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试题 2013.11
第I卷(共36分)
一、(15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驽(nǔ)马 关卡(kǎ) 愚(yú)蠢 载(zài)欣载奔 ....B.什物(shí) 遗(wèi)赠 强劲(jìng) 纤(xiān)腰束素 ....C.衍(yǎn)生 熟稔(rěn) 信札(zhā) 六艺经传(zhuàn) ....D.东皋(gāo) 功绩(jì) 钦(qīng)佩 蓊(wěng)蓊郁郁 ....
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
A.辩解 缁衣 C.湮没
镣铐
没精打采 B.斑驳 嬉戏 座落 延口残喘
攻坚挫锐 D.吮吸 枯燥 涅磐 藕断丝连
袅雄
秉性
3.下列各句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读的书当分种类,一种是为获得现世界公民所必需的常识;一种是为做专门学问。 B.枪声清脆,三、五排枪过后,他们投出了手榴弹。
C.这传和诗,后来就都登在“奔流”第二卷第五本,即最末的一本。 D.他能将神化的真正面貌——思想——遮掩起来。
4、下列各句中的加点词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马克思在他所研究的每一个领域,甚至是数学领域,都有深入的研究与独到的发现,这样的领域是很多的,而且其中任何一个领域他都不是半途而废。 ....
B.他总是乐于助人,不计得失,无论从旧道德,还是从新道德,只要是损人利己的,他就挑选上,....自己背起来。
C. 一个传奇式文坛巨人长眠了。熟习沈从文先生的亲人、朋友,今天在八宝山公墓向他鞠躬告别,..献上鲜花,寄托哀思。
D. 当法兰西遭到人们的凌辱时,遭到外敌的入侵时,完全需要有人挺身而出,为她增光载誉。 ....
5、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句意明确的一句是( )
A.现在他逝世了,从整个欧洲和美洲,从西伯利亚到加利福尼亚,千百万的革命战友都在悼念他。 B.他们离别了我们,而几乎是在离世的同时,人们在他们留下的似乎空荡荡的位子上发现新的进步已经出现。
C.足见有感觉的动物,有情趣的人类,对于秋,总是能产生一种深沉,幽远,严厉,萧索。 D.他们向荷花淀里摇,最后,努力的一摇,活像一支离弦之箭,飞快地窜进了荷花淀。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6~8题(每小题3分,共9分)
推进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务实之举
新医改方案出台后的第二天,《医药卫生体制改革近期重点实施方案(2009—2011年)》
1
于4月7日正式对外发布。“实施方案”提出,我国未来三年在医疗改革领域要重点抓好五项改革:一是加快推进基本医疗保障制度建设,二是初步建立国家基本药物制度,三是健全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四是促进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逐步均等化,五是推进公立医院改革试点。随着新医改方案的出台,公众看到了国家为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所确立的工作方向和解决途径。在新医改方案正式推出后,五项具体化制度措施随即出台,让广大公众更加感受到了我国推进医改过程的明确目标和务实措施。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医药卫生事业取得了显著成就,但医药卫生事业与人民群众健康需求及经济社会协调发展要求不适应的矛盾还比较突出。在不完善的医疗体制下,各种利益关系盘根错节,体制机制的不健全也为各种潜规则留下“作弊空间”,其中就有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大处方”问题。其特点为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机制相同的药物;病情不需要时,超疗程、超剂量用药;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等。“大处方”增加了患者的医疗负担,群众对此极为不满。造成“大处方”大量滋生的原因有很多,首先是政府投入不足,医疗服务也没有形成合理的价格机制,医院和医生从医疗服务中得不到合理收入,只能通过门诊药房补偿;加之药企药品提成的诱惑,多种因素的共同作用促成了“大处方”的蔓延。对此,“实施方案”明确提出,国家逐步将公立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服务收费和财政补助两个渠道,并对公立医院承担的公共卫生任务给予专项补助;推进医、药分开,逐步取消药品加成,不得接受药品折扣;医院由此减少的收入或形成的亏损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部分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这些具体措施不再只是单独“切断利益链条”的治标之举,而是通过一系列体制机制的建立,实现“堵”与“疏”的密切配合,将对解决“大处方”问题起到根本作用。
