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混凝土作为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其施工技术对建筑工程的建设质量来说,也是至关重要的。而如今,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仍存在许多的问题,这不仅会影响了建筑工程的质量,也一定程度上阻碍了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对建筑工程中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进行要点分析,有利于加强施工技术人员的技术水平,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
1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应用的基本要求 1、混凝土强度及主要影响因素
抗压强度是混凝土质量的一个主要指标,它与混凝土用水水泥的强度是成正相关的。通过公式计算,在水灰比相等的情况下,低标号水泥比高标号水泥所配制出的混凝土的抗压强度要低得多。因此,在使用混凝土进行施工的时候严禁将水泥标号弄错。与此同时,水灰比也和混凝土的强度成正相关。水灰比小,混凝土强度就会比较低;水灰比大,混凝土强度就比较高。所以,在水灰比不发生变化的情况下,试图通过增加水泥使用量来增强混凝土强度的行为是错误的。
2、混凝土标号与混凝土平均强度及其标准差的关系
混凝土标号是依据混凝土标准强度分布的平均数减去标准值的1.645倍来计算的,这种方式能够确保混凝土都有95%的保证率,小于标准值的可能性不超过5%,有力的确保了建筑物的安全性。建筑施工人员不仅要确保混凝土平均确定高于混凝土标号,并且要努力减少混凝土确定的变异性,也就是要尽量降低混凝土的标准差,要在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基础上降低工程造价。
2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要点 2.1配比技术
混凝土的组成部分包含水泥、集料、水和一些外加剂,这些组成部分各自的比重对于混凝土性能会起到极大的影响,各部分的比重即为配合比。在混凝土配合比的设定过程中,相关人员一方面要考虑施工现场实际要求,另一方面也要考虑到施工的成本,注重施工的经济性及合理性,进一步借助科学的.细致的计算,得出性价比最高的配合比。与此同时,考虑到现场混凝土中集料含水量与理论值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在混凝土拌合作业开始前,相关人员务必要科学的测量集料的实际含水量,然后依据选定的配合比,合理的调节混凝土中水的掺入量,以确保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比例符合配合比要求,最终保障混凝土质量达标。
2.2搅拌技术
在混凝土配合比确定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在具体的拌合操作中,相关人员务必要充分把握混凝土配合比,精确计算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用量,并将各部分用量的误差控制在允许范围内,具体来说,集料用量误差应控制在+2%以内,水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水泥及外加剂用量误差应控制在+1%以内。与此同时,相关人员还务必要充分把握拌合作业中混凝土各组成部分的投入次序,同时要把握拌合作用所需时长,通过充分的拌合以及合理的投料次序确保混凝土拌合均匀到位。总的来说,冬季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不低于3min,其余季节混凝土的拌合作业应持续在2min左右,此外,在具体的拌合作业进程中,相关人员还应该定时检验混凝土的拌合成效,对于检验中发掘的问题应该及时予以处置。
2.3浇筑技术
在混凝土施工中,浇筑环节至关重要,浇筑作业是否得当密切.关系着混凝土最终的施工质量。所以,视此项工作,在具体的浇筑操作前,务必要妥善检查模板支设情况,并检查模板内部钢筋的绑扎状况,确定模板以及钢筋的尺寸、型号等是否合理,进一步依据钢筋特征选定适宜的浇筑方式。在浇筑操作中,要尽可能将混凝土接缝及接头降到最低,同时确保混凝土下落高度不超过2m,以防止溅落等现象,此外,还要确保浇筑作业连续不间断,一方面确保混凝土的整体性,另一方面有效缩减浇筑时长。
2.4振捣技术
振捣操作紧随浇筑操作开展,良好的振捣技术可以促使混凝土各组成部分均匀分布,同时将混合料中的空气有效排出,以保障其密实程度。通过振捣,混凝土可以在模板中填充到位,以避免常见的局部混凝土缺失问题。与此同时,施工单位还要注重适度振捣,确保不过振、不漏振。当振捣的混凝土出现下沉变慢、无气泡产生的现象时,则表示振捣已到位。要避免过振操作,防止过度振捣引发混凝土中浆液流失及粗集料下沉问题。依据混凝土种类以及施工规模,可以将振捣作业划分为机具操作以及人工操作,在这两种振捣作业中,均需均匀布设混凝土振捣插入点,还要保障振捣棒深入下层混凝土,以实现上、下层混凝土的充分融合,防止分层裂缝的产生。一般来说应将振捣作业持续大约20s,同时还要确保边角部位振捣到位。
