结业考试语文试题
第I卷(选择题 45分)
一、选择题(24分,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注音无误的一项( )
A.辗轧(yà) 皱褶(zhě) 颤栗(zhàn) 晕车(yùn) B.窈窕(yǎo) 悲恸(tòng) 祈祷(qǐ) 踉跄(liàng) C.桎梏(gù) 憧憬(chōng) 嵯峨(cuō) 坳堂(āo) D.谂知(shěn) 筵席(yàn) 骷髅(kū lóu) 道行(heng) 2、下列词语中错别字最多的一组是( )
A.杀戳 赋与 压榨 元气大伤 B.瞬间 吞噬 巉岩 金榜题名 C.暮蔼 飘渺 震憾 义愤填膺 D.悸动 娇瞋 绿州 迫不急待 3、下列横线处依次填入的词语,最恰当的一项是( )
(1)我们来到这个______也是为了提醒美国,现在是非常急迫的时刻。
(2)建立国家荣典制度表彰雕刻艺术家,设立雕刻文化艺术基金鼓励制造精品,_________
解决雕刻文化改革中的社会保障问题。
(3)他的功绩仿佛早被时间所_________了,他从不向人说起,人们都以为他只是一个普普
通通的人。
A.圣地 进而 淹没 B.胜地 进而 湮没 C.胜地 从而 淹没 D.圣地 从而 湮没 4.下列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 )
A.著名女作家铁凝写的《哦,香雪》这篇小说文字简洁生动,情节波澜起伏,真切感人,读后大有余音绕梁之感。 ....
B.我们的父母认为国外那种培养孩子自立精神的做法近乎无情,不足为训,因此,在生活中....为子女考虑得特别周到细致。
C.尽管我们已经司空见惯了以双足直立行走的运动方式,但在自然界中,出现这样的行为是....多么的独特而奇异。
D.晴朗的天气,常常可以看到蔚蓝的天空中有成群的白鹤,在阳光的照射下,那吉光片羽,....真让人心旷神怡,留恋不已。
5、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句是
A.市属医院的26名医师联合签名倡议,弘扬白求恩精神,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拒收药品回扣和红包,建立新型的和谐的医患关系。
B.我国发射的“天宫一号”带上天的服装就有好几套,可让多人多天穿着和更换的需要。 C.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落实科学发展观、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实现小康,把农业放到整个国民经济大格局中统筹谋划。
D.正如远缘杂交可培育出品质更为优秀的后代一样,表现上隔行如隔山的不同专业、不同学
- 1 -
科的交流,往往撞击出天才的思想火花。
6、下列句中的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句是( ) A.庄子(约前369~前286),名周,战国时蒙人(今安徽亳州蒙城东北)。思想家,文学家,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与老子并称“老庄” 。
B.它有什么理由在台儿沟站脚呢,台儿沟有人要出远门吗,山外有人来台儿沟探亲访友吗,还是这里有石油储存,有金矿埋藏?
C.我呢,是相信进步的人——虽然并不像寓言里所说的苍蝇,坐在车轮的轴心上,嗡嗡地叫道:“车子的前进,都是我的力量” 。
D.我梦想有一天,这个国家会站立起来,真正实现其信条的真谛:“我们认为这些真理是不言而喻的:人人生而平等。”
7、下列各句中不全包含通假字的一组是( )
A 天下之欲疾其君者皆欲赴愬于王 小知不及大知 B 放辟邪侈,无不为已 此小大之辩也 C 行旅皆欲出于王之涂 芳菲菲其弥章 D 为长者折枝 渠会永无缘 8、下列各句中与其他三句句式不一致的一项是( ) A 嗟尔远道之人,胡为乎来哉? B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C 宜乎百姓之谓我爱也。
D 诗云:他人有心,予忖度之——夫子之谓也。
二、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9——11题(9分,每小题3分)
根 艺
根的艺术,是一种奇巧结合、天人合一的独特造型艺术。它用具有自然美的各种根材形态,创造出多姿多彩的美的形象,使人获得不同的审美感受和审美理想。根艺作为造型艺术的一种,有其鲜明独到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单纯与丰富的对立统一。根艺与绘画一样,是通过塑造静态的视觉艺术形象来反映现实生活的,发现和创造是它们的主要特征。所谓发现和创造,就是表现形体。对造型艺术,鉴赏者又都是通过视觉对存在于空间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的,这是它们的共同审美特征。中国画的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它是画家运用一定的物质手段和技巧,通过笔、墨、纸以及墨法、空白等在平面的画幅上创造的一种美感;而根艺大都又是立体形式的,它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所以根艺和绘画虽然同属于造型艺术,但绘画是以两度空间反映现实,而根艺大都又是以三度空间反映现实,这是两者的主要区别。
