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txt骗子太多,傻子明显不够用了。我就是在路上斩棘杀龙游江过河攀上塔顶负责吻醒你的公主。绪论
史学理论的基本内容
1、史学本体论——历史是什么?
2、历史认识论——历史知识如何形成?历史知识的性质 3、历史方法论
《历史学的理论与方法》总体轮廓
上篇 史学本体论
第一章 历史是什么
非重复性;自由意志;能否得到检验;
一、历史的定义(2种)
1、历史是客观存在 2、历史是史学家的精神产品
二、历史是一种十分复杂且充满矛盾但毕竟有规律可循的统一过程。历史发展具有客观规律性。
1、历史发展的偶然性(2点:历史活动后果的无法把握性;具体史实的特殊、个别、非重复性);
2、历史发展规律性的思辨(3点)
第二章 历史科学的特性和任务 一、历史科学的定义(3种用法) 一切科学;社会科学;历史学
二、历史科学与其他社会科学的区别即特性 1、与哲学(历史唯物主义)相比——特殊性
两者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历史唯物主义是一般和抽象的,主要研究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性;历史科学则在历史唯物主义方法论的指导下,对世界上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历史事件、活动、历史人物进行具体研究,从而得出相应的特殊规律;
2、与一般社会科学相比
综合性、整体性——将研究对象放到历史发展的整体环境中进行研究分析
把发现原因作为始终不懈的任务; 3、与文学相比——真实性
第三章 历史科学内部的学科结构
一、历史学科分类的标准——以研究对象的不同分类 二、具体可分为三大类:
1、以客观历史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主体学科
(1)、以各个国家、民族的具体历史进程为研究对象的“记述的科学”
通史;断代史;专门史;事件运动史;
(2)历史哲学——对各个国家、民族历史发展进行抽象化、理论化研究;
2、以历史学本身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
史学史;史学理论(包括:史学本体论、历史认识论、历史方法论);
历史编撰学;史学评论
3、以历史资料为研究对象的诸学科:
辨伪学;校勘学;版本学;辑佚学;考据学;史料学 三、历史学科三大分支的关系
1、主体学科的发展有赖于史学理论研究的深入; (史学理论研究深入的3个途径?)
2、史学理论的发展也同样离不开具体的史学实践;
3、历史评论对于整个史学发展以及历史学科三大分支的发展具有条件作用,促进历史的发展;
第四章 历史科学与一般社会科学 一
、与政治经济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学概况 2、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
(1)“表象具体——思维抽象——思维具体”的思维进程 (2)历史与逻辑相统一的方法
(3)研究方法与叙述方法的不同 3、政治经济学对历史学的意义
(1)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是历史学家必须掌握的重要理论; (2)广义政治经济学的发展,促进历史学知识的不断深化; (3)政治经济学的研究方法对于历史学同样具有借鉴作用;
二、与文学的关系
1、文学:是用典型人物在典型环境下真实再现生活本身,从而表达对生活的态度和判断;
2、文学的真实性:
(1)本质生活的真实,不拘泥与具体情节,而是真实反映当时的社会生活关系;
(2)细节的真实
(3)做到真实性和历史性的统一 3、文学对于历史的意义
一部好的文学作品,包含着丰富的历史认识,可以提供更多的历史启示;
(1)可以提供更多的历史感,便于加深理解; (2)可以增补史料
(3)文学作品中的艺术形象可以提高历史真实性
文学的真实不同与历史的真实;文学中相关历史事实不能直接作为史料运用;
三、与考古学的关系
1、考古学:是通过人类社会物质资料遗存来研究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规律的科学;
通过对人类社会物质资料的遗存进行发掘、整理、鉴定、分析、综合,从而研究社会发展规律;
2、考古学的方法:
(1)强调对人类社会劳动资料物质遗存的研究; (2)重视田野考古,认为是一切考古方法的基础;
(3)重视吸收自然科学方法用于考古研究; 3、考古学对历史学的意义 (1)填补了原始社会史的空白
(2)丰富了历史研究的方法,提高了历史研究的科学性; 四、与历史地理学的关系
1、历史地理学:是一门研究在各个历史时期,由于人类活动,一切地理环境结构及其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主要研究由于人类活动,对地理环境的影响;历史地理学研究范围非常广阔,大致可分为:(1)历史自然地理;(2)历史人文地理
2、我国历史地理学发展:主要为沿革地理,可分为:(1)疆域政区历史地理学;《汉书。地理志》(2)山川河流历史地理学《山海经》、《禹贡》;
3、历史地理学与历史学的关系:
(1)历史地理学的研究方法主要借鉴历史学的研究方法;研究历史地理学,必须经过历史学的训练;
(2)研究历史学同样需要历史地理学提供基础; 历史地理学可以提供更多的历史感; 史学工作者需要沿革地理的相关知识 五、与目录学的关系
1、目录学:是一种研究目录形成发展规律的科学;是在文化典籍不断丰富背景下,在目录工作实践的
基础上形成的;
我国目录学源于西汉刘向、刘歆父子;刘向《别录》、刘歆《七略》是最早的目录学专著;而《四库全书总录》是我国目录学集大成;
2、目录学与历史学意义 (1)治目录便于治史
(2)治目录可以填补我国古代学术史空白
第五章 历史学发展基本规律
一、时代发展推动历史学的进步——历史学发展进步的基本规律 1、社会大动荡促进史学的繁荣(大动荡激发人们的忧患意识,推动人们从历史中寻找答案,从而推动史学发展)
例:春秋战国推动史学繁荣;魏晋南北朝促进史学昌盛
2、社会转型也会促进史学的发展(社会转型造成社会大变革,也会给人们的历史观念带来深刻影响,促进历史发展)
例:秦汉时期,诞生《史记》
二、历史观的变革也会促进史学的发展繁荣
1、西周春秋战国时期,“天命史观”发展为“重民史观”,促进了史学繁荣;
表现为:(1)、修史成风(官修、民修);(2)、出现了较为成熟的史学体裁(编年体,综合体裁《世本》);(3)形成了较为系统的历史意识和史学观念;
2、秦汉以后,“皇权史观”支配了封建史学的发展;
表现为:确定了封建史学发展的基本格调和编撰形式,形成了以《史记》为核心的“二十四史”传统封建史学体系;
3、近代“进化史观”促进了 “新史学发展” 严复《天演论》;梁启超;胡适 实证主义
4、20世纪初,唯物史观传入中国,并对中国传统史观和进化史观进行改造,造就史学的繁荣发展;
5、改革开放后,对唯物史观进行正本清源,又带来史学新的繁荣; 三、个人修史创造了众多传世名著
官修史书尽管是我国传统史学绪统的重要途径,但其与私人修史相比,缺陷很多;原因在于其不符合学术创造规律,无法保证学术成果的一致性;
所以说,中国史学的传世名著多为个人撰史;
第六章 历史科学的功能和作用 一、三大功能:
(一)、历史科学是人类社会活动的向导——前事不忘后事之师 历史科学的向导作用,是在不同层次和范围内发生作用的;例如,一个国家的政治决策,也需要历史提供可靠的参考;
史学功能的潜功能性:史学家更愿意保持学者身份,不愿意直接与现实政治服务;
(二)、历史研究是人类认识自身的根本途径
人类向何处去?它追求什么?向往什么?这些关于人类自身的问题,都只能从人类以往的经历中去找寻;
可见,研究历史,是认识人类自身的根本途径; (三)、历史知识是人类必须的文化素质
历史科学的功能之一,就是把科学的历史知识传输给人们,以完善、充实人们的文化素质
;
二、历史科学的作用——为现实服务
1、要反对“为历史而历史”,反对脱离现实,钻进故纸堆去研究历史;
2、历史科学如何为现实服务?
