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陵市第一中学2012—2013学年度上学期高二年级检测
历史试卷
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5小题,每小题4分,共计6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中国古代讲究“同姓不婚”。已知春秋时秦晋两国世为婚姻(故称两姓联姻为“喜结秦晋之好”),而鲁晋两国不可通婚。结合所学关于“西周分封制”的知识,能够判断 ( ) ①晋国是姬姓封国 ②晋燕两国可以通婚 ③晋宋两国可以通婚 ④秦燕两国可以通婚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
2.在美国,自1856年以来,历届总统不是共和党人便是民主党人。第二次世界大战前的历次总统大选中,两大政党的总统候选人所获选民票的总和,平均高达全部选民票的95%。这种情况说明两大政党 ( ) A.控制了美国政治生活 B.主宰了联邦政府
C.赢得了美国公民的一致支持 D.保持了政策的一致性
3.周恩来说:“共产国际的领导同志都还在担心我们离工人阶级太远了,我说我们在农村里经过长期斗争的锻炼,有毛泽东同志的领导,完全可以无产阶级化,共产国际的一些同志听了以后大哗,不以为然。”对这段话的正确理解是 ( ) A.中国工人阶级尚未登上政治舞台 B.共产国际反对农民参加中国革命 C.中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 D.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4.一份历史文献“告人民书”指出,帝国、君主政体和议会制至今所强加给人民的,“是专制的、不合理的、专横的和令人难以忍受的集权”。这份历史文献出现于 ( ) A.英国资产阶级革命时期 B.美国内战时期 C.俄国二月革命期间 D.巴黎公社期间
5.1987年2月,部分台湾同胞发起返乡运动,发表了《自由返乡运动宣言》。5月10日母亲节,一些老兵穿着写有“想家”两个大字的T恤衫走上街头。不久,老兵合唱团在一次集会上演唱《母亲您在何方?》,台上台下的老兵哭成一片。这反映了 ( ) A.“一国两制”构想得到台湾同胞的普遍认同 B.台胞期盼当局尽快放开赴大陆探亲的限制 C.海峡两岸业已达成“一个中国”的共识 D.港澳回归为海峡两岸民间交流奠定基础 6.胡锦涛在2012年博鳌亚洲论坛上提出五点建议:第一,尊重多样文明,促进睦邻友好。第二,转变发展方式,推动全面发展。第三,分享发展机遇,共赢各种挑战。第四,坚持求同存异,促进共同安全。第五,倡导互利共盈,深化区域合作。下列最能符合上述建议的应是 ( ) ①万隆会议 ②1961年柏林墙事件 ③“新经济”的出现 ④上海合作组织成立 A.①③④ B.①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 7.清帝雍正朱批谕旨说:“山右(今山西)大约商贾居首,其次者犹肯力农,再次者谋入营伍,最下者方令读书。联所悉知,习俗殊可笑。”这反映出当地 ( ) A.商人的政治地位已经跃居首位 B.学而优则仕的传统已被抛弃 C.重农抑商政策并没有得到实施 D.传统观念因追求财富而改变
8.史学家亨廷顿把人类文明的交流划分为三个时期:1500年以前称之为遭遇时期;1500年至19世纪末称之为冲击期;19世纪末到20世纪初则是相互作用时期。其中第二个时期,西方工业文明对农业文明形成巨大冲击的表现有 ①经济掠夺和商品输出,破坏了东方传统经济结构 ②发动侵略战争,破坏了东方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③民主思想的传播,冲突了东方传统思想观念 ④东方物产的引进,丰富了欧美居民的日常生活 ( )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9.1934年上海市长指出,“近年以来,上海人口财富,均有巨量之增加,然吾人能谓其工商
- 1 -
