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常州民俗

常州民俗

2024-07-08 来源:乌哈旅游


城市概述

【面积】4375平方公里

【人口】万人(2008上半年,另:至2007年底外来流动人口已达万)

【市树】广玉兰 【市花】月季花 【区划】辖5个市辖区,代管2个县级市

地理位置

常州位于美丽富饶的长江三角洲中心地带,地处江苏省南部,北携长江,南衔太湖,与上海、南京等距相望,沪宁铁路、沪宁高速公路、京杭大运河均穿城而过。处于北纬31°09′-32°04′、东经119°08′-120°12′。境内地势西南略高,东北略低,高低相差2米左右。地貌类型属高沙平原,山丘平圩兼有。南为天目山余脉,西为茅山山脉,北为宁镇山脉尾部,中部和东部为宽广的平原、圩区。

天气气候

常州位于江苏省南部,属于长江下游地区,北靠长江,南临太湖,距海仅有一步之遥,属于北亚热带海洋性气候,常年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常州春末夏初时多有梅雨发生,夏季炎热多雨,最高气温度常达35℃以上,冬季空气湿润,气候阴冷。

历史文化

历史背景

常州是一座具有两千五百多年悠久历史的文化古城,底蕴深厚。公元前547年的春秋时期,建邑立邦,始称延陵。别名龙城,系春秋时期吴王寿梦的第四子季扎的封邑。秦代置县。

西晋以后,向为郡、州、路、府治,素有“三吴重镇、八邑名都”之称。城名多次更迭为毗陵、毗坛、晋陵、兰陵、常州、南兰陵、尝州、武进等。“常州”之名始于隋,此前称“郡”,此后至宋称“州”,元称“路”,明、清称“府”,均有辖县。

清雍正四年(1726)起,常州府辖武进、阳湖、无锡、金匮、宜兴、荆溪、江阴、靖江等8县。清末,城内尚有一府(常州府)两县(武进、阳湖)治所。

1912年废常州府,阳湖县并入武进县。解放初,常州专署辖常州市和无锡、江阴、武进、宜兴、溧阳、金坛6县;1953年1月常州市定为省辖市,当年3月共辖6区;1958年7月,镇江专区迁往常州,改称常州专区,常州属之。

文化特色

常州人杰地灵,人文荟萃,享有“天下名士有部落,东南无与常匹俦”之誉。“常州今文经学派”、“阳湖文派”、“常州词派”、“常州画派”和“孟河医派”饮誉全国。

民间工艺

根雕、金坛刻纸、梳篦、乱针绣、汉画砖刻屏、留青竹刻

风土民俗

女回娘家“歇六月” 立夏时节“尝三鲜” 二月十二“花朝节”

二月初二“龙抬头” 冬至大如年 “岁朝春”与“踏双忙”

“送灶”与“接灶” “三尸神”与“掸檐尘” “马和尚过江”与“惊蛰闻雷米似泥”

常州漕运

古常州由于独特的地理位置,在“漕运”历史上占重要地位,上通京口,下行姑苏,河川纵横,湖泊密布,北环长江,南抱滆湖,东南占太湖一角,襟江带湖,有仅次于太湖的芙蓉湖,形胜甲于东南,故常州成为“三湖襟带之邦,百越舟东之会”的交通枢纽。

从隋唐开始,大批漕粮运输接济北方时,常州成为转运赋粮中心,开始每年转运百数十万石,以后逐步增加到300万石,宋时最高达700万石,故常州有“自苏松至两浙七闽数十州往来南北两京,无不由此途出”的重要地理位置,是“贡赋必由之路”。唐元和八年(813)常州刺史孟简为加强江南漕运,疏浚了孟渎(今孟河)于常州西北引长江水南接运河,以利漕运。宋代,在常州专门设立了江浙、荆湖、广西、福建路都转运使司来承办漕运。南宋淳熙(1174-1189)年间,自宜兴北泾湖至常州疏治了荆溪(今南运河),而成漕运通渠,自此宜、溧一带的漕粮船皆由此而运。明弘武二十六年(1393)常州府就粮米实征533515石,占全国实征总数的%,接近广西、云南两省征粮数的总和。明正统五年(1440)为解决常州漕米储存,在武进怀南乡运河南建西仓,储武进县漕米,在阳湖东直乡运河南建东仓,储阳湖县漕米。在清代,常州仍是京师赋贡最重的地区之一。清雍正二年(1724)武进全县共有糟白粮船120多艘,停泊在西门城外永丰里大王庙一带,后泊延至白家桥一带,直到道光初年。