(1)、最根本的是保证历史研究的科学性;
要追求历史之真,从历史本来面目出发,去研究得出结论; (2)、要求历史工作者关心现实,做历史进步的促进派;要从现实出发,选择历史研究课题,不断发掘历史事件与现实之间的内在联系,从而为现实提供可靠的历史借鉴;
(3).要求史学家具有独立的思考能力和胆识;
中篇 历史认识论
第七章 历史学家的主体意识 一个有趣的现象:
史学家“从客观存在的历史实际”出发,对同一历史问题,却得出不同的历史结论;
为什么呢?——根源于每个历史学家都拥有自己独特的主体意识结构,从而完成对历史问题的不同测度;
一、主体意识结构
形成历史学家主体意识结构的各种认识因素很多,主要包括: 1、哲学观念——是史学家对于整个世界、社会、人生等问题的总体看法;
2、政治立场
3、知识基础——人们以往所受全部教育所获得的知识和能力; 4、个人经验——指历史学家经历的个人阅历以及由此积累的个人生活经验;
5、情感 6、性格气质
上述意识结构的诸因素,在历史主体认识历史活动中,并不是独立作用的,而是相互渗透,相互促进,从而影响历史认识主体对于历史问题的认识活动;
二、历史学家主体意识结构的诸因素如何对历史认识活动产生影响?
历史学家的历史认识是这样形成的:
当历史学家接触历史资料时,他们总是先调动自己主体意识结构中的诸要素对史料进行消化和溶解,然后形成自己对历史问题的独特认识;
这一历史认识活动过程——也就是历史学家主体意识结构诸要素在历史认识中的渗透过程;
三、主体意识的社会性:(分析历史学家的群体意识)
主体意识的社会性——即研究历史学家的个体意识所具有的社会性,探讨时代、社会历史学家认识个体意识的影响;
1、任何历史学家都是他所处时代的产物;
他的知识、思维方式都受所处时代的制约;其选择研究课题受现实社会的需要,研究成果也同样印下时代的印记;
2、由于历史认识主体意识存在社会性,使得同一时代的历史学家主体意识发挥都具有共同的指向,使得历史发展呈现出鲜明的阶段性;
3、历史认识主体意识社会性的渗透,也在一定程度上规定这主体认识历史的深度和广度;
四、要增强历史认识中的主体意识
1、要从教条主义、本本主义的束缚下解放出来; 2、要进一步提高自觉性的主体意识; 要
自觉地从现实出发,选择研究课题; 要自觉地发掘历史资料 3、要增强认识主体的修养
(1)、要加强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修养; (2)、要改变单一的知识结构 (3)、要在旧束缚中解放出来; (4)、要培养历史责任感;
第八章 历史认识中的客体范畴 一、历史客体与历史存在 1、历史存在
包括人类以往整个历史活动的全部内容。对于史学认识主体来说,其完全独立于史学家的意识以外,不以史学家的主观意志为转移;
2、历史客体
是认识论中的范畴。其应该从主体方面去理解。也就是说,是主体所认识到的历史存在,是历史存在的一部分。
历史客体一方面具有不以主体意志为转移的客观性;另一方面又不能脱离主体而成立;
二、历史客体的若干重要属性及其对主体的影响 1、历史客体的双重社会历史性
历史客体在其自身具有的社会历史性的同时,又加上一层历史认识主体的社会历史性;
2、历史客体处于一种动态的发展过程中
一方面,由于新的历史资料不断发现,越来越扩大着主体的历史视野;更重要的是,由于时代的变化、社会的发展,推动着认识主体
不断从新的研究领域、新的角度,促进历史客体处在不断发展的动态过程中;
3、历史客体的客观性
历史客体是历史存在的一部分,完全独立于史学家的意识之外;历史学家对其正确或错误、审慎或随意的种种解释,都不能改变它本来的面貌;
4、历史客体的历史性
研究某一历史客体,实质上就是研究它的历史联系,它的历史性问题。最根本的就在于对历史客体的历史环境的把握,要有一种巨大的历史感;
5、历史客体的过去性
历史客体,指人类社会过往的历史过程,其已经消失,并且永远不能重新复现。正是这种过去性,使得历史学家失去了和自己研究对象直接打交道的便利,无法建立起生动的感性认识,从而给历史研究带来了无穷的麻烦;
6、历史客体的复杂性
历史和现实一样复杂。历史客体的复杂性,正是史学领域百家争鸣的根源
三、历史认识客体的二重性
——历史认识客体实际上具有双重性。其包括史料客体和历史客体,认识主体要通过史料客体这层中介,去最终认识历史客体;
1、史料客体
——史料客体,其本身并不是历史,而是史学家对历史过程的记录或描述,是一种观念形态上的东西。其以文字形态存在,是历史客体的一种反映。
——在历史认识活动中,历史主体和历史客体之间并不能建立起直接的对象性关系。历史认识的前提,是史学家要占有大量的历史资料,再通过历史资料去认识历史客体。
——历史学
家认识历史客体的第一步,便是认识史料客体;
——史料客体可分为实物资料和文字资料,主要是指文字资料; 2、史料客体的属性及其对主体的局限 (1)、史料客体的属性 ①、史料客体的客观性
——史料客体同样独立于主体意识之外,虽然主体可以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侧面对史料做出自己的解释和判断,甚至肆意歪曲史料,但史料绝不允许被篡改;
