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程设计(论文)
题 目 名 称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
毕业论文(设计)原创性声明
本人所呈交的毕业论文(设计)是我在导师的指导下进行的研究工作及取得的研究成果。据我所知,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本论文(设计)不包含其他个人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研究成果。对本论文(设计)的研究做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均已在文中作了明确说明并表示谢意。
作者签名: 日期:
毕业论文(设计)授权使用说明
本论文(设计)作者完全了解**学院有关保留、使用毕业论文(设计)的规定,学校有权保留论文(设计)并向相关部门送交论文(设计)的电子版和纸质版。有权将论文(设计)用于非赢利目的的少量复制并允许论文(设计)进入学校图书馆被查阅。学校可以公布论文(设计)的全部或部分内容。保密的论文(设计)在解密后适用本规定。
作者签名: 指导教师签名:
日期: 日期:
1
注 意 事 项
1.设计(论文)的内容包括:
1)封面(按教务处制定的标准封面格式制作) 2)原创性声明
3)中文摘要(300字左右)、关键词 4)外文摘要、关键词 5)目次页(附件不统一编入)
6)论文主体部分:引言(或绪论)、正文、结论 7)参考文献 8)致谢
9)附录(对论文支持必要时)
2.论文字数要求:理工类设计(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万字(不包括图纸、程序清单等),文科类论文正文字数不少于1.2万字。
3.附件包括: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 4.文字、图表要求:
1)文字通顺,语言流畅,书写字迹工整,打印字体及大小符合要求,无错别字,不准请他人代写
2)工程设计类题目的图纸,要求部分用尺规绘制,部分用计算机绘制,所有图纸应符合国家技术标准规范。图表整洁,布局合理,文字注释必须使用工程字书写,不准用徒手画
3)毕业论文须用A4单面打印,论文50页以上的双面打印 4)图表应绘制于无格子的页面上
5)软件工程类课题应有程序清单,并提供电子文档 5.装订顺序
1)设计(论文)
2)附件:按照任务书、开题报告、外文译文、译文原文(复印件)次序装订 3)其它
2
摘要
与模拟通信相比,数字通信具有许多优良的特性,它的主要缺点就是设备复杂并且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近年来,随着大规模的集成电路的出现,数字系统的设备复杂程度和技术难度大大降低,同时高效的传输压缩技术以及光纤等大容量传输介质的使用正逐步使带宽问题得到了解决。因此,数字传输方式日益受到欢迎。
通信原理计算机仿真实验,是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仿真。仿真工具选用MATLAB程序设计语言。MATLAB是一种先进的高技术程序设计语言,主要用于数值计算及可视化图形处理。运用MATLAB,可以对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进行较为全面地研究。
关键字:数字通信;MATLAB仿真;余弦滚降等
3
目录
摘要 .................................................................................................................................................. 1 第1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5
1.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 5 第2章 数字基带信号 ..................................................................................................................... 7
2.1基本的基带信号波形 ........................................................................................................ 7 2.2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 8 第3章 实验原理 ........................................................................................................................... 12
