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提要]历史是一面镜子,从中我们也许能看到未来的影子。同样,对课程改革未来发展趋势的把握离不开对课程改革历史的梳理。本文试图从梳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课程改革的历史,来展望未来课程改革的趋势。 [关 键 词]课程改革;回顾与展望
我国20多年的课程改革为我们积累了大量的经验,即使在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新课程改革之际,我们仍然有必要回顾课程改革的历史,这对更加深入、客观的理解课程与教学,推动我国当前新课程顺利进行,以及建立富有中国特色的现代课程体系有诸多其启示和帮助。
一、改革开放后我国课程改革的回顾
邓小平同志于1983年为北京景山中学题词:教育要面向现代化,面向世界,面向未来。这一题词抓住了课程与教学改革的本质与国际趋势,具有全球性眼光。至此以后,该题词成为我国的教育方针。放眼20多年来的课程改革,无不是围绕这一方针来进行的。笔者试图以这一方针为线索,把20多年来的课程改革划分为几个阶段:
(一)恢复正常教育秩序及对课程改革的初探(1978——1984) 文化大革命结束后,全国教育几乎陷于瘫痪状态,各地中小学学制混乱,课程标准不一,教育质量低下。在这种情况下,国家采取了统一学制和教学大纲,统一编写和使用教材的政策。1978年国家教委颁布了《全日制十年制学校中小学各科教学大纲(试行草案)》,提出教材编写要处理好理论与实际的关系,精选基础知识,加强“双基”,注重智力培养的原则。并于当年秋季小学和初中起始年级就用上了新教材。但经过两年的实践发现,1978年颁布的教学计划在课程设置方面存在问题,如中学5年的教学任务难以完成,小学5年毕业不能升学的儿童因年龄小而不能就业。因此,国家教委于1981年修订颁布了《五年制中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五年制小学教学计划修订草案》,《六年级重点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
这次教学计划改革的重点是:1、课程设置上:增强了教学计划的可行性和灵活性,如自然课的设置,1978年的教学计划规定在四、五年级开设,1981年的计划提前到三年级开设,而1984年的计划又提出条件较好的学校可以在一、二年级开设。2、课时比例上:语文、数学的比例有所下降,其他各科则不同程度上的有了上升。3注意了地区间的差异,如1984年的农村小学的教学计划在六年级增设专业常识课。4、课程综合化的尝试,1984年国家教委提出:在有条件的地方和学校可以把地理常识和历史常识合并为社会常识课。
(二)建立和发展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1985——1992)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有:
1、1988年,国家教委颁布《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教学计划(试行草案)》和24个学科的教学大纲。该课程计划突出了几个方面的内容:(1)把活动课纳入学校课程中。(2)适当设置了综合课。(3)各学科课时比例做了适当的调整。(4)加强了自然科学的启蒙教育。(5)给予地方一些课程安排的自主权。
2、1990年3月,国家教委又颁布了《现行普通高中教学计划的调整意见》,至此初中教 学计划归入义务教育,普通高中的教学计划首次单独。
3、1992年8月,国家教委颁布了《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试行)》。该方案特点是:(1)“教学计划”更名为“课程计划”。(2)增强了课程的灵活性和多样行:课程分为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活动课程正式划入课程计划,增加了选修课。(3)小学和初中课程统一设计。
(三)全面展开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建设(1993——1998) 这一时期的课程改革主要有:
1、1993年秋季实施《九年义务教育全日制小学、初级中学课程方案》,它调整了课程结构和教学内容,实行国家、地方二级管理,实现了教材多样化,同时编制了六套九年义务教育教材和50种单科教材。
2、1996年国家教委颁发了《全日制普通高级中学课程计划(实验)》和与之相关的9个学科的教学大纲。该课程方案于1997年秋季在天津市、江苏省和山西省开始实验,在实验基础上修改完善,并于2000年在全国范围内实施。该方案特点:(1)首次将普通高中作为一个独立学段提出培养目标。(2)以现代课程理论为指导,吸收国外经验,建立了由学科课程与活动课程,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相结合的学科体系。(3)减少课时,减轻学生课业负担。(4)增加课程的灵活性和弹性,适应不同办学模式普通高中的教学需要。(5)提出了三级管理的构想。
3、1998年1月国家教委发出《关于推进素质教育调整中小学教育教学内容,加强教学过程管理的意见》,提出删减教学内容,降低教学要求,改革教学内容等调整意见。同年,教育部发出了《关于调整现行普通高中数学、物理学科教学内容和教学要求的意见》,在上述两个学科适当地删减了数学、物理学科部分教学内容和降低了部分内容的教学要求。
