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磨课的目的是为了解惑释疑

磨课的目的是为了解惑释疑

2024-01-18 来源:乌哈旅游
磨课的目的是为了解惑释疑

——估计费用一课磨课活动发言稿

教材内容:北师大版小学数学第十册第六单元第79至80页。 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实践与综合运用领域内容。数学与购物旨在综合 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实际问题,感受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教材设置了一家人去超市购物的情境,提供了所购物品的价格表,旨在激发学生的兴趣,进而提出“估计要花多少钱” 这个问题,要求学生根据提供的信息解决问题,探索估算方法,培养估算意识。教材中提供了五种不同的估算策略,其目的 有二,一是对常见的估算策略进行总结;二是让学生根据问题的需要,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接着,通过试一试的三道生活化习题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让学生在解决生活问题的过程中,感受到估算在生活中的应用。 估算的思想一直贯穿于小学数学的教学中,学生通过前几册的学习,对估算的意识, 方法和应用有了一定的认识,本节课的内容是“估计费用” ,是在学生已有知识的基础上, 进一步对估算策略的总结,并根据解决问题的需要,选择合理的估算策略。 学情分析:

学生在小学一年级,就学习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很多这样的估数练习,在三年级又结合整数乘除法的计算估算乘积与商的大小,到了四年级,又结合循环小数渗透了估算的一些方法。到了5

年级,估算对学生已经不陌生了。关于为什么要估算、怎么估算学生都积累了一定的经验。关键是在具体的环境中,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估算能力的发展有待进一步提高,感受估算策略的多样性。另外,把估算的范围从整数的估算、小数的估算推广到分数的估算。 教学目标:

(1) 对常见的估算策略作总结,体验估算策略的多样性。 (2) 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了解并选择合适的估算策略,发展估算意识。 设计理念:

(1) 注重新课标理念的体现,教学中以学生为主体,激发学生主动参与,力争不同的学生有不同的收获 ;

(2)尊重学生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知识经验,充分的让学生自主学习。

教学重点: 让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选择合理的估算方法。 教学难点:体验凑整是估算的基础。 教法:尝试教学法与自学辅导法相结合。 学法:自主尝试,讨论交流。 教学过程:

根据以上理念,我设计以下四个教学环节: 一、 情境导入,自主提问。

由学生熟悉的情境,激发学生自主提问。模拟妈妈与收银员提问,顺势揭示课题“估计费用”。 这一环节的计利用教材原有的情境,贴

近学生生活,从学生的经验出发,让学生体会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后面的学习创设一个平台。 二、 尝试交流,探究新知。

活动一——独立尝试,汇报交流。借助一份作业纸,让学生直接在作业纸上写出自己的估算方法,然后在投影仪上直观呈现,让估算策略来源于学生。学生独立尝试,自己讲解估算思路,给估算方法取名。在与同学交流的过程中回顾已知的估算方法,充分展示学生已有的知识基础与基本经验。

活动二——阅读教材,充实策略。

在自主尝试之后,回过头来阅读教材,思考淘气一家的估算方法有哪些不同?充实策略,体验策略的多样性。在了解策略具有多样性后,反思这些不同的策略有什么联系。体验估算的基础,目的都是为了凑整。与笔算相比,估算更快速,逐步逼近准确值,却不是准确值。结合具体的情境,选择是往大估还是往小估,或者是贴近准确值去估。从而在已有知识基础上迁移,完成估算能力的提升。 三、 学以致用,估算演练。

综合实践重在应用。所以本课的落脚点也是立足生活实际,应用估算策略解决问题。估算演练环节从针对性、多样性、层次性三方面入手。①电影院有21排座位,每排26个座位,500名学生去看电影够坐吗? ②木桥承重500千克,如果每个小学生26千克,21个小学生能一次全部通过木桥吗?

③每千克牛排12.60元,店主说2千克排骨需要26.20元。店主算得

对吗?

④每件卫衣55元,春季服装八折销售,爸爸带50元够吗? ⑤李阿姨在超市买了2袋米(每袋35.40元)、14.80元的牛肉、6.70元的蔬菜和12.80元的鱼。李阿姨带100元,够吗? ⑥6千克苹果41.98元,平均每千克苹果大约多少元?

巩固应用第1和第二题最简单,是对整数乘法的估算,意在让学生体会不同的情境,同样的估算方法,估算的结果也不一样。所以,估算一定要结合具体的情境来估。估算的第3和第4题,是把整数估算拓展到小数与分数领域。第5和第6题重在同一情境,而估算方法却可以多样性。以第6题为例:41.98÷6有如下不同的估法: ① 41.98÷6 往大估把算式估作42÷6=7 ②41.98÷6 凑5法与凑10法结合把算式估作40÷5=8 ③41.98÷6 只用凑10法把算式估作40÷10=4很明显第一和第二两种方法估算的结果和准确值比较接近,和生活实际误差小大家比较认同。可是第三种方法估算理由虽然也很充足,但是与实际结果误差大。作为一个售货员,你肯定不会向顾客这样介绍苹果的单价。因而,纵然估算的方法很多,结合具体的情境,合适的方法才是最好的。

这样编制习题,由易而难,层次性清楚明白。针对本课重点,结合具体情境选择合适估算策略,针对性也很突出。至于策略的多样性,大家一看就明白,就不用赘述了。

四、学后反思,总结提升。

本课环节4,是课堂的一个常规活动,重在训练学生反思的能力,让学习有始有终,积累一些数学学习的方法,体验学习成功的快乐。这不是本次研讨的重点,所以暂且略讲。 磨课时的思索:

当按着上面的设计思想修改完初稿后,我心中仍有一些困惑。估计、估算、估测这三个词有什么联系?它们之间是怎样的从属关系?我们平时说得直觉估计与估算、与目测之间又有怎样的渊源?越研究,并觉得困惑越多。解决一个,又滋生了另一个。才觉得微观与宏观真的是相互依存,相互发展演变。本来是一个课时的教学设计,如果认真研究,你也能写一本书。不同的人,又能从不同的角度写成不同的书。比如张丹教授与任景业老师关于课标分别的解读。同是一棵树上长出的叶子,却姿态万千,风韵不同。

个人的思考很有限,敬请网友们专家们各抒己见,发表高见,共同研讨,澄清我们心中的困惑!

什么是估计?详细解释:根据情况,对事物的性质、数量、变化等做大概的推断。(百度搜索)

什么是估算?估算是根据具体条件及有关知识对事物的数量或算式的结果作出的大概推断或估计,根据具体的情境或者方法推算结

果,但是它有一个算得过程。(百度搜索)

什么是估测?个人理解,估测也属于估计的一种,但是它不需要计算,只是一种目测或者心测,根据平时积累的经验或者平时建立的数感或者几何直观进行合情推理,属于直觉估计的一部分。(个人愚见)

2012/5/7

写于周矶逸夫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