具有空间立体感的根艺,一方面比绘画更为具体生动,另一方面又不能像绘画那样直接而细腻地描绘表现对象的活动环境,也不能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或事物之间的关系及其发展过程。因此,根艺美术家在进行创作时,就有必要对现实的根材进行更集中、更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之中,以达到单纯与丰富的统一。
所以,鉴赏一件优秀的根艺作品,也应该是通过概括单纯的艺术形象,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根艺美术家所要表达的自然根的丰富思想内容及独特的艺术形象。由于根艺是一种具有立体感的艺术,因此观看者可以从不同的侧面、不同的角度、不同的距离去进行
- 2 -
鉴赏,从中获得的是不尽相同的审美感受,这同样也表现了根艺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审美特征。
根艺是静态与动态的对立统一。作为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根艺只能表现行为的一个片刻,为了获得生动具体的审美效果,它总是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它的过去和未来,这就是通常所说的根艺的动态美。动态使根艺形象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这方面的实例。这是根艺美术以静态的造型来表现运动,是静态和动态的对立统一。
根材是根艺审美的主要部分。在绘画和雕塑艺术的鉴赏中,所使用的物质材料具有审美的价值。根艺所使用的物质材料比雕塑所使用的材料更有审美价值,因为每一件根艺作品的表现力依赖于根材本身的自然美的形态。由于根材是根艺美术作品审美的主要组成部分,因此根艺美术家在创作时,应十分重视把选择什么样的根材和整个艺术形象的塑造结合起来考虑。
9、下列各项中关于“根艺”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根艺是单纯与丰富对立统一的造型艺术,用有自然美的根材形态来创造多彩的形象。 B、根艺通过塑造静态的形象来反映生活,观赏者通过视觉对塑造的艺术形体进行鉴赏。 C、根艺是一种立体的造型艺术,它除了可以表现行为的某一个片刻外,还可以表现行为的过程。
D、作为造型艺术,根艺以静态的造型表现出动态行为的瞬间,具有动态美。 10、本文认为根艺是天人合一的艺术,以下不属于其依据的一项是( )
A、根艺的动态美表现出精神,表现出生命,“马空冀北”根艺美术作品的创作就是实例。 B、创作根艺,对根材进行集中、典型的提炼,把丰富的思想内容寓于根的自然形态中。 C、根艺的单纯是指外在形体,丰富是指艺术家、欣赏者再造的艺术形象。
D、根艺的形体具有实际的长度、宽度、高度,给人一种自然与人工共同创造之美。 11、下列表述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
A、根艺具有空间立体感,比绘画更具体生动,但不像绘画那样广阔、自由地再现人物。 B、欣赏根艺可从不同侧面、角度、距离进行,所以根艺本身表现出含意的丰富性。 C、中国画造型是在平面上进行的,根艺大都是立体形式的,两者反映现实的角度不同。 D、根艺作品的审美价值取决于根材自身的价值和根艺美术家的艺术水平。 三、阅读下面文言文,回答12——15题(12分,每小题3分) 北冥有鱼,其名为鲲„„此虽免乎行,犹有所待者也。 12、下面的加点的词语解释错误的一项是( ) A 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奋发,鼓起翅膀 .B 抟扶摇而上者九万里 环绕,盘旋 .C 我决起而飞,抢榆枋 疾,迅速 .D 彭祖乃今以久特闻 特别 .
13、下面各句加点的词语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 ) A 鹏之徙于南冥也 奚以之九万里而南为 ..B 有鱼焉,其广数千里 是以后世无传焉 ..
- 3 -
C 生物之以息相吹也 仰头相向鸣,夜夜达五更 ..D 背若垂天之云 王若隐其无罪而就死地 ..14、下面各句中不包含古今异义的一组是( ) A 海运则将徙于南冥 B 适千里者,三月聚粮 C 蟪蛄不知春秋 D 三餐而反,腹犹果然
15、宋荣子为什么要嗤笑“知效一官,行比一乡,德合一君,而征一国”的人?( ) A 他们不能乘天地之正,御六气之辩。 B 他们不能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
C 他们有才智,有善行,有德行,有能力,但是自鸣得意,和斥鴳一样所见甚小。 D 他们不值得夸耀而自我夸耀。
第Ⅱ卷(非选择题,共105分)
四、(24分)
16、把下面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0分)
(1)虽体解吾犹未变兮,岂余心之可惩?(3分)
(2)且举世而誉之而不加劝,举世而非之而不加沮,定乎内外之分,辩乎荣辱之境,斯已矣。(4分)
(3)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天下可运于掌。(3分)
17、阅读下面诗歌,回答问题。(8分)
拟古(其七) 陶渊明
日暮天无云,春风扇微和。 佳人美清夜,达曙酣且歌。 歌竟长太息,持此感人多。 皎皎云间月,灼灼叶中华。 岂无一时好,不久当如何?
