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2022-02-07 来源:乌哈旅游
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刘博涵

1

赵闯

2

刘彦廷

3

于汪洋

4

何文天

2

(1.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北京100084;2.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北京100084;

3.清华大学环境学院,北京100084;4.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北京100084)

摘要: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培养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的重要载

,是新形势体。构建完备的实践育人体系,鼓励学生在社会实践中“受教育、长才干、做贡献”

下加强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途径。本文阐述了实践育人工作的意义和内涵,结合清华大学

开展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的经验做法,提炼了引导树立“四个正确认识”的实践育人体系,总结了深化实践育人成效的主要经验,为研究生社会实践更好地发挥思想政治教育功能,帮助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提供了理论支撑和经验借鉴。

关键词:四个正确认识;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人才培养;清华大学研究生

:“广*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指出

大青年要坚定理想信念,志存高远,脚踏实地,勇做时代的弄潮儿,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社会实践是高校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是高章。

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载体。*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会议上指出,要

,即正确认识世界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和中国发展大势,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

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清华大学历来注重学生的社会实践工作,将“实践育人”作为清华大学人才培养工作。《清华大学关于全面深化教育教学中的重要环节

改革的若干意见》指出:完善实践育人模式,提高学生对现实问题的认知水平、解决能力和社会担当。随着我国研究生规模的增大,如何让社会实践

建设成为开展研究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载体,引导研究生树立正确的择业观和事业观,进而与树立“四个正确认识”相结合,成为高等教育必须面对和破解的重要课题。

一、实践育人的基础、内涵与意义(一)实践育人的理论基础1.哲学基础

中国传统哲学思想中就有很多实践的启蒙,从“知行合一”的儒家思想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再到朱熹提出“知行常相须”,以及后来发行”

展出来的明清“经世致用”的思想,都强调了实践学习的重要性。而马克思主义哲学也强调,实践

2.教育学基础

从杜威的实用主义开始,教育学就主张以探

2018年4月性是马克思主义哲学最本质、最重要的特征之一。

17

高峰论坛

G%A%O%F%E%N%G%L%U%N%T%A%N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究、商量和讨论的方式代替强制和灌输的教育方

式。①而在中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结合我国国情,批判地吸收并发展了杜威的教育思想,提出“生

活即教育

”“社会即学校”和“教学做合一”。3.社会学基础

教育的社会学理论比较关注“个体的社会化”

,认为“大学生社会化的过程就是大学生实现角色转换的过程”

,而如何科学有效地“实现‘角色转换’是大学教育的一项重要目的”

。②(二)实践育人的意义与内涵

“知行合一”“学而时习之”“纸上得来终觉

浅,绝知此事要躬行”等古语都论证了实践的重要性。强调理论与实践紧密结合,也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则。现代社会所强调的“实践育人”是基于马克思主义实践观、教育规律和人才培养规律形成的科学教育理念,是独立服务于人才培养的重要环节。因此,实践育人指的是通过有目的的实践活动建立起学生与客观世界的联系,在实践过程中提高知识水平、能力技能,提升思想道德素质的教育活动。高等学校最根本的职能和最本质的要求就是人才培养,而实践教育作为一种体验型、参与式、行动性的人才培养环节,对当前高校复合型人才的培养尤为重要。

图1为大脑认知的过程反馈机制。人通过实践学习所获得的知识作为大脑的输入环节,通过认知行为,将认知反作用于实践活动输出,这种输出又再次成为一种反馈信号,再次被大脑认知。这种由低到高的螺旋式认知的发展,是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和世界观的必要过程。

大脑输入认知输出图1实践在认知发展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三)高校培养“四个正确认识”的途径*总书记在2016年全国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会议上强调,思想政治工作是关乎高校“培养什么样的人,如何培养人,以及为谁培养月人”这些根本问题,并指出“四个正确认识”是4年当前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和着力点。高校在810帮助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时要采用正确的

218

方式,不仅要为学生提供课堂教育,传授理论知识,培养思维能力,更重要的是在实践中教会学生如何将理论与实践结合起来,通过“行动学习”

模式在实践中学,在“干中学”

,要聚焦于当下的世情、国情和社情,聚焦于现实生活,教育引导青

年学生进行生动的社会实践,在实践中检验理论的科学性和指导性,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因此,高校要引导学生逐渐走进社会,在社会中践行在校园中学到的知识,在不断实践中掌握融入社会的技能;要引导学生在主动融入社会、服务社会中树立四个正确认识”,达到“实践育人”的真正目的。二、完善实践育人体系,引导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一)聚焦一带一路倡议,开展国际化社会实践,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不断提升全球胜任力

“四个正确认识”的逻辑起点是“正确认识世

界和中国发展大势”

