涵洞施工技术交底
技 术 交 底 书
交底单位名称:中铁四局兰新铁路甘青段项目部三工区 编号:
第1页 共14页 工程名称 设计文件图号 施工部位 交底日期 技术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范围; 2、施工准备工作; 3、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4、混凝土养生; 5、质量验收标准; 6、施工安全。 附件及附图: 附件1:涵洞施工图 。 附件2:涵洞施工模板加固示意图 。 交底人: 复核人: 接受人:
涵洞工程 DK577+181~DK592+538 2010年6月15日 技术交底内容
1、技术交底范围
DK577+181~DK592+538段涵洞施工。 2、施工准备工作 2.1.机械、材料准备
(1)施工机械:挖机、装载机、汽车吊。
(2)混凝土施工:搅拌站、混凝土罐车、振捣设备、溜槽。 (3)钢筋加工设备:运料车、切断机,调直机、弯曲机、电焊机、对焊机(视情况配置)。
(4)试验设备:地基承载力检测设备、塌落度桶、回弹仪。 (5)材料及其它设施:竹胶板、方木、钢管、扣件、槽钢、蝴蝶卡、PVC管等。 2.2.人员准备
涵洞施工人工配合机械,配备足够的施工人员,包括技术人员、领工人员、安全员、试验员以及劳务人员。 2.3.技术准备
对设计下发的图纸进行审核,准确测量放样,用白灰线撒出施工边线,现场核对无误后,机型基础开挖施工。 3. 主要施工方案、施工方法 3.1. 施工方案
框架涵混凝土采用现浇,基坑开挖使用挖掘机配合人工开挖,挖至接近基底时留20cm左右采用人工开挖。涵洞分两次浇筑,第一次浇筑底板倒角以下混凝土,第二次浇筑侧墙及顶板砼。
侧墙及顶板施工满堂支架,支架步距1.2m×1.2m,涵洞外侧采
- 2 -
用原木、钢管做斜撑,斜撑间距2m×2m。内外模采用18mm厚竹胶模板,配以10cm×10cm方木做横楞,中对中间距30cm;10cm×10cm方木(或20#槽钢)做竖楞,中对中间距60cm。3m以下孔径涵洞设上下两道拉杆,4-6m涵洞在涵洞中间增设一道拉杆,拉杆采用φ20钢筋,间距60cm。(具体详见涵洞施工模板加固示意图)
施工前做好临时排水、原有道路及沟渠的临时改移工作,确保在施工过程中不影响原有灌溉及通行设施。施工时注意涵洞变形缝的预留,并做好防水处理。 3.2. 施工工艺流程
- 2 -
框架涵施工工艺流程图场地清理测量放线基坑开挖基坑抽水混凝土垫层施工钢筋加工、运输钢筋绑扎箱顶施工顺序底板立模检查、验收侧板浇注底板混凝土检查、验收顶板混凝土养护拆模绑扎侧墙钢筋立侧墙及顶板模板绑扎顶板钢筋浇筑侧墙、顶板砼砼养生防水层及沉降缝处理端翼墙施工及洞门处理回填- 2 -
3.3. 施工方法及顺序 3.3.1.测量放样
放样前应仔细地对设计图纸进行审核,严格按照设计图纸要求对涵洞的中轴线、涵底标高、交角进行控制放样。 3.3.2. 地基处理、基槽开挖
⑴基坑开挖前,要对涵洞及涵背范围的基底进行冲击碾压或设计要求的其它地基处理措施处理,检测合格后,进行基坑开挖。
⑵根据测量的放样和现场土质采用挖掘机进行放坡开挖,坡率1:0.75,开挖至设计深度并预留临时排水沟设施,排水沟应和附近水路相通并确保水由高向低沿一定的纵坡流入汇水区。
⑶清除基底及基坑侧壁的软弱土质。
⑷人工整平基底,并经现场监理工程师验收合格后进入下道施工工序。
3.3.3基础混凝土施工
混凝土施工采用运输车运至现场搭设溜槽入模,振捣棒振捣。基础施工注意沉降缝的预留,根据施工图设计,沉降缝按技术人员的要求进行设置,并保持顺直和铅垂。 3.3.4钢筋制作、安装