- 4 -
(1)诗的开头两句写出了怎样的景象?有何作用?(4分)
(2)最后四句表达了怎样的情感?请简析。(4分)
18.名句默写(6分)
(1)________________,申之以孝悌之义,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百年多病独登台。________________,潦倒新停浊酒杯。 (3)既替余以蕙纕兮,________________。亦余心之所善兮,________________。
五(7分)
19、把下列句子组成语意连贯的一段文字,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3分)
①真实的“自我”之所以被压抑到无意识的领域之中,这种“自我欺骗”起了重要作用 ②真正的自信者必是有勇气正视自己的人,而这样的自信也必定和对自己的怀疑及不满有着内在的联系
③软弱的人往往有意无意地欺骗自己,忘掉那些不愉快的经历和体验 ④由此造成虚假的自信,有些人的自信不过是一种“有益的盲目” ⑤真实需要巨大的勇气,认识真实的“自我”也不例外
⑥事实上,几乎所有伟大的天才都并非天性自信的人,相反倒有几分自卑,他们为自己的弱点苦恼,于是奋起自强,反而有了令一般人吃惊的业绩
A.②①③④⑤⑥ B.⑤③①④②⑥ C.②⑥⑤③①④ D.⑤⑥②③④① 20、阅读下面文字,提取4个关键词语。(4分)
“汉语盘点2012”活动于12月20日上午揭晓, “梦”成为今年的国内“年度汉字”。活动官网上对于“梦”字的解说是:“奥运梦、飞天梦、航母梦、诺贝尔梦,GDP赶英超法,一一兑现。强国梦属于国家,也属于每个中国人。老百姓期待有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公平的社会环境。”人民网网络舆情执行总编祝华新表示,“中国梦”有深厚的网络民意基础,代表了5亿多网民的心声。下一步,需要制度创新,为更多的年轻人圆“中国梦”提供制度的平台。祝华新说,这个“梦”,其中重要的一点就是实现个人的梦想,包括个人的自我实现。
答: 六、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21~23题。(14分)
玩 具
史铁生
我有生的第一个玩具是一只红色的小汽车,不足一尺长,铁皮轧制的外壳非常简单,有几个窗但是没有门,从窗间望见一个惯性轮,把后车轮在地上摩擦便能“嗷嗷——”地跑。
- 5 -
我现在还听得见它的声音。我不记得它最终是怎样离开我的了,有时候我设想它现在在哪儿,或者它现在变成了什么存在于何处。
但是我记得它是怎样来的。那天可谓双喜临门,母亲要带我去北海玩,并且说舅舅要给我买那样一只小汽车。母亲给我扣领口上的纽扣时,我记得心里充满庄严;在那之前和在那之后很久,我不知道世上还有比那小汽车更美妙更奢侈的玩具。到了北海门前,东张西望并不见舅舅的影。我提醒母亲:舅舅是不是真的要给我买个小汽车?母亲说:“好吧,你站在这儿等着,别动,我一会儿就回来。”母亲就走进旁边的一排老屋。我站在离那排老屋几米远的地方张望,可能就从这时,那排老屋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走进了我永不磨灭的记忆。独自站了一会儿我忽然醒悟,那是一家商店,可能舅舅早已经在里面给我买小汽车呢,我便走过去,爬上很高很高的台阶。屋里人很多,到处都是腿,我试图从拥挤的腿之间钻过去靠近柜台,但每一次都失败,刚望见柜台就又被那些腿挤开。那些腿基本上是蓝色的,不长眼睛。我在那些蓝色的漩涡里碰来转去,终于眼前一亮,却发现又站在商店门外了。不见舅舅也不见母亲,我想我还是站到原来的地方去吧,就又爬下很高很高的台阶,远远地望那绿色的门窗和红色的梁柱。一眨眼,母亲不知从哪儿来了,手里托着那只小汽车。我便有生第一次摸到了它,才看清它有几个像模像样的窗但是没有门——对此我一点都没失望,只是有过一秒钟的怀疑和随后好几年的设想,设想它应该有怎样一个门才好。我是一个容易惭愧的孩子,抱着那只小汽车觉得不应该只是欢喜。我问:“舅舅呢,他怎么还不出来?”母亲愣一下,随我的目光向那商店高高的台阶上张望,然后笑了说:“不,舅舅没来。”“不是舅舅给我买吗?”“是,舅舅给你买的。”“可他没来呀?”“他给我钱,让我给你买。”这下我听懂了,我说:“是舅舅给的钱,是您给我买的对吗?”“对。”“那您为什么说是舅舅给我买的呢?”“舅舅给的钱,就是舅舅给你买的。”我又糊涂了:“可他没来他怎么买呢?”那天在北海的大部分时间,母亲都在给我解释为什么这只小汽车是舅舅给我买的。我听不懂,无论母亲怎样解释我绝不能理解。甚至在以后的好几年中我依然冥顽不化固执己见,每逢有人问到那只小汽车的来历,我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或者再补充一句:“舅舅给的钱,我妈进到那排屋子里去给我买的。”