15世纪30年代,江南大水,周忱到江南治水时,大兴围湖造田,堵江水以防涝。20年造田万亩,使芙蓉湖、阳湖、临津湖逐渐缩小,以致消失,造成常州水源不丰,水位失调,

使以湖水为主的常州变成了以江水为主,由于运河年久失修,长江流沙淤塞严重,北运漕粮的覆船沉没事故不断。到清朝后期,山东境内运河大部淤塞,漕粮无法从常州转运。道光五年(1825)试航海道运漕成功,常州这个中转逐步东移无锡。从此专以海运,常州与运河漕运的二千多年历史才告结束。

物产资源

常州宽广的平原圩区,土壤肥沃,河网密布,热量丰富,雨水充沛,光照充足,适宜植物、动物生长。常见的裸子、被子植物门所属植物有1000余种,分属100多科。中药资源丰富,已发现1000多个品种可入药,其中紫苏、荆芥、半夏、苍术等植物类药912种,动物类药92种,矿物类药11种。有239种被国家和省定为大宗重点品种药,其中茅山苍术、兰陵(万绥)半夏、孟城荆芥为全国著名药材。常见的环节、软体、节肢、脊索动物门所属动物达200余种,分属13纲。可供食用的有蚌、虾、蟹、鱼、野鸡、兔等,可作裘皮的有黄鼬、豹猫、草兔、獾等,可保护农林业的有石龙子、杜鹃、啄木鸟、灰喜鹊、家蝠等。60年代起,人工养育蚌珠在农村兴起,武进市洛阳镇是全国有名的“珍珠之乡”。1995年全境有可耕地面积万亩,人均耕地亩,是国家商品粮基地之一。

山区丘陵资源丰富,物产繁茂。山地构成的岩石,主要是石英砂岩、页岩、砾岩,其次为大理岩、花岗岩、玄武岩等,都是良好的建筑材料。孟城的斧劈石,棱角分明,有白色、黄色纹路,以其制作盆景,具有雄、秀、险之天然美,被誉为“孟河独秀”。

境内有小煤矿分布,如武进的卜戈、厚余煤矿,金坛的儒林、茅山煤矿,溧阳的上黄、竹箦煤矿。溧阳境内有少量的铁、铜、锰等矿产。金坛已探明的盐矿储量亿吨(氯化钠储量亿吨),分布于平方公里范围内。 1994年1月,茅溪盐矿建槽投产,将形成年产300万标卤(即30万吨固体盐)的生产能力,达到国家级大矿标准。

丘陵山区的峰峦、怪石、奇洞,也为常州带来了秀丽的风光。青龙山的青龙、白虎两洞,怪石嶙峋,千姿百态;伍员山有“伍牙飞翠”之美称;茅山的三宫五观、九峰三十六洞更为这闻名遐迩的道教圣地增添了神秘的色彩。

丘陵山区拥有丰富的自然植被,森林覆盖率达70%,溧阳有木本树260多种,活立木蓄积量万立方米,被列为江苏省林特产重点基地之一。盛产毛竹、江竹、淡竹、石竹的南部山区,素以“竹海”著称,竹产量居全省第二。

常州还是全国重要的产茶区,金坛的茅山青峰、茅麓旗枪、方麓雀舌和雨花、银芽、红碎一号,溧阳的水西翠柏、南山寿眉、竹箦碧螺春等茶名闻全国,畅销国内外,金坛茅麓茶场还被定为国家级茶叶良种繁育场。

著名人物

自古以来,常州人杰地灵,名家辈出。有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季札,梁武帝萧衍(今常州武进孟河镇人),《昭明文选》的编纂者萧统,主持编纂《永乐大典》的陈济,清代语言学家段玉裁和思想家龚自珍。从隋唐开科取士到清末,共出过9名状元,1546名进士。

近现代直到当代,《官场现形记》作者李宝嘉(李伯元),“常州三杰” 瞿秋白、张太雷、恽代英,“七君子”中的李公朴、史良等一批政治领袖和革命家辉映史册;实业家盛宣怀、刘国钧,语言学家赵元任,数学家华罗庚,医学家吴阶平,书画大师刘海粟等名贯中外。目前,在中国科学院和中国工程院的常州籍院士有56名。在全国位列第4。

女回娘家“歇六月”

