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二)

2018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文言文二)

2020-03-26 来源:乌哈旅游
放大可扫

2018年上海市各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汇编

——文言文二

【徐汇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梁仲用默斋说 王守仁

[注]

①仲用识高而气豪,既举进士,锐然有志天下之务。一旦责其志曰:“于呼!予乃太早。乌有己之弗治而能治人□!”于是专心为己之学,深思其气质之偏,而病其言之易也,以“默”名庵,过予而请其方。予亦天下之多言人也,岂足以知默之道!然予尝自验之,气浮则多言,志轻则多言。气浮者耀于外,志轻者放其中。予请诵古之训而仲用自取之。

②夫默有四伪:疑而不知问,蔽而不知辩,冥然以自罔,谓之默之愚;以不言餂人者,谓之默之狡;虑人之觇其长短也,掩覆以为默,谓之默之诬;深为之情,厚为之貌,渊毒阱狠,自托于默以售其奸者,谓之默之贼。夫是之谓四伪。

③又有八诚焉。孔子曰:“君子耻其言而过其行。古者言之不出,耻躬之不逮也。”故诚知耻,而后知默。又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夫诚敏于行,而后欲默矣。仁者言也讱,非以为默而默存焉。又曰:“默而识之”,是故必有所识也,终日不违如愚者也。“默而成之”,是故必有所成也,退而省其私,亦足以发者也。故善默者莫如颜子。“暗然而日章”,默之积也。“不言而信”,而默之道成矣。“天何言哉?四时行焉,万物生焉。”而默之道至矣。非圣人其孰能与于此哉!夫是之谓八诚。仲用盍亦知所以自取之?

【注】王守仁,字伯安,别号阳明,明朝著名思想家。其学说“阳明心学”是在继承儒家学说的基础上所发展创立,是明朝中晚期影响最大的哲学思想。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是( )(1分)

A.也 B.者 C.乎 D.矣 22.对第②段中“四伪”的含义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 无知而又自我欺骗,是默之愚。 B. 用不言来讨好他人,是默之狡。 C. 借沉默来窥视他人,是默之诬。 D. 外表沉默内心狠毒,是默之贼。

23.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准确的一项是( )(2分)

1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A. 仁者言语迟缓,这才能称得上是真正的沉默。 B. 仁者言语中肯,不是自认为沉默就拥有沉默了。 C. 仁者言语中肯,行动敏捷,并不只是一味地沉默。 D. 仁者言语迟缓,行动敏捷,才称得是真正的沉默。 24.分析第③段中引用手法使用的特点。(4分) 25.简析本文写作意图。(4分)

【答案】:

(五)13分 21. B(1分) 22. B(2分)

23. D(2分,选A得1分)

24. 大量引用;所引都是古训,且多为论语经典,有权威性、说服力;引句后均加以阐释,表明自己的观点;以引语逐次推进,逐层丰富“默之道”的内涵。(4分) 25. 本文作者针对友人梁仲用以“默”命名书斋来自警,引用古训指出沉默的四伪和八诚,用以说明一味沉默并不可取,最终揭示君子的沉默之道。(4分) 【参考译文】

梁仲用是一个有见识高意气豪的人,中了进士之后,更是勇往直前,有志于天下大事。忽然有一天自责说:“哎!我太躁进了。哪有不管好自己而能管别人的呢!”于是专心于提升自己的修养水平,深刻反思自己在个性上的偏颇,认为自己有说话轻率随便的毛病,所以用“默”来命名自己的书斋,拜访我来讨教改正毛病的办法。我也是天下多话的人,哪里知道沉默的方法!但我的亲身经验是,气浮的人话多,志轻的人话多。气浮的人喜欢外在的炫耀,志轻的人容易自满而放松自己。请允许我诵一些古训让仲用自己选用。

默有四伪:有疑问而不知要问,受蒙蔽而不知要论争是非,无知而糊涂,是默之愚;用不说话来诱取讨好别人,是默之狡;担心别人看出他的长短,用沉默来遮掩自己,是默之诬;表面宽厚内心狠毒,用沉默来推行他的奸诈,是默之贼。这就是所说的四伪。

默还有八诚。孔子说:“君子以说得多做得少为耻辱,古人不轻易乱说话,因为他们以自己做不到为耻。”所以要知耻,而后才能懂得沉默。孔子还说:“君子说话要谨慎

2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而行动要敏捷果敢”,所以要行动敏捷,而后就会言语谨慎。仁者言语迟缓,行动敏捷,这才是真正的沉默。孔子还说:“默默地记住所学的知识”,所以必然要有所学习有所记取,而不是成天不知道提出反对意见和疑问,像个愚蠢的人。“默默地成事”,所以必定有所成就,考察其日常的言行,其作为也充分发挥了所学的知识与经验。因此最善沉默的莫过于颜回。“君子之道深藏不露却日益彰明”,这是沉默中的积累凝聚。“君子不用说什么就能得到别人的信任,获得崇高的声望”,那样沉默之道就已经成就了。“上天说过些什么呢?不过让四季周而复始地运转,任由百物蓬勃生长。”这已经达到沉默之道的极致了。只有圣人才能领略其中的奥妙!这就是所说的八诚。仲用何不也了解一下,用来采纳参考呢?

【奉贤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25—29题。(12分)

《胡宗元诗集》序【北宋】黄庭坚

①士有抱青云之器,而陆沉林皋之下,与麋鹿同群,与草木共尽。独托于无用之空言,以为千岁不朽之计。谓其怨邪?则其言仁义之泽也;谓其不怨邪?则又伤已不见其人。然则,其言不怨之怨也。

②夫寒暑相推,草木与荣衰□,庆荣而吊衰,其鸣皆若有谓,候虫是也;不得其平,则声若雷霆,涧水是也;寂寞无声以宫商考之,则动而中律,金石丝竹是也。维金石丝竹之声,《国风》《雅》《颂》之言似之;涧水之声,楚人之言似之;至于候虫之声,则末世诗人之言似之。

③今夫诗人之玩于词,以文物为工,终日不休;若舞世之不知者,以待世之知者然。然其喜也,无所于逢;其怨也,无所于伐。能春能秋,能雨能旸,发于心之工伎而好其音,造物者不能加焉。故余无以命之,而寄于候虫焉。

