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少年行 蔡和森-少年行古诗-少年行赏析

少年行 蔡和森-少年行古诗-少年行赏析

2021-08-31 来源:乌哈旅游
少年行 蔡和森|少年行古诗|少年行赏析

这首诗作于1918年,当时作者和毛泽东等人在长沙创立了“新民学会”,而他们的老师杨昌济先生已在北京大学任教。他写信给毛泽东,告诉他有人发起赴法勤工俭学的消息。毛泽东主张利用这一机会,了解俄国和欧洲革命的真实情况,因此和蔡和森一起在长沙倡导和组织赴法勤工俭学,并经在长沙的“新民学会”会员共同讨论,提议由蔡和森先去北京了解情况和取得联络。1918年6月,蔡和森离开长沙赴北京,坐木船途径洞庭湖时,正逢风雨大作、因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诗。

“大陆龙蛇起,乾坤一少年。”开首的两句,点出了大的时代背景及本诗篇的主人翁,即作者。中国大地,各派政治力量纷争不休,南北军阀如一丘之貉,你方唱罢我登台,乱纷纷犹如龙争蛇斗。就在这么一个混乱的背景下,天地间走来了一位少年。

“乡国骚扰尽,风雨送征船。”道出了这位少年的来历。少年来自深受军阀骚扰的湖南,那里兵祸天灾连年不断,生灵涂炭,民不聊生,在这样的时刻这样的年代,少年肩负着使命,为了追求真理,顶风冒雨,乘舟远行,踏上了茫茫征程。

“ 世乱吾自治,为学志转坚。”这两句是说少年远行的原因。在这个乱世之中,“我 ”要清醒地把握自己,要认清方向,为了学习道理,取得真理,“我”意志坚定。

“从师万里外,访友人文渊。”这是远行的目的,说的就是他们后来赴法勤工俭学的事。到北京这个人文荟萃的地方,拜访老师,联络友人,了解赴法勤工俭学之事,为的是将来能到外面的世界看一看,学习西方的先进经验,学习救国救民的真理。

“匡复有吾在,与人撑巨艰。”匡复社稷,平定乱世,自有“我”及与“我”志同道合

1

的朋友们,“我们”一起担负起这艰巨的任务。“忠诚印寸心,浩然充两间。”描述“我”及“我”的同志们都是赤胆忠心,“我们”的浩然之气充盈于天地之间。“虽无鲁阳戈,庶几挽狂澜。”抒发“我们”的志向,虽然手中没有鲁阳戈,即没有掌握军权,但也有决心力挽狂澜于既倒,即要把国内混乱的状况平定下来。

“凭舟衡国变,意志鼓黎元。”这两句是说作者在筹划将要进行的革命事业。凭依着冲风冒雨的木舟,考虑怎样进行救国救民的事业,谋划了半天,还是认为首先应该去唤起民众,鼓动起群众的革命热情,中国的希望还在民间。“潭洲蔚人望,洞庭证源泉。”在长沙有一群少年人,创建了一个“新民学会”,宗旨是改造社会,改造中国,寻求救国救民的道路和方法,那里人才济济,满腔热忱,源泉滚滚的洞庭湖啊,请记住这群少年的热忱与赤胆忠心吧。

这首诗热情洋溢,一气呵成,层次分明,描写清晰。从时代背景,到少年的远行的原因和目的,到少年的抱负和志向,一层进一层,叙事与抒情相结合,塑造了一位热血少年的形象,表现出早期无产阶级革命家的风采和豪情,作者的全部热情和精神尽在诗中。

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