过去,武进农村有个风俗,每到农历六月大伏天,出嫁在外的女儿便要回娘家歇夏,叫做“歇六月”。为啥有此风俗

相传晋文公的母舅孤偃大夫身居显位,坐享安乐,挥霍无度。他每年六月初六都为自己大做生日,手下人投其所好,号令百姓户户人家都要送礼,弄得怨声载道。孤偃大夫的女儿从小以农耕为乐,嫁给了一位农民,因此深知百姓疾苦。父亲做生日那天,照常和丈夫下田耥稻。做完了早工,才同丈夫回娘家拜寿。

此时孤偃大夫门前车水马龙,突然间看到来了一对破衣落拓的赤脚夫妇,在场者个个目瞪口呆。寿宴完毕,回到后堂,只见女儿含泪跪诉:“女儿不孝,今日有伤寿堂大雅。望爹爹可怜女儿不敢做假,因为父亲现在接触的都是权贵富豪,怎么看得上赤脚巴地的女儿女婿又哪里晓得农民的疾苦要知一桌寿宴,超过了农民一年的口粮啊……”

孤偃大夫听了女儿的话,如梦初醒,从此不再挥霍百姓钱财为自己祝寿,更加心疼自己的女儿。于是,每年六月初六,便把女儿接回家中,了解民间疾苦。他的这种做法,为后人所效仿,慢慢地形成了一种风俗,一直沿袭至今。

立夏时节尝三鲜

一年四365天,春夏秋冬周而复始。古天文类书《玉海》去:\"五日为一候,三候为一气,故一年有24节气。\"那么,每个月便有二气,乃月首者为\"节气\"、月中者为\"中气\"。立夏一般都在每年公历的5月6日左右,乃农历\"四月节\",人们把它视为每年夏季的开始。

立夏节,历史悠久,源远流长。《礼记·月令》谓:\"立夏之日,天子亲帅三公、九卿、诸侯、大夫,以迎夏于南郊。还返,行赏、封诸侯,庆赐遂行,无不欢悦。\"可知早在二三千

年以前的周代,是日已成\"月令\";汉、魏、两晋、南北朝和隋唐,均沿袭此俗;宋代礼仪更繁,除迎夏外,还祀南岳于衡州、祀南镇于截止州、祀南海于广州、祀江渎于成都;明代始有尝鲜之俗,宫廷启冰赐文武大臣,以示御暑之意;清代,风俗更是丰富多彩,有祭神、尝鲜(亦称\"尝新\")、秤人、烹新茶等等,《帝京岁时纪胜》有\"立夏取平日曝晾之米粉、春芽,并用汤面煎作各式果叠,往来馈赠\"的记载;近代,立夏节庆仪俗均已淘汰或淡化。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云:\"四月节,立建始也;夏,假也,物至此时皆假大也。\"此时气候温暖趋热、万物生长迅速,越冬作物早已收获,新鲜果疏纷纷上市,民间节俗以\"尝鲜\"为主,谚曰:\"立夏尝三鲜。\"常州人习惯将三鲜分为三类:\"田里三鲜\"(苋菜、蚕豆、麦穗)和\"水中三鲜\"(海狮、白虾、鲥鱼)和\"树上三鲜\"(樱桃、青梅、香椿头)。华夏尝鲜之风到处都有,新鲜食物多多益善,常熟人尝鲜有\"九荤十三素\",南通人吃甜菜,杨州人吃乌米饭,南京人吃豌豆糕,杭州人吃黄芪炖鸡……等等,\"尝得时蔬样样鲜\",不亦乐乎!

立夏日与\"尝鲜\"风俗一起流行的另一民俗是\"秤人\"。此俗源见《吴门补乘》,谓\"立夏日,家家以大秤权人轻重。\"俗传是日受秤的人可不\"疰夏\"(疰夏即注夏,是人们入夏以后身体不适、眠食不服之疾病)。其实,\"秤人\"与\"疰夏\"并无关系,不过人们借立夏之机秤人检测体重,与尝鲜之俗相呼应,提醒大家注意身体,多食新鲜果蔬食物,可以说确实是一种聪明的保健手段吧!