④清江胡宗元,自结发迄于白首,未尝废书,其胸次所藏,未肯下一世之士也。前莫挽,后莫推,是以穷于丘壑。然以其耆老于翰墨,故后生晚出,无不读书而好文。其卒也,子弟门人,次其诗为若干卷。宗元之子遵道,尝与予为僚,故持其诗来求序于篇。自观宗元之诗,好贤而乐善,安土而俟时,寡怨之言也。可以追次其平生,见其少长不倦,忠信之士也。至于遇变而出奇,因难而见巧,则又似予所论诗人之态也。其兴托高远,则附于《国风》;其忿世疾邪,则附于《楚辞》。后之观宗元诗者,亦以是求之。故书而归之胡氏。

3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注释】①陆沉:无水而沉,喻隐居。②舞:玩弄,戏侮。 25.对第①段中的“不怨之怨”理解最准确的一项是( )。(2分) A. 既要表现才华无所用的悲哀,又要表现隐逸山林的快乐。 B. 放弃建功立业的雄心,只能借助诗文实现生命不朽的无奈。 C. 即使抒发个人壮志难酬的愁怨也要保持平心静气的超然。 D. 才德之士选择隐居的行为本身就是对生不逢时的无声控诉。 26.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也 B.耳 C.矣 D.焉

27.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2分) 28.对第③段作用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感慨胡宗元的“喜”“怨”无人应和,与下文写胡宗元的创作经历相呼应。 B. 承接上文,进一步解说“候虫之声”的创作特点,凸显文章的中心观点。 C. 借题发挥,针砭时弊,批评当下诗人只知玩文词之工,却无兴发感人之意。 D. 以“候虫之声”喻指胡宗元的诗风,为其“世无知者”的不幸遭遇鸣不平。 29.请分条概述作者借本文表达的诗歌创作理念。(4分)

【答案】: 25.(2分)C 26.(1分)D

27.(2分)整散结合,既体现出三种声音的不同,又简洁明快,节奏鲜明。 28.(3分)C

29.(4分)诗歌应该有“不怨之怨”的精神境界;诗歌创作不仅要有感而发而且要符合音律(动而中律);诗歌要有广阔深刻的思想内容(兴托高远);诗歌创作要刻意求变,努力出奇(遇变而出奇,因难而见巧)。

【青浦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子瞻和陶渊明诗集引 苏 辙

4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①东坡先生谪居儋耳,置家罗浮之下,独与幼子过负担渡海。葺茅竹而居之,日啖荼芋,而华屋玉食之念不存在于胸中。平生无所嗜好,以图史为园囿,文章为鼓吹,至此亦皆罢去。独喜为诗,精深华妙,不见老人衰惫之气。

②是时,辙亦迁海康,书来告曰:“古之诗人有拟古之作矣,未有追和古人者也。追和古人,则始于东坡。吾于诗人,无所甚好,独好渊明之诗。渊明作诗不多,然其诗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曹、刘、鲍、谢、李、杜诸人皆莫及也。吾前后和其诗凡百数十篇,至其得意,自谓不甚愧渊明。今将集而并录之,以遗后之君子,子为我志之。然吾于渊明,岂独好其诗也□?如其为人,实有感焉。渊明临终,疏告俨等:‘吾少而穷苦,每以家贫,东西游走。性刚才拙,与物多忤,自量为己必贻俗患,黾勉辞世,使汝等幼而饥寒。’渊明此语,盖实录也。吾今真有此病而不早自知,半生出仕,以犯世患,此所以深服渊明,欲以晚节师范其万一也。”

③嗟夫!渊明不肯为五斗米一束带见乡里小人,而子瞻出仕三十余年,为狱吏所折困,终不能悛,以陷于大难,乃欲以桑榆之末景,自托于渊明,其谁肯信之?虽然,子瞻之仕,其出入进退,犹可考也。后之君子,其必有以处之矣。

④辙少而无师,子瞻既冠而学成,先君命辙师焉。子瞻尝称辙诗有古人之风,自以为不若也。然自其斥居东坡,其学日进,沛然如川之方至。其诗比杜子美、李太白为有余,遂与渊明比。辙虽驰骤从之,常出其后,其和渊明,辙继之者,亦一二焉。

【注】①黾勉(mǐn miǎn):努力。②悛:悔改之意 ③沛然:盛大的样子。④驰骤:比喻

用力地追。

21.可填入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乎 B.哉 C.夫 D.焉 22.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引用苏轼的话介绍他追和陶诗,并立志学陶的原因。

B.苏轼认为陶诗的特点是“质而实绮,癯而实腴”,自己很难企及。 C.苏轼认为陶渊明为人“性刚才拙”,自己能够从中汲取经验教训。 D.陶渊明临终时的感叹让苏轼深以为然,遗憾自己病重不久于人世。 23.对第③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才想用晚年的光景比附陶渊明其人,难道有人会相信吗? B.竟然想凭借晚年时期的水平自比陶渊明,能有人相信吗?

5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C.才想起在晚年从渊明身上求得寄托,哪里有人肯相信呢? D.竟然想在晚年时效仿陶渊明的做法,怎么会有人相信呢? 24.分析第②段转录苏轼信中的文字有何作用。(4分) 25.分析第④段画线句在文中的作用。(3分)

【答案】:

(五)(21-25) (13分) 21.B(1分) 22.D(2分) 23.C(3分)

24.(共4分)第②段中引述了苏轼信中对陶渊明诗歌艺术成就与为人性格做了高度评价,作为和陶诗集的序言,这些文字明确地交代了诗集的由来/(2分),同时又引出下文苏辙认为他们俩生活态度并不相同的看法。(2分)

25.(3分)运用比喻,形象地将苏轼的学问日益长进比作河水奔流般充沛盛大。/表现了作者苏辙对兄长的欣赏崇敬之情。/引出下文效法兄长追和陶渊明,也写出了一些和诗的事实。/(3分)

【崇明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日 喻

苏 轼

①生而眇者不识日,问之有目者。或告之曰:“日之状如铜盘。”扣盘而得其声。他日闻钟,以为日也。或告之曰:“日之光如烛。”扪烛而得其形。他日揣籥,以为日也。日之与钟、籥亦远 ,而眇者不知其异:以其未尝见而求之人也。

②道之难见也甚于日,而人之未达也,无以异于眇。达者告之,虽有巧譬善导,亦无以过于盘与烛也。自盘而之钟,自烛而之籥,转而相之,岂有既乎?故世之言道者,或即其所见而名之,或莫之见而意之:皆求道之过也。

③然则道卒不可求欤?苏子曰:“道可致而不可求。”何谓致?孙武曰:“善战者致人,不致于人。”子夏曰:“百工居肆以成其事,君子学以致其道。”莫之求而自至,斯以为致也

6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欤!

