天。还有一句典型“人是铁,饭是钢,不吃一顿饿得慌”这些都是我常常挂在嘴边的名言,都是我的保护神。因为我爸妈一反对我“吃”时,这些就成为了我最好的理由。看了上面,一定知道我的第二个爱好了吧,对就是——吃!说起这个吃,我还有几件“英雄事迹”。记得有一次,爸爸带我去“麦肯基”,我因“大吃特吃”而导致喉咙发炎,可爸爸却又买回了几个炸得金灿灿的麻花,我自己颇有感慨的说了一句“‘吃’亦我所欲也,‘声’(音)亦我所欲也,二者不可兼得,舍(声)取吃者也。”说完,我又照老规矩,又“赏”给了肚子几个。就因为我这些“老规矩”,我的嗓子停声了几周,也光顾了几次医院,屁股上都可以当“浇花器”了!爸妈以为我经过这次“事迹”,应该会收
6 / 19
敛一点,可我的行动却让他们大跌眼镜,我依然我行我素!这就是我,——一个爱吃的我。 ??
怎么样,看了上面,你们一定知道我是谁了吧!对,我就是那个“落王”、爱看电视、爱吃的——李丹,虽然我长得并不出众,但我并不自悲,虽然我平凡,但我快乐!
6.2021年安徽中考满分作文
【题目】以“难忘那______________的眼神”为题,写一篇文章。 提示与要求:
(1)请你从“期盼”、“慈爱”、“坚毅”、“失望”四个词语中选择一个,把题目补充完整。
(2)可以大胆选择你最能驾驭的文体进行写作。
(3)文中不要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人名等,否则会被扣分。
(4)抄袭是一种不良行为,相信你不会照搬别人的文章,否则会影响你的成绩。
(5)考虑到内容的充实,文章不要少于500字。 【满分作文】 难忘那坚毅的眼神
当昆明暴乱四起,当血雾笼罩全国,当恐慌一点点吞噬着人们……哥哥却在打包去昆明 的行李。
妈妈一把夺过哥哥手中的包,拿着那沉甸甸的包,妈妈的双手不住的颤抖,声音也已带了三份哭腔:“就不能,就不能不去吗?”哥哥看着近些天憔悴了的母亲,眼神微动,却又看到包上的军徽,眼睛又充满了坚毅。哥哥将妈妈拉坐在床上,说:“妈,我知道你不放心我,可是我吃了部队五年的白饭,跟兄弟们一起训练了这么多年,是时候报恩了!”
听了哥哥的这句话,妈妈再也忍不住了,眼泪如断线的珠子,大颗大颗的掉落:“我养了你18年,你,你就不能为了报我的恩不去吗?你这是去,去送死呀!”
7 / 19
哥哥不再言语,只是看着妈妈,眼里充满疼惜,却又饱含坚毅,他决定了就不再更改。 亲人的泪水,挽留的话语都如泛滥的洪水一样淹没着整个家庭。但哥哥,却屹立在这洪水之上,遥遥地眺望着西南方向。他告诉我,那里有他的兄弟,有他的军队,还有祖国的召唤。
后来,哥哥还是趁夜走了,没有告诉任何人,独自背着包裹走向远方,我们再无法联系到他,他也从未回过电话。
前几天,妈妈看见将氧气罩让给别人的官东,突然掉下泪来,嘴里喃喃地念着:“这傻孩子……这傻孩子……”我看不到水下的官东究竟是怎么样的,但却能猜到,透过层层水纹,那双眼,必是坚毅的。
哥哥曾在临行前,偷偷地给我留了封信。那夜,他将信谨慎地放于我的桌前。昏黄灯光晕染在他身上,眼神却坚毅无比,击碎了一室柔和。我悄悄地打开那信,信上只有是一行字:
处其位,谋其事,照顾好妈妈。
“妈妈”二字已有些模糊,哥哥还给妈妈的,只有这一滴眼泪了。他那坚毅的眼神中,担得是千万家庭,他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报恩祖国。
难忘,官东的坚毅的眼神;难忘,哥哥的坚毅眼神;难忘,千千万万如他们一样的勇士的坚毅眼神! 【得分点透视】
⒈突出正能量。文章选材和立意突破了一般狭隘的小我空间,将触角伸向社会,写作为军人的哥哥的“坚毅的眼神”,并插叙“官东的坚毅的眼神”,从而将主题升华为“如他们一样的勇士的坚毅眼神”。文章所采用的两个材料,哥哥“独自背着包裹走向远方”和官东在东方之星沉船事件中“将氧气罩让给别人”,都是我们这个时代所发生的鲜活的具有强烈感召力的事件。鲜活的具有时代气息的社会材料,与宣传正能量的主题,是这篇文章能获得高分的首要原因。 ⒉突出“坚毅的眼神”。文章前后七处写“坚毅的眼神”。前三处是实写,写哥哥看到“军徽”时坚毅的眼神、“充满疼惜,却又饱含坚毅”的眼神、“遥遥地眺望着西南方向”的眼神。第四至六处写“猜想”中的坚毅的眼神,猜想官东“那双眼,必是坚毅的”,猜想哥哥放信和写信时“眼神却坚毅无比,击碎了一室柔和”、“那坚毅的眼神中,担得是千万家庭,他要用自己的血肉之躯报恩