二月十二\"花朝节\"

春天来了,群花争妍的\"花朝节\"到了,在我们这个花和诗的国度里,花与美、诗与情紧密相联、揉合在一起,给人以陶冶情操和寓意欢乐的艺术享受。

武进人是爱花的,民间素有一年一度的\"花朝节\"(俗称\"百花生日\")。南宋吴自枚《梦梁

录·二月望》云:\"仲春十五日为花朝节,浙间风俗以为春序正中、百花争放之时,最堪游赏。\"而常州、武进等地则以农历二月十二为\"花朝节\"。我国南北各地许多民族都有花节,只不过是时间不同、风情有别罢了!如壮族人以二月二为\"百花仙子节\",届时男女青年一清早便聚集木棉树下的平坝上,以百花仙子为主题进行山歌对唱,歌为引子花为媒,在倾心的歌声中赠花定情,尽情玩乐,互抛绣球,直至日落西山时,才恋恋不舍地将象征爱情和团圆的绣球挂在传说是\"百花仙子\"常住的木棉树上。又如大理山下的白族人民,则于农历二月十四举行\"春会\",是日家家户户门前以盆栽花卉搭成\"花山\",形成花山栉比的一条条\"花街\",绚丽多彩,蔚为壮观。

江南一带,\"花朝节\"还有\"赏红\"活动,人们将红布或红纸制成小旗或条条,缠系在花木树枝上或插在盆中,为花庆贺生日。武农村还有以\"花朝日\"天气晴雨预卜年成丰歉的,谚云:\"有利无利,但看二月十二。\"这一天,切忌有雷雨,民谚曰:\"雷打百花心,百样无收成。\"人们在\"花朝节\"前后,观花、爱花、赏花、敬花的同时,还口耳相承,讲述《花神》的美丽传奇故事--

盘古开天辟地创造了世界,秋收冬藏时,万物俱备,只是无花。于是,便拿出一包种子,交给女儿,殷切关照:\"快把这些不同品种的花籽撒在大地,遍布人间,日后自会花开天下,群芳争妍……\"女儿不敢怠慢,悉遵父命,精心培育,99天以后,果然春暧花开。这一天,正是农历二月十二,盘古会心地微笑着封女儿为\"花神\"。因此,民间传说的\"百花仙子\"--\"花神\"就是盘古的女儿。

二月初二\"龙抬头\"

早春二月,大地回春。农历二月初二乃是古代的\"中和节\",亦称\"春龙节\"、\"青龙节\",今已鲜为人知,但\"二月二,龙抬头\"的时令谚语却一直在民间流传着。

\"二月二,龙抬头\",其源起在原始社会的神话之中。众所周知,华夏先民把创世英雄伏羲尊为\"龙的化身\",把\"龙\"作为民族文化的象征。《易经》乾卦中\"见龙在田\"即指田野里安眠的\"龙\",冬去春来、万象更新,\"龙\"苏醒了,抬起头来欣迎美丽的春天,于是,以\"龙的传人\"自居的子民们,便开始了春耕……过去,人们在这一天照例用青囊盛百谷瓜果互相赠送谓\"献生子\",农家自酿\"宜春酒\"祭勾芒神以祈丰年,朝廷百官都进农书表示务农……举国上下都在\"春祈\"中寄托\"四季平安\"和\"五谷丰登\"的希望。武进民谚云:\"二月二,葫芦茄子齐下地\"。是谓到此时令,各种瓜果蔬菜均需播种之意。

\"中和节\"这个名字则始于唐贞元五年(公元789年)。当时,德宗皇帝李适下诏,废除正月晦日之节而建\"中和节\"。《礼记·中庸》云:\"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人们在\"中和节\"祭祀的\"勾芒神\"是传说中的一种主管树木的神,《尚书大传》曰:\"东方之极,自碣石东至日出搏木之野,帝太

神勾芒司之。\"东汉班固《白虎通义》则说:\"其神勾芒者,物之始

生,其精青龙。芒之为言萌也。\"正是迎春 和万物生长的象征,明代杨慎《春雨》诗云:\"春雨掩柴扉,勾芒力尚微。\"清代\"农歌\":\"中和节庆龙抬头,春祭勾芒祈丰收;白天耕田忙播种,夜里切草喂牲口。\"均言\"中和节\"以后人们便要投入紧张的春耕了。

总之,不管是\"龙抬头\",还是\"中和节\",都是围绕着春耕的,它是服务于农耕社会的重要农事节令。虽然这古老繁锁的民俗事象今已逐步淡化,但作为农耕节令,将永留人间。

“岁朝春”与“踏双忙”

立春,是一年二十四个节气中的第一个节气,亦叫\"春朝\"。谚云:\"春朝大如年朝。\"古代亦曾以立春之日为\"春节\",所以各地民间黎民百姓对此历来十分重视,将它作为\"过年\"诸多行事中的一大行事。

