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湖南氏族志之谭氏(二)

湖南氏族志之谭氏(二)

2021-08-17 来源:乌哈旅游
湖南氏族志之谭氏(二)

茶陵石牀谭氏 一世世勣公,字元勋,南唐进士,巡抚江西,卒葬泰和,子冰鉴,因居泰和三社。第三子季父,字时序,任永新学正,卜居城南。至十三世卿潜,讳君介,号子龙,明隆庆万历间由永新城南迁居茶陵高陇镇石牀,为石牀谭氏一世祖。衍为四房,两广总督谭钟麟为三房第十五世孙,子延闿,曾任国民政府主席兼行政院院长。族谱始修不详,清道光元年(1821)续修,光绪九年(1883)三修,1915年四修,1994年五修。排行:(自第八世始)启永绍士,谭世之作,斯文相传,其兆可卜,上光宗祖,太振家学,孝友行修,书策信笃,敦敏思勤,防检由约,仰维德范,敬慎亲睦。

茶陵石奥城前谭氏 始祖可奕公,二十五世孙文善、文旺、文敏居石奥、城前。自明天顺八年(1464)至1947年七修族谱,2007年八修。七修时谱载人口3286人,八修时新增2949人。字派:道德显云阳,诗书恢祖光,鸿图传百世,骏业启隆昌。

茶陵鹤湖谭氏 始祖可奕公,六世季轩,名瑞俊,寓居睦乡,卒葬高水。传至悦道公,明洪武时授御驾左卫将军,十一孙,鼎居高水,节居攸邑接龙桥,升居高水,涣居高水,豫、晋、巽居黄石,恒、复居楚堂,泰、震居鹤湖。高水、黄石、鹤湖、楚堂号称“四户谭”。2007年鹤湖谭氏八修族谱。班行:士多忠良家传孝友,报国全城延和积厚,彝伦攸叙嘉猷是守,聿昭明德垂之永久。

茶陵白沙谭氏 始祖可奕公,唐咸通间偕子守禄自江西泰和迁居茶陵邓塘。守禄生武兴,武兴生进峰、进鸿、进颇,三公共生十八子。进颇第四子宏伸,居茶陵太傅毗塘,宏伸仲子全忠,全忠十一世孙拱辰,元季时人,居白沙,为白沙支祖。清顺治十七年(1660)、康熙五十八年(1719)、乾隆二十七年(1762)、嘉庆十一年(1806)、咸丰四年(1854)、光绪十三年(1887)、1913年、1941年纂修族谱。二修时有广西巡抚韩宜思序及湖广学政缪沅序,三修时有内阁大

学士彭维新序,六修时有武英殿协修曹贻孙序,皆手写上板。

茶陵光裕堂谭氏 宏伸公次子全忠十三世孙祖思,元天历间由茶陵太傅徙居龙溪小严塘而辟光裕堂。1913年九修,1943年十修,2006年十一修族谱。

茶陵山塘谭氏 宏智公传六世,衍为山塘、孟塘、岱棠、儒仕坪、湖田、唐雅风六支。山塘支祖世链公。清雍正十三年(1735)、乾隆五十一年(1786)、嘉庆十九年(1814)、道光二十一年(1841)、光绪七年(1881)、1917年、1947年宏智房七修族谱,2006年山塘支八修。字派:仁义之家,三俊日选,德本传经,猷能耀典,先绪是承,继嗣益勉,祉集祥迎,云仍通显。

茶陵岱塘谭氏 可奕公以下递衍十八宏。十五房宏智公为岱塘、普并、山塘、湖田、孟塘、儒仕坪、唐雅风祖。智公下传五世师言公,又为岱棠祖。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嘉庆十九年(1814)、道光二十一年(1841)、光绪七年(1881)、1917年、1947年、2006年纂修族谱。字派:仁义之家,三俊日选,德本传经,猷能耀典,先绪是承,继嗣益勉,祉集祥迎,云仍通显。

茶陵雩江乡上方谭氏 始迁祖仁京公,字克己,唐进士,官至兵部尚书,自江西泰和早禾市迁居湖南茶陵雩江乡。至1948年,已传38代。族人分布于上方、资水、潇水、严溪、天井湖等处。宗祠在上方。

衡阳谭氏 始祖世贤公,号顺易,元大德间由茶陵迁居衡阳重江一都云峰里卧龙冈。历四世开源政、源录、源明、源福四房,政、录、福三房均居深陂;明公,字淡庄,由重江迁居龙田,又衍为智、清二房。一、二、三修皆为政、录、明、福四房合修,自四修始龙田独纂,1931年龙田五修。龙田后裔谭上连,字云连,光绪间官新疆提督,卒于任。