3.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12 3.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 12 第4章 MATLAB软件简介 ........................................................................................................... 15
4.1软件介绍 ........................................................................................................................ 15 4.2 Matlab 语言的特点 ................................................................................................... 16 第5章 实验内容 ........................................................................................................................... 17
5.1理想低通特性 .................................................................................................................. 17 5.2余弦滚降特性 .................................................................................................................. 17 5.3 余弦滚降系基于matlab的程序及仿真结果 ............................................................... 19 5.4 实验仿真与分析 ............................................................................................................. 20 5.5 实验总结 ......................................................................................................................... 24 参考文献......................................................................................................................................... 25 附录 ................................................................................................................................................ 26 致谢 ................................................................................................................................................ 30
4
第1章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1.1数字基带传输系统
数字处理的灵活性使得数字传输系统中的传输的数字信息既可以来自计算机,电传机等数据终端的各种数字代码,也可以来自模拟信号经数字化处理后的脉冲编码(PCM)信号等。在原理上,数字信息可以直接用数字代码序列表示和传输,但在实际传输中,视系统的要求和信道情况,一般需要进行不同方式的编码,并且选用一组取值优先的离散波形来表示。这些取值离散的波形可以使未经调制的电信号,也可以是调制后的信号。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所占据的频谱是从零频或很低频率开始,称为数字基带信号。在某些具有低通特性的有线信道中,特别是在传输距离不太远的情况下,基带信号可以不经过载波调制而直接进行传输。例如,在计算机局域网中直接传输基带脉冲。这种不经载波调制而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成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而把包括调制和调解过程的传输系统称为数字带通(或频带)传输系统。