改革必须立足国情,循序推进,像新医改方案提出的医保转移接续等改革思路,就需要在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同时,在“实施方案”落实以后,如何实现药价下降、如何避免公共卫生服务“走过场”等现实问题也将会逐渐显露,这些都有待于我们在未来的实践中摸索规律并一一化解。
“实施方案”提出的五项务实措施具体而明确,将为有效解决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全面实现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长远目标奠定坚实基础。它是国家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的强劲信号,我们将以更加明确和务实的态度切实解决“看病难、看病贵”问题,从而大大提高人民群众的健康水平。
(选自2009年4月8日《光明日报》,有改动) 6、下面各项对“大处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使用与疾病治疗无关的药物,给同一患者同时使用两种以上的药物,这都属于“大处方”问题。 B.它是一种医疗方面的“潜规则”,是当前医药卫生领域存在的备受诟病的突出问题之一。 C.“大处方”的特点可以概括为对患者不合理用药,其结果是增加了患者的负担。 D.造成大处方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其中之一是药企对医院和医生在药品提成方面的诱惑。
7、根据原文内容,下列对“实施方案”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实施方案”出台时间之快,体现了我国推进医改过程有着明确的目标和务实的措施。
2
B.它有效解决了当前医药卫生领域的突出问题,为全面实现医改的长远目标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C.它不是单独“切断利益链条”,而是“堵”“疏”配合,将对解决“大处方”问题起到根本作用。 D.它是推进医改的务实之举,显示了我国实现医药卫生事业发展从理念到体制的重大变革。
8、下列说法,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医疗改革的许多思路,需要在制度逐步完善的过程中实现;“实施方案”落实后,我们也会遇到许多现实问题。因此改革必须循序渐进。
B.国家将通过增设药事服务费、调整所有技术服务收费标准和增加政府投入等途径解决由于取消药品加成而导致的医院收入减少和亏损问题。
C.“实施方案”发布前,我国的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尚不完善,基层医疗卫生服务体系还不健全,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也不均等。
D.国家将逐步将医院的补偿由服务收费、药品加成收入和财政补助三个渠道改为两个渠道,逐步取消药品加成这一渠道。
三、阅读下面文段,完成9~12题(每小题3分,共12分)
夜缒而出,见秦伯曰:“秦、晋围郑,郑既知亡矣。若亡郑而有益于君,敢以烦执事。越国以鄙远,君知其难也。焉用亡郑以陪邻?邻之厚,君之薄也。若舍郑以为东道主,行李之往来,共其乏困,君亦无所害。且君尝为晋君赐矣;许君焦、瑕,朝济而夕设版焉,君之所知也。夫晋,何厌之有?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若不阙秦,将焉取之?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秦伯说,与郑人盟。使杞子、逢孙、杨孙戍之,乃还。
子犯请击之。公曰:“不可。微夫人之力不及此。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失其所与,不知;以乱易整,不武。吾其还也。”亦去之。
9、下列各项加点词与例句中加点词的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例句:秦伯说,与郑人盟 .A. 阙秦以利晋,唯君图之 .B. 晋军函陵,秦军氾南 .C. 烛之武退秦师 .D. 夜缒而出,见秦伯 .
10、下列各组句中加点词语的用法和意思相同的一项是( )
A. 焉用亡郑以陪邻/若不阙秦,将焉取之? ..B. 若亡郑而有益于君/莫若遣腹心自结于东 ..C. 若舍郑以为东道主/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D. 夫晋,何厌之有?/句读之不知,惑之不解 ..
11、对下列加点词语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 因人之力而敝之,不仁 敝:损害 .B. 夫晋,何厌之有 厌:嫌弃 .C. 朝济而夕设版焉 版:版图 .D. 又欲肆其西封 封:封邑,封地 .
3
12、下列对文章的分析和概括不正确的一项是( )
A. 烛之武在国家危难之际,能临危受命,不避险阻,只身去说服秦君,维护了国家安全,其爱国精神可嘉,这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春秋时代各诸侯之间斗争的复杂性。