8 / 19
祖国”。最后一处是点题。这七处对眼神的描写,虚实结合,相互照应,反复渲染,让文章中心明确,重点突出,结构严谨。
⒊把握关联,有效烘托。文章非常好的把握了命题中的三个关键点。一是“难忘”,二是“那坚毅的”,三是“眼神”,文章对眼神的六处描写和结尾的一处点题,都蕴含和突出了“难忘”与“坚毅”的内涵,扣题非常紧密。同时,为了有效突出哥哥“那坚毅的眼神”是“勇士的眼神”,还进行了多方烘托。首先,在第一段用“恐慌”的环境进行烘托;其次,用整个家庭如泛滥的洪水一样“挽留的话语”进行烘托;第三用官东同样的形象进行正面烘托。
立意凸显正能量,选材紧扣时代脉搏,语言简洁生动,结构严谨精致,此文因此获得了55的高分。
篇二:写人作文技巧之欲扬先抑
写人作文技巧之欲扬先抑:以抑起扬,深入人心 【技法说明】
“欲扬先抑”是一种人物描写技巧,指作者本来要大力赞扬的对象,在文章开始的时候却贬抑他,等到时机成熟的时候再颂扬他,即作者对描写的对象先有某种看法,后来由于某种原因而否定了原来的看法,得出一个新的结论的写法。这里的“抑”做了“扬”的铺垫,使得“扬”更有力,更突出。“欲扬先抑”法是作者思想感情和情感变化的反映,体现了人们的认识规律是由浅入深、由表及里、逐步深入的。此方法在写作中如果运用得当,可以使文章情节多变,起伏跌宕,摇曳多姿,曲折动人,能使到文章前后形成明显的反差,对比鲜明,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对象,从而增强对人物正面肯定的表达效果。 【考试要点】
1、“欲扬先抑”既可写人,也可写物,只要运用得当即可
2、从整体出发,处理好“抑”与“扬”的关系,两者不能等量齐观,应重“扬”轻“抑”。
3、“抑”与“扬”形成鲜明的对照,对比强烈才能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范文
摆渡的老哑巴(小说) 江苏考生
9 / 19
那河,蜿蜒在山林间,它是小镇的命脉,是小镇人与外界惟一的沟通渠道。那船,沧桑中透着古朴,它是小镇惟一的交通工具。正因为有了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
蓬乱的头发,细小无神的眼睛,扁塌的鼻子,很不成比例地镶在一张皱巴巴的脸上——他的确很丑,再加上天生不会说话,人们都叫他“老哑巴”。 不知什么时候,老哑巴成了小镇上惟一的摆渡人。他默默接过许多人都不愿意拿的撑竿,每天风里来雨里去,一趟一趟地迎送着小镇的乡亲,从不间断。那个古老的开满无名野花的渡口,印满了他蹒跚的脚印。老哑巴的工作,没有丝毫报酬,他也从无要求,人们都说他“傻”。
那天,我和村民一起来到渡口,老哑巴孤独地坐在野花丛中呆呆地望着天。“老哑巴!开船了!”村民一声吆喝,他嘴里“呀呀”应着,很利索地解下绳子撑 开了船。船慢慢行着,两岸的芦苇和马尾草摇在微风中。我为了免睹老哑巴的尊容,特意坐到船尾,静静地戏着水。不料,一不小心,新买的拖鞋掉到了河里,我急得大叫,因为那是妈妈早晨买的,丢了肯定会挨骂的。正在运时,老哑巴纵身跳进了河里,一会儿拖鞋便被丢到了我手上,我当时激动得快哭了,竟然顺口说了句“谢谢老哑巴”。村民哈哈地笑着,弄得我颇有几分尴尬。
今年春天,我又来到那个小山村,可不见了老人的影子。几天后,我从乡民口中听到了关于老人不平凡的故事,那位聋哑摆渡人,搭救一个落水儿童时,终因体力不支,静静地安息在伴随他渡过千万次船的河里。当我再一次走过这个渡口的时候,对老人的感受是那么的深刻,是这条河让我看到了他美好动人的一面。静静地站在渡船上,我在心里轻轻地说:“老伯伯,谢谢您!”