业均已健全发展否?未也,且去健全甚远。„„是何故乎?上海犹鱼,内地犹水,财富集中,而不知所以流通之,非繁荣之象也;人口增加,失业者日众,城市生活之病态也!欲求鱼之生长,而不先实池以水,其可得乎?”这段话体现的施政设想是 ( ) A.强调帮助内地改善经济,营造发展环境 B.强调改变城市财富流向,缩小贫富差距 C.强调限制城市人口增长,提升人口素质 D.强调发展城市工商百业,增加城市就业 10. 1980年12月,我国颁发了改革开放后的第一份个体工商业营业执照。表明 ( ) A.公有制经济主体地位开始改变 B.城市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展开 C.企业承包经营责任制开始实行 D.单一所有制经济结构已被突破 11.1862年6月26日,《上海新报》一则某商行售卖“外国杂货”的广告云:新到什锦饼干、酸果、洋醋、吕宋烟、白兰地、小面镜仔、东洋竹篮仔等。这反映出 ( ) A.社会经济结构的变动 B.国人办报事业的发展 C.物质生活时尚的变化 D.百姓衣食住行的西化
12.某同学在进行探究学习时采用了这样一段史料:2004年美国联邦政府的预算开支:19.9%军费; 21.6%社会保障;19.5%用于资助穷人、老人、残疾人的医疗保险项目„„4.1%其他用于退休金和扶持残疾人的开支„„9%用于失业补助、给穷人家庭的住房、食
品、收入补助以及税收返还„„科研1%。据此判断此次探究学习的主题最有可能是 ( )
A.美国:世界第一流的政治经济军事强国 B.科研地位的下降:现代美国的发展隐患 C.福利社会:当代资本主义社会的重要特征 D.政府干预经济:美国联邦政府的重大变化 13.列宁指出:“1921年开春以来,我们提出完全不同的、改良主义的办法来代替原先的行动的办法、方案、方法、制度。所谓改良主义的办法,就是„„活跃商业、小企业、资本主义,审慎地逐渐地掌握它们,或者说,做到有可能只在使它们活跃起来的范围内对它们实行国家调节。”材料中“改良主义的办法”实际上是 ( ) A.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的补充 B.对旧的社会经济结构进行社会主义改造 C.强调多种所有制经济齐头并进 D.合理利用市场和商品货币关系发展生产 14.1962 年法国某报纸说,戴高乐总统应该时刻准备亮出持有的大量美元这张外交王牌,通过向美国购买黄金而对其施压,美国政府对此颇为重视,认为“法国持有的美元所表现的既是一个政治问题,也是一个经济问题”这反映了 ( )
①世界的多极化趋势 ②不结盟运动的发展 ③布雷森林体系面临挑战④法国抵制马歇尔计划 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15.下表选项中,材料与结论之间逻辑关系正确的是 ( ) 材料 结论 罗马法规定,债务人无力还债时,债主有权A 古罗马的高利贷者政治地位很高 将他卖为奴隶 1801—1844年,英国的伯明翰市人口从7.119世纪初,英国的城市化进程发展迅B 万增加到20万 速 当时资本主义的雇佣生产方式已经C 1860年,俄国的工厂中雇佣工人占61.4% 在俄国经济中占主导地位 1910年,德国钢业联盟和铁业联盟的钢铁产当时德国已经出现了居于垄断地位D 量占全国总产量的98% 的大企业组织 二.非选择题(本大题分两个小题,第16题15分,第17题25分,共计40分)
16.某班同学在历史课上开展以“古代、近代中西政治文明”为主题的学习和探究活动。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15分)。
材料一 自古皆封建诸侯,各君其国,卿大夫亦世其官„„其后积弊日甚„„其势不得不变。于是先从在下者(平民)起„„此已开后世布衣将相之例„„秦始皇尽灭六国以开一统之局„„下虽无世禄之臣,而上犹是继体之主(最高统治者仍由王族世袭)也。汉祖以匹夫起
- 2 -
事,角群雄而定一尊。其君既起自布衣,其臣亦自多亡命„„天下变局,至是始定。
----赵翼《二十四史札记》 材料二 唐代制度,在下有„„为政府公开选拔人才,在上有„„综合管理全国行政事务。这两种制度,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 ——钱穆《国史新论》
材料三 下表是某中学在“近代西方民主政治”研究性学习活动中,两个研究小组展示的材料和得出的结论。
