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精品】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精品】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2021-12-07 来源:乌哈旅游
【关键字】精品

题目:次贷危机对我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姓名:唐雅丽

年级:2011级

专业:证券投资与管理

学号:42

摘 要:在全球一体化进程不断完善的大前提下,2008年华尔街爆发的金融风暴,迅速引发了全球性的金融危机,并进一步演化为涉及各行业的经济危机,一些专家学者把它形象地称之为“金融海啸”,足见其来势之凶猛,影响之远大。在这种环境下,我国商业银行业依然逆境绽放,可谓是“别有天地”。中国商业银行业是否真的完美无暇,没有任何漏洞?认真总结自身,才能更健康稳健地发展。深人的学习和实践科学的发展观、防止经济下滑,反思美国金融危机的教训,回顾我国阻击危机的举措,探讨银行科学发展的路径,拥有着重大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战略意义

关键词:资贷危机 商业银行 风险管理

一、次贷危机的产生及原因分析

(一)次贷危机的含义

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次贷危机又称次级房贷危机,也译为次债危机。它是指一场发生在美国,因次级抵押存款机构破产、投资基金被迫关闭、股市剧烈震荡引起的风暴

(二)次贷危机的形成与发展

美国次贷危机,全称是美房地产市场上次级按揭存款的危机。“次贷危机”是自2007年初开始,由于“次级债”大量逾期违约引发全面性的信用危机。特别是2008年,随着华尔街贝尔斯登、美林证券、雷曼兄弟公司、高盛和摩根士丹利五大投资银行的全军覆没,将危机推向了高潮,已演变为一场全球性的金融风暴。在这场危机中,越来越多的国家、金融机构以及大型遭受重创,使世界陷入了衰退的时期

(三)次贷危机爆发的原因

次贷危机的根本原因在于美元本位的国际货币体系和美国消费的过度膨胀。特别是布雷顿森林体系崩溃后,全球形成了以美金为本位的信用货币体系,而美国则进入了无约束的美金泛滥时期。

美国次贷危机产生的原因除了以上大的宏观经济因素以外主要还有以下原因:

1、政府对经济运行缺乏必要的监管。美国一度放纵经济泛滥增长,在宏观层面对经济运行缺失必要的监管,甚至在某些领域没有实施监管。

2、是金融机构内部的风险控制机制十分脆弱。盲目追求扩张发展,追逐高额利润,忽略了风险管理,使次级抵押存款标准降低,并一降再降,最终导致风险失控。

3、是过度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在前几年美国楼市最火爆的时候,很多按揭公司为了扩

2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张业务,牟取更高利率,介入了次级房贷业务,从而促使金融新产品无限度的不断扩张,在很大程度上掩盖和隐藏了次级房贷的危害性。

4、是金融机构对投资者缺乏尽职调查。由于高额利润的驱使和非常火爆的销售市场,使房地产开发商不顾社会实际需求状况,没有重视必要的市场调查,盲目扩张业务。

5、是各个环节的信息披露不充分。特别是在存款证券化过程中,信息传递链条过长,导致信息披露不全面,不准确,层层失真,包括发行人、承销商、资产管理人、信用评级机构和投资者很难获得足够真实的信息。

6、是信用评级严重脱离实际,使评级结果不够真实、准确。在经济利益诱导下,信用评级机构受自身利益驱动,在主观上存在听任的不尽职尽责的现象。

二、次贷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影响

中国银行业面临美国金融危机的直接风险包括持有美国债券的市场风险和对外向型企业存款的信用风险。同时,由于市场信心不足,银行业对于房地产开发存款的风险不容忽视,零售银行业务也将受到冲击。

1.境外投资风险在可控范围。

由于中国金融体系发展相对滞后,中国银行业的境外投资受到外汇管制及监管机构审批的限制,中国商业银行总体外汇风险敞口相对较小。在美国次级住房存款抵押债券“房利美”和“房地美”的危机中,受到影响较大的是几家大型商业银行,尤其是中国银行,但风险都在可控范围内。而其他中小银行受到的直接影响非常有限。对于雷曼兄弟的风险

3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暴露,按已公布数据统计,中资行相关的风险敞口已达3.8 亿美元,其中工行持有量最多。从风险敞口的组成来看,具有优先偿还级别的高级债券所占比例超过50%,估计中国银行业整体的风险暴露较为有限。