(一)独辟蹊径。独辟蹊径,是指从立意角度打破由习惯或经验形成的心理定
势,打破思维常规,换一个角度,换一种眼光看问题。根据作文中的材料,要求以“水”为话题作文,可能很多考生一见到“水”,思维便很自然地转向环境问题、水污染问题和生存问题等方面,而《摆渡的老哑巴》则摒弃了大众的思维,独辟蹊径,另寻出路,由“水”想到了“那河”,由“那河”想到了“摆渡”,再由“摆渡”想到了那摆渡的老哑巴,歌颂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这种做
10 / 19
法避免了与大部分考生立意相撞,使得阅卷老师眼前一亮,从而在高考众多考生中脱颖而出。
(二)设置悬念。指在文章的开头便写出事件的某个最富有吸引力的片段或直
接写出事情的结构,以吸引读者的写法。在文章的开始设置悬念,往往能抓住读者的心,使之急欲寻找答案,探其究竟。《摆渡的老哑巴》一开头便引人入胜,不仅以优美的语言对“那河”、“那船”进行了描写,而且还在这里设计了一个悬念: “正因为那河,那船,才有那摆渡人感人的故事”。这时读者不禁要问了:摆渡人是谁?那感人的故事指的又是什么?这样,疑团便吸引了读者的心,让读者急于往下读,这是优秀作文成功的第一步。
(三)选材典型。一篇好的写人作文,除了有新颖的构思和立意外,还需要选
取具体典型的事例去表现对象的美好品质,使得文章的内容充实起来,显得有血有肉,不然就会显得空洞无味。在写人时,所选取的事例材料,必须要新颖典型,言他人所未言;另外还要与时俱进,反映时代气息。《摆渡的老哑巴》中,作者选取了“无偿摆渡”、“帮捞拖鞋”和“勇救小孩”三件事,由小到大,层层深入,歌颂了老哑巴善良勇敢的美好品质。
(四)对比鲜明。通过前后不同的观点、态度和情感变化等的对比,表现人物
正面的美好品质和精神面貌。《摆渡的老哑巴》中,“我”先是看不起老哑巴,认为他样子长得非常丑,而且“傻”,所以总不愿意接近他,甚至连坐船的时候也要坐到船尾去,以免目睹老哑巴的尊容。然而,就是这样的一个平凡得不能再平凡的人,却帮“我”捞回了“我”掉在河中的拖鞋,也正是这样的一个平凡的人英勇地跳进了河里,救了一个儿童的命,而他却终因体力不支而永远安息在那条他辛苦了一辈子的河里。老哑巴的这些事迹深深地感动了“我”,使“我”由衷地说了一声:“老伯伯,谢谢您!”这一声,不仅包含了“我”的敬佩之情,也包含了“我”的感激之情和愧疚之情,使文章的主旨得到了升华。 篇三:欲扬先抑例文阅读
11 / 19
写作手法——欲扬先抑阅读题典例训练 (2013-11-05 15:52:22) 标签: 教育 【学习目标】
(1)抑扬结合的手法分欲扬先抑和欲抑先扬两种。欲扬先抑的“扬”,是指褒扬、抬高。“抑”,指按下、贬低。作者想褒扬某个人物,却不从褒扬处落笔,而先是按下,从相反的贬抑处落笔。用这种方法,使情节多变,形成波澜起伏,造成鲜明对比,更能突出表现想要“扬”的内容。反之,为了表现“抑”的部分而先“扬”,就叫做欲抑先扬。无论是哪一种,前面的部分都是为后文作铺垫或者叫蓄势。
(2)欲扬先抑即要发扬、要放开,先控制、压抑。是一种常见的写作手法。与“欲抑先扬”是相反的两种布局写作方法。
