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阳》和《梅雨之夕》都是施蛰存的代表作品,而施蛰存又以写心理分析小说见长,所以在这两篇作品里,我能看到很多心理描写。
《梅雨之夕》写的是一个城市已婚男性,在梅雨的季节邂逅了一位心怡的江南女子,但在自己的胡思乱想下最终放弃了与这名女子交往的打算,失落回家。而《春阳》的主人公则是一位乡村抱着牌位结婚的寡妇来到大城市取钱,在春天的阳光下遇见了一位令她萌动的银行小职员,而最后因为自己的猜想而断绝了与男子交往的念头,失落归村。这两篇小说的时间、地点虽然不尽相同,但作者想通过这两篇作品表达出来的情绪却是一致的,那便是一种人类最本真的感觉。或许,上帝将人类从野兽中提拔了出来,但是人类却也没有失去那种野兽的本性吧,所以,人也是一种动物,也有对于异性的渴求,无论男女,无论已婚或未婚,这种感觉是真实的,但也是能够克制的,就像《春阳》和《梅雨之夕》的男女主人公,他们最终都放弃了那隐隐约约出现的性欲,他们只是敢想,而不敢去做。于是,他们的生活又恢复了平静,恢复了平淡。
叙述者在叙述这两个故事的时候是站在一个限知的角度的,他仿佛能看到男女主人公内心的所思所想,所以使读者在阅读这两篇小说的时候能感到特别的真实。这种写作手法在当时的中国并不常见,我们更喜欢的是那种多情节的故事,而施蛰存的小说更注重于心理描写,基本没有什么情节。他更喜欢去分析人,所以将人的心理活动分析得很透彻。拿《春阳》来说,“婵阿姨把保管箱锁上了,走出库门,
看见那个年轻的行员正在对着她瞧,她心里一动„„”“要不然,假如她舍得随便花钱,她怎么会牺牲了一生的幸福,肯抱牌位做亲呢?”这些都是叙述者窥视婵阿姨的内心所得出的结果,所以,婵阿姨就更显得真实,有血有肉。
虽然我现在写的是《春阳》和《梅雨之夕》的比较,但我觉得,《梅雨之夕》我并没有看懂多少,所以更详尽写的还是《春阳》。《春阳》中的主人公婵阿姨没有姓名,这本来就很富有象征含义。我觉得,婵阿姨是个没有自我的人,虽然太以自我为中心也不是我们所提倡的,但是,没有自我的人生就显得更可悲了。婵阿姨为了金钱嫁给了一个牌位,连吃一顿饭都要算计好久,好不容易点了几个总共一元钱的菜令她觉得心满意足,非常高兴。但在吃饭的时候看到别的家庭,她又心生羡慕。我想这是人之本性吧,得不到的就想去追求,追求到了的又不肯放手。假设婵阿姨的那位未婚夫没有死,那婵阿姨现在会过得和那个她所羡慕的家庭一样幸福吗?这个假设很难回答,毕竟我不是婵阿姨。但我还是试着去回答,我觉得并不会。婵阿姨既然肯自愿为了金钱,为了现实的利益而嫁给牌位,那她的性格中应该有种斤斤计较,对于什么事情都要算计,但忽视了自己内心的想法,虽然她的想法也就短短的一瞬间。正如在《春阳》中,她的暗恋那个行员也就仅仅维持了一个下午,那或许对她来说已经是很长很长的了吧。
总之,我其实也并不是很了解施蛰存其人和他写的组品,但通过《春阳》和《梅雨之夕》,使我对于他的作品有初步的认识,也真的希望中国的农村不会再出现妇女嫁给牌位或是冥婚或是其它什么看
起来很荒唐的愚昧的习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