B. 在整个劝说过程中,烛之武只字未提为郑国乞求的话,处处为秦国着想,让秦穆公充分认识到存郑对秦有益无害。
C. 在分析亡郑、存郑的利弊过程中,烛之武自始至终将秦、晋两国加以对照,在对比中让秦伯看透了晋国的真正目的。
D. 烛之武能退秦师成功,除了其智慧和外交才能外,秦、晋之间有矛盾也是一个客观原因。
第II卷(共114分)
四、(26分)
13、把下列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4分)
(1)顷之,烟炎张天,人马烧溺死者甚众。(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蚓无爪牙之利,筋骨之强,上食埃土,下饮黄泉,用心一也。蟹六跪而二螯,非蛇鳝之穴无可寄托者,用心躁也。(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古之学者必有师。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3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是故弟子不必不如师,师不必贤于弟子,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如是而已。(4分)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每空1分,共12分)
(1)云无心以出岫, . ,抚孤松而盘桓。 (2) , ;不积小流,无以成江海。 (3)彼童子之师, , 。
(4)悟已往之不谏, 。实迷途其未远, 。 (5)彼与彼年相若也,道相似也, , 。 (6)惯于长夜过春时, 。梦里依稀慈母泪, 。
五、(共10分)
15、给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填上恰当的关联词语。(2分)
江南,秋当然也是有的; 草木雕得慢,空气来得润,天的颜色显得淡,并且又时常多雨而少风;一个人夹在苏州上海杭州, 厦门香港广州的市民中间,浑浑沌沌地过去,只能感到一点点清凉,秋的味,秋的色,秋的意境与姿态,总看不饱,尝不透,赏玩不到十足。
16、下面是奥巴马获胜演说的第一段文字,奥巴马所说的“答案”具体指什么?请简要
4
回答。(4分)
假如还有人在那里怀疑美国是否真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假如还有人在质疑我们的奠基者的梦想是否依然存活于我们这个时代,假如还有人对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半信半疑,那么今晚你得到了明确的答案。
答案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7、请仿照下面诗歌第一节的形式,补充空格上的内容。(4分)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收获一缕春风 你却给了我整个春天
让我怎样感谢你 当我走向你的时候
我原想 ______________________ 六、(18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7~20题。
泪为谁流
夜,黑得出奇,静得怕人。
一个佝偻的身躯,迈着蹒跚的步伐,走向那片既熟悉又陌生的玉米地。是父亲。 一副挺拔的腰板,眨着智慧的眼睛,藏在那片既陌生又熟悉的玉米地。是儿子。 父亲是慈爱的父亲,为了儿子有出息,他起早贪黑,辛苦劳作,供儿子上学。 儿子是懂事的儿子,为了父亲的期望,他废寝忘食,刻苦学习,来报答父亲。 听到儿子考上大学的消息,父亲布满皱纹的老脸绽放出了光彩,似乎突然间高大了许多。 看着父亲欣喜若狂的样子,儿子充满朝气的小脸笑得更加甜了,仿佛幸福的大道已铺好。 然而,大笔的学费怎么办?多年来,父亲一直东挪西借,几亩薄田根本不够儿子那已经很节约的花销。父亲双眉紧锁。
儿子不忍让父亲赔笑、求人,故作镇静地说:“我不念了,没用!”
“啥?”父亲跳起来,双眼瞪得大大的。身子微微发抖,齿缝间蹦出一个字:“念!” “啊!”儿子清醒了。父亲辛辛苦苦,为的就是今天,如果不念,父亲会更伤心。 佝偻的身躯移进了玉米地,布满老茧的手慢慢地伸向那熟悉的玉米棒子。那是他的希望。 挺拔的腰板深吸了一口气,握惯笔管的手抖动着抓紧落尽叶子的枯树棒子。那是他的怒气。
一声闷哼,长老茧的手从玉米棒子上滑了下来,父亲的头在流血! 一声惊呼,握笔管的手已不能再抓住枯树棒子,儿子两眼直直的。
5
来不及清楚这一切,佝偻的身躯缓缓倒下。 想不到失手铸成大错,挺拔的腰板“扑通”坐地……
夜,静得怕人,黑得出奇。猛然间,电闪雷鸣。黑得出奇的夜异常恐怖。 片刻间,风雨大作。……
父亲是为了儿子:在农闲时节外出打工。活虽累,钱却少,至少能给儿子买点好吃的,来补养一下儿子虽高大却瘦弱的身子。父亲攥了攥枯瘦的手。
儿子是为了父亲:在放假期间看护田地。夜虽黑,胆虽小,为了能让他日归家的父亲看到自己的庄稼没受损害而露出笑容。儿子咬了咬雪白的牙。
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精心的他舍不得花车费,步行三十里,摸黑到家的情况下也不忘到自家的玉米地看看。
儿子是称职的儿子。眼尖的他在发现有人闪入玉米地后,顾不得害怕,抡起了木棒,他不能让父亲苦心经营的成果被人偷走。
于是,独生子的满腔怒气化作对父亲的当头一棒…… 夜,更静了,有的只是那雨声:嘀嗒,嘀嗒…… 不,这不是雨!这是老天在流泪!