目前,虽然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不如带通传输那样应用广泛,但对于基带传输系统的研究仍是十分有意义的。这是因为,第一,在利用对称电缆构成的近程数据通信系统中广泛采用了这种传输方式;第二,随着数字通信技术的发展,基带传输方式也有迅速发展的趋势,目前,他不仅用于低速数据传输,而且还用于高速数据传输;第三,基带传输中包含带通传输的许多基本问题,也就是说,基带传输系统的许多问题也是带通传输系统必须考虑的问题;第四,理论上也可以证明,任何一个采用线性调制的带通传输系统,可以等效为一个基带传输系统来研究。
数字基带传输的模型乳图1-1所示,它主要包括码型变化器、发送滤波器、信道、接受滤波器、均衡器和取样判决器等部分。
5
干扰 接受均取样码型发送 输入 滤波衡判决输出 信道 变化滤波器 器 器 器 器 GT(ω) GC(ω) GR(ω)
图1-1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数字基带传输系统的输入信号是由终端设备或编码设备产生的二进制脉冲序列,通常是单极性的矩形脉冲信号(NRZ码)。为了使这种信号适合于信道的传输,一般要经过码形变换器,把单极性的二进制脉冲变成双极性脉冲(如AMI 码或HDB3码)。发送滤波器对码脉冲进行波形变换,以减小信号在基带传输系 统中传输时产生的码间串扰。信号在传输过程中,由于信道特性不理想及加性噪声的影响,会使接收到的信号波形产生失真,为了减小失真对信号的影响,接收信号首先进入接收滤波器滤波,然后再经均衡器对失真信号进行校正,最后由取样判决器恢复数字基带脉冲序列。目前,虽然在实际使用的数字通信系统中,基带传输方式不如数字载波传输方式那样应用广泛,但由于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是数字通信系统中最基本的传输方式,而且从理论上来说,任何一种线性载波传输系统都可以等效为基带传输系统,因此理解数字信号的基带传输过程十分重要。采用具有可视化建模和动态仿真能力的MATLAB仿真平台SIMULINK, 设计数字基带传输系统仿真实验软件的系统定义、模型构造的过程.通过对仿真结果分析和误码性能测试表明,该仿真系统完全符合实验要求。
6
第2章 数字基带信号
2.1基本的基带信号波形
数字基带信号是数字信息的电波形表示,它可以用不同的电平或脉冲来表示相应的消息代码。数字基带信号的类型有很多,以下是几种基本的基带信号波形。 1、单极性波形
这是一种最简单基带信号波形。它用正电平和零电平分别对应二进制代码“1”和“0”;或者说,它在一个码元时间内用脉冲的有或无来表示“1”和“0”。该波形的特点是电脉冲之间无间隔,极性单一,易于用TTL,CMOS电路产生;缺点是有直流分量,要求传输线路具有直流传输能力,因而不适应有交流耦合的远距离传输,只适用于计算机内部或极近距离的传输。 2、双极性波形
它用正电平和负电平的脉冲分别表示二进制代码的“1”和“0”。因其正负电平的幅度相等,极性相反,故当“1”和“0”等概率出现时无支流分量,有利于在信道中传输,并且在接收端恢复信号的判决电平为零值,因而不受信道特性变化的影响,抗干扰能力也较强。 3、单极性归零波形
所谓归零波形是指它的有电脉冲宽度小于码元宽度Ts,即信号电压在一个码元终止时刻前总要回到零电平。通常,归零波形使用半占空码,即占空比(/Ts)为50%,从单极性RZ波形可以直接提取定时信息,它是其他码型提取位同步信息时常采用的一种过渡波形。
与归零波形相对应,上面的单极性波形和双极性波形属于非归零波形,其占空比/Ts=100%。 4、双极性归零波形
它是双极性波形的归零形式。它兼有双极性和归零波形的特点。由于其相邻脉冲之间存在零电位的间隔,使得接收端很容易识别出每个码元的起止时刻,从而使收发双方能保持正确的位同步。
7
5、差分波形
这种波形是用相邻码元的电平的跳变和不变表示消息代码,而与码元本身的电位或极性无关。由于差分波形是以相邻脉冲电平的相对变化来表示代码,因此也称相对码波形,而相应的称前面的单极性或双极性波形为绝对码波形。用差分波形传送代码可以消除设备初始状态的影响,特别是在相应调制系统中可用于解决载波相位模糊问题。 6、多电平波形
上述波形的电平取值只有两种,即一个二进制相对码对应一个脉冲。为了提高频带利用率,可以采用多电平波形或多值波形。由于多电平波形的一个脉冲对应多个二进制码,在波特率相同的条件下,比特率提高了,因此多电平波形在频带受限的高速数据传输系统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2.2基带传输的常用码型
1、AMI码
AMI码的全称是传号交替反转码。
编码规则:把码元序列中的“1”码变为极性交替变化的传输码+1、-1、+1、-1、…,而码元序列中的“0”码保持不变。 例如:
消息码: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 AMI码: 0 -1 +1 0 0 0 0 0 0 0 -1 +1 0 0 -1 +1 …