钢筋制作前先读懂读透图纸,领会设计意图,根据设计图纸对各编号钢筋放样,形成钢筋下料单。钢筋下料单必须标明钢筋编号、尺寸、数量。下料前首先对下料单逐一进行核实,核实无误后进行下料,按编号分类挂牌堆码,便于制作时使用。
钢筋制作前,检查弯曲机芯轴是否与加工钢筋直径,弯曲半径相
- 2 -
符,对焊机配置电源能否满足钢筋预热,熔化参数的要求等,各项准备工作完成后进行试加工,试加工钢筋的各项指标均能达到设计要求后,进行批量加工,加工好的钢筋应按编号分类堆码整齐,堆码执行先安装的钢筋离安装地点越近。
钢筋安装前应首先检查框架轴线,边线是否正确,理顺钢筋安装顺序,按照“由外至内、由下至上”原则进行钢筋安装。 3.3.5.涵洞底板混凝土
⑴绑扎涵洞下部钢筋。
⑵支模:内模板采用竹胶模板底部外侧模采用2.44m*1.22m*0.018m竹胶板,在模板支立前对模板进行拼装、整修,局部磨光处理并涂抹高效优质脱模剂,保证模板接缝及错台均不大于2mm且表面光泽、平整、无污物。
⑶混凝土入模坍落度严格按设计配合比控制,振捣采用ZN-50式振捣器为主,平板振动器为辅。
⑷混凝土终凝且强度达到2.5Mpa以上时,表面应予以凿毛,凿毛时采用人工玷除的办法,表面去除浮浆并露出新鲜的骨料面,并按施工缝有关要求处理。 3.3.6.涵洞侧墙顶板施工
⑴支立内、外模
承重支架采用φ45*3.5mm钢管,立杆间距0.9m*0.9m,步距1.2m,纵横向每隔3排设立剪刀撑。立杆顶设可调顶托,顶托上纵向设置10×10cm方木作纵档,横档采用6×8cm方木。水平支撑钢管端部设侧托,侧托外侧置10cm*10cm方木做横档,中对中间距30cm,外侧
- 2 -
竖向布置[20槽钢(或10×10cm方木做纵挡),间距0.6m。
3m以下孔径涵洞设上下两道拉杆,4-6m涵洞在涵洞中间增设一道拉杆,拉杆采用φ20钢筋,间距60cm。如下图所示:
⑵绑扎上部钢筋。钢筋在加工场集中弯制成型,运至施工地点绑
- 2 -
扎成钢筋骨架。
⑶浇筑涵洞侧墙、顶板混凝土。混凝土入模坍落度控制按配合比设计要求控制,振捣采用ZN-50式振捣器。混凝土入模采用混凝土吊斗,下落高度大于2米加串筒施工。混凝土浇筑时应对称施工,严格控制两侧侧墙浇筑高差不得大于1m。
⑷箱涵顶面混凝土在终凝前进行二次收光。 3.3.7.变形缝施工
沉降缝根据施工图设计设置。沉降缝内填塞沥青模板、沥青浸置麻筋和橡胶止水带,填塞严密,确保变形缝顺直并与基础贯通。 3.3.8.支架拆除
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强度的80%时方可进行支架的拆除,在拆除非承重模板时,应轻拿轻放,防止破环表面及棱角。 3.3.9.防水层施工
涵洞防水采用聚氨酯防水涂料和高聚物改性防水卷材,顶板设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侧墙、顶板涂抹两层聚氨酯防水涂料后铺设高聚物改性防水卷材。顶板浇筑C40纤维混凝土保护层对顶板防水层进行保护。沉降缝处浇筑混凝土时,预埋MG-1型橡胶止水带,混凝土达到设计强度后,对施工缝内的泡沫板等杂物进行清除,使用沥青木板和沥青浸制麻筋进行填塞,填塞须确保密实。 3.3.10.回填
涵洞主体施工完毕后,混凝土强度满足强度要求,经监理工程师同意后方可进行涵背回填施工。回填前必须排水、清淤、清除杂物,
- 2 -
并对原地表进行压实处理,原地面以下回填采用级配碎石掺拌5%水泥,底宽0.3m,按1:1坡率回填至原地面,分层对称夯实。
