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创中学”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创中学”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2023-02-08 来源:乌哈旅游
“创中学”跨学科课程的开发与实施

作者:董琰

来源:《江苏教育·中学教学版》2021年第03期

【关键词】跨学科课程;课程开发;创中学

【中图分类号】G633 【文献标志码】B 【文章编号】1005-6009(2021)20-0063-02 【作者简介】董琰,江苏省锡东高级中学(江苏无锡,214105)教师,高级教师。 1.课程设计思路。

创中学是以真实问题为基础构成的任务式、项目化学习;引导学生以自主合作、头脑风暴、创造实践、展示与评价等方式进行创造性活动。政史地跨学科课程作为创中学教学实践的一个部分,在课程设计时重点放在如何激发学生的自主学习、创新学习方面。具体体现在课程目标、课程内容、课程资源、课程学习方式、课程成果、课程评价方面。

跨学科课程不等于各科知识简单叠加,而是通过知识凝炼,提炼主题,提出真实问题,以此驱动学生通过自主探究学习,提升综合素养。在课程实施过程中,政史地教师组建教学共同体,作为学习的引导者、协助者、观察者、评价者;学生组建学习共同体,通过项目化学习解决问题;最后师生对整个教学过程评价反思,提升自我。具体流程如图1所示。

教师通过对政史地教材、社会热点问题等课程资源的搜集、整合、分析,制定了“神奇博物馆——传统与现代的对话”“一带一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二战风云——和平与发展是

当今时代的主题”“讲好大运河的中国故事——保护和开发”等主题,创新了原有学习形式,拓宽了学习边界,提升了学生的思维活跃度。 2.课程案例。

笔者以“如何讲好大运河的中国故事——保护和开发”为例,介绍具体的课程样例。 (1)明确课程目标:①构建“城市、经济、文化”的核心知识体系;②掌握收集资料的途径和提高辨别、选择资料的能力,培养证据意识、实证精神、综合思维与辩证思维;③培养自主学习、自主发展、自我评价的能力与小组合作意识、交流表达能力;④提高社会实践能力与公共参与意识、树立文化自信;⑤鼓励创新意识与创意设计能力。

(2)设计学习任务:请各小组选择前5个问题中的任意3个展开研究,第6题所有人必答。

①请利用图文资料,结合所学知识制作一个PPT,说明京杭大运河开凿的原因及其在世界上的地位;②选择一个京杭大运河沿线城市,說明从古至今大运河对该城市发展的积极意义;③江苏省文化和旅游厅决定开展“大运河文化旅游精品线路”征集活动,请设计一条江苏省境内的主题线路,附上简要的线路图与说明;④搜集国家关于大运河的政策,以无锡段为例说明大运河文化带建设中如何正确处理“开发”与“保护”的关系;⑤你是否赞成大运河北段航运恢复,请说明理由;⑥某同学应邀参加“世界运河城市论坛”,请你撰写一篇题为“讲好大运河的中国故事”的演讲稿,字数为500字左右。

(3)学习课时:每2周一个课时,一学期总计8个课时,最后两个课时为成果展示。具体教学计划如下。

第1课时,学生完成分组,确定各自的学习任务,完成分工并记录,三位教师观察记录分组过程。

第2至第5课时,各学习共同体以问题为导向,按照分工采用小组合作与独立自主相结合的方式开展项目研究,发挥主观能动性选择实地调查、文献调查、网络调查等多种方式搜集资料,调动已有的知识储备和生活经验,对可查询的资料作科学判断、筛选过滤,进行信息资源的建构和编码,构建跨学科立体知识网络,让思维发散与集合,提炼与融合,创新生成,最终解决实际问题。项目推进过程始终处于小组合作状态,各小组成员围绕主题和任务分工协作、信息共享、沟通协商、自主探究。由于学校为寄宿制高中,因此有部分学生的实地考察需要利用周末时间完成,其余一般在校内完成,由三位教师负责解答、协助、监督等工作。在整个活动过程开始时,下发学生学习评价表,学生根据相关标准调整和评价自我及同伴的活动过程。

第6课时,组内展示交流成果,集体合作成果展示后作调整完善,个人成果展示后推选最优成果代表小组展示,所有学生做好互评与自评,并反思提升。

第7至第8课时,各小组作品逐一展示,未能集体展示的作品以展板、课件播放等形式交流。师生及特邀嘉宾对作品进行点评,通过观察学生在完成学习任务、解决真实问题中的表现来填写学生学习评价表,同时填写教师反思评价表,对比评价结果审视自身的教学过程是否符合教学目标,发现教学中取得的成效和存在的问题,从而使得下阶段教学更有针对性,有效发挥评价对教学的导向作用。所有学生的评价表、成果等作为档案袋的一部分进行保存。 学习是为了拥有更好的未来,未来需要的是全面自由发展的人才。创中学指导下的跨学科课程是一种包含知识、行动和态度的深度学习,聚焦于学生解决问题过程中的行为表现和创新性学习成果,提高学生比较分析、抽象归纳、思辨创新以及综合思维等高阶思维能力,指引学生转变学习方式,提升学生创新素养和综合素质,更重要的是指引学生回归生活、关注社会、勇于担当,涵养家国情怀,为学生未来发展增值。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