衡山南湾谭氏 始祖可奕公,唐懿宗时由金陵迁泰和,又由泰和迁茶陵。至明初道明公,字象文,号克庵,由茶陵迁衡山,生六子,本濂为插花岭支祖;本浤为梅子洲支祖;本浈为霞流后山支祖;本清为杨梓坪支祖;本濬为清泉桥支祖;本源为木林支祖。一、二、三修族谱失考,清雍正十二年(1734)四修,1925年八修,2002年木林房

九修房谱。班行:(自第三世始)雅韵步南薰朝陛尚昌时善承家学崇儒业振宗风世绪绵衡楚纶恩益锡鸿。

衡山横过塘谭氏 始迁祖必朝公,为必端公弟。派语:必开雅韵步南薰朝陛尚昌时善承家学校用作士林师礼乐经参定图书昭训词。

衡山烧田谭氏 始祖可奕公,居茶陵,传数十代至必端公,字开衡,明永乐间携子法佑由茶陵下清水黄竹塘西阳乡南霞里迁居衡山烧田。清雍正元年(1723)始修族谱,乾隆十五年(1750)、乾隆五十八年(1793)、道光四年(1824)、咸丰七年(1857)、光绪十六年(1890)、1920年、1950年、2000年续修。派语:必法冠允明端,学世大光尚,毓秀芝兰聚,家承祖泽长,祥开衡岳远,忠孝裕贤良,雅昶晖常煦,怡和福自昌,清廉守正道,国泰寿宁康。

衡山罗陂谭氏 始迁祖海荪公。派语:海明雅韵步南薰,朝陛尚昌时,兹本积方火,斯才盛益奇,忠良承世业,礼义继家规,允以恢先绪,于宗立丕基。

常宁谭氏 始迁祖汝能公,明洪武初由茶陵州迁常宁楠木山,生六子:以、拱、崇、良、心、显,衍六房。清嘉庆十六年(1811)创修族谱,光绪二十五年(1899)以、崇二房续修。班行:元贞辉祖德,孝义重人伦,忠信绳先泽,诗书裕后昆,芝兰腾彩秀,松柏发华英,喜际洪熙治,鸣盛在和声。

常宁蓬塘谭氏 始祖宏佐公,由茶陵迁居常宁楠木山,传至汝能,生六子:以道、拱道、崇道、良道、心道、显道。拱道递传至思聪公,生景佩、景和、景仁,景和迁居蓬塘。清嘉庆十六年(1811)六房合修宗谱。1941年蓬塘五修。

耒阳谭氏 耒阳谭氏,向分两派。一始祖钦公,字开祥,号敬庵,由粤连州尹致仕,宋末由江西泰和卜居耒阳南乡鸿鹤。明崇祯十五年(1642)、清乾隆六年(1741)、嘉庆十八年(1813)、道光二十七年(1847)、光绪四年(1878)、宣统元年(1909)、1944年纂修族谱。另一始祖端公,系出十八宏,与茶陵谭氏同宗共谱。

邵阳仙槎谭氏 始迁祖贵宝公,明永乐二年(1404)为千夫长,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圳上迁宝庆东郭外鼓楼亭下洗脚塘,继迁小东山,

又迁仙槎桥。又石子塘谭氏,始迁祖晚公,由江西迁邵阳东乡严家桥上石子塘。至1948年,贵宝公房约2500人,晚公房约300人,1931年二支创修族谱,1993年续修。贵宝房旧派:世子守道,国正天心,希文志永,景大昌明。晚公房旧派:武仲文景思,兴廷添祖宗,应大尔登连,科第世代安。

邵阳平乡谭氏 始迁祖成孙公,元至正间由茶陵徙居邵东太平,成用公居万安一都元板冲,后裔华公明万历间迁中乡三都乱石窠,景芳公明永乐间自安化县沿河乡探溪五都迁邵阳中乡三都大田营,成僯公明永乐间由茶陵迁邵东中乡谭家冲,德明公元末明初由江西迁邵东西坪烟竹,合称平乡谭氏。清嘉庆七年(1802)始修族谱,同治元年(1862)续修,宣统二年(1910)三修,1944年四修。孙、用二房原班:成宗祖应,志政兴邦,定国再添,世代荣昌。芳房原班:景必思文,添廷然朝,兴永万载,光宗幸昌。僯房原班:成武友安,定兴添永,正万载荣,朝廷昌大。明房原班:德太光明,志永朝文,思时国正,天心顺昌。合班:大学之道,修齐为先,新民至善,绪绍前贤,肇基南楚,科第愈联,庆馀福积,纯嘏绵延。

