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甘肃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

甘肃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

2022-03-04 来源:乌哈旅游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FAZHAN・J1NGJ1GUANCHA 经济观察 甘肃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路径分析 口张唯实 世界上任何国家或地区都不可能 模式转换,就必须把技术自主创新纳入 化,针对具体的重点环节,制定更具有 永远依靠劳动力和自然资源来发展经 甘肃省公共政策的设计中。从外部招商 针对性的政策,使政策效果“精益化”, 济。只有自我创新,向具有更高附加值 引资的过程中,就进行以人为本的创 解决甘肃经济发展过程中生产能力与 的生产活动转型,才能从根本上推动经 新,从小做起,最终成就将来的经济强 技术能力的提升不同步的问题。 济增长模式转换和经济结构调整。对 省。所以,对甘肃省来说,态度决定一 三、注重政策设计。提升自主创新 甘肃来讲,只有把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 切。正视甘肃省的弱势,积极学习,成为 能力 培养作为科技与经济协调发展的中心 一个学习型的大省,在学习中完成消化 科技与经济不会自然地结合起来。 环节,才能实现甘肃经济实力与科技实 吸收、创新到科技大省的转变。 只有明确政策、支持重点,从政策设计 力的同步提升。 二、优化和重组对外经贸和引资政 上对科技实力与经济实力的同步提升 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甘肃科技与 策。改变依附性的经济发展模式 作出“统一的动态规划”,才能形成科技 经济协调发展必须与全球产业转移动态 1966年,美国著名经济学家钱纳 与经济相互协调的政策体系。注重技 相结合。现在的科技与经济转移分为四 里和斯特劳特提出“两缺口模型”,对引 术先进性与合理性的有机结合,缩小与 个阶段,第一阶段为产品转移,外国企业 进外部资源的必要性、外部资源与一国 发达地区在经济、科技等方面的差距。 为了降低成本把产品拿到生产成本更低 经济发展的关系等作了系统的理论说 在传统经济形态下,模仿战略是有效 的国家或地区。第二阶段是产业转移,也 明,其主要考虑的是储蓄缺口和外汇缺 的,但在信息时代,片面模仿始终是抑 就是把配套的产业随之转来。第三阶段 口。甘肃省不但存在以上缺口,还存在 制甘肃产业技术进步的消极因素,阻碍 是结构转移,最主要的特征就是制造集 更为重要的技术缺口和战略缺口。引 甘肃顺应世界产业技术发展的基本线 中化、研发分散化、采购全球化,以实现 入外资、技术和先进的战略理念求得平 路,实现向高层次、高技术价值链的推 整个价值链上的成本最小化、收益最大 衡,既可以减少外汇不足的压力,又节 进和升级。强调技术引进、消化吸收、 化。现在,国际产业出现第四阶段,称之 约了国内储蓄,减少了国内储蓄不足的 自主创新和产业结构升级,必然会使企 为战略转移,例如外包、流程再造、战略 压力,培育了动态比较优势和竞争优 业的资本有机构成提高,造成失业问 联盟等,第四阶段转移是一种服务业的 势。成功引进外资、技术和战略理念可 题。但失业问题只是一个暂时问题,从 转移,所以,甘肃不但要大力发展制造 以达到多重的经济效果。这正是“两缺 长远来看,甘肃持续的发展不但可以促 业,还要从长远着眼发展高端服务业,建 口模型”及其发展的理论意义所在。在 进就业,更为重要的是可以提升全省人 立以服务业为中心的核心竞争力,也就 各种优惠政策诱导下进入甘肃的外资 民的福利,使全省经济生活水平步入高 是承接这些转移,如果不承接这些转移, 尽管带来了先进技术和管理经验,但支 水平的省区中。在甘肃未来经济发展 我们只提供廉价的劳动力,广大的土地 撑甘肃经济快速增长的主要因素是投 中,处理技术进步方式与就业关系时必 和以环境为代价换来的“中国制造”对我 资、扩大就业率、使用越来越多的原料 须有超前意识。现在甘肃整体科技实 们是不利的。 和资源。在经济、科技全球化的新形势 力还比较落后,但已经具备建设创新型 一、依靠自主创新。转变经济发展 下,技术创新已经取代自然资源成为竞 发展战略的基础和能力,同时国家经济 方式 争力的决定性因素,甘肃经济发展要实 实力的上升和发展理念的变革使我们 在经济开始由数量型增长转向质 现从资源依赖型向创新驱动型、从对外 有比较充足的财力增加技术开发投入, 量型增长的过程中,甘肃省科技发展战 技术依赖型向自主创新型转变,就必须 以先进的理念制定甘肃省经济发展的 略也从跟踪模仿向引进、消化吸收和自 改变传统观念。全球化使甘肃有了“后 战略。因此,我们必须统筹考虑技术的 主创新演进,经济实力与科技实力的同 发优势”,将会大大节约技术进步自我 先进性与合理性,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由 步增长被真正提 议事日程。在甘肃经 摸索的时间与经济成本,但只有努力促 “数量型增长”向“质量型增长”的转换, 济发展的资本约束条件非常严重的情 进形成技术自主创新能力的科技政策、 促进经济与科技的协调发展。 