对,那排屋子: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柱子,很高很高的青灰色台阶。我永远不会忘。惠特曼的一首诗中有这样一段:“有一个孩子逐日向前走去;/他看见最初的东西,他就倾向那东西;/于是那东西就变成了他的一部分,在那一天,或在那一天的某一部分,/或继续了好几年,或好几年结成的伸展着的好几个时代。”正是这样,那排老屋成了我的一部分。很多年后,当母亲和那只小汽车都已离开我,当童年成为无比珍贵的回忆之时,我曾几次想再去看看那排老屋。可是非常奇怪,我找不到它。它孤零且残缺地留在我的印象里,绿色的门窗红色的梁柱和高高的台阶„„但没有方位没有背景周围全是虚空。我不再找它。空间中的那排屋子可能已经拆除,多年来它只作为我的一部分存在于我的时间里。
但是有一天我忽然发现了它。事实上我很多次就从它旁边走过,只是我从没想到那可能就是它。它的台阶是那样矮,以致我从来没把它放在心上。但那天我又去北海,在它跟前偶尔停留,见一个三四岁的孩子往那台阶上爬,他吃力地爬甚至手脚并用,我猛然醒悟,这么多年我竟忘记了一个最简单的逻辑:那台阶并不随着我的长高而长高。这时我才仔细打量它。绿色的门窗,对,红色的柱子和青灰色的台阶,对,是它,理智告诉我那应该就是它。心头一热,无边的往事瞬间涌来。我定定神退后几米,相信退到了当年的位置并像当年那样张望它。但是张望越久它越陌生,眼前的它与记忆中的它相去越远。从这时起,那排屋子一分为
- 6 -
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大不相同甚至完全不同的两部分。那么,如果我写它,我应该按照哪一个呢?我开始想:真实是什么。设若几十年后我老态龙钟再来看它,想必它会一分为三成为我生命的三部分。那么真实,尤其说到客观的真实,到底是指什么?
(选自《史铁生散文选集》)
21.每逢有人问到小汽车的来历,我为什么坚持说我妈给我买的?请根据文意简要分析。(4
分)
22.第三段引用惠特曼诗歌《有一个孩子向前走去》中诗句,请分析其在文中作用。(4分)
23.很多年后,作者多次寻找“成了我的一部分”的那排老屋而不得,当最终发现它时,那排屋子却“一分为二,成为我的两部分”。其原因是什么?文章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6分)
七、(60分)
24.阅读下面的材料,根据要求作文。(60分)
梭罗说:“一个人越是有许多事情能够放得下,他就越是富有。”生活中,有人认为,放下是一种智慧,是一种境界;也有人认为,不放下是一种坚守,是一种精神。
联系生活体验与认识,确定立意,写一篇议论文,不少于800字。
2014级高二年级上学期期中模块
结业考试语文试题答案
一、
1选A B祈祷qí C嵯峨cuó 坳堂ào D筵席yán
2 选D A杀戮 赋予 C暮霭 震撼 D娇嗔 绿洲 迫不及待 3选D 圣地,宗教徒称与教主生平事迹有重大关系的地方。如基督教徒称“耶路撒冷”,
- 7 -
伊斯兰教徒称“麦加”或者 指在某方面有特殊意义和作用的地方革命圣地。胜地,风景优美的地方。从而,结果或目的;进而,表示递进。
4选B 余音绕梁,形容歌声优美,给人留下难忘的印象。吉光片羽,比喻残存的珍贵文物 司空见惯,不能带宾语。
5选D (A实现荣辱观、搭配不当B、句式杂糅C站在少宾语 )
6选D A括号放到“人”的前面。B第2、3个逗号改成问号。C末尾的句号放到引号里面。
7选D 8选C 二、
9、C (由原文可知,“根艺只能表现行为的某一片刻”。)
10、A (由原文可知,作者举“马空冀北”的例子是为了说明“根艺是静态与动态对立统一”的道理,它并不能证明“根艺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艺术”。)
11、B(根艺作品本身不存在所谓含意丰富性的问题,它应是通过欣赏者借助于联想和想象去感受和领悟才得以实现的。)
三、
12.D特,独
13.C 相,互相。A之,主谓之间取消独立性 ‖ 动词到往 B焉,兼词在那里 ‖ 语气助词 D若,好像 ‖ 如果
14.B 15、C 四、
16. (1)即使被肢解我还是不会改变啊,难道我的志向是可以抑止的吗?
