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谈谈数学文章的写作

谈谈数学文章的写作

2022-10-27 来源:乌哈旅游
2019年%月 教育纵横.,AB谈谈数学文章的写作\"安徽省灵璧第一中学郑良-、问题提出教学中经常会遇到以下情形:年轻教师感叹:“文章

太难写,这可如何是好?(急切想发表文章)”恃才傲物的 教师随手翻阅期刊的同时嗤之以鼻:“案例文章编故事, 解题文章堆数字.这样的文章谁都能写,只是我不屑去 写而已教学管理者劝勉“如果教师把写文章的时间都

用来教学与管理,学生的成绩也许会更进一步.”文章是 什么?教师要不要写文章?(若教师需要写文章)文章又

该如何写?下面笔者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与写作经历, 谈谈对相关问题的理解.二、问题研析1. 文章的意义英国思想家培根说:“阅读使人充实,写作使人精 确写作是作者善于倾听、强化反思、广泛阅读、深化认 知、凝练语言、字斟句酌的综合体现,有效地促进其“听、

说、读、写”能力的稳步发展.文章是教师教学研究智慧 的结晶,是智力劳动的浓缩记录,是教学经验的提炼与 升华.可见,写作和教学一样,它是作者责任心的体现,

是个人兴趣爱好的研究成果,而非耗时费力的简单累

积.文章的传播能让阅读者深入思考、强化交流、拓展视 野.2. 写作的程序文章的写作要“以多取胜”,即教师要掌握较多的资 源.有的作者性格沉稳,以自己熟知的内容为切入点,用 成熟稳健的方式来优化创新,挑战自我;有的作者性格 活跃,以求新求异为切入点,激发动力去补偿学习实践,

自我加压来完善认知结构,从而实现全面发展.无论哪 种情况,文章的写作都离不开基本程序:确定主题!积 累素材!拟定初稿!打磨定稿!完善投稿!跟踪思

考!比对成品.作为一线教师,最丰富的就是教学资源, 每天及时记录教学过程中的点滴,梳理并反思问题的共

性与特性,进而确定写作主题■当主题确定、素材充足 时,教师根据素材和主题(经历删减与增补)确定写作提 纲,比对并嵌入素材,适时调整提纲,再补充摘要和关键

词,使之成为一个整体.初稿拟定后,建议作者打印文 稿,反复阅读、核对,感觉尽善尽美后尽可能找他人把 关,完善后投稿,投稿仅仅是接受外部审阅的开始,通过

适度的冷静与沉淀,作者要对文稿进行不间断的审读与 思考,发现问题并及时查漏补缺.文稿一旦被录用,作者 更要确保文章完美无缺,力争做到不辜负编辑的重托、

读者的信任,切实让文章为作者代言.文章的发表并非 研究的终结,作者要比对投稿与发表稿之间的差异,感

受编辑的苦心,提高写作规范.同时将其作为后续研究 的新起点,继续追踪,引领思维向纵深处发展.3.选题的角度教而不研则浅,研而不教则空.研究立足教学,反哺 指导教学.文章如何选题?最好的方式就是聚焦教学实

践,此处场景最熟悉,困惑最直接,解惑最迫切,感受最

真实,资源最丰富.下面结合案例给出中学数学教师常 见的选题角度.(1)教材内容解读.教材是教与学最权威、最规范的载体,无论怎样强

调都不为过.其精致的设计需要教师用心体会,细微的 调整都应该引起教师足够的重视.对教材的研究要在着 眼整体与聚焦局部中不断转换,实现对教材认知的辩证

统一.笔者以北师大版教材为蓝本,同时参阅其他(人教 A、人教B、苏教、湘教、上教)版本教材,分析异同,综合 考量后实施教学.教材后续版次的细微调整都是编者精 心比对后的结果,如此改进传递着怎样的信息?教师又 该如何应对?如北师大版教材必修4的第8版与第7版相 比改动幅度较大.笔者将其汇总、分析、梳理,从四个角 度对六个案例进行剖析并给出教与学的建议,形成文章

《挖掘教材贯彻意图,研究学生促进理解》(《中学数学研

究》(广东)(上半月)2015年第12期).在随后的教研活动 中,示范课教师竟然对教材增设“4.3单位圆与正弦函 数、余弦函数的基本性质”的改动熟视无睹,浑然不知.