——史料客体内容的客观性:虽然任何史料中都包含有记录者的主观因素,有其主体意识渗透其中;但任何历史记载,又都包含有不依赖于记录者的客观内容;
②、史料客体的主观性
——任何史家都不可能按照历史存在的原本面貌去记载历史,历史存在一经记载就要经受记载者主观意识的改造。任何史料客体都渗透着作史者的主观因素;
(1)、历史内容的无限丰富,要求记录者必须对历史内容有所取舍,而取舍的标准就是记录者的主观条件。记载什么,不记载什么,如何记载,完全由记录者自身决定;
(2)、历史记载的完整性、连贯性的要求,要求记录者(作史者)用合理的想象、猜测、推理去弥补史料资料的不足,以填补历史联系的缺环;
③、史料客体的简约性
——针对史料客体的数量和丰富性而言,较历史客体有着明显的差异;
3、史料客体的主观性、简约性对史家主体认识的影响
——史料客体的主观性、简约性,严重制约了史家主体的认识活动及其成果;
(1)、主体认识活动的第一步,就是需要剔除史料客体的主观性成分,而史料客体本身面貌就十分模糊,彻底消除其主观性成分殊为不易;
(2)、史料客体的简约性,更是严重制约了史家主体能力的发挥
(没有史料或史料非常缺乏,自然无法进行充分的历史研究;
——正是由于史料客体的主观性与简约性,导致了史家主体的认识活动只能达到相对正确的程度,不可能求得绝对正确的历史结论;
第九章 史学研究中的历史事实 一、两种意义上的历史事实 1、历史存在事实
——属于历史本体论范畴,指的是客观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事实,是客观历史过程本身或客观历史过程中的历史事件、历史人物、历史现象等;其处于历史学家主体意识之外,不以史学家的主观认识为转移,是历史的客观存在;
2、历史认识事实
——属于历史认识论范畴,是历史学家认识活动中的历史事实,是史学家对历史存在事实的能动性认识的结果,是主体性的产物;
——对于历史存在事实,历史认识事实是不完全、不准确的反映; 3、历史存在事实和历史认识事实之间的关系 (1)、历史存在事实引起历史认识 事实的产生;
(2)、历史认识事实必须要以历史存在事实为基础,受到历史存在事实一定程度的制约,致力于还原历史的本来面貌;
二、怎样从历史存在事实到历史认识事实?
1、进入历史学家的研究视野,是历史存在事实转变为历史认识事实的唯一途径;
——在遇到历史学家之前,历史存在事实仅仅是一种客观的历史存在,没有任何意义;而一旦历史学家发现了这个历史存在事实,对其产生了研究兴趣,将其纳入了自己的研究视野,至此历史存在事实也就转变为历史认识事实;
2、为什么同一个历史存在事实,会产生不同的历史认识事实? ——因为每个历史学家都有其特殊的主体意识结构,因此,他们在面对同一历史存在事实时,即便掌握了相同的历史资料,也会产生不同的历史解读,从而形成不同的历史认识事实;
3、对于同一历史存在事实,产生的不同历史认识事实,尽管其所包含的历史真实性成分各有不同,但都具有同样的价值和意义;我们对于一切从科学的态度出发,获得的历史认识事实,都应抱有重视和尊重的态度;
三、历史认识事实的基本性质 1、主观性:
——历史认识事实是历史学家主体意识的产物,是历史学家对历史存在事实的重构或建造,具有很强的主观性因素。
2、客观性:
——即任何一个历史认识事实,都包含有对历史存在事实的某种程度的真实反映。
无论史学家构建历史认识事实时角度多么偏颇、思维多么怪异,其所获得的历史认识事实都不能排斥客观性的历史因素,都包含有对历史存在事实的某种程度的真实反映;
3、时代性:
——不同时代的人们,对于同一个历史存在事实,往往会得出不同的历史认识事实,从而反映出历史认识事实的时代性;甚至同一个历史学家,往往也因为时代的发展,对同一个历史存在事实,在不同的阶段形成截然不同的历史认识事实;
4、真实性:
——历史认识事实达到历史真实性有两个基本条件: (1)、历史学家所利用的历史资料真实可靠; (2)、历史学家要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
由于历史学家不可能做到对历史资料的完全占有,以及完全掌握科学的思想方法,所以其得出的历史认识事实不可能完全符合历史真实性;
可以说,没有完全符合客观历史之真的历史认识事实,也没有完全不符合历史之真的历史认识事实;我们要尊重一切经过科学探讨,而获得的历史认识事实;
四、如何确立一个历史认识事实? (历史学家构建历史认识事实的一般程序)
1、选择一个有价值、有意义的历史存在事实作为研究对象——历史研究工作的第一步
选择的
研究对象,要么对现实社会具有启示意义;要么对学术发展具有推动作用、填补学术空白;
2、对研究对象的信息进行搜集和甄别 (1)、确定资料搜集的范围 (2)、选择材料
(3)、甄别材料,确保材料真实;
3、从可靠的信息资料中形成初步的历史认识事实;
——包括对搜集的历史资料进行分析、对比、归纳、综合、抽象、概括,得出自己对问题的基本看法,形成初步的历史认识事实;
4、进行相关事实的比较研究
——目的是是我们初步形成的历史认识事实具有更扎实的可信度 5、上升到辩证逻辑层面进行理论的考察论证
6、最终形成对历史存在事实的完整看法,并以论文或专著的形式
加以表述
第十章 历史认识的一般形式 ——怎么样进行历史认识?
