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研究

关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研究

2020-12-25 来源:乌哈旅游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 专科毕业论文(设计)

题目: 关于美国投资银行兴衰发展的研究

专 业: 金融管理与实务 系(部): 金融系 班 级: 理财06302 学 号: ********** * 名: ** 指导教师: *** 职 称: 副教授

湖北经济学院法商学院教务部 制

目录

一、目录···························································2 二、本文摘要;关键词···············································3 三、正文

投资银行的定义与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4

金融海啸与美国投资银行的现状····································5 美国投资银行兴衰过程的启示······································7 参考文献···························································10

[摘要] 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从最初的产生,到1933年《格拉斯·斯蒂格尔法》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分业经营,再到1999年《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重新允许以银行控股公司的形式进行混业经营,直到最近的金融海啸致使美国五大投行全军覆没,期间有兴盛过也有衰落直至本次危机美国独立投行的消失,从很多角度说明并反映了投资银行在资本市场的重要作用。市场不断变化导致对投资银行业务需求的不断变化也从一个侧面反应了金融市场和资本市场的发展。作为此次金融海啸中受创最重的行业,对其发展以及兴衰原因的研究也显得十分重要。本文将从对于美国投资银行发展的研究出发,详细研究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和兴衰始末,由此找出美国投资银行在本次危急中衰落的根源,并引以为鉴为我国金融机构在危机后的发展总结出一些值得借鉴的经验。

关键词:投资银行,金融海啸,衰落原因,启示

一、投资银行的定义与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

(一)投资银行的界定

1、 投资银行的定义

投资银行在各国的称谓不尽相同。在美国称投资银行,在英国称商人银行,在日本称证券公司,在法国称实业银行。

投资银行是证券和股份公司制度发展到特定阶段的产物,是发达证券市场和成熟金融体系的重要主体,在现代社会经济发展中发挥着沟通资金供求、构造证券市场、推动企业并购、促进产业集中和规模经济形成、优化资源配置等重要作用。

经过最近一百年的发展,现代投资银行已经突破了证券发行与承销、证券交易经纪、证券私募发行等传统业务框架,企业并购、项目融资、风险投资、公司理财、投资咨询、资产及基金管理、资产证券化、金融创新等都已成为投资银行的核心业务组成。

2、投资银行与其他金融机构的区别

与商业银行相比,尽管在名称上都冠有“银行”字样,但实质上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之间存在着明显差异:从市场定位上看,银行是货币市场的核心,而投资银行是资本市场的核心;从服务功能上看,商业银行服务于间接融资,而投资银行服务于直接融资;从业务内容上看,商业银行的业务重心是吸收存款和发放贷款,而投资银行既不吸收各种存款,也不向企业发放贷款,业务重心是证券承销、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从收益来源上看,商业银行的收益主要来源于存贷利差,而投资银行的收益主要来源于证券承销、公司并购与资产重组业务中的手续费或佣金。

投资银行区别于其他相关行业的显著特点是,其一,它属于金融服务业,这是区别一般性咨询、中介服务业的标志;其二,它主要服务于资本市场,这是区别商业银行的标志;其三,它是智力密集型行业,这是区别其他专业性金融服务机构的标志。

(二)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过程

1、投资银行的起源

现代意义上的投资银行产生于欧美,主要是由十八、十九世纪众多销售政府债券和贴现企业票据的金融机构演变而来的。在美国,投资银行往往有两个来源:一是由商业银行分解而来,典型的例子如摩根士丹利;二是由证券经纪人发展而来,典型的例子如美林证券。

投资银行的早期发展主要得益于以下四方面因素。

(1)贸易活动的日趋活跃。伴随着贸易范围和金额的扩大,客观上要求融资信用,于是一些信誉卓越的大商人便利用其积累的大量财富成为商人银行家,专门从事融资和票据承兑贴现业务,这是投资银行产生的根本原因。

(2)证券业的兴起与发展。证券业与证券交易的飞速发展是投资银行业迅速发展的催化剂,为其提供了广阔的发展天地。投资银行则作为证券承销商和证券经纪人逐步奠定了其在证券市场中的核心地位。

(3)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资本主义经济的飞速发展给交通、能源等基础设施造成了巨大的压力,为了缓解这一矛盾,十八、十九世纪欧美掀起了基础设施建设的高潮,这一过程中巨大的资金需求使得投资银行在筹资和融资过程中得到了迅猛的发展。

