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盾构工程1573法则

盾构工程1573法则

2021-07-02 来源:乌哈旅游


盾构工程1573法则

(一) “1”------1个目标:

以“依法合规、有序推进、按图施工、一次成优”体系为基础,以“精心组织、精细管理、精准施作、精益求精”态度作保证。认真做好每一个环节,最终达到设计及规范质量标准等级要求。

(二) “5”------5项制度:

1、工序负责制

盾构施工包含防水材料粘结工序、管片拼装工序、盾构掘进工序、同步注浆与二次注浆工序,每道工序设置一名工序负责人,并明确工序负责人的责权利,以便更深入细致地进行工序的质量控制。

2、质量实名制

对每道工序的责任人进行考核,考核合格方可选聘,针对每道工序部位进行实名制跟踪,对其进行奖励和处罚。

3、交流学习制

根据施工计划,结合质量管理目标,有针对性地制定交流学习计划,定时组织现场技术管理人员以理论学习交流和现场观摩相结合的方式去相邻标段参观学习并总结研讨,如

遇现场存在的质量通病等疑难问题时,邀请专家进行指导授课。

4、样板引路制

根据“高标准起步,高效率推进,高质量达标”的建设要求,以“先策划,后实施;先首件,后推广”的施工管理理念,科学有序地推进工程标准化建设,为地铁建设树立样板工程。

5、成本考核制

根据项目管理制度,对盾构工区建立缺陷治理保证金制度,对工序负责人按照项目绩效考核办法进行奖惩。

(三)“7”------7条细节

1、线形控制

(1) 盾构姿态要确保自动与人工测量数据准确,基准点前移与复测满足技术规范要求,盾构机、管片与隧道轴线间的位置关系正确。

(2) 根据盾构机轴线对后期姿态进行纠偏,纠偏量要结合管片预排版控制合理。

(3) 掘进过程中按照“缓纠偏、勤纠偏、保头护尾”的控制原则,随时查看自动导向系统数据。

2、参数控制

(1) 合理的掘进参数组合是确保土压平衡、掘进效率、设备高效运转的根本。

(2) 出土量管理从重量和体积两方面入手,将重量、体积与理论出土量进行比较。

3、渣土改良

(1) 渣土改良要结合实际水文地质情况,将渣土改良为流塑状,可利于纠偏,当地层变化快时,需每环取样分析。

(2) 增加土舱內渣土的流动性能,避免排土不畅而导致的闭塞现象的发生。

(3) 降低土舱內渣土及掌子面土体的内摩擦角,减少对盾构机刀盘、刀具的磨损,降低刀盘扭矩。

(4) 提高土舱內渣土的可塑性,防止刀盘结泥饼现象的发生。

4、壁后注浆

(1) 壁后注浆材料的流动性、强度、收缩率、水密性及胶凝时间都是选用材料的指标,要定期检查试验。

(2) 注浆的配比可参考相似工程实例,应注意材料在搅拌时的投入顺序,水泥及膨润土的分散状态和杂物是否混入,同时注意搅拌时间及有无离析。

(3) 准确控制注浆位置、注浆压力及注浆量,并以注浆实际效果的反馈指导具体施工。

(4) 调整初凝时间和终凝强度,尽快固定管片,提供管片迎水面保护层,可每环取浆样有效分析。

5、管片选型

(1) 根据隧道设计轴线及管片预排版,通过管片型号和拼装点位的选择,做到最适合隧道线路的管片组合。

(2) 管片选型适应盾构机的姿态、盾尾间隙要求。

(3) 管片选型适合盾构千斤顶行程。

6、管片拼装

(1) 对管片进行严格验收,管片运输、搬运时要防止损伤边角和防水装置。

(2) 管片拼装符合设计要求(通缝或错缝),管片接缝间严禁夹有杂物(如砂土等),管片定位应慎重,防止接头表面碰撞和挤坏止水装置。

(3) 按组装顺序收缩千斤顶,不可全缩,当插入K型管片难以向下方错动,而端部有微上翘的倾向时,注意不要损伤管片及产生密封材料的剥离。

(4) 管片定位后,首先拧紧纵向管片螺栓,再拧紧环向螺栓,待整环拼装完成,全部油缸均匀压紧继续紧固,待下环掘进过程中,相邻5环全部再次复紧,达到设计扭矩值。