AMI码对应的波形是具有正,负,零三种电平的脉冲序列。它可以看成是单极性波形的变形,即“0”仍对应零电平,而“1”交替对应正,负电平。
优点:无直流分量,且其低频和高频分量也较少,能量集中在频率为1/2码速处;编解码电路简单,且可利用传号极性交替这一规律观察误码情况;如果它是AMI—RZ波形,接收后只要全波整流,就可变为单极性RZ波形,从中可以提取位定时分量。
缺点:当码元序列中出现长连“0”时,信号的电平长时间不跳变,会造成提取定时信号的困难。
8
2、HDB3码
HDB3码全称是三阶高密度双极性码。它是为了克服传输波形中出现长连“0”码情况而设计的AMI 码的改进型。
编码规则:
(1)检查消息码中“0”的个数。当连“0 ”数目小于等于3时,HDB3码与AMI 码一样。
(2)如果出现四个以上连“0 ”串时,则将每4 个连“0 ”化作一小节,定义为B00V,称为破坏节,其中V称为破坏脉冲,而B称为调节脉冲。
(3)V与前一个相邻的非“0”脉冲极性相同,并且要求相邻的V码之间极性必须交替。V的取值为+1或-1。
(4)B的取值可选0,+1,-1,以使V同时满足(3)中的两个要求。 (5)V码后面的传号码极性极性也要交替。 例如:
消息码: 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AMI码:-1 0 0 0 0 +1 0 0 0 0 -1 +1 0 0 0 0 0 0 0 0 -1 HDB3码:-1 0 0 0 –V +1 0 0 0 +V -1 +1 –B 0 0 –V +B 0 0 +V -1
其中的V脉冲和B脉冲与1脉冲波形相同,用V或B符号表示的目的是为了示意该非零码是由原信码的“0”变换而来的。
HDB3码的编码规则虽然比较复杂,但解码却比较简单。从编码过程中可以看出,每一个V码总是与其前一个非0码(包括B码在内)同极性,因此从收到的码序列中可以很容易地找到破坏点V码,于是可断定V码及其前3个码都为“0”码,再将所有的-1变为+1后,便可恢复原始信息代码。
HDB3码的特点是明显的,它既保留AMI码无直流分量,便于直接传输的优点,又克服了长连0串(连0的个数最多3个)的出现,HDB3码的频谱中既消除了直流和甚低频分量,又消除了方波中的高频分量,非常适合基带传输系统的特性要求。因此,HDB3码是目前实际系统中应用最广泛的码型。虽然HDB3码比AMI 码的性能更好,但它仍属于1B1T 码型。 3、双相码
9
双相码又称曼彻斯特码。它用一个周期的正负对称方波来代表码元“0”,而用它的反相波形来代表码元“1”。
编码规则:“0”码用“01”两位码表示,“1”码用“10”两位码表示。 例如:
消息码: 1 1 0 0 1 0 1 双相码: 10 10 01 01 10 01 10
这种码在每个码元的中心部位都发生电平跳变,因此有利于定时同步信号的提取,而且定时分量的大小不受信源统计特性的影响。曼彻斯特码中,由于正负脉冲各占一半,因此无直流分量,但这种码占用的频带增加了一倍。曼彻斯特码适合在较短距离的同轴电缆信道上传输。 4、差分双相码
为了解决双相码因极性反转而引起的译码错误,可以采用差分双相码的概念。双相码是利用每个码元持续时间中间的电平跳变进行同步和信码表示。而在差分双相码编码中,每个码元中间的电平跳变用于同步,而每个码元的开始处是否存在额外的跳变用来确定信码。 5、密勒码
密勒码又称延迟调制码,是双相码的一种变形。
编码规则:“1”码用码元中心点出现跃变来表示,即用“10”或“01”表示。“0”码有两种情况:单个“0 ”时,在码元持续时间内不出现电平跃变,且与相邻码元的边界处也不跃变,连“0”时,在两个“0”码的边界处出现电平跃变,即“00”与“11”交替。 6、CMI码
CMI码是传号反转码的简称,与双相码类似,它也是一种双极性二电平码。 编码规则:“1”码交替用“11”和“00”两位码表示;“0”码固定的用“01”表示。
10
NRZ序列10.50-0.5123456CMI序列789101110.50-0.52468101214161820
图2-2 CMI编码序列图
11
第3章 实验原理
3.1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源 信 源 编码器 数字信源 信道 编码器 数字 调制器 噪声 信道 信宿 数字信宿 信 源 译码器 信道 译码器 数字 解调器 编码信道 图2-3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3.2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发送滤波器 信道传输 接收滤波器 {an} GR(ω) GT(ω) C(ω) n(t) 抽样判决 {an} 定时信号 噪声源 位定时 抽取 图2-4数字基带传输系统模型
假设an为发送滤波器的输入符号序列,在二进制的情况下,符号an的取值为0,1或-1,+1。为分析方便,我们把这个序列对应的基带信号表示成
d(t)na(tnT)
ns这个信号是由时间间隔为Ts的单位冲激函数(t)构成的序列,其每一个(t)的强度则由an决定。当d(t)激励发送滤波器时,发送滤波器产生大输出信号为