(4)股份公司制度的发展。股份制的出现和发展,不仅带来了西方经济体制中一场深

刻的革命,也使投资银行作为企业和社会公众之间资金中介的作用得以确立。

2、美国投资银行的发展

(1)20世纪前期,西方经济的持续繁荣带来了证券业的高涨,把证券市场的繁华交易变成了一种狂热的货币投机活动。商业银行凭借其雄厚的资金实力频频涉足于证券市场,甚至参与证券投机。

(2)美国投资银行与商业银行的分离发生在1929年的大股灾之后,经济危机直接导致了大批投资银行的倒闭,证券业极度萎靡。这使得各国政府清醒地认识到:银行信用的盲目扩张和商业银行直接或间接地卷入风险很大的股票市场对经济安全是重大的隐患。1933年,美国国会通过《格拉斯·斯蒂格尔法》使得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的业务严格分离,并进行分业管理,结果一大批综合性银行被迫分解为商业银行和投资银行,其中最典型的例子就是摩根银行分解为从事投资银行业务的摩根士丹利以及从事商业银行业务的摩根大通。

(3)经过经济危机后近三十年的调整,投资银行业再次迎来了飞速的发展。七十年代以来,抵押债券、一揽子金融管理服务、杠杆收购(LBO)、期货、期权、互换、资产证券化等金融衍生工具的不断创新,使得金融行业,尤其是证券行业成为变化最快、最富革命性和挑战性的行业之一。

(4)1990年以后,投资银行的格局逐渐发生了变化。首先,兼并风潮席卷美国金融界,出现了花旗集团、摩根大通(即JP摩根)、美国银行等大型金融集团,它们都希望进入对利润丰厚的投资银行领域,直到1999年美国《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允许银行控股公司可以不受限制从事证券承销,买卖以及共同基金业务,保险业务。此后投资银行和商业银行混业及其全球化发展的趋势已经变得十分强大。

二、金融海啸与美国投资银行的现状

(一)美国投资银行的现状

1、金融海啸前的美国投行 近二十年来,在国际经济全球化和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趋势下,投资银行业完全跳开了传统证券承销和证券经纪狭窄的业务框架,跻身于金融业务的国际化、多样化、专业化和集中化之中,努力开拓各种市场空间。

(1)投资银行业务的多样化趋势。六、七十年代以来,西方发达国家开始逐渐放松了金融管制,允许不同的金融机构在业务上适当交叉,为投资银行业务的多样化发展创造了条件。到了八十年代,随着市场竞争的日益激烈以及金融创新工具的不断发展完善,更进一步强化了这一趋势的形成。之后,投资银行已经形成了证券承销与经纪、私募发行、兼并收购、项目融资、公司理财、基金管理、投资咨询、资产证券化、风险投资等多元化的业务结构。

(2)投资银行的国际化趋势。投资银行业务全球化有深刻的原因,其一,全球各国经济的发展速度、证券市场的发展速度快慢不一,使得投资银行纷纷以此作为新的竞争领域和利润增长点,这是投资银行向外扩张的内在要求。其二,国际金融环境和金融条件的改善,客观上为投资银行实现全球经营准备了条件。随着世界经济、资本市场的一体化和信息通讯产业的飞速发展,昔日距离的限制再也不能成为金融机构的屏障,业务全球化已经成为投资银行能否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领制高点的重要问题。

(3)投资银行业务专业化的趋势。专业化分工协作是社会化大生产的必然要求,在整个金融体系多样化发展过程中,投资银行业务的专业化也成为必然,各大投资银行在业务拓展多样化的同时也各有所长。例如,美林在基础设施融资和证券管理方面享有盛誉、高盛以研究能力及承销而闻名。

(4)投资银行集中化的趋势。近年来,由于受到商业银行、保险公司及其他金融机构的业务竞争,如收益债券的运销、欧洲美元辛迪加等,各大财团的竞争与合作使得金融资本越来越集中,各大投资银行业纷纷通过购并、重组、上市等手段扩大规模。例如美林与怀特威尔德公司的合并、瑞士银行公司收购英国的华宝等。大规模的并购使得投资银行的业务高度集中,1987年美国25家较大的投资银行中,其中最大的3家、5家、10家公司分别占市场证券发行的百分比为41.82%、64.98%、87.96%。

