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教师招聘考试简答题

2022-11-18 来源:乌哈旅游
一、简述教师职业道德规范的八条要求

1依法执教,是教师坚持正确职业行为方向的保证 2爱岗敬业,是教师职业道德的基础和前提 3热爱学生,是教师职业道德的核心和精髓 4严谨治学,是教师完成教育教学任务的基本条件 5团结协作,是教师处理与同事之间关系的准则 6尊重家长,是形成教育合力的重要环节 7廉洁从教,是市场经济条件下教师应有的品德 8为人师表,是教育事业对教师人格提出的特殊要求 二、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

加德纳教授认为人在实际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智能是多种多样的,这些智能可被区分为七项语言文字智能、数学逻辑智能、视觉空间智能、身体运动智能、音乐旋律智能、人际关系智能和自我认知智能 三、简述我国的教育法体系

我国的教育法体系由纵向5个层次和横向6个部门构成 第一层次教育基本法——《教育法》1995

第二层次部门教育法——①《义务教育法》②《职业教育法》③《高等教育法》④《学位法》⑤《教师法》⑥《民办教育法》第三层次教育行政法规第四层次地方性法规第五层次政府规章 四、简述我国教育的基本制度

《教育法》第二章规定了我国实行的教育基本制度有 1学校教育制度,建立科学的学制系统

2九年制义务教育制度3职业教育制度和成人教育制度4国家教育考试制度 5学业证书制度6学位制度7教育督导制度8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评估制度 五、简述我国教育活动应当遵循的基本原则

《教育法》主要规定了七条基本原则 1对受教育者进行政治思想品德教育的原则

2教育应当继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历史文化传统与吸收人类文明发展一切优秀成果相结合的原则 3公民依法享有平等受教育权利和机会的原则

4国家帮助少数民族、贫困地区、残疾人等处于不利境地的地区和群体发展教育事业的原则 5教育的改革与协调发展的原则

6教育活动必须符合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并与宗教相分离的原则 7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的原则 六、简述未成年人保护工作应当遵循的原则

《未成年人保护法》提出了以下四条原则

1保障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2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 3适应未成年人身心发展的特点4教育与保护相结合 七、简述历史上的儿童发展观

1遗传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2环境决定论的儿童发展观3辐合论的儿童发展观 4建构主义的儿童发展观5儿童中心主义的儿童发展观 八、简述儿童发展的特点

①顺序性②不平衡性③阶段性④个别差异性⑤分化与互补的协调性 九、简述教师的社会作用

1通过教育活动选择、传播、提升和创造人类文化 2通过向受教育者传授科学文化知识以培养人 3通过传递文化和培养人全面推动人类社会发展 十、简述社会主义学校新型师生关系的基本要求

1民主平等2尊师爱生3心理相容4教学相长

十一、简述教育目的的功能答1导向功能2调控功能3评价功能 十二、简述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

1我国教育目的以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我国教育目的有鲜明的政治方向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十三、简述德育的主要功能

1德育的社会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社会政治经济文化等发生的影响,包括政治功能、经济功能、文化功能

2德育的个体功能主要指学校德育对个体生存、发展、享用三方面发生的影响,包括生存功能、发展功能、享用功能3德育的教育功能主要指德育的“教育性”,两大含义一是德育的价值教育属性二是德育对智育、体育、美育的促进作用 十四、简述中小学德育的主要任务

1为培养学生具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奠定基础2为形成学生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奠定基础3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初步的道德评价能力和自我教育能力以上四方面紧密联系,互相促进重点是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 15、简述中小学体育的任务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16、简述中小学美育的任务1培养和提高学生感受美的能力2培养和提高学生鉴赏美的能力

3培养和提高学生表现美、创造美的能力4培养和提高学生追求人生趣味和理想境界的能力 17、简述中小学教学的基本任务

1学习基础科学文化知识和基本技能2培养学生的各种基本能力3养成和发展情感、态度、价值观 18、简述教学模式的种类1传递——接受式2自学——辅导式3引导——发现式4情境——陶冶式

5示范——模仿式6目标——导引式7研究——探索式8活动——体验式 19、简述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

1直观性原则2启发性原则3系统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4巩固性原则

5量力性原则可接受性原则6理论联系实际原则7科学性与思想性统一原则8因材施教原则 20、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

1讲授法2谈话法和讨论法3练习法

4实验法5演示法6实习作业法7参观法8读书指导法 21、简述作业布置与批改的基本要求

1目的要明确2内容要精选3分量要适当 4难易要适度5检查要及时6批改要认真 22、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原则

1共产主义方向性原则2知行统一、言行一致原则3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

4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5尊重理解与严格要求相结合的原则6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 7发扬优点克服缺点的原则8教育影响的一致性和连贯性原则 23、简述中小学德育的常用方法

1说服教育法2榜样示范法3实际锻炼法4陶冶教育法5自我教育法6品德评价法 24、简述学生思想内部的主要矛盾

1知与不知的矛盾懂与不懂、全面与片面、深刻与肤浅等 2愿望与能力的矛盾理想与现实、需要与可能、情感与理智等 3正确与错误的矛盾是与非、美与丑、荣与辱、先进与落后等 25、简述学校心理咨询和辅导的基本原则

1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的学生2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的学生3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4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26、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内容

1认识自己2自我激励3自我控制4人际交流5人际合作6学习技能辅导7职业发展辅导 27、简述教育测验的功能

1激励功能2诊断功能3区分和选拔功能4评定功能 28、简述教育测验的种类

1按测验目的分①安置性测验②形成性测验③诊断性测验④总结性测验 2按测验内容分①成就测验②学能测验 3按规范程度分①标准化测验②教师自编测验

4按结果解释所参照的标准分①常模参照测验②标准参照测验 29、简述评价测验试题质量的指标

1实用性2信度3效度4难度5区分度 30、现阶段我国基础课程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自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我国基础教育在教育评价方面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和尝试例如关注学生发展的过程,提出形成性评价关注学生综合素质的发展,提出综合学力考查、质量综合评定等并尝试进行了小学考试取消百分数、实行等级制的探索,部分地区还试行分项、分类考试,加入口试、面试等超越于简单的纸笔考试的改革措施有些地区还尝试开展了教师自评和学生评教师评价的探索等这些有

益的探索与尝试取得了一些有价值的成果,对于促进我国基础教育评价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但是,这些探索大多是浅层的、微观的和零散的尝试,没有对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产生根本性的改变

当前我国基础教育评价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表现为(一)评价内容——仍然过多倚重学科知识,特别是课本上的知识,而忽视了实践能力、创新精神、心理素质以及情绪、态度和习惯等综合素质的考查

(二)评价标准——仍然过多强调共性和一般趋势,忽略了个体差异和个性化发展的价值

(三)评价方法——仍以传统的纸笔考试为主,仍过多地倚重量化的结果,而很少采用体现新评价思想的、质性的评价手段与方法 (四)评价主体——被评价者仍多处于消极的被评价地位,基本上没有形成教师、家长、学生、管理者等多主体共同参与、交互作用的评价模式

(五)评价重心——仍过于关注结果,忽视被评价者在各个时期的进步状况和努力程度,没有形成真正意义上的形成性评价,不能很好地发挥评价促进发展的功能

这些问题与当前教育评价发展的特点不相符,也是对我国此次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极大阻碍 31.我国社会主义教育目的基本点是什么

1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劳动者或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2使学生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3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我国教育目的的根本途径 32.谈谈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的关系

1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作用政治经济制度决定教育的性质、目的、领导权、受教育的权利2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反作用教育培养出具有一定阶级意识的人来维护和巩固一定社会政治经济制度,教育通过影响社会舆论、道德风尚为政治经济制度服务,教育对社会政治经济制度不起决定作用 33简述20世纪以后教育的特点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34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1)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2)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3)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4)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35.班主任如何组织和培养班集体

1确立班集体的奋斗目标2选择和培养班干部3培养正确的集体舆论和优良的班风4组织多样的教育活动 36.班级规模是从哪些方面影响课堂管理的

班级的大小是影响课堂管理的一个重要因素 首先,班级的大小会影响成员间的情感联系

再次,班级的大小也会影响交往模式最后,班级越大,内部越容易形成各种非正式小群体,而这些小群体又会影响课堂教学目标的实现 37.教师如何备好课

1钻研教材包括钻研教学大纲和教科书,阅读有关参考书2了解学生包括了解学生原有知识、技能的质量,兴趣、需要和思想状况、学习方法和习惯在此基础上进行研究和作出准确的预见3设计教法在钻研教材和了解学生的基础上,考虑如何把教材传授给学生,其中包括如何组织教材,如何确定教法等问题

在做好上述三项工作基础上,要编制出三个计划是1学期或学年教学进度计划2课题单元计划3课时计划教案 38什么样的课是一堂好课

(1)目标明确、重点突出(2)内容正确(3)方法得当(4)表达清晰,组织严密(5)课堂气氛热烈 39.教学中影响迁移的主要因素有哪些 40.教学上怎样提高学生问题解决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数量与质量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42我国中学德育的基本原则

1导向性原则2疏导原则3尊重学生与严格要求学生相结合原则4教育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5因材施教原则 43.一个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哪些思想品德修养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2对教育事业献身的精神3热爱学生4集体协作的精神5严格要求自己,为人师表 44.对于大多数心理健康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什么

1培养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预防心理障碍的发生,促进学生心理机能,人格的发展与完善