18.整个故事以“黑夜”为背景,文中多次描写黑夜的景象,其用意有哪些?(4分) 19.“父亲是合格的父亲。”纵观全文,父亲的“合格”体现在哪些方面?(4分) 20. 小说以“泪为谁流”作标题,其含义是什么?(4分)
21.为了更好地塑造人物形象,小说运用了多种表现手法。你最欣赏小说中哪一种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6分)
七、作文(60分)
22.请以“高中初记”为题,写一 篇记叙文,要求立意明确,感情真实,不少于800字。
6
高一语文参考答案
一、(15分) 1、B 2、A 3、D
4、D (A、半途而废:路走到一半停了下来。偏重在“半”,中途停止,含惋惜之意;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偏重在“浅”,不深入。应用“浅尝辄止”)
5、B 二、(9分)
6、A(应为“使用两种以上机制相同的药物”) 7、B(将“未然”表述成了“已然”)
8、A(B项应为“调整部分技术性收费标准”,C项应为“国家基本药物制度尚未建立” D项应为“公立医院”)
三、(12分)
9、 B 解析:都是名词活用为动词。A动词的使用用法;C动词的使动用法;D名词作状语。 10、D 解析:没有。A怎么/哪里;B对/与,跟;C如果,假如/似,像。 11、A 解析:B满足;C筑土墙用的夹板;D疆界。 12、C 解析:“自始至终„„加以对照”错。 四、(24分) 13、
(1)霎时间,浓烟烈焰布满天空,烧死淹死的人马很多。(炎通焰1分,句式1分,张天1分)
(2)蚯蚓没有锋利的爪牙,强健的筋骨,却能向上吃到泥土,向下可以喝到泉水,这是因为它用心专一啊。蟹有六条腿和两个蟹钳,(但是)如果没有蛇、鳝的洞穴它就无处存身,这是因为它用心浮躁啊。(定语后置1分,上、下1分,寄托1分,语句通顺1分)
(3)古代求学的人必定有老师。老师,是用来传授道理、讲授学业、解答疑难问题的。(学者1分,判断句式1分,通假字1分)
(4)所以学生不一定不如老师,老师不一定比学生贤能。接受道理有早有晚,学问和技艺上各有各的专门研究,如此罢了。(是故1分,不必1分,徙1分,专攻1分)
14、
(1)鸟倦飞而知还;景翳翳以将入。 (2)故不积跬步;无以至千里。
(3)授之书而习其句读者,非吾所谓传其道解其惑者也。 (4)知来者之可追;觉今是而昨非。 (5)位卑则足羞,官盛则近谀。
(6)挈妇将雏鬓有丝;城头变幻大王旗。 五、(10分) 15、但 或 16、(答案指):美国是一个一切皆有可能的国度,我们的奠基者的梦想依然存活于我们这个时代,对我们民主制度的力量应坚信不移。
17答案示例 :捧起一簇浪花/你却给了我整个海洋 撷取一枝红叶/你却给我我整个枫林 六、
7
18、答:①为小说定下一个凄凉的基调。或:渲染了悲剧的气氛。②交待悲剧产生的客观原因(如:因为黑夜,儿子看不清来人的面容;因为黑夜,父亲不能发现玉米地里藏着的人)(注:每个要点2分)
19.答:①宽厚仁慈,充满父爱;②勤劳俭朴,节衣缩食,供儿子读书;③身在乡野,目光远大,以培养儿子成才为已任。(评分标准:答对一点给2分,答对二点给4分)
20、答:老天爷为这对父子在生活的泥沼中相互理解,相互关爱,苦苦挣扎的意志与真情感动得流泪。(或:老天为这对父子在生活中的悲剧结局而流泪)(评分标准:不要求字面一致,但如只答“泪为父子二人流”则给1分)
21.答:这是一道开放性的题目,答案不强求一致,能言之有据,自圆其说即可。小说中主要的表现手法有:①对举(或对应),将对父亲和儿子的描写两两对举,使父子二人的形象更加鲜明;②倒叙,产生悬念,扣人心弦;③烘托,让黑夜烘托悲剧的色彩;④诗化的语言,使小说充满了抒情色彩等等。(能就其中一点鉴赏得较好的,符合小说实际,就可给满分。只能点其表现手法,而不能作具体评述和分析的,只给2分。分析欠妥,语言有毛病的,酌情扣分。)
七、高考评分标准 一等(40—31) 基础 等级 40分 二等(30—21) 三等(20—11) 四等(10—0) 深刻 丰富 切合题意 中心突出 结构严谨 字体工整 符合题意 中心明确 内容较充实 感情真实 结构完整 语言通顺 字迹清楚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基本符合题意 中心基本明确 内容单薄 感情基本真实 结构基本完整 语言基本通顺 字迹潦草 大体符合文体要求 偏离题意 中心不明或立意不当 没什么内容 感情虚假 结构混乱 语病多 字迹难辨 不符合文体要求 1、透过现象深入本质2、揭示问题产生问题 3、观点具有启发作用 4、材料丰富 5、形象丰满 6、意境深远 10、见解新颖,材料新鲜、构思精巧11、推理想象有独到之处12、有个性特征 发展 等级 20分 有文采 7、语言生动,句式灵活 8、善于运用修辞手法 9、文句有意蕴 有创新 写作指导 :
• 可表达的情感(中心立意):
对未来的憧憬,对生活的感悟,对高中生活的喜爱,对人生的思考,述志……
• 可写的内容(题材范围):
报志愿,报名, 开学前的等待, 军训生活, 开学教育, 学习生活,
与新同学,老师的交往、相处
命题人:马胜波
2013.11
8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