2、次贷危机与美国投行

2001年,受到互联网泡沫破裂和911空难的冲击,美联储担心经济下滑,连续大幅度的降息,使得利率达到1%,超低的利率水平和充足的流动性导致了大量购房的需求,大量的资本涌入房地产市场,在几年之间美国很多地方房价上涨了80%到一倍以上,巨大的利益大大刺激了投机性需求和金融机构的超强放贷心理,于是次级按揭贷款大量出现。

次级抵押贷款一开始深受信用程度较差和收入不高的购房人的追捧,主要原因一是抵押贷款中介的误导,二是购房人本身金融风险意识不强。中介在营销贷款时打的旗号是:超低的月供,零首付,免税收,甚至可以在贷款前几年只付利息就可以了。收入不高不具备还款能力人群也可以贷款买房,即使利率调高,还不起贷款,但由于房地产升值,只要他们把房子出手,风险也是可控的。

超低的利率,超高的住房需求,带动了一波以房价为主的持续上涨的资产市场。2000~2006年,全美房价上涨了80%~100%以上,涨幅为历史之最,房地产市场空前的繁荣。但也为以后危机买下了伏笔。

2003年开始,全世界大宗商品开始一轮大牛市。石油、有色金属、粮食等等均在暴涨。大宗商品价格上涨,通货膨胀出现,为了抑制通货膨胀,美联储不得不加息,从2004年4月开始到2006年6月,美联储连续加息17之多,利率由原来的1%增加到5.25%,这时候贷款利率达到了8%,次级贷款利率10%~11%。加重了购房者还贷负担,受到加息的响,从2006年8月开始,美国房地产市场见顶,房价开始走低。次级贷款人没有办法归还贷款,房子也没有办法出售和抵押融资,于是违约率大幅增加,链条上第一个环节出现断裂。

链条上的第二个环节次级房地产贷款公司,为了分散风险,他们把自己的债权、债券以及其他资产,出售或抵押给投资银行,一方面分散了自己风险,另外一方面得到了资金支持。

链条第三个环节是投资银行,投资银行整合改造从房贷公司得到的债权或资产凭证加上自己的资产和业务,和成一种担保债务凭证,让全世界的投资者购买(保险公司,投资基金,对冲基金,银行等等一系列的金融机构)

至此,由次级贷款引发并被投行们放大的危机彻底爆发形成一场席卷全球的金融海啸。 3、金融海啸与美国投行的衰落

美国投行在迅速发展的过程中也留下许多致命的“硬伤”,这些无法回避的缺陷使整个投资银行业在金融海啸中最终走向衰落。

(1)过分发展的金融创新。在美国投行的发展过程中,资产证券化与金融创新成为了其新的高利润业务点,但是作为中间商的投资银行进行的资产证券化却缺少相信的风险控制及监管,其金融创新更是让各种交易极不透明、风险控制极不完善的金融衍生产品充斥了整个市场,最终导致了危机并且迅速蔓延形成波及整个金融业的骨牌效应。

(2)不合理的薪酬激励体制。跟据研究机构Equilar的报告显示,雷曼兄弟首席执行官里查•福尔德(Richard Flud)从1993年到2007年,他共计获得4.66亿美元的收入,其中其他股权收益部分占了整个收入数字的78%。并且根据雷曼的员工激励计划,截止到2007年11月30日时,可供但尚未发放的股份共有8230万股。在类似于这样的薪酬结构的刺激下,似乎已经没有谁还有清醒的头脑去重视公司的长期利益,所有人都想一夜之间将自己持有的公司股票升值,华尔街的精英们已经被绿油油的美刀遮住了双眼,于是便产生了所谓的“羊

群效应”,最终导致了华尔街的疯狂和危机。

(3)股权激励导致的股东地位被弱化。据统计,在华尔街五大投资银行中,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超过5%的只有一家。其中高盛的第一大股东持股比重仅为1.72%。而这五大投资银行平均内部持股比重为24.9%。股权的过分分散直接导致了股东对公司控制力和决策权的下降,而公司内部人员持股上升则削弱了传统的委托代理所产生的制衡作用,进一步导致了公司经营活动的短视性。