2.外向型企业信用风险有限。

在全球经济放缓的背景下,外向型企业受到较为严重的冲击。一方面,原材料和人力成本在上半年大幅上涨并仍然处于高位;另一方面,全球经济疲软,加上人民币升值、劳动合同法的实施以及出口退税率的下调,出口贸易型中小企业受其影响颇深。一些粗放型、劳动力密集型、技术含量低的中小企业发生倒闭。据国家发改委中小企业司的初步统计, 2008 年上半年全国有6.7 万家规模以上的中小企业倒闭。然而,中小企业由于其自身的风险性,历来不是银行业尤其是大银行放贷的重点, 创造中国近六成GDP 的中小企业仅占主要金融机构存款比例的20%,所以给银行带来的风险相对有限。

3.房地产存款风险不容忽视。

美国次级债危机的导火线是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与暴跌,中国同样存在这样的隐忧。近期,住房销售量在各大城市均出现萎缩态势,许多城市的价格也出现不同程度的回落。房地产开发商开始通过降价来刺激消费,然而降价未必能使开发商马上收回现金,因为消费者在经济放缓的时期更趋于谨慎,投资需求亦有所降低。加上银行对房地产开发商的借贷和展期困难,将会造成开发商资金链吃紧甚至断裂,形成一个恶性循环。据统计,房地产开发商资产负债率普遍在70%以上,一旦无力偿还存款,就会把巨额风险转移到银行。至于个人住房按揭存款,由于以自住为主,整体问题不大,不会对银行业造成太大的影响。

4.零售银行业务将可能放缓。

4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美国金融危机及全球经济下滑引起人们对国内经济前景的担忧,在国内社会保障程度仍然较低的背景下,居民的消费需求和投资意愿将受到极大抑制。国内银行业以个人住房按揭存款占主导的个人消费业务将面临下滑风险。同时,在股票市场经历短暂繁荣之后,国内银行业起步不久的个人理财业务也可能因为对理财产品的疑虑而出现萎缩。

三、次贷危机下中国商业银行面临的机遇与挑战

(一)次贷危机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机遇

应该说这次美国的次贷危机引发的这场金融危机对中国的银行业本身的直接影响是有限的,这主要是由于中国的银行业经过改革开放三十年,经过治理结构的改善,经过改组上市和监管及内部机制的转换,应该说管理水平有了相当大的提高。这场危机虽然给我们带来了很多挑战,由于这场危机之后,美国经济萧条,由于消费者在心理上对未来的经济状况还没有信心,改变消费习惯,这样美国的进口量可能会大幅减少,这样就会使中国和这些出口企业失去了市场。这些企业对银行的有效需求就大大减少,这是我们在今年信贷遇到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另外,由于企业的经营状况也出现了一些困难,对银行的资产状况也会有一些影响。所以银行为了防范风险,加大了拨备的比例,拨备的覆盖率也大大提高了,这也是次贷危机中从企业直接给银行带来的一些挑战和风险。

1.美国银行业遭受重创,国际银行业格局面临重新分配。

次贷危机对全球金融业产生了巨大的冲击,使欧美银行业深受其害,在美国约8,500家商业银行和储贷机构中,至6月末,陷入危机的银行数量约117家,截至目前倒闭银行20家。IMF估计由次贷危机所引起的金融业损失将达1.4万亿美元,其中超过一半的损失将由银行承受其中,其余部分则落在保险公司、养老基金、对冲基金和其他投资者身上,

5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截至2008年10月底,金融业已造成的损失总额还只有8,000亿美元,这意味着对银行业整体将有进一步创伤。

2.剥离非核心资产,为我国商业银行多元化提供了借鉴。

次贷危机的爆发坚定了全球主要金融机构加快战略转型步伐的决心,进一步推动了剥离非核心业务的进程,包括出售或缩减房地产资产业务,减少在投资银行业务的投入等,同时,对于战略性的业务则加大投入,次贷危机爆发后,国际金融巨头剥离非核心资产,重新回归核心业务的趋势给正在全力推进多元化的中国银行业以警示,为中国银行业重新认识综合化与专业化经营模式提供了借鉴和参考。

3.国际金融业区域调整,降低了新兴市场的竞争程度。

受次贷危机影响,未来一段时间内,欧美商业银行将不得不在资本市场筹资以维持其稳定性,在一定程度上制约了其对新兴市场的扩展步伐,同时,由于在新兴市场的股权投资带来了较为可观的投资收益,如欧美金融机构在中国银行业的投资已实现了较大幅度的增资,通过出售新兴市场的股权或业务不仅能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其资金压力,也是其在国际范围内调整资源布局的重要手段。如RBS现任总裁Stephen Hester已明确表示将对海外业务进行重组,以后公司的业务将主要集中在英国。