按规范和图纸设计要求开挖出的回填宽度和坡度,每侧底宽不小于2倍孔径,顶部为2倍孔径加4m,并形成台阶。
回填时必须水平分层填筑,两边对称进行,每层松铺厚度不得大于15cm,每层在结构物两侧作好填后控制标记。顺路基方向设4%纵坡,以利排水,保证回填施工质量。
涵洞回填采用压路机碾压,在边角处采用小型手扶式振动压路机或振动夯分层压实。涵顶1m以内填筑采用轻型静载压路机压实,涵顶1m以上填土采用重型静载压路机压实以达到规定的压实度。 3.4. 施工质量控制关键点
⑴为保证混凝土的外观质量,采用优质竹胶模板。
⑵模板架设牢固,禁止跑模。拆模时,注意混凝土强度及边角保护。
⑶加大混凝土拌和浇筑能力,防止产生分层浇筑的冷缝。 ⑷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配合比,确保混凝土强度达到设计要求。 3.5. 质量通病及预防措施
⑴混凝土表面产生蜂窝麻面的原因分析:
a模板表面粗糙或清理不干净,拆模时混凝土表面粘损,出现麻面。
b钢模板隔离剂不均匀或局部漏刷,混凝土被粘损,形成麻面。 c模板接缝拼装不严密,浇注时漏浆,混凝土表面沿板缝位置出
- 2 -
现麻面。
d混凝土振捣不密实,其气泡未排除,一部分气泡停留在模板表面形成麻点。或由于没有配合人工插边,使水泥浆流不到靠近模板的地方。
e混凝土配合比不准确或砂、石、水泥材料计量不准或加水量不准,造成砂浆少石子多。
f混凝土搅拌时间短,没拌合均匀,混凝土和易性差,振捣不易密实。
g混凝土下料不当,造成混凝土离析,混凝土一次下料过多,没有分段分层浇筑,振捣不实或下料与振捣配合不好,或未及振捣又下料,因漏振而造成蜂窝。
h模板孔隙未堵好或模板支设不牢固,振捣混凝土时模板移位,造成严重漏浆,形成蜂窝。
⑵预防措施:
a模板表面要清理干净。
b钢模板隔离剂涂刷均匀,不得漏刷。
c混凝土浇注要分层、均匀,振捣要密实,不漏振不过振,配合人工插边。
d严格控制配合比,保证材料计量准确。
e混凝土要拌合均匀,搅拌时间不得少于规定的时间。 f混凝土自由倾落高度不得大于2m,超过上述高度时,采取串筒、溜槽等措施下料。
- 2 -
g混凝土的振捣分层捣固,振捣间距要适当,必须掌握好每一插振的振捣时间。振捣器至模板的距离,不应大于振捣器有效作用半径的1/2。 4. 混凝土养生
⑴混凝土振捣完成后,尽量减少暴露时间,待表面收浆后尽快对混凝土进行覆盖,混凝土终凝前,覆盖物不要直接接触混凝土表面。
⑵洒水养生时间控制在初凝前、终凝后,一般养生开始时间6-8h,炎热或有风天气养生开始时间为3h。
⑶养生期间,混凝土强度达到2.5MPA之前,不得使其承受行人、运输工具、模板、支架及脚手架等荷载。
⑷尽量延迟混凝土的拆模时间,最优方案为采用带模养生及麻布、草帘等物进行覆盖相结合的湿养生,不具备在养护时间内带模养生条件时采用覆盖物覆盖湿养生,确保结构物在湿养生时间内始终处于潮湿状态,包覆(裹)期间,包覆(裹)物应完好无损,彼此搭接完整,内表面应具有凝结水珠。
⑸混凝土养护期间注意采取保温措施,防止混凝土表面温度受环境因素影响(如曝晒、气温骤降等)而发生剧烈变化,内外温差不宜超过15℃。
⑹当混凝土拆模后可能与流动水接触时,在混凝土与流动的地表水或地下水接触前采取有效保温保湿养护措施养护14d以上,且浇注后7日内不得受雨水或其它水源浸泡,并确保混凝土获得80%以上的设计强度。
- 2 -
⑻养生用水采用我工区制定取水点取水,确保水源质量。 ⑼养护结束后达到设计强度后及时按照设计要求进行回填。 5、质量验收标准
混凝土涵洞允许误差和检验方法
