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我最崇拜的创业英雄

我最崇拜的创业英雄

2023-11-12 来源:乌哈旅游
《创业学课程小论文》

我所崇敬的一位创业英雄

指导老师: 作 者: 班 号:

时 间:

《创业学课程小论文》

在失望中寻找希望

摘 要:随着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长,就业竞争愈发激烈,自主创业潮兴起。然而,在创业先锋队中,并非人人都能铩羽而归。前人的经验可以让后来者少走弯路,了解学习成功人士的创业历程有助于后来者们更好地创业。

本论文通过对创业英雄俞敏洪不同阶段创业事例的学习与探讨,了解一个企业家成长的心路历程,分析其中成功的必要因素以及人物所具有的的企业家精神,最后总结他的成功经历所带给我们的启示。

关键词:俞敏洪 希望 创业 成功

有人说他是一个被逼上梁山的“痞子”,有人说他是最富有的老师,而更多的人愿意称他为 “留学教父”。他就是俞敏洪,北京新东方学校校长,中外闻名的英语教学专家,他精通英语,尤其擅长词汇,在词汇方面的造诣几乎已经到了一种无人能及的地步。目前,由他创办的新东方学校已经占据了北京80%,全国50%的出国培训市场,每年培训学生超过15万人次,国外的留学生70%是其弟子,由于他对留学事业的杰出贡献,因此被尊称为“留学教父 ”。 毋庸置疑,俞敏洪在当代中国知识分子的“下海”潮中,有着标志性意义。作为一个成功的创业英雄,他有着怎样的创业故事呢?

为梦想坚持

1976年,俞敏洪在母亲的帮助下进入高中读书,由于在家耽误了将近一年时间,在进入高中的时候,高一马上就结束了,而当时高中一共就两年,所以,俞敏洪实际上只读了一年高中。进入高中以后,他的成绩一直落在班里其他同学的后面。读了一年后,老师要求大家全部参加高考,因为自己对于学习的热爱,所以尽管只读了一年高中,俞敏洪也就和大家一起报名参加高考。结果,俞敏洪三年高考两次落榜,第三年复读因丰富的落榜经验而当选为班长,结果班长不负众望,一举考上北京大学西语系。

考上北大之后,俞敏洪就像范进中举一样,得到通知的那天竟然还跑到公路上又蹦又跳的,兴奋难以抑制,然而,入学后不就他就陷入深深的痛苦中了。班里只有他一个农村学生,不会说普通话,衣着土气十足,知识面窄,不善与人交流,最要命的是大三时患肺结核不得不休学一年。

1

《创业学课程小论文》

毕业后,俞敏洪仍留于北大,任外语系教师。俞敏洪在北大教书四年后,终于分到10平方米的房子,这让他决定要把一辈子献给北大。但后来,看到同学、朋友都相继出国,俞敏洪忍不住了。他也开始紧敲密锣地准备出国。在北大成绩并不优异的他,在努力了三年半后,留学梦断。为了生计,也为赚点钱继续他的出国梦,他在校外办起了托福班,为自己的出国学费快乐地忙碌着。上帝也常常戏弄那些刚刚燃起希望的人。这次,俞敏洪受到的打击可谓是毁灭性的:1990年的一个秋夜,细雨溅落在静谧的未名湖上,激起阵阵涟漪,在夜色中蔓延开去。俞敏洪和朋友高兴地喝着小酒,聊着家常,描绘着他渐渐清晰的出国梦。北大的高音喇叭,此时一如既往地放送着校园晚间广播。“你听你听。老俞,在说你呢!”同伴惊呼。原来,广播里正在播送对俞敏洪的处分决定。北大以这种极端的方式宣布了对英语系教师俞敏洪的处分,其中说了四五条处分理由,最严重要的是打着北大的旗号私自办学。这个处分决定被大喇叭连播三天,北大有线电视台连播半个月,处分布告在北大著名的三角地橱窗里锁了一个半月。处分突然袭来,方式和程度如此激烈,表明了校方的震怒。