旧时,立春之日武进例有\"迎春\"仪式,由地方官员行香主礼,此俗唐宋时代特盛,当时武进县官带领随从自县衙出发,全副仪仗、鼓乐前导、扛抬众多祭品及由盲人用五色纸扎糊制成的春牛芒神,鸣锣开道,经局前街、过迎春桥,至孔庙祭天。仪典隆重,群众竞相观看,被视为一年一度万人空巷之举……辛亥革命以后,此举被废除。

立春日如恰逢农历正月初一,是为\"岁朝春\",比较难得。武进民谚:\"百年难逢岁朝春。\"须先贺岁、再迎春。立春日如果天气晴朗,岁主丰稔。武进农谚云:\"难得立春晴一日,农夫不用力耕田。\"

过去,每到春节,乞丐中便有人打扮成一男一女,男的挥舞纸扇,女的穿花旗袍,悠来舞去,妖娆地转着跳着,表演\"踏双忙(簧)\",乡人称他们为\"体面叫化子\"。

据说,这与祠山大帝有关。当初,祠山和朋友天天赌钱,你输我赢,我赢你输,赌昏了头,铜钱输赢不过瘾,就用老婆做赌本,不料祠山大帝输了。其友本来不务正业,是个光棍,这次赢了妻子,洋洋得意,游山玩水,到处摆海。祠山大帝越看越心酸,趁他们不用心,狠狠撒手一棒,打折了光棍的手臂。此人本来吃光用光赌光,还要养一个女人,实在没法,只得去讨饭。讨饭也不容易,听不尽冷言冷语,看不尽红面白眼,夫妻两人商量,用跳舞的办法求乞,这就是\"踏双忙\"的来历。

\"送灶\"与\"接灶\"

旧俗腊月廿四夜送灶。传说灶神爷要在廿五日向玉皇大帝汇报主家一年功过,做\"年终总结\"。所以,廿四夜主家烧香\"送灶\",一家老少朝他跪拜叩头,求他\"上天宣好事,下界保平安\"。怕他说漏了嘴,就做半黄半白的玛瑙团子,俗称送灶团子,加上饴糖供他,以胶其口。稻草寸断,拌黄豆,称\"神马料豆\";用竹灯盏糊红纸,谓之\"善富\",实为\"燃釜\"之谐音,

作为送灶的神马、神轿。要马有马,要轿有轿,送他上天,接他下界,阿谀奉承,只为了怕他说真话。

古代送灶是\"君廿三民廿四,乌龟王八廿七廿八\"(俗谚)。这是说皇家送灶要在廿三夜,因为皇家的灶神爷要提前上天搞关系,疏通各路天神,定好基调。廿五日玉皇早朝,就会听到一片\"国泰民安,风调雨顺\"的欢呼声。那末,被侮辱为\"乌龟王八\"的受苦受难的所谓\"下三流\"人家的灶神,为什么要到廿七廿八才能上天呢因为那时凌霄殿大会已告结束,不用听他们的唉声叹气了。

民间接灶在除夕,灶神爷匆匆而去,匆匆而回,例行公事而已。而皇家灶神却要到正月半才下界,这是皇家为酬其\"说好话\"之功劳,有意安排他在天堂玩乐一番的。

民间习俗反映着送灶旧习,现在认真做的已不多了。但有一条,为\"说好话\"而请吃吃请之风当今仍盛,这封建的遗毒倒是早早送上天去为好。

“三尸神”与“掸檐尘”

除夕这天,家家户户都要掸檐尘,把屋子清扫清扫。不过在先前,掸檐尘可不是为整洁。

传说,我们每一个人的身上,都附着一种看不见的、通灵性的坏东西--三尸神。人之所以会六神无主、烦燥不安,就是因为这三尸神作怪的缘故。

传说中的三尸神,其特点就是喜欢搬弄是非,说人的坏话。他每个月都要上天庭一次,向玉皇大帝报告人在世上的种种情况。他从来都不如实向玉帝禀报,每次都是说人的坏话,不是\"张三贪懒\",就是\"李四奸刁\";不是\"王五偷盗\",就是\"钱六抢劫\"……