(4)过高的负债率导致的经营风险。公司的经营活动受资本规模的限制,而短视性的逐利活动带来的直接后果就是大规模的举债。当公司的收入和债务一起急剧增长后,公司的经营风险便暴露无遗。雷曼在今年年初的财务杠杆率为32,在市场向好时,这一切都不是问题,公司为了扩大经营规模甚至刻意追求更高的财务杠杆率。但是风险之所以可怕正在于其潜在的破坏性。当经济进入下行周期时,坏账及连锁性信用危机便可直接将高负债的公司压垮,贝尔斯登便是先例。

(5)信息披露机制的疏漏。尽管之前的安然事件和世界通信公司(WorldCom)已经给美国的信息披露制度敲响了警钟,但是美国公认会计准则(GAAP)依然强调“相关性”(relevance)和“可靠性”(reliability)的信息披露规则,而忽视了“可比较性”(comparatively)和“可理解性”(understandability),从而方便了中介评级机构从中作梗,直接导致了一些金融公司美化财务状况的结果。

(二)美国投行的出路——独立投行的终结

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对全球投行业务带来了革命性的影响。投行业作为一个独立行业已然终结。

自从1999年美国国会通过《1999金融服务现代化法案》正式解除金融行业分业经营的限制禁令后,众多投行在面临困难或价格合适时都纷纷投身商业银行的怀抱。从前很多令人敬畏的名字如第一波士顿、所罗门兄弟等逐渐从人们的视线中消失。尤其是次贷危机以来,这个趋势愈发明显。

2007年8月开始贝尔斯登旗下基金瓦解。2007年底至今年初花旗、美林、瑞银等因次级贷款出现巨额亏损,美国政府和六大房贷商提出“救生索计划”。2008年3月美国第五大投资银行贝尔斯登濒临破产,美联储紧急注资。摩根大通银行以2.36亿美元——即每股2美元的贱价收购了贝尔斯登。2008年9月15日,拥有158年历史的雷曼兄弟公司不得不申请破产保护,在信贷危机冲击下,公司持有的巨量与住房抵押贷款相关的“毒药资产”在短时间内价值暴跌,将公司活活压垮,公司股价一年内已下跌了近95%。2008年8~9月,美国第三大投资银行——美林,6月30日前一年时间内,公司抵押贷款相关业务净损失大约190亿美元。不得不在 9月15日美林公司同意以大约440亿美元的价格将自己出售给美国银行。9月21日,美联储宣布,已经批准了美国最后两大投资银行高盛和摩根士丹利提出的转为银行控股公司的请求。

至此美国五大投资银行全军覆灭,也宣告独立投行时代的终结。

三、美国投资银行兴衰过程的启示

(一)对于投行经营模式的反思

经过此次金融海啸,投行分业经营模式由美国五大投行的全军覆没证明其势必寿终正寝。混业经营是未来投行业务发展的方向。

1、独立的投行业务模式的消失表面看是金融危机的产物,而实质上是分业经营和混业经营两种经营模式竞争的结果。以德意志银行为代表的全能银行与摩根和高盛为代表的独立投行模式相比有如下优势:一是强大的资本金实力和信誉,二是严格的外部监管和资本金约束,三是广泛的营业网点和多业务之间的协同效应,最后是保守的风险管理文化。在上世纪90年代开始的混业经营的浪潮中,其他各类金融机构尤其是商业银行凭借强大的资本金实力和各业务间的协同效应全面开展与传统华尔街投行在各项业务上的竞争。在经纪业务、承销业务、财务顾问业务等传统以提供中介服务无法撬动更大利润的逼迫下,独立投行在竞争中纷纷处于下风。投行开始利用自营业务来获取更大利润,有数据表明,1992年自营业务占美国投行营业收入的三分之一,到了2002年这一比例便上升到三分之二。在上世纪末和本世纪初以高盛和摩根为代表的美国独立投行纷纷放弃保守的合伙制文化上市融资转换为股份公司,扩充资本金来获取自营业务的资金优势。这种从合伙制向公司制的转变使得股东利益开始与银行家利益分离,为了获取高额的年度分红,公众公司的CEO们开始不惜一切代价地抬高杠杆率、放大资金效应以博取短期高额利润。据测算,美林的杠杆率从2003年的15倍飙升至2007年的28倍,摩根士丹利的杠杆率攀升至33倍,高盛也高达28倍。高杠杆率伴随的必然是高风险,金融危机的发生给这些投行们带来灭顶之灾,次贷危机引发了大量债券价值重估迅速干涸了其资本金,华尔街的投行不得不一个个走向破产的道路,而硕果仅存的摩根和高盛也不得不寻求向银行控股公司的转变以换取生存的空间。混业经营的全能银行虽然也受金融危机的影响亏损累累,但其凭借低杠杆和雄厚的资本金实力、稳定的资金来源和便捷央行借款通道具有更强的对抗金融危机的能力,相对严厉的监管和保守的风险管理策略也使得这些全能银行遭受的损失相对较小。