12
s(t)d(t)gT(t)nangT(tnTs)
式中:“*”是卷积符号;gT(t)是单个(t)作用下形成的发送基本波形,即发送滤波器的冲激响应。
设发送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为GT(),则gT(t)由下式确定
gT(t)12GT()ejtd
若再设信道的传输特性为C(),接收滤波器的传输特性为GR(),则图1-2所示的基带传输系统的总传输特性为
H()GT()C()GR()
其单位冲激响应为
h(t)12H()ejtd
h(t)是在单个(t)作用下,H()形成的输出波形。因此在冲激脉冲序列d(t)作用下,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r(t)可表示为
r(t)d(t)h(t)nR(t)anh(tnTs)nR(t)
式中,nR(t)是加性噪声n(t)经过接收滤波器后输出的噪声。
然后,抽样判决器对r(t)进行抽样判决,以确定所传输的数字信息序列an。例如,我们为了确定第k个码元ak的取值,首先应该在tkTSt0时刻上对r(t)进行抽样,以确定r(t)在该样点上的值。由上式可得
r(kTst0)akh(t0)anh[(kn)Tst0]nR(kTst0)
nk式中:akh(t0)是第k个接收码元波形的抽样值,它是确定ak的依据;
ah[(kn)Tnnkst0]是除第k个码元以外的其它码元波形在第k个抽样时刻上的
总和,它对当前码元ak的判决起着干扰的作用,所以称之为码间串扰值,由于an 13
是以概率出现的,故码间串扰值通常是一个随机变量;nR(kTst0)是输出噪声在抽样瞬间的值,它是一种随机干扰,也会影响第k个码元的正确判决。
14
第4章 MATLAB软件简介
4.1软件介绍
MATLAB是由美国mathworks公司发布的主要面对科学计算、可视化以及交互式程序设计的高科技计算环境。它将数值分析、矩阵计算、科学数据可视化以及非线性动态系统的建模和仿真等诸多强大功能集成在一个易于使用的视窗环境中,为科学研究、工程设计以及必须进行有效数值计算的众多科学领域提供了一种全面的解决方案,并在很大程度上摆脱了传统非交互式程序设计语言(如C、Fortran)的编辑模式,代表了当今国际科学计算软件的先进水平。
MATLAB和Mathematica、Maple并称为三大数学软件。它在数学类科技应用软件中在数值计算方面首屈一指。MATLAB可以进行矩阵运算、绘制函数和数据、实现算法、创建用户界面、连接其他编程语言的程序等,主要应用于工程计算、控制设计、信号处理与通讯、图像处理、信号检测、金融建模设计与分析等领域。
MATLAB的基本数据单位是矩阵,它的指令表达式与数学、工程中常用的形式十分相似,故用MATLAB来解算问题要比用C,FORTRAN等语言完成相同的事情简捷得多,并且MATLAB也吸收了像Maple等软件的优点,使MATLAB成为一个强大的数学软件。在新的版本中也加入了对C,FORTRAN,C++ ,JAVA的支持。可以直接调用,用户也可以将自己编写的实用程序导入到MATLAB函数库中方便自己以后调用,此外许多的MATLAB爱好者都编写了一些经典的程序,用户可以直接进行下载就可以用。MATLAB 产品族可以用来进行以下各种工作:
● 数值分析 ● 数值和符号计算 ● 工程与科学绘图 ● 控制系统的设计与仿真 ● 数字图像处理 技术
15
● 数字信号处理 技术
● 通讯系统设计与仿真
MATLAB 的应用范围非常广,包括信号和图像处理、通讯、控制系统设计、测试和测量、财务建模和分析以及计算生物学等众多应用领域。附加的工具箱(单独提供的专用 MATLAB 函数集)扩展了 MATLAB 环境,以解决这些应用领域内特定类型的问题。
20世纪70年代,美国新墨西哥大学计算机科学系主任Cleve Moler为了减轻学生编程的负担,用FORTRAN编写了最早的MATLAB。1984年由Little、Moler、Steve Bangert合作成立了的MathWorks公司正式把MATLAB推向市场。到20世纪90年代,MATLAB已成为国际控制界的标准计算软件。
4.2 Matlab 语言的特点
Matlab 语言有如下的特点:
1、编程效率高 2、用户使用方便 3、扩充能力强 4、语句简单,内涵丰富 5、高效方便的矩阵和数组运算 6、方便的绘图功能
16
第5章 实验内容
5.1理想低通特性
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的H有很多种,容易想到的一种极限情况,就是
H为理想低通型。
TsTsH
0Ts
冲激响应 传输特性
图5-1 理想低通传输系统特性
理想低通信号的主要缺点:
a.工程上难以实现;物理上难以实现;
b.尾部衰减慢(冲激响应h(t)波形收敛速度较慢,拖尾以1/t速率衰减,当存在定时误差时会带来比较大的干扰)如果抽样时刻稍有偏差,就会出现严重的码间串扰。
5.2余弦滚降特性
为了解决理想低通特性存在的问题,可以使理想低通滤波器特性的边沿缓慢下降,这称为“滚降”。只要H()在滚降段中心频率处呈奇对称的振幅特性,就必然可以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从而实现无码间串扰传输。按余弦特性滚降
