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茶艺视角的茶文化多元魅力探析
高爱芳
(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山西晋城048026)
摘
要:茶文化的起源在中国,它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极具特色的代表,是中华文化自信的重要力量,几千
年来在中国乃至世界各国都展示出了其独特的魅力。茶艺是茶文化的重要表现形式,其操作过程体现了茶的表现形式和蕴含精神的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以茶艺为例,从感观享受角度分析茶文化之多元魅力。
关键词:茶文化;茶艺;多元魅力;感观享受;文化自信
中图分类号:G122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4-5078(2019)04-0072-04
DOI:10.3969/j.issn.1674-5078.2019.04.020
72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一九年第十二卷第四期︵总第六十六期︶
2016年,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共产党建党95周年时提出要坚持“四个自信”,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其中“文化自信”自然不是对我国学习借鉴的其他国家优秀文化成果的“自信”,也不是对我国具有他民族文化特征的融合文化的“自信”,而是指对中华民族特有的优秀传统文化的“自信”,茶文化则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中很有代表性的一个方面。茶文化几千年来在中华大地乃至全世界都展示了其独特而隽永的魅力,茶艺作为茶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举手投足、一招一式都展现了中华文化的魅力,给人以身体感官和精神上的美和享受。
一、茶文化和茶艺中国是茶的故乡,也是世界上最早种植和利用茶的国家。茶叶伴随着古老的中华民族走过了漫长的岁月。打开中华5000年的文明发展史册,几乎每一页都可以嗅到茶的清香。当前,中国茶界正处于产业大发展、市场大调整、文化大复兴的盛世兴茶时代。茶不仅是一种饮品,更是一种博大精深的文化。
(一)茶文化
茶文化是指人们在制茶、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特征。茶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华文明长河中的一颗璀璨明珠。中
国人与茶的缘分,可追溯的历史横跨近2000年。
在漫长的时间和耳濡目染的相处中,茶叶和人相互驯化、相互适应,形成了各具风格的茶品类及饮用习俗。
习总书记提出文化自信的同时,也在亲身实践着对我国优秀传统文化之一茶文化的传承与弘扬,近年来,在各种外交场合也多次向外国领导人隆重推介中华传统茶文化并品饮各类中国茶,与他们一同“茶叙”,共话友好未来。如2016年9月3日,在G20杭州峰会召开前夕,习近平主席和奥巴马总统在杭州西湖国宾馆举行重要会晤,会后两位领导在西湖国宾馆的凉亭喝茶并在湖边漫步;2017年1月,习近平在瑞士联邦主席洛伊特哈德陪同下乘坐专列前往伯尔尼,专列行进过程中习近平和夫人彭丽媛与洛伊特哈德夫妇在轻松愉快
[1]
的氛围中品茶畅谈;2018年4月,习近平同印度总理莫迪在武汉东湖一起品鉴恩施玉露和利川红;同年6月,在北京钓鱼台国宾馆,习近平会见朝鲜劳动党委员长、国务委员会委员长金正恩时也共品香茗、深入交谈。
(二)茶艺
茶文化的起源在中国,茶艺是茶文化中很有特色的一个表现形式,其操作过程体现了茶的表现形式和蕴含精神的统一,是饮茶活动过程中形成的文化现象。茶艺是指包括茶叶品评技法和