组别 材料 1689年以后的英国离民主制还远得很,英国的英国组 新政治体制无非是寡头政治。(《欧洲文化史》) 《权利法案》的规定„„并不意味着英国已成为一个民主国家。(《全球通史》) 一场伟大的革命已经发生——这一革命的发生结论 17世纪后期~19世纪上半期,英国民主化的趋势不断发展。 美国通过革命不是由于任何现存国家中的力量的变化,而是由于建立起的民主政在世界的一个新地区出现了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体,是世界资产阶美国组 家。它已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级政治民主化进程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就像一个新行星的出现会中最具有进步意义在太阳系中引起一个巨大变化一样。 的制度之一。 (H.科特《欧洲的美国精神》) (1)分析材料一,说明“天下变局”是指什么?(2分)结合所学知识,概括由西周至秦汉国家体制发生的变化。(2分)材料二中的“这两种制度”各是什么?(2分)为什么说它们“奠定了中国传统政治后一千年的稳固基础”?(2分)
(2)有同学认为,英国组材料不足以得出最后结论。根据所学知识补充相关史实。(2分)指出材料中关于“一个新的种类的新国家”的含义。(1分)结合所学知识,说明美国政治在“所有的力量关系、力量均势和力量趋势方面引起一个巨大变化”的表现。(2分) (3)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政治制度建设的看法。(2分)
17.芸芸众生的日常生活是历史的重要内容,从中可见社会变迁的轨迹,阅读下列材料,结合所学知识回答问题。(25分) 材料一:16世纪,美洲的一种辛辣调味品传入欧洲,为欧洲饮食带来新的味道,颇受欢迎,主要是荷兰人的功劳。 ——《欧洲文化史》等 材料二:“(清末)回工业之衰落日甚一日。今试经入一人家,观其日常所赋用者,无论为必要品为奢侈品,其来自他国者恒十而八九。”
材料三:2005年底,美国财经记者莎拉发现,自己家里的鞋、袜子、玩具、台灯等用品都产自中国,其他普通美国家庭亦大多如此。
——《离开中国制造的一年》
(1)材料一描述的现象出现的历史背景是什么?(6分)
(2)材料二中的“旧工业”指什么?简要说明其衰落与工业革命的历史关联。(9分)
(3)材料三中莎拉发现的现象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是无法想象的,为什么?(4分)中国产品后来大量进入普通美国家庭的历史原因有哪些?(6分)
- 3 -
铜陵市第一中学高二年级检测历史试卷答案
一.选择题(共15小题,每题4分,共计60分) 题号 答案 1 C 2 B 3 D 4 D 5 B 6 A 7 D 8 A 9 A 10 D 11 C 12 C 13 D 14 B 15 D 二.非选择题(16题15分,17题25分,共计40分)
16.(1)“天下变局”:统治者在西周由世袭贵族组成,西汉时皇帝和大臣多出身布衣。(2分)变化:从分封制到郡县制,中央集权制度逐步建立。(2分)制度:科举制和三省六部制。(2分)原因:科举制把选拔人才和任命官吏的权力集中到中央政府, 三省六部制削弱相权,保证皇权独尊,后历朝基本沿袭此制。(2分)
(2)史实:责任内阁制的形成;1832年议会改革等。(2分)含义:三权分立的联邦制共和政体。(1分) 表现:1787年宪法体现了“分权与制衡”原则;实行共和政体。(2分)
- 4 -
(3)看法:政治文明的发展具有多样性;民主制的确立是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等。(2分) 17.(1)新航路开辟;西班牙对美洲殖民扩张和掠夺;17世纪荷兰成为“海上马车夫”。(6分)
(2)传统手工业。(2分)英法等国通过工业革命成为工业国家;对外扩张,中国遭到侵略;(4分)采用机器大生产的洋货物美价廉,涌入中国,传统手工业受到严重冲击。(3分) (3)20世纪五六十年代处于冷战时期,中美两国彼此敌对;中国经济相对落后。(4分)70年代以后中美关系实现正常化;经济全球化趋势加强;中国改革开放,成为制造业大国;中国加入世贸组织。(6分)
【评分说明】考生答案如超出要点但言之成理,可在每问总分范围内酌情给分。
- 5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