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关于《诗经》的探讨

关于《诗经》的探讨

2023-10-14 来源:乌哈旅游


浅谈《诗经》的诗

击鼓其镗,踊跃用兵。土国城漕,我独南行。 从孙子仲,平陈与宋。不我以归,忧心有忡。 爰居爰处?爰丧其马?于以求之?于林之下。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于嗟阔兮,不我活兮。于嗟洵兮,不我信兮。 ——邶风.击鼓我想从出自《诗经》的这样一首诗

歌开始。

因为那样一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真的太深入人心了,仿佛那代表着最美好的誓言和寄托。而当我们深入思考这首诗歌的时候,我们会发现它并不是那样,至少不如我们想象中的那么美好。

“国内在励兵秣马,我却随军向南,去联合陈和宋。战事已停却把我们留了下来。没有栖身之处,战马也离我而去。面对生死的两情相悦,至今仍记得你的誓言:一辈子握住你的手,陪你到老。可是这样的阔别真的不如死了的好。可恨啊,一切都成了空谈。”这大略就是这首诗歌的意思。

可见,我们往往传诵的都停留在文字的表面。古今三千年来,应该有无数人从中读出不一样的味道,从而流泪。这哪是什么美好的爱情呢!男人上了战场,在王的旗帜下。女

人就只能孤苦地在家等着,为了一个几乎不能实现的梦想。终于,她如飞蛾扑火一般,在等待无果后和他一样死在距离彼此遥远的角落里。

我猜想,这该是一个无名的战士,在夜深人静的夜晚,想念这家乡的她,不自禁地唱出的反战诗吧?

由此,我们应当深入了解这些诗歌的背景和故事才能体会到其中的意义和那些很少留下姓名的人的心情。

孔子说:“诗三百,一言以蔽之,曰思无邪。”我们也看出,其实《诗经》是这样一部抒不平之怨,达教化之用的典籍。善良的人可以感发认得善念,恶毒的人会惩创人的意志,而《诗经》的最大的作用大概就是端正人的性情吧。

最重要的是,我认为《诗经》绝对是一部高贵的歌集,一部典雅的诗集。先秦时期,贵族主要的歌咏都收集于此,也是士大夫所好。我们千万不可肤浅地将其理解为贩夫走卒在市井的歌谣或者男女在勾栏的风花雪月之语。

为什么这么说呢?《诗经》的年代是在两千年前,纵贯五百年。两千多年以前,文字只是掌握在少数人手里,教育业局限在少数贵族家庭。我们有理由相信,普通百姓常年劳作,基本没这等闲情逸致吟诗作赋。

但是我们又不能有这些诗歌与平民无关的理解。那个时候的民众是没有阶级观念的,劳作是先民共同的义务。而人们把自己的的命运寄予在天子身上。因为我们大致可以这样理解,天子带领的士大夫用他们的文字记录了先民的生活。这样,或许更适合我们去研究这样的著作。

公开说“风”、“雅”、“颂”为诗的三体(即文学体裁),“赋”、“比”、“兴”为诗的三用(即表现手法)。“风者,民俗歌谣之诗也。雅者,正也,正乐之歌也。言今之正者,以为后世法。颂者,宗庙之乐歌。”

鉴于篇幅的关系,这里只说说我最感兴趣的“风”。西汉时,教授《诗经》的鲁、齐、韩、毛四家,独独“毛诗”比其他三家晚成,而且用的秦汉之前的文字讲授。奇怪的是,前三家的作品均已失传,流传下来的我们今天看到的版本反而是“毛诗”。

“毛诗”说,风者,风也,教也。以已动之,教以化之。

《诗经》除豳风、周南、召南外,还有邶风、鄘风、卫风、王风、郑风等等十二国风,共计十五国风,即不同地区的十五国。

《诗经》中的诗歌,涵盖的方面实在是多,不胜枚举。

如《王风. 君子于役》:

君子于役,不知其期,曷其至哉?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 君子于役,如之何勿思! 君子于役,不日不月,曷其有佸? 鸡栖于桀,日之夕矣,羊牛下括。 君子于役,苟无饥渴! 描写了一个丈夫出征的女子,看似安静地生活着,却无时无刻不在强烈地思念着。大概女人天生就有那样的母性,浓到化不开。在那样“鸡栖于埘,日之夕矣,羊牛下来”的黄昏下,我们可以联想到那样对于战争和剥削的怨恨,还有为丈夫设身处地的牵挂和担心。

在徭役成为破坏家庭的罪魁祸首年代里,女人是最大的牺牲品。可就算这样,女子还是守候着,日日奔波与农牧之间。

再如《秦风.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王于兴师,修我戈矛。与子同仇! 岂曰无衣?与子同泽。王于兴师,修我矛戟。与子偕作! 岂曰无衣?与子同裳。王于兴师,修我甲兵。与子偕行! 常年的征战,将士们连衣服读来不及备齐。但是,战场上的秦人们早已习惯了厮杀,在寒冷的夜晚,战友之间共盖一条战袍取暖。那样的一种对远征、对胜利的渴望,是任何困难都阻挡不了的。

我甚至认为“与子同袍”,是完全可以和“执子之手”相媲美的境地。这种男人之间的战友情,更多的时候比男女间的性爱要刻骨的多。大丈夫为国为家,同仇敌忾,这正是《无衣》等许多同种诗歌所要表达的意思。

再如《周南.关雎》:

关关雎鸠,在河之洲。窈窕淑女,君子好逑。 参差荇菜,左右流之。窈窕淑女,寤寐求之。 求之不得,寤寐思服。悠哉悠哉,辗转反侧。

参差荇菜,左右采之。窈窕淑女,琴瑟友之。 参差荇菜,左右芼之。窈窕淑女,钟鼓乐之。 这算是能让人报之一笑的爱情故事了。男子见女子一面,钟情如此,难能可贵,更有那么锲而不舍的精神。所以,这篇诗歌一般被归结为男女情爱的范畴。

孔子说:“《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如果我们把这种思想和那个时代结合起来,纯粹把它理解成一首情歌的话,则显得过于肤浅。君子之志才哀而不伤,可见这里更有君侯对贤士的渴求吧,而不仅仅是君子对淑女志在必得的感觉。

林林总总,《诗经》总能用最短小的语句表达很深刻的含义。

《诗经》对于后世的影响也是极其深远的,这里讨论一下后世对于《诗经》的传承。

我们今天研究唐宋诗词,讲究格律。而格律最早就出现于《诗经》。其中的诗歌大多为四字一句,讲究对称的美感。虽然四字一句,平仄就稍有不适,但是韵脚的出现真正地使诗歌向着规范化过度。无言、七言诗的对仗、对偶,等等都是在一代代的发展中逐步建立起来的。

另外,对于我们的日常用语、成语也有着贡献。如窈窕淑女,君子好逑、一日不见,如三秋兮、青青子衿,悠悠我心、二三其德等等。当然还有那句“执子之手,与子偕老”。

说了这么多,总之《诗经》是我国古典文化的瑰宝,在生活、政治、军事等诸多方面给予了我们很多警示和启迪。

希望我说的能让大家产生些共鸣。知心,在乎一心之闻耳。

最后还是用其中的一首诗歌结束吧。

园有桃,其实之殽。心之忧矣,我歌且谣。不知我者,谓我士也骄。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园有棘,其实之食。心之忧矣,聊以行国。不知我者,谓我士也罔极。彼人是哉,子曰何其?心之忧矣,其谁知之?其谁知之,盖亦勿思! ——魏风.园有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