“北大是一个令我百感交集的地方。”俞敏洪对北大的情感,可以说是“五味杂陈,爱恨交织”。北大给予了俞敏洪什么?他曾有一段精彩的自我控诉:“进了大学,没有一个女孩爱上过我,我是个Loser ;在北大教了七年书没有什么成就,我还是个Loser ;在北大十年没参加过任何活动、加入过任何团体,我是个Loser……”当然,俞敏洪也承认北大对他的熏陶:“没有北大,就没有新东方。现在新东方的一些精神,或者是一些做事情的方法,坦率地说是融入了北大精神的。”很多时候,屈辱和压抑会使一个人爆发,俞敏洪的经历就是这样。据说,当年他常常一天背十几个小时的英语,因为英语老师当众说他讲的英语“只有俞敏洪三个字能让人听懂”。

被北大“踹了一脚”的俞敏洪,颜面尽失,只得选择离开。

逼上梁山成痞子

离开北大后,俞敏洪首先面临的是如何进行自我调适,转变“眼睛朝下,鼻子朝上”的北大姿态。被逼到悬崖边的他,义无反顾地甩掉了北大这个包袱,开始相信商业的力量。他开始思考如何营销自己以及自己的培训班,学会与社会、政府的各色人等打交道。一介书生,就此迈进江湖。

2

《创业学课程小论文》

大学时的自卑使他充分利用时间,别人娱乐休闲时他拼命读书,而且写诗歌、写散文,练就了优美的文笔。出国虽未成功,但三年中积累的丰富的考试经验和对出国流程的熟悉,使他看到自己在出国培训行业方面的优势。

在北京冬日的寒风中,俞敏洪是这样起家的:一间10,平米的房间里,一张破桌子,一把烂椅子,一堆用毛笔写的小广告,一个刷广告的胶水桶。北京寒风怒号的冬夜,俞敏洪骑着自行车在北京的大街小巷刷广告。手冻麻了,拿起二锅头喝两口暖暖身子。寒风中喝二锅头贴小广告,这时候的俞敏洪,显出了痞子的狠劲。教师出身的俞敏洪渐渐显露出他的经商才能,只靠三招,就打下了自己的江山。一是价格战,当时大部分培训机构收费都在3 00 元以上,而俞敏洪的托福班却只要1 6 0 元,而且还是在2 0 次免费授课之后,不满意可以不交钱。二是推出核心产品,他赖以成名的“红宝书”——《G RE 词汇精选》。三是情感营销,向学生讲人生哲理,进行成功学式的励志教育,再加上他幽默的授课方式,深深地吸引了学生。俞敏洪认为自己的成功与做过老师有关:“老师做企业家是比较容易成功的。因为我们理解人性,知道如何满足学生的要求。”确实,他对学生心理的理解是深刻的,并且充分利用了学生对老师的信任、崇拜心理,而获得别人的信任。

1933 年,新东方成立在北京成立。然而成立后的经历同样充满了碰壁和抗争,由于大学教师相对封闭的生活,他严重缺乏社会经验,面对同行的恶性竞争,他不知所措。江湖的险恶更是给他带来巨大的打击。俞敏洪的名声响了,招的学生越来越多,但也断了别人的财路。中国的培训市场一直是一个充满杀伐的江湖,地盘的争夺战蔓延到了贴广告的电线杆,先是俞敏洪的广告被对手覆盖,后来当场就给撕了,并把老俞的员工给一刀捅到了医院,对手情急之下使出了狠招。俞敏洪只能求助于公安,为了和公安兄弟拉上关系,俞敏洪豁了出去,一气喝下一斤多五粮液,直接被抬进了医院。创业路上几多艰辛。此时的俞敏洪,完全没有了北大的书生气。除了他那瘦瘦的身材和厚厚的眼镜,痞子精神附身了,一个企业家的身影渐次清晰。渐渐的,他的“脸皮厚了”,学会了同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懂得了应对社会的种种技巧。事业开始稳步上升。

愿做串起珍珠的线

1995年底,新东方已经迅速发展到同期在校学生数千人的规模,这时俞敏洪发现自己一个人的精力已无法让新东方再有新的突破,他想到了那些大学时代

3

《创业学课程小论文》

优秀的校友。在美洲,俞敏洪冒着暴风雪驾车长途“奔袭”,在过着优裕生活的同学们家里,青梅煮酒纵论国内形势、现身说法谈说成功况味,终于煽动得那些“比他优秀”的校友纷纷归国,加入新东方阵营。从此新东方如虎添翼,迅速做成全国外语培训行业第一品牌。