一、考实性历史认识——求得历史之真
考实性历史认识的目的,在于求得历史之真,弄清楚历史客体的客观面貌,为进一步研究工作打下牢靠的基础;
考实性历史认识是全部历史认识中最基础的一步;
求得历史之真,必须通过史料客体这个环节,因此,史料的真实与否就非常重要。考实性认识可以分为:
(1)、外考证——以史料客体为对象,考证史料真伪错谬; (2)、内考证——以历史客体为对象,考证史事的真实与否; 内考证比外考证更加深入。
在整个历史认识过程中,考实性历史认识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离开考实性认识,整个历史认识就会变成无本之木。只有弄清楚历史现象的本来面目,才能保证研究成果的科学性。
进行考实性认识,要把研究建立在坚实的事实基础上。 二、抽象性认识
在考实性认识的基础上,要进行更深邃、更具有根本性意义的抽象性认识。
抽象性认识的任务:透过历史事物的表面现象,去发现历史的底蕴,发现历史事物内部及其外部环境的必然联系,从中揭示历史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抽象性认识在整个历史认识中具有最重要的意义,起着主导性作
用。
三、价值性认识
单有考实性认识和抽象性认识还不足以完成历史科学的崇高任务,还需要价值性认识,去最后完成历史科学的崇高任务。
1、人类认识活动从一开始就面临双重任务: (1)、对客观事物进行反映性认识;
(2)、要从主体自身出发,来评价客观事物对于人类生活有无价值或意义,即对客观性事物进行价值性认识;
2、历史认识作为人类整体认识的一部分,同样分为反映性历史认识(考实性认识和抽象性认识)、价值性历史认识(从历史主体的需要出发,对客观历史事实进行价值性认识),两个最基本的认识形式。
3、价值性历史认识要认识的三层价值 关系
(1)、历史客体与它所处的历史时代为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2)、历史客体对于整个历史发展为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3)、历史客体对于现实社会为价值主体之间的价值关系; 四、各种认识形式之间的相互作用
1、考实性认识是其他两种认识形式赖以进行的必要前提,是一切历史认识活动的基础;
2、抽象性认识在全部历史认识活动中居于主导地位;
3、价值性认识是整个历史认识活动的灵魂,历史科学的崇高任务最终要靠价值性历史认识去最后完成;
以上这三种历史认识间相互联系、相互促进、互相制约,共同构建了历史科学完整的认识体系,缺一不可;
第十一章 历史再认识及其推动因素 一、什么是历史再认识?
人们认识历史,总是从自己的时代特点出发,而人们的时代特点,又总是随着现实的发展而不断变化,因此人们的历史认识也总是在不断发展当中;
人们总是要不断从新时代的高度,去对历史进行再认识,从而把史学研究不断推向前进;
二、历史再认识的历史根据
1、人类历史划时代的改变,是史学领域出现广泛历史再认识的时代条件;
人类历史的每一次划时代改变,都促使史学家站在新的时代高度,对历史进行广泛的再认识;
2、历史过程中重大事件的影响,都有一个逐渐暴露的过程,只有随着时间的推移,才能逐渐完善对它的认识;
重大历史事件的影响作用,离开它的时间越远,就越能得出客观、全面的认识;
3、高级社会形式提供了认识低级社会形式的钥匙
注意:低级社会形式的某些因素,在高级社会形式中,不是以原来的面貌出现,它或是以发展了的形式,或是以萎缩了的形式出现,并与原来的形式产生了某些本质上的区别,因而不能简单地把它们等同起来,而只能作为参考因素加以考察
4、只有在当代社会的自我批判已经开始的时候,才能全面理解过去;
5、新的历史资料的出现,要求我们不断修正对以往历史的认识,以增强历史认识的科学性;
三、历史再认识的推动因素
1、时代发展的需要,推动历史再认识的广泛进行;
2、认识主体的创造精神,要求史学家具有强烈的时代责任感,不
断推动历史科学的进步;
3、整个人类认识水平的发展,要求人们站在新的历史时代的高度,去全面审视过去,推动历史再认识的发展
第十二章 历史认识的检验 一、历史认识的可检验性
1、一些近代学者认为历史认识不具有可检验性,原因包括: (1)、从历史客体出发,强调历史现象的一度性,不可重复性,因此认为历史认识不具有可检验性;
(2)、从历史主体出发
,认为一切历史认识都渗透着浓厚的主体意识,都是主体从特定的历史时代出发获得的,它对于产生它的时代、对于认识主体来说,都是合理、真实的。因此,认为历史认识不能比较、不能判断,从而不可能通过检验做出真理性的区分;
2、马克思主义则认为历史认识是可以检验的,其原因有: (1)、针对第一种情况:历史现象尽管是一度性,但它同样会把自己的影响留给历史,以发展或萎缩的形态,过渡到新的历史时代中;它会通过各种途径和方式,向历史学家传递它的信息。因此,历史现象的一度性并不能把我们导向不可知论;
同样,对于历史现象的非重复性,马克思主义认为,通过科学抽象,透过现象看本质,我们同样可以看到历史现象中的重复;
(2)、针对第二种情况:只要我们相信历史客体的客观性,承认历史事实的客观存在性,那么很自然地确认了历史认识的可检验性;
二、历史认识检验的标准 1、时间序列说
该学说认为:检验历史认识的标准,根本不在于客观历史本身,而在于认识主体的时间序列;后代史家的认识,是判断前代史家认识的根据;
2、实践标准说
一般来说,能被实践所检验的,是那些对历史进行大尺度、宏观考察的规律性历史认识,以及那些所反映的对象在今天的社会实践中
仍继续发生影响和作用的历史认识;
但以上两种情况在整个历史活动中所占比重是很小的,大部分历史认识是不可能用今天的实践加以认证;
3、史学实践标准说
该学说认为:证明历史认识的唯一检验标准,只能是社会实践,尤其是史学实践;
但该学说并未对社会实践和史学实践两概念加以区分;
以上三种标准均有缺陷。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认识的检验标准:“历史之真”,即只有客观历史本身才有资格充当这个标准,只有树立这样一个检验标准,我们才能避免陷入唯心主义的陷阱,给历史认识的确立奠定客观性的基础;
三、历史认识检验的基本形式
由于历史认识的检验标准——历史之真,的确不好掌握。因为历史一旦流逝,就不能被直接拿来与人们的认识对证;由此,历史认识检验的特殊性,造就了历史认识检验的2个特征:
(1)、检验形式的多样性:
包括:现实社会实践检验;社会化石检验;证据检验;
(2)、检验本身的相对性——只能接近历史之真,而不能完全符合历史之真;
(一)、现实社会实践检验: 一般分为以下两种情况:
1、关于社会历史发展的一般规律性认识,可以使用现实社会实践检验;
2、对于仍以某种发展或萎缩了的形态,存在于现实社会的历史事物,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用
现实社会实践加以检验(参证作用)
现实社会总是以往历史的继承和发展。历史上的许多东西总是以发展或萎缩的形态,或多或少地保留在现实社会中,我们对于这些事物的现在形态的考察,就可以用来检验它的历史形态的认识。
(二)、社会化石的检验
我国不同民族的历史发展,存在不平衡性,各个处在不同历史阶段上的民族的现在状况,为我们认识先进民族业已消亡的历史阶段,提供了重要参证。
我国目前落后的少数民族的社会现状,可以说是一部活的社会发展史,它可以被看做是先进民族业已消亡的历史阶段的活化石;我们对相去久远的历史时代的认识,就可以利用社会活化石加以检验;
(三)、证据检验
检验一般的历史认识,在客观上的主要依据是历史资料的充分、可靠。
证据检验,一靠发现新的历史资料,二靠对原有历史资料进行更全面、更充分地掌握,三靠对人们已掌握历史资料进行更准确的认识和理解;
第十三章 唯物史观与史学方法论的建设
一、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及其完善 1、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什么?
无论是18世纪的启蒙思想家,还是其后的其他历史思想家们都没有给出科学的回答。真正对历史运动过程及其终极原因加以科学解释的是,马克思、恩格斯的理论建树;
该理论认为:人类历史运动的终极原因就是人类为了生存,而必须每时每刻都要进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2、唯物主义历史观的创立及其完善
(1)、1845—1846年,马克思、恩格斯合著《德意志意识形态》,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做出初步表述,指出人类历史发展的终极原因是,人类为了生存需要而时刻进行的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2)、1847年,马克思《哲学的平困》中,唯物主义历史观发展的就比较成熟。其中一些基本原理,如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等,都得到了较为明确的阐述。
(3)、1859年,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中,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做出了经典的概括;
(4)、1859年,恩格斯《卡尔.马克思<政治经济学批判>》一文中,第一次正式提出了“唯物主义历史观”的概念;
(5)、针对唯物主义历史观存在的各种缺陷以及某些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攻击、误解和歪曲,恩格斯在晚年通过一系列的书信形式,对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逐步进行了发展和完善:
a、恩格斯把马克思主义关于物质生活的生产方式对整个社会生活、政治生活及其精神生活的决定作用,强调表述为“归根结底”的决定作用;
b、恩格斯明确肯定了上层建筑诸要素对历史进程的积极影响 ;
c、恩格斯提出并论证了意识形态发展的相对独立性问题; d、恩格斯扩了经济关系的范畴
◆ 唯物主义历史观,从《德意志意识形态》中的最初提出;到《哲学的平困》中的比较成熟;再到《政治经济学批判》中经典型概
述;最后到恩格斯晚年的发展和完善;总共经历了半个世纪逐渐成熟的发展过程;直到1890年,恩格斯在《致康.施密特》的信中,第一次将这个历史观定义为“历史唯物主义”。
二、如何科学的对待唯物主义历史观——“像马克思那样去思考” 1、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是发展的理论,其不可能提供关于世界的终极原理;
2、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教义,而是方法;
3、唯物主义历史观,不可能提供可以适用于各个历史时代的药方或公式(唯物主义历史观不是灵丹妙药,可以包治百病);
4、马克思唯物主义历史观,是不断修正自己的理论成果,从不把它看成一成不变、不可更移的定论;
◆ 我们的史学工作者,只能把唯物主义历史观当成历史研究的指南,按照它所指示的研究途径,以独立思考的精神,创造性地进行研究。反对一切教条主义、学理主义、本本主义;
三、唯物主义历史观提供的方法论原则
1、承认历史过程中的客观存在性,一切研究都要从客观历史事实出发;
2、归根到底,用社会存在去说明社会意识;
3、把人类历史作为一个以生产发展为基础,各种历史因素相互作用,统一的、有规律的过程去研究:
(1)、人类历史是一个统一的、有规律的过程;
(2)、人类社会发展的决定因素是物质生活资料的生产和再生产; (3)、人类社会发展史各个历史要素相互作用的结果,其中经济起决定性作用;
第十四章 史学研究中的历史主义原则
【历史主义思想】:在史学方法论体系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
是观察、分析一切历史问题所必须的思想方法,是史学方法的灵魂。其不仅在分析具体历史问题时需要接受历史主义思想的指导,而且所有具体史学方法的运用,都必须同历史主义原则相结合。
一、马克思以前的历史主义思想
历史主义思潮萌发于18世纪中叶,到19世纪初期开始形成一个体系:
1、18世纪意大利历史哲学家维科,首次提出要在人类社会中寻找规律性,可谓历史主义的创始人;
2、以伏尔泰为杰出代表的启蒙思想家们,创立“理性主义史学”,根据“理性的原则”,对宗教、自然观、社会、国家制度进行了无情的批判,把一切传统的观点,都看做是“不合理的”。该派认为:15世纪前的历史都不值得研究,获得了“反历史”的诨名;