(二)次贷危机给中国商业银行带来的挑战

1.如何应对经济周期

世界经济近几年的持续强势增长已经结束,全球经济减速不可避免,受世界经济周期

6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调整的影响,我国出口已经明显下降,与欧美经济有较大依存关系的行业所受影响尤甚。同时,金融危机降低了居民未来的收入预期,以住房、汽车为对象的信用消费可能出现明显下滑。对中国银行业而言,对国际金融市场涉足还不深,与国外金融机构业务往来形成的资产在总资产中所占的比重还不大,直接损失规模不大。而需要认真思考、做出预案措施的是防范世界经济周期性调整对中国经济的影响。在此次经济周期调整过程中, 必定会有不少企业因市场的变化而出现经营下滑、资金紧张的状况,甚至有倒闭破产的危险,银行业的资产质量也会面临恶化的压力。

2.如何应对经济全球化和金融一体化

经济全球化是一场以发达国家为主导,跨国公司为主要动力的世界范围内的产业结构调整;金融一体化越来越表现为银行业务全球一体化,国际证券市场一体化,金融创新市场一体化和新型国际金融中心一体化。

随着金融机构的兼并整合,导致了风险逐步向大型金融机构高度集中,国际金融体系的稳定性也变得更加脆弱。同时,现代金融机构往往已成为全球化金融网络的重要节点,金融机构之间缺少严格的防火墙,金融危机引起的全球众多银行的巨额损失和美国投行模式的终结就是很好的例证。

3.如何应对日益激烈的同业竞争

金融机构自身内部风险管理仍应当始终坚持审慎性政策导向。在此次危机中,市场参与主体的非审慎经营弱化了市场约束,一定程度上导致了资产证券化工具的滥用, 成为危机形成的诱因。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为了扩大存款规模逐利,不惜放低借贷标准;投资银行、评级机构为了创设更多的证券,不惜降低执业标准,向投资者出售不合格的证券产品,

7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而投资者特别是保险基金、养老基金等机构投资者,为了追求收益,不惜降低风险溢价,参与高风险投资,这一系列的不审慎的行为造成了证券市场内在的约束机制失灵,导致了危机的形成。

当前,国内金融机构面临的竞争越来越激烈,金融机构创造利润的内部驱动也越来越强烈,但是追求利润不能忽视风险。此外,在房地产和股票等资产价格持续上涨时期,金融市场流动将更加活跃,金融机构在努力创造利润的过程中,应进一步加强内部控制机制建设,提高自身风险管理能力。金融监管部门也应当进一步督促金融机构强化信息披露,促进其审慎管理,稳健经营

四、次贷危机对中国商业银行的启示

(一)有效控制金融风险是金融企业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金融业应尽快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风险管理流程设计等多方面的制度基础。次贷危机引发了百年罕见的金融危机,与以往历次危机相比,次贷危机的不确定性、扩散性、加速性更加明显。世界经济日趋一体化的趋势,加速了全球金融一体化。特别是世界经济结构及金融市场各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相互决定的复杂关系,导致金融危机的全球化已成必然。近几年,我国工、农、中、建、交五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中,工、中、建、交四个大型国有商业银行完成股份制改造后已在境内外成功上市。农业银行目前也已完成了股份制改造,正在积极准备上市。我国银行业的经营管理模式已与国际接轨。如何加强风险管理,进行多元化经营和提升国际竞争力,是我国金融业亟待解决的重大问题。

(二)亟待探索和提高风险管理技术。过去,我们总认为美国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方面的技术是最先进的,近些年来,我们一直都在学习和借鉴美国内控管理经验和模式,并引进了许多管理理念和内控管理方法。但经过这次金融危机来看,美国的风险管理技术和内

8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控管理机制,并不是完善可靠的,还存在诸多弊端和不足,尤其对风险隐患揭示和控制还缺乏必要的手段,以致引发了金融危机。同时,从世界各国来看,近年来,虽然国际风险管理技术大力发展,各国对风险管理都有所重视和加强,但在本次金融危机中也未幸免于难。因此,必须改革和创新风险管理技术,在国际上建立统一的金融监管组织架构,以及建立适度有效的监管手段和标准已经成为必然趋势。另外,我国要积极探索和提高具有中国特色的,并能够适应国际金融一体化的风险管理技术,尽快健全和完善风险管理机制,以确保在金融国际化的发展轨道上健康稳健运行。

