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表时间:2018-08-31T10:28:16.703Z 来源:《防护工程》2018年第7期 作者: 徐靓雯[导读] 现有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参与性和体验性的研究较少
杭州园林景观设计有限公司 311100
摘要:现有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参与性和体验性的研究较少。对参与性和体验性的研究有助于城市居民参与到绿地景观中,同时有助于对植物的维护,使城市绿地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益。文章主要从人的行为活动和心理需求出发,结合植物景观设计的相关理论知识,阐述参与性和体验性植物景观的影响因素和设计要点,为进一步的研究和实践提供依据。 关键词:参与性;体验性;植物景观;心理需求
城市绿地不仅具有改善城市环境气候、促进城市环境生态效益等作用,还能为城市居民提供一个较为直接、便捷接触自然的途径。据研究表明,大脑有2种注意类型:属于大脑高级认知中心的定向注意和与大脑记忆区域相连的软性吸引。在自然环境下,高级认知中心进入休息状态,而大脑最古老的部分受到刺激,发出恢复、休息和康复的意识。而植物景观作为城市绿地的基本组成部分以及城市绿地中较为接近自然的要素,其重要性不言而喻。调查发现,现有的部分植物景观规划设计过于注重景观性,而较少地考虑其他感官的体验和心理需求,使人与景观之间缺乏良好的沟通。参与性和体验性植物景观的提出,有利于改善这些现状问题,让更多的居民参与到园林中来,更大程度地发挥城市绿地的效益。 1概念
参与性主要是指由于个体的参加而使环境发生变化,强调场所的吸引力。体验性则是通过营造不一样的场景,让体验者产生多种心理感受。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植物景观是指通过巧妙合理地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使人们自发的参与其中,形成互动,并促进景观和人产生良性的变化。在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应充分考虑人的因素,包括人的行为活动、心理需求等因素。结合植物景观相关理论和实践,营造出生态效益良好、受城市居民欢迎的绿地景观。
目前,国内对于参与性和体验性植物景观的研究相对较少。赵君等对观光农业园参与性景观设计进行了研究和案例分析;谭焱文等根据植物空间类型提出植物空间情感化设计;廖萌分析研究了植物造景在多感官体验式园林景观中的应用。 2影响因素及分析
良好的植物景观中,植物和人应是和谐共生的关系。将人作为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的主要考虑因素,不仅有利于人的身心健康发展,而且有利于植物景观的建设与维护。 2.1人的需求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科学的理论之一。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将人类需求像阶梯一样从低到高按层次分生理需求、安全需求、爱与归属的需求、尊重的需求、认知的需求、审美的需求、自我实现的需求。结合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有助于从人的本性这一角度来探讨参与性和体验性植物景观设计。 2.1.1安全需求
