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级:06201
姓名: 张文金
专业: 道路桥梁工程技术
指导老师:武心婷
南京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公路工程系
实习的目的和任务
(一)目的
公路施工技术是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根据该课程的特点专门安排了施工现场实习。通过公路施工现场的感性认识,增进对公路施工工艺、施工质量控制要点的理解;通过对施工现场的新技、新工艺、新材料的认识,补充丰富课堂理论知识,使学生了解施工技术未来发展的方向。更重要的是,希望能够通过实习,激发学生对公路桥梁工程专业的热爱,为将来投身到路桥建设的浪潮中做好准备。
(二)任务
实习过程中要求认真听施工技术人员和教师的讲解,结合课堂学习的知识,理论联系实践,积极地提出疑问,主动地向现场施工人员请教,及时记录和整理当天的所见所闻及所感。要求每一位学生详细记录实习过程中的所见所闻,极其自己对实习的思考和体会,并整理成实习报告。要求实习报告的条理清楚、字迹工整,并能明确地反映本次实习的收获。
英达热再生公司—沥青路面热再生技术特点、施工工艺
沥青路面再生利用,能够节约大量的沥青、砂石等原材料,同时有利于处理废料、保护环境,具有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利用技术是一种具有国际水平的高等级技术,采用就地加热、翻松、搅拌、摊铺、压实等连续作业,一次成型新路面。当沥青路面表面层出现裂缝、泛油、磨损、车辙、坑槽等病害或路用性能下降,路面的损坏程度还没有波及到基层时,都可以采用这种维修方法,使用先进的现场热再生机组,就地加热旧路面,耙松、收集旧料,增加适当的新拌沥青混合料、再生剂进行机内热搅拌,随即摊铺,熨平,辗压,即可快速开放交通,是一种连续式的现场热再生作业方式。根据英达公司提供的资料,其“修路王” 现场热再生修补方法与传统方法相比,修补时间可节省5/6,作业人员节省1/2,旧路用材料完全利用,新沥青混合料用量可节省1/2。因此,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方法在近几年的沥青路面养护中得到了相对更为广泛的应用。这种方法施工简单方便,多用于基层承载能力良好、面层因疲劳而龟裂的路段,特别适用于老化不太严重,但平整度较差的路面。
hm7—trk加热王hm16—ttr加热王 沥青路面现场热再生方法的主要特点是:
(1)任何直接重铺或铣刨后再填补的工程都可以用热再生的方法,旧路面混合料就地再生利用,不需要搬运废料过程及废弃物堆放场地。
(2)能保存骨料的的完好,保留沥青的组成及性能,100%地利用旧料。而传统的工厂再生法只能利用40—50%旧料,新的设备能够产生更高质量的沥青,它和新的沥青混和料具有一样的生命周期。
(3)不受大的交通流量的限制,与以前的维修方法相比,影响交通及沿途居民的程度小,施工结束就可以开放交通。
(4)施工产生的振动、噪音比其他施工方法小,有利于环保。
(5)此维修方法是以路面面层为施工对象,适于基层承载力良好,因面层疲劳而龟裂,车辙,破损的路面。损坏波及到基层以下时,原则上不适用,或必须首先对基层进行处理。现场热再生一般不能纠正属于结构上的破坏。
(6)现场热再生不能修复位于沥青层以下较深位置的伸缩裂纹,可以达到最大深度为50mm的位置,在某种情况下,可以达到更深的再生深度。
(7)在实行现场热再生方法前,路面上的大量冷混合料补丁,喷涂补丁,必须除掉。
(8)此方法是在路上加热旧路面,容易受特殊气温的影响,寒冷季节一般不宜施工,天冷以及雨天时效率将有所降低。
