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网络社交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心态探析

网络社交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心态探析

2022-08-14 来源:乌哈旅游
第l2卷第2期 2014年5月 辽宁医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Liaoning Medical University(SociM Science Edition) Vo1.12 No.2 Mav,2014 网络社交环境下大学生社会心态探析 罗敦雄 (福建医科大学,福建福州350001) 【摘要】大学生是网络社交活动中最为活跃的群体之一,其社会心态健康与否对于社会的安定稳定以及良好社会风尚 的形成起着不可估量的作用。由于网络社交具有信息传播快、体系复杂等特点,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产生了巨大冲击,给高 校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带来了新的思考和挑战。 【关键词】网络社交;社会心态;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中图分类号】G44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0416(2014)02—0040—03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此而引发的问题是,大学生对自己的网络社交要进 建设,全面提高公民道德素质,要“加强和改进 行及时的梳理。因为“授权”和“邀请”这些功 能所附带的选择并非是大学生本人所愿意主动接纳 的。“人肉搜索”就是典型的附带选择,即如果你 想找一个人,不一定要通过你本人的社交网络单一 连线,而是可以通过其他人得以实现。因此,大学 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培育自 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社会心态。” “社会心态”是指“一定社会发展时期内,弥散在 整个社会或社会群体中的社会心境状态,是整个社 会的感受、社会情绪基调、社会共识和社会价值观 的总和。” 大学生是网络社交活动中最为活跃的 群体之一,他们在网络中的言行对整个社会都足以 掀起一场波澜壮阔的影响。笔者从大学生网络社交 的特点、规律、效应等方面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所 产生的影响进行分析,以助于高校思政工作者更好 地指导和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一生在网络中的社交关系复杂化,个人的隐私极其容 易暴露在公众眼中,这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认知产 生了最直观的冲击。 二、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政治心态、就业心态 产生冲击 、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社会心态产生冲击 “社会心态分为社会认知、社会态度与价值观 念、社会情绪和社会行为策略,但实际上这些内容 时刻是融合在一起的。” 当前,对大学生社会心 当前,网络社交日益多样化,如,我国境内的 态影响最大的是政治心态和就业心态。第一,大学 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首要任务是“以理想信念教育 为核心,深入进行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 值观教育,使大学生正确认识社会发展规律,认识 国家的前途命运,认识自己的社会责任。” 研究 和把握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观是制定政策、开展党建 工作的重要基础。总体上看,青年大学生的政治观 人人网、新浪微博,境外的Facebook、Twitter,微 软的Windows live spaces Google、LinkIn,这些典型 的网络社交平台大受欢迎。而更有趣的是,同一个 人往往不止拥有一个社交网站的账号,很多网络社 交工具为了提高自己的竞争力,采取了联合模式, 都会询问是否要授权其他的社交网站。这样一来, 大学生们就会形成自己独特的网络社交系统,并且 会根据自己的兴趣爱好和生活习惯来选择性地建立 是积极向上的,但也存在一些值得关注的问题。某 项调查对大学生的政治观进行了分析,调查结果中 社交网络系统。在同一个网站内,“邀请朋友”功 能的设置,又再一次丰富了个人的社交网络圈。由 提出了存在的三个问题:“一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对 党和国家的工作成就有高度的评价,但政治参与度 【收稿日期】2013—09—07 【作者简介】罗敦雄,男,1980年生,福建连城人,助理研究员,公共管理硕士。 ・心理健康・ 不高;二是青年大学生群体对中国共产党有很高的 信任度,但对主流意识形态的认同度存在一定的偏 差;三是大学生主流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及其当代价 值具有较为正确的认识,但政治信仰严重缺 失。” 在网络社交中,各种意识形态、价值观念、 生活方式和社会现象等通过图文声像等直接快速地 展现在大学生面前。大学生不可避免地受到这些信 息的冲击和震荡,多数大学生的思想行为呈现出一 定的矛盾性和复杂性。第二,大学生就业工作是民 生工程的根本任务之一。随着大学生对网络的熟悉 和运用越来越深入,网络社交已经将大众带进一个 “泛社交时代”。利用网络社交媒体进行招聘是现 在成本最低、最常见的招聘方式。大学生通过网络 社交关注就业信息,其中“95%左右的男生、女 生都比较关注就业信息”, 就业形势成为毕业生 们心中最关注的事情。而与此同时,调查数据表 明,“约有37%的公司会在做最终录用决定之前, 通过网络社交媒体对备选者做进一步的审核。” 如Linkln社交网络把求职的功能发挥到极致,为 毕业生们提供了一个充分展示自我的平台,同时也 暴露出大学生在性格、品质等方面的优点和不足, 用人单位在物色员工的时候往往考虑通过网络观察 剔除不符合自己标准的毕业生。大学生们在网络中 的求职,会刻意迎合用人单位的需要,制造假象信 息,这对大学生们的求职产生了双刃剑的效应。 三、网络社交对大学生的社会情绪和行为产生 冲击 由于网络社交系统的复杂性和多元化特点,网 络不再是单一的网络,网络的网络也比比皆是。网 络的网络所产生的灾难性危害风险难以估量,如同 一颗石头投入水中,产生涟漪式的扩散效应。这种 效应可以是正面的,也可以是负面的。如,社会关 注的焦点热点问题,涉及公共安全的事件等,在网 络社交中的扩散和传播速度是极快的。利用网络社 交,就有可能完成全民性质的大动员,如,大范围 的搜救行动,大范围的谣言扩散等。网络即社交, 社交即网络,社交网络精于互动性,都在为自己的 声音寻找更大的传声筒。其中,公共危机事件通过 网络社交的传播对大学生的社会情绪及行为产生的 冲击最大。“部分大学生对公共危机信息的认知呈 现出不自信且偏信的特征”, 这也是心理学角度 从众心理的消极面,是一种被动地接受群体影响的 方式。网络社交的传染具有社会性,体现出具体的 爆发性和接受的迅速性。 ・心理健康・ 综上,如何引导高校大学生的社会心态,对加 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提出了新的要求和挑战。党 的十八大报告指出,要“牢牢掌握意识形态工作 领导权和主导权,坚持正确导向,提高引导能力, 壮大主流思想舆论”。 那么,我们要探究和进一 步思考的是如何在复杂的网络社交环境中引导好大 学生“形成自尊自信、理性平和、积极向上的健 康社会心态”。 四、引导大学生形成健康的社会心态 1.加强校园网络内容建设,增强大学生对网 络信息价值的判断力。十七大报告中,对于网络建 设的表述侧重在对网络环境的营造和基本的管理方 面,十八大报告中的提法则侧重提高网络的内涵建 设。海量的网络信息,虚拟和现实的交互,更大程 度上干扰了大学生的基本识别能力和判断能力。加 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应当授之以渔,教 会或引导学生如何增强识别和判断力。网络信息只 能“疏”而不能“堵”。“疏”的过程中要“导”, 只“疏”不“导”,达不到教育的目的和效果,只 “堵”不“疏”更是会加剧信任危机。因此,从高 校来说,建设什么样的网站,用什么样的内容来吸 引大学生,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关键。面对铺天盖 地的网络社交信息,只能是抢占思想阵地,而不是 跟在学生后面做“灭火”工作。正如中共中央国 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 育的意见》提出的“要主动占领网络思想政治教 育新阵地;要全面加强校园网的建设,使网络成为 弘扬主旋律、开展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手段;要利 用校园网为大学生学习、生活提供服务,对大学生 进行教育和引导,不断拓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 渠道和空间。” 2.提升思政工作者的网络专业化水平,形成 思想政治教育的合力。目前,对网络思想政治教育 的研究方法有限,研究程度也不够深入,这对高校 思政工作者提出了新的挑战,需要高校思政工作者 不断地强化学习。网络知识的掌握和熟练程度是能 否有效引导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前提,各种新兴 的媒体方式都成为思政工作者需要花时间下力气研 究学习的对象。只有熟练运用网络社交工具,才能 更好地密切关注网上动态,更全面地了解大学生的 思想状况,把握网络思想政治教育的主动权。网络 思政工作的队伍机制形成容易,但要有一支既熟悉 传统思政工作,又能熟悉网络语言文化的队伍,对 当前提出了巨大的挑战。因此,对高校来说,通过 41 哪些方法和方式来建设一支专业化水平较高的思政 队伍,这将成为网络思想教育的重要力量,进而才 能真正形成合力。 3.加强课堂教育和社会实践,引导大学生理 性思考。