收稿日期:2019-05-05基金项目:山西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6年度课题《提升高职学生文化自觉的途径研究》(项目编号:GH-16208)作者简介:高爱芳(1979-),女,山西阳城人,副教授,硕士,国家一级职业指导师、二级茶艺技师、二级心理咨询师。主要研究方向为高职德育。
艺术操作手段的鉴赏以及品茗美好环境的领略等整个品茶过程的美好意境。茶艺最早萌芽于唐代,经过1000多年的发展,茶艺以其厚重博大的底蕴和有容乃大的态度广泛吸收和借鉴了其它艺术形式,并扩展到文学、艺术等领域,形成了具有浓厚民族特色的中国茶文化。茶艺具体来讲包括选茶、择水、烹茶技艺、茶器艺术、环境选择与营造等一系列内容。
二、基于感观享受的茶文化魅力——茶,拿在手中是风景
(一)制作加工之美
我国是世界上茶叶品类最多的国家,仅名扬海内外的名特茶就不下100余种,这完全得益于我国拥有辽阔的茶区和优越的自然条件,丰富的茶树品
种资源以及历史悠久、1.卓越独特的采制技艺。
[2]
按加工工艺和发酵程度可以把中国茶分为加工工艺严谨之美
6类,发酵程度从无到轻到重分别为绿茶、白茶、黄茶、青茶(乌龙茶)、红茶和黑茶。各类茶都有严格精细的加工工艺和步骤,比如黄茶就是在绿茶传统4个工艺步骤鲜叶、杀青、揉捻、干燥的基础上添加了“闷黄”步骤;而黑茶则是把黄茶加工过程中的“闷黄”变为“渥堆”,从而形成了黑茶独特的外形和风味,叶色油黑或黑褐,当然,这也是由于黑茶原料一般较为粗老的缘故;比如乌龙茶加工时采用特别的萎凋发酵的方法,同时又应用绿茶的杀青方式,是一种介于全发酵茶(红茶)和不发酵茶(绿茶)之间的半发酵茶,冲泡以后,叶片上有红有绿,俗称“绿叶红镶边”,给人以独特的视觉享受。
2.干茶制成后也有不同的外形,干茶制作外形之美
扁形茶如西湖龙井、卷曲形茶如洞庭碧螺春、片形茶如太平猴魁、针形茶如安吉白茶、眉形茶如四川竹叶青、花朵形茶如黄山绿牡丹、圆珠形茶如涌溪火青、方块形茶如安化黑茶、饼形茶如普洱茶饼和白茶饼等,茶叶外形多达30多种,让人大饱眼福、叹为观止,图1列举4种外形不一的茶。
(二)器具用水之美茶、水、器为茶道三君子,水为茶之母,器为茶之父。适合的茶与适合的水和器相结合,可以冲泡出能为人们带来全身心享受的茶汤。
1.用水之美
·学术探讨·
涌溪火青福鼎白茶(茶饼)
西湖龙井
黄山绿牡丹
图1
不同外形的茶
好茶还需配好水,明代茶专家说:“八分之茶,
遇十分之水,茶亦十分矣;八分之水,遇十分之茶,茶只八分耳”,所以说水对泡茶是十分重要的;另有一说,泡茶之水,“山水上,江水中,井水下”,指古人泡茶,最好的水是山泉水,地表水一般,地下水最差。当代环境污染严重,天然水泡茶并不适宜,因而需采用纯净水泡茶,要求泡茶之水清澈明亮、无肉眼可见物、无杂味,可溶性钙镁化合物含量少的软水(每升水中钙镁离子含量不超过8毫克)。水用得适合,人们才能品饮到美味的茶。
仅仅用对水还是不够的,茶的冲泡中还要注重茶水比例和水温,150如红茶茶水比例为1:50,茶茶水比例为毫升的壶或盖碗冲泡,1:80~1:120需放入茶叶,以300毫升玻璃杯泡3克;如绿以茶,老茶客最多放茶不超过4克,新茶客至少也要放茶2.5克,一般放3克茶叶即可;如乌龙茶铁观音茶水比例为1:22,以150毫升壶冲泡,需放茶叶7克左右。同时,绿茶冲泡水温为80~90℃,红茶冲泡水温为100℃,铁观音冲泡水温为100℃,而一些黑茶可以直接在壶中烹煮。
挑选适合泡茶的水,并严格按照适合的水温和茶水比例冲泡,最终就可以给客人们冲出最好的茶汤,给人以最好的色、2.香、味体验以及精神享受。
有了好茶、用器之美好水,还要有相宜的茶具相配,这样才能衬托出茶叶的色与形,保持住茶叶的香与味;同时,茶具的质地、造型、色泽、图案等所体现出来的艺术内涵,还可以陶冶人的性情,增长人的
知识,并增添品茗时的情趣,给人以美的享受。[3]
中
高爱芳基于茶艺视角的茶文化多元魅力探析73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一九年第十二卷第四期︵总第六十六期︶
高爱芳基于茶艺视角的茶文化多元魅力探析74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一九年第十二卷第四期︵总第六十六期︶
·学术探讨·
