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汉江流域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汉江流域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20-11-16 来源:乌哈旅游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1.2012,18(10) 185 汉江流域暴雨天气气候特征及其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吉 波 刘 凯 陈 平 (1枣阳市气象局,湖北枣[ ̄N441200;2襄阳市襄州区气象局) 摘 要:通过分析暴雨的发生发展条件以及暴雨的天气类型,对汉江流域暴雨天气气候特征以及农业生产的影响 进行了研究,以期为当地防灾减灾提供参考。 关键词:暴雨;农业生产;汉江流域 中图分类号P4 5 8.1 21.1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 1 007—77 31(2 01 2)1 0-1 8 5-002 按照中央气象台的规定,当日降水量达到或超过50ram 的降水称为暴雨。中国是个多暴雨国家,既有持续性暴雨, 也有突发性暴雨。中国的暴雨又是多种多样的。虽然暴雨 发生的基本的水汽条件、辐合条件和动力条件等大致相 导致暴雨天气。汉江流域梅雨锋暴雨的特点是降水稳定、 降雨持续时间较长、暴雨频数高,而且雨季很长。比如1998 年汉江利于的特大洪水就是由于梅雨锋暴雨导致的。汉 江流域的梅雨锋暴雨一般持续3—7d,最长的也可达到 8 lOd。暴雨笼罩面积较大,相应的总降雨量可能高达 同,但具体到各个地域其差异又十分明显。通常暴雨的发 生与暴雨极值、强度、暴雨区笼罩面积、持续时间、发生季 几百亿m 。而且汉江流域的梅雨锋暴雨受季风进退影响明 显。在5月下旬至6月上旬,暴雨带的位置稍微偏南;到6月 节、出现频数、稀遇程度以及与暴雨天气系统的关系等密 切相关。研究暴雨的天气气候特征,对于总结历史经验教 训,加强对暴雨发生条件和天气一动力过程的认识均有重 要的意义。汉江又称汉水,古称沔水,与长江、黄河、淮河 一上甸甸雨带向北推进汉江流域。到6月的中下旬和7月上中 旬,是汉江流域暴雨发生概率最大的时期。 1.3常见环流形势 总的来说,汉江流域发生暴雨的天气系统有:高空槽、 道并称“江河淮汉”。其流域面积高达15万km ,范围包 括鄂、陕、豫、川、渝、甘6省市的90多个县市。汉江流域以 秦岭和伏牛山为界分界,西南是大巴山和荆山。由于汉江 流域属亚热带季风区,当地气候温和湿润,年降水量高达 800ram,暴雨天气过程更是时有发生。分析汉江流域暴雨 切变线、低涡、锋面、台风、赤道辐合带与低空急流、中层 气旋、积雨云、热带云团和强对流活动等中小尺度天气系 统。通常,当汉江流域发生暴雨时,一般处于较为稳定的大 尺度环流形势之下。一般在海平面平均等压面图上可以发 现,在贝加尔湖附近有一个稳定的高气压区存在,而从日 天气气候特征对于气象防灾减灾及气象为农服务均有重 要的现实意义。 本海一直到西太平洋也是一个稳定的高压坝,尤其是日本 海的高气压在暴雨期间对于阻挡系统快速东移,维持形势 稳定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有时,在日本南面海上可能存 在移动缓慢的台风或者低压区,而我国东南沿海处于高压 脊区的控制范围。汉江流域正好处于上述3个高压系统中 间,这一条东北一西南走向的狭长低气压带也是暴雨发生 的最利于区域。汉水流域的暴雨发生时,往往有西风槽和 切变线配合;此时,汉水流域恰好位于南亚高压中心的东 北侧强辐散区域;统计表明,850hPa水汽输送强度变化和 雨势强度与汉水流域的降水量有很好的对应关系:而汉水 上游的西风槽前正涡度可以很好反映西风槽的变化,并且 1汉江流域暴雨天气气候特征 1.1暴雨的发生发展条件 汉江流域发生暴雨,除了要满足凝结核、冰晶、碰并等 微观物理条件外,还需要有充沛的水汽条件、强烈的上升 运动、持久的作用时间。虽然大气中水汽含量越高,越有利 于暴雨的形成,但水汽只是出现大暴雨的必要条件,充分 的水汽条件还必须有充分的水汽供应。降水持续时间长是 暴雨(特别是连续性暴雨)形成的重要条件。降水持续时间 的长短,影响着降水量的大小。有利的地形:暖湿气流遇到 山脉和丘陵被迫抬升,构成暴雨形成的有利条件。而暴雨 发生时,汉江流域内的植被,特别是森林植被,可以起到蓄 水、保水、保土的作用,对削减洪峰流量、增加枯水流量均 有重要作用,还可导致河川径流的年内变化趋于均匀。 1.2暴雨分型 正涡度值越大,造成汉水流域的降水量也越大:在风速辐 合区十分影响的时段,低层辐合和高层辐散的散度场能够 较好配合降水的繁盛,而活跃的垂直上升运动为汉水流域 的暴雨发生提供了动力条件。 夏季在汉江流域一带由于锋面活动和气旋活动经常 2汉江流域暴雨天气对农业的影响 收稿日期:2012—04—16 作者简介:吉波(1981一),男,湖北枣阳人,本科,助理工程师,从事气象服务工作。 