(5) 拼装管片时,接触面要严密对准,防止拼装中的管片与已有管片的转角处成点接触

或线接触状态,在受千斤顶推力时会产生缺陷和开裂。当盾构方向与管片方向不同时, 尾盾会挤伤管片,此时要瞬时改变盾构的方向,以杜绝挤压。

(6) 从下而上,封顶成环,合理使用微调油缸,使径向错台与环向错台减小,并缓慢插入K型块,保证封顶质量。

7、洞内防水

(1) 手孔及吊装孔采用的遇水膨胀橡胶圈不可漏装,必要时要采用防腐保护措施,确保洞内无渗漏、点漏、线漏情况。

(2) 密封垫表面遇水膨胀橡胶遇水和潮气会膨胀,故逢雨天或梅雨季节应覆盖,必要时在表面涂缓膨剂。

(3) 保证粘贴质量,严禁带水作业,粘贴后的止水条应牢固、平整、严密,位置准确,不得有气鼓、超长与缺口。

(四) “3”------3大反问:

1、质量管理体系是否完善?

质量管理体系完善是保证质量的根本前提,即“无规矩不成方圆”。

2、质量管理人员履职是否到位?

管理人员高度的责任心和端正的工作态度是执行的关键,监督和考核则是检验质,管

理人员履职是否到位的保障。

3、质量效果如何?

5项制度、7个细节如能不折不扣地执行到位,质量目标定会如期实现。

地铁车站质量控制1573法则

1、5、3与盾构工程相同。

“7”------7条细节:

1、主材达标,施工合格。(材料)

进场材料必须符合规范标准和有关图纸的设计要求,必须拿到有关试验报告、质量标准以确认材料的质量方可使用,确保施工质量满足规范、设计要求。

2、基面平顺,无水铺设。(防水)

1)喷射混凝土基面平整度。

2)基面不得有钢筋、凸出物。

3)断面变化或转弯处阴角应抹成圆弧。

4)防水层施工时基面不得有明水。

3、一切一磨,规范连接。(钢筋加工)

1)使用无齿锯对钢筋进行切头处理,保证钢筋头平整。

2)加工完成后,观察其外观质量,使用环通规、环止规对丝头加工质量进行检验。

3)对加工合格的直螺纹丝头使用角磨机进行丝头处理,保证丝头外观质量合格并去除毛刺。

4)直螺纹套筒进场时应有产品合格证,安装前应使用塞通规、塞止规进行检验,安装后对扭矩进行检验。

4、横纵定位,居中埋设。(止水带)

1)沿止水带纵向设置定位钢筋,定位筋与钢边橡胶止水带预留孔绑扎牢固,调直捋顺后放入施工缝;

2)横向设置定位筋,横向定位筋分上下两层,下层定位筋位于止水带两侧,两根钢筋对顶止水带,上层定位筋与纵向筋连接,防止止水带倒伏。

3)转角部位定位筋加密,纵向和上层横向定位筋在混凝土浇筑后拆除。

5、预留预埋,位置准确。(孔洞、预埋件)

1)将图纸会审、设计变更所补充修改的内容在图纸上一一标出。

2)在施工图的基础上统计预留预埋的数量、位置。

3、施工时参照土建施工图位置进行复核,以免预留孔洞、预埋件出现位置偏差。

6、整体拼装,一次成型。(大模板)

1)拼装式大模板由板面结构、支撑系统及操作平台等组成,各部件之间是采用螺栓或销钉连接固定组装的。这种大模板比组合式大模板拆改方便,也可减少因焊接而产生的模板变形问题。

2)拼装式大模板整体性好,模板受力均匀,接缝处理到位。

7、振捣均匀,养护及时。(混凝土)

1)混凝土振捣,应依据振捣棒的长度和振动作用有效半径,有次序地分层振捣,振捣棒移动距离一般可在40cm左右(小截面结构和钢筋密集节点以振实为度)。

2)振捣棒插入下层已振混凝土深度应不小于5cm,严格控制振捣时间,一般在20秒左右,严防漏振或过振。并应随时检查钢筋保护层和预留孔洞、预埋件及外露钢筋位置,确保预埋件和预应力筋承压板底部混凝土密实,外露面层平整。

3)混凝土达到强度脱模后,第一时间涂刷混凝土养护剂,保证混凝土成型质量。

2018年10月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