现场热再生施工的主要设备是热再生机组,其中关键部分主要是加热板,它要提供高效的辐射热能,对旧路面加热既要时间短、并达到一定的深度;又不能过热,使沥青老化,失去再生的意义。
根据大量的应用经验,采用现场热再生方法施工,路面的厚度、路面的类型、交通负荷、以前的维修处理、路面现有条件和周围的环境温度必须都被考虑。其中新加沥青、再生剂与旧混合料的均匀充分融合是关键问题,在设计施工工艺中应充分考虑拌和机械设备。
英达热再生技术的应用
高淳、吴太璐拓宽改造工程—路床、底基层施工
1.原地基处理公路拓宽工程与新建工程一样,原地基的草皮树根、地表松散的腐殖土要全部清理干净水塘路段清淤要彻底;表层软土(厚度1m~3m)可根据施工季节和周围地表水系和地下水位高低等因素,换填不同的优质路基填筑材料,如石灰改良土或石料含量80%以上的碎石土。地质不良的软土地段应根据地质资料采用有利于加快地基固结沉降的设计施工方案,有效减少工后沉降。
2.路基填筑。(1)路基填料控制。公路拓宽工程一般是在维持交通的基础上进行实施的,原老路部分还需承担正常的交通,虽经部分分流,但交通量仍然比较大,且重载车辆多,工期要求比较紧。为确保工程质量,近几年实施的扩建工程,路基填料一般采用石灰改良土,效果比较好。对路堤较高、原地基容许承载力差的路段也可考虑采用轻质路基填料(如粉煤灰)以减轻路堤自重,减少土基荷载。选用优良的路基填料对提高路基强度和稳定性十分重要;(2)结合部碾压控制。为加强新老路的结合,提高路基的整体强度和稳定性,在老路边坡应采用开挖多层台阶方式衔接,结合部必须碾压到位,如大型压实机械无法压到边,就要用小型振压设备压实,确保拓宽路基任何部位压实度均符合要求;(3)施工节奏控制。土的固结随时间的延长而逐步完成。因此路基填筑速度的控制对控制地基沉降并最终有效控制路面纵向开裂十分重要。有时根据需要,在路基填筑完工后增铺临时简易路面。
3.路基防侧滑措施。路基土体在沉降过程中特别是高路堤段,如地质状况不佳,又受老路充分利用(防止塌方)的限制而不能彻底处理原地基,这时势必使拓宽路基底部的荷载大于地基容许承载力,造成地基土发生较大的沉降,路基土在沉降过程中产生向外侧的水平侧向位移使路堤发生破坏,将路面拉裂,从而产生纵向裂缝。这种情况下增设重力式路堤挡墙减小路基断面(路基自重相应减小)或增设一定宽度的反压护坡道提高土基承载力将有效控制路堤的侧滑现象。
老路拓宽改造工程原公路普遍质量标准低,路基强度不如新拓宽部分,在重交通和环境因素综合作用下,路面易开裂或破坏,雨雪水渗入后不易及时排出路基,这样会破坏路基的稳定,加速公路裂缝的出现和路面损坏。在建设过程中采取相应的排水措施可有效的防止路表水对公路的影响。主要措施为在拓宽部位路基顶部每隔一定距离(一般为20m~50m)增设横向碎石盲沟,与新老路结合部的纵向盲沟相连的拓宽尤为重要。设中央分隔带的公路则需在分隔带中设防水层,在防水层上设碎石盲沟,并在纵坡低处将水引出路基。在路面与基层顶面之间应设防水层,通常采用沥青表处下封层(厚度一般为1cm)。
老路拓宽改造工程路面纵向裂缝的防治方法必须考虑各种因素综合确定,宜遵循因地制宜、经济可行、工期合理、综合治理的原则。
高淳市政道路 — 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加铺沥青面层 而加铺沥青面层在有效地改善旧水泥混凝土路面使用性能的同时,充分利用了旧水泥混凝土路面,工期较短,施工方便,对交通、环境影响小,是旧水泥混凝土路面改造工程中应用较多的方法。 首先对老路面进行调查,对活动的地方进行注浆加固,对损坏严重的进行挖除、做混凝土。考虑在上面加铺土工布或者玻纤格栅防止反射裂缝然后将路面打扫干净,铺稀浆封层,然后根据面层设计要求定铺沥青。 加铺沥青面层的设计原则:
反射裂缝是水泥混凝土路面上加铺沥青面层设计中必须重视的问题,由于水泥混凝土路面的应力在接缝或裂缝处不连续,在车辆荷载及气温变化的影响下,作用在加铺层底面的拉应力超过了沥青面层的抗弯拉强度并使其底面开裂,裂缝逐渐向上延伸,直到穿透面层,形篇二:路基路面 实习报告