序号 1 2 3 4 5 项 目 边翼墙、中墩距设计中心线位置 墙顶、拱座顶面高程 孔径 涵长 厚度 允许误差(mm) 20 ±15 ±20 +100,-50 +10,-5 检验方法 测量检查不少于5处 尺量检查不少于5处 顶板、底板、边墙、盖板各检查2处 测量检查不少于510 处 6 涵身接头错台 6、施工安全
安全方针:安全第一、预防为主,防治结合、综合治理。 安全目标:年重伤、死亡率控制在0,年负伤率控制在0.3%以下。
6.1安全生产技术措施
1、施工机械安全:其它机械按操作规程使用,加强对机械设备的管理,做到常检、常修、常保养,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2、防雨、防雷措施:必须有避雷措施。防雷接地可与工程的避雷预埋件临时焊接连通,接地电阻达到规定要求。每月检测一次,发现问题及时改正。设专人掌握气象信息,根据大风、大雨预报,及时采取相应技术措施,防止发生事故。禁止在大风、暴雨等恶劣的气候
- 2 -
条件下施工。
3、安全标志:划分安全区域,充分和正确使用安全标志,布置适当的安全标语。
4、夜间施工:夜间操作要有足够的照明设备,坑、沟、槽等除做好防护外,设红灯警示。
5、钢筋工程: A、钢筋加工:
(1)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熟识机械性能和操作规程。 (2)机械必须设置防护装置,每台机械必须一机一闸并设漏电保护开关。
(3)工作场所保持道路畅通,危险部位必须设置明显标志。 B、钢筋电弧焊:
(1)焊接施工场所不能使用易燃材料搭设,现场高空作业必须戴安全带,焊工配戴防护用品。
(2)焊机必须保护接零良好,不准在露天雨水的环境下工作。 C、钢筋安装:
搬运钢筋时,要注意前后方向有无碰撞危险或被钩料物,特别是避免碰挂周围和上下方向的电线。人工抬运钢筋卸料要注意安全。 6.2施工用电安全保证措施
1、电工必须持证上岗,严格遵守操作规程,所有施工人员均应掌握安全用电基本知识和所用设备性能,用电人员各自保护好自用设备的负荷、地线和开关箱,发现问题及时找电工解决,严禁非专业电
- 2 -
气操作人员乱动电器设备。
2、配电系统分级配电,配电箱、开关箱外观完整、牢固、防雨防尘、外涂安全色(标),统一编号;其安装形式、内设必须符合有关规定;箱内电器可靠、完好、选型、定值符合规定并标明用途。
3、现场内支搭架空线路的线杆底部要牢固,不得倾斜下沉,与临近建筑应有一定安全距离,且必须采用绝缘导线,不得成束架空敷设,达不到要求必须采取有效保护措施,按《施工现场临时用电安全技术规范》执行。
4、所有电路均采用三相五线制,所有电器设备及金属外壳或构架均应按规定设置可靠的接零及接地保护。
5、施工现场所有用电设备必须按规定设置漏电保护装置,做到一机、一闸、一漏电保护开关,并定期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解决。
6、配电房、配电箱内不准堆放杂物,应留够消防通道,配相应灭火设备。 7、文明施工
1、合理规划施工工序,尽量减少临时占地面积,缩短使用时间,及对恢复土地原有功能。
2、施工时的临时占地,应将原有地表层的熟土推至一旁堆放,待施工完毕后,再将这些熟土推至恢复原有表层、以利于今后耕作。施工弃渣及弃物应运到指定地点,禁止向灌渠倾倒。
3、设置污水站和生活垃圾堆放站,定期处理施工期的生活污水和生活垃圾。
- 2 -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