五、次贷危机中中国商业银行应采取的措施

面对危机持续蔓延的严峻形势,以及我国金融业所面临的机遇和挑战,我国商业银行要审时度势,应最大限度的提高风险防控能力,及早建立与国际接轨的规范的风险管理机制。

(一)强化金融监管力度,有效防控金融风险。商业银行业务广泛涉及到社会各个领域和个人,在整个社会经济体系中的地位非常特殊、非常重要,对社会经济影响巨大。我们国家应借鉴美国次贷危机教训,研究和制定适合当前金融全球化模式的金融监管机制,进一步强化金融宏观调控,促进商业银行强化风险管理力度,严防突发性、扩散性等重大金融风险事件的发生。

(二)商业银行应培育良好的文化。防范和化解金融风险是商业银行安全、高效、稳键经营的基本保障,商业银行应把风险控制当作首要任务。特别是要加强内控管理基础性工作,构建良好的内控环境,培育优秀的企业文化,要进一步提高全体员工的风险防范意识,使风险管理工作融人到银行业务的每个环节。特别是要调动员工参与并推进内控建设与风险管理的积极性、主动性与创造性。

9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三)完善内控制度,加强风险管理。内部控制作为商业银行经营管理活动的基础,不仅是防范控制金融风险、保障业务稳健的一个重要手段,也是提高经营效率、实现经营目标的一个重要保障。

(四)发挥内审合规部门的功能。内审合规工作承担了监督、评价的职责。特别是对风险政策的执行情况、业务规章制度合规情况等评价,这对于风险管理至关重要。内审合规部门要坚持对各项经济指标完成的真实性、合法性、合规性和规章制度执行情况进行长期不懈地检查鉴证。不仅有问题要开展检查,没有问题也要进行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制止和纠正,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作到警钟长鸣,积极督促各部门把防范风险的具体措施落到实处。

(五)重视对金融新产品、新业务的风险控制。鉴于美国过度扩张金融衍生产品,导致次贷危机的教训,我国应强化对金融新业务、金融新产品及衍生产品的风险控制力度。随着金融日趋国际化的趋势,我们国内的金融新业务、新产品也逐渐增多,如资产证券化产品、互换、掉期等业务。管理者当局应高度重视、严加控制金融新产品及衍生产品。商业银行应对各类新业务、新产品的可行性、安全性、效益性及风险状况进行科学的论证和评估,以安全、稳健、有序地推进金融新业务及衍生产品的良性发展。

(六)建立和完善全面的风险管理体系。《巴塞尔新资本协议》把操作风险、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并列为金融机构面临的三大风险。在三大风险中,操作风险是危害性最大的风险。操作风险隐蔽性很强,常常以其他风险的形式暴露出来,对信用风险、市场风险具有放大作用。在一定条件下操作风险与信用风险、市场风险之间相互转化。因此对操作风险的控制是一项非常复杂而艰巨的长期性任务。面对金融危机的沉痛教训和金融一体化的趋势,以及复杂多变的国际金融形势,我国商业银行应加强全面风险管理体系建设,建立和完善风险管理委员会及内部风险管理机构等组织体系的职能,对经营风险进行全面管理。要建

10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立科学规范的全面风险管理机制,精心设计风险管理流程,充分利用现代化的技术手段,把风险管理的内涵及要素融人到每项业务和每一个操作环节,实施连续的不间断的监测控制。

结 语

我国目前正处于金融改革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新问题,也面临着很多新的挑战,美国次贷危机的爆发让我们庆幸于中国政府长期以来针对金融业坚持的谨慎的对外开放政策。正是由于政府的金融管制,使得这场席卷全球的百年难遇的金融海啸并未给中国带来直接的经济冲击,我国的银行业受到的损失也是有限的。面对现在的困境,我们首先应该坚定信心,坚信我们一定能够度过这个百年不遇的危机。其次,要坚定不移地深化金融改革,促进金融业的发展。只有通过改革,才能优化我国金融市场的结构,提高金融机构抗击风险和危机的能力,促进经济的繁荣。最后,商业银行等金融机构应该积极开展中间业务,推进混业经营,同时加强对不同业务和不同业务领域间的风险防范,促进金融机构的健康稳定的发展。

此文档是由网络收集并进行重新排版整理.word可编辑版本!

11文档来源为:从网络收集整理.word版本可编辑.欢迎下载支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