笔者从四个方面撰写文章《立足本质,强化联系,学为中

心,顺学而导 堂交流研讨课教学有感》(《中国数 学教育》(高中版)2017年第6期),此文不仅记录了本节

课的始末,更是不断鞭策着笔者深化对教材的研习.高中彳•了裂93教育纵横(2) 课堂教学发现.教师的本职工作是教学,课堂是教学的主要阵地, 因此课堂教学的实践发现是写作的出发点与归宿.笔者 经常通过听课、评课、与学生交流等活动来反思自己的 教学,以便查缺补漏、及时提高.众所周知,数学归纳法

是解决与正整数有关命题的一种证明方法.对于给出

(与正整数有关的)待证的结论,往往可用数学归纳法证 明;对于(与正整数有关的)探索性问题,常常可先用不

完全归纳法猜想结论,再用数学归纳法进行证明.在一 轮复习听课中,笔者发现授课教师均是如此操作.事实 上,数学归纳法是一种程序性操作,证明过程的套路化

也必然带来书写的繁复;其证明方法是否具有一般性 呢?其又渗透着怎样的数学思想?问题的背景是什么?它 与教材中其他内容又有怎样的联系?如何发现其他的解

法等.为此,笔者将听课时的即时想法进行记录,补充教

学思考并形成文章《数学教学要处理好4个关系一“数

学归纳法” 一轮复习课引发的思考》(《中学教研》(数

学))2017年第10期).(3) 考试分析总结.考试是通过书面或口头提问等方式来考查知识或 技能.通过考试可实现对过去某一阶段的教与学效果的

检测,以便及时矫正补救.当前,很多学校都安排了周周

测、月考、期中、期末等各种段考,试题的设计是否科学 有效?试题的解答、本质、拓展等又当如何?考试的结果 又对教学有哪些借鉴与指导意义等.关注教学考试中的 共性问题才能引起别人的共鸣,提供具体解决方案的文

章才具有生命力.以书面考试为例,市级联考、(中)高考

等考试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权威性,也更能宏观地反映 当前的教学现实.每年高考过后,笔者都认真学习该年的

高考真题以便及时调整教学的方向与策略.如在2016年 与2018年高考后,笔者分别撰写了《稳步推进求发展,积

极探索谋新篇一2016年高考数学试卷总体评析与教 学启示》(《中学数学》(上半月)2016年第11期)、《注重基

础,考查全面,稳中求变,凸显素养一2018年高考数学 试卷总体评析与教学启示》(《中学数学》(上半月)2018 年第10期),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高中数学教与 学》全文转载.我们平时接触较多的是确定性的数学问

题,而概率与统计是研究随机现象的一门学科.处理好 生活中的概率统计问题需要我们的有序化思维和“数学

化”能力,概率与统计往往是高考的试水题.为此,笔者 撰写了专题类文章《强化应用意识,提升数学素养一 对新课标全国卷概率与统计应用题的分析与思考》(《中

学教研(数学)》2018年第10期).每次段考后,笔者都会 对试卷进行统计分析,针对学生的(优点与缺点等)问题94 彳•了裂:7高中2019年6月

与其沟通交流,进而整理成文字并投稿,如《追求对接学

生认知与以道御术的数学教学一高二月考引发的教 学思考》(《中小学数学》(下旬)2018年第4期).(4) 校外研讨反思.如果把校本教研视作教师教研的家常便饭的话,那

