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观点--药食同源1 (转)
中医药的中心是求人体平衡而治病,人体有病产生,源于身体内部或与外部环境之间阴阳失调,使用药物可以促成平衡而达到治病目的。中医讲药食同源,因此使用寻常食物也可以促进这一平衡的产生,谓之食疗。平日悉心观察身体状况,顺乎自然而注意饮食调节,可以达到防病健体的目的。
中国传统认为世界有两种状态,为阴阳,五种元素构成,为木火土金水,每种元素各有不同属性,五种属性不断变化,造成世界的变化,为阴阳五行,平衡即好,不平衡时坏。人体也分为五个系统,肝心脾肺肾,分别对应木火土金水,这五个系统不平衡或出问题就会出毛病,食物的味道也同样有木火土金水的属性,即苦辣甜辛咸。我们食疗的目的就是要根据身体情况以饮食调整平衡。此处建议家长看看相关书进行学习,此处不再赘述。如果没有基础,先学会辨别寒热湿燥即可。一般情况下,小儿寒热并不明显,所以用普通中性的食疗即可,但小儿为纯阳之躯,多数容易偏热,喜寒不喜热,因此要经常斟酌用清热食品而不能过热。食疗注意以下原则:
1、小儿身体成长中,有些问题不用太过调整,要根据身体状况选择食疗方案,不可乱补乱吃,造成身体自然调节功能紊乱,导致身体不平衡;
2、小儿身体至纯,一点味道、一点药性即可对身体产生影响,因此不要用重食,用药一定轻灵,尤其药偏性强的食物不可重用,不可长用,如薏米等每次一汤勺就可以,金银花之类也是3、4颗够了;
3、有些药物和食物有偏性,如果使用反了,如寒症用了寒药,热症用热药,反而导致情况严重,一般能辨别寒热,就能避免;
4、食物在不同状态会有不同性质,如炒过后性即偏热,水果蔬菜生长不同阶段也有区别,如红桔皮消积,青桔皮则舒肝。
配合食疗还有几个让宝宝身体健康的建议:衣三分寒,食七分饱、赤身裸体、冷水洗面、早纳五谷、多见风日。
以下先介绍几个常用食物,使用食疗的时候可以参考以后介绍的综合食谱,也可以自行配比,达到适合的效果。
大米:大米性平,味甘。可补脾、养胃、滋养、强壮。大米为五谷之首,煮粥为引,常用。
薏米:又称“薏仁”、“苡仁”。性凉,味甘淡。具有利水渗湿、清肺热、止泄泻等作用。我常推荐用于湿热引起的腹泻、湿疹等情况。
小米:味甘性平,有健脾和胃的作用,适用于脾胃虚热、反胃***、腹泻及产后、病后体虚者食用。
小麦:小麦味甘,性平微寒,有健脾益肾、养心安神功效。心烦失眠者可用小麦与大米、大枣一起煮粥服食。
玉米:味甘性平,具有健脾利湿、开胃益智、宁心活血的作用。
高粱:高粱味甘性温,有健脾益胃的作用,可治疗小儿消化不良。但高粱性温,含有具收敛止泻作用的鞣酸,便秘者不宜食用。
黄豆:黄豆性平味甘,有健脾益气的作用,脾胃虚弱者宜常吃。用黄豆制成的各种豆制品如豆腐、豆浆等,也具有药性:豆腐可宽中益气、清热散血。
绿豆:性寒,味甘。具有消暑利湿、清热解毒、利尿消肿、润喉止渴、明目降压、清胆养胃等作用。
黑豆:性平,味甘。具有调中下气、滋阴补肾、补血明目、利水消肿、活血美肤等作用。
红豆: 性平,味甘、酸。具有利尿除温、和血排浓、消肿解毒等作用。
山楂,性微温、味酸甘。具有消积、散淤、解毒、化痰、清胃、活血、醒脑、提神、增进食欲、降脂降压、防暑、驱除绦虫等作用。
乌梅:通称“酸梅”,又称“青梅”。乌梅是用未成熟的梅子,经过熏制而成。乌梅性平,味酸。具有生津止渴、清热镇咳、驱虫抑菌的作用。推荐用于夏日防痢防暑,久病咳嗽。
冰糖:味甘、性平,能补中益气,润肺和胃。
太子参:性平、味甘,补气生津,推荐用于气虚所致自汗气喘,不思饮食。
甘草根:性平、味甘,具补脾、润肺、解毒、调和诸药的功能。主治脾虚食少,胃、肠溃疡、咳嗽、支气管炎等。
松子: 性平,味甘。具有补肾益气、养血润肠、滑肠通便、润肺止咳等作用。
陈皮: 理气、除燥、利湿、化痰、止咳、健脾、和胃.
莲子: 性平、味甘,可以健脾、养神、补肾。
豆腐:性凉,味甘、咸。具有益气和中、生津润燥、清热解毒等作用。
鲫鱼:性温,味甘。具有温中下气、补虚开胃、利水消肿、下乳止渴等作用。但忌食猪肝、麦冬、芥菜;反厚朴。
姜:性温,味辛。具有和胃止呕、解表发汗、杀菌解毒、消肿活血等作用。
蒲公英:性凉,味苦。具有清肺利痰、养阴凉血、散结消痈、通乳益精、舒筋固齿等作用。
海带:性寒、滑,味咸。海带具有消痰、消肿、软坚、散结、利尿、清热等作用。还有补碘作用,食用时,不要把上面的白粉全洗掉。
胡萝卜:性凉,味甘、辛。具有顺气消食、止咳化痰、除燥生津等作用。常推荐用于腹泻、体虚咳嗽等。
山药:性平、味甘。具有健脾益气、滋肺养阴、补肾固精、滋养强壮等作用。我常推荐用于脾虚身弱,免疫力低下,春天吃最好。
百合:性微寒,味甘淡。具有补中益气、温肺止咳、清心安神等作用。
苦瓜:气味苦,寒,无毒,具有除邪热,解劳乏,清心明目,益气壮阳。可以适当吃,
病后不可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