(2)再说全社会的人都称赞他,他也不因此更加努力,全社会的人都责难他,他也不因此更加沮丧,认定自己和外物的区别,辨清光荣和耻辱的界限,如此罢了。
(3)敬重自己的长辈,推己及人也尊重别人的长辈;爱护自家的孩子,推己及人也爱护别人的孩子。
17、(1)开头两写出了春天黄昏的美景:天空晴朗,春风和煦,暖意袭人。为后面佳人的出场和感叹烘托了氛围,做了铺垫。
(2)作者通过佳人之口,表达了对美景易逝、盛年难再的感慨。前两句借“云间月”、“叶中华”两种自然景物,形象地表明世间美好的事物不会永驻;后两句直抒胸臆,用“岂无”“当如何”等词语,表现诗人对岁月不待、人生易老的无限感慨。
18.(1)谨庠序之教 颁白者不负戴于道路矣
(2)万里悲秋常作客 艰难苦恨繁霜鬓 (3)又申之以揽茝 虽九死其犹未悔 五、19.答案 B(3分)
解析 ⑤为中心句,③“欺骗自己”对应①“这种自我欺骗”,呼应④“由此”,“有些人的自信”连接②“真正的自信者”,“怀疑及不满”对应⑥“为自己的弱点苦恼”。
20. 年度汉字 梦 制度(制度创新) 实现(一个关键词语1分,共4分) 六、21.虽然是舅舅给的钱,但却是妈妈在拥挤的人群中给我买来的,非常不易;妈妈给我带来了童年的快乐,体现了妈妈对我的深爱。(每点2分,共4分)
22.结构上,承接上文,对那排屋子给我带来的影响进行小结,也为下文的感叹做铺垫。内容上,点明主旨,老屋成了无比珍贵的记忆,并影响了我的一生。增强了文章的抒情性,使文章富有诗意。(每点2分,共4分)
23.曾经的老屋承载着母爱的温情,成为记忆中最美好的一部分。(2分)随着时间推移,我渐渐长大,记忆中的老屋已变得孤零残缺,背景也变得全是虚空。 当再次站在老屋面前时,深爱着自己的母亲已经不在,快乐的童年也远去,老屋已不是原来的老屋。(2分)文章表达了对母亲深深的思念以及物是人非的迷惘和感伤。(2分)(共6分) 七、24.【审题导引】 本题便于联系生活,但难点在思辨。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需要有清晰的认识与有分寸的表达:(1)“放下”的意思是放弃或停止,可以是已拥有的弃之不顾,也
- 8 -
可以是停止正在做的或追求的东西;(2)“不放下”意味着不抛弃,不放弃,更是坚持、执著。可以是客观要求的“放不下”,也可以是主观上的执著追求。至于“放下”或“不放下”的对象,可以是物质层面的,更可以是精神层面的。局限在思维,限于个人小视野,限于社会负面事例,限于就事论事„„这些表现在立意上会有等差,是评判的重要依据。
可从正面立意,亦可从反面立意,亦可正反结合辩证论述。正反结合者,如能正确指出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有辩证的分析,得分则可能也较高。
论述时,要避免偏重于感性的抒发,不能做深入说理;或者缺少切题意识,不能从题目或材料切入,上来就谈要“放下”或“不放下”,但具体放下什么,不放下什么,则语焉不详。
- 9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