交通工程 实
习
报
告
姓名:胡志华
专业:交通工程
班级:06—2班
指导老师:路尧
实习目的 :对路面破坏的原因有一个清晰地认识,对路面养护有大致的了解。 ? 实习时间 :2010.3.1——2010.4.1
实习单位和部门 :焦作市公路局
实习内容:沥青路面损坏的 原因 及 预防方法 1 沥青路面早期损坏原因
1.1原材料的影响
1.1.1 矿料 矿质原材料对路面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决定性作用。石料的强度、酸碱性、岩石结理情况是在矿料选材时应考虑的主要因素,矿料加工的级配、颗粒形状、表面纹理或粗糙度是保证合成矿料间相互嵌挤形成较好内摩擦力的主要物理指标。其中矿质材料分档、
材料级配和合成比例直接决定了合成矿质混合料级配好坏,对提高设计沥青混合料高温抗变形能力的影响尤为明显。目前,市场上供应水泥砼用或建筑用集料多采用传统小型锷式破碎机生产,加工的碎石针片状含量大,级配和材料均匀性差,采用这样的矿料很难生产出质量稳定的沥青混合料。
1.1.2 沥青 沥青的稠度、感温性和含蜡量等指标直接影响沥青与矿料的粘结力,并由此影响沥青路面的强度和沥青混合料路用性能。各地根据气候分区选择与本地气候、交通条件相适应的沥青种类及标号,并使用优质的沥青,对预防沥青路面早期出现车辙,有效防止路面开裂,保证路面有较好的抗疲劳破坏能力具有重要的意义。高速公路因重载、超载车辆和渠化行车作用,一般宜选用稠度大、感温性小、软化点高、含蜡量低的重交石油沥青,以增大沥青混合料中沥青的粘聚力,这对预防和提高沥青混合料抗变形能力很有效。
1.1.3 掺加料 沥青混合料的掺加料通常多指填料,使用比较多的如矿粉、消石灰、水泥等,此外还有用于沥青改性目的熔融或分散在沥青中的掺加料。当沥青用量一定时,填料的比面积及掺量决定了沥青膜的厚度,矿料之间滑动变形随填料的增加而减小。对江西这种141区气候而言,沥青混合料配合比设计时,选用水稳性好的填料,并保证填料足够的掺量,以减小沥青膜的厚度和自由沥青含量是十分必要的。
1.2材料组成设计的影响
1.2.1 矿质混合料设计 矿料的合成比例决定了矿质混合料合成级配,jtj032-94《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要求,矿质混合料合成级配应使包括0.075mm、2.36mm、4.75mm筛孔在内的较多筛孔的通过率接近技术规范级配范围的中值,但“规范”未区别各地气候差异、道路交通条件和不同油面层位的功能要求进行合成矿料级配调整,设计时片面强调按密实级配原则设计矿质混合料,这类
沥青混合料结构强度受温度影响较大,通常表现为低温抗裂性和密水性较好,高温抗变形能力差。此类教训是深刻的,国内因为沥青混合料矿料级配设计不合理,通车后不久发生早期损坏的实例恐怕不止以个位数来统计。江西地处热区,通常沥青混合料组成设计时应综合高温稳定性、密水性和表面层防滑、抗裂性要求。
1.2.2 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和最佳沥青用量选定 沥青混合料各项路用性能与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的选定息息相关,而马歇尔试验技术标准的选定范围直接决定了沥青用量选定。实践证明,设计沥青混合料马歇尔试验的稳定度、流值比较容易能满足规范要求,因此决定沥青混合料最佳沥青用量选定的主要控制性指标是目标空隙率、沥青饱和度范围、残留稳定度和动稳定度标准等。各地进行沥青混合料设计时首先应结合本地实际情况在规范规定范围内选定合适的马歇尔技术标准,以保证据此确定的最佳沥青用量能够满足不同层位油面的使用功能要求。
1.3施工控制的影响