国茶具种类繁多、造型各异、用材也各不相同。从茶具材质来讲,有紫砂器具、白瓷器具、玻璃器具、陶土器具、金属器具等;从茶具造型来讲,有壶、盖碗、杯、盏、碗等。绿茶一般选用玻璃器皿冲泡,而且茶水不分离;白茶一般使用白瓷或内壁有色黑瓷茶具;乌龙茶一般用紫砂壶或白瓷茶具冲泡;红茶一般用红茶泡茶器或盖碗冲泡;黑茶因其粗老,一般需用铁壶、陶壶煮制,也可用紫砂壶和盖碗冲泡,当代出现了用电的煮黑茶器,简化了冲泡流程,方便了人们生活。上述可见,盖碗基本可以冲泡任何茶类,主要缘于其外形美观、敞口方便观察茶样、造型便于清洗等原因。
白瓷盖碗电用煮黑茶器
红茶泡茶器
铁壶和紫砂功夫茶具
图2
几种典型的茶具
(三)冲泡品饮之美
茶之美还在于其冲泡和品饮全过程中处处体现出的细致、优雅、美味与美好。茶艺是生活的、大众的,可以不必讲究程式、器具甚至冲泡技艺,几片茶叶、一杯水,随时随地,室内室外,都可以让人喝到喜欢的茶;茶艺也是高雅的、精致的,在茶的冲泡过程中,可以让人体会到茶艺师言谈举止中的内涵和自信,也可以让爱茶饮茶之人在社交场合中绽放优雅与柔软,1.在一招一式里展现曼妙身姿。
不同的茶在冲泡过程中会用到不同的程式,冲泡之美
呈现出不同的美。茶艺师在行茶过程中冲水斟茶时的高冲低斟、恭请客人用茶时的伸掌礼和客人受茶时的叩手礼、端茶杯时的“三龙护鼎”,冲泡过程中的专注和微笑,都会给人美的感受。清洗茶具和冲茶时的水都需要高冲,高冲有利于激荡茶
叶,使其色、香、味更加容易挥发,斟茶时为避免茶
汤外溅要求低斟,高冲低斟的错落有致给人以空间视觉上的美感;茶师行茶过程中经常性要给客人斟茶并恭请其用茶,最常用的礼节是伸掌礼,要求男性茶师四指并拢、拇指稍微向内弯曲,手掌略向内凹,女性茶师用手掌略平的兰花指手势,侧斜于茶杯旁,同时欠身点头,伸掌礼暗含“有请”之义;叩手礼则源于乾隆皇帝微服私访喝茶时,前去接驾的知府为了不暴露皇上身份,喝茶时弯起食指、中指和无名指在桌面上叩三次,以表达对皇上的三拜九叩,后来叩手礼就开始广为流传,如今的叩手礼已无下跪之意,但是可以表达茶客对茶师的感激之意,喝茶是含蓄、安静而文雅的,用动作代替语言,传达了礼节,也不会破坏茶席安静的氛围;“三龙护鼎”是指艺术上端品茗杯的姿势,拇指与食指轻抚品茗杯沿,中指顶住杯底,女士要求兰花指,2.男士要求收回无名指和小指。
绿茶绿叶清汤,品饮之美
味清淡,绿茶适合在玻璃器皿中冲泡,可以很好地欣赏茶叶在整个冲泡过程中的不断变化;黄茶黄叶黄汤;白茶满披白毫、汤色清澈黄亮、有毫香;青茶汤色金黄或橙黄;红茶大多色泽乌黑、汤色朱红、有明显的花香、果香、蜜香。[4]白茶、青茶、红茶大都采用功夫泡法,泡好的一杯茶可以分为几小口,慢慢啜饮,会感到口鼻生香,喉底回甘。干茶的色泽与外形、茶汤的颜色与香气、入口之后产生的生津和回甘等都会让品茶之人感受到茶之魅力、茶艺之魅力。
(1.四)仪式礼节之美行茶奉茶应遵循茶艺的基本礼仪,茶艺基本礼仪之美
主要包括仪表礼仪和体姿礼仪等。
仪表礼仪,包括仪容和着装的要求。茶艺从业人员一般情况下可略化素淡、清雅、精致的淡妆,为避免在泡茶品茗的过程中影响和破坏茶味,不可以使用香水、嘴唇不涂抹任何口红及唇膏;头发要打理好,扎马尾或盘发,最好没有刘海,免得给泡茶带来麻烦;同时,手是茶艺师工作的重要媒介,平时生活中可以加强护理,但为避免操作过程中滑手以及护手霜的味道影响茶味,茶叶冲泡时不允许涂抹护手霜,茶师的指甲也不可过长,在工作中不允许涂抹任何有色有味的指甲油;茶服一般要求质地柔软、天然,以棉麻丝等材
料为好,款式要求宽松、自然,一般以中华民族传统服饰为主,以旗袍、改良汉服或古风的服饰为佳,但要注意袖子不能过于肥大,这是为了避免袖子在操作过程中碰触茶具,领口要求简约紧致,以免在行茶奉茶起身时影响茶师形象;在行茶过程中,训练有素的茶师站立时亭亭玉立、行走时中正轻缓、静坐时端正稳重、鞠躬时恭敬有礼等,所有体态都要求恭谨、自然、落落大方。这些严格的礼仪要求让茶艺师在工作中表现出一种淡雅、天然、素净、克制、古典之美,与中国茶传统、含蓄、谦和、内敛的特性完美融合,给人以美的享受。
2.在上千年的发展中,茶艺寓意礼之美中华民族在茶叶冲泡过程中也形成了一些常用的礼节以表达美好寓意,如“凤凰三点头”“回旋斟水(茶)”“斟茶七分满”等寓意礼。
“凤凰三点头”是茶道中的一种传统礼仪,寓意三鞠躬,表达主人对客人的敬意和善心,也表达了对茶的敬意,是泡茶技和艺结合的典型,是高档