④南方多没人,日与水居也。七岁而能涉,十岁而能浮,十五而能没矣。夫没者岂苟然哉!必将有得于水之道者。日与水居,则十五而得其道;生不识水,则虽壮,见舟而畏之。故北方之勇者,问于没人,而求其所以没,以其言试之河,未能不溺者也。故凡不学而务求道,皆北方之学没者也。

⑤昔者以声律取士,士杂学而不志于道;今也以经术取士,士知求道而不务学。渤海吴君彦律,有志于学者也,方求举于礼部,作《日喻》以告之。

【注释】 ①籥:一种形状像笛的乐器。

22.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恰当的一项是( )(1分)

A.乎

B.耳

C.焉

D.矣

23.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即其所见而名之”表现人们对事物观察粗心。 B.“莫之见而意之”表明受客观限制难把握实质。 C.概括惑于所见、主观臆度两类求道的错误现象。 D.表明当今之人谈论道时都受到不同的局限约束。

24.第③段运用了引用的手法,请分析其作用。(4分) 25.下列对第④段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 ...

A.以南方“没人”掌握“没水”譬喻,形象论证学以致道的道理。 B.“日与水居”“生不识水”的差异是学没水不同结果的根本原因。 C.采用对比论证方法,以南方没人与北方勇者作对比,突出观点。 D.“七岁”“十岁”“十五”的连续叙述凸显长期实践的积累过程。

26.概括本文的论证思路。(4分)

【答案】: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22.D 23.C

24.引用孙武、子夏的话阐释观点“道可致而不可求”中关键词“致”的内涵,善战者之所

7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以用兵如神,因久经沙场,熟识了战争规律;百工之所以能成其事,因日居其肆,熟悉技艺。这与“君子学以至其道”形成类比,使抽象的“致”形象具体地表达出来,道只能在亲自实践中领会和把握。

评分说明:“阐释‘致’的内涵”、“善战者”分析、“百工”分析、形成类比、抽象道理形象化。答对1点1分,给满4分为止。 25.B

26.作者首先以“眇人”设喻,引出求“道”之过:没有直接体验、认识,难以认识客观事物。进而提出“道可致不可求”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论证“学以致其道”的道理。

评分说明:“以‘眇人’设喻”“求道之过:没有直接体验、认识,难以认识客观事物”“提出‘道可致不可求’”“论证‘学以致其道’”1点1分。

【杨浦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游云龙山记

(明)都穆

①云龙山在徐州城南二里。州志谓山有云气,蜿蜒如龙,故名。元朱泽民记谓宋武帝微时,尝憩宿于是,有云龙旋绕之异。此为得之。山一名石佛。唐昭宗时,时溥为节度使,朱全忠遣子友裕败溥军于石佛山下,即其地也。

②丙寅冬,自京师之官南都。十一月乙酉过徐,欲登兹山,以览其胜。都司周君寅之与予联舟,实陪以行。午抵山麓,跻磴而上。入寺,观所谓石佛者,像仅半躯,崇可二丈,广倍之。左右侍卫之像,皆凿石所为。山之阴,度黄茅岗,忆苏文忠公诗“乱石如羊”之句,瞻眺久之。其下即宋张山人放鹤亭故址,苏公所与记者,后之人创三贤堂于上。三贤,为昌黎韩子、苏公暨陈师道。盖昌黎尝为州推官,苏公尝知州事,师道则州人而教授于学者也。升高而望,一州之山,冈岭四合,隐然如大环,诚有如苏公所云。而子房、楚王二山,至戏马之台,皆历历在目,予窃有感 。徐为古战争地,而楚汉其尤也。方高帝之起丰沛,子房佐之,百战蹙项,竟有天下。使当时而无子房,汉之为汉,殆未可知。然则项氏之灭,虽谓子房灭之可也。彼淮阴侯者,功非不伟,直搏兔逐鹿辈耳,乌足以望子房!而今皆云散鸟没,销歇不存。千载之下,遗迹断碑,荒林烟草,适足以资人之慨叹,而逸民高士,乃独笑傲其间而已。

8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③予于是知功名之累人,不如幽闲之肆志也。虽然,予欲逃名而未能者,安得雪月之夕,悲歌剧饮于斯,以续招鹤之辞?山人有知,能不泠然御风来耶?姑记之以俟。 21.概括第①段主要内容。(2分)

22.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矣 B.也 C.耳 D.焉

23.下列对这篇游记的特点概括不准确的一项是( )(3分) A.描摹自然景观生动详实。 B.涉及历史人文内涵丰富。 C.先叙后议,富有条理。 D.卒章显志,引人思考。

24.分析第②段画线句在写作上的特点。(3分) 25.请对第③段画线句进行评析。(4分)

【答案】: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21.云龙山的位置;历史渊源;得名的源由。三点写到两点得2分。(2分) 22.C或 D (1分) 23. A(3分)

24.运用了对比的手法,将淮阴侯韩信和张良进行对比,1分;将建立伟大功业的历史名人和逸民高士进行对比,1分;表现了作者对历史风云变幻的感慨,和对隐逸于山林之间的自由生活的向往,1分。(3分)

若写整散结合、多用整句,回答完整,最多2分。

25.作者在句子中表现了自己想要远离世俗(功名,在山林间获得自由)1分;却不能做到的困扰,1分。

可从以下角度评价,(1)理解作者的无奈和困扰,因为要真正做到超脱尘世是很困难的;(2)否定作者的想法,作者对世俗名利仍有不舍,所以不能毅然决然地离开;(3)要有一颗超脱世俗的心,那不管是否身在山林,都能获得精神上的自由。(写其中一个角度为1分,现实意义为1分)(4分)

9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普陀区】

(五)阅读下面文章,完成21—25题(13分)

纵囚论 (宋)欧阳修

①信义行于君子,而刑戮施于小人。刑入于死者,

□罪大恶极,此又小人之尤甚者

也。宁以义死,不苟幸生,而视死如归,此又君子之尤难者也。

②方唐太宗之六年,录大辟囚三百余人,纵使还家,约其自归以就死,是以君子之难能,期小人之尤者以必能也。其囚及期,而卒自归无后者,是君子之所难,而小人之所易也。此岂近于人情哉?