隆回苗田谭氏 迁湘始祖旻贵公,后唐同光三年(925)由江西吉州泰和县高行乡早禾市赤石塘梅子坡圳上迁居湖南,初落湘乡金铃山,再迁丰乐里株梅东湾,三迁扶胜瓦子坪,而后胥宇蓝田。十代孙四五郎公,北宋宣和二年(1120)由蓝田迁隆回苗田塘泥湾。十八代孙志旻、志芳,明永乐二年(1404)由苗田迁隆回六都秋田。二十五代孙隆翔,字商霖,又字时沛,明永历时官黎靖总兵,封定远侯。明洪武间创修族谱,嘉靖二十八年(1549)、清康熙二十七年(1688)、乾隆八年(1743)、嘉庆七年(1802)、嘉庆二十二年(1817)、同治三年(1864)、光绪二十年(1894)、1924年、1992年、2007年纂修族谱。班行:良才国龙志,景秀添文永,昌隆世代兴,仁能忠有德,克绍显宗承。作善家声振,多贤理道明,诗书传教泽,守纪兆升平。

新宁碧田乡谭氏 始迁祖镇公,明初由江西迁今洞口县黄桥,后迁武冈邓家铺,终落新宁县碧田乡马棋塘。

华容永固垸谭氏 迁湘祖宁公,唐乾符三年(876)迁高水。南宋咸淳元年(1265)兴公迁华容永固垸,至三世有兄弟八人,元末兵乱,兄弟散失。受一迁柿树岭,受二迁津市,受五迁石首,受七、受八迁江陵普济观,受三、受四、受六失祀。惟受一奉父守墓,仍居华容,子孙集居梅田湖,分居华容各地。万禄支旧派:言行具以正,得一方自新,学士希大成。(“成”字后用合派)三房旧派:受明二子祥,上元文仲宇,启世必明芳,积善传家。(“家”字后用合派)五房旧派:应义元木中,系学人必懋,永定家自宏,金声延祖(“祖”字后用合派)。七房旧派:惟鹏启文明,志士可大成(“成”字后用合派)。合族统派:显亲作则,孝友开先,道心克复,德泽长绵。

湘阴文洲围谭氏 始祖必达公,明洪武中自江西南昌迁长沙之谭家园。传十二世至文潜迁湘阴。

平江东乡谭氏 始迁祖景祥公,清康熙末年偕弟茂、胜、久及姪仕芳、仕旺、华、远、珍、连、週、宦诸公由江西南康县先后迁湘之岳州府平江县东乡。至1948年,已传11代,族人4000馀人。

常德谭氏 一世原始公,元顺帝时由赣迁洛,二世祖安宁公自洛移荆,三世复兴公、四世万财公从荆徙澧,五世文昌、文彬、文理公,彬公迁武陵雷公庙纱绢湾,理公入赘尹氏,昌公居安乡插翎。又有景公,原籍江西省吉安府吉水县大樟树,迁居武陵县北门外大龙驿。清咸丰元年(1851)、光绪三年(1877)、1913年、1937年纂修族谱。派语:原安复万文思讳廷心讳应忠性起之万宏远于维正朝纲。德业光前哲,荣华富贵昌,礼乐家风古,孝友世泽长。

常德谭氏 始祖武兴公,唐僖宗时人,家楚南之茶陵。传十馀世至斗垣,始迁武陵,其子彦继、彦纯为宋理宗时人,分居邑南之逆江坪、黄土市。1933年五修族谱。

临澧澹津坪谭氏 始迁祖受二公,行二,以字行,明永乐间由江西吉水县从成祖征楚南武陵蛮,开基于临澧县团山乡澹津坪。族人分布于团山、新安、吴家、合口等乡。至1948年,已传22代,族人4000馀人。宗祠设在澹津坪。