2就有心理障碍的学生而言,心理健康教育的目标是排除学生的心理障碍,预防心理疾病的发生,提高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 3针对少数有心理疾病的学生,进行心理咨询与治疗 45.简述心理咨询的基本步骤

1建立关系2了解问题3分析诊断4帮助指导5结束咨询 46.学生良好兴趣品质应具备哪些特点

1兴趣的指向性或倾向性2兴趣的广博性与中心性3兴趣的稳定性与持久性4兴趣的效能性

47.在学习时间管理中怎样高效利用最佳时间

首先,要根据自己的生物钟安排学习活动其次,要根据一周内学习效率的变化安排学习活动再次,要根据一天内学习学习效率的变化来安排学习活动此外,要根据自己的工作曲线安排学习活动 48.知觉有哪些基本特性

1选择性2整体性3理解性4恒常性 49.人的思维分哪些种类

1根据凭借物或形态不同可分动作或行动思维、形象思维、抽象逻辑思维 2根据是否遵循逻辑规律可分为分析思维与直觉思维

3根据思维过程指向性与答题目标不同分集中求同思维与发散求异思维 50.意志行动形成有哪些特点

1人特有的自觉确定目的的行动2意识的调节支配作用3克服内部与外部困难4以随意运动为基础 51.什么是联想联想有哪些主要规律

联想是暂时神经联系的复活,它是事物之间联系和关系的反映 联想的主要规律有1接近律2相似律3对比律4因果律规律 52.性格结构是由哪些特征组成的

1性格的态度特征2性格的情绪特征3性格的意志特征4性格的理智特征 53.简述个性的—般特点

1个性的整体性2社会性与生物性3稳定性与可塑性4共同性与个别差异性5他律外控与自律内按性 54.人的注意可分为哪些种类

1不随意注意或无意注意是一种无预定目的,也不需要意志努力的注意 2随意注意或有意注意是有预定目的和意志努力的注意

3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是有预定目的,便不经意志努力就能维持的注意 55.操作技能有哪几个阶段

1操作定向2操作模仿3操作整合4操作熟练等四个阶段 56.教学的主要作用有哪些

1教学是社会经验得以再生产的一种主要手段 2教学为个人全面发展提供科学的基础和实践

3教学是教育工作构成的主体部分,又是教育的基本途径 57.简述教育创新的内容。

教育创新的内容十分广泛,包括教育体系、教育结构、教育观念、教育方法、教育手段、课程教材以至教育的时间和空间等,几乎涉及教育领域的方方面面。伴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教育自产生以来,就不断地进行着创新活动,如学校的创立、课本的出现,都属于教育创新。

58.在新课程条件下,教师的角色将发生哪些变化?

(1)新课程条件下知识传授者角色的转变。 ①由重传递向重发展转变;

②由统一规格教育向差异性教育转变; ③由重视教师的教向重视学生的学转变; ④由重结果向重过程转变;

⑤由单向信息交流向综合信息交流转变; ⑥由居高临下向平等融洽转变; ⑦由模式化教学向个性化教学转变。 (2)教师应成为学生学习的促进者。 (3)教师应成为研究者。

59.简述良好态度与品德的培养的方法。 (1)有效的说服。 (2)树立良好的榜样。

(3)利用群体约定。经过集体成员共同讨论决定的规则、协定,对其成员的行为有一定的约束力,使成员承担执行的责任。 (4)价值辨析。鼓励学生努力发现自身的价值观,并根据自己的价值选择来行事。 (5)给予适当的奖励与惩罚。 60.简述认知差异的教育含义。

认知方式没有优劣好坏之分,只是表现为学生对信息加工方式的某种偏爱,主要影响学生的学习方式。智力是影响学习的一个重要因素。

在传统教学条件下,智力是学习成绩的一个可靠的预测指标。然而,智力并不影响学习能否发生,它主要影响学习的速度、数量、巩固程度和学习的迁移。所有这些认知差异表明,我们必须根据学生认知差异的特点与作用,不断改革教学,努力因材施教。 首先,应该创设适应学生认知差异的教学组织形式; 其次,采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方式; 最后,运用适应认知差异的教学手段。 61.简述一个好的班集体具有哪些特征。 (1)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与明确的奋斗目标; (2)健全的组织机构与坚强的领导核心; (3)严格的规章制度与严明的组织纪律; (4)正确的集体舆论与良好的班风。 62.简述课堂纪律的类型。

(1)教师促成的纪律。需要教师给较多的监督与指导。

(2)集体促成的纪律。同辈人的集体在学生社会化方面起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3)任务促成的纪律。某一项任务会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而对其他诱人的活动置之不理。

(4)自我促成的纪律。当外部的纪律控制被个人内化以后,成为个体自觉的行为准则时,自律便出现了。 63.简述最近发展区的概念及其意义。

(1)概念:最近发展区理论是由前苏联教育家维果茨基提出来的。维果茨基的研究表明:教育对儿童的发展能起到主导作用和促进作用,但需要确定儿童发展的两种水平:一种是已经达到的发展水平;另一种是儿童可能达到的发展水平,表现为“儿童还不能独立地完成任务,但在成人的帮助下,在集体活动中,通过模仿,却能够完成这些任务”。这两种水平之间的距离,就是“最近发展区”。

(2)意义:教学应着眼于学生的最近发展区,为学生提供带有难度的内容,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发挥其潜能,超越其最近发展区而达到其困难发展到的水平,然后在此基础上进行下一个发展区的发展。 64.简述元认知策略的一般内容。

(1)计划的策略:制定学习目标和完成学习任务的方案等;

(2)监视的策略:对认知过程进行评价、反馈认知活动的结果与不足等; (3)调节的策略:根据对认知活动结果的检查,及时修正、调整认知策略。 65.简述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

研究表明,创造性与智力的关系并非简单的线性关系,二者既有独立性,又在某种条件下具有相关性,其基本关系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低智商不可能具有创造性;

(2)高智商可能有高创造性,也可能有低创造性; (3)低创造性的智商水平可能高,也可能低; (4)高创造性者必须有高于一般水平的智商。 66.简述有效自编测验的特征。

(1)信度。信度是指测验的可靠性,即多次测验的分数的稳定、一致的程度。其中包括时间上的一致和评分上的一致。

(2)效度。效度是指测量的正确性,即一个测验能够测量出其所要测量的东西的程度。测验测量什么?测验对测量目标的测量精确性和真实性有多大?效度的重要性大于信度,因为一个低效的测验,即使有很好的信度,也不能获得有用的资料。

(3)区分度。区分度是指测验项目的反应与某种测量属性或品质的区分程度或鉴别能力。例如通过该测验是否能够把学习好、中、差学生的不同学习或能力水平区分开来。

67.按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的规定,受教育者享有哪些义务? (1)遵守法律、法规;

(2)遵守学生行为规范,尊敬师长,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 (3)努力学习,完成规定的学习任务;

(4)遵守所在学校或者其他教育机构的管理制度。 68.素质教育的内涵是什么?

(1)素质教育是面向全体学生的教育;

(2)素质教育是全面发展的教育,它强调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 (3)素质教育是促进学生个性发展的教育; (4)素质教育是以培养创新精神为重点的教育。 69.简述教师劳动的特点和价值。

(1)强烈的示范性。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教育活动的这一本质特点决定了教师劳动必然带有强烈的示范性。

(2)独特的创造性。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是说教师劳动的创造性比一般劳动的创造性更具有灵活性,这是由教育对象的特殊性和教育情景的复杂性所决定的。

(3)空间的广延性和时间的连续性。学校虽然是专门的教育机构,但是学校又不可能控制所有影响学生发展的因素,因而学校也就不可能把时间和空间完全集中在学校内部,这就决定了教师劳动必然会在空间上有广延性、时间上有连续性。 教师劳动的价值:

(1)社会价值。教师劳动的社会价值最突出地表现在教师对延续和发展人类社会的巨大贡献上,教师是社会发展的中介人,是人类文明的传递者和传播者。没有教师就没有社会文明的传递,社会发展也会大大延缓,社会进步就会大大推迟。教师用自己的劳动,在人类社会的历史上留下了自己的印记。

(2)个人价值。个人价值首先表现在这种劳动能够创造巨大的社会价值。因为个人价值的大小主要取决于他对社会贡献的大小,其次,教师劳动也有个人所得。教师的劳动是培养人,这种劳动能有力地促进个人自身的完善和发展。教师劳动还能得到一般劳动所享受不到的乐趣。

70.当前,在学校教育教学活动中,应从哪几方面建立良好的新型师生关系?