③或曰:“罪大恶极,诚小人矣。及施恩德以临之,可使变而为君子;盖恩德入人之深,而移人之速,有如是者矣。”曰:“太宗之为此,所以求此名也。然安知夫纵之去也,不意其必来以冀免,所以纵之乎?又安知夫被纵而去也,不意其自归而必获免,所以复来乎?夫意其必来而纵之,是上贼下之情也;意其必免而复来,是下贼上之心也。吾见上下交相贼以成此名也,乌有所谓施恩德与夫知信义者哉?不然,太宗施德于天下,于兹六年矣,不能使小人不为极恶大罪;而一日之恩,能使视死如归而存信义,此又不通之论也。”

④“然则何为而可?”曰:“纵而来归,杀之无赦;而又纵之,而又来,则可知为恩德之致尔。然此必无之事也。若夫纵而来归而赦之,可偶一为之尔。若屡为之,则杀人者皆不死,是可为天下之常法乎?不可为常者,其圣人之法乎?是以尧舜三王之治,必本于人情;不立异以为高,不逆情以干誉。”

【注】①纵囚:史书记载唐太宗曾假释数百死囚,因犯人归家后全部按时返回,最终赦免了他们。②贼:指窥察。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且 B.则 C.乃 D.而 22.分析第①段的作用。(3分)

23.对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以唐太宗纵囚的事例,证明死囚应约就死的难能可贵。 B.引用唐太宗纵囚的史料,证明小人也可以转化为君子。 C.将君子和死囚进行对比,证明死囚应约的表现违背人情。 D.将君子和死囚进行类比,证明仁君对臣民不能有所偏见。

10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24.概括第③段驳论的思路。(4分)

25.根据文意,分析作者的写作意图,以下选项中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A.借古讽今,指出治理国家要顺应人情、严肃法制。 B.借古抒怀,感慨统治者实施恩德只是为邀取名声。 C.点评历史人物,表明唐太宗虽有善行,不及尧舜仁德。 D.探究历史规律,提倡道德教化要基于人情、行于日常。

【答案】: 21.C

22.指出“死囚”罪大恶极的特点和“守义赴死”难于一般信义要求的高尚性质,引出下文对唐太宗纵囚事件不合情理之处的论述。 23.C

24.先推勘唐太宗与死囚的心理活动,一针见血地指出纵囚与自归的动机各是邀取名声与侥幸求生,并非施恩德和讲信义;接着将太宗六年深德与一日浅恩相比,以太宗在位六年的恩德教化并没有消弭小人犯极恶大罪的事实,反衬出纵囚一举忽然使小人视死如归的不合情理,证明死囚自归并非出于恩德感化,由此批驳了“太宗施加恩德而使小人迅速变为君子”的观点。 25.A

【长宁、嘉定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吴季子札论【唐】独孤及

①季子三以国让,而《春秋》褒之。余征其前闻于旧史氏。窃谓废先君之命,非孝也;附子臧之义,非公也;执礼全节,使国篡君弑,非仁也;出能观变,入不讨乱,非智也。左丘明、太史公书而无讥,余有惑焉。

②夫国之大经,实在择嗣。王者慎德之不建,故以贤则废年,以义则废卜,以君命则废礼。是以太伯之奔句吴也,盖避季历。季历以先王所属,故篡服嗣位而不私。太伯知公器有归,亦断发文身而无怨。及武王继统,受命作周,不以配天之业让伯邑考,官天下也。彼诸樊无季历之贤,王僚无武王之圣,而季子为太伯之让,是徇名也,岂曰至德?且使争端兴

11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于上替,祸机作于内室,逐错命于子光,覆师于夫差,陵夷不返,二代而吴灭。

③□季子之闳达博物,慕义无穷,向使当寿梦之眷命,接馀昧之绝统,必能光启周道,以霸荆蛮。则大业用康,多难不作。阖闾安得谋于窟室?专诸何所施其匕首?

④呜呼!全身不顾其业,专让不夺其志,所去者忠,所存者节。善自牧矣,谓先君何?与其观变周乐,虑危戚钟,曷若以萧墙为心,社稷是恤?复命哭墓,哀死事生,孰与先衅而动,治其未乱?弃室以表义,挂剑以明信,孰与奉君父之命,慰神祗之心?则独守纯白,不干义嗣,是洁己而遗国也。吴之覆亡,君实阶祸。且曰非我生乱,其孰生之哉!其孰生之哉!

【注】①吴季子札:即季札,春秋时吴王寿梦之幼子。寿梦有四子:诸樊、馀祭、馀昧、季札。以季札贤,寿梦欲立季札为太子,季札让;寿梦死,诸樊欲让位于季札,季札又辞;诸樊将王位传弟不传子,欲依次传于季札,至馀昧死,季札又避去。后馀昧子僚继位,诸樊子光使刺客专诸刺杀王僚而自立。公子光即阖闾。②子臧:春秋时曹国贵族,在曹国内乱中被拥立为王而不就。③太伯:吴国始祖,周太王长子,见太王欲立幼子季历为嗣,与弟仲雍一起避走江南,被当地人立为君长,自号句吴。④观变周乐,虑危戚钟:指季札出访时听到演奏周王室音乐而察知各国兴衰,听到钟声而提醒孙文子处境危险。 21.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故 B. 使 C. 以 D. 则

22.对第②段画线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 择嗣,应该坚守年龄、占卜、礼制的标准。 B. 择嗣,应该挑选贤能、仁义、听君命的人。 C. 君王若担心嗣君之德,自身先要遵从礼法。 D. 要立有德之人为嗣,就不可教条遵循成法。