当面对一片大好的发展形势,为什么不吃“独食”,而要召唤回那么多的精兵强将,甚至每一个人都有可能成为未来的竞争对手?俞敏洪说,首先是当时中国改革开放已成定局,出国潮形成巨大的市场空间,完全可以各做各的互不干扰,所以他们约定了在新东方的招牌下各自的创业领域。另外是因为自己的个性,喜欢和朋友们在一起,独自做事让他孤独而忧郁,一个人创业是孤独的,而且他觉得自己有能力凝聚这帮人。周成刚是俞敏洪的高中同学,当年因为仅有一次落榜经验而“屈居”班里的英语课代表,后来成为英国BBC广播电台的播音员,如今是新东方教育科技集团副总裁。他说,敏洪最大的魅力是他的气度和胸怀,没有这一点留不住新东方众多的“牛人”。但是,俞敏洪把这归结为自己性格中的弱点带来的反面优势。他说,自卑使人敏感,继而懂得察言观色,揣摩别人心理,这种敏感一旦回归了自信,会形成一种更善于与人沟通的能力,做事就更容易成功。

俞敏洪用一个比喻形容新东方“大腕云集”状态下的自己:新东方的成功来自于一批人的个性魅力,我惟一做到的就是把这批人拢在一起变成一个团队,每个人的个性不一样,每个人都是一颗珍珠,我愿意做把珍珠串起来的线,非常耐磨,有自我修复功能,这条线在这些珠子中不值钱,但是能把大家变成美丽的项链。

与时俱进,不忘初衷

2000年到2003年,新东方经历了痛苦的转型阶段。由于每个领域都急剧扩张,利益的冲突在所难免,俞敏洪发现,当初的哥们儿合伙制、干活挣钱分钱的聚合方式不再适应形势,反而成为发展的障碍。他们不得不寻求规范的制度保障,而这就面临要么解体,要么实现利益和权力再分配的局面。俞敏洪再次经历了一种绝望,在无数人眼里已经足够成功的他,独自一人处于无助的煎熬中。他告诉我们,那个时候,无休止的争吵考验着曾经的友情,很好的朋友濒临反目。但是新东方最终走出了那个纷争的阶段,他们请来专业的咨询公司,帮助建立现代企业制度。2004年以后的新东方开始以国际标准锻造企业,建立起了董事会,有

4

《创业学课程小论文》

了制度框架下的决策层和管理层,大家围绕着一个共同的目标做事,而不是原来的“山大王”各自独大。俞敏洪说,我们的核心人才一个都没有走,这是非常了不起的,大家为了一个团队的未来完成个人的妥协和让步,可以说给中国知识分子创业树立了榜样。这一切应该归功于这是一群有志于教育事业的理想主义精英。教育是一种氛围,而不是一栋楼或多少资产,新东方的上空笼罩着一股“气”,这是人才的沉淀形成的,人散了,“气”就散了,事业不可能做大,这也是许多培训机构想要模仿新东方而无法做到的。

纵观俞敏洪的创业经历,我们或多或少可以从他身上看到一些成功创业所必需的因素,包括内在素质和外在因素。屡次高考落榜,他并没有放弃自己的梦想,有着执着不服输的个性。被北大开除,他忍辱离开,放下北大包袱,步入社会,另寻出路,在悲愤中,他对自己的事业依然有着清楚的目标,有上进心、能自食其力。后来事业成规模,并未因此满足于现状,诚邀好友共享事业,可见其富有远见以及强烈团队意识的企业家精神。创业并非易事,从屡次高考落榜,到被得北大狠狠踢出,再到创业受胁,一次次困境,即使让俞敏洪筋疲力尽,却让他在这无数次的挣扎中脱颖而出,成就新东方这个传奇,不得不说,创业途中,挫折与困境亦是另一种促进因素,然而前提是,创业者必须具备强大的心理素质,能像俞敏洪那样,永远能在失望中寻找希望。

俞敏洪和新东方的成功告诉我们,成功可以属于每一个人,即使你家境贫寒,即使你长相平庸,其实你曾无数次失败。人生的赛跑是一辈子的事,我们可以起点很低,但是一个人的终点是不可估测的。家庭背景、长相、经验等,这些我们看起来至关重要的因素其实并非是成功的必要因素。成功者所需具备的是强大的内心,优良的素质以及抓住机遇的勇气。这才是能够不断通过在社会中的磨炼,在丰富阅历中获得的帮助你走向成功的永无上限的真正实力。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