(1)加强师德建设,纯化师生关系; (2)树立民主教育思想,尊重学生; (3)了解和研究学生,树立正确的学生观;

(4)主动与学生沟通,掌握与学生交往的策略和技巧。 71.简述认知结构的迁移观。

奥苏伯尔认为学生已有的认知结构对新知识学习产生的影响,就是迁移。所以,认知结构是知识迁移的重要原因。

一切有意义的学习都是在已有学习的基础上进行的,不受学习者原有认知结构影响的新学习是不存在的。认知结构就是学生头脑中的知识结构,它是学生头脑中全部观念的内容和组织。个人认知结构在内容和组织方式上的特征,称为认知结构变量,主要包括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原有的认知结构就是通过这三个变量对新知识的学习产生影响的。如果学生在某一领域的认知结构越具有可利用性、可辨别性和稳定性,那么就越容易产生迁移。 72.简述学习迁移的种类。 (1)正迁移与负迁移; (2)水平迁移与垂直迁移; (3)一般迁移与具体迁移;

(4)同化性迁移、顺应性迁移与重组性迁移。 73.简述影响态度和品德学习的内部条件。

(1)认知失调。当自己的观点与他人的、社会的观点或风气不一致时,内心就会产生不愉快或紧张,就会试图通过改变自己的观点或信念达到新的平衡。认知失调是态度改变的先决条件。

(2)态度定势。个人由于过去的经验,对所面临的人或事可能会具有某种肯定或否定、趋向或回避、喜好或厌恶等内心倾向性,这种事先的心理准备或态度定势常常支配着人对事物的预料与评价,进而影响着是否接受有关的信息和接受的量。

(3)道德认知。态度与品德的形成与改变取决于个体头脑中已有的道德准则和规范的理解水平和掌握程度,取决于已有的道德判断水平。实施道德教育时,不应只注意道德教育的形式,进行道德说教,而是应结合学生的思想认识和体验的实际情况,晓之以理。 74.简述学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的基本途径。 (1)开设心理健康教育有关课程; (2)开设心理辅导活动课;

(3)在学科教学中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内容; (4)结合班级、团队活动开展心理健康教育; (5)个别心理辅导或咨询; (6)小组心理辅导。

75.教育改革与发展的新特点是什么?

(1)教育的终身化;(2)教育的全民化;(3)教育的民主化;(4)教育的多元化;(5)教育技术的现代化。 76.《中小学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对教师有哪些要求? (2008年修订)

(1)爱国守法。热爱祖国,热爱人民,拥护中国共产党领导,拥护社会主义。全面贯彻国家教育方针,自觉遵守教育法律法规,依法履行教师职责权利。不得有违背党和国家方针政策的言行。

(2)爱岗敬业。忠诚于人民教育事业,志存高远,勤恳敬业,甘为人梯,乐于奉献。对工作高度负责,认真备课上课,认真批改作业,认真辅导学生。不得敷衍塞责。

(3)关爱学生。关心爱护全体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平等公正对待学生。对学生严慈相济,做学生良师益友。保护学生安全,关心学生健康,维护学生权益。不讽刺、挖苦、歧视学生,不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 77.如何结合具体的学科教学来培养解决问题的能力?

(1)提高学生知识储备的数量和质量; (2)教授与训练解决问题的方法与策略;

(3)提供多种练习的机会; (4)培养思考问题的习惯。

78.简述布鲁纳对发现教学的教学设计提出的四项原则。

(1)教师要将学习情境和教材性质向学生解释清楚,使学生对问题产生清晰的定向。

(2)要配合学生的经验,适当组织教材。教师要在研究教材和学生实际的基础上,根据教学内容设计一个有序的发现过程。要仔细设计问题和例子,确保参考材料和设备充足,以促进学生的发现进程。

(3)要根据学生心理发展水平,合理安排教材的逻辑顺序,教材呈现应该与学生的年龄、能力水平相匹配。 (4)确保学习材料难度适中,以维持学生的内部学习动机。 79.简述教师职业道德的内容。 (1)教师的教育思想道德; (2)教师的教育教学道德; (3)教师的语言道德; (4)教师的交际道德; (5)教师的个人生活道德。 80.简述需要层次理论。

(1)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在动机领域中的体现,其代表人物是马斯洛;

(2)马斯洛认为,人的基本需要有五种,由低到高依次排列:生理的需要、安全的需要、归属和爱的需要、尊重的需要和自我实现的需要; (3)五种需要由低到高依次排列成一定的层次,只有低一级的需要得到基本满足后,才能进入高一级的需要层次; (4)自我实现需要是一种最高级的需要,它是一种重要的学习动机。 81.如何运用记忆规律,促进知识保持? (1)深度加工材料; (2)有效运用记忆术; (3)进行组块化编码; (4)适当过度学习; (5)合理进行复习。 82.简述我国德育过程的规律。

(1)学生的知、情、意、形诸因素统一发展的规律; (2)学生在活动和交往中形成思想品德规律; (3)学生思想内部矛盾转化规律;

(4)学生思想品德形成的长期性和反复性规律。 83.常用的复述策略包括哪些方法? (1)自觉利用有意识记; (2)自觉排除互相干扰; (3)整体识记和分段识记; (4)多种感官参与识记过程; (5)复习形式多样化;

(6)重点内容下面画线、注释等。 84.评述教师关注阶段论。

答:傅乐认为,教师发展分为四个阶段:第一,教学前关注阶段;第二,早期生存关注阶段;第三,教学情境关注阶段;第四,关注学生阶段。傅的研究揭示了教师发展过程中所关注的事物是依据关注自身、关注教学任务,最后才关注到学生的学习以及自身对学生的影响这样的变化规律而逐渐更迭的,从一个侧面反映了教师在不同发展阶段,其关注点有所迁移与变化。这一研究成果得到了多个国家学者的认同。不过,虽然这套关注理论在师资培育方面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它的重点主要在教师的职前培养期,还不足以窥视教师发展的全貌。

85.简述马斯洛的学习理论观。

答:马斯洛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主要创始人,其主要观点如下:

①学生方面:a、学生本身就有学习的潜在能力;b、学习不能靠外在的强制,只能靠内发;c、学习的活动应由学生自己选择和决定。 ②教师方面:教师的任务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学习环境,让学生自由选择,并给学生提供辅导。教师的辅导有两重性,即当与不当。 86简述学生的权利。

答:(1)平等的受教育权利。(2)享有教育资源权。(3)获得物质帮助权。(4)获得公正评价权。(5)申述与诉讼权。(6)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权利。

87简要回答我国基础教育新课改的具体目标。

答:①改变课程过于注重知识传授的倾向,强调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使获得基础知识与基本技能的过程同时成为学会学习和形成正确价值观的过程。

②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科目过多和缺乏整合的现状,整体设置九年一贯的课程门类和课时比例,并设置综合课程,以适应不同地区和学生发展的需要,体现课程结构的均衡性、综合性和选择性。

③改变课程内容“难、繁、偏、旧”和过于注重书本知识的现状,加强课程内容和学生生活以及现代社会和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经验,精选终身学习必备的基础知识和技能。

④改变课程实施过于强调接受学习、死记硬背、机械训练的现状,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培养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获取新知识的能力、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交流与合作的能力。

⑤改变课程评价过分强调甄别与选拔的功能,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⑥改变可能管理过于集中的状况,实现国家、地方、学校三级课程管理,增强课程对地方、学校及学生的适应性。 88、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及基本精神是什么?

答:现阶段我国的教育目的是:以培养学生的创造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守纪律”的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现阶段我国教育目的基本精神是:第一,社会主义是我国教育性质的根本所在。第二,培养有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第三,使受教育者在道德、才智、体质等方面全面发展。第四,强调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第五,培养受教育者的独立个性和创造精神日益受到重视。

6、简述教师发展中刻意训练的主要形式。

答:刻意训练活动就是对个体最终成就起作用的长期的、特殊的训练活动,并且这种训练活动是经过精心设计并用以改进当前行为水平的活动。刻意训练主要有如下几种重要形式:(1)以教研组为基地的教研活动;(2)微型教学;(3)教学决策训练;(4)通过反思来提高教学能力;(5)开展行动研究。 89、简述品德过程中三要素的独特作用表现。

答:(1)道德认识是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的基础。(2)道德情感在促进道德认识到道德行为的转化起着调节作用。(3)道德行为是一个人在道德认识和道德情感支配下的实践,是个体品德的外在表现。道德行为是衡量一个人品德好坏的客观标准。它在品德结构中处于关键的作用。总之,品德结构中的知、情、行三者是彼此联系、相互作用的。一个完整的品德发展必然是知、情、行三者的共同发展。 90、请简要回答教学的基本任务。

答:(1)使学生掌握系统的现代科学文化知识,形成基本技能、技巧。(2)发展学生智能,特别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3)发展学生体力,提高学生身心健康水平。(4)培养学生高尚的审美情趣和能力。(5)养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91、简述学校产生的条件。

答:(1)社会生产必须出现相当数量的剩余产品,使一部分人可以脱离生产劳动。同时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分工,开始出现专门从事教育的教师和专门从事学习的学生。(2)具有相当数量的经验积累,为学校教育提供特定的教育内容。(3)文字等记载和传递文化的工具达到了一定水平。可见学校教育的产生既有社会经济和政治的原因,也有文化发展方面的原因。学校教育在奴隶社会出现,正是具备了上述方面的条件。

92、简述布鲁纳发现学习论的主要观点。

答:布鲁纳发现学习论的观点概括如下:(1)认为学习是一个主动的认知过程;(2)布鲁纳指出,学校中心儿童心理发展要依赖师生相互作用,语言学习是儿童心理发展的关键;(3)重视学习过程,布鲁纳认为重要的在于获取知识的过程;(4)强调形成学习结构;(5)提倡发现学习。

93、简述师德规范中的核心内容。

答:(1)爱岗敬业。“爱岗”是指热爱自己的工作岗位;“敬业”是指尽心竭力做好本职工作。(2)教书育人。“教书”是指教师向学生传授科学文化知识;“育人”是教师教学生如何做人。(3)为人师表。为人师表就是指教师用自己的言行举止向学生作出榜样,成为他们学习和效法的楷模和表率。 94、班级授课制的优点与缺点。

答:优点:(1)有效地扩大了教育规模,促进了学校教育的普及;(2)有利于学生获得系统的科学知识;(3)有助于发挥教师主导作用;(4)有利于学生之间的相互切磋和交流。