(1)植物空间营造。构建公共空间心理安全的私密空间,其围合体高度宜在0.6~1.8m之间,因此,修剪或者自然形态的灌木,结合小型构筑的攀援植物,都适合营造私密的围合空间,攀援植物所营造的围合空间更具有通透性。当郁闭度为40%~60%时,会形成较明朗的疏林,大于70%则会形成密林。郁闭度达到90%以上,空间会过于阴暗,让人感到压抑。“边界效应”指出人们喜爱逗留在区域的边缘,而区域开敞的中间地带是最后的选择。区域的边缘象征2个地方的交接,人作为个体处于中间距离,与2个地方不远也不近,这能很好地反映人对交往安全距离的要求。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不防适当地增加边界,为人群提供更多的休憩、交流的空间。
(2)可识别性。空间的可识别性会增加行走于景观中人对位置、方向的认识,增加出行的安全感。道路上栽植具有乡土特色或者形态优美的植物,会加深行人对道路的印象。如美国加州的九曲花街,花团锦簇而弯曲的街道,每年都吸引很多游客驻足。在绿地景观的广场、入口、交叉口等重要节点上合理地进行植物配置,有利于帮助游人明确位置,选择路线。
(3)植物的选择和栽植。在城市绿地景观中要注重植物种类的选择,避免对城市居民造成伤害。在人群聚集的地方,谨慎使用有毒、带刺、易染虫害、易引起过敏反应,以及落果、落叶、落枝容易砸伤行人的植物。在进行植物栽植时也要充分考虑居民的人身安全,尤为要注意道路绿地的规划设计。如分车绿带端部采取通透式栽植,是为穿越道路的行人或并行的车辆容易看到来往的车辆,对危险提前做出防范。
2.1.2爱与归属的需求
人们都希望得到相互的关心和照顾,得到亲人、朋友或者陌生人的关心和照顾会让人产生归属感。而良好的沟通、交流作为一种关心的形式,有助于搭建彼此的联系,使人们能够更好地传达情感。城市绿地通常作为一种非正式的交流空间,非正式空间的规划布局和功能设置,是影响不同人群交流和交流机率的重要因素。针对如何促进人与植物景观、人与人间的交流,从不同的角度做以下分析。 (1)增加植物景观的吸引力,提高交流的机率。
有吸引力的植物景观通常更能让人群停留,而人群在空间中停留的时间越长,交流的机率就越大。兼具形式美和意境美的植物景观更具吸引力,例如临安青山湖边由水杉、池杉、落羽杉群植形成的“水上森林”景观,杉树夏季挺拔苍翠,秋季色彩艳丽,接连成片,湖光倒影,充分展现了自然之美,吸引了许多游客游览观光、结伴骑行。
(2)关注小尺度空间的需求,促进高强度的交流。爱德华·T·霍尔在《隐匿的尺度》中分析,当距离大于3.75m时,由于大尺度使人群的活动较为松散,人们更愿意参加集会、演讲等活动。而对于需要面对面、短距离的交流,可能更需要较为精细的植物配置所营造的小尺度的植物景观空间。
(3)提供情感的载体,引导交流的主题。植物景观具有观赏价值,还可以作为情感的载体。例如,很多景区会运用树龄较大、枝繁叶茂的大树作为许愿树,吸引游客的关注。以大树来隐喻时间的长短,来表示纪念或者表达情感。而通过营造具有主题性的植物景观,也
可以引导人们交流的主题。例如,通过营造与历史典故描述相似的植物景观,可以让处身其中的人们产生联想,并交流对历史典故的看法和感想。绍兴兰亭运用溪流、碎石搭配沿阶草,丛生的竹林表现山林野趣,模拟再现“曲水流觞”的场景,促进游客对历史话题的交流。 (4)关注夜花园,延长交流的时间。白天繁忙的工作和学习缺少了许多面对面交流的机会,夜间到户外的绿地景观空间中进行餐饮、聊天越来越受到人们的欢迎。“黑暗效应”指出黑夜中,双方交谈所给予的由于地位、身份等所产生的压迫感也会降到最低,利于能够更加愉快地交流。夜间人的视觉会减弱,可以增加能引起其他感官体验的植物配置,如桂花、栀子、昙花、茉莉花等芳香类植物。并且可以结合水景、地形、照明设施,营造靓丽、舒适的夜花园。
(5)倡导共同参与,促进邻里间的交流。随着城市园艺的兴起,越来越多的城市居民愿意参与到社区绿地、花园阳台、屋顶绿化等与生活息息相关的景观绿地的种植和设计中去。设计师通过提供场地、工具、植物材料、栽培经验等,让居民参与进来,建设不一样的社区。这为居民之间的相互交流、共同合作提供了机会,有助于促进邻里关系的良好发展。 (6)创造虚拟空间,增进网络交流。