况下,即使失去市场换不来先进技术, 产业政策、贸易政策更加协调和一体 四、强化地方政府在自主创新中的 但至少可以换来资本投入,用以增加生 化,才能使这种可能性变成现实性。为 作用 产和供给。在经济发展过程中,我们就 此,我们~方面要大力发展对外经贸和 从纯粹的技术和效率角度看,生产 会逐步实现从引进、消化吸收到出口投 引进国内外先进技术,充分利用国际市 要素跨国流动加快了发达国家的先进 资的转变。这一切都需要时间。要满足 场资源,优化与重组引资和外贸方面的 技术向发展中国家的扩散,通过学习效 经济发展对先进技术的需求,在经济与 优惠政策,鼓励外资研发机构对甘肃省 应、培训效应、竞争效应和联系效应提 科技协调发展的基础上实现经济增长 进行技术扩散,同时要加大政策的差别 高了全球的经济效率,对于世界范围内 2008年第02期/总第208期 7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经济观察 的可持续发展起到了促进作用。但事实 上,甘肃省引进的生产技术往往是所在 国家按照梯度转移理念移出本土的,多 数处于产品技术生命周期的后期、技术 开发的边缘以及消费的外围,基本上是 一些传统过时的工业科技,不具备自身 发展的可持续性,并可能导致甘肃科技 人才流失和企业逆向技术扩散现象的 发生。从人类社会发展的经验来看,即 使是在全球化时代,政府与市场也不是 完全对立的。在技术选择上,我们必须 分开国家目标和企业目标。作为理陛的 生产者,企业追求的是自身效益的最大 化,往往仅投资于能够提高自身利润的 技术,忽视那些不能带来直接利润,但 对国家未来发展和国民福利提高至关 重要的技术。对这些市场失效领域的科 学技术,政府必须承担起责任,通过必 要的科技投入和政策倾斜引导其发展。 通过政府激励,使甘肃省企业的经营理 念与全省战略相匹配,使甘肃省人力资 本效用最大化和企业利益最大化。因 此,甘肃省可以在政策上多激励,通过 甘肃工业技术改造 一定的机制设计,促进技术创新的优化 和经济的动态发展。 投入产出分析 五、改变政绩考核观念。推动自主 创新工作的落实 口高智平陈宗礼 目前甘肃省地方政府在推进自主 创新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热衷于 “十五”期间,甘肃省大力实施“工 分点,五年投资年均增长37.24%,呈现 搞招商引资,地方财政的科技投入比例 业强省”战略,特别是省委、省政府提 出投资力度不断加大和存量资产向支 严重偏低,重成果数量的增加而轻视转 出“发展抓项目”战略思路以来,全省 柱产业转移或增值的态势。2004年七 化和技术能力的建设。这些现象出现的 上下积极行动,项目建设掀起热潮,一 大支柱产业资产总额比2000年增加 原因在于以GDP总量指标为核心的政 大批采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的 659.76亿元。五年间,全省共实施技术 绩评价体系使得一些地方政府官员把 重大技术改造项目的顺利实施,有效改 改造项目4106项,其中有1867项建成 短期经济规模扩大当作施政重点,而忽 善了企业生产设施及环境,提高了企 投产,形成固定资产339.59亿元,形成 视了价值链提升对自身利益获取的考 业和产品的市场竞争力,加大了环境 了一大批新的工业经济增长点。这批 核。在强调技术自主创新的今天,通过 保护力度,大大促进了产业升级和结 竣工项目不仅对“十五”工业经济作出 一定的宏观管理,利用有效的政策激励 构调整,增强了经济持续发展的后劲。 了贡献,也为“十一五”工业经济快速 我们需要的技术和资本,限制重复引 一、技术改造投资概况 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进、过度引进,改变以GDP数量指标为 2000年至2004年,全省工业技术 二、技改投资投入产出有关数据 主的地方政府领导政绩考核办法。为了 改造投资额累计达552.58亿元,工业 的测算方法 更好地发挥地方政府在科技和经济协 技术改造投资占同期固定资产投资比 (一)投入产出模型法 调发展中的作用,增强自主创新意识, 重为18.84%。到2004年技术改造投资 利用投入产出表模型法,不仅可 有必要在地方政府官员的考核中增加 较2000年增长了2.46倍。技术改造投 以测算技术改造投资对国民经济及工 科技自主创新成果及其转化、科技创新 资在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中的比重由 业经济的贡献,还可以将其细化到对 能力建设、区域创新体系建设、科技对 2000年末的11%上升到了2004年末 国民经济各行业的拉动作用。目前甘 地区生产总值的贡献等指标并提高其 的22.22%。石化、有色、电力、冶金、机 肃省最新的投入产出表是{2002年甘 权重,或许这是一个长期激励技术创新 械、食品、建材七大支柱产业的技术改 肃省投入产出表》,本文以该投入产出 的有效机制。 造投资占全部固定资产投资比重达 表42*42行业部门的表式为基础,利 (作者单位:兰州商学院经贸学院) 20%,较2000年末提高了10.35个百 用投入产出模型测算并分析技术改造 76 发展・月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