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大核心概念解读.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大核心概念解读.

2021-03-10 来源:乌哈旅游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大核心概念解读.

课题二笔算乘法

第1课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不进位

教学内容:教材第63页的例1及“做一做”,练习十五1---4题。 教学目标:

1、让学生经历发现两位数乘两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全过程,体验计算方法的多样化。

2、通过比较各种方法的优点和不足,寻找最佳方法,训练学生掌握优化策略的思想和方法。

3、学会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方法。 教学重难点: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提出问题

出示插图今天妈妈带小利去买书,他一共要付出多少钱? 1、请你先帮他估一估,大约付多少钱?

2、怎样才能知道估算的钱数最接近正确答案呢?这就需要我们准确的计算出24×12的得数,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研究两位数乘两位数的笔算乘法。

二、探索尝试,寻找方法。 1、独立思考,尝试解决问题 你能想办法算出得数吗?试试看 2、组内交流,整理方法

3、全班汇报,根据学生的回答进行板书 ⑴24+24+24+ ……+24=288 ⑵12+12+12+……+12=288 ⑶24×2×6=288 ⑷24×3×4=288 ⑸12×6×4=288 ⑹12×8×3=288

⑺20×12+4×12=288 ………

4、方法归类连加,连乘,拆数 5、比较一下哪种方法比较简便?

学生讨论拆数使用比较广泛,因为每个两位数都可以拆成两数的和。 6、研究笔算的方法

在研究刚才这些方法时,有些同学却用了跟这三中不一样的方法,就是竖式计算。

你们知道每一步的意思吗?学生讨论交流 24 ×12 ———— 48 ……2×24的积 240 ……10×24的积 ————

288 ……48+240的和你发现了什么?(拆数 7、教师讲解笔算方法 24 ×12 ———— 48 24 ———— 288

是不是所有的两位数乘两位数都可以用竖式计算? 计算时要注意什么?(数位 三、巩固法则,推广应用

游戏:智闯马虎宫,找找开门密码23×13 41×21 23×31 浅谈对小学新课程标准中十个核心概念的认识及感悟

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十大核心是学生的数感、符号意识、空间观

念、几何直观、数据分析观念、运算能力、推理能力和模型思想,以及应用意识、创新意识。

在数学课程中这10个核心概念,揭示了课程具体内容与基本数学思想之间的联系。因此,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应当加以充分的关注。

一、数感是人的一种基本数学素养。

数感是一种感悟,是对数量、对数量关系结果估计的感悟;学习数学是要会去思考问题,一个本质的问题就是要建立数学思想,而数学思想一个核心就是抽象,而对数的抽象认识,又是最基本的。

数感主要表现在:理解数的意义;能用多种方法来表示数;能在具体的情境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能用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能为解决问题而选择适当的算法;能估计运算的结果,并对结果的合理性作出解释。因此在教育教学中我培养和发展学生的数感主要从以下两个方面进行:

⒈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具体、有趣的事物。 ⒉注重解决实际问题。

二、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

符号感是人对符号的意义、符号的作用的理解,以及主动地使用符号的意识和习惯。符号感主要表现在:能从具体情境中抽象出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并用符号来表示;理解符号所代表的数量关系和变化规律;会进行符号间的转换;能选择适当的程序和方法解决用符号所表达的问题。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符号感我认为可以同时从两方面进行:

⒈结合数学内容,及时教给学生一些数学符号。 ⒉鼓励学生创造性地使用自己的独特符号。

三、空间观念是培养学生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需要的基本要素。

空间观念表现为对现实世界里的物体的形状、大小、位置、变化及相互关系的理解与把握。空间观念主要表现在:能由实物的形状想像出几何图形,由几何图形想像出实物的形状,进行几何体与其三视图、展开图之间的转化。能根据条件做出立体模型或画出图形;能从较复杂的图形中分解出基本的图形,并能分析其中的基本元素及其关系。能描述实物或几何图形的运动和变化;能采用适当的方式描述物体间的位置关

系;能运用图形形象地描述问题,利用直观来进行思考。因此,在教学过程中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落到实处,可采取以下相应的措施:⒈增加平移、旋转

与对称、物体的相对位置、认识方向和路线图、测量不规则图形等知识。

⒉削弱单纯的求积计算、减少计算的量、控制计算的数,并允许学生适当使用计算工具。

⒊改变传统的教学方式。 四、统计观念的发展与培养。

统计观念是人对统计活动的体会与理解,是自觉应用统计方法解决问题的意识。统计观念主要表现在:能从统计的角度思考与数据信息有关的问题;能通过收集数据、描述数据、分析数据的过程作出合理的决策,认识到统计对决策的作用;能对数据的来源、处理数据的方法,以及由此得到的结果进行合理的质疑。因此在教学中发展小学生的统计观念,可采用的方法:

⒈组织学生经历统计活动的全过程。

⒉通过丰富的实例,帮助学生理解平均数、中位数、众数的意义,引导学生选择适当的统计量表表示数据的不同特征。

3.培养学生从报刊、杂志、电视等媒体中获取信息的意识,读懂统计图表,并能与同伴交流。

五、大力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是综合运用已有的知识和经验,经过自主探索和合作交流,解决与生活经验密切联系的、具

有一定挑战性和综合性的问题。应用意识主要表现在:认识到现实生活中蕴含着大量的数学信息、数学在现实世界中有着广泛的应用;面对实际问题时,能主动尝试着从数学的角度运用所学知识和方法寻求解决问题的策略;面对新的数学知识时,能主动地寻找其实际背景,并探索其应用价值。因此,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应注意以下几点:

⒈指导学生选好题目。 ⒉明确活动目标。

⒊强调自主性与交流的要求。 ⒋总结与评价。

六、注重发展学生的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是根据已有的知识和经验,在某种情境和过程中推出可能性结论的推理。归纳推理、类比推理和统计推理是合情推理的主要形式。推理能力主要表现在:能通过观察、实验、归纳、类比等获得数学猜想,并进一步寻求证据、给出证明或举出反例;能清晰、有条理地表达自己的思考过程,做到言之有理、落笔有据;在与他人交流的过程中,能运用数学语言、合乎逻辑地进行讨论与质疑。培养小学生的推理能力,应该做到以下两点:首先,把培养学生的推理能力贯穿在日常数学教学中。其次,把推理能力的培养落实

到《标准》的四个内容领域之中去。 七、推理能力。

合情推理在数学整个发展过程当中,包括在学生学习数学和今后的未来的社会生产实践和生活当中,都是特别重要的。

八、模型思想。

数学有两件事情很重要,一件事情就是解决问题,所以要形成模型;另外一件事,

要从实际情境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模型。一个是归纳的过程,一个是演绎的过程。数学本身就是一种构造,没有数学公式在那里摆着,其实很多数学从一开始就要构造一个能够描述模型客观现实的模型,所以说模型思想从某种意义上说,反应了数学的本质。

九、应用意识。

应用意识说白了就是强调数学和现实的联系,数学和其他学科的联系,如何运用所学到的数学,去解决现实中和其他学科中的一些问题,当然也包括运用数学知识去解决另一个数学问题。

十、创新意识。

创新意识可能更重要,数学是非常抽象和严谨的,但是同时数学的应用非常广泛,应该体现创新、创造性的应用。下面结合我的教学实践谈谈我对应用意识

和创新意识的理解和看法:首先我觉得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提供丰富的实际背景材料,这些材料让学生知道数学知识在现代社会中的广泛应用,知道它是人们生活、生产和学习中不可缺少的工具。从学生熟悉的生活、生产出发提出问题,使学生面对的不再是单调的数串和枯燥的问题,而是与生活息息相关的问题,这对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求知欲都是很有用处的。其次在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创设使学生感到真实、新奇、有趣的学习情境,让学生由自发的好奇心变为强烈的求知欲,产生跃跃欲试的主体探索意识。“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教师给学生

创设有趣的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动手动脑,并从数学的角度去发现、猜想、分析和解决问题。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先学,发现并解决问题;教师后引,同学们共同交流、比较,获取不同的解题途径和思想,培养了学生一题多解、一题多变的变异思维,提高了他们的创新能力。在教师帮助下学生自己动手、动脑做数学,用观察、模仿、实验、猜想等手段收集材料,获得体验,并作类比、分析、归纳,渐渐形成自己的数学知识。

与此同时我还让学生在数学课堂中要敢于质疑、怀疑书本、老师,不满足获得现成的答案或结果,敢于标新立异,借助求异思维,从不同的角度探索数学

问题的解决途径。在实际教学中,我还让学生学习数学必须细听讲解,用自己的头脑进行思考。让学生从“数学观察”出发,这样,学生领悟数学知识是经过探索过程而获得的。学生自己动手,获得第一手资料,在教师指导下,学生们分工合作地从事观察、操作过程、讨论、整理,最后得出类同的结果和结论,这样有利于学生培养合作共事的态度和良好的人际关系。总之,教师在实际教学过程中,要注重对学生应用意识和创新意识的培养。让学生在学习过程中通过教师创设的具体情境感受到数学的应用意识并亲身经

历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并敢于尝试用各种方法解决问题的模式,这样,通过这一系列的教学也让学生的创新意识得到充分发挥。也让我们教师的教学更有意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