信息技术的普及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极大的便利。随着网络技术的日趋成熟,居民和设计师可以通过在网络中搭建虚拟模型来表现自己的设计理念,并通过网络交流进行方案比选来确定最优方案。虚拟空间的形式或许比传统的图纸更直观,更受欢迎。例如,在日本金泽市上町居委会对街区公园的讨论会上,利用虚拟空间进行发言的数量,是利用平面图进行讨论的3倍,并且发言时更积极,气氛更活跃。在进行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时,也可以运用虚拟网络技术增进交流。
2.1.3认知的需求认知需求泛指个体对事物的追寻、认知、了解的内在动力,如求知欲、好奇心等。对自然的探索是人类不断发展的重要动力,而植物景观又是绿地中与自然关系最密切的要素。植物景观中蕴含着植物的种类、产地、用途、寓意等大量的信息,通常会使人们产生对植物的好奇,并驱使人们去了解植物。对于如何充分地展示植物,吸引人们更好地了解植物做以下分析。
(1)在进行植物收集时注重生态性。收集植物时,对植物个体收集和植物群落收集应并重,个体的生长依赖于群落的生长,这样有利于植物的生长和维护。另外,也要注重对乡土植物的收集,有利于对乡土植物的物种保护,也有利于引起人们对乡野景观的联想。 (2)注重植物景观的科普性。在进行景观设计时,如何寓教于乐,如何进行科普教育等问题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例如,宁波植物园的植物进化之路,通过选取植物进化历程中具有代表性的科属依次栽植,并结合具有趣味性的小品装置,使游客在游览园区的同时了解了植物进化的历程。
(3)增加展示植物生态功能的区域。植物具有改善空气质量、调节小气候、减弱噪音、监测环境、防风固土、改善水体质量等多种生态功能。而现有的绿地景观中,更多的只展现植物的观赏美化功能,对生态功能的展现较少。增加展示生态功能的区域,有利于人们更充分地了解植物的功能。如通过设计不同的水体,搭配香蒲、美人蕉、灯心草、芦苇、菖蒲等具有净水功能的水生植物,展现植物改善水质的功能。还可以通过在不同的植物景观附近放置显示温湿度的装置,来对比不同植物景观改善小气候的能力。
(4)利用虚拟现实技术展示植物。例如,植物的生长过程通常不容易被察觉,而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人们更直观地观测到植物的生长过程,了解植物的生长变化。可以对植物生境进行模拟,放大种子产生形态变化,破土而出等所产生的声音。放大其生长过程所引起的物理运动;还可以借助可触式屏幕、光学投影与动作捕捉、手持设备等通过定位、成像将植物的生长信息快速准确地传递给游客。 2.1.4审美的需求对于参与到绿地景观中的人们不仅希望能够放松身心、健身康体,还希望获得审美体验。审美体验分为3个层次。 (1)直接体验。主要指感官的体验,即通过视觉、听觉、触觉、嗅觉、味觉5种人体感官来运用到植物景观设计上。例如,视觉体验主要体现在植物景观的形态、色彩上。就单株植物而言,形态优美或者有别于周围植物,色彩艳丽,较容易吸引游人的目光。植物群落树形、叶形、色彩等搭配得当,也能形成良好的视觉体验;“风动竹林”、“雨打芭蕉”都能促进听觉体验的产生。另外,通过芳香植物、果树吸引蝴蝶、蜜蜂、鸟等动物的聚集,也会构成不错的听觉体验。
(2)认同体验。当主观直觉融入想象,体验对象由客体转向主体,就会产生认同体验。即通过植物景观联想到自身或与自身相关的事物。为古人所欣赏赞美的植物,如梅兰竹菊、玉堂春富贵等,常常能引发认同体验。如王安石的“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借梅花的傲霜斗雪,联想到自身坚忍不拔。
(3)反思体验。反思就是反省,更新对外部世界和内心世界认知,在体验中得到悟。这需要主体即人发挥较大的主观能动性。如龚自珍的“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表达了诗人纵有浩荡离愁,仍要为国民尽到自己最后一份心力的豪放洒脱之情。 2.2不同人群的行为活动
“春暖游园乃是常,城中殊不异仙乡。”自古以来,游园、赏景作为一种放松身心、休闲娱乐的日常活动,就颇受人们的欢迎。而随着科技的发展、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在绿地景观中的行为活动也变得更加丰富。通过研究不同人群的行为活动,有助于分析人的行为活动与植物景观之间的关系,为体验性和参与性植物景观规划设计提供依据。 2.2.1未成年人不同年龄阶段的未成年人表现的