在作文中,采用这种手法,先表达对所描写的事物或人的不满之情。然后,一般来说,总是在一两件小事中,突然转变了看法。但在转变过程中,情感自然,才能引起读者的共鸣。这种手法的好处是,能够很好的表达出作者充沛的感情。 【真题训练】
(一)大地的耳朵(2005无锡)
(1)小时候,讨厌冬菇,嫌它丑。黑黑的一朵,像巫婆身上诡谲的袍子,每每在饭桌上见到它,筷子总绕道而逃。弟弟受我影响,也把冬菇当敌人。 (2)妈妈的拿手好菜是冬菇焖鸡,我一见便皱眉,觉得大好鸡肉被那可憎的冬菇白白糟蹋了,感觉上就好似香喷喷的一锅白粥,无端掉入了黑漆漆的老鼠屎。 (3)聪明的妈妈,察觉了我和弟弟的异状。有一回,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你们看,这像什么?” (4)我闷声闷气地应道:“黑色的鬼。” (5)弟弟鹦鹉学舌,也说:“像鬼,黑色的鬼。”
(6)妈妈好脾气地应道:“冬菇不是鬼啦,它是大地的耳朵。”
(7)嘿,大地的耳朵?这个新鲜的比喻霎时把我和弟弟的好奇心全撩起来了,我俩齐齐竖起耳朵来听。
(8)妈妈饶有兴味地说道:“人间每天都有许多有趣的事情发生,大地好奇,便把长长的耳朵伸出地面来听。”经妈妈这么一形容,那朵圆圆的冬菇落在眼里,
12 / 19
果然像一只铆足全劲来偷听的耳朵。妈妈继续说道:“大地的耳朵,听觉敏锐,你们吃了它,同样可以拥有耳听千里的能力!”
(9)耳听千里?呜哇,太棒了呀!我和弟弟的筷子,都不约而同伸向盘子里那一只只“大地的耳朵”??
(10)万万没有料到,这一吃,便上瘾了。品质上好的冬菇,硕大肥厚,一触及嘴唇,便有一种绵密温厚的感觉。在与鸡肉长时间焖煮的过程中,它吸尽了肉的精华,吃起来像是一块嫩滑的黑色油膏,但又绝对没有脂肪那种油腻感,这种绚烂的风采是独树一帜的。
(11)盲目地相信冬菇有助听觉,吃着吃着,果然便养成了“耳听八面”的能力。然而,有时,不小心听到了一些飞短流长的谣言,听到了一些令人义愤填膺的负面消息,听到了一些叫人恶心的言谈,我便衷心希望,自己不曾吃过那么多的冬菇。
(12)小小一道冬菇焖鸡,盛满了童年的快乐回忆,还有温馨的伦常亲情。每回闻到那一股熟悉的味道,母亲慧黠的笑容,便清晰浮现。我们在无数无数半真半假的故事中成长,我们在一则一则美丽的谎言里接受了许许多多原本为我们所抗拒的东西,那样的一个成长过程,幸福而美好。而全心全意的相信冬菇是“大地的耳朵”的那些岁月,是人生的无尘岁月,澄净明洁。
(13)一日,我刻意用筷子夹起一朵冬菇,微笑地问:“看,这像什么?” (14)孩子缺乏我天马行空的想像力,老老实实地应道:“像冬菇。” (15)我说:“不是啦,它们是大地的耳朵??” (选自《读者》2005年第9期,有改动)
22.文章开头几段从哪些方面写出了“我”和弟弟对冬菇的讨厌?(2分) 23.结合全文来看,文章开头写对冬菇的讨厌,其作用是什么?(2分) (二)柳 思
①凭窗望去,窗前的几株柳树变黄变绿了,细软的枝条在暖融融的微风中摇曳着轻柔的身姿,似乎在告诉人们:春天来了!
