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 峰
一、走出教室,利用室外情境。
传统教学以课堂教学为主,在教学改革高速发展的今天,我们的教学应采取多种形式、在各种阵地上开展。我在低年级语文教学中,曾尝试把学生带出教室,走进大自然,充分利用大自然的情景来为教育教学服务。
在教学二年级语文《秋游》一课时,讲到“天空中的云,有的像„„有的像„„”我带领学生走出教室,在操场,让学生对天上的云进行观察。当时天空晴朗,天空中飘着几朵白云,与课文中的情境差不多。学生一边观察,一边想象。抢着要告诉老师,这朵云像牛,那朵云像羊;这朵云像兔子,那朵云像熊猫;这朵云像一只鸡,那朵云像一棵树„„ 学生发言非常积极。然后再领学生进教室,进行课文的学习。由于学生有了直接的体验,对课文中的内容不但理解得透彻,而且朗读得特别有味儿!这里,我利用大自然的情境,为学生创造了一个愉快的学习环境,让学生从自己的观察中得到了体验。 二、动手操作,增强学习体会。
低年级学生对于感性、具体的事物非常感兴趣,而对于抽象的事物就不会太喜欢。二年级《动手试一试》一文,记述的虽然是一件事情,但事情的起因、发展、结果,却是很难去理解的。为此,在上课时,我借助课文中的实验,进行了一场真实的实验,让学生免去了分析的过程,而只需进行观察与思考。先端出满满的一杯水,放入一个石子,让学生看有什么事情发生。学生都很认真观察,发现水漫了出来。然后我问,如果放进去的是金鱼,水会漫出来吗?有的说会(已经看过而且已理解课文),有的说不一定(还没有看课文),有的肯定的说不会(看了课文,但还没有理解课文)。于是我现场实验,将带来的一条金鱼放入水中,让学生观察。结果水也漫了出来。然后导入新课。 这一个环节,对于理解能力比较差的学生来说,无疑是“雪中送炭”。而对于全体学生来说,都是一笔不小的收获。由于已经知道答案,而且是看着实验知道的,学生对于后面的学习就顺利多了。
三、借助教具,创设对话情境。
小学生都非常喜欢童话故事,对于课本上的几篇寓言故事,也是情有独钟。
在这些课文的教学中,导入和学习时,学生是非常感兴趣的。如果在朗读时,仍能使学生保持一种十分兴奋的心情,无疑是十分有利的。而分角色朗读,就是一种很好的手段。我在指导《狼和小羊》的分角色朗读时,提前让学生准备了头饰(狼、小羊),让学生到讲台边来表演。由于头饰渲染了气氛,学生们都格外的激动,争先恐后来表演、朗读,甚至有的学生将对话背了下来。在这一教学环节中,我抓住了学生的心理特点,充分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利用道具,为学生创造了良好的学习氛围,使学生学得开心、读得开心、演得开心。创设良好的情境,不仅使学生学习得更加有趣,也使教学变得更为有声有色。在教学中,要适时、适量地为学生创造各种情境,使他们能在一种轻松、活跃的氛围中,学有所得、学有所获。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