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教师在教学中体罚学生现象的反思
一、教育理念影响教师的教育手段
中国有重视教育的传统,古代科举考试制度鼓励读书人“学而优则士”,许多热衷科举的人曾大肆宣扬“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的读书理念。教育制度决定教师的教育理念,教育理念影响着教师的教育手段。科举考试选文官,读经诵典,教师就得要求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考中就做官,做官就成人上人,老师自然教育学生“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范进“十年寒窗无人问,一举成名天下知”的遗训无疑成为教师激励学生学习的武器。
二、教师的无奈
中国封建科举考试制度根深蒂固,影响着中国教育至今。所以,大部分老师在教育岗位呕心沥血大半辈子,背着“桃李满天下”的花马甲走出学校大门,“一肩明月,两袖清风”时,难免会纳闷起来,桃李满天的自己却不曾有一个像模像样的桃花源,更不要谈落英缤纷啦!天长日久,在岗的也感受到了生活捉弄。
为了保持你几百年来“两袖清风身欲飘,杖藜随月步长桥”的高风亮节,不得不警告要你收费不能“乱”。因为你太仁慈,父母将小孩托付给你,你便成了孩子的“第二父母”,他们可都是一家之“香火”,哪怕他们在校做了不规矩的事,你怒啦,也要你听阿Q一劝“君子动口不动手”,甚至被欺到头上啦,也只能“用儿子打老子”的话来自慰。因为你太负责,孩子说话,做事,做人归你教;孩子玩要玩得身心健
1
康,吃要吃得营养均衡,睡要睡得精神饱满,这些你得管。
老师,可你呢?身体还好吗?营养勉强吧?积劳成疾呀! 老师,苦啦,累啦。你也怒啦!
然而,满腹牢骚发泄不了都不要将学生作为出气桶。
车子、房子、票子不会因你怒上一怒就会到来。孩子其实是无辜的,跟他们讲世态未免太深奥,跟他们讲个人利益又不符合国情。用好国家统一的教材,用孔子学说育人。祖国的未来还得靠弟子他们撑着。
三、对教师与学生关系的反思
人不能不生气,生气其实也给我们提供一个很好地认识自己的机会。我个人认为,教育不应该是改造人,而是唤醒人,唤醒内心沉睡的巨人!我们不能再整天困惑于“如何如何惩罚学生”的怪圈,曾经那些棍棒之下出秀才的教育理念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已经成为给教师定罪的令条。其实,“用欣赏的眼光看人,用宽容的心态接纳人,用负责的行为待人”的道理我们都懂,我们一时还搞懂的不过是“分数”统治教师的历史为何如此不衰。或许,初中教育评价制度的改革让我们中小学教师能看到一线曙光。分数,不再作评价学生的唯一标准。学生将从分数评价中露个脸儿透气,只能露个脸儿。要想把分数一下子从评价的圈子移除,受封建科举考试影响如此深的中国人一时还是习惯不了的,但要有信心的是,用分数这把唯一的尺子度量学生学习优劣的历史即将告别中小学生。
学生的综合素质评价便是在“分数”这把尺子的刻度之间注上一
2
些卜算的吉语。如果说过去用的是普通的钢卷尺,那么,如今用的已经是鲁班尺啦。这一评价是家长、老师以及学生对学生进行评价。何许有一天,教师考核制度的改写会从这一成果中得到启示,对教师的考核,也靠社会各类人群的评价作为依据。恐怕到那时,中国教师和美国教师在压力上也没有多大区别。
反思一下,我们为何活得如此滑稽?因为我们拿着一套滑稽的原则从事着一件崇高的职业。我们不过是一个滥用戒尺的刽子手!到头来,自以为是地认为从戒尺扫划的弧线中定能绽放出美丽的花朵,殊不知学生在我们不怎么样的教育手段熏陶下早已变成带刺的玫瑰!施舍给你的注定是自己种下的苦果。
我想,还是让我们尝试放下手中的卑劣手段,适应一下新社会的教育发展,用宽容的心态对待自己的学生,也许,宽容更意味着教师教育思想的深刻和教育手段的成熟。
3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