缺点:(1)不利于因材施教;(2)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学生的主体地位、独立性、创新精神等方面发展;(3)缺乏真正的生生之间合作;(4)在某些情况之下,会割裂内容的整体性。 95、简述教育的相对独立性的具体表现。

答:所谓教育的独立性是指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律,对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具有能动作用。这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教育是培养人的教育实践活动。教育有自身的特殊对象,教育具有自身的规定性,这一规定性就是囧啊与是一种培养人的社会实践活动。这是教育与其他社会现象的根本区别。

(2)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教育的思想、制度、内容和方法,尽管受当时社会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水平所制约,同时又是从以往的教育发展而来的,都与以往的教育有着渊源的关系,都带有自己历史发展中的烙印,也就是说,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3)教育具有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发展的不平衡性。教育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并非完全同步。这有两种情况: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们的思想意识往往落后于存在,教育的思想和内容也往往落后于政治经济制度和生产力的发展,当旧的政治经济制度消亡之后,与之想适应的教育思想和内容,并不立即随之而消亡,还会残存一个时期。另一种情况是,由于人事了社会发展的规律,根据社会发展的趋势,预见到教育发展的方向,在旧的政治经济制度下,也可能出现新的教育思想。 96、简述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

答:程序教学的基本思想是逐步提高极为复杂的行为模式并且每个阶段保持行为的强度。具体说来,程序教学的基本原则如下:(1)小步子;(2)要求学生做出积极反应;(3)及时反馈;(4)学生自定步调;(5)低的错误率。 97、如何理解德育过程学生品德发展的反复性。

答:所谓反复性是指个体品德发展不是直线上升,而是会经历一个迂回曲折、甚至暂时倒退的过程。(1)个体品德结构是一种动力定型。(2)在个体品德发展与形成的过程中会受到外界的各种因素的影响,这些影响有积极的,也有消极的。(3)学生意志的薄弱性也是导致反复性的出现的重要原因。 98、班主任工作中应遵循哪些原则?

答:学生主体原则;因材施教原则;集体教育原则;民主公正原则;严慈相济原则;以身作则原则等。 99、简述教育目的的主要功能。

答:(1)导向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出发点,任何教育活动都要以教育目的为总的目标导向,以便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一定社会和时代所需的合格人才。

(2)调控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依据,它不仅从整体上指引教育活动的方向,而且在实际教育过程中起着支配、控制和调节的作用。

(3)评价功能。教育目的是一切教育活动的归宿,它是评价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 (4)激励功能。

100、简述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操作阶段。

答:抛锚式教学模式指以问题为中心,将知识抛锚在一定问题情境中,以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和创造力的教学模式。

抛锚式教学模式的教学操作可分为五个阶段:(1)教师介绍学习目的,呈现学习内容;(2)将不同类型的“锚”呈现给学生;(3)教师引导学生识别问题、分解问题并制定向题解决计划;(4)学生分组,进行问题解决;(5)教师进行整体评价。 101、简述问题解决与创造力的关系。

答:二者联系:(1)创造力的发展要以问题解决为前提;(2)问题解决过程中蕴含有创造力。

二者区别:(1)定义不同。问题解决是指将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到新情境中以达到目标状态的一种高级认知加工过程。而创造力是在一定的目的和条件下,运用一切已知的信息,产生出某种新颖、独特、有社会价值或个人价值的产品能力。 (2)特征不同,问题解决的主要特征是思维过程的分段性,而创造性的主要特征是独创性、流畅性和灵活性。 (3)不是所有问题解决都需要创造力,如常规性问题使用现成的方法都可以解决。 102、简述教育法律失效的四种情况。

答:(1)同一内容的新法生效,旧法自然失效;(2)新法明确宣布废止旧法;(3)通过专门的决定废止旧法;(4)法律规定的某一特定任务完成,或存在的特定条件消失而自然失效。

103、简述20世纪六七十年代以来,教育呈现的新特殊性征。

答:(1)教育逐渐走向民主化,教育的服务性、可选择性、公平性和公正性将成为学校改革的基本价值诉求。 (2)以现代信息技术为基础的教育网络逐步建立,学校的教育教学时空得到根本性改变。

(3)教育的功能得到全面理解,除了教育的生产性以外,教育的政治性和文化性将成为人民备受关注的教育性质,教育在政治改革和文化建设中功用进一步得到系统和深刻认识。 (4)教育的国际化和教育的本土化趋势同时彰显。

(5)教育的终身化和全民化理念成为指导教育改革的基本理念,阶段性教育向终身教育转变。 104、简述支架式教学及其环节。

答:(1)支架式教学应当为学习者勾践对知识的理解提供一种概念框架,这种框架中的概念是为发展学习者对问题的进一步理解所需的。 (2)支架式教学的基本环节可分为如下三个方面:①进入情境;②搭建支架,引导探索;③独立探索。 105、简述爱祖国和爱国家的区别。

答:爱国主义的对象是“国”,“国”的含义有两种:一是祖国,二是国家。祖国是地理的、历史的和文化的概念;国家是一个政治概念,在阶级社会中,它是统治阶级的代表,总是与阶级统治联系在一起的。对祖国的爱是一种无条件的道德义务;但对国家的爱则是有条件的,这个条件是这个国家能够真正反映和代表每个公民的利益,而不仅仅是某个阶级的利益或某一部分人的利益。只有当国家能够给人民以实际利益,能够处处维护人民利益时,国家和祖国之间才有内在的关联性,爱国家和爱祖国才是一样的。 106、简述班主任危机管理的几个步骤。

答:危急预设;危急防范;危急确认;危急控制;危急善后。 107、简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答:(1)教育的文化传承功能。(2)教育的文化选择功能。(3)教育的文化融合功能。(4)教育的文化创新功能。 108、简述人本心理学的主张。

答:(1)心理学应以正常人的心理为主要研究对象。

(2)对人性持乐观态度,相信人具有无限潜能,强调人人都有追求自我实现的基本动机。 (3)尊重个人心理与行为的完整性。

(4)理论应用心理学之间是彼此连续的,甚至有部分是重叠的。 (5)尊重个体心理的差异性与独特性。

109、简述如何理解个体的品格发展与形成的长期性。

答:首先品的发展具有阶段性。其次,一个人的品德发展是无止境的,要不断完善和发展才能达到一个比较完美的境界。再次,随着时代的发展,社会道德也会发生变化。最后,品德包含了道德认识、道德情感和道德行为三个要素。道德行为习惯的形成是个体品德发展的核心。然而,一种行为习惯的形成则要经过较长的时间才能固定下来。 110、简述班级活动的内涵及其类型。

答:班级活动的内涵:广义的班级活动,指教育者为了实现一定教育目的,组织班级全体成员参加的一切教育活动,包括班级课堂教学活动、课外活动、社会实践活动等。侠义的班级活动则是指在学科教学以外,教育为了实现一定的教育目的,组织班级全体成员参加的教育活动,包括班级综合实践活动、课外活动或“第二课堂”等。

班级活动的类型:思想道德引领类班级活动,学习提高类班级活动,个性发展类班级活动,社会适应类班级活动。 111、简述熟练操作的特征。

答:(1)立即反应替代了笨拙的尝试;(2)利用微弱线索;(3)错误被排除在发生之前;(4)局部动作综合成大的连锁,受内部程序控制;(5)在不利条件下能维持正常操作水平。 112、简述学生的本质属性。

答:学生是生活在一定社会关系中,具有特定社会属性的的人。第一,学生是完整的人;第二,学生是具有发展潜能的人;第三,学生是具有发展需要的人;第四,学生是以学习为主要任务的人。理解学生的本质属性,有助于我们形成 113、简述学校设置的法定条件。

答:(1)有组织机构和章程;(2)有合格的教师;(3)有符合规定标准的教学场所及设施和设备;(4)有必备的办学资金和稳定的经费来源。

114、简述新时期我国中小学德育目标的解读。

答:(1)强调基础性;(2)注重道德思维能力的培养;(3)注意了德育的层次性;(4)具有全面性;(5)注重稳定性与变革性。 教育心理学简答题汇总

一、教育学的价值是什么?

1、启发教育裎工作者的教育自觉,使他们不断地领悟教育的真谛; 2、荼得大量的教育理论知识,扩展教育工作的理论视野; 3、养成正确的教育态度,培养坚定的教育信念;

4、提高教育实际工作者的自我反思和发展能力;成为研究型的教师打下基础。 二、学习教育学要注意哪些问题?

1、要注意掌握一些基本的教育概念、命题或原理; 2、要注意掌握一些教育概念、命题或远离背后的理论假设; 3、要注意理论结合实际; 4、要注意广泛地阅读教育书刊。 三、当代教育学有哪些特征?

1、教育学研究的问题领域急剧扩大;教育学研究基础和研究模式的多样化;

2、教育学发生了细密的分化,形成了初步的教育学科体系;同时也出现了各种层次与类型的综合; 3、教育学研究与教育裎改革的关系日益密切;

4、教育学加强了对自身的反思,也形成了教育学的元理论。 四、教育的内函是什么?

《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指出“凡是增进人们的知识和技能,影响人们思想品德活动,都是教育。”

狭义的教育,主要指学样教育。其含义是指教育者根据一定社会或阶级的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的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把他们培养成为一定社会或阶级所需要的人的活动。偏狭义的教育,还指思想品德教育。 五、教育的发展可分为哪几个阶段?