(四)面向21世纪的现代化课程体系的纵深发展(1999——现在)
该时期的课程改革在广度和深度,理论前瞻性和实践操作性,对于世界趋势的把握和本土经验的总结上,都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这标志着中国课程改革进入全新的、全面现代化的阶段。此时期课程改革的进展为:
1、准备阶段:1999年1月教育部正式启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该项目涉及课程改革、总体规划、课程目标、课程标准、课程结构、教材编写与管理、课程实施、课程评价以及课程管理政策等各个方面,涵盖学前教育、小学教育、初等教育和普通高中教育的课程。同时教育基教司成立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专家工作组,开始了各项专题的研究和政策指定工作。教育部又于2000年初公布了《基础教育课题组改革项目概览》。
2、实验阶段:在政策性框架设计好之后,课程改革开始了实验、实施的过程。2001年6月教育部颁布了《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为此轮义务教育,高中课改奠定了基础,2001年9月,新一轮课改18科课程标准,49册实验教材已经通过审查,开始在全国38个实验区进行实验。2002年,全国每个地方、市都至少有一个实验区。2003年,对实验的课程标准和教材进行全面修订。
3、全面推广阶段:从2004年开始,全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进入全面推广阶段。2005年秋季,中小学阶段各起始年级原则上都启用新课程。
二、对课程体系改革的展望
回顾课程体系改革的过去,聚焦新课程改革的实践,现在我们来展望一下课程体系改革的未来。从课程价值观、课程管理、课程结构、内容、实施及评价等方面已有诸多论述,因此不再赘述。这里仅谈几点笔者体会较深的内容,它们体现了课程体系改革的现代化、国际化、科学化和更加贴近显示的特点。
(一)课程体系改革向现代化、国际化方向大力挺进。 这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课程理念上:课程改革价值取向与国际接轨。像“大众主义”时代教育民主与教育公平的理念,国际化时代的多元主义价值观、信息化时代的主体教育观、生态观和个性发展观正受到国内更多的关注。
第二、课程的培养目标上:要求基础性学力、发展性学力与创造性学力的统一。过去我国中小学教育模式是以知识为中心的,而这与21世纪的发展要求极不适应。因此,现在教
育转变观念,除了强调基础知识和技能外,还必须关注学生的自我学习,自我持续发展的能力,身心健康发展的知识和能力,以及学生个人的社会化等发展因素,把基础性、发展性与创造性有效地统一到教育教学过程中。
第三、课程结构和课程内容上:更新课程种类,恰当处理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的关系,实现课程的综合化。而课程内容上要更加学科知识和个体知识的内在整合,在教材中增加了虚度富有时代生命力的知识,并以儿童喜闻乐见的形式反映在课程体系之中。
第四、课程改革与教学方法上:实现“国家课程”、“地方课程”与“校本课程”的整合,调动三放的积极性。教学上注意探究的方法,改变学生的学习方式,培养学生的饿自主性、探究性和主动性。
(二)课程改革中的决策者和理论工作者更加关注学校和课堂的真实生活。
什么样的教育理论最有生命力?我想,一定是那些真正来自于实践,并且经受住了实践考验的理论。教育实践是教育理论的沃土。教育理论工作者不能离开教学的实际,否则无论做怎样的研究,都不过是对那所谓理论的完善,而这样的“理论”则可能与我们的教育目的更加南辕北辙。因此,正在进行的新课改就决不能脱离实际,就不能不关注学校和课堂的真实生活,研究者也就不能钻在书斋里,只进行“理论”研究。可喜的是,许多理论工作者都认识到了这一点,积极主动投身于真实的学校、课堂生活中去。有的甚至吃、住在学校,进行全景式的观察和研究。而只有这样撰写出的研究报告才能比较真实、客观地反映教育、教学现象和规律。如华东师大的叶澜教授等人就深入学校一线,进行“新基础教育”的研究等等。如果我们比较一下就会发现,现在的研究课题、研究项目、研究方法(如质化研究)和研究成果无不是希望和努力反映着真实的学校和课堂生活,尽管在研究水平上有待于进一 步的提高。
(三)校长、教师等一线教育工作者将愈加关注并积极投。身于课程体系改革中,彰显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教是为了不教。他的意思是教师教学的目的是使学生学会学习,最终达到不用教。而课程饿的目的之一便是使学校、教师积极主动地改变自己陈旧、落后的教育观念、教育思想、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使学生学会做人、学会做事、学会学习。因此,我们的课程体系改革必然要求学校、教师积极投身于新课改,彰显他们的智慧和力量。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学校和教师愈发积极主动地加入近来了。许多省市的学校主动与高校中的研究机构联手,共同进行教育教学的研究。除此之外,学校还采用各种方式积极推进新课改:如学校举办“科技月”和各科学术沙龙的活动;采用各种形式鼓励教师进行教学研究,如撰写反思日记,开展叙事研究,选派骨干教师到优秀的省市学校听课学习,聘请名师大家来校演讲;与其他学校合作、学习,提高教师业务素质;创设学校合作、研究的气氛等等。同时,越来越多的教师也主动地投入到这场巨大的变革中。他们通过自学或参加高校教师培训或到外校“取经”的方式来主动地学习新理论、新技术。许多教师根据自己的教学经验,并结合所学习的新理论,选择课题进行研究。这其中涌现出了一大批优秀教师,如钱梦龙、魏书生、陶西平等,他们把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编制成书,给课程改革输入了新鲜血液。