。“大势”就是世界和中国发展的大方向、大潮流、大趋势。*强调

:“如果我们对于世界发展大势认识不清,甚至茫然无知,就难以把握时代的脉搏,我们的事业就难以有

新的开拓。

”由此可见,把握世界和中国发展大势,是思想政治工作的首要任务,也是实践育人工

作中的核心要义。

实际工作中,需要帮助学生了解世界发展形势,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道路,引导学生在生动实践中认识和把握中国社会发展规律,为此,清华大学启动一带一路海外社会实践,组织百余名研究生同学在寒暑假期间赴新加坡、文莱、德国、法国、以色列、俄罗斯等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全球胜任力社会实践,针对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创新环境、经济文化等开展专题调研。研究生通过社会实践走出国门,深度接触各国家的制度和文化,感受和记录一带一路上中资企业参与全球发展所展现的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赴以色列同方威视海外分公司实践的工程物理系博士生胡津纬在实践后表示

:“本次海外实践,让我真真切切地感受到了祖国的伟大。从‘落后追赶’到‘行业领军’的跨越,从‘中国制造’逐步晋升为‘中国创造’的升级。印象最深的是,当我问到当地人对‘中国制造’的产品看法时,他们都纷纷竖起大拇指,

用不纯熟但有力的中文说了一声‘好!’。这一声好’,让我感受到祖国的发展!这是我出国前所

无法想象的,它让我学会客观看待世界,理性认识中国。

”实践活动受到了《人民日报》和新华网的“‘报道。研究生通过参加海外社会实践,深刻理解了一带一路倡议,在实践中“正确认识世界与中国发展大势”

。(二)聚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开展本土国际化实践,推动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和国际比较,自觉坚定四个自信

“正确认识中国特色与国际比较”,要求学生能认清“国际国内”关系,在客观认识中国、看待外部世界的过程中明确中国在新时代下的新目标、新征程,这是“四个正确认识”的关键环节。当前高校在人才培养中如何引导学生正确看待中国与他国的发展差异是做好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重要环节。在教育中,需要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中国特色,引导学生正确认识当代中国与国际比较,引导学生正确看待外部世界。

随着国际化培养项目和国际学生数量的持续增加,清华大学决定开展本土国际化社会实践,组织本土学生与国际学生“1+1”深入中国基层、中国企业开展社会实践,在实践中通过彼此间的深度交流合作,共同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中外学生在实践中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优越性和生命力,更加坚定中国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培养知华、认华、亲华的国际学生。清华大学于2017年开展“世界清年行

”“洞察中国”等本土国际化社会实践,将来自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大学等常春藤名校以及清华大学的国际学生与清华大学的中国学

生“

1+1”配对,深入浙江金华等中国基层政府、君乐宝乳业和新华社等中国企事业单位学习调研,了解中国模式,倾听中国故事,深入贫困地区、民族地区调研精准扶贫等国家战略的实施成效,帮助学生在国际比较中坚定信心、全面客观认识当代中国、看待外部世界。来自印度尼西亚的清华大学人文学院2017级硕士生丘明安(Andrea)感慨道:我对金华这个城市的文化积淀、经济发展及财富水平印象深刻。就像人不能徒有其表一样,金华既有成功的外在经济发展,又有出色的内在文化内

涵,这是非常可贵的。

”(三)聚焦服务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开展就业

实践与就业引导,引导学生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树立勇于担当的主体意识

“正确认识时代责任和历史使命”是“四个正确认识”的价值归宿。2012年11月,*提出了激励人心的中国梦,当代青年学生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就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实现中国梦,需要学生将个人理想与国家

和民族的事业融合,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奋进者和开拓者;要求学生理清“社会与个人”的关系,把知识转化为思维方式、价值标准并进而铸造坚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信仰。在实际中,需要引导学生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激发青春梦想,把个人的理想追求融入国家和民族的事业中,需要引导学生深刻了解当今时代的主题和当前国家建设的目标。

清华大学于2003年启动“启航计划”

,通过开展就业实践引导同学们赴重点行业、重点地区和重点单位开展待岗实习、短期挂职。2009年启动百千万工程”,即建设上百个实践基地、每年组织上千名学生参加就业实践、影响上万名学生的就业选择。目前,学校每年组织就业实践支队200余支,近3000人次参与,累计建立就业实践基地220余个。据统计,参与就业实践的同学赴重点行业、重点地区、重点单位就业的比例较平均水平高出14个百分点。

清华大学研究生就业实践将思想政治教育融入就业选择中,鼓励同学将个人的职业发展和国家战略紧密结合,在实践中感受当代青年的时代责任与历史使命。实践主题紧扣时代脉搏,关注发展动态。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进入新时代以来,就业实践重点鼓励调研“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和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深入服务“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五大发展理念。以2017年为例,清华大学共组织230余个就业实践支队、约2700名研究生走向国家重点地区、交叉产业前沿、重大工程项目开展实践调研,让学生们深入感知时代力量、体悟基层民生。实践中,鼓励学生结合专业背景与特色,充分调动院系优质资源;理解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在各行各业发展中注入的强大动力,引导同学们投身国家最需要的岗位,明确历史使命和责任。

