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高中地理人教版2019选修三教案

2020-05-20 来源:乌哈旅游
第一章 自然环境与人类社会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课时2)

教学设计

课题 自然资源的质量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学习 目标 (1)结合实例,理解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并说明自然资源的质量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2)通过具体案例,掌握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并说明其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单元 第一章 学科 地理 年级 高二 重点 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难点 自然资源质量特征、空间分布特征与人类活动的关系。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导入新课 教师活动 (图片导入)褐煤、烟煤、无烟煤 思考:这三种煤炭燃烧质量有何差异?划分依据是什么? 学生活动 让学生思考回答: 无烟煤大于烟煤,烟煤大于褐煤; 燃烧效率 讲授新课 (承接)通过图片思考判断可以知道 一、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的衡量标准 1.自然资源的质量是有优劣高低之分的。 2.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图片导入)贫铁矿和富铁矿、石油、耕地图 (二)、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来刻画。 学生思考并总结: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的衡量标准 学生思考并得出自然资源的质量特让学生学会总结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的衡量标准 让学生学会看材设计意图 导出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铁矿通常根据品位高低,分为富铁矿和贫铁矿。 征第1点 矿石品位指单位体积或单位重量矿石中有用组分或有用矿物的含量,一般以重量百分比表示。 石油根据含硫量多少,分为高硫石油、含硫石油和低硫石油。 含硫量指矿产资源中所含硫(硫化物或单质)的百分比,是衡量矿产资源对环境造成污染的重要指标之 一。 我国耕地根据生产能力的高低、土壤健康状况好 料分析问题 让学生学会看图坏等指标,分为优等地、高等地、中等地和低等地。 案例探究一 利用“提铁降硅”技术提高铁矿石的品位 我国铁矿资源总储量居世界前列,但大部分都是品位较低的贫矿,铁矿石需要经过选矿加工成为铁精矿后才能用于炼铁生产。2001年我国采用“提铁降硅”选矿技术,从铢矿石中直接提取硅等杂质,从而间接提高铁矿的品位,有效地提高了铁精矿的质量,使国产铁精矿质量达到与国外进口铁矿石相当的水平。此外,“提铁降硅”后的铁精矿减少了高炉炼铁过程中废气、废渣的排放,降低了煤和焦炭的使用量,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思考:(1).比较品位高和品位低的铁矿石开采成本差异? 品位高的铁矿石开采成本低,品位低的铁矿石开采成本高 (2).我国采用“提铁降硅”选矿技术带来什么积极影响? 减少废气、废渣的排放,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大大提高了经济效益和环境效益。 案例探究二 褐煤、烟煤和无烟爆是不同的自然环境下形成的,所含热量、含碳量依次增大且其中杂质的含量依次降低。思考:这些具有什么的用途? 褐煤通常被用于直接燃烧发电;烟煤主要用于炼焦、作燃料或化工原料等;无烟煤可用于炼铁、生产化肥等。 (图片导入)南方水田和北方旱田图 思考:南北方的主要粮食作物分别是什么? 我国土地资源是怎么分布的呢? 学生思考并得出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第2点 学生思考并得出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第3点 学生回答: 分析总结问题 水稻和小麦; 南方水田和 二、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图片导入)我国土地资源利用图 北方旱田。 从我国土地资源利用来看,能得出那些结论呢? 旱地主要分布在半湿润的东北平原、华北平原等地区,属温带季风气候,作物熟制为一年一熟或两年三熟。 水田主要分布在湿润的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和四川盆地等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作物熟制为一年两熟或一年三熟。 林地主要分布在湿润、半湿润的东北、西南的边远山区以及东南山地、丘陵。 草地——非季风区的半干旱的高原、山地以及青藏高原,自东向西,草场产草量逐渐递减;属温带大陆性季风气候、高原山地气候。 我国东、中、西部三个地带土地资源状况存在着较大差异。 我国土地资源区域分布极其不平衡。 (图片导入)旱地和水田图 学生思考并得出自然资源的空间分我国北方早地多、热量少、水分少,南方水田多、布特征第1、 热量多、水分多。 (图片导入)煤炭和磷矿图 我国北方多煤,南方多磷。 3.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往往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区 (图片导入)渔业和畜牧业图 (二)自然资源的空间差异产生的影响 2点 学生思考并得出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第3点 让学生学会解决问题 沿海地区以渔业为主,草原地区以畜牧业为主。 