原始社会教育,奴隶社会教育,封建社会教育,资本主义教育和社会主义教育。 六、原始社会的教育特征是什么?

教育主要处于原始的平等状态,没有专门的教育机构和专职的教育人员,教育与生产劳动紧密结合,内容简单,只有与日常生活密切联系的劳动知识,没有阶级性。 七、古代社会教育特征是什么?

它包括奴隶社会及其教育和封建社会及其教育。特点是教育基本与生产相脱离,学校教育具有很强的阶级性,基本被奴隶主阶级和封建主阶级所垄断,其主要内容是古典人文学科和治人之术,采用个别教学,具有封闭性与社会生活相脱离。 八、学校的基本功能是什么?为了实现这一功能,学校应该具备哪些条件?

学校的基本功能是利用一定的教育教学设施和选定的教育内容实施教育教学活动,培养社会所需要的合格人才。

学校应具备下列基本条件:1、有与学生数量相适应的校舍、场地及其基本教学设施;2、又符合法律规定要求的,按编制标准配备的教师队伍;3、有按规定标准配备的教学仪器、图书资料和文娱、体育、卫生器材。 九、学校是一种什么样的社会组织?

学校是一种执行公共职能的社会组织,有别于企业、事业单位、社会团体、国家机关等其他社会组织,具有独特的组织特点。其公益性特点表现在:任何组织和个人不得以营利为目的举办学校及其他教育机构,教育必须与宗教衽分离。 十、学校文化是如何形成的?

学校文化的形成来自两方面:一是教育者根据社会的特定要求及其社会的主流文化的基本特征精心设计和有意按排的文化;二是年轻一代的文化,主要来自学生团体中的各种风俗、习惯、民约、传统、时尚、规范等一种亚文化。 十一、学校绩效评估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哪几类?

学校绩效评估按不同的标准,可以做不同的分类。1、按性质可分为定性评估和定量评估;2、按形式可分为口头评估与书面评估;个别评估与集体评估;直接评估与间接评估;3、按主体可分为上级评估、同级评估、自我评估和下级评估;4、按时间可分为日常评估、定期评估和不定期评估;5、按标准可分为绝对标准评估和相对标准评估。 十二、当代儿童发展观的基本内涵是什么?

1、儿童的发展是以个体的生物遗传素质为基础的; 2、儿童的发展蕴涵于儿童主体的活动之中; 3、实现发展是儿童的权利。 十三、如何理解儿童个体的发展?

1、发展不是简单的变化; 2、发展不是单纯的生理成熟; 3、教育不等于发展。 十四、儿童发展的特点是什么?

儿童的身心发展具有顺序性、不平衡性、阶段性、个别差异性和分化与互补的差异性。、 十五、在儿童发展中,如何有效地保证教育的主导作用?

1、教育目标要反映社会的发展; 2、在成熟的基础上引导发展;

3、在整体发展的基础上促进个性发展; 4、教育过程中要尊重和发挥儿童的主体性。 十六、教师专业化需要哪些基本条件?

1、具备专门的知识技能;

2、以奉献和服务精神为核心理念的职业道德;

3、具有为学生和社会所公认的复杂知识技能权威和影响力; 4、具有充分的自治和自律性。

十七、目前应如何来提高我国中小学教师的地位?

首先,从社会与政府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的收入不低于或高于国家公务员的平均工资水平,并逐步提高。其次,学校与教育行政的角度看,应确保教师能够有效参与到学校的教育教学管理中来,同时教师培训,以充分发挥教师的积极性。再次,从教师自身看,教师应努力提高自身的素质,加强自身的教育能力以自己的专业素质或社会的认可。 十八、在我国担任教师职位的任职条件有哪些?

1、具备各级务类相应教师资格;

2、遵纪守法,具有良好的思想政治素质和职业道德,为人师表,教书育人; 3、具有相应的教育教学水平、学术水平,能全面熟练地履行现职务职责; 4、具备学历、学位以及工作年限的要求; 5、身体健康,能坚持正常工作。

十九、教师考核的内容包括哪些?

政治思想、业务水平、工作态度和工作成绩。 二十、教师考核应当遵循哪些原则?

客观性原则、公正性原则和准确性原则。 二十一、制定教育目的有何意义?

教育目的是全部教育活动的主体和灵魂,对于教育活动意义重大。具体其功能表现在三点:导向功能、调控功能和评价功能。 二十二、“人的全面发展”的具体内涵是什么?

其一指人的劳动能力的发展,其二指克服人发展的一切片面性。

二十三、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提出新时期的教育目的的基本精神是什么?

1999年6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教育改革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决定》指出:“实施素质教育,就是全面贯彻港的教育方针,以提高民族素质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造就‘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德智体等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 二十四、我国教育目的的基本特征是什么?

1、以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学说为指导思想; 2、有鲜明的政治方向;

3、坚持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统一。

二十五、中小学德育的任务是什么?它包括哪些内容?

1、德育的任务是指德育活动要努力培养学生品德素养。

2、内容包括基本道德和行为规范的教育、公民道德与政治品质的教育、较高层次的世界观、人生观和理想教育。 二十六、学校体育的功能是什么?

健体功能、教育功能和娱乐功能。 二十七、中小学体育的主要任务是什么?

1、增强学生体质,促进其身体的正常发育; 2、提高运动素养,传授必要的知识技能; 3、培养体育兴趣,形成良好的精神品质。 二十八、美育的功能是什么?

1、直接功能即育美;

2、间接功能即一种潜功能;为其他教育功能发挥提供前提条件; 3、超越性功能即超美育功能。 二十九、智育与教学的关系如何理解?

智育与教学是一个交叉概念。智育与德育、美育、体育等相并列,构成一个教育内容的完整架构。他的上位概念是教育。而教学则是所有各育都可能具有的教育形式,智育以教学为自己重要的途径。 三十、简述研究课程的意义:

有助于完善教育学的理论体系;有助于指导教育教学功能,提高教育教学工作的质量。 三十一、简要评析课程本质的定义:

课程是知识:这是一种比较早、影响相当深远的观点,也是比较传统的观点。基本思想是学校开设的每门课程是从相应学科中精心选择的,并且按照学习认知水平加以编排;

课程是经验:是相对于前一种观点的批评和反思的基础上出现和形成的。强调只有那些真正为学生所经历、理解和接受了的东西,才称的上是课程;

课程是活动:这是一种新的观点。强调学习者是课程的主体,以学习者的兴趣、需要能力、经验为中介实施课程。 三十二、简述课程一般结构的发展变化趋势:

在同一基础上啬灵活性,在多样基础上啬调控性。 三十三、简述泰勒原理的基本内容:

1、学校应该达到那些教育目标;

2、提供哪些教育教育经验才能实现这些目标; 3、怎样才能有效地组织这些教育经验。 三十四、泰勒原理中选择学习经验的原则有哪些?

1、学生必须具有使他有机会实践这个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的经验; 2、学习经验必须使学生由于实践目标所隐含的那种行为而获得满足感; 3、学习经验所期望的反应是在有关学生力所能及的范围之内的; 4、有许多特定的经验可以用来达到同样的教育目标;

5、同样的学习经验往往会产生几种结果。 三十五、教学的任务有哪些?

1、教学任务有:1、传授和学习系统和科学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2、在空上基础上发展学生的智力和体力;

3、在这个活动过程中培养学生共产主义世界观和道德品质。 三十六、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和局限性是什么?

1、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首先,班级授课制使得教学获取了巨大的效率,一位教师赐教向几十个学生教学,使得教育普及成为可能。其次,有利于教师主导作用的发挥,便于有计划地教学活动,循序渐进地开展教学。第三,由于学生是按照年龄和程度编成班级,水平接近,有利于他们之间的互相交流和启发。

2、班级授课的局限性:首先,不利于学生主体性的发挥。其次,为学生提供的实践性学习、探索性学习机会较少,不利于学生多方面的发展。第三,不能很好地适应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比较固定化,缺少灵活性。第四,强调统一,难以适应个别差异,不利于因材施教。第五,每个学生实际上分别地对老师负责,彼此之间没有分工合作,因此学生的互相交流和启发难以保证。 三十七、一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

1、教学目的的明确; 2、教学内容正确; 3、教学方法适当; 4、教学过程紧凑; 5、学生主体充分发挥。

三十八、计算机辅助教学的意义是什么?

1、计算机辅助教学将使得学生的自主性学习成为可能; 2、个别化教学将普遍实现; 3、教师的角色将实现重要转变。 三十九、简述直观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要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观是手段而不是目的;

3、要在直观的基础上提高学生的认识。 四十、简述启发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激发学生的积极思维; 2、确立学生的主体地位; 3、建立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

四十一、简述启系统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按照课程标准的顺序教学。

2、教学必须由近及远、由浅入深、由简到繁; 3、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调整。

四十二、简述巩固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在理解的基础上巩固; 2、保证巩固的科学性; 3、巩固的具体方式要多样化。 四十三、简述量力性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重视学生的年龄特征; 2、了解学生发展的具体特点; 3、恰当地把握教学难度。

四十四、简述思想性和科学性统一教学原则的贯彻要求。

1、坚持正确的方向; 2、严格遵守职业道德; 3、实事求是; 4、讲究教学艺术。

四十五、简述理论联系实际原则的贯彻要求。

1、重视理论知识和教学;

2、注重在联系实际过程中发展学生的能力。 3、联系实际应当从多方面入手;

4、帮助学生总结收获。

四十六、简述因材施教原则的贯彻要求。

1、充分了解学生; 2、尊重学生的差异; 3、面向每一个学生。

四十七、简述运用讲授法应注意的事项。

1、保证讲授内容的科学性和思想性; 2、讲授要做到条理清楚、重点分明。 3、讲究语言艺术;

4、注意与其他教学方式配合使用。 四十八、简述运用谈话法应注意的事项。

1、做好充分的准备; 2、谈话要面向全体学生; 3、在谈话结束时要进行总结。

四十九、简述运用实习作业法应注意的事项。

1、选好讨论题目;

2、肯定学生各种意见的价值; 3、善于引导。

五十、简述运用练习法应注意的事项。

1、提出明确要求; 2、选择恰当的方式; 3、做好事后的检查。

五十一、简述布置作业应当遵循的要求。

1、作业的内容,应当符合课程标准和教科书的要求,作业的目的要明确,每项作业有明确的意图,为学生知识的巩固,技能的训练服务。 2、作业的分量要适当,时间和难易程度,大多数学生经过一定努力,能够独立完成,避免负担过重; 3、布置作业要有明确的要求,规定完成的时间。 4、对学生作业要认真,及时批改。 五十二、课外活动设计的主要原则是什么?