23.以下属于“吴之覆亡,君实阶祸”的理由的一项是( )(2分) A. 观变周乐,虑危戚钟 B. 先衅而动,治其未乱 C. 挂剑以明信 D. 独守纯白,不干义嗣

24.分析第②段所用论证方法的作用。(3分)

25. 季札让国通常被视作贤举,本文却对季札重新定性,是否有说服力?请从论证思路和论

12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述语言两个方面加以评析。(4分)

【答案】: (五)(13分) 21. (1分)( C ) 22.(3分)( D ) 23.(2分)( D )

24.(3分)答案示例:该段用了举例论证与对比论证的手法。举太伯让季历、武王不让伯邑考都取得了好的结果的实例,有力证明了“让国”与否本身并不是贤或不贤的标准,为公而选择让或不让,才是贤的标准。以此与季札的行为及后果形成鲜明对比,凸显了季札让国是“徇名”,不是为公。

评分说明:只答手法名称不给分。每个手法的分析2分,给到满分为止。

(4分)答案示例:本文推理细密,语言富有气势,有说服力。从论证思路看:开篇从“非孝”、“非公”、“非仁”、“非智”等角度否定了季札让国是贤举的判断;接着从正面分析论证了季札让国的实质是“徇名”而非为天下;然后假设了季札不让国的结果;在此基础上,将季札所做的和该做而未做的逐一列举,进一步批判了季札让国的行为是“洁己而遗国”,他对吴国的灭亡负有责任。说理环环相扣、细致周密,有说服力。

从论述语言看:本文善用整句,如第①段连用四个形式整齐的短句构成排比,语气强烈地表达了对季札之贤的否定,增强了说服力。同时又多用反问句,如末两段用了大量的反问句式,气势十足,催人深思,使文章说理多了难以辩驳之力。

评分说明:只作总体评价不给分。从论证思路分析3分;从论述语言分析2分。给到满分为止。如果认为没有说服力,也可根据理由酌情评分。

【金山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5题。(12分)

戕竹记 欧阳修

13

放大

可扫

放大

可扫

①洛最多竹,樊圃棋错。包箨榯笋之赢,岁尚十数万缗,坐安侯利,宁肯为渭川下!然其治水庸,任土物,简历芟养,率须谨严。家必有小斋闲馆在亏蔽间,宾欲赏,辄腰舆

以入,不问辟疆,恬无怪让□。以是名其俗,为好事。

②壬申之秋,人吏率持镰斧,亡公私谁何,且戕且桴,不竭不止。守都出令:有敢隐

⑥⑦

一毫为私,不与公上急病,服王官为慢,齿王民为悖。如是累日,地榛园秃,下亡有啬色少见于颜间者,由是知其民之急上。

③噫!古者伐山林,纳材苇,惟是地物之美,必登王府,以经于用。不供谓之畔废,不时谓之暴殄。今土宇广斥,赋入委叠;上益笃俭,非有广居盛囿之侈。县官材用,顾不衍溢朽蠹,而一有非常,敛取无艺。意者营饰像庙过差乎!《书》云:“不作无益害有益?”又曰:“君子节用而爱人。”天子有司所当朝夕谋虑,守官与道,不可以忽也。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

(选自《中国古代十大散文家作品选》)

注:①箨(tuò):笋壳。②榯(shí):直立。③任:治理。④简历:选择。⑤腰舆:古代用手挽的一种便轿。⑥辟疆:开辟地域,这里指竹园的主人。⑦让:责备。⑧桴:这里指砍伐。⑨服王官:做官的。⑩齿王民:做百姓的。⑾畔废:叛逆。⑿过差:超过规定。 22.填入第①段方框中的虚词最恰当的是( )(1分)

A.也 B.耳 C.矣 D.乎

23.第①段画线句中的“好事”具体指什么?(3分) 2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的表达效果。(3分)

25.第③段结尾作者为什么还要写“推类而广之,则竹事犹末”这两句呢?请发表你的看法。(5分)

【答案】: 五、12分 22.(1分)A

23.(3分)种竹获利、赏竹获乐(或具有经济价值和观赏价值)(写出一点给2分) 24.(3分)用整句和散句相结合的句式(1分),如整句“且戕且桴,不竭不止”,节奏急促,写出了对竹子的砍伐之迅速彻底;整句“服王官为慢,齿王民为悖”写出了不配合伐竹的后果,表现王命之严苛;和其他散句写出了百姓的可怜和可悲境地。(句式特点1分,结合内

14

放大

可扫

⑨⑩

放大可扫

容分析表达效果2分)

25.(5分)戕竹和其它事比起来是小事,可见作者并非就事论事,而是要借题发挥,从官府戕竹为满足朝廷所需,大肆搜刮百姓,肆意糟蹋浪费,损害百姓利益这件事,以小见大,类推天下,加深了批判的深度和广度,表达为官治民要节用爱人的道理。(借题发挥手法1分,内容分析2分,意义2分)

【黄浦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 —25题(13分)

大龙湫记 李孝光

①大德七年秋八月,予尝从老先生来观大龙湫,苦雨积日夜。是日,大风起西北,见日出。湫水

方大,入谷,未到五里余,闻大声转出谷中,从者心掉。望见西北立石,作人俯势,又如大楹。行过二百步,乃见更作两股相倚立。更进百数步,又如树大屏风。而其颠谽谺,犹蟹两鳌,时一动摇,行者兀兀不可入。转缘南山趾,稍北,回视如树圭。又折而入东崦,则仰见大水从天上堕地,不挂著四壁,或盘桓久不下,忽迸落如震霆。东岩趾有诺讵那庵,相去五六步,山风横射,水飞著人。走入庵避,余沫进入屋,犹如暴雨至。水下捣大潭,轰然万人鼓也。人相持语,但见张口不闻作声,则相顾大笑,先生曰:“壮哉!吾行天下,未见如此瀑布也。”是后,予一岁或一至。至,常以九月;十月则皆水缩,不能如向所见。