②说实话,我对柳的喜爱正是从窗前的这几株柳开始的。它没有松树的挺拔、伟岸,没有杨树的修直,更没有迎春、连翘那鲜艳的颜色。在许多人眼里,它不过是一种极普通的树,但正是这种普通和平凡,却深深地吸引了我,让我在四季
13 / 19
的变化中感受到它的魅力 和君子风范。春天,嫩绿的柳芽有序地挂在一根根柔韧的柳条上,给人以勃勃生机;夏季,柳以宽阔的胸襟宽恕了蝉的聒噪,给世界以清凉;秋天,许多树都在炫耀自己的果实,惟独柳默默地低头不语;冬季,万物凋零,是它最早传递春的信息,把漫长的冬天变得短暂。所以,柳在平俗中露出的高雅远比粉饰平俗而自以为高雅要真实可爱得多,不愧为树中之君子。 ③柳作为君子,有谦逊的美德,它总是长条低垂,以平和的心境待人待世,也从不邀功请赏;相反,随和地任人评说,全不计较其得失,把自己对生命的理解融会在实实在在、平平淡淡的追求中,乐观向上,积极进取,这本身就是何等的超凡脱俗呀!
④说柳是君子,还在于它大度宽容,与世无争,即便生存条件再差,哪怕是戈壁荒滩,也处之泰然,随遇而安,从容豁达,不讲怨言,认认真真过好每一天,以坦然的心境走自己的路,并总能驾起希望之舟。现今仍然健在的位于河西走廊的“左公柳”大概就是最好的说明。所以,柳活得最动人、最惬意,没有点君子的气量是很难做到的。
⑤柳是无私的。它将生命的种子藏于轻絮之中,随风飘撒,却从不选择明天的归宿,仅凭一节枝条,几捧沙土,便能重抖生命的旗帜,让春天得以延续。“无心插柳柳成荫”,从这句俗话里,我们足以看清柳的普通与平常,而柳所具有的顽强生命力和它那勃勃生机也在这句话中得到了更直白、更充分的评价。柳也在无私中实现了自身的价值。
⑥柳的普通向我们揭示了这样一个道理: 。
26.第②自然段把柳树与其他树作比较,请联系全段思考,这是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有什么好处?(2分)
27.作者赞美了柳树那些高贵品质?请用原文词语加以概括(每方面不超过4个字)。(3分)
28.根据你对全文的理解,请在下面横线上补写出第⑥自然段柳的普通所揭示的道理。(2分)
(三)种春风(2010长沙)
那天正好是立春。我拿着几张稿费单去邮局,心情很好。
14 / 19
邮局里人不多,我前面是个小伙子,正在给家里寄钱。后面是一个七十岁左右的老人,戴副老花镜,穿着破烂又邋遢。他肯定是来取子女们的汇款的。他手中还拿着一张报纸,我扫了一眼,是《河北农民报》,我从来没读过的一份报纸。 老人的外套油渍斑斑,我不由得站远了一些,以免蹭脏自己新买的“宝姿”风衣。我正戴着
MP3耳机听歌呢,老人忽然伸出手来,我忙摘下耳机。他说:“姑娘,麻烦你帮我取张汇款单。”
我拿了一张给他,他又说:“姑娘,你能帮我写一下吗﹖人老了,戴上花镜也怕写错。”我有点儿无可奈何,但看他恳请,也只好从命。
“寄到哪里﹖”我问。“就照这报纸上印的地址寄吧。”他指着巴掌大的一篇文章说。 我很快看完了那则煽情的报道——原来是说某村的一个小女孩,父母去县城卖菜的途中出了车祸,肇事司机至今没有消息,她只好跟着80岁的奶奶生活,学费、生活费都没有着落。 “多可怜啊!”老人说。 “骗你呢,大伯。这肯定是骗局,连照片都没有,哪能信?”
老人很固执:“肯定是真的。以前我也寄过,人家都给回信了。你说,谁要有活着的办法会这么求你呢﹖一定是过不去这个坎了,对吧,姑娘﹖” 我抬起头来,打量着这个猛然打动了我的老人。他其貌不扬,甚至是寒酸的,摊开的双手老茧重重。老人叹口气说:“小的时候家里穷啊,要不是别人帮我,我肯定活不到现在。 为保险起见,我拨通了那家报社的电话,他们不仅知道老人的大名,还说,他每月都要寄钱来,他们对他非常感激。
老人每月的退休金只有500元,但那天他寄出的钱是300元。我有些震惊,300元对我而言无所谓,一篇稿子而已,可对老人几乎是倾其所有。老人说:“下个月我还要寄,让她们祖孙俩起码能吃上饭。”
不知为什么,我的眼角有些湿润,如果不是亲手填写这张汇款单,我很难相信一个也刚刚吃饱的人,正在把钱寄往一个更穷的地方。那一刻,我的心隐隐不安。一个买瓶CD香水就要花上千儿八百的女人,是越来越爱自己了,却对他人越来越铁石心肠。
那天,我领取的稿费将近2000元,我也要了一张汇款单,写了同一个地址,寄去了一点儿钱。老人非常感动,一个劲地说:“姑娘,我替她们祖孙俩谢谢你!”