茶常用的冲泡技法。[5“凤凰三点头”]
的三起三落旨在激发茶性,利用水的冲击性将茶汤浓度调匀,为表达敬意,手法宜柔和、不宜刚烈,要求茶师心神合一做到更佳。“回旋斟水(茶)”也是在行茶奉茶过程中常用的一种传统技法,指在冲泡茶叶时以顺时针方向沿壶(杯、盖碗)壁注水或斟茶时从茶桌上茶师最右边客人起以顺时针方向给客人分茶奉茶。“回旋斟(水)茶”含有“来来来”欢迎客人之意,在无声中体现主人的好客和热情。“斟茶七分满”是宋朝开始就有的一种行茶习惯,相传起源于苏东坡为王安石倒了七分茶而招致王安石的不满,苏东坡解释为好茶珍贵,七分满既表达对客人的尊敬,也表达对好茶的尊敬。七分满的茶可以避免茶汤溢出茶杯造成浪费,也可以避免客人的手被滚烫的茶汤烫到,同时“不满”也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中做人谦虚、不自满的优良品质,隐喻行事把握分寸、说话留有余地、待人宽容之心、处世淡泊从容,所以形成了“斟茶七分满,留下三分是情意”的美好礼节。
(五)意境氛围之美
茶艺背景是衬托主题思想的重要手段,它渲染茶性清纯、1.静雅环境之美
幽雅、质朴的气质,增强艺术感染力。
·学术探讨·
茶室须在安静清雅之地,外部环境不可喧嚣吵闹,内部要求安静整洁雅致,茶室内须光线充足,方便茶师行茶,也方便主客双方品鉴干茶和茶汤;茶室内要求空气清新、通风条件良好,方便辨别干茶和茶汤香气,茶室一般都摆放没有太大香气的绿色植物以净化空气,同时茶桌上的小绿植和摆件也会给人清新、舒适之感;茶室内要求温度湿度适宜,使茶师在舒适的环境中冲泡出茶叶应有的味道,展示出行茶时应有的美,舒适的温湿度也可使茶客心无旁骛、2.专心致志地品茶。
茶是有历史感、文化氛围之美年代感又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事物,行茶环境一般布置得极具民族特色并体现茶室主人的文化素养,很多茶室中会摆放古色古香的茶桌、茶具及博古架等,也会存放一些中国传统文化的经典书籍或悬挂中国书法、绘画作品,使人置身其间便感受到浓浓的传统文化氛围和中国风,3.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化的无穷魅力。
在静雅的环境中品茶,乐曲渲染之美
主客之间不多使用语言表达而是用手势交流,有时便可以有琴师弹奏一曲,让人在音乐流淌中品茶,进一步提升品茶的艺术美感,古琴、古筝或琵琶等中国古典乐器均可给茶事活动增加美感,琴师或乐器条件不具备的
情况下,也可以播放音乐来渲染氛围。[6]
如冲泡铁观音可以弹奏或播放古筝曲《高山流水》,冲泡绿茶可以弹奏或播放《春江花月夜》,冲泡红茶可以弹奏或播放《云水禅心》,冲泡普洱可以弹奏或播放《月光下的凤尾竹》……当然乐曲和茶的搭配,可以根据茶师的个人体悟更换,重要的是让人在行茶品茶过程中从视觉、嗅觉、味觉和听觉等方面都感受到茶艺之美、茶之美,给人综合的感观享受。
三、结语俗语有云:茶,拿在手中是风景,喝在口中是人生。中国茶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其魅力隽永而持久,在几千年的历史发展中兼收并蓄、吸收借鉴了很多其他中国文化元素,逐渐形成了包括茶道、茶德、茶精神、茶联、茶书、茶具、茶画、茶学、茶故事、茶艺等在内的大的文化系统,从茶艺视角分析其魅力只是其无穷魅力中很小的一部分,希望可以起到“管中窥豹,时见一斑”之效。
高爱芳基于茶艺视角的茶文化多元魅力探析75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一九年第十二卷第四期︵总第六十六期︶
高爱芳基于茶艺视角的茶文化多元魅力探析76晋城职业技术学院学报二○一九年第十二卷第四期︵总第六十六期︶
·学术探讨·
参考文献:
工业出版社,2009:15.
[1]人民网.习近平的“茶叙”外交[EB/OL](.2017-[5]百度百科.凤凰三点头[EB/OL].(2012-05-06)
01-17[2019-03-29].https://baike.baidu.com/item/%[2][n1/2017/0117/c1001-29029706.html.)[2019-03-29].http://politics.people.com.cn/3]姚国坤,王存礼.图说中国茶[M].上海:上海