益阳十九里谭家坊谭氏 始迁祖道伍公,明初自江西吉水迁此开垦,

后裔居塘下田、柏家冲、泞湖、衡龙桥、颜家塘、清水寺、石仑冲。

安化谭氏 始祖可奕公,徙茶陵,宋时有章公徙宁乡,明初宏亮公派下裔孙彦礼、彦黄、彦圣、彦福、彦秀五公于明初同徙安化,彦礼公居归化乡印石。五房族谱始修于清雍正十三年(1735),嘉庆七年(1802)续修,道光二十五年(1845)三修,乾隆初年礼、黄、圣、福四房建宗祠于安邑城西。派行:太德仁闻鼎,万安绍祖封,彦孟廷添日,友王永宇宗,正大光明世,文章华国英,忠孝传家本,诗书裕后基,庆延鸿业振,喜起际昌期,手泽芳徽著,心田义种陈,士林重作育,科第久弥新。

安化、新化谭氏 始迁祖冀公,号学林,原籍江西泰和县千秋乡,元大德十一年(1307)官湘乡令,后居湘乡金铃山,继迁安化株海东湾丰乐里,再迁扶胜瓦子坪,生六子:大、二、五、七、八、九郎。弟奠公,号信福,元泰定元年(1324)迁新化梅溪,再迁接龙桥,生三子:丙一、丙二、丙七郎,惟丙一郎仍居梅溪。清乾隆五年(1740)二房合修通谱,之后各房分修,2004年续修通谱。

新化骑龙山谭氏 始祖信福公,元泰定年间自江西安福县东门迁湘,开基于新化县亲睦乡梅溪团峰背。传至四世祖汝和公改迁土桥骑龙山。族人分布于珂溪、潮水、木山铺、小南村等地。至1949年,已传27代,共4000人。宗祠在骑龙山。元至正十二年(1352)始修族谱,1993年六修。旧班次:丙友汝志添,景永朝正奉,胜文绍大希,仁政昌期国,万春显宗亲。续班次:铭鼎勋华运,登云际会新,洪基膺福履,广业裕经纶。

资兴永树圳谭氏 始祖可奕公,至二十世嗣阶公,讳洞玉,明永乐二年(1404)因避兵乱迁居资兴永树圳。至1949年,已传25代,族人共3000馀人。宗祠在永树圳。

宜章黄土岭谭氏 始迁祖堂公,字入室,原籍茶陵县尧水上塘,明洪武年间,奉旨抚徭,因功升广东潮州府副将,奉调郴,转迁宜章县笆篱乡黄土岭。至1949年,已传23代,族人共4000馀人。族人分布于大天塘等村落。

宜章观音寺谭氏 始迁祖昭宝公,字珍卿,号龙川,茶陵清溪塘头

人,宋理宗时童科第一进士,授大理寺卿,因金人猖獗,谪官宜章县令,诈死埋名,更名重宝,隐居粟源潭斗,卜居笆篱乡观音寺。族人分布于澄江、渣水洞、宝塘、观音寺等地。至1948年,已传29代,共6000馀人。宗祠在观音寺。

嘉禾水尾谭氏 始迁祖添俊公,明崇祯十三年(1640)由临武坪洋水迁嘉禾县水尾。至1930年,凡149户,男267人,女277人,共544人。清康熙时,德秀徙居顾村。

汝城南村谭氏 始迁祖小念七郎,宋度宗初由广东仁化县扶溪村徙汝城南村。后裔鱌公,明嘉靖年分居南乡竹村;聚汉,清初分迁铜锣坵;爱梧,清雍正六年(1728)分居寨仲;兴谅,清康熙中叶分居圭岗。至1932年,已传28代,共800馀人。

汝城莲塘垇谭氏 始迁祖良宝公,明成化年间自广东始兴县迁汝城莲塘垇。子正位仍居白金洞;正梓居桑坪上横江;正端迁兴宁;正意居梓槽冲。至1932年,已传19代,900馀人。

汝城高滩谭氏 清乾隆时由广东扶溪迁汝城高滩。又有分居白菓树、下田、罗木山等处者。至1932年,有200馀人。

零陵、祁阳谭氏 始祖可奕公,唐咸通间由江西泰和迁零陵,六世全湘,生谕、谏。谕生考、教、敏三子,谏生政。考生光德、光行,光德后裔玉全,迁居零陵冷水滩市潮水乡渲溪。光行后裔家佾,迁居祁西步云桥平塘杳湖岭。政生光荣,后裔昌泛迁居祁阳枣园岭下谭家桥。又有修正,由茶陵迁居永郡河街,生受,受生善,善复由郡城迁祁阳南隅里塘。清嘉庆十三年(1808)、咸丰十年(1860)、光绪二十七年(1901)零、祁合修宗谱,1995年五修。通派:(自二十三世始)国运方隆盛,逢时用选贤,人才宜继起,功职克占先。根深枝叶茂,源远水流(江河)长,祖德馨香著,怀仁裕后良。

