舞蹈鉴赏——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
【摘要】我国芭蕾舞较之西方起步比较晚,在发展历程中,经历了萌芽时期、发展时期与繁荣时期三个历史阶段。1959年中国第一个芭蕾舞团中央芭蕾舞团(简称“中芭”)正式成立,曾先后创作了《红色娘子军》《大红灯笼高高挂》等经典之作。其中,《大红灯笼高
高挂》被世界舞坛誉为“东方旗袍芭蕾”。
【关键词】芭蕾 音乐 民族 剧情
一、故事情节
《大红灯笼高高挂》分为电影和芭蕾舞剧,电影《大红灯笼高高挂》是张艺谋导演的一大力作,片中开头就是大学生张颂莲被母亲强逼嫁到陈家做四姨太,此后她就在阴沉大宅中被封建思想毒害并同化、与其他姨太勾心斗角争宠,最后疯掉。全片主要通过阐述一个退学的女大学生嫁入大宅后的悲惨命运,来对中国传统社会的家庭结构以及封建思想进行批判。
新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仍是张艺谋导演的大作,是张导根据电影改编的。剧中的主人公被简化为只有陈老爷、大姨太、二姨太、三姨太、京剧武生。舞剧的主要情节为:序幕--幽深的大宅院中,老爷命人将红灯点亮。一个年轻的女大学生被陈家下人强行塞进花轿做三姨太。上轿前,她想起青梅竹马的恋人——戏班子里年轻的小生。第一幕--迎亲的喜庆气氛中,大姨太与二姨太怀着复杂的心情接纳这位新人。洞房花烛夜,新来的三姨太拼命抗争,但终于没能摆脱悲剧的命运;第二幕--唱堂会,打麻将,老爷领着姨太们终日消磨时光。新来的三姨太利用短暂的机会与昔日恋人相会,两个年轻人的恋情被居心叵测的二太太发现了;第三幕--年轻人继续偷偷相爱相会,二姨太告密。老爷当场捉拿
了这对大胆越轨的恋人。二太太想趁机恢复失去的宠爱,但老爷并不领情。二姨太冲动之下,不顾家法,私自抢夺了象征老爷权势的点灯棒,将红灯笼点亮。愤怒的老爷命人将触动家法的二姨太处死;尾声--那对年轻的恋人与二姨太同时被带到行刑现场,在死亡面前,他们尽释前嫌,以宽容和爱彼此紧紧拥抱。
我的评述
这里且将《大红灯笼高高挂》的电影和芭蕾舞剧做对比。
很明显,芭蕾舞剧不能像电影一样可以通过语言来明确表达主人公的性格、思想与心情。因此舞剧对演员的要求更高。演员必须用肢体语言来诠释所演的人物与情节。舞台上也没有现实中的风景背景,只能用背景画布上的图画来表现,以此烘托故事的气氛。人物的介绍也做不到像电影里那样清楚明了,所有人物和角色只能由观众通过故事情节自行理解。简而言之,芭蕾舞剧就是让演员用肢体语言辅以音乐、灯光、背景来“讲述”整个故事。相反,电影就有意味深长的言语,以及其它林林总总的表达方法和令人惊叹的特技效果,让观众能更准确而直接的接收导演在电影中想要表达的想法。具体来说,就比如在开场表现的时候电影中女主角是为生活所迫,在母亲的逼迫下嫁入陈家的,而芭蕾舞剧中可以看得出来女主角是在四位陈家下人的逼迫下上了花轿的。
这主要是因为,在电影中,故事的起因是通过女主角与母亲的对话引起的。而这样的对话用芭蕾舞剧是不能表现出来的,因此在芭蕾舞剧中,导演变换方式,用四位下人逼迫女主角上花轿这一场景来表明她是被强迫上花轿而不是自愿的,这也为后面女主角喜欢上京剧武生做了铺垫。芭蕾舞剧中,女主角要将内心的痛苦与挣扎通过舞蹈来表现出来,用舞蹈来表现出她努力反抗却无济于事的无奈。又如,讲老爷前两个姨太之间的争宠时,电影要有一系列的故事来表现争宠的险恶与勾心斗角的激烈,有一连串的不同而典型的故事
穿插其中。而芭蕾舞剧中,大姨太与二姨太的斗争只用舞蹈来表达,两人都带着一些丫鬟在舞台上对着跳舞、相碰,这种场景中的舞蹈就似乎夹杂着竞技的感觉;而后二人又在舞台上与老爷拉扯,以表现出她们争宠的激烈。我觉得正是由于芭蕾舞剧与电影表达上的十分不同,才导致张艺谋导演在根据电影改编芭蕾舞剧时将故事情节改变的如此之多,甚至人物、结局变动不少,但不可否认,张导的这次改动也将东方芭蕾的发展推向了高潮。