E5%87%A4%E5%87%B0%E4%B8%89%E7%82%文化出版社,2007:39,87.
[6]刘浪B9%E5%A4%B4/9270461?fr=aladdin..茶艺表演中民族声乐元素融入的创新途径[J].
[4]赵英立.中国茶艺全程学习指南[M].北京:化学
黄河之声,2018(22):148.
AnalysisontheDiverseCharmofTeaofTeaArt
CulturefromthePerspective
(JinchengInstituteofTechnologyGAOAi-fang
,Jincheng,Shanxi048026,China)cultureAbstract:TheoriginofteacultureisinChina.ItisaspecialrepresentativeofnaprocessandevenofChinadrinking.reflectstheandtheimportantforceforChineseculturalconfidence.Ithasshowntheitsoutstandinguniquecharmtraditional
inChi⁃thewholeunityworldofteaforexpressionthousandsandofyears.spirit,Teaartisanimportantformofteaculture,whoseoperationofsensoryTakingteaartasanexample,thepaperanalyzesandistheaculturaldiversecharmphenomenonofteacultureformedfrominthetheprocessperspectiveofteaKeywordsenjoyment.
:teaculture;teaart;diversecharm;sensoryenjoyment;culturalconfidence
(上接第71页)
ResearchonCausesPersonalityandCountermeasuresDisorders
ofDependent
(CollegeofEducationalScienceLIUYang-yang,Sichuan,NormalWANGUniversityJuan-juan
,Chengdu610000,China)inferiority,Abstractviews,often:Dependentdenyingthemselves.personalitygroupsarecharacterizedbytaming,helplessness,andastrongsenseof
aboutobservationandactionresearch.[5]AItcasewasstudypointedofaoutstudentthattheinpubertywasconductedbymeansofinter⁃cificallytroublesofanalyzedandfrominjuriestheinternalintheprocessofgrowthandlearning.Thedependencepersonalitydisorderpersonalityinclinationdisorderwasbroughtspe⁃sufferingfamilyupbringing,schooleducationfactors,socialofbiogenetics,environment.individualInorderself-shapingtopromotetheandhealthyfromthegrowthexternaloffactorsPersonalityfromDependentPersonalityDisorder,thispaperputsforwardthemethodsofcorrectingDependentstudentsKeyWordsDisorder.
:dependentpersonality;cause;countermeasure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