186 安徽农学通报,Anhui Agri.Sci.Bul1.2012,18(10) 暴雨主要通过改变下垫面条件直接或间接地影响径流 3结语 总的来说,汉水流域是一个容易发生暴雨的地域,而由 于暴雨引致的洪涝及次生的地质灾害对当地的农业生产 和人民生命财产会产生严重的威胁。了解当地暴雨天气的 的数量,进而间接对农业产生影响。暴雨发生后大量的降 水在短时间内汇入河槽形成的特大径流对农业的影响最 为严重。由于汉水流域恰好处于长江中下游,因此地表径 流十分丰富。1998年的特大暴雨更是导致汉水流域发生 气候特征,对农业的防灾、减灾可以提供了有力的科研支 撑。 了十分严重的洪涝灾害。汉江流域农业十分发达其中江汉 平原是我国著名的商品粮基地,有鱼米之乡的美称,是我 参考文献 【11李向红.华南前汛期大范围暴雨的合成分析【J].广西气象,2001 (2):1—6. 国最重要的粮食棉花产区。当地的主要农作物有水稻、小 麦、玉米、棉花、油菜、烤烟和蓖麻等。汉水流域的暴雨容易 导致农田的洪涝灾害,使农作物受灾严重,往往造成农作 [2]叶海平.肇庆市冬季暴雨的气候统计浅析[J】.广东气象,1999(1): 8-9. 物的成灾面积广,粮食、经济作物等减产严重,持续时间较 长的暴雨甚至能导致农作物绝收。 (徐爱民编、校) (上接1 79页)生产绿茶的茶园可适当提高氮素的比例,生产 红茶的茶园可适当提高磷、钾素的比例。 1.3重施基肥,分期追肥 水处”)开沟,沟深20cm。安徽江北茶区冬天冻土比较厚,基 肥要深施严盖。对于幼年茶园,基肥要施在根系集中层以 下;对于成年茶园,基肥要深施 ̄1]20cm以下,可诱导根系向 深度生长。 2.3追肥 农谚道“基肥足,春茶绿”,基肥要足、追肥要速才能满 足茶树生育特性。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磷钾肥在茶季 结束后一次施用。追肥以速效氮为主,一般都采用高浓度 追肥应以速效氮肥为主,并根据不同的土壤和茶树类 型,在必需的情况下适当配施磷、钾肥以及微量元素肥。安 徽省茶区辽阔,气候条件和地形地势差异较大各季茶产量 比重不同,因而追肥分配比例有很大差异。一般追肥次数 为2~4次,追肥时间一般第1次在在3月上、中旬,有的地 区称“催芽肥”,第2次在5月中、下旬,第3次在6月下旬至7 的尿素或腐熟人粪尿,配合每轮芽梢发育作为催芽用肥。 1.4掌握肥料性质,做到合理用肥 不同的肥料种类其肥效均不相同。有的肥效有快慢之 别,有的易于挥发,有的易引起肥害,有的不能混合施用 等。所以在使用时,数量、方法、时间均有不同要求,否则将 影响施肥效果。 月初,第4次在8月上、中旬。每次都结合茶园耕锄施入。追 肥不宜过多,每667m 施15~20kg纯氮。 2.4叶面施肥 2施肥方法 2.1底肥 茶籽播种或茶苗移栽定植前施用的肥料称之为茶园底 肥,主要作用是增加土壤有机质,改良土壤的理化性质,促 进土壤熟化。施底肥一定要施深、施足、施好,这往往是优 质高产的关键措施。 2.2基肥 叶面施肥一般以氮肥为主,也可与其他营养元素混合 施用,但应采用较低浓度,应在茶树地上部生长期间1芽1 叶开展至1芽3nf期间施用效果最好” 。一般在傍晚喷施或 选择阴天喷施为宜。 2.5茶园绿肥 茶园地上部全年生长停止后施用的肥料称之为茶园基 肥,主要作用是为茶树秋冬季根系活动和翌年春茶萌发提 供营养物质和改良土壤理化性状。 2.2.1施肥时期安徽省茶区,茶树地下部在9月下旬至11 月上旬处于生长活跃阶段,因此基肥要在9月底至10月底 施下,一般不宜迟于“小雪”。若土壤入冻后开沟施基肥,会 在新建的幼年茶园和台刈后1 2年的丛植茶园,行 (株)距大,空隙多,可作间作绿肥。间作茶园绿肥可以提 高土壤有机质和含氮量,还可以改良土壤理化性状和减少 土壤冲刷和水土流失,高秆绿肥能起到遮阳、降温和改善 茶园气候的作用H】。安徽江北茶区茶园间用冬季绿肥能提 高地温、减少茶苗受冻率。常见的茶园绿肥有紫云英、金花 造成冻害,影响第二年的春茶产量。 2.2.2数量和品种根据安徽省大多数优质高产茶园的施 肥经验,一般采用饼肥和堆肥或厩肥的混合肥,再掺合一 菜、苕子、蚕豆、豌豆、豇豆、绿豆等。 参考文献 【1]庄晚芳.茶树栽培学【M].(第二版).北京:农业出版社,1978:199- 205. 些速效化肥。每667m 施菜籽饼100~150kg,掺合25kg过 磷酸钙和15kg硫酸钾。土壤有机质含量较低的茶园,以混 [2】李文金,杨普香.生态平衡施肥与有机茶生产[JJ.茶业通报,2004 (3):117—118. 合施用饼肥和堆肥、厩肥为好,再适当掺合磷、钾肥。 2.2.3施肥深度和位置茶树根系水平分布与树冠幅度有 一[3]方世辉,费明煦,胡淑霞.茶叶生产技术【M】.合肥:安徽大学出版 社,2002:23—34. 定的相关性,随着树龄增长,根系不断向四周和纵深伸 展,在正常情况下,根系的水平分布范围稍大于树冠的扩 张面p】。基肥的位置应在树冠边缘垂直下方(俗称“树冠滴 【4】张修林.赣北茶区施肥存在的问题及建议fJ】.蚕桑茶叶通讯,2003 (徐世红编、校)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