17
的传输函数H()可表示为
0TsTH()s20其相应的ht为
1TsTs1sin211 TTsTss1TshtsintTscostTs• 222tTs14tTs式中,为滚降系数,用于描述滚降程度。它定义为
ffN
式中,fN为奈奎斯特带宽;f是超出奈奎斯特带宽的扩展量。
18
5.3 余弦滚降系基于matlab的程序及仿真结果
根据以上系统分析, 用SIMULINK搭建仿真模型.首先把系统分解成信号发生器、发送/接收滤波器、传输信道、Manchester编/解码器、位定时提取电路和采样判决电路这几个子系统.然后对子系统分别进行构造和测试:这些子系统是由SIMULINK模块库提供的基本模块以及通信工具箱、数字信号处理工具箱提供的专用模块搭建并且经过封装形成的[6].为了显示仿真结果,在模型中添加了示波器(Scope)、功率谱密度仪(Power Spectral Density)、眼(Eye- diagram plot )、误码仪(Error rate)等画图和显示模块.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图所示:
升余弦滚降系统的频谱1α=0α=0.5α=10.50-1-0.8-0.6-0.4-0.20f/Ts0.20.40.60.81升余弦滚降系统的时域波形10.50-0.5-10α=0α=0.5α=1-8-6-4-20t246810
图5-2 程序运行图
在上述运行结果中我们可以看出,频域波形在滚降段中心频率处呈奇对称特性,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图可证明,滚降系数越大,超出奈奎斯特带宽的扩展量越大,要求带宽增大。
时域波形中,滚降系数越大,波形的拖尾衰减越快,对位定时精度要求越低。 数学分析证明,升余弦滚降系统的ht不但满足抽样值上无码间串扰的传输
19
条件,且各抽样值之间又增加了一个零点,其尾部衰减较快,这样有利于减小码间串扰和位定时误差的影响。但是这种系统所占频带带宽是理想低通系统的2倍,频带利用率为1BHz,是基带系统最高利用率的一半。
5.4 实验仿真与分析
假设加性噪声不存在,传输64个特定的二进制比特,如果比特速率Rb =1/Ts,基带系统不采用匹配滤波器,画出接收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波形和眼图,判断有无码间干扰,求出抽样判决后的数字序列。如果将比特速率改为Rb4,画出接5TS收滤波器的输出信号波形和眼图,判断有无码间干扰,求出抽样判决后的数字序列。
1、 不采用匹配滤波器Rb =1/Ts
图5-3 不采用匹配滤波器Rb =1/Ts的仿真结果
仿真分析:可以看出此时判决序列无失真的恢复了原始序列。
20
图5-4 接受滤波器接收信号眼图
仿真分析:眼睛睁得很大,除一个眼有少许畸变之外无明显失真。噪声容限大,抗噪性能好。
21
2、不采用匹配滤波器Rb=4/5/Ts时仿真结果
图5-5 不采用匹配滤波器Rb=4/5/Ts时仿真结果
实验仿真分析:判决序列跟原始序列比在n=8处有明显的误判。
22
图5-6 受滤波器接收信号眼图
仿真分析:眼图眼睁得不大,有明显码间干扰。
23
5.5 实验总结
1、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所占据的频谱是从零频或很低频率开始,称为数字基带信号。
2、不经载波调制而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而把包括调制和调解过程的传输系统称为数字带通(或频带)传输系统。
3、余弦滚降系统频域波形在滚降段中心频率处呈奇对称特性,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滚降系数越大,超出奈奎斯特带宽的扩展量越大,要求带宽增大。
4、升余弦滚降系统的ht不但满足抽样值上无码间串扰的传输条件,且各抽样值之间又增加了一个零点,其尾部衰减较快,这样有利于减小码间串扰和位定时误差的影响。
5、输入信号信噪比越大,系统的可靠性越高。升余弦滚降系数;(1)影响滤波器的带宽;当a= 0时,带宽为1/ 2Ts Hz;a=1时,带宽为1/Ts Hz。即越大带宽越大。(2)影响旁瓣衰减。 越小时域旁瓣衰减越慢,频域带宽越窄,信息传输质量越不保障。
6、眼图是指通过示波器观察接收端输出的基带信号波形,从而估计(有无
码间干扰)和调整系统性能。眼睛睁得越大,噪声容限越大,系统抗噪性能越好。
24
参考文献
[1]樊昌信,曹丽娜,通信原理(第6版),国防工业出版社. [2]刘树棠,现代通信系统(第1版),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
[3]Lucky R W.Automatic Equalization for Digital Communications.Bell Syst.Tech.J.,1965,(44)4:547-588.