1.3.1施工配合比的控制 沥青混合料材料组成设计分为目标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设计、生产配合比验证三个阶段,为了保证设计沥青混合料各层的结构功能,优化矿质混合料组成设计时对目标配合提出了较明确的要求,并通过目标配合比设计确定了各冷料仓材料比例和沥青用量。生产配合比设计阶段,为尽量提高拌和楼的产量,减少拌和过程中的待料、溢料现象,应使生产配合比各热料仓矿料合成级配与目标配合比合成矿料级配尽量吻合,以此保证拌和楼冷料仓同热料仓平衡供料,并真正使目标配合比优化设计的意图得到落实。
1.3.2 拌和温度和拌和时间控制 拌和楼生产时,沥青和骨料的加热温度与拌和时间控制将直接影响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和质量。当沥青或骨料加热温度过高,会使沥青产生老化,常见沥青混合料出现枯料、没有色泽,沥青或骨料加热温度过低或拌和时间不够时,常易出
现花白料,沥青混合料均匀性差或出料温度偏低,影响摊铺和压实质量
1.3.3 沥青混合料摊铺 沥青混合料应保持连续、匀速地摊铺,为保证沥青混合料的均匀性,一般中、下油面层宜采用两摊铺机成梯队平行摊铺,表面层宜选用一台宽幅摊铺机整幅摊铺,以消除纵向接缝可能出现的不平整和结合部沥青混合料出现离析而引起松散。
1.3.4 碾压过程 碾压达到的密实程度,将直接影响沥青路面使用耐久性和稳定性。当碾压欠密实时,沥青混合料矿料间未形成规定密实状况时应达到的嵌挤强度,在高温和行车荷载作用时稳定性较差,容易产生车辙。同时,由于压实未达到规定的密实度,沥青混合料内部的空气率增大,光照、热空气等长时间作用使沥青混合料发生了老化,雨水渗入孔隙后,在行车荷载作用下空隙内部动水作
用增强,使沥青路面的耐久性和水稳性降低,沥青路面因此出现松散、凹陷和破坏。影响沥青混合料压实效果的因素有很多,如包括碾压设备和工艺的组合、初压和终压温度的控制、压实遍数、碾压速度、振频、振幅的控制等。
1.4外界因素的影响
荷载和自然因素作用是引起沥青路面发生病害最直接原因。路面在行车荷载作用下,产生压缩、弯曲和剪切变形,当荷载瞬时最大剪切力超过沥青混合料临界开裂疲劳强度时,路面就会开裂,重载和超载车辆长时间反复作用,逐渐发展成网状裂缝,雨水渗入后,动水冲刷加速了破坏。同时,沥青路面由于长期暴露在空气中,受温度、光照、降雨、冰冻等各种自然因素作用,致使沥青混合料功能老化,其可塑和变形能力降低,加速了沥青路面的损坏。
2沥青路面后期损坏形式
2.1关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开裂
半刚性基层路面的开裂是一种必然的结果,因为这是由半刚性基层材料本身的性质决定的。尽管我们可以通过一定的技术途径改进或改善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开裂的特点,但壁面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开裂特点。照以上分析,当水泥稳定材料用做路面基层时,交通荷载的作用会加剧水泥稳定材料的开裂,因此在一定条件下,基层开裂的结果必然反映到面层上来,材料的性质从根本上已经确定开裂的发生。所以说水泥稳定类材料的开裂是必然的。在这个阶段中,如果水进入路面结构内,一方面由于水和水泥稳定材料中的细颗粒在开裂破碎后能形成胶液,对开裂有一定重愈合作用,如果这种潮湿状况在短时间内得以改变,水泥稳定材料的强度会重新形成,但在重交通荷载作用下,由于压力水的渗透,水泥稳定材料的开裂也可能被加速。
2.2关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反射开裂
