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2023-05-22 来源:乌哈旅游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当前大学生就业形势分析

作者:姚琨璞

来源:《成才之路》2008年第19期

大学生就业是众多媒体和社会各界关注的热点,从一个侧面折射出大学生就业对全社会的影响的广度和深度。又是一年大学生毕业就业之时,正确分析就业形势,保持冷静和理性的就业态度,提出解决就业难题的建议,成为当前一个必然而且重要的问题。

一、 前两年就业状况

1. 2006年高校毕业生就业形势

主要有以下表现:(1)毕业生人数再创新高。2006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突破400万大关,达到413万人,比上年增加75万人。毕业生数量连年创出新高,而且总量大、增幅高。(2)社会总体就业形势严峻。据国家发改委资料,2006年全国16岁以上劳动年龄人口增长达到高峰。但与前一年相比,城镇新增就业岗位约1100万个,而劳动力供给则是1400万人。(3)一些新情况值得关注。一是用人需求越来越向重点大学集中、研究生集中,一些地方院校特别是地处偏远的高校毕业生就业难度增大;二是高校毕业生“重心”下移受阻,由于下岗失业人员、中学毕业生、农民工等的抢占和挤压,一些低端岗位被多方占领;三是研究生就业率开始出现下降的趋势,把握好节奏、调整好结构已是当务之急;四是近年来待就业毕业生有增加的趋势,就业竞争越来越激烈。 2. 2007年的就业状况不太理想

2007年全国普通高校毕业生人数达到495万,比2006年增加82万,同比增幅达19.9%。由于解决国有企业下岗失业人员历史遗留问题的任务仍然很重,新成长劳动力已进入高峰期,特别是高校毕业生近年增量多、压力大,整个就业市场需求岗位的总体状况相对趋紧,至今仍有一百多万没有就业。首先,从国际形势看,国际贸易摩擦影响就业。我国已进入国际贸易摩擦高发期,对我国产品的反倾销已从发达国家扩大到发展中国家,产品从纺织品扩大到电子、五金和机电产品。其次,人民币升值也对国经济增长将产生重要影响,由此波及许多出口行业的经济不能高速发展,进而影响这些行业需求大户减少了高校毕业生的需求。再次,结构性矛盾依然存在。从地区分布看,东部省市吸纳了全国50%以上的高校毕业生,西部省区接收高校毕业生的比例不足20%,东部需求旺盛、西部需求不足和“孔雀东南飞”的现象依然存在。从学历层次看,高职高专毕业生仍然是就业的难点和重点。从学科专业看,工科和应用性较强的学科专业就业形势较好,而一些“时髦专业”和文科专业就业出现困难。专业趋同现象和学校的知名度,对高校毕业生就业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二、 2008年的就业形势分析及建议

1. 2008年就业难的表现

2008年高校毕业生将达到559万,2008年比2007年增加64万人。因此,今年就业难将会有以下表现:第一,供需差别进一步加大。第二,用人单位选材要求高,造成应届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由于大学生多的原因,好多企业不愿意招聘应届毕业生。尽管企业的栋梁和骨干全是大学生,企业的发展离不开大学生,但是,一些企业每年基本上不要应届大学生。第三,专业相同的人多,热门专业人才过剩。近年来,一些工科院校和具有专业特色的学校追求综合发展,纷纷上马热门专业,致使这些专业的毕业生就业难度加大,2008年也比较明显。第四,整体大学生薪酬逐年降低使学生不愿就业。关于大学生薪酬期望值的问卷调查结果显示,有66.4%的本科毕业生希望自己的月薪在2000元以上,市场只给1700元/月。第五,缺乏工作经验。大学生求职中遇到的最大困难是“缺乏工作经验”。我国的教育体制多年来按照一种模式培养人才,专业设置脱离社会需求,不注重学生实际能力的培养。大学生有的是专业知识,缺的是良好心理素质、礼仪和法律观念,大学里有的是教授,缺的是“教练”。 2. 就业建议

从以上的分析我们可以得出结论,2008年就业依然不容乐观,对此状况提出以下建议: 第一,转变就业观念:先就业,后择业,再创业。在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的今天,经济社会发展的事实越来越证明,一个人不可能终身从事一种职业。因此,具有高附加值人力资本的高校毕业生没有必要刻意追求一时的“完美”,完全可以先就业,然后在职业发展中选择从事的专业,进而在不断积累中成就自己的事业。在鱼和熊掌不可兼得的情况下,最好还是先落实个单位,然后再根据情况伺机而动。当然,一个重要的前提是,必须处理好与已签单位的关系,并能够承受违约引发的责任。

第二,正确分析自我,抓住时机,当机立断。当前,很多毕业生还在左顾右盼、犹豫不定,有的学生手中有几个选择但迟迟不签约,总希望奇迹在明天出现。岂不知,用人高峰稍纵即逝,在毕业生供给充足、社会需求呈现买方市场的态势下,好的用人单位不可能在一个需求周期内两次或多次到同一个学校去,更不可能苦苦等待你迟来的回复。所以,建议目前有就业意向的同学尽快签约。当然,实在不理想的也不要强人所难。

第三,学会全面撒网、重点捕鱼。还没有找到工作的毕业生,就业信息是最重要的。一方面,要尽快与学校就业部门联系,取得主渠道的帮助和支持;另一方面,要充分利用“地缘、血缘、学缘”关系,发动老乡、亲友、同学(校友)找信息;网上信息也是重要渠道之一。在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有目标的情况下,要重点“捕鱼”,在没有目标的条件下,可以有选择地全面“撒网”,甚至“有枣没枣打一竿”。但是必须准备好自我的知识储备和基本素质。

第四,放下骄子的姿态,从基层工作做起。大众化教育必然导致大众化就业,高校毕业生已不再是“象牙塔”里的“阳春白雪”,这种转变促使高校毕业生在享受大众化教育成果的同时也肩负着就业阵痛的压力。于是,不就业族、考研族、创业族、打工族、出国族纷纷出现,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越来越多样化、多元化。因此,高校毕业生不仅要能承受“治国平天下”的重任,更要能够忍受“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痛苦。在激烈的就业竞争中,理想的职业固然重要,但在没有更好选择的前提下,暂时屈就也是权宜之计。2006年6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意见》,从制度层面上固化了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的渠道和途径,标志着引导和鼓励高校毕业生面向基层就业进入全面推进的新阶段。这是党中央、国务院从全局和战略的高度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是事关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事关青年健康成长、事关和谐社会建设的重要工程,毕业生应抓住机遇,乘势而上,勇于到基层锻炼成长,善于在艰苦、复杂的环境中脱颖而出。 (河南省统计局)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