[4]John G.Proakis.Digital Communications.Third Edition 1995.
[5]马宏杰. 数据通信. 北京: 中国铁道出版社, 1995. 37~40.
[6]丁玉美, 高西全, 彭学愚. 数字信号处理. 西安: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出版社, 1994. 265~268.
[7]郭梯云, 刘增基, 王新海, 詹道庸, 杨洽. 数据传输. 北京: 人民邮电出版社, 1998. 123~164.
[8]施阳, 严卫生, 李俊, 郑会永. MATLAB 语言精要及动态仿真工具SIM ULINK. 西安: 西北工业大学出版社, 1998. 67~81.
25
附录
余弦滚降系统基于matlab仿真源程序如下:
Ts=1; %采样间隔 N=17; %采样点数 dt=Ts/N; %时间采样间隔 df=1.0/(20.0*Ts); t=-10*Ts:dt:10*Ts; f=-2/Ts:df:2/Ts; a=[0,0.5,1]; for n=1:length(a) for k=1:length(f)
if abs(f(k))>0.5*(1+a(n))/Ts Xf(n,k)=0;
else if abs(f(k))<0.5*(1-a(n))/Ts Xf(n,k)=Ts; else
Xf(n,k)=0.5*Ts*(1+cos(pi*Ts/(a(n)+eps)*(abs(f(k))-0.5*(1-a(n))/Ts))); end; end;
xt(n,:)=sinc(t/Ts).*(cos(a(n)*pi*t/Ts))./(1-4*a(n)^2*t.^2/Ts^2+eps); end
subplot(211); plot(f,Xf);
axis([-1 1 0 1.2]);
xlabel('f/Ts'); %加x轴说明 ylabel('升余弦滚降系统的频谱'); %加y轴说明 legend('α=0','α=0.5','α=1'); %加图例 subplot(212); plot(t,xt);
axis([-10 10 -0.5 1.1]);
xlabel('t'); %加x轴说明 ylabel('升余弦滚降系统的时域波形'); %加y轴说明 legend('α=0','α=0.5','α=1'); %加图例
26
1、 不采用匹配滤波器Rb =1/Ts %输入符号序列,形成发送信号 M=8;%符号数 N=32;%抽样点数 L=4;
T0=1;Ts=L*T0; Rs=1/Ts;
fs=1/T0;%抽样频率 Bs=fs/2;%折叠频率 T=N/fs;
t=-T/2+[0:N-1]/fs; f=-Bs+[0:N-1]/T;
x=1-2*(rand(1,M)>0.5); x0=x>0; n=0:M-1;
subplot(3,2,1),stem(x0,'b.'); axis([0 M+1 0 1.5])
title('输入符号序列'); n=0:L*M-1;
x1=zeros(1,L*M); for i=1:M
x1(L*i-(L-1))=x(i); end
subplot(322);stem(n,x1,'.');
title('发送信号'); %升余弦的发送滤波器 alpha=1;
h=syx2(alpha,N);
subplot(323);stem(t,h,'.');
axis([-T/2,T/2,1.1*min(h),1.1*max(h)]);
title('升余弦发送滤波器的时域冲激响应'); %发送滤波器输出 y=conv(x1,h);
n=-T/2:L*M-1-T/2+N-1;
subplot(324);stem(n,y,'.')
