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名词解释(3题30分)
1、 三民主义 孙中山所倡导的民主革命纲领。由民族主义(Principles of Nationalism)、民权
主义(Principles of Democracy)和民生主义(Principles of People's Livelihood)构成,简称“三民主义”。是中国国民党信奉的基本纲领
2、 民族主义是孙中山首先揭橥的战斗旗帜。 民族主义的主要内容之一,就是“反满”。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始终是资产阶级革命民主派在清末的战斗口号。 民权主义是三民主义的核心。它反映了近代中国社会的又一个主要矛盾,即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 三民主义要点
3、 民族主义:反对列强的侵略,打倒与帝国主义相勾结之军阀,求得国内各民族之平
等,承认民族自决权。 民权主义:实行为一般平民所共有的民主政治,而防止欧美现行制度之流弊,人民有选举、罢免、创制、复决四权(政权)以管理政府,政府则有立法、司法、行政、考试、监察五权(治权)以治理国家。其核心观念强调直接民权与权能区分,亦即政府拥有治权,人民则拥有政权。 民生主义:其最重要之原则有两个,一为平均地权(实行耕者有其田),二为节制资本(私人不能操纵国民生计)。 “郭美美”事件
2011年6月21日,新浪微博上一个名叫“郭美美Baby”的网友颇受关注,这个自称“住大别墅,开玛莎拉蒂”的20岁女孩,其认证身份居然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其真实身份也众说纷纭,有网友称她是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郭长江的女儿,由此引发很多网友对中国红十字会的非议。
郭美玲,微博昵称“郭美美baby”湖南人。2011年6月20日,郭美玲在网上公然炫耀其奢华生活,并称自己是中国红十字会商业总经理而在网络上引起轩然大波。6月22日中国红十字会称“郭美美”与红十字会无关,新浪也对实名认证有误一事而致歉。 文化事业
文化事业单位,是指在文化领域从事研究创作、精神产品生产和文化公共服务的组织机构。
(一)主要任务是为社会提供精神产品,满足人民对文化生活的多种需求; (二)由政府主管部门审定资格,管理形式多样化; (三)涵盖门类多,单位分布广。
文化事业单位的主要类别是:演出事业单位,包括各类艺术表演团体等;艺术创作事业单位,包括艺术创作院所、艺术中心、音像影视中心等;图书文献事业单位,包括图书馆、档案馆、文献信息中心等;文物事业单位,包括文物保护站、文物考古队(所)、博物馆、纪念馆等;群众文化事业单位,包括群众艺术馆、文化馆(站、宫)、青少年宫、俱乐部等;广播电视事业单位,包括广播电台(站)、电视台、转播台(站)等;报刊杂志事业单位,包括各类报社、杂志社等;编辑事业单位,包括各类编辑部、党史编纂室、地方志编纂室等;新闻出版事业单位,包括各类出版社、新闻中心、新闻社等;其他文化事业单位。 文化事业对于大众而言其实就是把自己的兴趣爱好坚持到底,发展到底。只要自己对某方面有浓厚的兴趣,那么就把它发展成自己的事业。文化事业也就随之诞生。例如奥运文化产品,有的人在赛场上获奖之后,以自己品牌,宣传自己的体育精神,创造自己的文化事业。
二简答(2题40分)
1、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辛亥革命是孙中山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是一次变革社会制度的伟大革命。是资产阶级领导的以反对君主专制制度、建立资产阶级共和国为目的的革命,
1
辛亥革命是中国人民为救亡图存、振兴中华而奋起革命的一个里程碑,它使中国发生了历史性的巨变,这次革命具有重要的历史意义:
1.辛亥革命推翻了两千多年来的封建君主专制制度,建立了资产阶级民主共和国,使民主共和的观念开始深入人心。
2.辛亥革命推翻了清朝廷的腐朽统治,对外国资本主义侵华势力给以了沉重打击。 3.辛亥革命在一定程度上给予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以新的推动力。民国成立后,国内掀起兴办企业的热潮,短短几年内,资本主义经济实力迅速增长。 4.辛亥革命给人们带来了一次的精神和思想上空前的解放,民主主义思想得到广泛传播。 5.辛亥革命是在20世纪初年半殖民地国家爆发的革命运动,它打乱了殖民主义在亚洲的统治秩序,对于亚洲各国的民族解放运动产生了巨大影响。 2、 当代大学生应当具备怎样的社会心态?
