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设计标准及设计规范
1.设计标准
①设计荷载:公路-Ⅰ级
②地震动参数:地震动反应谱特征周期0.35S,地震动峰什加速度<0.05g,桥梁设计抗震按《公路工程搞震设计规范》有关规定设防。 2. 设计规范
①《公路桥涵设计通用规范》JTG D60-2015
②《公路砖石及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1-2005
③《公路钢筋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土桥涵设计规范》JTG D62-2012 ④《公路桥涵地基与基础设计规范》JTG D63-2007 ⑤《公路桥涵施工技术规范》JTG/T F50-2011 ⑥《公路工程抗震技术规范》JTG B02-2013
二、桥梁设计原则
1.在满足功能要求的前提下,要选用最佳的结构型式,纯正、清爽、稳定。质量统一于美,美从属质量。
2.美,主要表现在结构选型和谐与良好的比例,并具有秩序感和韵律感。过多的重复会导致单调。
3.重视与环境协调。材料的选择,表面的质感,特别色彩的运用起着重要作用。模型检试有助于实感判断,审视阴影效果。
4.美丽的桥梁应以其个性对人们产生积极的影响。美和伦理本是相通的,美的环境将直接陶冶人们的情操,大自然的美,人为环境的美,对人们身心健康是必需的。
5.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桥型选择力求安全、实用、经济,桥孔布置遵循经济实用、施工方便兼顾美观的原则,本工程共设置中桥1座,桥梁全长500m。
桥梁上部结构采用25m装配式后张法预应力混凝土简支T梁, 25mT梁为后张法预应力结
构,先简支后桥面连续。T梁梁肋设有纵向预应力钢束,预应力钢束采用15-8、15-9型,钢束公称直径为φs15.2mm的高强度低松弛钢绞线,管道采用双面镀锌金属波纹管,锚具采用圆形,两端张拉。
下部构造采用独柱式桥墩、桩接盖梁式桥台,钻孔灌注桩基础。下部构造桩基础钻孔时需详实记录钻孔情况并与地质报告进行比对,地质情况变化较大时,相应调整桩长。
三、涵洞设计原则
公路跨越沟谷、溪沟、河流、人工渠道以及排除路基内侧边沟水流时,常常需要修建涵洞。涵洞是公路构造物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其设计与该公路的等级、使用任务、性质和将来的发展需要相适应,遵循了安全、适用、经济、美观、有利于环保的原则同时也满足了行车、排水、净空等要求。
涵洞的类型决定了它的功能、造价和使用年限,因此涵洞类型的选择基本按照符合因地制宜、就地取材和便于施工养护等原则,同时要考虑到农田排灌的需要。
涵洞位置应服从路线走向。由于单个小桥涵的工程数量不大,因而小桥涵位置一般是在路线走向基本确定的情况下来选择的。只有在特殊情况下(如路线遇大洼深沟。路线与河沟斜交太大等情况)才进一步权衡利弊,在不降低路线标准的条件下局部调整路线,使之从较好的桥涵位通过。 小桥涵址应布设在地质条件良好、河床稳定、水文、水力条件较好的河段。不会因小桥涵位设置不当而造成排洪不畅、冲毁路基、积水淹田或使农业灌溉和正常交通受到影响。小桥涵位置和轴线方向确定,要满足设计流量的渲泄,使水流畅通,做到\"进口要顺、水流要稳\",不发生斜流、旋涡等现象,以免冲毁洞口、堤坝或农田。
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路线跨越小溪沟时或路基内侧边沟汇水点处设置了涵洞。在地形图上量取溪沟或汇水点的集雨面积,估算涵洞的设计流量。根据设计流量和地形条件等因素确定涵洞的孔径和布置,路线中共设涵洞1道,选用1-2.5*2.5m钢筋混凝土盖板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