②今年冬又大旱,客入,到庵外石矼上,渐闻有水声。乃缘石矼下,出乱石间,始见瀑布垂,勃勃如苍烟,乍小乍大,鸣渐壮急。水落潭上洼石,石被激射,反红如丹砂。石间无秋毫土气,产木宜瘠,反碧滑如翠羽凫毛。潭中有斑鱼廿馀头,闻转石声,洋洋远去,闲暇回缓,如避世士然。家僮方置大瓶石旁,仰接瀑水,水忽舞向人,又益壮一倍,不可复得瓶。乃解衣脱帽著石上,相持扼掔,争欲取之,□大呼笑。西南石壁上,黄猿数十,闻声,皆自惊扰,挽崖端偃木牵连下,窥人而啼。纵观久之,行出瑞鹿院前,今为瑞鹿寺。日已入,苍林积叶,前行,人迷不得路,独见明月宛宛如故人。 ③老先生谓南山公也。

【注】①谽谺(hān xiā):山深貌。这里指山高险。 ②矼:桥。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15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A.故 B.其 C.因 D.以 22.对第①段分析错误的一项是( ) (3分)

A.用“从者心掉”侧面表现大龙湫水势浩大。 B.以“西北巨石”反复烘托大龙湫雄奇之美。 C.庵中如暴雨至,突出诺讵那庵离瀑布很近。 D.先生赞美之言,更加突出瀑布的奇伟壮美。

23.对第②段画曲线句子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日落时分,因只顾欣赏一轮明月而迷失道路。 B.大龙湫美好意境令作者沉浸其中,忘记归路。 C.日落林深,前路难行,迷失道路,索性赏月。 D.日落而归路难寻,便可穿林赏月,慢慢前行。 24.分析第②段“鱼闻声远去”这一场面描写的作用。(3分) 25.对比赏析画线的两处瀑布描写的表达效果。(4分)

【答案】: (五)(13分) 21.(1分)C 22.(3分)C 23.(2分)B

24.(3分)以鱼闻声远去的自在悠闲,烘托作者悠闲闲适的心情。

25.(4分)对比的角度可同为比喻的不同效果,可比喻与夸张,或视觉听觉等的不同效果。第一处突出丰水期雄奇喧腾的气势;第二处突出枯水期大龙湫的婀娜秀丽。

【浦东新区】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褐夫字说 (清)戴名世

①古者名、字大抵多 奇,而偶者盖少 。自汉以还,少有奇字者,其名则或奇或偶焉耳,岂非其习使然哉!吾闻之申繻曰:“名有五:有信,有义,有象,有假,有类。”其于字也亦然,以故古之人其名、字不必其美且善也。后之人但取夫美善之称,而不必有其实,则其虚冒焉者又岂少乎!

16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②余偶名而欲奇其字,有来告者曰:“不可,以习俗之不惯于称也。”余曰:“余之为是,非故矫然异也,其说有取,而于古亦无谬。虽然,更其称而仍袭其义则字曰褐夫,可乎?”人曰:“褐,贱服也;夫,不知谁何人之辞也。今吾子以自托焉,不亦鄙乎?”余曰:“余固鄙人也,舍是无以为吾字矣。天下之人,上自君公,以至于大夫、士,其等列以渐而降,最下至于褐夫,则垢污贱简极矣。其所处也至卑,其于世也无伍,富贵利达之所无望,而声势名誉之所不及。庸人孺子皆得傲且侮之而无所忌,以故古者谚之谩必以云。然则余不以为字而谁乎?吾恶夫世之窃其名而无其实者,又恶夫有其实而辞其名者。若余则真褐之夫也,虽欲辞其名,不得矣。匪吾云,人实云云,然则人之称之也必惯,鄙不鄙又何论焉!”

③既以其语应客,遂书之,以为《褐夫字说》云。

【注】①戴名世,字田有,一字褐夫,清古文家。②申繻:春秋时期鲁国大夫。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 也 矣 B. 以 焉 C. 于 也 D. 因 矣

22. 第②段中详写“来告者”与“余”问答对话,对其用意分析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问答对话突显双方认知冲突,意在表现“来告者”咄咄逼人。 B.以“来告者”的质疑和刁难,暗示自己孤独寂寞、怀才不遇。 C.用问答对话方式答疑驳难,以方便逐层深入阐明自己的看法。 D.在问答对话中自诉身份地位卑贱,批判遵从古人的错误做法。 23. 对作者取字“褐夫”原因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回归古代取字的传统,寄托自己理想,突出修德的重要性。 B.回归古代取字的传统,主张名实相符,抒发愤世嫉俗之情。 C.明贬实褒彰显自己的德性品行,表明作者傲岸的人生追求。 D.矫正世俗的虚伪,强调名实相符的思想,表达豁达的态度。 24.从句式的角度赏析第②段画线句子。(4分) 25.概括全文的写作思路。(4分)

【答案】:

(五) 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21.B(1分)

22.C(2分)(A并非表现对方“咄咄逼人”;B主要是为了阐述看法,而非表现自己怀才不遇;D其实是主张遵从古代取名字之俗)

23.选D给2分,选B给1分(A无修德之意;B,“愤世嫉俗”稍有言重。C无明贬实褒,也无傲岸之意)

24.前两句六字整句,点明褐夫者地位低下孤苦无援的生活现状(1分);后两句八字整句,揭示褐夫者前途无望的悲惨命运(1分)。整句音节整齐,朗朗上口,蕴含了作者的忧愤之情(1分)。句式从六字到八字的变化,语气趋于沉重,情感有所深化(1分)。

17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25.文章先说明古今之人在取名、字追求上的不同,批评世人“但取夫美善之称”之习俗(1分),然后借用与“来告者”问答,解释取字“褐夫”缘由,道出习俗鄙陋(1分)表现了作者的忧时救世之志(1分),最后点题,表明写作缘由(1分)。

【闵行、松江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2—26题。(13分)

送唐处敬序 (明)高启

①余世居吴之北郭,十余年来,徐君幼文自毗陵,高君士敏自河南,唐君处敬自会稽,张君来仪自浔阳,各以故来居吴,而卜第适皆与余邻,于是北郭之文物遂盛 。余以无事,朝夕诸君间,或辩理诘义,以资其学;或赓歌酬诗,以通其志;或鼓琴瑟,以宣堙滞之怀;或陈几筵,以合宴乐之好。虽遭丧乱之方殷,处隐约之既久,而优游怡愉,莫不自有所得也。