1、新生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培养;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五十三、简述课活动教育的作用?

1、培养学生的主体精神和自主学习能力; 2、开发学生的潜能力,培养学生的个性和创造性。 3、培养学生的组织合作,礼让等社会交际能力; 4、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增强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五十四、简述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

1、尊重学生的个人意愿和兴趣特长。

2、注重学生的平衡发展,兼顾全面发展与特殊能力的培养。 3、重视游戏和自由活动。 五十五、简述班集体的教育功能。

班集体是学生形成意识,促进学生社会化的基地;班集体是促进学生个性全面发展的重要条件;班集体不公是教育的客体,同时又是教育的主体。

五十六、简述组织和培养班集体的要求与方法。

确立目标;建立班委会;培养正确的舆论和良好的作用;组织开展班级活动。 五十七、简述后进生的转化教育工作的要点。

以爱动其心;以理服其人;以智导其行。 五十八、简述少先队开展活动的基本原则。

1、教育性与趣味性相结合的原则。 2、自然性与指导性相结合的原则。 3、实践性与创造性相结合的原则。

五十九、简述心理健康辅导的原则。

以技能形成为导向;紧密结合学生的生活实际;调动学生全体的参与。 六十、咨询活动的基本原则有哪些?

积极关注和信任来访学生;充分支持和鼓励来访学生;注重来访学生的主动参与;严格为来访学生保密。 六十一、心理健康辅导的主要领域有哪些?

1、认识自己;2、自我激励;3、自我控制;4、人际交流;5、人际合作;6、学习技能的辅导;7、职业发展指导。 六十二、简述提高信度的一般方法:

1、题量不能太少;2、成绩要拉开档次;3、多出客观题;4、建立详细的评分指南;5、评分要认真。 六十三、简述中小学教育评价的基本步骤:

1、确定试题内容;2、选择试题类型;3、评分;4、测验分数的解释。 六十四、简述现代教育评价的特点:

1、注重评价的形成性功能;

2、注重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评价方法; 3、倡导自我评价; 4、尊重评价对象的感受。

六十五、测验分数解释应注意哪些问题?

1、只有经过解释的分数才具有实际意义; 2、分数的意义是在比较中获得的;

3、比较时应考虑测验分数和物理测量不同,其测理值有一定的局限性; 4、根据以前的情况,指出本次测验中是否有进步,从而使测验更有激励效果。 六十六、简述教育研究的基本步骤:

1、提出课题;2、查阅文献;3、设计方案;4、收集和分析数据;5、形成结论。 六十七、简述一个好的研究课题的标准:

1、有实际或理论价值;2、问题具体清楚;3、可操作性强、具有时代特点;4、发挥教师特长。 六十八、简述实验法实施过程中的基本环节:

1、提出假设;2、选择实际实验对象;3、控制无关因素;4、推行研究新计划;5、对比前后测验成绩,检验假设。 六十九、简述教育专业论文的基本格式:

1、 题目;2、序言;3、文献综述;4、研究方法;5、结论和讨论。

1、教育学的产生和发展经历了哪三个阶段?萌芽阶段;形成阶段;科学教育学阶段

2、古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1)阶级性,等级性(2)非生产性(3)专门化(4)教育内容具有明显的分化趋向和知识化趋向

3、近代学校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生产性;普及性;系统性;双轨制

4、现代学校教育的发展呈现出了哪些基本特征?(1)与社会联系的普遍性和直接性,(2)学制的开放性,梯形化和弹性化(3)教育的现代化(4)教育的民主化(5)科学精神和人文精神的统一性

5、生产力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1)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作用主要表现在:生产力的性质和发展水平制约着教育的类型和结构;生产力的发展水平决定和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生产力发展水平还制着教育目的和部分教育内容;还制约着教育方法、手段、设施及形式等;(2)教育对生产力的促进作用主要表现在:教育是劳动力再生产的重要条件;教育是实现科学知识社会化和使现代科技由可能生产力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桥梁和关键;教育还是实现科学知识再生产和生产技术更新的重要手段。

6、政治与教育之间的辩证关系: 政治与教育的制约作用具体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影响教育目的的制定(2)影响教育制度的形成和变化(3)影响教育财政状况(4)影响受教育权利。教育具有政治功能,对政治会有一定的反作用,这种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影响社会政治延续和推动社会政治生活两个方面。

7、人口对教育的影响主要表现在哪些方面?(1)人口数量影响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和战略重点的制定和实现(2)人口结构及其分布状况影响教育结构及学校布局状况。(3)学龄人口数量影响教育规模及经费使用。

8、教育对人口的影响具体体现在哪些方面?教育具有控制人口增长的作用;教育具有提高人口素质的作用;教育具有使人口结构合理化的作用。

9、童年期教育需要做好哪些方面的工作?重视培养学习习惯和学习能力;呵护儿童健康;着力增强动手能力;特别关注学习态度 10、少年期的教育应该注意些什么?重视青春期教育;丰富精神生活;鼓励独立判断独立思考

11、青年期教育主要应该注意哪三个方面?(1)学会正确认识和处理自我秘社会的关系(2)树立事业心、责任心、提高从事社会职业的素养、从事创造性活动的意识和能力(3)正确处理友谊、爱情和婚姻

12、学校教育发挥主导作用需要具备哪些条件?符合社会发展方向、反映社会发展要求;有效地协调其它教育影响;符合教育对象身心

发展规律;创设适宜的动物园文化环境,组织各种丰富多彩的有益有趣的教育活动;注重自我教育能力和自我控制能力的培养。 13、教育目的的重要作用的具体表现:(1)控制教育对象发展方向和预期结果(2)指导和支配整个教育活动过程(3)评价、检测教育质量

14、我国的现行教育方针是什么?教育必须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培养德、智、体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15、“个人全面发展”包含哪三个层次的目标?(1)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弥补旧式分工对工人所造成的缺陷,减轻资本对工人,尤其是对童工有体力智力方面的摧残(2)在处于资本主义到共产主义之间的作为过渡阶段的社会主义社会里,逐步消除私有制,消灭旧的分工,推动社会发展,向“个人全面发展”这一理想目标日益逼近,(3)到共产主义社会,达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之间矛盾的最终解决,观念中的“个人全面发展”和现实中的“个人全面发展”真正取得完全的一致性。

16、全面发展教育与“个人全面发展”之间的区别和联系。区别:(1)角度不同,全面发展教育界是从教育学的角度,“个人全面发展”是从哲学、政治经济学和科学社会主义的角度,(2)二者分属不同范畴,“个人全面发展”实际上是一个与共产主义理想联系在一起的最终目的,全面发展教育则是仅就受教育者抽受教育抽共有的基本组成部分而言的(3)实现条件不同,实现“个人全面发展”,与实现共产主义理想一样,必须同时具备各方面的相宜条件才行,全面发展教育仅借助学校教育就可能得以实现。联系:(1)都是以研究人的发展问题为为基本任务,(2)教育毕竟是人的发展重要影响因素,(3)“个人全面发展”学说是指导全面发展教育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武器,这一学说对我们制定教育目的、教育政策法规和进行教育改革有着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

17、素质教育具有哪些基本特征?主体性、全体性、全面性、长期性、开放性、时代性、实效性。

18、素质教育的运行机制:(1)注重思想先导,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动力机制(2)改革检测评价,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导向机制(3)抓好常规管理,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制约机制(4)依法增加教育投入,建立实施素质教育的保障机制

19、课堂素质教育的四个基本点:认知停*点,情感激发点,思维展开点,心灵交流点。在这四个基本点中,*认知停*点解决学会的问题,*情感激发点解决想学的问题,*思维展开点解决会学的问题,*心灵交流点解决乐学的问题。

20、素质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的体现:(1)狠抓薄弱环节,努力争取全面提高教育质量(2)建立新型课堂人际关系,增强心理相融度(3)加强学法指导,培养自学能力(4)充分发掘潜能,注重创新意识、创造能力的培养。

21、课堂素质教育应该遵循哪些教学原则?(1)全面施教,整合优化(2)注重个性,鼓励创新(3)目标导向,情境熏陶(4)动手动脑,和谐发展(5)师生互动心向一致(6)关注学法,改进教法