学生思考并1.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图片导入)中东石油和中国稀土图 2.自然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可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 得出自然资源的空间差异产生的影响第1点 学生思考并(图片导入)古都西安图 农业文明时期的文明中心,都拥有相对优越的水资源和耕地资源。 3.自然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常常得到优先开发,成为同时期人口集中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三)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影响 (图片导入)活动 分析水资源和供水量的空间差异 北京和湖北分别位于我国北方、南方,受自然环境、产业结构和经济发展水平等影响,水资源总量和供水量差异大(表1.2)。 思考:1.绘制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与供水总量柱状得出自然资源的空间差异产生的影响第2点。 学生思考并得出自然资源的空间差异产生的影响第3点。 让学生学会看图分析问题 图(图1.12a),以及供水结构饼状图(图1.12b)。 2.比较北京、湖北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的差异。 3. 北京供水总量为什么超出当地的水资源总量? 4.为什么湖北的人均用水量比北京高得多? 5根据以上分析,对北京和湖北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作简要评价。 回答:1.学生在草稿纸上画。 2. 北京的水资源总量、供水总量与人均水资源量都比湖北小。 3. 北京人口密集,经济发达,需水量大。 学生思考并回答活动的问题 4. 湖北地处我国南方长江流域,年降水多、径流量大、 水资源总量大。 5. 北京应调整产业结构,发展节水技术,提高水资源利用率,实施跨流域调水等,促进水资源保障的稳定性。湖北应充分开发利用水资源,保护水资源环境,保障水资源稳定性。 总结: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影响 1.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图片导入)世界主要石油运输路线 石油缺乏国家和地区可以通过国际市场购买石油 。 2.一些资源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手段直接在不同地区与国家间进行流动。 (图片导入)我国南北蔬菜运输路线图 通过水果、粮食等农产品贸易,实现不同地区间土地、水等资源的再分配 。 3.有些自然资源可以通过产品贸易间接进行流动。 课堂小结 一、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的衡量标准 1.各种自然资源满足人类需求的优劣程度。 2.从中获取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的多少。 (二)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1.自然资源的质量可用一定的指标来刻画。 2.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开发利用成本是有差别的。人类技术水平的提高,能帮助人类逐渐利用那些曾经因质量低而难以利用的资源,但相应的经济成本和环境成本可能会增加。 3.不同质量的自然资源,因人类需求的差异而有不同的用途。 二、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空间分布特征 1.自然资源在空间上的分布是不均匀的,但有规律可循。 2.各种可再生资源受地球表面水热条件空间分异的影响,它们的分布一般具有明显的地带性特征。 3.矿产资源的形成受地质演化历史的制约,它们往学生思考并得出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影响第1、2、3点。 同学们总结学过的知识 让学生学会分析总结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和空间分布特征 往富集在某些特定地区。 (二)自然资源的空间差异产生的影响 1.自然资源分布的空间差异,是导致社会经济发展区域差异的重要因素之一。 2.有些自然资源高度集中的地区,可形成具有战略意义的资源优势。 3.自然资源组合较好的地区,常常得到优先开发,成为同时期人口集中分布、社会经济发展水平较高的地区。 (三)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影响 1.使不同地区间形成资源调配与贸易的需求,导致资源在空间上的流动,也促进了区域间的联系和全球化进程。 2.一些资源可以通过经济、技术手段直接在不同地区与国家间进行流动。 3.有些自然资源可以通过产品贸易间接进行流动。 板书 第二节 自然资源及其利用 一、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一).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的衡量标准 (二).自然资源的质量特征 二、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特征 (一).空间分布特征 (二).自然资源的空间差异产生的影响 (三).自然资源空间分布不均匀产生的影响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