3、18世纪晚期,以赫尔德为代表的烂漫主
义史学风靡一时。该派学说有两个非常重要的额特征: (1)、其在历史著作中善于抒发强烈的个人感情;
(2)、与启蒙思想家相反,该派非常重视封建时代史学的研究 ◆ 从维科到赫尔德开创的浪漫主义史学,是近代历史主义产生、发展的第一阶段。他们提出人类社会尤其发生、发展的过程,每个时代、各种文明都有其自身的特点和价值,不能因为其落后而加以贬斥。这些都是历史主义理论中的基本思想成分;
4、从18世界末到19世纪,历史主义又有了新的发展,主要有: (1)、出现了国家学说:强调国家是历史的产物,每个国家都有其独特的民族性。该学派的代表人:埃德蒙.伯克;
(2)、出现了法的历史学派:认为民族的法律是历史传统的产物,强调尊重历史;
5、黑格尔吸收了伯克的国家学说、和法的历史学说的某些观点,并将自己的辩证法融入其中,创立了自己的历史主义观点;
6、兰克是近代历史主义观点的集大成者;其标榜尊重事实、尊重个别,反对泛谈历史哲学;其还标榜“不对历史作任何评价”的客观主义态度;
◆ 近代历史主义观点的发展脉络
维科(历史主义的创始人) 启蒙思想家的“反历史”的“理性主义”历史观
以赫尔德为代表的“浪漫主义”历史观 国家学说、法的历史学派 黑格尔的历史主义观 兰克(集大成者) ◆ 近代历史主义观点的突出特征
1、强调国家、法律等历史事物的历史性,把他们理解为历史发展的结果,是历史的产物;
2、特别重视历史事物的特殊性及其价值;
3、对历史抱有客观的态度,如实记录历史,不对历史进行判断和评论;
◆ 近代历史主义观点的贡献
1、肯定人类历史是一个不断发展的过程; 2、任何历史事物都是历史的产物;
3、人类历史有其自身演进的规律,应尊重历史的发展; ◆ 近代历史主义观点的局限性
1、在历史发展阶段的划分上,表现出极大的随意性; 2、没有将“历史辩证发展”的历史观点贯彻到底; 3、导向了客观主义;
二、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即马克思主义的历史辩证法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的几个基本观点:
(1)、人类社会的历史发展是一个无穷的从低级向高级发展的运动过程,表现为波浪式前进、螺旋式上升;
(2)、任何历史事物都是特定历史环境的产物,都有一个发生、发展和消亡的过程;
(3)、历史发展具有继承性,在整个历史发展的长河中,依次更替着的不同发展阶段,都以前一个阶段作为自己可靠的基础;
三、马克思主义历史主义思想的理论特征 (1)、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
以科学的历史观——唯物主义历史观为基础,从而保证了该方法
论的科学性、可靠性;
(2)、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是一种真正彻底的、辩证的历史发展观点;
它仅仅从历史认识中认识历史,从历史发展的上升、前进的趋势去评定历史,无所避讳和维护;
(3)、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避免了走向历史相对主义的歧途;
四、马克思主义的历史主义思想对史学研究的基本要求 1、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评价历史事物;
分析任何历史事物,都必须站在历史进步的立场上,去认识其本质属性,从而支持和肯定一切推动历史上升和前进的力量
2、把问题提到一定的历史范围内——分析任何历史问题,都要从具体的历史环境中考察问题,一切以条件、地点和时间的转移为转移;
贯彻这一要求,一是要在主观上坚持从特定的历史环境分析历史问题;二是要对客观历史环境进行正确分析,能正确把握客观历史环境;
3、要重视基本的历史联系——分析历史问题,要从横、纵两个方面加以考察,即不但要把历史问题放到历史发展的长河中去考察其前因后果;还要将其与周围的事物联系起来,弄清历史环境中诸要素对其的规定性,重视基本的历史联系;
4、把历史事物作为一个过程去研究——对任何历史事物,都要作为一个过程去研究,考察其在演变过程中所经历的各个阶段,从而对其最后形态做出可靠的历史分析;
5、历史地对待历史遗产——反对历史虚无主义,批判地继承一切优秀的历史遗产;
第十五章 历史人物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一、个人在历史上的作用问题
1、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丝毫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1)、在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中,历史必然性的思想,丝毫不否认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相反,马克思、恩格斯他们从来都十分重视个人在历史上的重大作用;
(2)、历史必然性的思想和个人的意志和作用,是完全能够很好的统一起来的。
2、个人与群众的历史作用
(1)、马克思主义承认个人在历史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但其从根本上并不等同于“英雄史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任何个人只有当他充当了人民群众的代表,把个人的行动和人民群众的利益统一起来;或者他利用各种方式和手段调动了人民群众的力量的时候,才能保证他的活动能获得成功,也才能对历史的发展做出重大贡献;
(2)、人民群众为什么会有力量?
人民群众之所以能成为一种推动历史发展的进步力量,一方面被决定于特定时代的特定社会经济关系;另一方面,也取决于有一批革命的领导人物,去引导、启发、组
织人民群众发挥巨大的历史作用;
(3)、马克思主义反对“英雄史观”和“群众史观”
马克思主义既反对——认为历史单纯由英雄个人创造的“英雄史观”,也反对漠视个人作用、单纯强调群众力量的“群众史观”;
马克思主义认为,历史是由英雄引导人民群众的力量,共同创造出来的结果;
3、个人作用与历史趋势的关系
(1)、是“英雄造时势”还是“时势造英雄”?