奶酪只是一个代用词,它代表着生活中的层层面面人类所需要的东西。例如:金钱、工作、幸福、友情、爱情等等。而在遭受了“奶酪”不见了的残酷现实后,我们的做法大多像小矮人哼哼一样,恨天怨地,并盲目地期待着“奶酪”自己跑回来的那一天。并碌碌而无为地在等待中度过每一天,抱怨老天的不公。但在这些变化中我们知道了升华迷宫是需要我们亲自探索的。我们是不能滞留在其中一角安身立命的。
那么社会需要怎样的人才呢?我想首先考虑的是老鼠嗅嗅和匆匆。它们具备了几个条件: 一、仔细留心观察身边周围所发生的变化,并为此做好充足的心理准备和物质上的准备。 二、能随着事情的变化而改变做事的方向,不能墨守陈规。
三、敢于冒险。在各种条件因素的压迫下,敢于继续在人生迷宫中冒险探寻自己需要的东西。
第二人材我们应考虑像小矮人唧唧那样知错就改的人。它具备了以下几个条件:
一、面对变化,虽然做错了一些事,但由于自身的思想斗争,愿意突破重围,重新寻找属于自己的东西。
二、面队自己的错误思想,愿意汲取别人的方法做出调整。 三、用轻松简单的想法看待人生。知道自己迟做总比不做好。
像哼哼这样的人理应被社会所淘汰,它只愿意一辈子享受安乐,沉湎幻觉,停滞不前。我们生活在这样世界上,只能承认变化,并尽力地去适应它,这样才能寻找到自己的“奶酪”。虽然这个过程非常艰难、辛苦,但从这个寻找的过程中,我们才会变得更加稳重、成熟。
社会变化本无常,想要存活在这个社会当中,我们必须做好变化的准备,在千变万化的世界里奔跑寻找属于自己的天地。 三、论述(1题30分)
通过深入了解辛亥革命百年来中国的历史变迁,你得到了怎样的启示? 中国的近代是一个最富思辨的时代,前人艰苦思辨的事物,往往是吸引后人论述历史的珍贵内容,也是引以为鉴开创新时代的前基。而近代的中国是我们祖国刚刚走过的昨天,与今天的生活如此亲近,它的遭遇和前进更不能不使我们百转千回地思之。 我们正处在伟大的变革时代,一切都在迅速变动和迅猛发展,经常被这样或那样的思潮所困扰。而“以史为鉴”,就是让历史说话,史是过去,鉴是今人,我们认真的省察历史的态势,从中去思辨事变的由来及其演进,寻找内在的规律,弃其糟粕,吮其精华,便是历史与现实的客观联系。所以学习和研究历史,一定要用心去倾听其巨大的回音,正如歌德所言“历史给我们最好的东西就是它所激发的热情”。正是这愈燃愈旺的历史的激情,才造就了人类社
2
会现实生活中的每一次辉煌。这就是历史的价值。
今天我们要缅怀的历史正是发生在100年前的中国唯一的资产阶级革命——辛亥革命,它是中国近代史上的辉煌画卷。
辛亥革命的爆发绝非偶然,首先是当时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的结果。。 1、民族危机加深、社会矛盾激化(需要革命)
民族危机的加深,直接激化了国内矛盾,尤其导致阶级矛盾尖锐。
为了对外支付巨额赔款等,清政府的财政开支激增。在清朝的最后几年里,各种旧税一次又一次被追加,种种巧立名目的新税更是层出不穷,各级官吏还要从中浮收勒扣、中饱私囊,清政府的反动统治致使民怨沸腾。
在中外反动派的沉重压迫下,20世纪初,各阶层人民的斗争风起云涌,遍及全国。在这些运动中,一颗新星得到了锻炼也受到了鼓舞,逐渐羽翼丰满,冉冉升起,开始成为斗争的主角——资产阶级革命派,这就是革命发生的另一个条件。 2、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新发展(能够革命) 资产阶级革命派的骨干是一批资产阶级、小资产阶级知识分子。这个知识分子群的出现与戊戌维新运动及20世纪初清政府兴学堂、派留学生的措施有关。尤其是留学们在国外更多地近距离地接触到了西方的政治思想、经济文化,对世界大势与国内民族危机有了更敏锐的洞察力和更深刻的思考。这些青年知识分子,成为了辛亥革命的中坚力量。
有了要求革命的客观形势,也有了能够革命的主体条件,是什么催化革命的轰然爆发呢?不是别的,正是清政府自作聪明、自欺欺人的垂死挣扎,清末“新政”及其破产使中国资产阶级革命派终于成为两千年封建君主专制制度的掘墓人。 3、清末“新政”及其破产(催化革命)
事实表明,清政府已陷入无法照旧统治下去且空前孤立的境地。正如孙中山所形容的,清政府“可以比作一座即将倒塌的房屋,整个结构已从根本上彻底地腐朽了,难道有人只要用几根小柱子斜撑住外墙就能够使那座房屋免于倾倒吗?”革命已如箭在弦上,一触即发。这一点,连在华外国人也觉察到了。1911年5月,长沙海关税务司伟克非在信中写道:“我看在不久的将来,一场革命是免不了的。”
为迎接这场革命,资产阶级革命派进行了积极行动和艰苦斗争,在这一过程中,逐渐形成了革命纲领——三民主义学说,勾勒出了中国最早的资产阶级共和国的蓝图。为了排除阻力捍卫和推进革命,革命派和改良派展开了激烈论战,形成了中国近代第二次思想解放的潮流,革命由此蓄势待发。 辛亥革命的历史意义