日久天长,玉帝对人产生了坏印象。很想惩罚惩罚人。但惩罚哪些人怎样去惩罚却又拿不定主意。

有一年,玉听见三尸神连着报告,说人最近不断咒骂天庭。这一说,玉皇大帝生气了,觉得再不惩治,就显得天宫太软弱无能了。于是,他对着三尸神和手执钢鞭的王灵官降旨道:\"三尸神,你立刻下凡,挨家挨户对每个人进行巡查,凡是亵渎天庭,不奉公守法的坏人,把他们的名字写在他家的墙壁上,笔划要轻细,不要让人觉察,待到大年夜晚上,由王灵官执鞭下凡,按墙上写的名字,统统击杀,一个不漏!\"

圣旨一下,奸邪恶毒的三尸神可高兴了,他兴冲冲回到人间,不问青红皂白,挨家挨户往墙上写开了名字……

这一骇人听闻的消息,让灶君爷知道了,他不满三尸神的恶行,便想出了一个巧妙的法子:腊月廿四送灶那天,郑重地关照家里的人,要他们在大年夜白天,里里外外,上上下下,把檐梁壁墙上的陈年污垢,彻底清扫,掸掸干净,将那三尸神写在壁墙上的人名,连尘同尘污一起,统统掸掉。结果王灵官下界扑了一个空。

王灵官脾气很暴,十分生气,他回到天庭狠告了三尸神一状:\"三尸神无事生非,造谣取宠,毁谤世人。百姓家墙上,没有一个人的名字!\"

玉帝闻报大为震怒,立即传旨,把三尸神绑送天庭,先掌嘴,后痛责三百大板,关押天牢,永不释放。

“马和尚过江”与“惊蛰闻雷米似泥”

常武地区民谚:\"二月十八马和尚过江。\"这不仅是一句俗语,而且是气象谚语。事实证明,每年农历二月十八前后,在春暖以后必有一次最后的\"冷信\"、\"冷风暴\"。常武一带人们希望这一天刮东南风(天气和润)、送\"马和尚过江\",那么是年定收成丰盛、人口平安;如果刮西北风(天气冷湿)则\"马和尚\"过不了江,天灾人祸就会降临江南……这么说来,\"马和尚\"似乎是个\"瘟神恶煞\"!但长江以北的人民群众却把它当作\"财神\",点香燃烛虔迎他过江北上。这个风俗源于何时马和尚何许人也从无查考。但有一说值得注意:\"马和尚\"就是六朝梁代,从印度东来中国,\"一苇渡长江\"的佛神宗师达摩大师。

惊蛰是一年二十四节气之一,一般在农历正月底或二月初,是一个关键性的气象日。常武地区民谚:\"惊蛰闻雷米似泥。\"谓惊蛰日响雷,主岁丰稔,人们都期望这一天有雷雨。如果惊蛰以前就响雷了,那就会久雨不停,气象民谚云:\"未蛰先蛰,一百廿日阴湿\"。旧时民间风俗,惊蛰前后凡第一次听到雷声隆隆时,母亲便会抱着孩子在床上拍拍枕头,翻动一下,表示万物苏醒了,不再久眠之意。

“冬至大如年”

冬至过节源于汉代,盛于唐宋,相沿至今。《清嘉录》甚至有“冬至大如年”之说。这表明古人对冬至十分重视。人们认为冬至是阴阳二气的自然转化,是上天赐予的福气,。汉朝以冬至为“冬节”,官府要举行祝贺仪式称为“贺冬”,例行放假。《后汉书》中有这样的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所以这天朝庭上下要放假休息,军队待命,边塞闭关,商旅停业,亲朋各以美食相赠,相互拜访,欢乐地过一个“安身静体”的节日。

唐、宋时期,冬至是祭天祭祀祖的日子,皇帝在这天要到郊外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在这一天要向父母尊长祭拜,现在仍有一些地方在冬至这天过节庆贺。

一般在公历十二月二十一日或二十二日。在我国古代对冬至很重视,冬至被当作一个较大节日,曾有“冬至大如年”的说法,而且有庆贺冬至的习俗。《汉书》中说:“冬至阳气起,君道长,故贺。”人们认为:过了冬至,白昼一天比一天长,阳气回升,是一个节气循环的开始,也是一个吉日,应该庆贺。《晋书》上记载有“魏晋冬至日受万国及百僚称贺……其仪亚于正旦。”说明古代对冬至日的重视。在中国传统的阴阳五行理论中,冬至是阴阳转化的关键节气。在十二辟卦为地雷复卦,称为冬至一阳生。易曰:先王以至日闭关,商旅不行。各地在冬至时有不同的风俗,例如北方人在冬至时吃饺子,而苏南人在冬至时吃大葱炒豆腐。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