通过对国内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早期损坏现象调查后发现,目前国内很多高速公路由于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问题非常突出,分析造成半刚性基层开裂的原因就是使用的水泥剂量太高,在很多高速公路上,行车道上的反射裂缝很明显,而超车道上的反射裂缝几乎没有,证明了以上对材料开裂的分析是正确,正是在交通荷载作用下,半刚性基层的开裂会加剧,有效使用寿命会缩短,半刚性基层材料开裂引起的反射裂缝不可避免。要避免这种早期损坏的发生,半刚性基层的强度必须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来源:考试大
2.3关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破坏机理
按照前面我国沥青路面结构设计方法,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破坏应该从半刚性底基层开始,实际沥青路面结构的早期损坏形式和试验结果表明这种设计理念并不全面,因为
目前大多数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破坏是始于沥青面层的。这种破坏形式目前在国内的一些高速公路上也已经表现出来,其特征还可以通过路面表面的弯沉指标反映出来,即当这种破坏发生时,路面结构表面的弯沉仍然较小。对于较薄沥青面层的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在路面交通荷载作用下,随着沥青路面结构层间黏结状态的改变,沥青层与半刚性基层的层间结合状况由逐渐由连续变为滑动,沥青面层的疲劳剪切开裂发生;随着荷载的继续
作用,半刚性基层的裂缝得到快速扩展,并逐渐向上反射,造成沥青层的破坏进一步加剧,这个阶段可以认为是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疲劳破坏的第一阶段;随着交通荷载的继续作用,沥青层和半刚性基层的开裂进一步加速,路面结构强度急剧衰减,直到沥青层和半刚性基层发生完全损坏,成为第二阶段。
2.4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的水损坏
目前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水损坏主要有两种表现形式,即沥青混合料的水损坏和结构性水损坏。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水损坏有两种表现形式,一种是由于半刚性基层没有形成足够强度或强度不足,当路表水进入使半刚性基层后,由于半刚性基层的软化而造成强度失稳,从而在路面结构表面形成坑槽;另一种形式是半刚性基层强度过高,开裂在所难免,当路表水进入路面结构后,不仅会软化半刚性基层表面,而且水会沿裂缝深入整个半刚性基层内部,导致路面结构发生根本性的损坏,在交通荷载作用下,这种破坏进一步加剧。因此,要控制和解决半刚性基层的早期水损坏问题,一要注意选择合适的沥青混合料类型,另一方面要控制半刚性基层材料的强度在合理的范围内,不能低,也不宜太高。
2.5关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的车辙
沥青路面车辙的形成主要受温度、轴载、材料类型以及路面结构形式的影响,其中温度
对车辙的形成影响最大。对于半刚性基层沥青路面结构,当温度较高时,由于沥青层软化,沥青混合料非常容易发生塑性形变。路面结构面层材料强度应高于基层材料。基层材料的强度要大于底基层材料,路面结构层的强度从上到下应有一个合适的比值。
3沥青路面后期损坏的原因
3.1集料渔利请粘结性不良