2.5养护技术
待上述施工操作完成后,方可开展混凝土的养护作业,要保证养护及时以确保混凝土质量。一般情况下,待混凝土浇筑完毕后,应该在12h以内实施养护,养护过程中应该定期向其表面洒水,而针对一些塑性低的混凝土,则应该待浇筑完毕后,采取喷雾养护的养护模式。值得注意的是,上述两种养护模式均应确保养护作业的持续性,且持续时间一般应保证不低于14d,养护过程中应确保混凝土表面保持湿润。与此同时,为了有效降低混凝土出现开裂的概率,相关人员还应该使用湿润的草帘或麻片等覆盖于混凝土表面。
3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管理 3.1混凝土原材的质量管控
为了有效提高混凝土质量,务必要将混凝土原材的质量管控摆在首要的位置,具体来说,其一,在原材选购的过程中,就应该严把质量,做好品控,尽可能的选择具备资质的、规模较大的供货单位;其二,对于进场的混凝土原材要予以严格的质检,不合格产品禁用;其三,务必要严加控制混凝土的生产环节,对于生产环节出现的问题应及时上报、及时分析、及时制定解决措施,将一些质量问题扼杀在摇篮中,进而确保混凝土质量达标,为后续的混凝土施工提供基础性保障。
3.2完善工程施工流程
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需要制定完善的施工流程,这样才能有针对性的开展各项施工工作,保证施工质量。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包含有多方面的内容,任何一个环节的工作没有做好,都可能会对工程的整体质量造成影响。如果没有完善的施工计划和流程,可能会导致施工混乱,致使工程质量不佳。如在建筑施工中最容易出现纰漏的部分就是混凝:土运输环节,运输没有衔接好,导致混凝土凝结或者是离析,影响施工质量,之所以会出现该问题就是因为施工流程不够完善。而制定了完善的施工流程之后,能够保证在短时间内将混凝土安全的运输到工地上,提高施工质量。
3.3提高施工人员施工技能
施工人员技术水平高低,直接影响着施工质量。因此,在建筑混凝土工程施工期间,必须要想办法提高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其可以从以下几个层面入手,一是要做好施工人员的岗前技能培训,保证所有施工人员的技术水平都符合规定标准要求,然后安排其参与相应环节的施工,施工期间要明确混凝土工程的技术要点,如钢筋焊接绑扎、混凝土制作运输及模板安装等环节该如何开展都需要明确。其次,则应当提高施工人员招聘门槛,尽可能招聘高素质且具有一定施工经验混凝土施工人员。最后,在平时还应加强施工质检,如在设计模板支架时,要求工作人员对模板进行测量,后期的施工检查中还应当做好二次测量工作,保证其与前期设计不存在误差,针对施工中存在的问题,及时的进行纠正,齐心协力做好混凝土工程。
3.4完善施工质量监管体系
质量监管是保证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符合标准要求的关键所在。但是,当前部分施工单位的监管体系不够健全,对于工程监管的重视度有限,影响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因此,还需积极改善这方面的问题。在平时的施工中,加强对工程的视察和清点,杜绝施工期间可能存在的安全隐患,重点勘察模板搭建、钢筋焊接等对工程质量影响比较大的环节。当然,在完善施工质量监管体系时,实际,上对于工作人员的综合素质也有着较高的要求,其需要对混凝土工程施工原理以及影响工程质量的因素有充分的了解,这样才能及时的发现使用中存在的问题,并解决问题。
4结束语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事关生命财产安全,容不得半点马虎,一定要在施工过程中依法依规办事,建立健全行业安全机制,对每一个混凝土施工环节的技术和质量进行严格把关,加强对技术的提高,保证施工质量。创新是任何一个行业持久发展的不竭动力,要加强混凝土浇筑技术的创新,并将学习到的创新技术结合建筑施工行业的实际情况,运用到建筑本身当中来,为建筑行业的混凝土施工树立良好的形象,使其在激烈的建筑行业市场中立于不败之地。同时,树立施工安全意识,只有施工者的安全意识提高了,才能体现到混凝土建筑施工的安全当中,还建筑施工一个安全的施工环境。
参考文献:
[1]赵康.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控制分析[J].科学中国人, 2017(2):26.
[2]程丹.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要点分析[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8(18):119-120.
[3]赵芝飞.建筑工程质量通病成因及控制措施分析[J].建筑与预算,2018(7):28-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