22、实施素质教育的课堂教学策略:(1)精讲精练加强针对性(2)分层递进,符合规律性(3)学会做人,寻准教育点(4)指导学法,教人会学(5)自主发展,训练自控力

23、在社会发展中教师承上启下的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的创造者和传播者;社会的代表者和社会道德的实践者

24、 教师对学生的教育作用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知识的传授者;课堂纪律的管理者;班集体的领导者;心理健康的维护者;父母的代理人

25、 教师劳动的特点有哪些?劳动对象的复杂性;劳动手段的主体性;劳动过程的创造性;劳动方式的个体性;劳动成果的长效性 26、 教师的职业道德有什么特殊要求?忠诚于人民的教育事业;热爱学生;以身作则,为人师表;团结协作

27、中学生身心发展的五对矛盾是什么?主观的成熟体验与客观的相对不成熟的矛盾;独立性与依赖性的矛盾;强烈的活动需要与能力发展的同步的矛盾;旺盛的求知欲与识别能力较低的矛盾;性意识的萌芽,成熟和道德法制观念薄弱的矛盾。

28、学校教育制度有什么重要意义?学校教育系统作为国家对年轻一代进行教育的最严密、最有效的组织,它集中体现了整个教育制度的精神实质,学校教育制度制定得是否正确和完善,它直接关系到教育目的的实现,教育和教学工作的进行以及教育事业的发展,从而也对政治经济制度的巩固,生产力的提高,青少年儿童身心的发展,产生重要影响。

29、我国1951年学制主要有什么特点?(1)明确和充分地保障了全国人民特别是工农干部受教育的机会,突出了“教育为国家建设服务,学校向工农开放”的方针,(2)新学制确立了各类技术学校和专门学校的地位,保证了各种人才的培养,体现了教育为生产建设服务的方针,(3)保证了一切知识分子和老年知识分子接受革命政治教育的机会,(4)体现了方针、任务的统一性和方法方式的灵活性,(5)充分体现民族平等、男女平等的原则。

30、我国中小学德育的根本任务是什么?用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教育学生,把坚定正确的政治方向摆在首位,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社会主义新人,具体来说,包括以下五个方面:(1)培养学生正确的政治方向;(2)引导学生逐步树立科学的世界观和人生观(3)逐步形成社会主义基本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4)培养学生自我教育的能力(5)培养学生良好的个性心理品质。

31、我国学校德育应遵循哪些基本原则:方向性和现实性相结合的原则;知行统一原则;正面教育与纪律约束相结合的原则;严格要求与尊重理解相结合的原则;集体教育与个别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与自我教育相结合的原则;教育的统一性与灵活性相结合的原则;教育影响的一致性与连贯性原则。

32、老师指导学生自我教育应进行哪几方面的工作?(1)指导学生掌握修养的标准(2)自我评价(3)道德情感体验(4)在社会实践中锻炼品德。

33、中小学教学的任务有哪些?学习系统的文化科学基础知识,获得基本技能;发展智力、体力、和创造才能;教会学生学习,培养自学能力;培养学生的非智力因素

34、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原则有哪些?科学性与思想性相结合的原则;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原则;直观性原则;启发性原则;循序渐进原则;巩固与创新相结合的原则;统一要求与因材施教相结合的原则

35、 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方法有哪些?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读书指导法、演示法、参观法、实习作业法、练习法、实验法。 36、 运用讲授法的基本要求有哪些?讲授的内容要有科学性;讲授要有系统性连贯性和逻辑性,层次清楚,突出重点、难点;讲授的语言要有条理性、简练性、启发性、生动性、语音、语调要有和谐性;恰当运用板书和体态语言,强化讲授效果。

37、选择和运用教学方法的依据有哪些?根据教学目的和任务来选择;根据学科和教材特点来选择;根据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水平来选择;根据学校的客观条件来选择;根据教师的业务水平、实际经验和个性特点来选择。

38、班级授课制有哪些特点?以“班”作为教学工作的基本单位,能扩大教育对象,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使教师有计划、有系统地进行教学;便于学生之间互相观摩,互相启发,互相帮助,互相促进;能发挥班集体的教育作用,有利于集体主义精神的培养;能保证正常的教学常规,有利于教学任务的完成;有利于学生的身心健康,由于班级授课制的优越性,因此,自产生以来,班级授课制便成为教学的基本组织形式。

39、怎样备课?做好三项工作:备教材;备学生;备教法。写好三个计划学年或学期教学进度计划;单元教学计划;课时计划(教案) 40、一堂好课的标准是什么?教学目标明确,完成任务好;教学内容正确、充实。抓住重点、难点、关键;教学方法适当,教师善“启”善“导”;语言规范、板书整洁;教学进程组织严密、结构紧凑;师生双方积极性高。

41、中小学常用的教学模式有哪些?传递——接受式、引导——发现式、辅导——自学式、情境——陶冶式

42、运用练习法有什么要求?练习要有明确的目的要求;精选练习材料,使之具有典型性;帮助学生掌握正确的练习方法,适当分配练习的份量、次数和时间;在练习过程中要加强指导,经常检查练习的结果。

43、良好班集体形成的标志?(1)全班同学有共同的奋斗目标(2)有团结一致的领导核心(3)有正确的政治方向和集体舆论。 44、班主任工作的主要内容:(1)对学生进行思想品德教育(2)引导学生学好功课(3)组织好课外活动,指导课余生活(4)组织学生劳动(5)指导团队会工作,协调班内外教育力量(6)处理班级日常工作(7)抓好学生的入学教育和毕业教育(8)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45、班集体形成过程:初建松散阶段;基本形成阶段;巩固发展阶段

46、建设班集体的主要方法:(1)调查了解学生,研究班级情况(2)提出奋斗目标,组织共同活动(3)培养集体论,形成优良班风(4)培养和发现班级骨干,形成集体核心(5)建立平等团结、互助的新型人际关系。

47、班集体管理的几种类型:常规性班集体管理;阶段性班集体管理;毕业班集体的管理。

48、毕业班集体管理的内容:掌握学生的志愿和思想动态,进行理想教育和毕业指导;指导学生复习功课,迎接考试,关心学生身体健康;做好毕业生鉴定和优秀生评选

49、阶段性管理工作的内容:开学前的准备工作;开学初报道注册工作;期中对前一阶段进行检查和小结;期末组织学生进行复习和考试。

50、课外校外教育的特点:组织上的自愿性;内容上的广泛性;活动上的自主性;形式上的多样性

51、课外校外教育的基本要求:明确的目的性与周密的计划性;知识性与趣味性;发挥学生的自主性与创造性;面向全体;充分利用当地条件。

52、课外校外教育的三种组织形式:群众性活动;小组活动;个人活动

53、课外活动的指导原则:自愿原则:(1)充分考虑学生意愿,让学生自愿选择、自愿参加(2)教师要积极鼓励正确引导;自主原则:(1)让学生充分发挥主体作用,独立自主参加活动(2)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符合学生年龄特征和个性差异:

54、校长负责制的含义:校长是学校行政总负责人,他拥有人权、财权、行政决策权,负责领导教育、教学和行政工作,对上级党政领导部门负责,对外代表学校,是法人代表,党支部是学校的政治工作中心,对贯彻党的方针政策起监督保证作用;教职工代表大会和校务委员会对学校实行民主管理与监督

55、学校管理的主要方法有:思想教育的方法、行政的方法、经济的方法、法律的方法、现代技术的方法。

56、教师的职责:是教师职权范围内应负的责任。教师的基本职责有如下几个方面:(1)教好功课,努力提高教学质量(2)做好学生思想品德教育工作(3)促进学生的身体健康(4)组织好学生的课外活动协调学校与社会、家庭的关系(6)开展教育教学研究和参与学校的管理。

57、当前教育思想转变中,要树立哪些现代教育观?素质教育观;现代人才观;正确的教育价值观;科学的学生观;现代课程观;教育民主化思想;教育本质观;终身教育观;大教育观;全民教育观;现代教育方法观;教育信息化等

58、基础教育改革的任务有:(1)转变教育观念,进一步端正办学指导思想(2)探索全面实现基础教育培养目标的运行机制;(3)改革学制,渗透或引进职业技术教育,全面实现“双重任务”(4)改革课程,建立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中心内容的课程教材体系(5)减轻学生课业负担,让学生生动活泼地进行学习

59、学校管理改革的趋势有:(1)学校管理自主化(2)学校管理开放化(3)学校管理民主化(4)学校管理技术手段现代化(5)学校管理的精致化。

60、教育科研具有哪些特点?除了具有创造性和艰巨性等科学研究的共同特点之外,还有以下主要特点:(1)研究目的的实践性、应用性和服务性(2)研究参与者的广泛性、群众性(3)研究成果的迟效性和长效性

61、教育科研的任务是什么?:教育 科研的基本任务是探索、认识、发现教育规律,并运用这率真客观规律来指导教育实践。具体任务包括:(1)研究当代教育发展,指导当前教育实践(2)总结教育经验,推动教育学科建设(3)进行中外教育比较研究(4)预测教育未来发展趋势。

62、坚持科学态度,遵守科学道德具体表现在哪几个方面?热爱真理、客观诚实;勇于创新、严肃认真;不畏艰辛、合作竞争 63、教育科研过程中应做好哪些工作?(1)选择科研课题(2)提出理论假设(3)确定科研对象(4)制定科研计划(5)选用科研方法(6)搜集科研资料(7)进行整理研究工作

64、教育测量的功能有哪些?是改进教学的良好工具;是教育管理的重要手段;是教育科研的重要方法 65、教育评价的功能是什么?测定功能、诊断激励功能、指导功能、导向功能

66、教育评价的原则:方向性原则、科学性原则、民主性原则、激励性原则、可行性原则、整体性原则

67、教育评价一般从哪些方面来进行:学校办学的水平评价、德育工作的评价、教学的评价、教师的评价和学生的评价

68、教育现代化模式的选择必须遵循哪些原则?(1)目标导向性原则(2)坚持实事求是与解放思想的原则(3)坚持相对平衡、协调发展的原则(4)坚持扬长补短、发挥优势,创建特色的优化原则(5)坚持可行性原则。

69、我国教育现代化发展的战略指导思想是:(1)教育优先发展(2)坚持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方向(3)服务经济建设,促进社会的全面进步(4)坚持改革开放,发展和完善社会主义教育制度(5)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遵循教育规律,全面提高教育质量(6)依*教师,加强教师队伍建设,(7)坚持以财政投入为主,多渠道筹措教育经费(8)多形式办学,多规格培养人才。 70、 如何开展课堂研究?