马克思在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中指出 式的空谈。引导大学生在网络社交环境中形成积极 向上的社会心态,要求思政工作者充分彰显人文关 怀,以情感人,以理服人。网络平台的虚拟性所带 来的优势在于双方可以敞开心扉,距离产生的美感 可以有效地拉近彼此双方更好地沟通。因此,无论 “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 的人占有自己的本质”,网络思想政治教育是建立 是网络载体本身,还是网络的行为者,都要充分体 现人文关怀的特点。在管理方式上要重在疏通和引 导,让学生心平气和地看待社会现象。与此同时, 根据大学生的身心发展特点和教育规律,注重培养 大学生良好的心理品质和自尊、自爱、自律、自强 的优良品格,增强大学生克服困难、经受考验、承 在人人平等的前提下进行的。网络思想政治教育不 意味着政工队伍把全部重点转移到网络社交环境 中,更重要的是从日常的教学、管理和服务中加强 对大学生健康社会心态的引导。大学生在面对环境 变化、人际关系、学业、就业、恋爱、婚姻、家庭 受挫折的能力,这也将成为加强网络思想教育的重 要法宝。◆ 【参考文献】 [1][9儿10]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坚定 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 社会而奋斗[R].人民出版社,2012—11—08. [2]王俊秀,杨宜音,陈午晴.中国社会心态调查报告[J].民 主与科学,2007,(2):40—44. [3]王俊秀.中国社会心态:问题与建议[J].中国党政干部 论坛,2011,(5):43~46. 等诸多问题时,如果离开人为的干扰和预防,则容 易直接走向网络社交,向网络寻求帮助。人们在网 络中获取信息的意愿大于思考的意愿,而社交网站 的核心是让人们分享信息,满足人们的信息饥渴。 这种行为和现象本身是不利于思考的,甚至严重者 发展为社交网瘾,一发不可收拾。因此,在对大学 生面临思想的选择时,需要加强对大学生的课堂教 育,帮助大学生做好职业生涯规划,进行及时的就 业指导,帮助分析政治政策。同时,要鼓励学生多 参与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重新思考,回归理 性,只有理论和实践相互作用,才能引导大学生更 好地形成健康社会心态。 4.加强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贯穿网络思想 政治教育全程。大学生拥有健康的社会心态的终极 目标应当指向社会价值的实现,而人文关怀是对人 的生存状况、生命意义的关注,所有的技术手段如 果离开了“以人为本”这一核心,就变成流于形 [4][11]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 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光明日报,2004—10—15(1) [5]李伟.青年“政治冷漠症”陷阱——当代大学生政治心态 三大纠结[J].人民论坛,2012,(24):42—43. [6]冀玉珍,周瑞扬.网络对高校大学生社会心态的影响调 查及应对[J].河南科技学院学报,2012,(11)92~95. [7]果壳网.你的未来雇主在社交媒体上看着你[EB/OL]. [2012—04—20].http://www.guokr.com/article/156650/ [8]庄曦,秦宇阳.公共危机事件中的高校信息传播管理机 制探析[J],传媒观察,2012,(8):22—24. On College Students’Social Psychology Under the Networking—communication Environment Luo Dunxiong (Fujian Medical University,Fuzhou Fujian,35000 1) Abstract:College students is one of the most active groups on the network activities,whose social psychology has an invaluable role to the social stability and healthy social customs.The characteristics of the network,such as rapid transmission of information and complex system,plays a positive or negative impact on the social mentality, which has brought new ways of thinking and challenge 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of students. Key words:social networks,social psychology,college students,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education [责任编辑:刘 芳] 42 ・心理健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