②窃尝以为,一郡一邑,有抱材艺之士而出于凡民者,皆其地之秀也。若诸君,其诸州之秀欤!以诸州之秀萃于一乡,吾里何幸哉!余不出闾閈,而获友之多如是,则非吾里之幸,而余之幸也。

③然自前年士敏往云间,去年幼文往吴兴,今年处敬又将往嘉禾而仕焉。众客觞别于馀舍。酒半,余戚然曰:“诸君之居吾里,诚幸矣!今去者过半,而留者犹未可羁也。然则谁终与处此乎?”客有起者曰:“子毋戚。子单居寡侣时,不知有诸君之合也。及朋聚群游时,又岂知有诸君之离哉?合而离,离而合,其理无常,则他日之复合于此者,固未可知也。”言既,客又有起者曰:“君子所贵乎同者,道也;所喜乎合者,志也。古有尚友于千载、神交于千里者,以有所合而同尔,岂必生同时,居同里,连栋宇之密而接杖屦之勤乎?诸君能不以远而忘其好,不以疏而易其志,不以穷达而渝其久要之心,则虽限胡与越,而亦不异于北郭之近矣。”众客皆喜。

④既醉而别,余善其言,遂录为送处敬序。 注:⑴文物:指文人,文士。

22.填入第①段方框处最恰当的虚词是( )。(1分) A.耶 B.哉 C.也 D. 矣

23.第①段划线句运用了排比的句式,试分析这样写的作用。(2分)

24.下列对“若诸君,其诸州之秀欤”一句理解恰当的一项是( )。(2分)

18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A.假如是他们,难道不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吗 B.假如是他们,大概都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吧 C.像他们各位,大概都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吧 D.像他们各位,难道不是各州的杰出人才吗 25.对第②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作者认为杰出人才往往都来自于凡民 B.作者认为个人的幸运大于乡里的幸运 C.第一句承接上文写与诸友交往的乐趣 D.写获友之多的幸运引出下文别友之悲

26.阅读第③段,说说是哪些道理让作者及朋友从“戚然”转为“皆喜”的?(5分)

【答案】: 22.D

23.多方面地突出了文士们相聚活动的丰富(1分)与快乐(1分)。 24.C 25.D

26.离合无常(1分),将来仍有相聚可能(1分);只要志同道合(1分),穷达不改(1分),距离远近、交往疏密不会影响友情(1分)。(意思对即可)

【宝山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惜时

[南北朝之北齐] 刘昼

①夫停灯于缸,先焰非后焰,而明者不能见;藏山于泽,今形非昨形,而智者不能知。何者?火则时时灭,山亦时时移矣,天回日转,其谢如矢,騕褭迅足,弗能追也。人之短生,犹如石火,炯然以过,唯立德贻爱,为不朽也。

②昔之君子,欲行仁义于天下,□与时竞驰,不吝盈尺之璧,而珍分寸之阴。故大禹之趋时,挂冦而不顾;南荣之访道,踵趼而不休;仲尼栖栖,突不暇黔;墨翟遑遑,席不及暖。皆行其德义,拯世危溺,立功垂模,延芳百世。

19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③今人退不知臭腐荣华,划绝嗜欲,被丽弦歌,取媚泉石;进不能被策树勋,毗赞明时,空蝗粱黍,枉没岁华。生为无闻之人,殁成一棺之土,亦何殊草木自生自死者哉!

④岁之秋也,凉风鸣条,清露变叶,则寒蝉抱树而长叫,吟烈悲酸,萧瑟于落日之际,何也?哀其时命,迫于严霜而寄悲于菀柳。今日向西峰,道业未就,郁声于穷岫之阴,无闻于休明之世。已矣夫!亦奚能不沾衿于将来,染意于松烟者哉!

——《刘子·五十三章》

【注释】①騕褭:神马名。石火:古人凿石取火,击石时发出的火花霎时而灭。③踵趼:脚生胼胝。④突:烟囱。黔:黑。

21.可填入第②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以 B.则 C.盖 D.其

22.对第段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2分)

A.万物变动消亡,刻刻不已,人生更短暂,所以要珍惜生命。 B.时光飞逝,过往不能再见也不可知,只有当下才是真实的。 C.人与万物一样转瞬即逝,只有树立美德留下大爱才能不朽。 D.人生虽短,但瞬间也能放射光辉,只要树立美德丢弃私爱。

23.根据第③段,“今人”生前死后都埋没无闻的原因是( )。(2分) A.退隐分不清腐臭和荣华,出仕不能被委以重任、被赞赏。 B.退隐则沉溺于弦歌和林泉,出仕却空怀理想、虚度年华。 C.退隐不能弃绝荣华欲望,出仕不能尽职建功、辅佐明时。 D.出仕退隐、活着死去,都如同草木碌碌无为、自生自灭。

24.你认为第②段能证明中心论点“惜时”吗?请做出判断并说明理由(4分) 25.第④段描写、抒情、议论融为一体,请对此加以赏析。(4分)

【答案】: (五)13分 21.(1分) B 22.(2分) C

20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23.(2分) C 24.(4分)

答案示例 我认为能证明。本段先是概括性事例,指出古代君子爱惜光阴的根本原因在于要在天下施行仁义,随后列举大禹、南荣(趎)、仲尼、墨翟等珍惜光阴的原因是行德义拯救世界,正是仁爱的行为使他们流芳百世。因为第①段就已论证了立德贻爱才是珍惜时间的根本所在,所以第②段举立德贻爱的例子是能证明论点的。大禹南荣等短暂的人生得以不朽,正是因为他们化有限的生命时间为无限久远得大德大爱,从而阐明了珍惜时间的本质、正道和要义,论证论点更有力。

评分说明:论证内容的概括2分;论证内容与观点间的关系分析2分。 25.(4分)

答案示例 第④段描写蝉在秋寒日落中悲鸣的惨状,又描写道业未成、无闻于世的人忧郁苦闷的心理,蝉与人已融为一体不分彼此。本段更用“夫”、“哉”等语气词叹词,直接抒情,这些描写抒情形象地说明了不珍惜时间只会留下悲哀、人生必定凄惨的观点,这样使议论巧妙地融入描写抒情之中,不仅使惜时的论点得以形象地论证,更能以情动人,实现劝人惜时的写作目的。