在类似于凤凰涅磐般的蜕变,投行业实现了从分业向混业的彻底转变,混业经营的银行控股公司模式凭借其诸多优势成为未来投行的主要发展模式。

2、加强监管是投行业务发展的必然趋势。投行业务纳入银行金融控股公司的框架后,必须接受传统商业银行的监管,置于巴塞尔协议的资本金约束下,去杠杆化是首要任务,杠杆比例将大为降低,衍生品交易市场也将纳入监管的范围,衍生品交易将大为减少。杠杆比例的大幅降低将迫使投行业务重新回到以提供中介服务为主的发展道路。预期未来在全球范围内,投行的中介服务业务竞争将更加激烈。

(二)对于中国投行的发展的启示

1、通过对华尔街的观察可以比较确信地说,对于整个行业来说,投资银行业确实已经终结了。比较具有讽刺意味的是,投资银行业,可以说全球的投资银行业,是因为1929年的大危机,大萧条而产生的,而这次投资银行业又是因为2007 ~2008年这场金融的大风暴所消失的,这是非常值得回味的一段历史。

而投资家的行为越来越短期化,今朝有酒今朝醉的这种心态是造成大的金融危机的一个最重要的原因。最后投资银行走到了极端发展的过程,是因为他所谓的高的杠杆率,这些倒下的投行有些杠杆率达到30倍,40倍,甚至有些达到80倍。对于五大投行来说,不是大家要它终结,而是一个事实。可以预见的是,未来投资银行的模式跟以前的是完全不同了,虽然投行的业务本身还存在的。IPO,企业的并购重组等,但是作为行业是消失了。

虽然华尔街投行在此次金融危机中损失惨重,但中国由于资产证券化率低和经济实力不断增强,最有前景投行业务将出现在中国。

我国资产证券化率非常低,承销业务空间巨大,券商并购咨询业务和资产管理业务刚刚起步,中国投资银行业务还有巨大发展空间。华尔街五大投行没有一家失败于原本的投资银行业务,投行业务在今后的金融市场中有其内在的市场需求和生命力,是直接金融所必要和

必需的职能,与信贷、保险、信托等共同构成金融业务的整体。

2、从我个人的角度来看待美国投资银行此次衰落过程。 我觉得现在华尔街大的金融机构纷纷倒下的核心问题,是负债的比例过高,资产扩张的倍数远远地超出了资本金。比如,雷曼的资本金只有200亿美元,但是他的资产是6700亿。高杠杆的问题,未来会是美国及世界必须借鉴的教训。杠杆比例,不能超过对商业银行的12.5倍,高杠杆是造成投行们纷纷垮台的核心问题。而美国投行的问题在哪?就是他们的业务扩展得太大了,业务的品种太庞杂。华尔街的薪水是全世界最高的,人才是最优秀的。但是,全世界最优秀的人才,不可能把所有的业务都理解了,而且如此庞大的网络都能够理解。

投资银行的倒下可以从他们的发展路径去发掘。首先投资顾问是投行的传统业务;到了20世纪80年代,资产管理业务开始壮大;到90年代中期的时候,并购业务成为了投资业务的主要业务之一,已经占了投资银行业务的40%左右,个别到了50%。在互联网业务起来了以后,PE等业务发展起来;网络泡沫破灭以后又抓住了次贷业务的产品,推动了美国的房地产业的发展,也给投资银行赚到了很多的钱。但是这些业务却离他的本源业务越来越远,这是投行现在消失的一个重要原因。

