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课题研究方案
安溪县第八小学 林彩云 一、
小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1.作业:作业是“学生为完成学习的既定任务而进行的活动。分为课内作业和课外作业两种。课外作业是课内作业的继续,是教学工作的有机组成部分。”
2. “作业有效设计”:有效教学(effectiveteaching)作为一种理念,源于20世纪上半叶西方的教学科学化运动,其核心问题就是教学的效益,即什么样的教学是有效的。在新课程标准下,“教学的有效性”强调能促进学生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三维目标的发展。通过课题研究探索“作业有效设计”,旨在提高作业训练的效率,提高教育教学质量。
二、小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研究背景
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明确指出:素质教育应以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激发学生独立思考和创新意识,培养学生的科学精神和创新思维习惯。教育实践中我们发现,学生的创新意识只有在主动探索知识的过程中才能得到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只有在应用知识解决问题的实践活动中才能得到发展。学生探索与实践活动的主要载体是形式多样的作业练习,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应该从与学生朝夕相处的作业训练中去实施,新课程改革强烈要求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减轻学生的学业负担,让学生快乐、幸福地学习成长。“作业”是培养和检验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有效载体和途径。
研究的意义:作业的设计是数学教学的一个重要环节,用来帮助学生巩固和消化所学知识,并转化为技能。然而在实际教学中,作业布置的现状却并不
1
容乐观。主要表现在:作业设计中训练目标单一,缺乏系统、多学科的整合;题型单调,在作业训练中,教师出示给学生的数学作业题型单调,缺乏多样化的习题;题意狭窄,数学作业的题目不够开放,只停留在层面上的练习;习题量把握不到位,没有根据学生实际,分层布置。因此教师在设计作业时,必须考虑作业的层次性,以适应学生不同层次的需要,使学生在不同层次的作业练习中,人人学有价值的数学,人人都能获得必需的数学,不同的人在数学上得到不同的发展。
因此如何在六年级课堂教学的具体操作活动中逐步对“优化作业设计”的理念进行认识、体验、内化,转换成教学行为,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三、小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 1、研究的理论依据
(1)陶行知的“做中学”理论:强调在做中教,在做中学,教学做合一。教学做不是三件事是一件事,这里的一件事就是作业。由此,我们认为作业不单纯是学生学习、练习的独立活动,同时也是教师指导学生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师生互动交流共同成长的一个平台。
(2)《数学课程标准》理念。
“关注学生发展”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课程标准强调构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相融合的新课程目标体系,作业的设计应为这一目标服务。
(3)关于“优化”的理论。
苏联教育家巴班斯基以唯物辩证法为指导,将系统论、控制论的基本原则和方法引进教学论的研究,提出了教学过程最优化的理论。既在规定限度的时间内取得最大可能的教学效果。数学作业(包括课内作业、课外作业、阶段性检测作业)是教学活动的有机组成部分。它的优化是指从一定的标准来看是最好的。标准有很多,但最重要的是效果和时间,既提高质量,又不增加负担。
四、小课题研究的目标和主要内容
2
研究的目标:
1、以主体理论为指导,以《数学课程标准》为依据,顺应小学生的心理和年龄特点,设计符合素质教育的新型作业形式,努力提高教育质量。
2、突破形式单调、结构封闭、缺乏应用、以个人模仿操作为主的传统作业方式,确立需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等多种形式完成的贴近生活、新颖有趣、富有思考的开放的作业方式,促进学生整体素质的提高。
3、变被动作业为主动作业,提高学生做作业的积极性与主动性。切实减轻学生负担,促进学生素质的全面发展。
4、通过研究,提炼基本经验,探索规律,提供适合于学生的作业形式与内容,提高作业的有效性,提升教学质量。