15 / 19
我连忙摇头。哪里用他替陌生人感谢我,我才要感谢他,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这个社会有时是冷漠的、斤斤计较的,但只要你敢爱、敢信任,它就会是热情的、柔软的。
和老人告别后,我的心头别样的温暖。外面春风乍起,心里的春天也悄悄来了,我想起三毛的一首老歌《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亩一亩田,每个人心里一个一个梦??用它来种什么?用它来种什么?种桃种李种春风??”我很小的时候就听过这首歌,但一直不明白,春风怎么可以种﹖但那天我在风中走着,终于知道,春风是可以种的。(虹莲 有删改)
22.文章划线句“那种本真的善良,唤醒了我心中一度被遗忘的东西”中“遗忘的东西”指的是什么?(2分)
23.文章中有好几处地方描写了老人的外貌,这些描写有什么作用?(3分) 24.写出文中“我”感情变化的过程。(2分) 25.文章的标题“种春风”有什么深刻含义?(3分) (四)一次不寻常的考试 郭 韩
冬日傍晚五六点钟,太阳已经快要落山了,我们坐在教室里,等待着上晚自习。随着清晰的脚步声,语文老师走进了教室。 “今天的晚自习,我们考试。”
话还没说完,教室里的叹气声就已经满天飞了。调皮的F君说道:“昨天考,今天考,明天还要考。然则何时而乐耶?起笔曰:考试中自得其乐矣。’”语音刚落,教室里便哄堂大 笑。
语文老师并没有发火,只是微微一笑,然后说:“F君,你的发言不错嘛!没有白学古文。我刚才没解释清楚,我们今天的考试不记成绩,只是想尽量的发挥出你们潜在的能力。现在回答我:看着窗外的夕阳,你们会想到什么?” “想到老人。”A君首先回答。 “想到深沉,默默无闻,像在思索。” “还有别的吗?”老师问。
16 / 19
“想到明天,明天太阳会再次升起,那不再是夕阳,那将成为朝阳。”F君不假思索地说。 “非常好!”语文老师赞扬道。同学们对F君的精彩回答报以热烈的掌声。第一个问题刚结束,老师又提出了第二个问题:“朝阳应该是什么样的?”
“有朝气,朝气蓬勃。” “充满自信,有旺盛的生命力。”
这一回,大家一个个站起来就说,气氛马上热烈起来。接踵而来的便是第三道问题: “你们愿做什么样的朝阳,怎么样才能让你们的青春像朝阳一般?” “我希望做一个永远充满朝气的朝阳,最好可以任意的发挥,想象,还可以创造,可是??我没有时间。”W君显得很无奈的挥了挥手。
“我希望做一个‘好孩子’式的朝阳,可是,我总是太爱玩,‘好孩子’也许离我太远了。”F君的语气略带惋惜。
语文老师听了这些话,高兴地说:“其实你们都是朝阳。只要别太死读书,给自己留些发挥的时间和空间,那么你们的创造不会只是梦。你们想想你们今天说过的话,多么完整,多么有道理,文采也不错嘛!??”