电影中主线写女主角被封建势力毒害变疯而舞剧中重点表现女主角与京剧武生偷情受刑。但所要表达的最终思想都如出一辙,都为了表达出对传统封建制度的强烈不满。在电影与芭蕾舞剧中,陈家老爷都是一个关键的人物,都是黑暗封建势力的典型代表。不同的是,电影中老爷出场都只是闻声不见人,有的都只是其模糊的影子,以表现出其象征意为暗处的黑暗封建势力,看不见却又可怕的推动着整个社会走向腐朽。而芭蕾舞剧中老爷则通过舞蹈来表现其专制野蛮,从而暗喻着封建社会的特征。
电影确实是比芭蕾剧更容易也更直观表现主题,不过芭蕾是一种形式感很强的舞台表演艺术,观众在欣赏的时候有更强的对舞风的感受。
说完电影与芭蕾舞剧的不同,回到芭蕾舞剧的赏析方面。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与一般的芭蕾舞剧不同,有着非常多创新和鲜见的手法。如在洞床花烛夜,女主角拼命反抗最终仍然无法脱离陈家老爷魔爪一段中,在表现女主角反抗时,演员在幕布与灯光之间表演,运用背投灯光将演员的舞姿打到幕布上,让观众看到的是演员的影子。此段舞剧中张导用近灯、强灯、大灯来体现老爷的强大与暴力,让女主角远离灯光,以此来体现三姨太的柔弱与无助,极具象征意义。又如,在结局三人受刑时,用木棒鞭打背景幕布,制造出响亮的拍打声与清晰的棒痕,以此来形象地表现出三人受刑的痛苦,而不是让一群人拿着木棒上台拍打三位演员。这样表现出来的效果更形象、更深刻。另外,《大红灯笼高高挂》民族特色是相当浓重的。如在芭蕾舞剧中添加了京剧表演,在打麻将一幕让演员在麻将上
跳舞,同时将麻将用木牌竖出来。灯笼、京剧、麻将以及演员穿着的旗袍等都是极具民族性的中国传统文化。
最后,可以看出芭蕾舞剧对舞蹈演员动作要求非常严格,特别是四肢的动作。要求演员优雅而具有表现力。这里我们可以联想到世界芭蕾的特点“开、绷、直、立”。演员的四肢动作要求一个 “直”字,经常可以看出有很多场景是女演员踮着脚尖立着走,而且演员跳高时又必须直着双腿,不能有一丝弯曲。如在《大红灯笼高高挂》开场的时候,女主角出现的那一段中,可以看见她放下手中箱子时是左脚先直着向左迈出,然后直着身子放下箱子的,感觉与一般人曲腰弯腿放下箱子不同,由此可以看见芭蕾舞剧对“直”一字要求之严格。
这部舞剧有着自身的音乐特色,它融合了中国民族音乐,运用了京剧、民歌、民间曲调、民间打击乐、双人舞音乐、唢呐和笙独奏。舞剧中有模仿洗麻将的效果声、有家丁乱棍的效果声、有二胡与大提琴的对答、还有京戏青衣幽怨绵长的吊嗓。看似杂乱,但却在张导的编排下运用自如,能自然流畅的从一种形式进入到另一种形式。舞蹈设计突出情节性,借鉴了中国皮影戏的表现手法。其中民族舞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这部舞剧我感触最深的还是里面演员所穿的服装,在这部舞剧里中国旗袍第一次出现在芭蕾舞台上,旗袍样式色彩让人印象颇深,这更有助于戏剧效果的表达。因而这部舞剧又被称作“东方旗袍芭蕾”。
这部舞剧追求的是“既是芭蕾的又是民族的”。当今世界,文化与经济和政治相互交融,在综合国力竞争中的地位和作用越来越突出,因而我们要积极推动中华文化走向世界。而这部舞剧对于推动中华民族文化走向世界具有重要的意义。芭蕾剧《大红灯笼高高挂》中中国的民族文化与西方芭蕾文化的恰当融合,受到中外舞蹈爱好者的喜爱和赞誉,更重要的是它向西方国家,向国外传播了优秀的传统的中国文化。
张艺谋导演的芭蕾舞剧《大红灯笼高高挂》给了我们很多启示:舞剧表现形式要大胆的创新与突破,从我们民族文化遗产中吸取养分的同时,放眼世界,了解当今艺术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兼收并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够创作出代表时代最强音的优秀舞剧作品,呈现出锐意进取的良好态势。
【参考资料】
《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视频资料
《大红灯笼高高挂》芭蕾舞剧视频资料
浅析《大红灯笼高高挂》——电影改编下的舞剧创作
世界芭蕾 百度百科
中国芭蕾 百度百科
中央芭蕾舞团 《大红灯笼高高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