原来美国政府为什么不管投行呢?因为投行是炒作的东西,美国政府是不用管的,这次,是用银行来管,作为独立的投资银行业没有了,但是投资银行的业务还是有的。所以将来的格局,投行的一种形势是应该在金融控股公司底下,有投资银行业务。具体的业务怎样做?我认为跟原来独立的投资银行是有很大不同的,现在应该就有资本充足率的要求,限制新的投资银行的业务,尤其是衍生产品的业务。投资银行业务会做,但是杠杆倍数不能扩得太大,你的产品的创新不能无限制的创新。反过来你的业务能够做,但是活力相对降低了,更多的是扩展到了原来的商业银行。无论是高盛、摩根、还是花旗银行,都会做原来的业务,都会变成金融超级市场这样的一种模式,这是一种模式。另外一种模式就是发展一些精品的小的投资银行,这种投行又开始追寻到几十年前老牌投行的理念,注重和客户的关系。另外还有一块,就是最近几年非常活跃的私募的股权投资基金,这些公司以前是在做股权的并购,慢慢地发现,它是可以做顾问的,慢慢的他也开始做一些投行业务,而且这种业务越来越多。

但是对于金融衍生产品的发展,还是有一些限度。就像巴非特说过,衍生金融产品,衍生金融交易,是全球市场的大规模的杀伤性的武器。现在,杀伤性大规模的武器爆炸了,所以我说,衍生工具这一点是值得大家反思的。这对于中国来说是有借鉴意义的

对于国外出现的问题,我们很自然就会联想到了国内,中国应该对自己有一个判断,人家是创新的过度,是监管不够,我们是监管过度,创新不足。

华尔街出现了问题,并不是什么都不行了,必须客观地分析它。它已经200多年了,投行业发展了100多年了,里面肯定有很多很好的经验,值得我们学习。但是有一些确实是不行的,特别是导致金融破产的东西,要回避它。

中国很幸运地一直没有受到金融海啸直接的冲击。在之前的危机中,中国更多的是隔岸观火,只有一些海外资金受到了很大的冲击,但中国经济并没有遭受太大的影响。至今为止,危机对中国最为直接的影响是雷曼破产事件,它将世界经济疾速推入了衰退之中,从而造成了全球大宗商品需求和价格迅速下降,将中国对国内通胀的最后担忧彻底解除,这也成为了中国这个经济周期政策开始放松的分水岭。由于中国资本项目的封闭与贸易的开放,金融危机对中国的影响要比经济危机要小得多,不过,中国在之后的危机中要直接面对外部需求萎缩的冲击。

再回顾金融监管,由于中国政府一直实行了非常谨慎的态度,很多中国的政策似乎对这次危机有先见之明,如对外资金融机构在华开展业务需要注册法人银行的要求,就有效地防范了外资金融机构在危机关头从中国抽调资金、补救其本土窟窿的渠道。世界金融要建立新秩序,监管方面的改革可以在中国参与不深的情况下进行。但世界货币体系的有效改革则需

要中国在其中发挥关键的作用,人民币也一定要在新体系里扮演核心角色之一。但中国是不是应该开放人民币自由兑换则是需要深思熟虑的,不可太过着急,更不可一蹴而就。

参考文献

[1]程继明.投资银行的中国实践[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4 [2]解植春.投资银行发展与管理研究[R].上海:中国金融出版社,2005 [3]宋国良.投资银行概论[M].北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2006 [4]陈文君.投资银行实务[M].上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5 [5]黄亚钧.投资银行通论[M].上海:立信会计出版社,1998.3 [6]何小锋.投资银行学[M].广州: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10 [7]张东祥.投资银行学[M].武汉:武汉大学出版社,2004

[8]任淮秀.投资银行业务与经营[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 [9] (美) K. 托马斯·利奥,周刚,姜浩译.投资银行业务指南[Z].上海:经济科学出版社,2000 [10]郑则壮.资本市场的灵魂[M].沈阳:东北财经大学出版社,1998.02

[11]Charles R Geisst.Investment banking in the financial system[M].New York:Prentice Hall,1995 [12]Samuel L. Hayes III.Competition in the investment banking industry[C].Boston:A. Michael Spence,Harvard University Press ,1983

[13]Ron Chernow.The House of Morgan: An American Banking Dynasty and the Rise of Modern Finance[M].北京:中国财政经济出版社,2003.9

[16]Bruce Was-serstein.Big Deal : Mergers and Acquisitions in the Digital Age[M].海口:海南出版社2000.1

[17]John Rolfe Peter Troob.Monkey Business: Swinging Through the Wall Street Jungle[M].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1.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