(四)几中课程形态将受到越来越多的重视。
1、潜在课程:随着社会、个人竞争压力的增大,良好的心理素质,正确的人生观念,积极的情感和态度等非智力因素将发挥越来越大的作用。潜在课程重视学生的非正式学习,学校课堂的教育教学环境,强调学生身心特质的社会意义及其与情意学习的关系等,扩展了课程系统的新视野。
2、综合化课程:该课程使学生对文化、科学技术及其发展有全面性的认识,并且对一些新的学科或跨学科的知识有较多了解,同时教学内容的伸缩性和灵活性也比较大,可以避
免知识的重复和割裂……因而能减轻学生的课业负担。
3、技术和劳动课程:当今世界,科技日新月异,科学技术从发明到应用的时间不断缩短,从而导致了产业结构,劳动力结构的巨大变化。而这一切使得技术和劳动课程将不断受到重视。未来的技术和劳动课程重视劳动、技术和文化结合起来纳入课程设计的整体中,重视培养正确地对待劳动和技术的态度。这样学习意味着为实践而吸收,为行动和改善而理解。
(五)课程研究与实验在各处改革中的作用日益显著。
1980年2月《教育研究》杂志编辑部组织召开“教育实验座谈会”,会上提出了“教育科学的生命在于实验”的口号,吹响了教育实验、课程实验的号角。从此课程改革实验如火如荼地展开了,如学科课程实验中的“注音识字,提前读写”实验和“小学数学教材教法改革”实验;活动课程实验中的“小学科技活动课程体系”实验;综合课程中,浙江省率先将“社会”、“自然”两门综合课程正式纳入初中教学计划,在全省范围内进行实验;课程整体实验中有:上海大同中学开展的“高中课程结构整体改革”实验,华中师大的“农村四年制初中课程结构改革实验”;校本课程与地方课程实验有: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开展的校本课程研究和上海大同中学的《知识论》课程实验等等。随着我国课程实验的不断深化,课程实验目标将更加注重学生全面发展与个性发展的有机结合,实验的类型层次也日益多样化,课程实验的理论水平与实验水平将普遍提高,实验的组织管理也将更加完善。
参考文献:
[1]石鸥,刘丽群 著.课程改革中的若干问题[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241—244 [2]《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93[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3,121 [3]《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1994[M].人民教育出版社,1994,117 赵昌本,徐继存.我国课程改革研究20年:回顾与前瞻[J].课程·教材·教法,2002(1) [4]《中国教育年鉴》编辑部.中国教育年鉴2002[M].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140—141 冯生尧 主编.课程改革:世界与中国[M].广东教育出版社,2004,3
[5]钟启泉,张华 主编.世界课程改革趋势研究[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08 [6]国家教育行政院 编著.基础教育新视点[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3,107 [7]汪霞 著.课程改革与发展的比较研究[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9,186
[8][9]潘洪建.我国课程实验20年:回顾与展望[J].课程·教材·教法,2002(2)
Reviewing And Prospect of The Reform in Curriculum
From The Operation To Now
Abstract:The history is just like a mirror.We can see the vague impression of the future from the
mirror.Equally,if we want to grasp the futural tendency of the reform in curriculum,we must comprehend the history of the reform in curriculum.The article tries to comb the history of the reform in curriculm of our country from the operation to now.So we can look into the distance of the reform..
Key words:syllabus reform,reviewing and prospect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