么校际交流则是教师教研的饕饗大餐,稀缺的美味更值

得回味.笔者发现不少接受培训的教师只是听听讲座, 没有记录、没有提问、没有后续的思考与实践.也许其接 受培训的机会较多,抑或是其水平较高而对培训内容耳 熟能详等.笔者总是以新奇的眼光、虔诚的态度珍视与

享受这来之不易的学习机会.如2014年暑假,泗县教育

体育局组织了教师入编考试活动,笔者忝列面试评委之

位,用心聆听,详实记录,反复推敲,公正评判.掩卷沉

思,将参评教师在说课中对教材的理解不足及突破方式 等汇总成文《“任意角的正弦函数、余弦函数的定义”教 材研读》(《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5年第1-2期).(5) 阅读感悟成长.教师课业繁重,教育资源有限,“走出去,请进来”的

学习机会终归可遇而不可求.学习无处不在,处处值得 深思.关键在于教师的爱心,对教育、学生、自我的爱让

教师有更多的责任心、更久的持续力.阅读是目前性价

比较高的专业成长方式.阅读专业期刊可以及时更新教 学理念、持续认识教学研究和实践发展的最新动态,阅

读专业书籍可以引领读者的认知向纵深处发展,阅读非 专业书籍可以拓展思维、完善认知、激发灵感甚至脑洞 大开.广泛阅读不仅使我们找到了信息源,更为我们提 供了写作的方式与方法.“千淘万漉虽辛苦,吹尽黄沙始

到金”,只有深度阅读才能感悟并认识到问题的本质.通

过阅读可比对自己的理解,反思教学的得与失.理越辨 越明,事越说越清.不同的教师所处的教学环境不同,想

法与做法可能会有所不同.读者在整体(而非断章取义) 阅读后还需要深思熟虑,充分理解作者的真实意图,然

后对问题进行思辨,也可以借助(最好是原发)期刊平 台,发表自己的想法与做法,以期与原作者和其他读者

交流.笔者对期刊一般采用“精读+注解”的阅读方式,曾 经就徐晓兵老师的文章发表读后感《聆听中正本清源,

探究中明鉴万里》(《中学数学教学参考》(上旬)2018年

第5期),其他不再一一列举.吃水不忘挖井人,这里对各 位奇思妙想的作者、精雕细琢的编辑和广开言路的期刊

表示真诚的感谢.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每位教师都要培 养自己广泛阅读的兴趣.4.写作的注意事项(1)端正态度,务真求实.态度决定一切,实力决定未来.写作没有捷径,关键2019年%月在于积累•厚积才能薄发,根在教学实践•如果教师能做 实教学,相信文章定会水到渠成.“与其伤其十指,不如 断其一指”,个别作者写作随意,尝试以量取胜(碰运

气),不如平心静气地打造一篇代表自己最高水平的文 稿.“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板凳宁 坐十年冷,文章不写半句空”,教师要端正写作态度,感

悟写作方法与技巧.真情实感才能感染人,给人以启迪, 同时对自己也是一次心灵的洗礼.如笔者在阅读期刊 时,为了拓宽视野、深化认知、全面理解,经常查询文章

的参考文献.遗憾的是,很多引文与参考文献并不对应, 至少说明作者未认真核对引文来源.(2) 以小见大,拾级而上.不少初学写作者总想“不鸣则已,一鸣惊人”.于是

只见一部分人坐而论道,不见其起而行之;还有一部分

人处处碰壁,畏缩不前.做任何事情都要大处着眼,小处

着手,同时离不开内心的坚守.俗话说“船小好调头”,初 学写作者可以从给学生看的短文写起,脚踏实地,一步 一个脚印,在不知不觉中迈向成熟.(3) 构建整体,强化理解.资源匮乏难以成文,素材泛滥还需取舍.贪多求全、 面面俱到导致点点未到是初学写作者常见的问题.素材 要为文章的中心服务,否则“再好”的素材也要放弃.笔