虽然我国规范明确规定用于高速公路沥青路面的粗集料的粘结力等级不低于4级,潮湿区不低于5级,但是按此标准进行控制的沥青的沥青粘附行的检测方法存在一定的局限性。首先,试验方法要求粗集料必须洗净烘干,实际施工时集料表面不可能十分干净;其次,对粘附等级的划分根据沥青剥落面积来评定,其实对不规则的集料,沥青剥落面积很难测算准确。另一方面,既然有沥青剥落,说明沥青与集料粘附性并不好,实际使用时沥青剥落是迟早的问题,沥青膜也有可能因为沥青软化点不高,在100摄氏度水温作用下发生软化而移动,也不能说明沥青与集料粘附性不好。因此采集用栈莩性试验不能全面反映沥青与粗集料的栈附能力。集料含泥量偏高
集料含泥量偏高将会降低沥青与集料的粘附能力,拌和过程中沥青难以均匀裹覆在集料表面,往往出现花白料的现象。一旦混合料施工以后,在行车荷载和水的作用下,由于泥浆化,使沥青膜从集料表面剥落,从而使混合料出现松散等病害。从已经通过车的沥青路面中经常可以发现连片的坑槽,这往往是工程最后收尾底角集料,其含泥量偏高,同时颗粒圆滑,无丰富菱角,虽然经过烘干、筛分、除尘,但是难以排除干净,在集料表面存在粉尘,隔离了沥青与集料的粘接。
3.2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匀
沥青混合料拌和不均匀引起沥青路面损坏的特征是表面沥青剥落,露出集料并逐步出现掉粒和松散现象,最后形成坑槽。拌和不均匀表现为集料表面不能完篇三:路基路面实训感想
路基路面施工技术实训心得
光阴似箭,日月如梭。我们两年的大学生活即将告一段落,而在最后的这一个半月里迎来了我们充实而又忙碌的实训。在前面的两周我们实训了桥涵工程及公路与桥梁检测技术,而这周在陈老师和两位王老师的带领下我们实训了路基路面施工技术,虽然才短短的一周,也使我受益匪浅。我体会到每一次实训学到的东西不仅仅局限于课本上的知识,还有很多课本上学不到的东西。
在这为期一周的实训当中,我们对实训路基路面几何尺寸测试方法、路面工程施工组织设计、回弹仪测定水泥混凝土强度试验方法、贝克曼梁测路基路面回弹弯沉试验方法与三米直尺测定平整度试验方法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充分的体现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道理。 在实训期间,不懂得地方有很多,但是在陈老师和王老师仔细讲解下,也都能听懂。虽然有时候有点儿累,但是这种生活真的很充实,有时候我们这组的同学之间互相开点儿玩笑也是一种乐趣,每一次实训也增进了我们之间的友谊。也让我明白了课本上的东西理论性很强,有些地方似懂非懂,而当我们真正的处于实际应用当中过后,在很多的地方就不攻自破,也大大的加深了我们的记忆。然而每一次实训最重要的我觉得不是书本上的知识,而是教会了我们很多做人的道理。我深刻的体会到要想在这个社会上跟好的生存,光凭一个人的力量是不可能的,必须要有团队精神,让我明白一个人的力量再大,有些事情注定不可能完成。
通过对这课程的学习,我对我们长走的路面有了新的认识。也明
白了万事应打好基础,只有牢固的基础,才有强大支撑力量,坚强的后盾。从这门课程我们学会了怎样去更好的设计路基和路面,该如何合理安排它们每层的厚度。怎样把路基路面的排水系统设计好。学习了这门课程后,对路面出现的裂缝也表现出了极大地兴趣。对修筑道路的大概过程有所了解,这些为我们以后的工作打下了牢固的理论基础。
而通过这次外业的道路实习,使我们对公路的路基、路面的设计与施工有了一次比较全面的感性认识,进一步理解接受课堂上的知识,使理论在实际的生产中得到了运用。近年来,我国的公路事业特别是高速公路得到了迅猛的发展,并且其需求也越来越大,这对于从事道路的工作者来说,既是一个机遇,也是一个挑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