行为活动方式、兴趣爱好有所差异。6岁以下的儿童自我保护能力较弱,更适合小范围的活动空间,对色彩鲜艳的事物较敏感。在进行植物配置时,应多考虑植物的色彩和安全性,并形成一定的围合空间,还应考虑为家长提供庇荫、视野良好的空间;7~12周岁的儿童开始脱离父母的庇护,更为积极地结交朋友,自学能力增强,并且喜欢参与一些体验性活动,可以结合草坡、花灌木形成一些趣味性、冒险性的绿地空间;13~18周岁的青少年自学能力增强,更倾向于运动量较大、冒险性更强的户外活动,植物配置应结合坡地、山体等地形,创造开阔、野趣的绿地空间,并且注重植物科普教育系统的建立。如美国厄尔巴索公园,为当地的园艺学生创造在工作中应用所学知识和技能的机会,将其中的沙漠花园作为一个真实的实验室,来繁殖稀有濒危的沙漠植物。 2.2.2老年人
随着年岁的增长,老年人的听力、视力,身体的反应力、灵活性等能力都会逐渐衰退。当然,其中也不乏“老当益壮”者,能够承受诸如跳舞、踢毽子、武术等运动。在进行植物景观设计时,应综合考虑,针对不同的空间搭配不同的植物景观。开敞的活动空间周围应栽植行道树、庭荫树搭配色彩鲜艳的花灌木。对于进行下棋、聊天等活动空间,植物栽植除考虑庇荫外,也要考虑寒冷季节对老年人身体的影响,郁闭度不宜过高。此外,由于老年人的记忆力、分辨力有所衰退,植物搭配不要过于繁杂,简洁明确的植物配置以及树形优美的树种更利于提高老年人对位置的识别。 2.2.3特殊人群
对于有视力障碍的人士,其他的感官会更敏感,在为其进行花园设计时,应更多地考虑嗅觉、听觉、触觉的感受。如纽约海伦凯勒盲人园,运用丁香、薄荷草、薰衣草等上百种芳香植物的搭配组合,引导游客触摸黄杨、水松、日本冬青、无花果树等植物的叶片,让游客
感受到身处自然的野趣;对于行动不便或者轮椅使用者,可以结合无障碍坡道和高度适宜的花池,枝干叶片较柔软,少虫害、无飞絮、无毒、无刺激性的花灌木;对于花粉过敏反应较强的人群,应减少蒿属、苋属、葎草属、豚草属、蓖麻属、藜属、楝属、白蜡树属、木麻黄属、臭椿属等对花粉过敏影响较大的植物大面积栽植,或者在园区入口处做标注说明,并将这些植物栽植于主风向的下风口,以减少过敏反应的发生。 3小结
现有的植物景观规划设计中,对参与性和体验性的研究较少。对参与性和体验性的研究,有助于城市居民参与到绿地景观中,同时有助于对植物的维护,使城市绿地更大程度地发挥其效益。植物景观设计是一个动态变化的过程,在进行设计时需要综合考虑空间、时间、人等因素。基于参与性和体验性的植物景观设计更注重人的因素,包括人的需求、行为活动等,充分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理念。同时还要关注植物景观的地域性、时序性、生态性等。结合多种因素进行设计,有利于建设吸引人们参与的植物景观,对于营造和谐友好的城市绿地具有推动作用。参考文献:
[1](美)戴维·坎普著;潘潇潇译.康复花园[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赵君,姜丽,徐峰.观光农业园参与性景观设计[J].农业科技与信息:现代园林,2013,10(2):31-35. [3]谭焱文,禹雄峰,贾嘉等.植物景观空间情感化设计[J].北方园艺,2015,(23):93-96.
[4]廖萌.植物造景在多感官体验式园林景观中的应用[J].安徽农业科学,2016,(15):207-209.
[5]范风华.基于心理安全感的城市公共空间景观研究——以植物景观为例[A].转型与重构——2011中国城市规划年会论文集[C].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11.
[6]张晋艳.高科技园区非正式交流空间的设计学研究[J].建筑,2014,(17):56-5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