(四)聚焦经济社会健康发展,开展社会调研与科技服务,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为国家社会发展贡献智力资源

“正确认识远大抱负和脚踏实地”,是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伟大飞跃,激励学生志存高远,脚踏实地,把远大抱负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在实践中书写别样人生。需要引导学生在个人奋斗的过程中,正确处理好“理想与实践”的关系,对于当下青年学生,远大抱负就是立足于世情和国情,正确认识自身能力并在此基础上树立为国家月和民族的发展而奋斗的人生信条。在实际中,要4年引导学生明白和理解远大抱负的必要性、艰苦性

810219

“““高峰论坛

G%A%O%F%E%N%G%L%U%N%T%A%N吉林教育党建与思政版和可行性。唯有认清远大抱负的必要性,学生才会珍惜时间、脚踏实地,才能真正在实践中实现中国梦的伟大抱负。

清华大学于1998年组建博士生科技服务考察团,后更名为博士生实践服务团,以“科技服务社会,知识回报人民”为宗旨,每年利用寒暑假组织博士生赴基层一线、国家发展前沿开展实践和宣讲,扎根中国大地讲好中国故事。围绕各地区单位特点设计定制化宣讲内容,为当地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智力支持。服务团先后得到吴官正、贺国强等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接见和肯定。为促进同学在实践中脚踏实地、知行合一,清华大学于2015年设立“知行”计划,鼓励研究生结合自身专业开展与时代主题、地方发展需要相结合的社会调研与科技服务,开展具有社会价值和学术价值的课题研究,为实践单位和地方发展做出贡献。调研主题覆盖“一带一路”“中国制造2025”“精准扶贫”“创新驱动”等国家倡议和发展战略。在实践中,涌现出一批优秀支队和优秀成果:如美术学院的同学为成都市设计的车道动态艺术方案被市规划局采纳;公共管理学院的同学研究了西藏虫草资源“荷兰病”

,为更好发挥虫草资源在精准扶贫战略中的作用提供了政策建议,翻开了藏区虫草发展新篇章。同学们在实践中学以致用,潜移默化地将远大抱负与脚踏实地结合。

三、创新研究生实践模式,深化实践育人实效(一)在实践支队中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党建和实践相结合

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党的建设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明确提出: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哪里有党组织哪里就有健全的组织生活和党组织作

用的充分发挥

。《关于加强和改进新形势下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意见》也提出要积极探索社会实践

与党建相结合。深化社会实践的思想教育成效和育人实效,必须发挥党建龙头的带动作用。清华大学在社会实践支队中选取有条件的支队成立临时党支部,将党建工作融入社会实践全过程,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党支部、党员的带动作用,提升全体同学的理论水平和思想认识。党支部充分利用实践地区的红色资源,开展党建与主题教育活动,让党建工作更生动具体。例如,赴广东潮州暑期实践支队组织

月队员参加当地政府组织的以“两学一做”为主题4年的征文活动,定期参加区组织部举行的组织生活810会,增进和当地党员干部的学习互动。

220

(二)鼓励研究生导师全程参与实践,加强专业指导和师生互动

相关领域教授的专业指导是提升实践质量和成果水平的重要保障。学校持续探索将教师参与指导社会实践纳入教学工作量,充分发挥研究生导师在社会实践中的指导作用。这一举措有效解决了社会实践支队缺少专业指导和学术性不足的问题,有利于产生更有价值的调研成果,强化师生交流互动。在实践出行前,通过集中培训、微沙龙等做好行前培训和准备,在实践中全过程参与指导,实践后座谈总结,强化师生互动,突出教师在社会实践过程中的指导作用。在山西运城支队实践过程中,实践指导教师也一起参与支队临时党支部的组织生活,有效地提高了实践质量,深化实践效果。

(三)充分发挥多学科聚集优势,通过学科交叉推动产学研结合与成果落地

鼓励来自不同学科背景的研究生组成支队,在实践中充分发挥各学科研究生的专业优势,引导多学科交叉互动,对于激发学术创新、产学研结合具有重要的促进作用。理工科院系同学动手能力较强,自然科学知识体系扎实;文科类院系同学思维开阔活跃,社会科学知识扎实,调研能力强。理工科院系学生可以向文科类专业学生学习系统的调研理论与方法、深度分析问题的能力,而文科类专业学习可以向理工科院系学生学习严谨的逻辑体系构筑方法以及观察自然的能力。2016—2017学年全年共成功支持31项“知行”计划社会调研类的项目,其中超过90%项目团队的成员来自不同专业学科,学科交叉的碰撞更容易让同学们产生灵感和创新,让调研报告更加扎实专业,同时也增强了团队的活力和凝聚力。据统计,2017年全年的各类社会实践支队中,超过60%的实践支队成员由来自2个以上专业的同学组成。