评分说明 描写、抒情、议论如何融合的分析2分;表达的情感和表明的观点1分;这样写的好处1分。

【虹口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4分)

辕马说 清 方苞

①余行塞上,乘任载之车,见马之负辕者而感焉。

②古之车,独辀加衡而服两马。今则一马夹辕而驾,领局于轭,背乘乎韅,靳前而靽后。其登阤也,气尽喘汗而后能引其轮之却也;其下阤也,股蹙蹄攒而后能抗其辕之伏也。鞭策以劝其登,棰棘以起其陷,乘危而颠,折筋绝骨,无所避之。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与焉。其渴饮于溪,脱驾而就槽枥,则常在众马之后。

③噫!马之任孰有艰于此者

□?然其德与力非试之辕下不可辨。其或所服之不称,则

21

虽善御者不能调也。驽蹇者力不能胜,狡愤者易惧而变,有行坦途惊蹶而偾其车者矣。其登

放大可扫

放大可扫

也若跛,其下也若崩,泞旋淖陷,常自顿于辕中,而众马皆为所掣。呜呼!将车者其慎哉。

【注】①阤:古同“陀”,山坡。

21. 可填入第③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也 B.乎 C.欤 D.耳

22.赏析第②段画线句的表达效果。(3分)

23.对第②段中“而众马之前导而旁驱者,不与焉”一句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而且众多马匹或在前引导,或在旁边副驾,并不助辕马工作。 B.而且在前面引导和在旁边副驾的众多马匹,都没有跟随辕马。 C.然而众多马匹或在前引导,或在旁边副驾,都没有跟随辕马。 D.然而在前面引导和在旁边副驾的众多马匹,并不助辕马工作。 24.对第③段理解错误的是( )(3分) A.段首承接上段,重申了驾辕之艰难。 B.能否驾辕是辨别马好坏的重要标准。 C.善驾的人也调教不了不合要求的马 D.劣马虽差,但更糟的是坏脾气的马。 25.分析本文的写作意图。(4分)

【答案】: (五)(14分) 21.B

22.细节描写(动作描写)。“气尽喘汗”、“蹙”“攒”“抗”写出了负辕的马上坡下坡时的艰难状态,从侧面暗示了对辕马的能力要求,也写出了辕马的重要性。 23.D. 24.D

25.此文借物喻理。方苞借选辕马暗喻任命国家重要官员。身居要职的官员应该德才兼备,像辕马一样有负重越险的能力,也要有坚忍不拔的毅力和奉献的品格。如果不能选好合适的人,那么将会造成大的损失,君王再贤明有能力也没有办法。方苞在此委婉地劝谏君王用人

22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要谨慎。

【静安区】

(五)阅读下文,完成第21-25题。(13分)

送秦中诸人引 (金)元好问

①关中风土完厚,人质直而尚义,风声习气,歌谣慷慨,且有秦汉之旧。至于山川之胜,游观之富,天下莫与为比。故有四方之志者,多乐居□。

②予年二十许时,侍先人官略阳,以秋试留长安中八九月。时纨绮气未除,沉涵酒间,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也。长大来,与秦人游益多,知秦中事益熟,每闻谈周汉都邑,及蓝田、鄠、杜间风物,则喜气津津然动于颜间。二三君多秦人,与余游,道相合而意相得也。常约近南山寻一牛田,营五亩之宅,如举子结夏课时,聚书深读,时时酿酒为具,从宾客游,伸眉高谈,脱屣世事,览山川之胜概,考前世之遗迹,庶几乎不负古人者。然予以家在嵩前,暑途千里,不若二三君之便于归也。清秋扬鞭,先我就道,矫首西望,长吁青云。

③今夫世俗惬意事,如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皆众人所必争,而造物者之所甚靳,有不可得者。若夫闲居之乐,淡乎其无味,漠乎其无所得,盖自放于方之外者之所贪,人何所争,而造物者亦何靳耶?行矣诸君,明年春风,待我于辋川之上矣。

[注]①蓝田、鄠(hù)、杜:均为地名,在今西安附近。②结夏课:参加科考的文人在夏日会集读书习文称“结夏课”。③靳:吝惜。④辋川:关中地名,王维晚年隐居于辋川别墅。

21.可填入第①段方框处的虚词是( )。(1分) A.也 B.矣 C.乎 D.焉 22.对本文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引”是近于“序”的文体,本文是为送友人归秦中作的赠序。 B.首段描写秦中山川壮丽、人情质朴,表达了作者的赞美之情。 C.从原文明显可见,作者向往田园生活主要是因为当时政局混乱。 D.本文笔触含蓄委婉,描述了恬淡闲适、清高自守者的生活情趣。 23.第②段是怎样抒写作者对秦中的向往之情的?请对此加以分析。(4分) 24.第③段议论在内容上的作用是 。(2分)

23

放大

可扫

放大可扫

25.赏析第③段画线句。(3分)

【答案】: (五)(13分)

21.(1分)D 22.(3分)C

23.(4分)【评分说明】概述四层意思2分,分析各层之间的关系2分。

【答案示例】先写追悔,记少时入长安秋试,因“纨绮气”未脱,“知有游观之美而不暇”的情形;次写态度转变,“长大来”对秦中人物风情的重新认识;再写渴望之情,与诸友相约游居秦中;最后回到现实,别离在即,自己不能同行的遗憾。由追悔到重新认识再到渴慕,最后陡然跌落现实,层层推进表现了作者对秦中的向往之情。

24.(2分)表示对当今众人所争的“美食大官,高赀华屋”等“世俗惬意事”的轻视;(1分)突显“闲居”的乐趣。(1分)

25.(3分)【评分说明】及指出语言(句式)或手法特点,1分。赏析效果,2分。

【答案示例一】句式整齐、音韵铿锵,余韵悠然。(语言特点,1分)以明春在秦中相会叮嘱友人,点出送别之意;(分析,1分)显示了诗人和友人对明春相会的期盼之情。(情感态度,1分)

【答案示例二】暗用王维辋川别墅的典故,(手法,1分),辋川是王维隐居之地,与朋友分别时叮嘱朋友在辋川相聚,(分析,1分)表现了作者对幽静恬淡生活的无限向往。(情感态度,1分)

24

放大

可扫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