所谓“时势造英雄”,是指英雄活动的舞台是时代提供的,离开了一定的时代背景,根本产生不出英雄;
所谓“英雄造时势”,指每个英雄都有自己独有的才能,通过英雄的奋斗,可以改变时势;
(2)、本书提出来一个“时势造就英雄,英雄改变时势”的辩证
概念,认为:无论英雄、伟人是多么重要,他们也不可能改变历史发展的一般趋势和规律;英雄只有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才能发挥出自己全部的作用,推动历史的发展。
▲ 这里的“英雄改变时势”,指的是具体的历史环境,而非历史发展的基本趋势和规律;
4、英雄与英雄崇拜
英雄、伟人发挥着不可估量的历史作用,我们对于英雄的业绩应该赞美;
但历史毕竟不是英雄手中的玩物,因此我们不能接受“英雄史观”:我们反对英雄崇拜,原因有二:
(1)、英雄崇拜导致在历史研究中忽视人们群众的作用、忽视历史必然性的探讨;
(2)、在现实生活中,还易导致个人迷信;
5、个人隶属于阶级,历史个人是一定的经济关系的人格化: 个人隶属于阶级:个人是阶级的代表,但不一定是他出身的那个阶级的代表。
一般来说,当一个阶级处于上升的、 革命阶段的时候,它所拥戴的领袖人物,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历史进步的作用;
【小结】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
(1)、从客观上说,取决于他们所处的时代环境和他们所代表的阶级;
(2)、从主观上,取决于他们顺应历史发展趋势和人民群众利益要求的正确程度;
(3)、英雄人物独特的才能、鲜明的性格品质,同样对历史发展起着一定的作用;
——马克思主义既肯定了个人在历史中的重大作用,又反对无限夸大个人的作用;杰出人物完全是顺应历史发展的趋势出现的,没有这种趋势,他们永远也跨不过由可能进到现实的门槛;
二、历史人物评价的基本方法
1、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当时社会的伟大需要—
—时代价值:
——评价历史人物最重要的方法,就是把他放到特定的时代、环境中,分析他的活动能在多大程度上满足当时社会的需要。
(1)、首先要分析历史人物所处时代的各种社会条件,诸如生产力水平、社会经济状况
等;
(2)、指出在当时的社会条件下,社会向前发展需要什么人们解决哪些重大课题?
(3)、再考察历史人物在多大程度上解决了这些亟待解决的重大课题;
由此,可以综合分析历史人物的活动对其所处历史时代的价值和影响;
2、要考察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全过程
分析历史人物一生活动的全过程,弄清其思想发展的各个不同阶段,对历史人物本身做历史考察;
3、要对历史个人进行阶级分析
马克思在分析个人在历史中的作用时,总是把个人看做是一定阶级的代表,把个人的活动归结为阶级的活动;
4、分析历史人物对整体历史进程所产生的影响——历史价值 把历史人物放到历史发展的全过程中去进行考察:
一方面,和他先前的时代相比,看他比前人提供了哪些新的东西; 另一方面,和他身后的时代相比,看他对后人产生了哪些影响; ——这就是评价历史人物历史价值的基本方法; 5、分析历史局限性,正确对待个人的历史过错
(1)、我们不要苛求古人,要分析历史人物的历史局限性——找到其过错中的时代的、阶级的以及个人有限认识能力等各个方面的局限性;
(2)、要注意在评价历史人物时,不能用历史局限性来原谅他们的一切过错。对于那些没有充分利用历史提供的可能性、没有充分发挥自己主观能动性,而造成的不应有的历史错误的人,必须实事求是、
分清是非,指出其个人责任;
三、人物评价中提出的几个方法论问题: 1、评价人物的标准
(1)、当时当地标准论——以历史人物的活动,对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的影响为标准进行评估;(不科学)
——该观点认为,评价历史人物“要从当时那个时代的人们的感受来评估”,“要根据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意见,从当时当地人们的利益出发,以对当时当地大多数人的利益为标准”。
(2)、现代标准论(非历史主义、不科学)
——在该标准下,人们拿今天的政治需求,来评估古人的历史实践,以今日之是非标准去衡量古人的是非。
(3)、人民利益标准论——一切历史评价都要看是否符合人们的利益
——该理论认为,人民是历史的主体,一切历史评价都要看是否符合人民的利益,
人们利益就是历史评价的最基本尺度。 (4)、历史进步标准论
——该理论认为:只要历史人物的活动,符合历史进步的趋势,起着推动历史发展的作用,那就一定符合人民的根本利益。
2、评价一个历史人物的某项历史活动,是主要从动机出发,还是从效果出发?
在社会历史实践中,效果总是较动机更有实质性意义。对于客观历史进程,只有效果,才对它产生实
质性影响。
所有,在评价历史人物的某项历史活动时,应主要从效果出发。但以效果为依据,绝不是不要顾及动机,而是要将效果与动机联系起来进行考察,只有这样才能对历史人物的历史活动进行较全面的把握。
3、关于历史人物一生的评价,主要有阶段论、方面论与综合论三种方法
(1)、阶段论——一种分期评价的方法
——对于那些一生变化复杂、经历曲折的历史人物,只能采用分阶段评价的方法,客观地指出他在不同阶段的贡献和过错。没有必要一定做出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的评价。
(2)、方面论
——其认为只要从历史人物活动的各个不同领域,指出其贡献或过错,即可达到研究目的,该理论与阶段论一样,不主张一定要对历史人物做出基本肯定或基本否定。
(3)、综合论
——其不反对对历史人物进行分阶段、分方面的评价,并认为这些方法都是非常必要的。但该理论认为,评价不能只停留在阶段论、方面论的层面上,而应进一步去全面衡量、分清过错,对历史人物做出功大于过或过大于过的结论。
▲本书认为,在全面评价一个历史人物时,应在进行各方面的分析、权衡后做出定评。定评的主要根据是历史人物影响最大的历史活动。
如果进行综合评价确实不方便,也可停留在阶段评价和方面评价上;
本书反对用数字图解的方式划定历史人物的过程(如三七开) 4、关于反面人物的评价
——对于所谓的反面人物,我们主张坚持实事求是的评价原则。绝不因为其过错而抹杀其功绩,绝不埋没任何一个人的历史功绩。
第十六章 阶级分析方法 一、阶级分析方法及其有效性 1、马克思的阶级斗争理论的基本内容
(1)、阶级并不是永恒存在的;在原始社会和将来的共产主义社会就并不存在阶级;
(2)、阶级斗争贯穿于阶级社会的始终; (3)、阶级斗争推动了人类社会的发展;
(4)、阶级斗争的最终结局导致无产阶级专政,再达到消除一切阶级、进入无阶级的共产主义社会;
2、何谓阶级分析的方法?