研究的内容:认真研究学生的作业规律,优化数学作业设计,改善学生的作业结构,减轻学生课业负担,促进学生的发展。主要从以下四方面入手: 1.作业时间的改革; 2.作业内容的改革; 3.作业形式的改革; 4.评价方式的改革。
五、研究对象与范围 本校六年级学生的数学作业。 六、小课题研究的思路、过程和方法 1、课题研究思路
在六年级数学课堂教学中,勤于将自己从课题研究中获得的教学理念转化为教学行为,在实施的过程中不断总结、反思、修正、再实践,逐步积累经验。
2、研究的进度计划。
⑴理论准备阶段(2014年1月—2014年4月)
组建课题组,统一认识,明确目的性。了解有关作业方面的理论及相关策略,设计和论证研究方案。
⑵课题实施阶段:(2014年4月—2014年8月)
3
A分析现阶段数学作业中存在的问题,找到对应的策略。 B分析教材的特点,根据课题组设计的作业进行初步尝试。 ⑶反思调整阶段:(2014年9月—2014年11月) 在总结初步尝试的经验教训上,全面开展研究实践。 ⑷成果总结阶段(2014年11月—2014年12月) A汇编作业集
B撰写论文《新课程背景下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实践的研究》,进行课题论证。
3、研究方法:
个案分析法:重视对问题情境案例及典型学生学习状况的跟踪分析,从中寻找课题研究进展的突破口。
经验总结法:认真撰写阶段性报告,总结各阶段的得失,不断调节研究步伐,最后以总结形式完成课题研究。
七、小课研究的预期成果
通过小学六年级数学作业的有效设计与实践,大大提高了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变被动、机械、模仿式的完成作业为自主探索式地解决问题的过程。完成作业不再是以练为主,而是以“做”为主,通过做来体验数学,认识数学,掌握数学的思想与方法,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探究能力与创新意识。所设计的练习在六年级数学使用。
预期成果:1、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设计本;2、“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设计”的研究案例;3、“六年级数学作业有效设计与实践”的总结、经验论文。
八、主要观点与创新之处
主要观点: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学习需要,妥善地解决好既满足尖子生求知欲,又促进学困生达到教学的基本要求是课堂教学中所面临的且必须解决的一个矛盾。有效的设计练习则为我们科学地解决这一矛盾提供了一个最有效的途
4
径。通过安排不同层次的练习和提高不同程度的学习要求,去满足不同水平学生的学习需要,分层练习真正落实因材施教,促进学生整体发展。
创新之处:开展作业分层设计以个体差异、因材施教、最近发展区作业理论指导较为普遍,而以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作业分层设计的还不多见。预期在我们的研究实践中,我们以多元智能为理论基础,在数学作业分层设计中,既有作业内容的分层设计,又有呈现方式的分层处理。
九、完成研究任务的可行性分析
1、课题组成员是由教导主任、一线的老师组成,教学过程中已曾在校开展过《作业面批面改的研究》实践,这些为我们今后课题深入研究提供一定的方法基础。
2、本课题是经课题组成员充分酝酿,深入讨论从而一致选择的课题,全体成员对本课题的研究的现实意义的理解是全面而深刻的,具有强烈的主客观需要,这为本课题的深入研究提供了强烈的人文基础。
3、本课题选出后,课题组成员就开始收集资料,开展相关的文献研究,对本课题的研究成果有了较为清晰的了解,这对我们今后的研究提供丰富的理论基础。
4、本课题一经提出,学校领导高度重视,大力支持我组申报本课题,在课题研究过程过将邀请名师、专家、数学教研员给予指导,为本课题的研究提供了坚强的经费保障和专业技术支持。
十、小课题成员及其分工
(1)准备阶段(2008.2~2008.8) 成果形式:调查资料、方案、计划
①制定和论证课题方案,组建研究队伍,成立课题研究小组,确定课题研究的人员分工。
②收集学习,听取讲座,调查访谈与课题相关材料,了解作业的现状,学习新理念,转变思想,反思行为。
5
(2)实施阶段(2008.9~2010.8) 成果形式:个案、报告、论文、过程性资料 ①根据方案和学科实际,扎扎实实展开课题研究。
②定期做好阶段性小结,研究阶段性成果,撰写研究报告,研究论文,形成文字性材料。
③在实践中不断完善课题研究方案,反馈修订意见,调整课题研究的方法与策略,并做好课题研究的中期总结工作。
十一、小课题成员及其分工 课题组织成员及分工表 类别 负责人 姓名 林彩云 职称 小高 具体分工 选定课题,填写课题申报评审书,撰写研究方案,申报课题,主持课题研究,设计作业、撰写结题报告、研究论文等。 成员 赵梅生 小高 撰写学生个例调查表,收集、整理过程性材料,具体实施课题实验,撰写课题阶段计划、研究论文等。 成员 黄金贵 小高 实施课题实验,编写教案、设计有效作业、撰写阶段性总结、研究论文等。
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