四、总结与展望

“四个正确认识”内涵丰富,其本身逻辑科学、体系严密,从宏观到微观,从普遍到具体,层层递进,环环相扣,构建了当下思想政治工作新的内容,也为高校开展学生思想政治工作指明了着力点。*总书记提出,广大青年“要坚持学以致用,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在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大熔炉中,在社会的大学校里,掌握真才实学,增益其所不能,努力成为可堪大用、

能担重任的栋梁之材”

。实践育人是高校人才培养中的重要环节,是正确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

认识”的重要载体。清华大学通过多年的实践,

探索形成了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实践育人体系,并通过加强党建与社会实践的结合、加强师生互动与学科交叉深化社会实践育人成效,使社会实践更好地服务于人才培养的根本目标。未来的工作中,学校将继续坚持与时俱进,以“四个正确认识”为实践育人的工作方向,不断创新顶层设计和形式内容,使社会实践成为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和学校立德树人工作的重要载体。

注释:

①[美]杜威(Dewey.J)著,赵祥林、王成旭编译[M].杜威教育论著选.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②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

2009.68.参考文献:

[1]宋珺.论实践育人理念在高等教育中的实施[J].思想教育研究,

2012(07):84-87.[2]杨宏志.实践育人的理论与实践———以新乡学院为例[

J].国家教育行政学院学报,2012(02):3-7.[3]魏建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鼓励学生融入社会OL].中国社会科学网,2016.

[4]李忠军.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教学应以实现“四个正确认识”为根本目标[J].思想理论教育导刊,2017(02):14-17.

[5]方正泉,白冰.四个正确认识:高校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内容和着力点[

J].思想教育研究,2017(04):9-12.[6]白洁.教育引导学生树立四个正确认识[

J].思想教育研究,

2017(01):7-9.[7]张小平,刘博涵,赵璞,李延武.学术软环境建设对创新人才培养的作用初探:清华大学的案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7(08):1-4.[8]马振远,郭建,柴艳萍.高校实践育人工作统筹的必要性与可能性分析[J].西南科技大学高教研究,2012(03):16-19.

[9]吴亚玲.实践育人理念的哲学分析[J].现代大学教育,

2010(01):13-17.[10]陈正良,王贤斌.地方高校实践育人的理论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6):54-58.

[11]史明涛,徐丽曼,张利国.国外高校实践育人的经

验及启示[J].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13(05):178-180.

[12]郁苏浪.杜威教育思想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启示[

D].合肥:安徽工业大学,2013.[13]吴刚,高留才.高校实践育人内涵的多维解读[J].教育探索,

2013(08):13-15.[14]鲁洁.教育:人之自我建构的实践活动[J].教育研究,

1998(09):13-18.[15]骆军.改革开放以来高校社会实践活动的发展及经验研究[

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3.[16]陈正良,王贤斌.地方高校实践育人的理论与实践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15(06):54-58.

[17]求是理论网调研组.讲台传真知实践育英

才———来自“走转改”一线的报告[J]

.求是,2012(21):58-60.

[18]徐国斌,马君雅,王莉.基于人才培养视角的研究生社会实践质量保障体系建构———以浙江大学为例[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6(09):13-17.[19]沈崴.搭建学生实践创新能力培养的平台———北京科技大学构建实践教学体系的探索[J].中国高等教育评估,

2006(04):65-67.[20]廖仕贤,邓辉,朱谢鹤,等.浅谈研究生社会实践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J].课程教育研究,2013(34):194-195.[21]程翠玉.推进研究生社会实践工作培养高层次

创新人才—

——山东大学研究生社会实践的探索及成效[J].学位与研究生教育,

2010(02):30-35.[22][美]杜威(Dewey.J).杜威教育论著选[M].赵祥林,王成旭,编译.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1981.[23]徐丽曼.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实践育人模式研究D].大连:辽宁师范大学,2009.

[24]申纪云.高校实践育人的深度思考[J].中国高等教育,

2012(13):11-14.[作者简介]刘博涵(1987—),男,河北张家口人,

清华大学党委研究生工作部副部长,讲师;通讯作者:赵闯

(1991—),男,山东菏泽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3级博士研究生,清华大学首届苏世民学者;刘彦廷(1992—

),男,湖南邵东人,清华大学环境学院2014级

博士研究生;于汪洋(1993—

),男,黑龙江北安人,清

华大学电子系2015级博士研究生;何文天(1991—),

男,浙江杭州人,清华大学经济管理学院2016级博士研

究生。

月4年810221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