其成功就在于辛亥革命在中国历史上破天荒首次高举起民主共和的旗帜,一举结束了统治中国两千多年的君主专制制度,使中国历史真正跨进了近代的门槛,开创了资产阶级民主革命的新纪元。从历史发展的总趋势来看,辛亥革命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复兴的起点,开启了中国早期现代化的闸门,具有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
1.辛亥革命为中国政治现代化扫除了制度性障碍,并做了制度创新的有益尝试。自秦始皇建立大一统帝国时起,中国便进入了中央集权的君主世袭制时期。皇帝具有至高无上的绝对权威,皇权主义成为中国社会进步的巨大障碍。尽管农民战争频频发生,但对皇权统治的崇拜则根深蒂固:农民起义领袖推翻旧的皇帝,自己又兴冲冲地登上了皇帝宝座,王朝体制依然以巨大的惯性力量在原有轨道上运行。在西方资产阶级民主思想传入中国以前,人们不可能创建代替君主专制的政治制度。而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者,将从西方政治制度中找到的民主共和作为革命目标,辛亥革命终于突破了中国历史上改朝换代的旧轨,掀翻了皇帝宝座;并且在帝制的废墟上,按西方资产阶级国家制度的模式组建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反映资产阶级要求的《临时约法》,建立了体现资产阶级民主的议会制度。作为一场
3
比较完全意义的资产阶级民主革命,辛亥革命对于近代中国的社会政治转型有着划时代的意义。
2.辛亥革命是近代中国历史上一次伟大的思想解放运动 辛亥革命猛烈地冲击了封建主义的旧思想、旧道德,带来了思想观念上翻天覆地的变革。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与中国传统政治完全不同的共和立宪观念为人们接受并逐渐深入人心。从此以后。“敢有帝制自为者,天下共击之”。袁世凯称帝、张勋复辟,都只能成为昙花一现的丑剧。在这种情况下,各种政党、社会团体和报章杂志纷纷涌现,政治生活空前活跃,人们的政治地位明显提高,参与政治的意识大大增强。南京临时政府还采取一些移风易俗的措施,如剪辫子、易服饰、禁缠足、禁鸦片、废跪拜、改称谓等,这些措施触动了传统社会的神经,有力地荡涤了旧社会的陈规陋俗,使普通老百姓感受到革命浪潮的巨大冲击。觉醒的中国人开始摆脱封建束缚对人性的压抑,而有了鲜明现代性的独立人格,整个社会的精神面貌为之一新。
3.辛亥革命强化了民众的法制观念 《中华民国临时约法》贯彻了主权在民、三权分立等近代西方资产阶级共和宪法的基本原则,是中华民国第一部具有鲜明的资产阶级民主色彩、具有宪法性质的大法。法制观念为民众所接受,共和国的执政者只能在宪法的范围内活动,这是辛亥革命留给后人的最大遗产。 4.辛亥革命促进了现代民族国家认同
孙中山在1912年元旦就任临时大总统时立即宣布:“五族(汉、满、蒙、回、藏)共和”的主张。“五族共和”是以取消民族不平等为先决条件的。随着“五族共和”主张的提出而来的是“中华民族”新概念的出现。“中华民族”的概念规定了中国境内备民族一律平等。“民族平等”是孙中山民族主义的核心观念,用中华民族概括中国境内各民族的总和,最为恰当,没有厚此薄彼之嫌。使用这个称呼,为中国各民族消除大汉族主义、地方民族主义,为统一的多民族国家的建立提供了丰厚的理论基础。民族平等和中华民族,是辛亥革命留给现代中国人的珍贵遗产。
5.辛亥革命加速了中国社会经济的转型进程
南京临时政府颁布了一系列有利于实业发展的新政策,为中国资本主义生长发育提供了新的制度环境,直接推动和促进了“振兴实业”的热潮。不少民族资本家被吸纳进入政府任职,提高了民族资产阶级的社会地位。辛亥革命后兴办厂矿的活动,其规模、声势和范围都是空前的,民族资本主义工业迎来了一个发展的“黄金期”。 五、辛亥革命的历史教训
在仰望辛亥革命的丰功伟绩之余,我们也应看到,从一定意义上讲.辛亥革命又是一次失败的革命。
当然资产阶级革命党人也并没有停止自己前进的脚步,他们在探索国家出路的布满荆棘的崎岖道路上,又开始了新的斗争和探索。辛亥革命失败后的几年里,中国社会交织着帝制与共和,独裁与民主,复辟与反复辟的激烈斗争。 但这一切,都只说明中国社会惰性力量的强大与变革的艰难,而不能因此否定辛亥革命的历史价值。无论辛亥革命的经验还是教训,都已经化成宝贵的精神财富,融入了中华民族的血脉。
导致失败的原因,除客观上的力量对比悬殊以外,这场革命的领导者所代表的社会力量还很薄弱.政治上也不成熟,确实存在严重的弱点和错误:
1、他们没有提出一个明确的彻底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制度的政治纲领,许多人在推翻清朝政府以后便以为大功已经告成.失去了继续前进的明确方向。
2、他们没有发动并依靠占中国人口最大多数的下层劳动人民,尤其是反封建的主力广大农民,因而在强大的旧势力面前便觉得自己孤立无援,找不到把革命进行到底的力量源泉。
4
3、他们没有形成由一大批有着共同理想和严格纪律的先进分子组成的政党,作为革命队伍的核心力量,因而难以在极端复杂的环境中顽强地进行坚韧不拔的斗争。孙中山指出:辛亥革命之所以失败,“非袁氏兵力之强,乃同党人心之涣散”。
在当时还不成熟的中国社会历史条件下要解决这些问题是做不到的。 六、传承辛亥革命精神
辛亥革命虽然未能完成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使命,但却是中国近代以来民族民主革命链条中至关重要的一环。从历史发展的内在逻辑关联来说,如果没有辛亥革命在政治上推翻帝制,打开进步思潮的闸门,就不可能有新文化运动和五四运动的产生;如果中国仍在君主专制的钳制之下,马克思主义学说也就不可能得到引进和传播,中国共产党也就无从登上历史舞台。这绝非言过其实的夸张,而是历史前进必经的阶梯。 我们如果放宽视野,从历史发展的全程来看,中国共产党人是孙中山革命精神和革命事业的忠实继承者。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新民主主义革命可以看作是辛亥革命的继续和发展,中国共产党引领全国人民浴血奋斗获得民族独立和解放,也是辛亥革命最后结出的丰硕果实。 早期共产党人在思想上几乎都受过辛亥革命风暴的洗礼。如陈独秀、董必武、林伯渠、吴玉章、朱德等人都追随孙中山进行反清革命。毛泽东、周恩来、刘少奇等也受到辛亥革命的深刻影响。据统计.在中国共产党创立时期的各地共产主义小组成员中,具有直接或间接参加过辛亥革命运动经历的人数约占三分之一,其中曾参加同盟会的约占总数的10%。正是以辛亥革命为起点,这些优秀的共产党人开始产生爱国救亡的意识,投身民族民主革命的伟大事业;而后又吸取了辛亥革命的经验教训,在反思中继续不懈探索.终于在民主革命的理论指导、政治纲领、依靠力量、革命目标等方面实现了对辛亥革命的扬弃和超越。他们将马克思主义的先进理论结合中国的实际国情.寻找到新的救国方案,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经过不屈不挠的长期斗争.开辟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的道路,缔造了独立自主的现代民族国家,并进而建立起社会主义的基本制度。
如果说,辛亥革命开启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门,那么,新民主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则奠定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基,改革开放找到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路。这就是中国近代史为我们昭示的历史发展轨迹!
中国近代史因多舛而壮丽,20世纪中国的主旋律就是革命,而这个主旋律的序曲正是辛亥革命。历史无法告别,正是辛亥革命开启的一系列可歌可泣的伟大革命,将中国从亡国灭种的危难之中拯救出来,使中华民族浴火重生。历史已经证明,革命是近代中国摆脱屈辱走向富强的唯一手段。孙中山在檀香山兴中会成立时率先喊出“振兴中华”的口号,一百多年来,这个口号激励着一代代优秀中华儿女前仆后继为之奋斗。回顾历史是为了更好地认识现在与面对未来,站在新的历史起点,革命的烽烟已离我们远去,但我们不能忘记:今天繁荣昌盛的幸福生活受惠于100年前无数革命先辈们的流血牺牲,我们理应对他们充满崇敬与感恩之情;那一代革命者“为天下人谋幸福”的爱国情怀“亟拯斯民于水火,切扶大厦于将倾”的担当意识,“愈挫愈奋、再接再厉”的坚强意志,具有超越时代的永恒价值,理应由我们世世代代传承下去。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正不断开创辉煌,中华民族的崛起与复兴已不再是梦想,积极投身于这一宏伟事业,就是我们对辛亥革命最好的纪念。
5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