(1)确定班组抽样的具体方法(2)提出相应的课堂研究假设;(3)弄请该课堂研究中的三类变量;(4)搞好课堂研究设计 问答题:

1、一名合格的人民教师应具备怎样的知识素养? (1)比较系统的马列主义理论修养。(2)精深的专业知识。 (3)广博的文化基础知识,(4)必备的教育科学知识,

2.教学过程的基本规律是什么?

(1)间接经验与直接经验相结合的规律。(2)教师主导作用与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规律。 (3)掌握知识和发展智力相统一的规律。(4)传授知识与思想品德教育相统一的规律。

3、遗忘的规律与特点有哪些? (1)不重要和未经复习的容易遗忘。

(2)机械识记比意义识记、无意识记比有意识记易遗忘。 (3)遗忘有“先快后慢”的特点。

(4)消退说认为不经复习强化的内容,逐渐完全遗忘;干扰说认为主要由前摄抑制、倒摄抑制引起遗忘。 (5)遗忘还受动机和情绪的影响。

4、怎样在教学过程中集中学生的注意力?

(1)注意唤起学生的随意注意,提高学习的自觉性。明确教学的目的任务;创设“问题情境”,启发学生的思维;正确组织教学,严格要求学生。

(2)正确运用无意注意规律组织教学,教学环境的布置应有利于集中学生注意力;教学方法丰富多样,有吸引力,防止单调死板。 (3)引导学生几种注意交替使用。

5、试论述教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品质。

(1)加强辩证唯物主义思维方法论的训练,学会全面地、发展地、实事求是地看问题。 (2)运用启发式方法调动学生思维的积极性、主动性。 (3)加强言语训练。

(4)发挥定势的积极作用,抑制定势的消极作用。 (5)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思维品质。

6、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什么?我国社会主义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有哪些? 师生关系的本质是一种人际关系。

新型师生关系的特点是:(1)尊师爱生。(2)民主平等。(3)教学相长。

7、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和具体方法各是什么?

班主任工作的基本任务是带好班级,教好学生。 班主任工作的具体方法是:

全面了解和研究学生;组织和培养班集体;做好个别教育工作;与家庭社会教育密切配合,统一各方面的教育力量;做好班主任工作的计划和总结。

8、心理健康的现实标准是什么?

自我意识正确;人际关系协调;性别角色分化;社会适应良好;情绪积极稳定;人格结构完整。 9、简述马斯洛的人格理论?

(1)自我实现。(2)需要层次理论:①生理需要②安全需要③归属和爱的需要④自尊需要⑤自 我实现的需要。

10、依据有关的学习动机理论,提出在日常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动机的—些具体措施。 (1)利用教学内容与方法的新颖性,引发学生对学习内容的直接兴趣,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2)实施启发式教学,创设问题情境,激发认识兴趣和求知欲。 (3)根据作业难度,恰当控制动机水平。 (4)充分利用反馈信息,有效进行奖惩, (5)合理设置课堂结构,妥善组织学习竞赛。 (6)正确指导结果归因,促进学生继续努力。

11、简述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主要内容。 (1)旧式分工造成了人的片面发展;

(2)机器大工业生产提供了人的全面发展的基础和可能;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社会条件,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惟一途径。

12、教学过程中贯彻直观性教学原则有哪些基本要求?

(1)根据教学任务、教学内容以及学生的年龄特点恰当地选择直观手段。 (2)直视手段的运用必须与教师的讲解密切配合。

(3)重视运用语言直观。教师要善于运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帮助学生掌握知识。

13、试论教师主导作用和学生主体作用相统一的教学规律。 (1)教学过程既要有教师的主导作用,又要有学生的主体作用。 (2教师要对教学过程起主导作用。

(3)教师要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发挥其学习主动性。

(4)把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和调动学生的自觉积极性正确地结合起来。

14、怎样在教学中培养学生的智力技能? (1)确立合理的智力活动原型; (2)有效进行分阶段练习;

(3)在练习过程中应注意激发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注意原型的完备性、独立性和概括性;适应培养阶段的要求,正确使用语言;注意学生的个别差异。。

15、怎样培养学生的创造性思维?

(1)激发好奇心、求知欲。培养创造动机; (2)培养发散思维和集中思维相结合的能力; (3)培养发展学生的直觉思维的能力;

(4)促进创造性的活动,培养创造性的个性品质。

16、注意有哪些品质特征?它可以分为哪几类?

注意的品质特征有:注意的范围;注意的稳定性;注意的分配;注意的转移。

注意可分为:不随意注意(无意注意);随意注意(有意注意);随意后注意(有意后注意)。

17、良好的记忆品质表现在哪些方面?

(1)记忆的敏捷性。这是记忆的速度和效率特征。 (2)记忆的持久性。这是记忆的保持特征。 (3)记忆的准确性。这是记忆的正确和精确特征。 (4)记忆的准备性。这是记忆的提取和应用特征。

18.怎样帮助学生降低考试焦虑?

(1)考试焦虑是考试时常见的一种心理现象。如果面临重要的考试,而学习者又不是十分有把握,往往就会产生强烈的不安和担忧。 (2)考试焦虑有一个最佳值,处于这个值时,考试效果最好,过低或过高,都会使学习受到抑制,最常见的问题是过度考试焦虑。 考试焦虑的矫正可通过以下方法。

①自信训练。让学生正确认识考试的重要性,摆正考试的位置,不要把考试看成是至高无上的东西。 ②进行放松训练或系统脱敏等,放松训练有意念放松法和肌肉放松法。 ③考试焦虑还可用想像系统脱敏法降低。

19、为什么说教育在人的发展中起主导作用?

(1)教育是一种有目的的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教育,特别是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 (3)学校有专门负责教育工作的教师。

20、教师应具有什么样的能力结构?

(1)必须具备组织教育和教学的能力,表现在善于制定教学计划,编写教案,组织教学,与家庭、社会配合等方面; (2)具备语言表达能力,教师语言应具有科学性、逻辑性和启发性,并善于结合姿态、表情、手势,使语言更具表现力; (3)具备组织管理能力,表现在善于组织和管理班集体,对学生和班级日常工作良好地组织管理方面; (4)具备自我调控能力,对于出现的新情况,教师能及时分析调整,使工作达到最优化的程度。

21、论依靠积极因素、克服消极因素的德育原则。

教育者要善于依靠和发扬学生品德中的积极因素,限制和克服消极因素,扬长避短,因势利导,使学生思想品德不断进步。 ①要用一分为二的观点,找出学生思想品德中的积极和消极因素;

②善于创造条件使积极因素健康成长,并逐步使这一因素成为学生思想因素中的主导力量;要培养学生的进取心,启发他们自我教育,发扬优点,克服缺点。

22.如何利用学习动机与学习效果的互动关系来培养学习需要? (1)学习动机通过直接制约学习积极性,影响学习效果; (2)由于学习效果所产生的成败体验,反作用于学习动机; (3)掌握评分的艺术,使每个学生体验到成功感; (4)使学生掌握扎实的知识技能,获得真正的成功。

23.什么是注意?怎样培养学生良好的注意品质?

注意是人的心理活动对一定事物或对象的指向性与集中性。 良好注意品质的培养:

①要培养学生广泛而稳定的兴趣;

②要加强意志力的锻炼,培养“闹中求静”的本领; ③要养成严肃认真的学习态度,培养良好的注意习惯; ④要考虑学生的个别差异有针对性地培养良好注意品质。

24.影响印象形成的因素有哪些?

(1)自然特征:包括社会刻板现象和晕轮效应

(2)社会特征:人们能说明其在正式社会结构中明确位置的信息,确定其社会角色,然后再从他的社会角色来预言其行为,确定其对于我们的意义,确定我们行为的适当性。

(3)心理特征:我们是依据具有社会评价意义的人际关系特征和智力特征来对别人进行归类,并据此为自己的行为进行明确的方向。

25.请阐述青少年人际交往的发展特点,并谈谈如何对青少年进行人际交往教育? 青少年的人际关系的发展:

①朋友关系在青少年生活中非常重要;

②在情感、行为、观点上与父母逐渐脱离,父母的榜样作用也弱化了; ③在师生关系方面,他们开始评价教师的好坏,有自己喜欢和不喜欢的教师。 青少年的人际交往的教育:

①人际交往的基本原则:互相接纳,社会交换,维护自尊,情境控制。 ②人际关系的建立:第一印象,主动交往,移情理解。 ③人际关系的维护:避免争论,勇于认错,学会批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