零陵渲溪谭氏 光德公而下十六世玉全,由茶陵随父宦永州,落籍零陵渲溪,今属冷水滩市潮水乡。清道光二十二年(1842)创修族谱,光绪三十年(1904)续修,1995年合祁阳杳湖岭、里塘、谭家桥等支合修宗谱。派语:(自十五代始)上策观光,学际明盛,相治孔扬,宗嗣炳昭,祖德培芳,钜典恒守,永锡龙章。

祁阳谭家桥谭氏 光荣公后裔二十一世昌泛公,字禹平,宋景炎时因元人南侵,而自茶陵迁居祁阳东隅谭家桥、枣园岭。四传至天池公,兄弟十三人又因战乱分徙东南北隅之沙头、百吉坳、双桥、鹅头石等地。清嘉庆、咸丰、光绪间合纂宗谱,1930年谭家桥四修,1995年五修。至1949年,已传25代,族人约12000馀人。总祠设在县府左侧。

祁阳里塘谭氏 始祖修正公,明洪武初由茶陵迁居永郡河街,生受,受生善,善公复由郡城迁居祁阳南隅里塘。清光绪三十年(1904)创修族谱,1995年合渲溪、杳湖岭、谭家桥等支续修宗谱。

祁阳谭氏 始祖可奕公,十七代家佾,南宋间自茶陵迁居祁阳城内,子振金、有龙择居祁西杳湖岭下,谱奉家佾为祁西始祖。清嘉庆十三年(1808)、咸丰十年(1860)、光绪二十七年(1901)零、祁二邑合修宗谱,1932年祁西四修,1992年五修。班行:家有明思文,以志谭永仲,正大谈宏奇,光囗万礼义,宗哲敦先绪。

蓝山凤感乡滨溪谭氏 始迁祖念明公,宋庆元六年(1200)由江西吉安府泰和县铜枧鹅颈坵迁来。至1931年,凡120户,男264人,女220人,共484人。

新田城厦谭氏 始迁祖朝道公,清初自本邑坝头家迁居本邑中和镇城厦。至1949年,已传11代,共120人。宗祠设在城厦。

新田漕头源谭氏 始迁祖日文公,明时因兵灾自宁远县徙居新田县崇益乡漕头源。至1949年,已传12代,共205人。族人分布于大桥边、天地山、金陵圩等处。

溆浦王家坪谭氏 始迁祖国琦公,原籍贵州黎平,明隆庆时徙溆浦王家坪。

麻阳谭氏 始祖子兴,宋建炎年间随岳飞征讨杨幺而驻武陵,后定居泸溪浦市生宝(新堡),其裔孙自宋末至明初分迁各地,迁入麻阳者共五支。一世鳌由生宝移招渝雷脚泥;二善金徙荒田冲,后移龙公溪(黄双冲);三善均、善分、善荣徙楠木底;四必颜之子秀辅于明成化十三年(1477)移居楠木冲;五谭晚先移三定岩,旋迁通灵溪。后人主要分布于栗坪、绿溪口、高村、兰村、岩门、谭家寨、板栗树、

舒家村、郭公坪、江口圩、锦和等乡镇。生宝老字派:世子永必善正文。招渝沿袭七轮八转字派,1992年同泸溪谭姓修谱时增加七字:甫宗长兴启良武。黄双冲老字派:通景显文伏,祖兴永上大,仕佳志立业,正运逢春会,宏开教学成。1919年公议自老字派“正”字后加二十四字,成为三十字:世子永必善,正文(伦)再绍忠,相维贤作宝,学贵运气隆,发积开昌达,长荣庆万钟。由生宝移斯亚溪再迁楠木桥老字派:秀文实思单,贵祖胜兴单,国真元五正,天大有承先。清宣统元年(1909)公议自“天”字后续二十字:大有承先泽,宏开绍丕基,恩光隆万代,世庆我朝熙。楠木桥下村字派:如千一亚字,颜景永兴胜,朝学生启文,世宗必显荣。清同治元年(1862)自“显”字后续二十字:荣华继祖德,自有家国昌,延开隆万代,均茂安邦长。通灵溪字派:(由生宝移三定岩老字)永祖朝上道,士可学文儒,光昌仁德长。续议:世子永必善,正文再绍宗,国惟贤作宝,家贵运其通,祖泽成千户,恩荣庆万钟。楠木底字派:永祖朝上达,士可学文儒,光昌仁德长。

来源:《湖南氏族迁徙源流》 湖南图书馆编纂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