者在阅读期刊时发现有些文章中的每个案例都很典型, 但相互之间难以弥合从而导致文章支离破碎,一盘散

沙.文章不在长短,关键在能否浑然一体.短文精炼聚焦 而不高深晦涩,长文内涵丰富而不鱼龙混杂.如高三一 轮复习是高考备考的热点话题,笔者在文章《夯基固本

构系统,溯源纳新谋优化一例谈高三数学复习中试卷

讲评的探索与思考》(《中学数学》(上半月)2017年第10

期)中从%个角度选编6个案例,结合案例给出四点复习 备考建议.整篇文章布局合理,没有给读者带来审美疲 劳,该文被中国人民大学书报中心《高中数学教与学》用

8个版面全文转载.平时也会听到少数教师发表“审稿太

慢”“店大欺生”诸如此类的牢骚,以自我为中心必然导

致缺乏对别人的理解与尊重.交流后发现其中的多数人 竟然没有订阅过期刊,根本弄不清期刊的定位.编辑每

天要面对很多稿件,需要按照期刊出版的要求统筹安

排.每位编辑都会对期刊社和自己负责,选稿的标准就 是从众多的稿件中优中取优,质量才是编辑判决的关键 因素.作者应做的事就是提高自己文稿的质量并及早投

稿,而这恰恰是这部分人所忽略的.作者要对审稿专家 谨慎给出的意见潜心研究并切实领会,这也可能是一次 宝贵的经验;对审稿编辑的合理要求(如压缩版面等)

教育纵横总I*要积极配合.当然,也可能会出现不同审稿专家的审稿

意见不一的情况,作者要予以理解,对于自己的合法权 益与诉求可强化沟通.每个作者都希望期刊发表自己 的文章,都想知道审稿的即时进度,但我们要想到编辑

手头可能会有很多事情,作者的“不期而至”会打乱其 工作的节奏,集腋成裘导致审稿进度整体延缓.若文章

确有真知灼见,定能缩短编辑的审稿周期.对于有关稿 件的沟通,作者的及时反馈也是提高审稿进度的重要 方式.(4)文如其人,德行为先.每个教师都能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写作并提高.学 高为师,身正为范.教师要对文章的需求抱有一颗平常

心,操之过急也于事无补.笔者阅读期刊时经常会发现

有些文章“似曾相识”,一稿多投是饮鸩止渴的行为,而 一稿一投才是避免一稿多发的根本途径;同样也会遇到 “相似的面孔”,引文要给出参考文献,这是对原作者的 尊重,更是学术要求的底线.任何事情的持久竞争,归根

到底都是道德品质的竞争.三、结束语教师泛指传授文化、技术的人或某方面值得学习的 人.研究无边际,即可贴地而行又可云端跳舞;教学要有

度,要充分理解学生方能深入浅出.教师毕竟不是科技

研究人员,(短期与长期的)教学成就是评价其成功与失

败的重要标准,也是教师的立身之本.当前可能存在个 别教师研究能力较强而教学成绩不突出的情况;也可能 存在个别教师为了写文章反复炒文章剩饭而漠视教学 的情况,这是教师的责任心而非写作的问题,以上两点

也许是写作不受教学管理者待见的原因.我们不能以点 代面,还应从问题的主流出发看到文章写作的好处,不

要被一点非议所左右,更不能被一时之利蒙蔽双眼.只 要勤于积累,资源俯首皆是;只要勇于思考,想法不请自

来;只要勇于实践,感悟深刻透彻.相信写作(要从文章 进阶到真正的学术论文)思如涌泉,行文如行云流水的 状态为时不远.更为关键的是,跟写作与之俱来的思维 深度、广度和灵活度的提升、视野的开阔使我们能更好 地驾驭课堂教学.参考文献:[1]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

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7.[2] 吴东水.什么是数学教学论文[J].湖南教育,1988(1).[3]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数学课程标准%2017

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应高中彳•了裂:•■?

9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