axis([-T/2,L*M-1-T/2+N-1,1.1*min(y),1.1*max(y)]); title('发送滤波器输出波形'); %抽样判决
sam=zeros(1,M); for i=0:M-1
c=find(n==i*fs/Rs); sam(i+1)=y(c); end
n1=0:M-1;
27
subplot(3,2,5),stem(n1,sam,'.'); title('抽样值') b=zeros(1,M); for i=1:M
if sam(i)>0 b(i)=1; end end
subplot(3,2,6),stem(b,'b.'); axis([0 M+1 0 1.5]) title('判决结果'); %眼图
eyediagram(y,L,1,0);
title('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眼图'); 2、不采用匹配滤波器Rb=4/5/Ts %输入符号序列,形成发送信号 M=8;%符号数 N=32;%抽样点数 L=4;
T0=1;Ts=L*T0; Rb=4/5/Ts; Tb=1/Rb;
fs=1/T0;%抽样频率 Bs=fs/2;%折叠频率 T=N/fs;
t=-T/2+[0:N-1]/fs; f=-Bs+[0:N-1]/T;
x=1-2*(rand(1,M)>0.5); x0=x>0; n=0:M-1;
subplot(3,2,1),stem(x0,'b.'); axis([0 M+1 0 1.5])
title('输入符号序列'); n=0:Tb*M-1;
x1=zeros(1,Tb*M); for i=1:M
x1(Tb*i-(Tb-1))=x(i); end
subplot(322);stem(n,x1,'.'); title('发送信号');
%升余弦的发送滤波器 alpha=1;
h=syx2(alpha,N);
28
subplot(323);stem(t,h,'.');
axis([-T/2,T/2,1.1*min(h),1.1*max(h)]);
title('升余弦发送滤波器的时域冲激响应'); %发送滤波器输出 y=conv(x1,h);
n=-T/2:Tb*M-1-T/2+N-1;
subplot(324);stem(n,y,'.')
axis([-T/2,Tb*M-1-T/2+N-1,1.1*min(y),1.1*max(y)]); title('发送滤波器输出波形'); %抽样判决
sam=zeros(1,M); for i=0:M-1
c=find(n==i*Ts); sam(i+1)=y(c); end
n1=0:M-1;
subplot(3,2,5),stem(n1,sam,'.'); title('抽样值') b=zeros(1,M); for i=1:M
if sam(i)>0 b(i)=1; end end
subplot(3,2,6),stem(b,'b.'); axis([0 M+1 0 1.5]) title('判决结果'); %眼图
eyediagram(y,L,1,0);
title('接收滤波器输出信号眼图');
29
致谢
本次实验主要是利用MATLAB软件来进行数字基带通信系统的仿真。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存在着以下几个问题。
1、刚开始对系统的整体构成不是很熟悉,思维比较模糊,后来和其他同学进行了交流,明白了整个系统的构成。知道了程序设计的步骤和流程。
2、由于是对于Matlab软件使用不熟练,所以没有采用simulink仿真,这个在下次实验中我们会继续研究和努力。
3、鉴于是一个大程序的书写,在运行中总会存在问题,是结果运行不出来。我刚开始是采用分部运行,逐次更改错误,后来经过同学们共同的努力,我学会了使用断点来查找错误和单步运行程序,这对我以后的实验有很大的帮助。
4、我对整个实验的结果在仿真前没有大体的概念,导致我面对仿真结果也难以判断正误。由于知识掌握的不牢固,使我在编程过程中存在了理解的偏差。今后我们要扎实基础,对于系统的过程了如指掌。遇到不会的,先查书自己解决,实在不行,再互相讨论。
通过此次课程设计,学到了很多理论以及实践的知识,总结如下: 1、未经调制的数字信号所占据的频谱是从零频或很低频率开始,称为数字基带信号。
2、不经载波调制而直接传输数字基带信号的系统,称为数字基带传输系统。而把包括调制和调解过程的传输系统称为数字带通(或频带)传输系统。
3、余弦滚降系统频域波形在滚降段中心频率处呈奇对称特性,满足奈奎斯特第一准则。滚降系数越大,超出奈奎斯特带宽的扩展量越大,要求带宽增大。
4、升余弦滚降系统的ht不但满足抽样值上无码间串扰的传输条件,且各抽样值之间又增加了一个零点,其尾部衰减较快,这样有利于减小码间串扰和位定时误差的影响。
最后,感谢林峰老师对我的指导,也感谢同学们的帮助,使我本次的课程设计圆满结束。
30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