——把马克思主义的阶级斗争理论,当做方法论,用以观察阶级社会历史上的种种现象,这就是阶级分析方法。(并不是简单的划分阶级阵线,判断阶级立场问题)
3、阶级分析方法对于分析重大政治事变和政治斗争基本上都是具有有效性的。
阶级社会里一切重大的政治变迁和政治斗争,以及重大的社会变革,都无法摆脱阶级的印痕;因此,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方法对于分析阶级社会的重大政治事件,基本上都是有效的,是一项行之有效的科学方法。
二、阶级分析方法的基本要求 1、要重
视社会经济史的研究
——要重视研究历史上阶级和阶级斗争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揭露隐藏在政治思想斗争背后,而最终起决定性作用的阶级的物质利益。
因此,我们看待历史上的阶级现象、分析一个时代的阶级斗争问题,必须着重揭露它赖以存在的经济关系,注意从经济上来阐明阶级斗争的特点和规律
2、对于重大的历史运动、历史事件的研究,要从当时社会经济关
系的分析着手,去认识参与事件的各阶级的政治面貌、立场态度及其力量对比,从而认识各个阶级及其代表为什么要如此行动,历史运动的结果为什么呈现出如此独特的历史风貌;
3、分析阶级或社会集团,要从他赖以生存的经济状况入手,去认识该阶级或社会集团的政治面貌、思想特点,从而准确地把握它的立场、言论和行动;
4、分析社会政治生活中的历史个人,要把他看做是某一阶级的代表。
(1)、评价历史人物阶级作用的唯一根据,并非其家庭出身,而是历史人物的实践活动;
(2)、判断一个知识分子的阶级属性的唯一根据,是他的政治思想主张和著作;
(3)、不让历史个人替他的阶级负责;
三、遵循历史主义原则,具体分析阶级和阶级斗争 在阶级分析中,遵循历史主义原则,其益处在于:
1、遵循历史主义原则,可以避免我们把阶级分析方法当做是超时空的空洞教条,避免教条主义、公式主义的错误;
2、遵循历史主义原则,有利于我们比较客观的评价剥削阶级的历史作用;
3、遵循历史主义原则,有利于我们比较客观地评估历史上的劳动阶级、革命阶级的历史作用;
4、遵循历史主义原则,有利于我们科学地总结历史遗产、继承人类一切优秀的文化成果。
第十七章 文化史研究的理论与方法 一、文化史研究兴起的原因
一般而言,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对于传统文化进行反思,大致是基于以下三种原因:
1、自身社会的政治和经济条件发生变化,最终会影响到文化层面,造成深刻的文化运动(例如,我国一部近代史,就是这样一部从经济到政治、再到文化的变革发展史)。
2、由于和外来文化发生接触,也会促使一个民族或一个国家对自我文化进行反思和再估价;
3、纯粹是自身社会本身的人为内因、造成对传统和现实的原有文化信仰的动摇和崩溃,从而形成一种逆反心理,这也会激起人们对自我文化的反思和再估价(即一种文化逆反现象)。
以上三个原因,都是构成80年代文化热的重要因素;同时国际学术界越来越重视对中国文化的研究,也促进和提高了我国文化研究的兴趣。
二、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什么是文化
“文化”是个很有歧义的概念,常见的定义有:
(1)、文化是人类创造的精神文明和物质文明的总和,是人类历史活动的全部创造
——一种广义的文化概念;
(2)、文化是指人们的精神生活的总和及其有关设施 ▲ 本书倾向去第二种定义 2、文化史研究的对象和任务
(1)、研究文化作为一种具体的,而又是一个整体的社会现象,它的发展规律——即文化发展的规律;
(2)、研究文化整体内部诸形式的特点、相互关系及其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表现;
(3)、研究文化特征形成、发展的历史地理因素及其历史过程; (4)、研究文化整体在人类文明中的地位及其历史过程; 三、不同的文化传统及其价值判断
在人类历史上影响最大的有三种文化传统,即希腊文化、印度文化和中国文化,而这三个文化传统的民族性也最鲜明;
可以说,民族性是一种文化得以长期延续的根本条件,一种文化传统的民族性发展的越充分、特色越鲜明,它就愈加不易为外来文化所同化;
1、文化传统的民族性是如何形成的?
(1)、一种文化传统的民族性特征,是该民族历史过程中,独特的政治、经济状况的产物。
(2)、决定文化传统的民族性特征的,是地理环境因素。 ——例如,黑格尔提出的“历史的地理基础”概念,他把世界分为三种类型,即高原地区、平原地区和海岸地区,不同的地区就生活着不同文化传统的人们;
——马克思主义也肯定不同的地理环境会对不同的文化传统产生不同的影响;
2、不同文化传统的价值判断问题
最重要的是要确立一套文化评价的价值标准——看其是否符合社会实践的现实需要。
——人们最简单,而且最习惯的方法,是以某一种文化传统作为另一种文化传统的价值参考系;
——事实上,不同文化传统之间,并没有一种共同的评判语言或价值标准,因而就不应该以一种文化作为另一种文化传统的价值标准;
——文化评价的标准问题,只能是以是否满足社会实践的需要为标准,来看待和评价传统文化,只有这样才能真正把握它的基本内涵;
四、文化遗产的批判继承 1、批判继承的目的——创造
——在于创造适应新时期改革开放大潮的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2、批判继承的方法
(1)、批判——用马克思主义去批判、审查一切文化遗产。要对文化遗产进行具体的、历史的分析,进行一番去粗取精、去伪存真、由此及彼、由表及里的研究,为合理的继承廓清道路;
(2)、继承——对于精华,也不能简单的照原样保存,也要经过批判,吸取其精华,更好的为现实服务;对于糟粕,也不能简单地抛弃,同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