这原本“痛苦的考试”,竟变得如此轻松,我喜欢,也深深地被这堂不寻常的考试所陶醉。真希望师弟、师妹们“减负”后的考试,和我们这次考试一样快乐。
文中画线段落运用了什么手法,作用是什么?(3分) (五)柔软的硬币 文/陈晓辉 逆枫
居委会主任致电于我,让我去他办公室一起商量出期“迎世博”的黑板报。 我早早来到他的办公室,门开着,可里面却没人,心里琢磨着主任可能是临时出去办事,便坐在沙发上看起报纸。
大概过了一刻钟,办公室来了一位45岁左右的中年妇女,凌乱的头发,微微喘着气,着一条褪色了的牛仔裤,和一双褶皱不堪,鞋面上还沾着几处泥土的球鞋。她手里拎着一个白色塑料袋,里面装着苹果和橘子。令人吃惊的是,现在只是初秋,而她脖子上却围着一条厚厚的手工缝织的米色的围巾。她朝我难为情地笑笑,似乎是在问主任去哪了。我示意她先坐会,主任应该马上就到。她会意后
17 / 19
就在我的旁边坐下,把袋子放在一边,身上散发着一股怪怪的难闻的水果味。我有些不自然,用手半遮捂着鼻子,再也无法集中心思看报纸,一直用余光注视着她,心想着她应该是来找主任拿生活补贴的吧?
她似乎觉得有些热,无意之中掀去了大半的围巾,可又马上意识到不对,把围巾遮回了原处。恰好,在这样一个动作的瞬间,我瞅见了她黑色外套上的两处显眼的补丁。难怪,这样的时节却围那么厚的围巾,原来她是用那围巾刻意遮住了丑陋的补丁。哎,女人啊女人,总是那么虚荣和矫揉造作。
过了一会,她从外套里面拿出一个布袋,解开时,不小心从她手中滑落下来,里面的硬币散落一地:多是一元的,也有一毛和五毛的。她见布袋落地,忙蹲下身去捡。有一枚硬币滚落在我旁边,我假装没看见。
主任回来了,一眼就认出了我,赶忙说着对不起。她起身走向主任,主任一见到她,惊讶地
说:“哎呀,您也到啦?我刚开始还没认出来,请原谅我的疏忽,来,来,一起喝茶。” “您别忙了,我还有事,一会就走。这些是我的心意,那张大妈前些天不是生病住院了吗?您给她送去,别提我名字。”她递上那一袋硬币,又指了指沙发旁边的水果。
“这??您这已经是第三次了啊。况且您也有三个女儿??”主任显然有些过意不去。 这一幕,让我预料未及,从他们的对话中,我知道了她是个个体户,两个大女儿在读大学,小女儿读中专,生活很是拮据。但她信教,心地善良,总是会将平时买卖中积攒下来的硬币,捐助给有困难的人们,不留名。 “对了,您今天怎么穿得那么讲究啊,挺干净的,和平时不同啊。” “这不,您电话中告诉我今天有个贵宾来嘛,我总得以最好的形象出现,不能扫了大家的兴啊。”她笑着看了看我,似乎准备转身离开。
原来遮住衣服补丁的那块围巾,代表着对我的礼貌和尊敬。我内心燃起一股暖流,俯身拾起那枚硬币。 “阿姨,这里还有一枚??”
我的声音有些颤抖。将硬币递给她的时候,我感觉自己的脸烫得厉害。她笑着接过去,笑得那样温暖??
1、从全文来看,“我”对这位中年妇女的态度有着怎样的变化?
18 / 19
( )——吃惊——( )——羞愧、内疚
2、请谈谈你对文章题目“柔软的硬币”含义的理解 3、文章多次提到那条“厚厚的手织米色围巾”,有何作用?
4、请从文章中找出和画线句相照应的句子,并谈谈这样安排的好处。 5、文中多次运用侧面描写来刻画人物,请举出一例,并分析其表达效果。 阅读答案:
1、瞧不起(以为她很虚荣)敬佩(读懂了她的心灵美)
2、柔软的不是硬币,而是中年妇女那颗勤劳、善良、友爱、大度、细腻的心。 3、以围巾为线索,使文章脉络清晰,前后呼应;突出了中年妇女勤俭、友善、尊重他人的美好品德。
4、“有一枚硬币滚落在我脚边,我假装没看见。”前后照应,写出“我”态度的前后变化,从而突出中年妇女的美德和“我”的羞愧。
5、示例:“对了,您今天怎么穿得那么讲究啊?挺干净的,和平时不同啊!” 在主任眼里她已经穿得很讲究了,以至于一开始都没有认出来,但“我”却觉得她穿得实在太不像话了。两相对比,可以看出她自己的生活并不富裕,而且工作非常辛苦、忙碌,即使“很讲究”的装束在常人眼里看来依然简朴,更加突出了她心灵的美好。
19 / 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